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多功能翻身器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787108閱讀:193來源:國知局
      多功能翻身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醫(yī)療護理用品【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多功能翻身器。它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實用性差等技術問題。本多功能翻身器包括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可充氣囊墊,可充氣囊墊上連接充氣/泄氣機構,在可充氣囊墊具有居中設置且軸向延伸的中間墊體,在中間墊體的兩側分別設有左楔形墊體和右楔形墊體,中間墊體、左楔形墊體和右楔形墊體分別與充氣/泄氣機構相連,所述的中間墊體在充氣狀態(tài)下具有呈水平設置的中間平面,左楔形墊體在充氣狀態(tài)下具有高度自左楔形墊體左側向中間墊體逐漸降低的左坡面,右楔形墊體在充氣狀態(tài)下具有高度自右楔形墊體右側向中間墊體逐漸降低的右坡面;本實用新型優(yōu)點在于:實用性強,能有效減壓且能有效預防壓瘡。
      【專利說明】多功能翻身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醫(yī)療護理用品【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多功能翻身器。

      【背景技術】
      [0002]壓瘡是由于局部組織長期受壓,發(fā)生持續(xù)缺血、缺氧、營養(yǎng)不良而致組織潰爛壞死而引起的,長期臥床的人很容易引起壓瘡,特別是老人或各種事故導致病人不能自行翻身的人群,為了防止長期臥床病人由于固定睡姿而引起褥瘡,必須經(jīng)常給臥床病人進行翻身,而人為幫助臥床病人進行翻身時,其需要家人或護理員長久的堅持,不僅效果差,而且護理的工作量非常大,為此,人們進行了長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樣的解決方案。
      [0003]例如,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護理用簡易翻身器,[申請?zhí)?CN201220094358.1],包括由表面為彈性材料的主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體呈m形,其下部設有左、右護板及中隔板,中隔板與左、右護板之間的間距相等;
      [0004]上述的方案通過醫(yī)療護理用具代替了人為進行翻身操作,不僅能降低家人或護理員的勞動強度,其次還能進一步提高了預防壓瘡的效果,該方案雖然結果簡單,但是還是至少存在設計不符合人體工學和不能有效減壓、預防壓瘡的目的(身體受壓面積小且壓集中力),不能有效緩解臥床病人在翻身時疼痛程度,翻身舒適性差且實用性差。


      【發(fā)明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能有效減壓且能有效預防壓瘡的多功能翻身器。
      [0006]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術方案:本多功能翻身器包括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可充氣囊墊,可充氣囊墊上連接充氣/泄氣機構,在可充氣囊墊具有居中設置且軸向延伸的中間墊體,在中間墊體的兩側分別設有左楔形墊體和右楔形墊體,所述的中間墊體、左楔形墊體和右楔形墊體分別與充氣/泄氣機構相連,所述的中間墊體在充氣狀態(tài)下具有呈水平設置的中間平面,所述的左楔形墊體在充氣狀態(tài)下具有高度自左楔形墊體左側向中間墊體逐漸降低的左坡面,所述的右楔形墊體在充氣狀態(tài)下具有高度自右楔形墊體右側向中間墊體逐漸降低的右坡面。
      [0007]在本申請中,根據(jù)力學、人體結構特點及臥床患者臨床護理要求,設置中間墊體、左楔形墊體和右楔形墊體在充氣后不僅能夠維持和平衡患者翻身后體位,而且中間平面、左坡面和右坡面完全符合人體背部外形,不僅擴大身體受壓面積,使得全身壓力分散,而且起到了有效的翻身作用,能夠減輕患者翻身時疼痛程度,克服對翻身畏懼心理,取得了舒適翻身效果,提高翻身依從性,體現(xiàn)人文護理的理念,真正達到有效減壓、預防壓瘡目的,使用范圍廣,對所有長期臥床、預防壓瘡患者均能適用。
      [0008]在上述的多功能翻身器中,所述的左楔形墊體在充氣狀態(tài)下具有左手臂放置平面,所述的左手臂放置平面位于所述左坡面的坡頂左側;所述的右楔形墊體在充氣狀態(tài)下具有右手臂放置平面,所述的右手臂放置平面位于所述右坡面的坡頂右側。左手臂放置平面和右手臂放置平面其寬度均為8-12_,可以預防肢體的非功能位僵硬。
      [0009]在上述的多功能翻身器中,所述的中間墊體內具有中間氣室,所述的左楔形墊體內具有左氣室,所述的右楔形墊體內具有右氣室,所述的中間氣室、左氣室和右氣室之間相互隔離且分別與所述充氣/泄氣機構相連。該結構的作用在于,可以根據(jù)實際的使用需求進行每個氣室的高度調節(jié),從而滿足使用要求。
      [0010]在上述的多功能翻身器中,所述的左氣室內設有能將所述的左氣室分隔成若干相互連通且豎直設置的左翻身氣柱的左分隔結構,且當左楔形墊體在充氣狀態(tài)下時所述的左翻身氣柱的高度自中間墊體向左楔形墊體的左側逐漸增高;所述的右氣室內設有能將所述的右氣室分隔成若干相互連通且豎直設置的右翻身氣柱的右分隔結構,且當右楔形墊體在充氣狀態(tài)下時所述的右翻身氣柱的高度自中間墊體向右楔形墊體的右側逐漸增高;所述的中間氣室內設有能將所述的中間氣室分隔成若干相互連通且豎直設置的中間氣柱的中間分隔結構,且當中間墊體在充氣狀態(tài)下時各中間氣柱等高。該結構的作用在于進一步提高結構強度,保證使用壽命。
      [0011]在上述的多功能翻身器中,各左翻身氣柱的頂部分別形成突出于左坡面的左弧形頂面,各右翻身氣柱的頂部分別形成突出于右坡面的右弧形頂面,各中間氣柱的頂部分別形成突出于中間平面的中間弧形頂面。該結構的作用在于:提高實用性,同時還起著按摩的功能,另外,該結構還能使得全身壓力分散,從而減輕翻身的疼痛。
      [0012]在上述的多功能翻身器中,所述的左分隔結構、右分隔結構和中間分隔結構的橫截面分別呈蜂窩狀結構。該結構不僅易于制造,而且相互連接后其能進一步提高結構強度,保證使用壽命。
      [0013]在上述的多功能翻身器中,所述的可充氣囊墊為一體式結構或為分體式結構,且當可充氣囊墊為分體式結構時所述的中間墊體、左楔形墊體和右楔形墊體之間通過可拆結構相連??刹鸾Y構包括拉鏈、魔術貼、綁帶、鈕扣和撳扣中的任意一種或多種的組合。
      [0014]在上述的多功能翻身器中,所述的充氣/泄氣機構包括氣源發(fā)生器,在氣源發(fā)生器上連接有總氣管,在總氣管上并聯(lián)有左管、中間管和右管,所述的左管、中間管和右管分別與排氣管相連通,所述的左管與左氣室連通且在左管上設有左控制閥,所述的中間管與中間氣室連通且在中間管上設有中間控制閥,所述的右管與右氣室連通且在右管上設有右控制閥,所述的排氣管上設有泄氣閥。氣源發(fā)生器為氣泵,在由氣泵進行均勻、緩慢充氣的過程中,不僅起到了有效的翻身作用,而且能夠減輕患者翻身時疼痛程度,克服對翻身畏懼心理,取得了舒適翻身效果,提高翻身依從性。
      [0015]在上述的多功能翻身器中,所述的左控制閥、中間控制閥、右控制閥和泄氣閥均為電控閥,且左控制閥、中間控制閥、右控制閥、泄氣閥和氣源發(fā)生器均與手持式控制器相連。使用手持式控制器電子控制器對氣泵進行充、放氣控制,不僅可以手動控制充氣量,還可以自主控制翻身時間和次數(shù),操作方法簡便,老年患者容易掌握;不需要護士協(xié)助翻身,減輕護士勞動強度,提高護理工作效率,節(jié)省護理人力成本,同時避免因頻繁翻身而造成護士腰背部職業(yè)性傷害;
      [0016]在上述的多功能翻身器中,所述的手持式控制器包括殼體,在殼體內設有控制電路板,所述的左控制閥、中間控制閥、右控制閥、泄氣閥和氣源發(fā)生器均與控制電路板相連;所述的中間氣室、左氣室和右氣室內分別設有氣壓傳感器,所述的氣壓傳感器均與控制電路板相連。
      [0017]在上述的多功能翻身器中,所述的左楔形墊體在充氣狀態(tài)時設于左楔形墊體上的左坡面能使臥床病人身體傾斜30° -45°,另外,右楔形墊體在充氣狀態(tài)時設于右楔形墊體上的右坡面能使臥床病人身體傾斜30° -45°
      [0018]在上述的多功能翻身器中,所述的可充氣囊墊上套設有絨布套,絨布套與可充氣囊墊分體設置,該絨布套由純棉材料制成,具有防滑、吸汗和透氣的作用。
      [0019]在上述的多功能翻身器中,所述的可充氣囊墊設置在氣墊床上。
      [0020]與現(xiàn)有的技術相比,本多功能翻身器的優(yōu)點在于:1、設計更合理,集翻身和翻身枕作用于一體的多功能護理器具,根據(jù)力學、人體結構特點及臥床患者臨床護理要求,設置中間墊體、左楔形墊體和右楔形墊體在充氣后不僅能夠維持和平衡患者翻身后體位,而且中間平面、左坡面和右坡面完全符合人體背部外形,不僅擴大身體受壓面積,使得全身壓力分散,而且起到了有效的翻身作用,能夠減輕患者翻身時疼痛程度,克服對翻身畏懼心理,取得了舒適翻身效果;2、在由氣泵進行均勻、緩慢充氣的過程中,不僅起到了有效的翻身作用,而且能夠減輕患者翻身時疼痛程度,克服對翻身畏懼心理,取得了舒適翻身效果;3、可以預防肢體的非功能位僵硬;4、使用控制器對氣泵進行充、放氣控制,不僅可以手動控制充氣量,還可以自主控制翻身時間和次數(shù),操作方法簡便,老年患者容易掌握;5、不需要護士協(xié)助翻身,減輕護士勞動強度,提高護理工作效率,節(jié)省護理人力成本,同時避免因頻繁翻身而造成護士腰背部職業(yè)性傷害;6、使用范圍廣,對所有長期臥床、預防壓瘡患者均能適用;7、成本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使用時左側臥結構示意圖。
      [0023]圖3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使用時右側臥結構示意圖。
      [0024]圖4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泄氣后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5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實施例二結構示意圖。
      [0026]圖中,可充氣囊墊1、絨布套la、氣墊床lb、充氣/泄氣機構2、氣源發(fā)生器21、總氣管22、左管23、左控制閥23a、中間管24、中間控制閥24a、右管25、右控制閥25a、排氣管26、泄氣閥26a、中間墊體3、中間平面3a、中間氣室31、中間氣柱32、中間弧形頂面32a、左楔形墊體4、左坡面4a、左手臂放置平面4b、左氣室41、左翻身氣柱42、左弧形頂面42a、右楔形墊體5、右坡面5a、右手臂放置平面5b、右氣室51、右翻身氣柱52、右弧形頂面52a、手持式控制器6、殼體61、控制電路板62、氣壓傳感器63。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以下是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0028]實施例一
      [0029]如圖1-4所示,本多功能翻身器包括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可充氣囊墊1,在可充氣囊墊I上連接充氣/泄氣機構2,可充氣囊墊I具有居中設置且軸向延伸的中間墊體3,在中間墊體3的兩側分別設有左楔形墊體4和右楔形墊體5,所述的中間墊體3、左楔形墊體4和右楔形墊體5分別與充氣/泄氣機構2相連,所述的中間墊體3在充氣狀態(tài)下具有呈水平設置的中間平面3a,所述的左楔形墊體4在充氣狀態(tài)下具有高度自左楔形墊體4左側向中間墊體3逐漸降低的左坡面4a,所述的右楔形墊體5在充氣狀態(tài)下具有高度自右楔形墊體5右側向中間墊體3逐漸降低的右坡面5a ;
      [0030]優(yōu)化方案,可充氣囊墊I設置在氣墊床Ib上,左楔形墊體4在充氣狀態(tài)時設于左楔形墊體4上的左坡面4a能使臥床病人身體傾斜30° -45° ,另外,右楔形墊體5在充氣狀態(tài)時設于右楔形墊體5上的右坡面5a能使臥床病人身體傾斜30° -45°。
      [0031]優(yōu)化方案,為了預防肢體的非功能位僵硬,本實施例的左楔形墊體4在充氣狀態(tài)下具有左手臂放置平面4b,所述的左手臂放置平面4b位于所述左坡面4a的坡頂左側;所述的右楔形墊體5在充氣狀態(tài)下具有右手臂放置平面5b,所述的右手臂放置平面5b位于所述右坡面5a的坡頂右側;該左手臂放置平面和右手臂放置平面其寬度均為10mm。
      [0032]為了便于控制,在中間墊體3內具有中間氣室31,所述的左楔形墊體4內具有左氣室41,所述的右楔形墊體5內具有右氣室51,所述的中間氣室31、左氣室41和右氣室51之間相互隔離且分別與所述充氣/泄氣機構2相連;
      [0033]在本實施例中,通過如下結構實現(xiàn)體位變換,在左氣室41內設有能將所述的左氣室41分隔成若干相互連通且豎直設置的左翻身氣柱42的左分隔結構,且當左楔形墊體4在充氣狀態(tài)下時所述的左翻身氣柱42的高度自中間墊體3向左楔形墊體4的左側逐漸增高;該結構在使用時通過氣壓使設于左氣室41內的左翻身氣柱42逐漸增高,從而使臥床病人左側臥,另外,各左翻身氣柱42的頂部分別形成突出于左坡面4a的左弧形頂面42a ;
      [0034]在右氣室51內設有能將所述的右氣室51分隔成若干相互連通且豎直設置的右翻身氣柱52的右分隔結構,且當右楔形墊體5在充氣狀態(tài)下時所述的右翻身氣柱52的高度自中間墊體3向右楔形墊體5的右側逐漸增高;該結構在使用時通過氣壓使設于右氣室51內的右翻身氣柱52逐漸增高,從而使臥床病人右側臥,另外,各右翻身氣柱52的頂部分別形成突出于右坡面5a的右弧形頂面52a ;
      [0035]其次,在中間氣室31內設有能將所述的中間氣室31分隔成若干相互連通且豎直設置的中間氣柱32的中間分隔結構,且當中間墊體3在充氣狀態(tài)下時各中間氣柱32等高,該結構在使用時通過氣壓使設于中間氣室31內的中間氣柱32逐漸增高,從而使臥床病人平臥,另外,各中間氣柱32的頂部分別形成突出于中間平面3a的中間弧形頂面32a ;
      [0036]優(yōu)化方案,本實施例的左分隔結構、右分隔結構和中間分隔結構的橫截面分別呈蜂窩狀結構;另外,本實施例的可充氣囊墊I為一體式結構,在可充氣囊墊I上套設有絨布套la,絨布套Ia與可充氣囊墊I分體設置,該絨布套Ia由純棉材料制成,具有防滑、吸汗和透氣的作用,另外,還方便外套與枕芯分離,利于清洗和消毒。
      [0037]為了便于控制和制造,本實施例的充氣/泄氣機構2包括氣源發(fā)生器21,在氣源發(fā)生器21上連接有總氣管22,在總氣管22上并聯(lián)有左管23、中間管24和右管25,所述的左管23、中間管24和右管25分別與排氣管26相連通,所述的左管23與左氣室41連通且在左管23上設有左控制閥23a,所述的中間管24與中間氣室31連通且在中間管24上設有中間控制閥24a,所述的右管25與右氣室51連通且在右管25上設有右控制閥25a,所述的排氣管26上設有泄氣閥26a;
      [0038]上述的左控制閥23a、中間控制閥24a、右控制閥25a和泄氣閥26a均為電控閥,且左控制閥23a、中間控制閥24a、右控制閥25a、泄氣閥26a和氣源發(fā)生器21均與手持式控制器6相連;
      [0039]具體的,本實施例的手持式控制器6包括殼體61,在殼體61內設有控制電路板62,所述的左控制閥23a、中間控制閥24a、右控制閥25a、泄氣閥26a和氣源發(fā)生器21均與控制電路板62相連;所述的中間氣室31、左氣室41和右氣室51內分別設有氣壓傳感器63,所述的氣壓傳感器63均與控制電路板62相連。
      [0040]在殼體61上設有能與控制電路板62相連的左側臥按鍵61a、右側臥按鍵61b、保持按鍵61c和平臥按鍵61d,在使用時,通過按下不同的按鍵從而可以選擇不同的體位位置,氣壓傳感器63和控制電路板62相結合可以保證本實施例的翻身器的使用安全和穩(wěn)定性。
      [0041]另外,為了便于移動,本實施例的左控制閥23a、中間控制閥24a、右控制閥25a、泄氣閥26a和氣源發(fā)生器21分別設于箱體7內,箱體7內設有隔音層或箱體7由隔音材料制成,隔音材料包括鋼板和鉛板中的任意一種。
      [0042]本實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根據(jù)力學、人體結構特點及臥床患者臨床護理要求,利用氣壓原理設計了本實施例的多功能翻身器,使用時,將可充氣囊墊I放置于患者腰背部,套上純棉的絨布套,氣管連接可充氣囊墊I與氣源發(fā)生器21 ;需右側臥位時,按壓手持式控制器6上的“右側臥”按鍵,氣源發(fā)生器21即對相應的右氣室51進行充氣,右氣室51至患者感到該側腰背部離開床面,身體傾斜30°?45。,例如30°、35。、38。、40。和45。等等,使用“保持”鍵停止充氣。充氣后可充氣囊墊I 一部分是呈右坡面5a,以緊貼背部皮膚;在右坡面5a的上端設計寬1cm平面的右手臂放置平面5b,使得患者在側臥位時可將手臂放置在右手臂放置平面5b上,保持肢體功能位,當按壓“平臥”鍵即可對右氣室51進行放氣,本實施例的“左側臥”原理和“右側臥”遠離相同?;颊呖梢愿鶕?jù)自己的需要選擇平臥或側臥位,以進行體位變換。
      [0043]實施例二
      [0044]如圖5所不,本實施例同實施例一的結構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樣的地方在于:可充氣囊墊I為分體式結構且所述的中間墊體3、左楔形墊體4和右楔形墊體5之間通過可拆結構相連。
      [0045]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0046]盡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可充氣囊墊1、絨布套la、氣墊床lb、充氣/泄氣機構2、氣源發(fā)生器21、總氣管22、左管23、左控制閥23a、中間管24、中間控制閥24a、右管25、右控制閥25a、排氣管26、泄氣閥26a、中間墊體3、中間平面3a、中間氣室31、中間氣柱32、中間弧形頂面32a、左楔形墊體4、左坡面4a、左手臂放置平面4b、左氣室41、左翻身氣柱42、左弧形頂面42a、右楔形墊體5、右坡面5a、右手臂放置平面5b、右氣室51、右翻身氣柱52、右弧形頂面52a、手持式控制器6、殼體61、控制電路板62、氣壓傳感器63等術語,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實用新型精神相違背的。
      【權利要求】
      1.一種多功能翻身器,包括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可充氣囊墊(I),在可充氣囊墊(I)上連接充氣/泄氣機構(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充氣囊墊(I)具有居中設置且軸向延伸的中間墊體(3),在中間墊體(3)的兩側分別設有左楔形墊體(4)和右楔形墊體(5),所述的中間墊體(3)、左楔形墊體(4)和右楔形墊體(5)分別與充氣/泄氣機構(2)相連,所述的中間墊體(3)在充氣狀態(tài)下具有呈水平設置的中間平面(3a),所述的左楔形墊體(4)在充氣狀態(tài)下具有高度自左楔形墊體(4)左側向中間墊體(3)逐漸降低的左坡面(4a),所述的右楔形墊體(5)在充氣狀態(tài)下具有高度自右楔形墊體(5)右側向中間墊體(3)逐漸降低的右坡面(5a)。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翻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楔形墊體(4)在充氣狀態(tài)下具有左手臂放置平面(4b),所述的左手臂放置平面(4b)位于所述左坡面(4a)的坡頂左側;所述的右楔形墊體(5)在充氣狀態(tài)下具有右手臂放置平面(5b),所述的右手臂放置平面(5b)位于所述右坡面(5a)的坡頂右側。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翻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間墊體(3)內具有中間氣室(31),所述的左楔形墊體(4)內具有左氣室(41),所述的右楔形墊體(5)內具有右氣室(51),所述的中間氣室(31)、左氣室(41)和右氣室(51)之間相互隔離且分別與所述充氣/泄氣機構(2)相連。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翻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氣室(41)內設有能將所述的左氣室(41)分隔成若干相互連通且豎直設置的左翻身氣柱(42)的左分隔結構,且當左楔形墊體(4)在充氣狀態(tài)下時所述的左翻身氣柱(42)的高度自中間墊體(3)向左楔形墊體(4)的左側逐漸增高;所述的右氣室(51)內設有能將所述的右氣室(51)分隔成若干相互連通且豎直設置的右翻身氣柱(52)的右分隔結構,且當右楔形墊體(5)在充氣狀態(tài)下時所述的右翻身氣柱(52)的高度自中間墊體(3)向右楔形墊體(5)的右側逐漸增高;所述的中間氣室(31)內設有能將所述的中間氣室(31)分隔成若干相互連通且豎直設置的中間氣柱(32)的中間分隔結構,且當中間墊體(3)在充氣狀態(tài)下時各中間氣柱(32)等高。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翻身器,其特征在于,各左翻身氣柱(42)的頂部分別形成突出于左坡面(4a)的左弧形頂面(42a),各右翻身氣柱(52)的頂部分別形成突出于右坡面(5a)的右弧形頂面(52a),各中間氣柱(32)的頂部分別形成突出于中間平面(3a)的中間弧形頂面(32a)。
      6.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翻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分隔結構、右分隔結構和中間分隔結構的橫截面分別呈蜂窩狀結構。
      7.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翻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充氣囊墊(I)為一體式結構或為分體式結構,且當可充氣囊墊(I)為分體式結構時所述的中間墊體(3)、左楔形墊體(4)和右楔形墊體(5)之間通過可拆結構相連。
      8.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翻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氣/泄氣機構(2)包括氣源發(fā)生器(21),在氣源發(fā)生器(21)上連接有總氣管(22),在總氣管(22)上并聯(lián)有左管(23)、中間管(24)和右管(25),所述的左管(23)、中間管(24)和右管(25)分別與排氣管(26)相連通,所述的左管(23)與左氣室(41)連通且在左管(23)上設有左控制閥(23a),所述的中間管(24)與中間氣室(31)連通且在中間管(24)上設有中間控制閥(24a),所述的右管(25)與右氣室(51)連通且在右管(25)上設有右控制閥(25a),所述的排氣管(26)上設有泄氣閥(26a)。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翻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控制閥(23a)、中間控制閥(24a)、右控制閥(25a)和泄氣閥(26a)均為電控閥,且左控制閥(23a)、中間控制閥(24a)、右控制閥(25a)、泄氣閥(26a)和氣源發(fā)生器(21)均與手持式控制器(6)相連。
      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多功能翻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持式控制器(6)包括殼體(61),在殼體(61)內設有控制電路板(62),所述的左控制閥(23a)、中間控制閥(24a)、右控制閥(25a)、泄氣閥(26a)和氣源發(fā)生器(21)均與控制電路板(62)相連;所述的中間氣室(31)、左氣室(41)和右氣室(51)內分別設有氣壓傳 感器(63),所述的氣壓傳感器(63)均與控制電路板(62)相連。
      【文檔編號】A61G7/057GK203852518SQ201420277013
      【公開日】2014年10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5月26日
      【發(fā)明者】鐘益萍, 沈蘭娟, 林玲 申請人:杭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