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腕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腕帶,包括:腕帶本體,分別連接于所述腕帶本體兩側的第一手帶和第二手帶;所述第一手帶的端部設有卡針,所述第二手帶上設有使卡針插入的卡孔,所述第一手帶上連接有在所述卡針與所述卡孔卡合后、再將所述卡針固定的卡扣;所述卡扣與所述第一手帶互相連接,且非破損狀態(tài)下無法拆卸。本實用新型的腕帶在使用時,先將第一手帶上的卡針與第二手帶上的卡孔卡接,再將卡扣與第一手帶連接,以固定住卡針,從而使佩戴者只能通過破壞卡扣與第一手帶的連接才能將其取下,從而防止了隨意的人為拆卸。并且,該腕帶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安裝操作非常方便。
【專利說明】一種腕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監(jiān)控【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腕帶。
【背景技術】
[0002]在住院患者監(jiān)護的過程中,通常需要在這些人員的手腕或腳腕上系上一個腕帶,并安裝電子標簽或傳感器等裝置,從而實現諸如身份識別、定位跟蹤以及體征監(jiān)測等功能。然而,在對目標對象的實際監(jiān)護的過程中,腕帶經常會被人為拆卸,無法繼續(xù)對目標對象進行準確有效的監(jiān)護。
[0003]現有技術中,防拆腕帶多采用內置防拆電子回路的方式來實現,如申請?zhí)枮?00810006898.8的專利“防剪式腕帶射頻監(jiān)控裝置”、申請?zhí)枮?00910247516.5的專利“基于阻值檢測的防拆電子腕帶”。這些方案都是通過檢測電子回路的狀態(tài)來實現防拆設計,優(yōu)點是一旦腕帶打開,電子回路狀態(tài)即會發(fā)生改變,從而產生告警信號,缺點是結構復雜,防水難度大。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腕帶,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0005]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0006]一種腕帶,包括:腕帶本體,分別連接于所述腕帶本體兩側的第一手帶和第二手帶;
[0007]所述第一手帶的端部設有卡針,所述第二手帶上設有使卡針插入的卡孔,
[0008]所述第一手帶上連接有在所述卡針與所述卡孔卡合后、再將所述卡針固定的卡扣;所述卡扣與所述第一手帶互相連接,且非破損狀態(tài)下無法拆卸。
[0009]優(yōu)選地,所述卡扣包括卡扣本體以及設于所述卡扣本體上的固定部,所述第一手帶上設有固定孔;
[0010]所述固定部與所述固定孔相連接。
[0011]優(yōu)選地,所述固定部包括多個呈周向排布的子固定部,且該多個子固定部沿中心軸對稱排列;
[0012]每個所述子固定部的遠離所述卡扣本體的一側設有凸臺,所述凸臺朝背離所述中心軸的方向凸起;
[0013]每個所述子固定部與所述中心軸的間隙大于所述凸臺的凸起尺寸,且所述凸臺的外周面與所述中心軸的最大距離大于所述固定孔的半徑;
[0014]連接時,多個所述子固定部同時穿過所述固定孔,每個所述凸臺在外力的作用下朝向所述中心軸運動,并在穿過所述固定孔后憑借所述子固定部自身的彈性恢復至起始位置,以與所述第一手帶卡合。
[0015]優(yōu)選地,多個所述子固定部包圍形成具有開口的中心通孔,且多個所述凸臺的外輪廓構成具有開口的圓臺形狀;
[0016]所述圓臺沿遠離所述卡扣本體的方向漸縮,且所述圓臺的外輪廓的最大直徑大于所述固定孔的直徑,所述圓臺與所述固定孔的直徑差小于等于所述中心通孔的直徑。
[0017]優(yōu)選地,所述固定孔為階梯孔,且所述階梯孔的較大部分的孔徑大于所述圓臺的外輪廓的最大直徑。
[0018]優(yōu)選地,所述卡扣本體上設有凹槽,且所述凹槽與所述卡針一一對應。
[0019]優(yōu)選地,所述卡針為兩個,且所述固定孔位于兩個所述卡針之間。
[0020]優(yōu)選地,所述子固定部大于兩個。
[0021]優(yōu)選地,所述子固定部與所述卡扣本體的連接處的壁厚小于2_。
[0022]優(yōu)選地,所述圓臺的最大橫截面直徑為6.5-6.7mm,所述固定孔的直徑為
4.9-5.1mm,所述中心通孔的直徑為1.8-2.2mm。
[002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使用時,先將第一手帶上的卡針與第二手帶上的卡孔卡接,再將卡扣與第一手帶連接,以固定住卡針,從而使佩戴者只能通過破壞卡扣與第一手帶的連接才能將其取下,從而防止了隨意的人為拆卸。并且,該腕帶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安裝操作非常方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4]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腕帶結構示意圖;
[0025]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腕帶上的腕帶扣結構示意圖;
[0026]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腕帶上的腕帶扣與第一手帶的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7]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過具體實施例并參見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0028]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腕帶經常會被人為拆卸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腕帶,如圖1所示,包括:腕帶本體1,分別連接于所述腕帶本體I兩側的第一手帶2和第二手帶3;
[0029]所述第一手帶2的端部設有卡針4,所述第二手帶3上設有使卡針4插入的卡孔7,
[0030]所述第一手帶2上連接有在所述卡針4與所述卡孔7卡合后、再將所述卡針4固定的卡扣5 ;且所述卡扣5與所述第一手帶2連接,且非破損狀態(tài)下無法拆卸,即,只有在外力作用下破壞卡扣5與第一手帶2的連接,才能使兩者脫離。
[0031]可見,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腕帶是通過將卡針4與卡孔7卡合后,再通過卡扣5固定住卡針4,從而防止卡針4與卡孔7脫開。并且,通過設置卡扣5與第一手帶2的連接為不可拆卸連接,以避免人為地將卡扣5拆下。
[0032]其中,為了對卡針4進行限位,卡扣5上設有凹槽53,且所述凹槽53與所述卡針4一一對應。優(yōu)選地,鑒于第一手帶2端部的空間有限,參見圖3,本實施例設置卡針4為兩個,固定孔6為一個,且固定孔6位于兩個卡針4之間。
[0033]另外,卡扣5與第一手帶2的不可拆卸連接的方式有很多,如鉚接、粘接、焊接等等,本實施例便不再一一列舉。下面對本實施例中的卡扣5與第一手帶2的連接結構進行說明。
[0034]本實施例中,參見圖2和圖3,卡扣5包括卡扣本體51以及設于所述卡扣本體51上的固定部52,所述第一手帶2上設有固定孔6 ;固定部52與固定孔6互相為不可拆卸連接。
[0035]其中,固定部52包括多個呈周向排布的子固定部520,且該多個子固定部520沿中心軸(圖中未示出)對稱排列。每個所述子固定部520的遠離所述卡扣本體51的一側設有凸臺54,所述凸臺54朝背離所述中心軸的方向凸起。
[0036]每個所述子固定部520與所述中心軸的間隙大于所述凸臺54的凸起尺寸,以保證子固定部520在穿過固定孔6時可以有足夠的收縮量;且所述凸臺54的外周面與所述中心軸的最大距離大于所述固定孔6的半徑,以保證凸臺54在穿過固定孔6后可以與第一手帶2卡合。其中,凸臺54的外周面指的是凸臺54背離中心軸的一側的周面。
[0037]連接時,多個所述子固定部520同時穿過所述固定孔6,每個所述凸臺54在外力的作用下朝向所述中心軸運動,并在穿過所述固定孔6后憑借所述子固定部520自身的彈性恢復至起始位置,以與所述第一手帶2卡合。
[0038]本實施例中,子固定部520為大于兩個。
[0039]并且,為了實現上述子固定部520的可以在穿過固定孔6后自動恢復,子固定部520的材質可以選擇為具有彈性的塑料、金屬等,本實施例中優(yōu)選為塑料,以節(jié)省成本。
[0040]優(yōu)選地,該凸臺54可以為多種結構,但為了使其更加容易地穿過固定孔6,本實施例中,多個所述子固定部520包圍形成具有開口 56的中心通孔55,且多個所述凸臺54的外輪廓構成具有開口 56的圓臺形狀;所述圓臺沿遠離所述卡扣本體51的方向漸縮(即圓臺的橫截面直徑沿遠離卡扣本體51的方向逐漸減小),且所述圓臺的外輪廓的最大直徑大于所述固定孔6的直徑,所述圓臺與所述固定孔6的直徑差小于等于所述中心通孔55的直徑。
[0041]其中,圓臺的錐形面更有利于其受力收縮。而且,為了便于圓臺收縮,本實施例中的子固定部520設置為四個,相應地形成四個開口 56,且四個開口 56沿中心軸呈軸向陣列分布,以在固定部52上形成一個中間為通孔的十字開口。該圓臺54在穿過固定孔6后,憑借其自身的張力恢復原狀,通過人力無法將其從固定孔6內拆卸,而且成為一次性的鎖緊
>j-U ρ?α裝直。
[0042]優(yōu)選地,固定部52在卡合后,卡扣本體51與所述第一手帶2相貼合,即保證凸臺54與卡扣本體51之間的固定部52的長度等于第一手帶2的分別與凸臺54和卡扣本體51貼合的兩個端面之間的距離。并且,為了使此部分固定部52與固定孔6更好地貼合,設置固定部52的位于凸臺54與卡扣本體51之間的部分為圓柱體結構。
[0043]進一步地,為了使圓臺更穩(wěn)定地卡合于固定孔6上,設置固定孔6為階梯孔,參見圖3。階梯孔6的較大部分的孔徑大于所述圓臺外周的最大直徑,即圓臺的最大橫截面的直徑,從而使圓臺卡合于階梯孔6上。
[0044]如果想將其取下,需要特定的工具將固定部52破壞,才能將卡扣5取下。例如對于本實施例中的具有四個子固定部520的固定部52,只需要將十字螺絲刀插入固定部52并旋轉擰動,利用此旋轉力破壞固定部52與卡扣本體51的連接,然后取下卡扣本體51即可。
[0045]為了在用螺絲刀擰動時便于破壞,設置固定部52與卡扣本體51連接處的壁厚為小于2_,這樣旋轉擰動的力量很容易將其擰斷?;诖?,設置固定部52的中心通孔直徑dl為1.8-2.2mm,本實施例中為2mm,連接凸臺54與卡扣本體51的固定部52外徑d4為5mm,這樣,位于凸臺54與卡扣本體51之間的固定部52的壁厚為1.5_。
[0046]另外,為了保證圓臺可以順利地通過固定孔6的同時,不會輕易地從固定孔6脫出,本實施例中,固定孔6的直徑d2為4.9-5.1mm,本實施例中為5mm,圓臺的最大橫截面直徑d3為6.5-6.7mm,本實施例為6.6mm。
[0047]當然,上述列舉的尺寸數值僅為一具體示例,實際使用時可以根據需要自行調整,本實施例便不再進行列舉。
[0048]由上述可見,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腕帶扣在使用時,先將第一手帶2上的卡針4與第二手帶3上的卡孔7卡接,再將卡扣5與第一手帶2連接,以固定住卡針4,從而使佩戴者只能通過破壞卡扣5與第一手帶2的連接才能將其取下,從而防止了隨意的人為拆卸。并且,該腕帶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安裝操作非常方便。
[0049]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腕帶,其特征在于,包括:腕帶本體,分別連接于所述腕帶本體兩側的第一手帶和第二手帶; 所述第一手帶的端部設有卡針,所述第二手帶上設有使卡針插入的卡孔, 所述第一手帶上連接有在所述卡針與所述卡孔卡合后、再將所述卡針固定的卡扣;所述卡扣與所述第一手帶互相連接,且非破損狀態(tài)下無法拆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腕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包括卡扣本體以及設于所述卡扣本體上的固定部,所述第一手帶上設有固定孔; 所述固定部與所述固定孔相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腕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多個呈周向排布的子固定部,且該多個子固定部沿中心軸對稱排列; 每個所述子固定部的遠離所述卡扣本體的一側設有凸臺,所述凸臺朝背離所述中心軸的方向凸起; 每個所述子固定部與所述中心軸的間隙大于所述凸臺的凸起尺寸,且所述凸臺的外周面與所述中心軸的最大距離大于所述固定孔的半徑; 連接時,多個所述子固定部同時穿過所述固定孔,每個所述凸臺在外力的作用下朝向所述中心軸運動,并在穿過所述固定孔后憑借所述子固定部自身的彈性恢復至起始位置,以與所述第一手帶卡合。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腕帶,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子固定部包圍形成具有開口的中心通孔,且多個所述凸臺的外輪廓構成具有開口的圓臺形狀; 所述圓臺沿遠離所述卡扣本體的方向漸縮,且所述圓臺的外輪廓的最大直徑大于所述固定孔的直徑,所述圓臺與所述固定孔的直徑差小于等于所述中心通孔的直徑。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腕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為階梯孔,且所述階梯孔的較大部分的孔徑大于所述圓臺的外輪廓的最大直徑。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腕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本體上設有凹槽,且所述凹槽與所述卡針 對應。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腕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針為兩個,且所述固定孔位于兩個所述卡針之間。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腕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固定部大于兩個。
9.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腕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固定部與所述卡扣本體的連接處的壁厚小于2mm。
10.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腕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圓臺的最大橫截面直徑為.6.5-6.7mm,所述固定孔的直徑為4.9-5.1mm,所述中心通孔的直徑為1.8-2.2mm。
【文檔編號】A61B19/00GK203970560SQ201420419211
【公開日】2014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7月28日
【發(fā)明者】姚燕玲, 呂征南 申請人:普天信息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