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血管介入技術的測溫裝置及測溫方法
【專利摘要】基于血管介入技術的測溫裝置,包括血管介入導管;與血管介入導管連接的三通管,三通管的一個通路與藥物注射管路相連;光纖溫度傳感器,光纖溫度傳感器從三通管的另一個通路伸入并穿過與三通管相連的血管介入導管,光纖溫度傳感器的外周壁與血管介入導管的內(nèi)壁之間形成有藥物流通的空間;與光纖溫度傳感器連接的光纖測溫裝置。測溫時,將血管介入導管沿血管伸入到達體內(nèi)的目標組織;將光纖溫度傳感器沿三通管和血管介入導管伸入、到達血管介入導管所在血管的遠端面;將光纖溫度傳感器與光纖測溫裝置連接,對目標組織進行測溫。本發(fā)明采用光纖溫度傳感器借助血管介入導管伸入血管內(nèi),到達目標組織所在位置,實現(xiàn)測溫功能,測溫精度高,速度快。
【專利說明】基于血管介入技術的測溫裝置及測溫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屬于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血管內(nèi)和/或血管周邊組織的測溫 裝置及測溫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目前,對動物進行體內(nèi)測溫常用的方法為肛門測溫和口腔測溫,而在某種升溫或 降溫治療時,實施者需要知道治療目標體的溫度,以確認治療效果和監(jiān)控治療過程,以上兩 種測溫技術無法滿足這種期待。
[0003] 采用測溫傳感器測溫可以彌補傳統(tǒng)肛門或口腔測溫的不足,測溫傳感器熱電阻測 溫是基于金屬導體的電阻值隨溫度的增加而增加這一特征來進行溫度測量的,測溫傳感器 熱電阻大都由純金屬材料制成,目前應用最多的是鉬和銅。由于測溫傳感器帶有金屬成分 物質(zhì),在X光下進行操作以及在電磁波應用環(huán)境中容易受到電磁干擾和熱效應造成測溫失 效,使用環(huán)境要求高,同時還受傳感器尺寸和測試距離的限制,在推廣應用上遇到了瓶頸。
【發(fā)明內(nèi)容】
[0004]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基于血管介入技術的測溫裝置及測溫方法,可以快速、 準確地對體內(nèi)目標組織及其周邊進行測溫。
[0005]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取如下的技術解決方案:
[0006] 基于血管介入技術的測溫裝置,包括:血管介入導管;與所述血管介入導管連接 的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一個通路與藥物注射管路相連;光纖溫度傳感器,所述光纖溫度傳 感器從所述三通管的另一個通路伸入、并穿過與三通管相連的所述血管介入導管,所述光 纖溫度傳感器的外周壁與所述血管介入導管的內(nèi)壁之間形成有藥物流通的空間;與所述光 纖溫度傳感器連接的光纖測溫裝置。
[0007]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為:所述三通管為Y型三通管。
[0008]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為:所述光纖溫度傳感器的直徑為0. 3?0. 5mm。
[0009]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為:所述光纖溫度傳感器的彎折直徑小于15_。
[0010]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為:所述光纖溫度傳感器的外周壁上涂有親水涂層。
[0011]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為:所述血管介入導管為中空狀態(tài),其內(nèi)徑為〇. 9mm。
[0012] 利用前述的基于血管介入技術的測溫裝置進行體內(nèi)組織測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 驟:
[0013] 將血管介入導管沿血管伸入到達體內(nèi)的目標組織;
[0014] 將光纖溫度傳感器沿三通管和血管介入導管伸入、到達血管介入導管所在血管的 遠端面;
[0015] 將光纖溫度傳感器與光纖測溫裝置連接,對目標組織進行測溫。
[0016] 由以上技術方案可知,本發(fā)明利用血管介入技術,采用光纖溫度傳感器借助血管 介入導管伸入血管內(nèi),到達目標組織所在位置,在血管介入手術的同時實現(xiàn)了測溫功能,無 須再次建立有創(chuàng)的測溫通道,而血管介入通道的建立在現(xiàn)代醫(yī)學界有著非常成熟的方案, 可以降低感染的機會,測溫精度高,測溫快,可以直觀地讓操作者看到目標組織的溫度參 數(shù),對物理療效有一個直觀評估,更容易驗證治療效果;同時光纖測溫使用環(huán)境要求低,其 非金屬材質(zhì)屬性可在X光和電磁波工況下工作,不受外界干擾,而且傳感器尺寸可以做到 非常細小,達到0. 1mm,測試距離可以實現(xiàn)2米及以上的范圍。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 下面結(jié)合附圖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描述,在詳述本發(fā)明實施例時,為便于說明,表示 器件結(jié)構(gòu)的附圖會不依一般比例做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圖只是示例,其在此不應限制 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需要說明的是,附圖均采用非常簡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準的比例,僅 用以方便、清晰地輔助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目的。
[0018] 圖1為本發(fā)明測溫裝置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19] 圖2為本發(fā)明光纖溫度傳感器位于血管介入導管中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 如圖1及圖2所示,本發(fā)明的測溫裝置包括光纖溫度傳感器1、光纖測溫裝置2、Y 型三通管3、血管介入導管4及藥物注射管路5。血管介入導管4與Y型三通管3連接,Y型 三通管3的一個通路與藥物注射管路5相連,光纖溫度傳感器1從Y型三通管3的另一個 通路伸入、并穿過與Y型三通管3相連的血管介入導管4,光纖溫度傳感器1的外周壁與血 管介入導管4的內(nèi)壁之間形成有藥物流通的空間,光纖溫度傳感器1與光纖測溫裝置2相 連,通過光纖測溫裝置2顯示光纖溫度傳感器1所在位置的溫度。本發(fā)明的光纖溫度傳感 器為市場上銷售的產(chǎn)品。
[0021] 作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采用直徑為0. 3?0. 5_的光纖溫度傳感器1,光纖的 彎折直徑小于15_,在光纖溫度傳感器1的外周壁上涂有親水涂層10,使光纖具有親水性、 潤滑性及良好的血液生物兼容性,同時無吸水性、無毒。
[0022] 當進行體內(nèi)組織測溫時,將血管介入導管4沿血管伸入到達(動物)體內(nèi)的目標 組織,光纖測溫傳感器1借助于Y型三通管3和血管介入導管4到達血管介入導管所在血 管內(nèi)的遠端面,也就是體內(nèi)的治療目標體內(nèi)血管端面,然后連接光纖測溫裝置2,由于光纖 溫度傳感器前端柔軟且可定型,其通過血管介入導管到達的目標組織后,就可以測試該點 血管內(nèi)以及周邊組織的溫度,測到的溫度通過光纖測溫裝置顯示,方便操作者觀察。
[0023] 本發(fā)明利用血管介入技術,采用血管介入導管作為光纖溫度傳感器在血管內(nèi)的行 進通道,可以保障光纖溫度傳感器順利到達目標組織,也保護血管不被光纖溫度傳感器刺 破,同時血管介入導管為中空狀態(tài),腔體內(nèi)徑在〇.9_左右,可以使光纖溫度傳感器輕松導 入血管介入導管終端,而且有剩余通道面積來實現(xiàn)藥物注射通道,Y型三通管使血管介入導 管延展成為兩個通道,一路通道為防凝血藥物注射通道,一路通道為光纖溫度傳感器介入 通道。
[0024] 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的體內(nèi)組織測溫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0025] 1、與電學傳感器相比,光纖溫度傳感器成本低、靈敏度高,不受電磁干擾,耐腐蝕, 體積小,重量輕,可繞曲,使用壽命長,傳輸距離遠,維護方便;
[0026] 2、與直接通過穿刺(動物)組織,將溫度傳感器放入到目標組織位置進行測溫的 方式相比,直接穿刺組織測溫,溫度傳感器與組織相接觸,容易造成的感染和大出血,帶來 動物的痛苦,操作者操作及定位難度增加;
[0027] 3、不受電磁/射頻信號的干擾影響,對安裝環(huán)境的條件要求低,即使是狹小的安 裝環(huán)境,光纖溫度傳感器的尺寸也能滿足要求,適用范圍廣。
[0028] 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上述實施例對 本發(fā)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依然可以對本發(fā)明的具體 實施方式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未脫離本發(fā)明精神和范圍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換, 其均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權利要求范圍之中。
【權利要求】
1. 基于血管介入技術的測溫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血管介入導管; 與所述血管介入導管連接的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一個通路與藥物注射管路相連; 光纖溫度傳感器,所述光纖溫度傳感器從所述三通管的另一個通路伸入、并穿過與三 通管相連的所述血管介入導管,所述光纖溫度傳感器的外周壁與所述血管介入導管的內(nèi)壁 之間形成有藥物流通的空間; 與所述光纖溫度傳感器連接的光纖測溫裝置。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血管介入技術的測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為Y 型三通管。
3.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血管介入技術的測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纖溫 度傳感器的直徑為〇· 3?0· 5mm。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血管介入技術的測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纖溫度傳 感器的彎折直徑小于15mm。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血管介入技術的測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纖溫度傳 感器的外周壁上涂有親水涂層。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血管介入技術的測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介入導 管為中空狀態(tài),其內(nèi)徑為〇· 9mm。
7. 利用權利要求1至6所述的基于血管介入技術的測溫裝置進行體內(nèi)組織測溫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將血管介入導管沿血管伸入到達體內(nèi)的目標組織; 將光纖溫度傳感器沿三通管和血管介入導管伸入、到達血管介入導管所在血管的遠端 面; 將光纖溫度傳感器與光纖測溫裝置連接,對目標組織進行測溫。
【文檔編號】A61B5/01GK104188630SQ201410379827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4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8月4日
【發(fā)明者】陽長永 申請人:珠海和佳醫(y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