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哮喘的藥物及其應用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治療哮喘的藥物,屬于中醫(yī)藥【技術領域】。其由以下中藥材制得:草龍根、地羊鵲、杠板歸、豬籠草、水細辛、白首烏、粘山藥、牛尾參、紅雞踢香、風花菜、白馬骨、白柳、薜荔、赤麻、大理菊、百合、小綠芨、杜衡、血葉蘭、竹葉蘭、蛤蚧。本發(fā)明組方具有清熱解毒,健脾利濕、止咳平喘、開胸解郁、益氣養(yǎng)血的功效,針對病情的源頭對癥下藥,療效顯著,療程短,可標本兼治。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哮喘的藥物及其應用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屬于中醫(yī)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治療哮喘的中藥。
【背景技術】
[0002] 支氣管哮喘(bronchialasthma,哮喘)是由多種細胞特別是肥大細胞、嗜酸性粒 細胞和T淋巴細胞參與的慢性氣道炎癥,在易感者中此種炎癥可引起反復發(fā)作的喘息、氣 促、胸悶和(或)咳嗽等癥狀,多在夜間和(或)凌晨發(fā)生,氣道對多種刺激因子反應性增高。 但癥狀可自行或經(jīng)治療緩解。近十余年來,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哮喘患病率 和死亡率有上升趨勢,全世界約有一億哮喘患者,已成為嚴重威脅公眾健康的一種主要慢 性疾病。我國哮喘的患病率約為1%,兒童可達3%,據(jù)測算全國約有1千萬以上哮喘患者?,F(xiàn) 有技術中有許多治療哮喘的方法和藥物,但治療過程較長,療效不理想。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 本發(fā)明的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見效快,安全無毒副作用, 可標本兼治哮喘的中藥。
[0004]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5] -種治療哮喘的藥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材制得:草龍根31-35份、地羊鵲 19-23份、杠板歸20-26份、豬籠草30-36份、水細辛27-31份、白首烏32-37份、粘山藥 38-43份、牛尾參22-28份、紅雞踢香6-10份、風花菜14-17份、白馬骨6-9份、白柳10-14 份、薜荔11-14份、赤麻3-5份、大理菊12-15份、百合7-9份、小綠芨3-7份、杜衡2-5份、 血葉蘭6-8份、竹葉蘭2-4份、蛤蚧1-3份。
[0006] 優(yōu)選三個組方,上述治療哮喘的藥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材制得: (1) 草龍根32份、地羊鵲20份、杠板歸22份、豬籠草33份、水細辛28份、白首烏34 份、粘山藥39份、牛尾參23份、紅雞踢香7份、風花菜15份、白馬骨6份、白柳11份、薜荔 12份、赤麻3份、大理菊12份、百合7份、小綠芨5份、杜衡3份、血葉蘭6份、竹葉蘭2份、 蛤階1份; (2) 草龍根35份、地羊鵲23份、杠板歸26份、豬籠草36份、水細辛31份、白首烏37 份、粘山藥43份、牛尾參28份、紅雞踢香10份、風花菜17份、白馬骨9份、白柳14份、薜荔 14份、赤麻5份、大理菊15份、百合9份、小綠芨7份、杜衡5份、血葉蘭8份、竹葉蘭4份、 蛤蚧3份; (3) 草龍根33份、地羊鵲21份、杠板歸24份、豬籠草34份、水細辛30份、白首烏36 份、粘山藥41份、牛尾參26份、紅雞踢香8份、風花菜16份、白馬骨8份、白柳13份、薜荔 13份、赤麻4份、大理菊13份、百合8份、小綠芨6份、杜衡4份、血葉蘭7份、竹葉蘭3份、 蛤蚧2份。
[0007] 根據(jù)中醫(yī)藥史料記載,上述中藥材的藥理活性和功能主治如下。
[0008] 草龍根,味苦;性平,平喘止咳;消積;散結(jié)。主哮喘;咳嗽;疳積;瘰疬。
[0009] 紅雞踢香,性味甘;性溫,歸膀胱;肺;肝經(jīng),散瘀消腫;接骨止痛;平喘止咳。主跌 打腫痛;骨折;風濕骨痛;哮喘。
[0010] 地羊鵲,性味甘;微苦;涼;歸肺;胃經(jīng)。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止咳平喘;利濕消 痞。主風熱咳嗽;咽喉腫痛;胃脘痞滿疼痛;疔瘡;無名腫毒;濕疹;痢疾;痔瘡便血。
[0011] 風花菜,性味辛,涼;入心、肝、肺經(jīng)。功能主治:清熱利尿,解毒,消腫,活血通經(jīng)。
[0012] 白馬骨,性味苦辛,涼。功能主治:祛風,利濕,清熱,解毒。治風濕腰腿痛,痢疾,水 腫,目赤腫痛,喉痛,齒痛,婦女白帶,癰疽,瘰疬。
[0013] 白柳,性味味苦;性寒。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風除濕。主急性扁桃體炎;咽喉炎; 腺腮炎;黃疸性肝炎;盆腔炎;腎炎;瘡癤;風濕性關節(jié)炎;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
[0014] 薜荔,性味酸、性涼。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活血通絡;解毒消腫。主風濕痹痛;坐 骨神經(jīng)痛;瀉??;尿淋;水腫;瘧疾;閉經(jīng);產(chǎn)后瘀血腹痛;咽喉腫痛;睪丸炎;漆瘡;痛瘡腫 毒。
[0015] 赤麻,性味澀;微苦;性平。功能主治:收斂止血;清熱解毒。主咯血;衄血;尿血; 便血;崩漏;跌打損傷;無名腫毒;瘡瘍。
[0016] 大理菊,性味辛;甘;性平。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散瘀止痛。主肋腺炎;齡齒疼痛; 無名腫毒;跌打損傷。
[0017] 杠板歸,性味酸,涼。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氣管炎, 百日咳,急性扁桃體炎,腸炎,痢疾,腎炎水腫;外用治帶狀皰疹,濕疹,癰癤腫毒,蛇咬傷。
[0018] 百合,性味甘,寒;歸心、肺經(jīng)。潤肺止咳,清心安神。治肺費久嗽,咳唾痰血;熱病 后余熱來清,虛煩驚悸,神志恍惚;腳氣浮腫。
[0019] 豬籠草,性味甘;淡;涼;歸肺;膽;胃經(jīng)。功能主治:潤肺止咳;清熱利濕排石;解 毒消腫。主肺燥咳血;感冒咳嗽;百日咳。
[0020] 小綠芨,性味微甘,平。功能主治:潤肺止咳,消炎止痛,接骨。用于咳嗽;外用治乳 腺炎,骨折,扭傷,瘡,市,膿腫。
[0021] 杜衡,味辛,溫,無毒。功能主治:散風逐寒,消痰行水,活血,平喘,定痛,治風寒感 冒,痰飲喘咳,水腫,風濕,跌打損傷,頭疼,齲齒痛,痧氣腹痛。
[0022] 水細辛,性味辛;溫;歸肺;心;小腸;腎;胃經(jīng)。功能主治:發(fā)散風寒;溫肺化飲;理 氣止痛。主風寒頭痛;齒痛;風濕痹痛;痰飲喘咳;脘腹氣滯脹痛。
[0023] 血葉蘭,性味甘;性涼。功能主治:滋陰潤肺;健脾;安神。主肺癆咯血;食欲不振; 神經(jīng)衰弱。
[0024] 白首烏,性味苦甘澀,性微沮,無毒。功能主治:為滋養(yǎng)、強壯、補血藥,并能收斂精 氣,烏須黑發(fā)。治久病虛弱,貧血, 粘山藥,性味甘,平。功能主治:健脾祛濕,補肺益腎。用于肺結(jié)核病,脾虛泄瀉,消渴; 外用治跌打損傷。
[0025] 竹葉蘭,性味甘;微苦;平。功能主治:清肺止咳;補肺益腎;調(diào)經(jīng)止血。主肺熱咳 嗽;氣虛喘咳;頭暈耳鳴;骨折;吐血。
[0026] 蛤蚧,性味咸,平;歸肺、腎經(jīng)。功能主治:補肺益腎,納氣定喘,助陽益精。用于虛 喘氣促,勞嗽咳血,陽萎遺精。
[0027] 牛尾參,性味甘;微辛;平;歸脾;肺;腎經(jīng)。功能主治:健脾去濕;補肺益腎。主脾 虛食少;泄瀉;腎虛遺精;消渴;肺勞咳嗽;跌打損傷。
[0028] 本發(fā)明用于治療哮喘的藥物的制備方法的具體步驟如下: (1) 首先按配比稱取中藥材原料,然后分別放入中藥粉碎機中進行粉碎,粉碎后過篩, 然后混合得到藥物細粉; (2) 然后將步驟(1)得到的藥物細粉加入到乙酸乙酯和乙醇的混合液中,加熱回流1 小時,提取兩次,濾液合并得到提取液I,然后藥渣加入無水乙醇,加熱回流1小時,提取兩 次,濾液合并得到提取液II; (3) 合并提取液I和II,加熱濃縮至50°C下相對密度為1. 10-1. 30,得稠膏,按常規(guī)方 法制成所需劑型。
[0029] 本發(fā)明用于治療哮喘的藥物劑型為片劑、膠囊劑、顆粒劑、口服液等。
[0030] 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醫(yī)藥用途,即上述藥物在制備治療哮喘病藥物 中的應用。
[0031] 中醫(yī)認為哮喘為外感濕熱之邪,脾失健運,濕熱內(nèi)生所致,本發(fā)明按照中醫(yī)學說對 哮喘疾病的認識機理、利用不同組分藥物的相互作用關系和中藥的藥代動力學原理,君、臣 藥物科學組方,方中草龍根、地羊鵲、杠板歸、豬籠草、水細辛、白首烏、粘山藥、牛尾參為君 藥,紅雞踢香、風花菜、白馬骨、白柳、薜荔、赤麻、大理菊、百合、小綠芨、杜衡、血葉蘭、竹葉 蘭、蛤蚧為臣藥,上述組方具有清熱解毒,健脾利濕、止咳平喘、開胸解郁、益氣養(yǎng)血的功效, 從病情的源頭對癥下藥,療效顯著,見效快,標本兼治。
【具體實施方式】
[0032] 下面結(jié)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說明,但這些實施方式并不限制本發(fā) 明。
[0033] 實施例1本發(fā)明藥物顆粒劑的制備 組方:草龍根32g、地羊鵲20g、杠板歸22g、豬籠草33g、水細辛28g、白首烏34g、粘山藥 39g、牛尾參23g、紅雞踢香7g、風花菜15g、白馬骨6g、白柳llg、薜蒸12g、赤麻3g、大理菊 12g、百合7g、小綠藍5g、杜衡3g、血葉蘭6g、竹葉蘭2g、蛤階lg。
[0034] 制備方法:(1)首先按配比稱取中藥材原料,然后分別放入中藥粉碎機中進行粉 碎,粉碎后過篩,然后混合得到藥物細粉; (2) 然后將步驟(1)得到的藥物細粉加入到乙酸乙酯和乙醇的混合液中,加熱回流1 小時,提取兩次,濾液合并得到提取液I,然后藥渣加入無水乙醇,加熱回流1小時,提取兩 次,濾液合并得到提取液Π; (3) 合并提取液I和II,加熱濃縮至50°C下相對密度為1. 10-1. 30,得稠膏,干燥粉碎 后加入輔料制備成顆粒劑。
[0035] 實施例2本發(fā)明藥物顆粒劑的制備 組方:草龍根35g、地羊鵲23g、杠板歸26g、豬籠草36g、水細辛31g、白首烏37g、粘山藥 43g、牛尾參28g、紅雞踢香10g、風花菜17g、白馬骨9g、白柳14g、薜蒸14g、赤麻5g、大理菊 15g、百合9g、小綠藍7g、杜衡5g、血葉蘭8g、竹葉蘭4g、蛤階3g。
[0036] 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
[0037] 實施例3本發(fā)明藥物顆粒劑的制備 組方:草龍根33g、地羊鵲21g、杠板歸24g、豬籠草34g、水細辛30g、白首烏36g、粘山藥 41g、牛尾參26g、紅雞踢香8g、風花菜16g、白馬骨8g、白柳13g、薜蒸13g、赤麻4g、大理菊 13g、百合8g、小綠藍6g、杜衡4g、血葉蘭7g、竹葉蘭3g、蛤階2g。
[0038] 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
[0039] 臨床試驗 1根據(jù)《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哮喘的診斷依據(jù)為:①發(fā)作時喉中哮鳴有聲,呼吸困 難,甚則張口抬肩,不能平臥,或口唇指甲紫鉗;②呈反復發(fā)作性,常因氣候突變、飲食不當、 情志失調(diào)、勞累等因素誘發(fā);發(fā)作前多有鼻癢、噴嚏、咳嗽、胸悶等先兆;③有過敏史或家族 史;④兩肺可聞及哮鳴音,或伴有濕羅音;⑤血嗜酸性粒細胞可增高;⑥痰液涂片可見嗜酸 細胞;⑦胸部X線檢查一般無特殊改變,久病可見肺氣腫征。
[0040] 2患者資料 從醫(yī)院門診篩選出204例哮喘患者,其中男104例,女100例,年齡34-75歲,其中有四 名有家族史。
[0041] 3治療方法 將患者平均分成3組,每組68人,各組之間在性別、年齡、病程上無統(tǒng)計學差異。3組 患者分別服用實施例1、2、3制得的顆粒劑,每次5g,每天2次。10天一療程,服用2個療程 后,確定治療結(jié)果。
[0042] 4療效評定 治愈:哮喘控制,哮鳴音消失。
[0043] 好轉(zhuǎn):哮喘緩解,或發(fā)作次數(shù)減少。
[0044] 未愈:癥狀無變化。
[0045] 5治療效果 用藥10天后,療效統(tǒng)計如下表:
【權利要求】
1. 一種治療哮喘的藥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材制得:草龍根31-35份、地 羊鵲19-23份、杠板歸20-26份、豬籠草30-36份、水細辛27-31份、白首烏32-37份、粘山藥 38-43份、牛尾參22-28份、紅雞踢香6-10份、風花菜14-17份、白馬骨6-9份、白柳10-14 份、薜荔11-14份、赤麻3-5份、大理菊12-15份、百合7-9份、小綠芨3-7份、杜衡2-5份、 血葉蘭6-8份、竹葉蘭2-4份、蛤蚧1-3份。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哮喘的藥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材制得:草 龍根32份、地羊鵲20份、杠板歸22份、豬籠草33份、水細辛28份、白首烏34份、粘山藥39 份、牛尾參23份、紅雞踢香7份、風花菜15份、白馬骨6份、白柳11份、薜蒸12份、赤麻3 份、大理菊12份、百合7份、小綠芨5份、杜衡3份、血葉蘭6份、竹葉蘭2份、蛤蚧1份。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哮喘的藥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材制得:草 龍根35份、地羊鵲23份、杠板歸26份、豬籠草36份、水細辛31份、白首烏37份、粘山藥43 份、牛尾參28份、紅雞踢香10份、風花菜17份、白馬骨9份、白柳14份、薜荔14份、赤麻5 份、大理菊15份、百合9份、小綠芨7份、杜衡5份、血葉蘭8份、竹葉蘭4份、蛤蚧3份。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哮喘的藥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材制得:草 龍根33份、地羊鵲21份、杠板歸24份、豬籠草34份、水細辛30份、白首烏36份、粘山藥41 份、牛尾參26份、紅雞踢香8份、風花菜16份、白馬骨8份、白柳13份、薜荔13份、赤麻4 份、大理菊13份、百合8份、小綠芨6份、杜衡4份、血葉蘭7份、竹葉蘭3份、蛤蚧2份。
5. 如權利要求1-4任一所述治療哮喘的藥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 稱取中藥材原料,分別放入中藥粉碎機中進行粉碎,粉碎后過篩,然后混合得到藥 物細粉; (2) 然后將步驟(1)得到的藥物細粉加入到乙酸乙酯和乙醇的混合液中,加熱回流1 小時,提取兩次,濾液合并得到提取液I,再將藥渣加入無水乙醇,加熱回流1小時,提取兩 次,濾液合并得到提取液II ; (3) 合并提取液I和II,加熱濃縮至50°C下相對密度為1. 10-1. 30,得稠膏,按常規(guī)方 法制成所需劑型。
6. 如權利要求1-4任一所述治療哮喘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為片劑、膠囊劑、 顆粒劑或口服液。
7. 權利要求1-4任一所述治療哮喘的藥物在制備治療哮喘病藥物中的應用。
【文檔編號】A61P11/06GK104398832SQ201410760127
【公開日】2015年3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2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12月12日
【發(fā)明者】崔合芳 申請人:崔合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