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慢性胃炎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具體涉及一種治療慢性胃炎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質(zhì)量份數(shù)計,由以下中藥原料制備而成:海螵蛸20~30份、蒲公英15~20份、黃連20~30份、黃芩20~30份、白茅根15~20份、豆蔻15~20份、黨參10~15份、砂仁10~15份、紅花10~15份、佛手5~10份、川芎3~5份、枸杞3~5份、茯苓3~5份和甘草2~3份。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在于所使用的中藥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規(guī)定,藥物安全可靠。諸藥相和具有抗胃潰瘍、胃炎等功效,具有扶正祛邪,有止血止痛的作用,對胃腸功能失調(diào),促進胃動力,使胃腸恢復(fù)正常功能。治療慢性胃炎具有療效確切、見效快、治愈率高、無副作用等特點。
【專利說明】 一種治療慢性胃炎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具體涉及一種治療慢性胃炎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shù)】
[0002]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種慢性胃黏膜炎性病變,是一種常見病,其發(fā)病率在各種胃病中居首位。自纖維內(nèi)鏡廣泛應(yīng)用以來,對本病認識有明顯提高。常見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糜爛性胃炎和慢性萎縮性胃炎。后者黏膜腸上皮化生,常累及賁門,伴有G細胞喪失和胃泌素分泌減少,也可累及胃體,伴有泌酸腺的喪失,導(dǎo)致胃酸,胃蛋白酶和內(nèi)源性因子的減少。
[0003]慢性胃炎缺乏特異性癥狀,癥狀的輕重與胃黏膜的病變程度并非一致。大多數(shù)病人常無癥狀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癥狀如上腹隱痛、食欲減退、餐后飽脹、反酸等。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可有貧血、消瘦、舌炎、腹瀉等,個別病人伴黏膜糜爛者上腹痛較明顯,并可有出血,如嘔血、黑便。癥狀常常反復(fù)發(fā)作,無規(guī)律性腹痛,疼痛經(jīng)常出現(xiàn)于進食過程中或餐后,多數(shù)位于上腹部、臍周、部分患者部位不固定,輕者間歇性隱痛或鈍痛、嚴重者為劇烈絞痛。
[0004]西醫(yī)西藥的防治慢性胃炎手段,主要集中在制酸、修復(fù)胃粘膜、調(diào)節(jié)胃腸動力、殺滅幽門螺桿菌中的某一方面,因而不能給予慢性胃炎患者滿意的治療效果;同時,其潛在的耐藥性問題也極大限制了其發(fā)展。相比而言,中醫(yī)藥依據(jù)理法方藥的精神,參照四診所見,確定胃病的具體證型,施予相應(yīng)方藥,從改善患者胃腸病理狀況以及恢復(fù)胃腸功能兩方面著手治療慢性胃炎,在治療中已取得一定成效,尤其是對病理學(xué)改變?nèi)缪装Y,胃黏膜萎縮,腸上皮化生或異型增生等,中醫(yī)藥更有優(yōu)勢。
【發(fā)明內(nèi)容】
[0005]根據(jù)以上現(xiàn)有技術(shù)的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治療慢性胃炎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其療效顯著、安全可靠、無毒副作用,具有廣闊的臨床應(yīng)用前景。
[0006]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治療慢性胃炎的中藥制劑,按照質(zhì)量份數(shù)計,由以下中藥原料制備而成:海螵蛸20?30份、蒲公英15?20份、黃連20?30份、黃芩20?30份、白茅根15?20份、豆蔻15?20份、黨參10?15份、砂仁10?15份、紅花10?15份、佛手5?10份、川芎3?5份、枸杞3?5份、茯苓3?5份和甘草2?3份。
[0007]其中,優(yōu)選方案如下:
[0008]按照質(zhì)量份數(shù)計,由以下中藥原料制備而成:海螵蛸25份、蒲公英18份、黃連25份、黃芩25份、白茅根18份、豆蔻18份、黨參12份、砂仁12份、紅花12份、佛手8份、川芎4份、枸杞4份、茯苓4份和甘草2份。
[0009]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治療慢性胃炎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按照以下方法制備:按照配方稱取中藥原料并加入到容器中,加水漫過藥面浸泡10?20分鐘,再加水沒過藥面3?5厘米,用武火煎煮至沸騰再改用文火煎煮20?30分鐘,取濾液;然后再加水沒過藥面3?5厘米,用武火煎煮至沸騰再改用文火煎煮15?20分鐘,然后去渣取濾液,兩次濾液合并即可。
[0010]服用時,每次300ml,一日兩次。
[0011]藥理分析:
[0012]海螵蛸:除濕,制酸,止血,斂瘡。治胃痛吞酸,吐、衄、嘔血,便血,崩漏帶下,血枯經(jīng)閉,腹痛癥瘕,虛瘧瀉痢,陰蝕爛瘡。收斂止血,澀精止帶,用于胃痛吞酸,吐血衄血,崩漏便血,遺精滑精,赤白帶下;潰瘍病。外治損傷出血,瘡多胺汁。
[0013]蒲公英:清熱解毒,利尿散結(jié)。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瘡腫,急性結(jié)膜炎,感冒發(fā)熱,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胃炎,肝炎,膽囊炎,尿路感染。
[0014]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用于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外治濕瘆,濕瘡,耳道流膿。酒黃連善清上焦火熱。用于目赤,口瘡。姜黃連清胃和胃止嘔。用于寒熱互結(jié),濕熱中阻,痞滿嘔吐。萸黃連舒肝和胃止嘔。用于肝胃不和,嘔吐吞酸。
[0015]黃芩:黃芩的根入藥,味苦、性寒,能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溫?zé)岵?、上呼吸道感染、肺熱咳嗽、濕熱黃膽、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動不安、高血壓、癰腫癤瘡等癥。黃芩的臨床抗菌性比黃連好,而且不產(chǎn)生抗藥性。
[0016]白茅根:甘,寒。歸肺、胃、膀胱經(jīng)。涼血止血,清熱利尿。用于血熱吐血,衄血,尿血,熱病煩渴,黃疸,水腫,熱淋澀痛;急性腎炎水腫。
[0017]豆蔻:辛,溫。歸肺、脾、胃經(jīng)?;瘽裣Γ袣鉁刂?,開胃消食。用于濕濁中阻,不思飲食,濕溫初起,胸悶不饑,寒濕嘔逆,胸腹脹痛,食積不消。
[0018]黨參:甘,平。歸脾、肺經(jīng)。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虛弱,氣短心悸,食少便溏,虛喘咳嗽,內(nèi)熱消渴。
[0019]砂仁:辛,溫。歸脾、胃、腎經(jīng)。化濕開胃,溫脾止瀉,理氣安胎。用于濕濁中阻,脘痞不饑,脾胃虛寒,嘔吐泄瀉,妊娠惡阻,胎動不安。
[0020]紅花:辛,溫。歸心、肝經(jīng)?;钛ń?jīng),散瘀止痛。用于經(jīng)閉,痛經(jīng),惡露不行,癥瘕痞塊,跌撲損傷,瘡瘍腫痛。
[0021]佛手:辛、苦、酸,溫。歸肝、脾、肺經(jīng)。舒肝理氣,和胃止痛。用于肝胃氣滯,胸脅脹痛,胃脘痞滿,食少嘔吐。
[0022]川芎:川芎是一種中藥植物,常用于活血行氣,祛風(fēng)止痛,川芎辛溫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達巔頂;又入血分,下行可達血海?;钛铕鲎饔脧V泛,適宜瘀血阻滯各種病癥;祛風(fēng)止痛,效用甚佳,可治頭風(fēng)頭痛、風(fēng)濕痹痛等癥。昔人謂川芎為血中之氣藥,殆言其寓辛散、解郁、通達、止痛等功能。本品辛溫升散,凡陰虛陽亢及肝陽上亢者不宜應(yīng)用;月經(jīng)過多、孕婦亦忌用。
[0023]枸杞:甘,平。歸肝、腎經(jīng)。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用于虛勞精虧,腰膝酸痛,眩暈耳鳴,陽萎遺精,內(nèi)熱消渴,血虛萎黃,目昏不明。
[0024]茯苓:甘、淡,平。歸心、肺、脾、腎經(jīng)。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用于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
[0025]甘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清咽利嗓,緩急止痛,調(diào)和諸藥。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t季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0026]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在于所使用的中藥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規(guī)定,藥物安全可靠。諸藥相和具有抗胃潰瘍、胃炎等功效,具有扶正祛邪,有止血止痛的作用,對胃腸功能失調(diào),促進胃動力,使胃腸恢復(fù)正常功能。治療慢性胃炎具有療效確切、見效快、治愈率高、無副作用等特點。
[0027]療效判斷:
[0028]選取慢性胃炎患者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齡18?70歲,平均46.5歲;病程10周?2年,平均1.65年。服用本發(fā)明藥物,每次300ml,一天兩次。
[0029]診斷標準簡介:參照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研宄會消化系統(tǒng)疾病專業(yè)委員會制定的“慢性胃炎中西醫(yī)結(jié)合診斷、辨證和療效標準”(試行方案)辨證為脾胃濕熱型。臨床表現(xiàn):上腹部或胃脘痞滿灼熱、脹痛,噯氣,或泛酸,口苦,口臭,舌紅,苔黃厚或膩。胃鏡檢查:內(nèi)鏡下見胃黏膜明顯水腫、充血、糜爛。
[0030]療效判定標準:參照“慢性胃炎中西醫(yī)結(jié)合診斷、辨證和療效標準”(試行方案),臨床痊愈:臨床主要癥狀均消失,胃鏡復(fù)查活動性炎癥消失,慢性炎癥好轉(zhuǎn)達輕度。顯效:臨床主要癥狀消失,次癥基本消失,胃鏡復(fù)查活動性炎癥基本消失,慢性炎癥好轉(zhuǎn)。有效:主要癥狀明顯減輕。胃鏡復(fù)查黏膜病變范圍縮小1/2以上,炎癥有所減輕。無效:癥狀無改變,胃鏡檢查達不到有效標準,也無惡化者。
[0031]結(jié)果:顯效42例,有效15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5%。
[0032]以下列舉幾個典型病例
[0033]1、徐某,女,56歲,山東青島人,病歷6年,癥狀胃脘部灼熱隱痛6年,口苦,咽干,大便干結(jié)難解,3?5天I行,舌紅,苔黃膩,醫(yī)院門診間斷就診,胃鏡檢查示:慢性糜爛性胃炎。經(jīng)本發(fā)明藥物施治,治療14天后癥狀明顯緩解,隨訪半年未見復(fù)發(fā)。
[0034]2、黃某,男,36歲,山東青島人,病歷I年,癥狀胃脘痞滿脹痛,噯氣,□臭,舌紅,苔黃厚。當(dāng)?shù)蒯t(yī)院門診間斷就診,胃鏡檢查示:慢性淺表性胃炎。經(jīng)本發(fā)明藥物施治,治療7天后癥狀明顯緩解,隨訪I年未見復(fù)發(fā)。
【具體實施方式】
[0035]以下通過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說明。
[0036]實施例1:
[0037]一種治療慢性胃炎的中藥制劑,按照質(zhì)量份數(shù)計,由以下中藥原料制備而成:海螵蛸25份、蒲公英18份、黃連25份、黃芩25份、白茅根18份、豆蔻18份、黨參12份、砂仁12份、紅花12份、佛手8份、川芎4份、枸杞4份、茯苓4份和甘草2份。
[0038]實施例2:
[0039]按照實施例1的配方,按照以下方法制備治療慢性胃炎的中藥制劑:按照配方稱取中藥原料并加入到容器中,加水漫過藥面浸泡20分鐘,再加水沒過藥面3厘米,用武火煎煮至沸騰再改用文火煎煮20分鐘,取濾液;然后再加水沒過藥面3厘米,用武火煎煮至沸騰再改用文火煎煮15分鐘,然后去渣取濾液,兩次濾液合并即可。
[0040]服用時,每次300ml,一日兩次。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治療慢性胃炎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按照質(zhì)量份數(shù)計,由以下中藥原料制備而成:海螵蛸20?30份、蒲公英15?20份、黃連20?30份、黃芩20?30份、白茅根15?20份、豆蔻15?20份、黨參10?15份、砂仁10?15份、紅花10?15份、佛手5?10份、川芎3?5份、枸杞3?5份、茯苓3?5份和甘草2?3份。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慢性胃炎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按照質(zhì)量份數(shù)計,由以下中藥原料制備而成:海螵蛸25份、蒲公英18份、黃連25份、黃芩25份、白茅根18份、豆蔻18份、黨參12份、砂仁12份、紅花12份、佛手8份、川;4份、枸杞4份、茯苓4份和甘草2份。
3.—種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慢性胃炎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方法制備:按照配方稱取中藥原料并加入到容器中,加水漫過藥面浸泡10?20分鐘,再加水沒過藥面3?5厘米,用武火煎煮至沸騰再改用文火煎煮20?30分鐘,取濾液;然后再加水沒過藥面3?5厘米,用武火煎煮至沸騰再改用文火煎煮15?20分鐘,然后去渣取濾液,兩次濾液合并即可。
【文檔編號】A61K36/9064GK104491668SQ201410756959
【公開日】2015年4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2月10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4年12月10日
【發(fā)明者】曲海霞 申請人:青島市市立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