一種包埋維a酸的聚乳酸載藥微球的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包埋維A酸的聚乳酸載藥微球的制備方法,涉及載藥微球。1)將Tween-80和明膠加入水中,溶解后得外相;2)將維A酸和聚丙交酯聚乳酸加入二氯甲烷中,溶解后得內(nèi)相;3)將步驟1)制得的外相和步驟2)制得的內(nèi)相混合乳化,分散后得混合液;4)將步驟3)得到混合液放入恒溫磁力攪拌儀中攪拌,使乳滴中的二氯甲烷揮發(fā),制得微球,再離心,使微球固化、沉積,洗滌超聲后,再離心,再洗滌后得包埋維A酸的聚乳酸載藥微球。通過o/w乳化-溶劑揮發(fā)法來制備載藥微球,通過單因素變量法得出的最優(yōu)方案,獲得粒徑均勻且對維A酸包封率高的聚乳酸載藥微粒。
【專利說明】一種包埋維A酸的聚乳酸載藥微球的制備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載藥微球,尤其是涉及一種包埋維A酸的聚乳酸載藥微球的制備方 法。
【背景技術(shù)】
[0002] 載藥微球是藥物溶解或分散于高分子材料中形成的μ m級別球狀體,這種由高分 子聚合材料控制的藥物釋放體系是一種新型的給藥途徑。早在20世紀70年代,微囊化技 術(shù)就已經(jīng)有應(yīng)用,主要是粒徑在5 μ m到20mm之間的粒子。到了 20世紀80年代,發(fā)展了許 多粒徑更小的第二代產(chǎn)品,如1?10 μ m的微囊、微球,10?lOOOnm的納米囊、納米球等。 后期發(fā)展的產(chǎn)品能夠?qū)⑤d藥微球引導至靶部位[1]。近年來,生物可降解無毒聚合物的發(fā)展 使得載藥微球的生物相容性得到了改善,因而又得到迅猛發(fā)展。目前已經(jīng)上市的微球制劑 有:法國Ipsen公司的曲普瑞林,用于治療激素依賴性疾??;日本武田化學制藥公司的亮丙 瑞林,該藥為聚乳酸微球等等。此外,載藥微球在其他領(lǐng)域的應(yīng)用也非常廣,從價格較便宜 的涂料到高附加值的液晶顯示器、微電子器件粘結(jié)劑、生物分離用層析填料、包埋藥物的微 球等 [2]。
[0003] 制備載藥微球的方法有很多,包括相分離法[3'4]、噴霧干燥法 [5'6]、超臨界流體技術(shù) [7'8]、復凝聚法 [9]、復相乳液溶劑揮發(fā)法[1°]、乳化一化學交聯(lián)法[11]等。
[0004] 乳化-溶劑揮發(fā)法[12]的基本原理是將互不相溶的兩相通過機械攪拌或超聲乳化 的方法制成乳劑,內(nèi)相溶劑用揮發(fā)的方法除去,使過程中形成的微球析出、固化,最后成形。 這種方法既不需要提高溫度,也不需要使用相凝聚劑。主要步驟有:藥物的加入、乳滴的形 成、溶劑的去除、微球的干燥及回收。其中乳滴的形成是最關(guān)鍵的步驟。按制備時乳狀液的 類型,乳化-溶劑揮發(fā)法可以分類為0/W型、0/0型、W/0/W型、0/W/0型。
[0005] 參考文獻:
[0006] [1]郭健新,王榮.以聚乳酸為聚合物材料制備微球給藥系統(tǒng)[J].藥學進 展,1996,20(3) :135.
[0007] [2]白雁斌,趙愛平,高發(fā)奎.聚乳酸及其共聚物載藥微球的研究進展[J].高分 子通報,2007 (12) :34-40.
[0008] [3]Mi F L, Shyu S S,Lin Y M, et al.Chitin/PLGA blend microspheres as a biodegradable dr μ g delivery system:a new delivery system for protein[J]. Bioma terials, 2003, 24(27):5023-5036.
[0009] [4] Sandor M, Enscore D, Weston P, et al. Effect of protein molecular weight on release from micron-sized PLGA microspheres[J].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2001, 76(3) :297-311.
[0010] [5]Wang F J, Wang C H. Sustained release of etanidazole from spray dried microspheres prepared by non-halogenated solvents[J].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2002, 81(3):263-280.
[0011] [6]Gavini E,Chetoni P,Cossu M, et al. PLGA microspheres for the ocular delivery of a peptide dr μ g, vancomycin using emulsification/spray-drying as the preparation method:in vitro/in vivo studies[J]. 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and biopharmaceutics, 2004, 57(2):207-212.
[0012] [7]蒲曦鳴,康云清,陳愛政,等.超臨界C02抗溶劑法制備聚乳酸藥物緩釋微 球[J] ·功能材料,2007, 38 (4) : 549-552.
[0013] [8]陳嵐,喬培,高丹丹,等.超臨界流體技術(shù)制備5-氟尿嘧啶-吲哚美辛聚乳 酸緩釋微球[J].復合材料學報,2011,28(1) :21-25
[0014] [9]劉艷飛,黃可龍,彭東明,等.可降解聚碳酸亞丙酯馬來酸酯載藥微球的制 備[J] ·功能材料,2008, 39 (12) : 2035-2037
[0015] [10]楊子明,彭政,周敏,等.殼聚糖靶向緩釋功能高分子載藥微球及其特性研 究[J] ·功能材料,2013, 44 (12) : 1703-1707
[0016] [11]陳麗媛,黨奇峰,劉成圣,等.殼聚糖一固態(tài)分散體載藥微球的制備及性能 研究[J],功能材料,2012, 43 (13) : 1762-1765
[0017] [12]張敏,張麗葉.洛伐他汀聚乳酸緩釋微球的制備及其體外釋藥[J].北京化 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8(2) :94-98
[0018] [13]王哲,倪宏哲,張明耀,楊海東.聚乳酸微球制備工藝的研究[J].高分子 材料科學與工程,2007, 23 ¢) :207-211
【發(fā)明內(nèi)容】
[0019]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包埋維A酸的聚乳酸載藥微球的制備方法。
[0020] 本發(fā)明包括以下步驟:
[0021] 1)將Tween-80和明膠加入水中,溶解后得外相;
[0022] 2)將維A酸和聚丙交酯聚乳酸加入二氯甲烷中,溶解后得內(nèi)相;
[0023] 3)將步驟1)制得的外相和步驟2)制得的內(nèi)相混合乳化,分散后得混合液;
[0024] 4)將步驟3)得到混合液放入恒溫磁力攪拌儀中攪拌,使乳滴中的二氯甲烷揮發(fā), 制得微球,再離心,使微球固化、沉積,洗滌超聲后,再離心,再洗滌后得包埋維A酸的聚乳 酸載藥微球。
[0025] 在步驟1)中,所述吐溫-80、明膠、水的配比可為(0· 7?1. l)g : (0· 85?1. 25) g : (140?160)ml,其中,吐溫-80和明膠以質(zhì)量計算,水以體積計算;所述水可采用去離 子水;所述溶解可采用水浴助溶,水浴助溶的溫度可為65?85°C ;所述吐溫-80的質(zhì)量濃 度可為6mg/ml,明膠的質(zhì)量濃度可為7. 5mg/ml。
[0026] 在步驟2)中,所述維A酸、聚丙交酯聚乳酸、二氯甲烷的配比可為(1.3?1.7) mg : (140?160)mg : (10?20)ml,其中,維A酸、聚丙交酯聚乳酸以質(zhì)量計算,二氯甲燒 以體積計算;聚丙交酯聚乳酸的質(zhì)量濃度可為l〇mg/ml。
[0027] 在步驟3)中,所述內(nèi)相與外相的體積比可為1 : 10,所述混合乳化可采用高剪切 乳化分散劑,混合乳化的時間可為5?10min,剪切時間可為30min,攪拌速度可為300r/ min〇
[0028] 在步驟4)中,所述攪拌的條件可在35°C,轉(zhuǎn)速300r/min下,攪拌2?4h ;所述離 心的條件可在4°C、10000r/min冷凍離心40min ;所述超聲的時間可為30min ;所述揮發(fā)的 時間可為3h ;所述再離心的條件可在4°C、10000r/min下冷凍離心40min ;所述再洗滌可重 復1?2次。
[0029] 本發(fā)明通過o/w乳化-溶劑揮發(fā)法來制備載藥微球,通過單因素變量法得出的最 優(yōu)實驗方案。并通過控制聚乳酸載藥微球在乳化和揮發(fā)過程中的明膠濃度、吐溫濃度、聚乳 酸濃度、內(nèi)外相體積比、剪切時間、攪拌速度、揮發(fā)時間來獲得粒徑均勻且對維A酸包封率 高的聚乳酸載藥微粒。最終得到的聚乳酸載藥微球形態(tài)光滑且分散性較好,采用紫外吸收 光強度擬合標準曲線測得最優(yōu)方案的包封率為52. 42%。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0] 圖1為實施例3不同聚乳酸濃度的載藥微球電鏡圖。圖1中,A為5mg/ml,B為 10mg/ml〇
[0031] 圖2為實施例4的不同內(nèi)外相體積比的載藥微球電鏡圖。圖2中,A為1 : 20,B 為 1 : 10。
[0032] 圖3為實施例5中各剪切時間下產(chǎn)物電鏡圖。
[0033] 圖4為實施例8中實驗方案一平行樣電鏡圖。
[0034] 圖5為實施例8中實驗方案二平行樣電鏡圖。
[0035] 圖6為實施例8中實驗方案三平行樣電鏡圖。
[0036] 圖7為實施例8中實驗方案四平行樣電鏡圖。
[0037] 圖8為實施例8中維A濃度標準曲線。
【具體實施方式】
[0038] 為闡述本發(fā)明的目的及其技術(shù)效果,下面將結(jié)合具體實例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詳細 說明。但這并不對本發(fā)明構(gòu)成任何意義上的限定。
[0039] 實施例1:明膠濃度的確定
[0040] 明膠作為穩(wěn)定劑和分散劑,對微球的平均粒徑有影響。低濃度會造成包封率降低, 高濃度會導致乳化后的混合液呈果凍狀,不易分離。按照微球制備工藝,以1. 5mg/ml遞進 探究明膠的最適濃度,本實驗做了濃度為6mg/ml,7. 5mg/ml,8mg/ml三組對比實驗。實驗的 高剪切時間均為30min,轉(zhuǎn)速9000r/min,磁力攪拌速度為500r/min,其中A1、B1、C1、D1攪 拌揮發(fā)時間為2h,A2、B2、C2攪拌揮發(fā)時間為3h,見表1。
[0041] 經(jīng)過Al、Bl、Cl、D1四組對比,發(fā)現(xiàn)明膠濃度為6. 5mg/ml時,混合液呈黃色,推斷 明膠濃度過低時維A酸包封率較低,離心后的上清液呈黃色,也說明大量維A酸沒有被包埋 進微球。而明膠濃度為9. 5mg/ml及以上時濃度過大,以D1組為例,混合液整體呈果凍狀, 微球無法被離心下來。因此認為8mg/ml用量比較合適。在此基礎(chǔ)上做平行對照實驗,最終 發(fā)現(xiàn)在明膠濃度為7. 5mg/ml時最合適。
[0042] 表1 :不同明膠濃度下制備聚乳酸載藥微球
[0043]
【權(quán)利要求】
1. 一種包埋維A酸的聚乳酸載藥微球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 將吐溫-80和明膠加入水中,溶解后得外相; 2) 將維A酸和聚丙交酯聚乳酸加入二氯甲烷中,溶解后得內(nèi)相; 3) 將步驟1)制得的外相和步驟2)制得的內(nèi)相混合乳化,分散后得混合液; 4) 將步驟3)得到混合液放入恒溫磁力攪拌儀中攪拌,使乳滴中的二氯甲烷揮發(fā),制得 微球,再離心,使微球固化、沉積,洗滌超聲后,再離心,再洗滌后得包埋維A酸的聚乳酸載 藥微球。
2. 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一種包埋維A酸的聚乳酸載藥微球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 驟1)中,所述吐溫-80、明膠、水的配比為(0.7?l.l)g : (0.85?1.25)g : (140?160) ml,其中,吐溫-80和明膠以質(zhì)量計算,水以體積計算;所述吐溫-80的質(zhì)量濃度可為6mg/ ml,明膠的質(zhì)量濃度可為7. 5mg/ml。
3. 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一種包埋維A酸的聚乳酸載藥微球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 驟1)中,所述水采用去離子水。
4. 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一種包埋維A酸的聚乳酸載藥微球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 驟1)中,所述溶解采用水浴助溶,水浴助溶的溫度為65?85°C。
5. 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一種包埋維A酸的聚乳酸載藥微球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 驟2)中,所述維A酸、聚丙交酯聚乳酸、二氯甲烷的配比為(1.3?1.7)mg : (140?160) mg : (10?20)ml,其中,維A酸、聚丙交酯聚乳酸以質(zhì)量計算,二氯甲烷以體積計算;聚丙 交酯聚乳酸的質(zhì)量濃度可為l〇mg/ml。
6. 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一種包埋維A酸的聚乳酸載藥微球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 驟3)中,所述內(nèi)相與外相的體積比為1 : 10。
7. 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一種包埋維A酸的聚乳酸載藥微球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 驟3)中,所述混合乳化采用高剪切乳化分散劑,混合乳化的時間為5?lOmin,剪切時間可 為30min,攬拌速度可為300r/min。
8. 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一種包埋維A酸的聚乳酸載藥微球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 驟4)中,所述攪拌的條件是在35?,轉(zhuǎn)速300r/min下,攪拌2?4h ;所述離心的條件是在 4°C、10000r/min 冷凍離心 40min。
9. 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一種包埋維A酸的聚乳酸載藥微球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 驟4)中,所述超聲的時間為30min ;所述揮發(fā)的時間可為3h。
10. 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一種包埋維A酸的聚乳酸載藥微球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 步驟4)中,所述再離心的條件是在4°C、10000r/min下冷凍離心40min ;所述再洗漆可重復 1?2次。
【文檔編號】A61K9/16GK104083340SQ201410365676
【公開日】2014年10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9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4年7月29日
【發(fā)明者】邵文堯, 馮艷玲, 何彩云, 陳玉清 申請人:廈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