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助行車之骨架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助行車之骨架結構,屬保健與娛樂領域的運送病人或方便病人的設備。
一般老人或因意外事故受傷的需要復健者,由于行動不便,需要扶持行走,通常系由助行架或助行椅作為輔行工具,早期的助行架僅為一矩形的框架,當在行走時腿力無法支撐需要坐下休息時,因其無可供坐下休息的結構,因此,使用不便。
又因傳統(tǒng)的助行架在行走時必須將其拿起再放下,如此一步一步慢慢行走,但有些老弱者,在行走時無法將助行架整個拿起,所以無法藉由助行架輔行,且由于傳統(tǒng)的助行架其下方為四個腳柱,若四個腳柱不是同時靠在地面上,此時若壓靠在助行架上行走,則容易發(fā)生跌倒的意外。
為改進傳統(tǒng)的固定助行架使用上的缺點,在助行架下方四個角柱上裝設滾輪,在行走時不須將助行架拿起,僅須推著具有滾輪的助行架即可前進,并且在助行架上裝設座椅,成為一助行車,但是一般的助行車為整體型態(tài),若要外出需要攜帶上車,則很不方便;另外,這種肋行車無法拆解,所以其體積較大,不便于包裝及搬運,使用上不甚理想。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以拆解包裝,縮小體積,便于攜帶搬運,并可構成輪椅的助行車之骨架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方案是,由二S形前輪桿,其系兩相對設簧,在其下方管端裝設有前滾輪,并在其上方設有扶把桿,而在扶把桿的末端裝設有皮帶承座,在兩相對的皮帶承座間,將一背帶的兩端分別樞設在皮帶插座上而構成椅背,又于兩相對的S形前輪桿前方及上方分別以一橫桿連接,且在前方的橫桿上裝設一得以翻轉的腳踏板;二へ形后輪桿,系兩相對設置;而該へ形后輪桿的下方管端裝設有后滾輪,且二へ形后輪架系以一∏形狀的椅框架結合,藉由椅框架兩側的扣接桿結合在兩へ形后輪桿上方的水平桿部份,并且該椅框架兩側末端樞裝在S形前輪桿的后方,而該椅框架的前端靠在S形前輪桿上方的橫桿上;另該椅框架上裝設有片狀座墊。
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是,可以拆解包裝,縮小體積,便于攜帶搬運,并可構成輪椅。
本實用新型有如下附圖并對附圖作簡要說明。
附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
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圖。
附圖3是橫桿剖視圖。
附圖4是椅框架剖視圖。
附圖5是椅框架之扣接桿立體圖。
附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附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收折之側視圖。
附圖8是使用實施例(一)。
附圖9是使用實施例(二)。
附圖10是使用實施例(三)。
附圖中部件號說明S形前輪桿1へ形后輪桿2前滾輪 11后滾輪21扶把桿 12椅框架3固定螺栓121 扣接桿31皮帶承座13凹口 311背帶14勾部 312橫桿15插孔 313伸縮桿 151 片狀座墊 32扣接件 152 齒帶 321扣接口 1521 結構桿33前踏板 16剎車裝置 4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征作詳細說明。
請參閱附圖1、2,S形前輪桿1其系兩相對設置,在其下方管端裝設有前滾輪11,并在其上方設有扶把桿12,而在扶把桿12的末端裝設有皮帶承座13,在兩相對的皮帶承座13間,將一背帶14的兩端分別樞設在皮帶插座13上而構成椅背,又于兩相對的S形前輪桿1前方及上方分別以一橫桿15連接,且在前方的橫桿15上裝設一得以翻轉的腳踏板16。
二へ形后輪桿2,系兩相對設置,而該へ形后輪桿2的下方管端裝設有后滾輪21,且二へ形后輪架2系以一∏形狀的椅框架3結合,藉由椅框架3兩側的扣接桿31結合在兩へ形后輪桿2上方的水平桿部份,并且該椅框架3兩側末端樞裝在S形前輪桿1的后方,而該椅框架3的前端靠在S形前輪桿1上方的橫桿15上;另該椅框架3上裝設有片狀座墊32。
請參閱附圖3,該橫桿15系于一伸縮桿151的兩端一體成形一扣接件152,而該扣接件152上具有一扣接口1521,藉由扣接口1521結合在S形前輪桿1的下方及前方,而得以連接兩S形前輪桿1。
請參閱附圖4、5,該椅框架3系于一結構桿33的兩端一體成形前述之扣接桿31,使其成為一∏形狀,并且該扣接桿31的上方設有凹口311,藉由凹口311扣接裝在へ形后輪桿2上方的水平桿部份,該二扣接桿31的外側邊設有勾部312,該勾部312靠在S形前輪桿1上,扣接桿31的外側邊設有復數(shù)個插孔313,該片狀座墊32的兩側設有復數(shù)個相對于插孔313的齒帶321,該齒帶321插裝在扣接桿31的插孔313內,以便將片狀座墊32裝設在椅框架3上。
該へ形后輪桿2下方的后滾輪21與S形前輪桿1上方扶把桿12之間裝設有一剎車裝置4,如附圖1所示,藉由剎車裝置4在行進時剎住后滾輪21,以防止行進時助行車往前滑而發(fā)生意外;在推動助行車時則放開剎車裝置4。
請參閱附圖6,扶把桿12系插裝在S形前輪桿1上方的管端,并以一固定螺栓121固定,藉由放松固定螺栓121以調整扶把桿12的高低位置。
如上述之構造,由于二S形前輪桿1系以兩橫桿15結合在前方及上方,而將其組成一體,且該橫桿15兩端之扣接件152上的扣接口1521系扣合在S形前輪桿1的桿體上,再以螺栓穿過扣接件152,而將橫桿15的兩端固定在S形前輪桿1上;該二へ形后輪架2系藉由椅框架3組成一體,而椅框架3兩側的扣接桿31上方具有凹口311,藉由凹口311扣合在へ形后輪架2的水平桿體上,并以螺栓橫貫在扣接桿31上方的凹口311,而得將其結合へ形后輪桿2的水平桿體上;且該へ后輪桿2系樞設在S形前輪桿1的后方,另于S形前輪桿1上方的扶把桿12的末端系以背帶14連接成椅背,并以螺栓穿過皮帶承座13,將背帶14固定在皮帶承座13上。由于各結合部份皆以螺栓組接固定,所以,可便于折解或組裝,且可縮小體積,以便包裝搬運。
該へ形后輪桿2系樞設在S形前輪桿1的后方,且使へ形后輪桿2上方椅框架3的前端靠在S形前輪桿1上方的橫桿15上,并使椅框架3兩側扣接桿31上之勾部312靠在S形前輪桿1上,使椅框架3穩(wěn)固裝設在其上,且將へ形后輪桿2及S形前輪桿1撐開而成為助行車,并將へ形后輪桿2上方向上掀,以便將へ形后輪桿2及S形前輪桿1對折收合,如附圖7所示。
另外,由于橫桿15之主要桿體為一伸縮桿151,且該椅框架3之結構桿33也為一伸縮桿,所以調整伸縮桿151及結構桿33之長度,便能調整兩へ形后輪桿2及S形前輪桿1之間的距離,使其便于適合不同體型的人使用。
請參閱附圖8,使用時雙手握持在扶把12上,并配合剎車裝置4,而得以安全推著助行車前進,若在行進時走累了,則可反身坐在椅框架3上休息,如附圖9所示,若有旁人幫助時,將背帶14向后翻轉,并將裝設在前方橫桿15上的腳踏板16向前翻開,使助行車轉變成輪椅使用,如附圖10所示,因而有較大的使用彈性提供使用。
權利要求1,一種助行車之骨架結構,其特征在于二S形前輪桿,其系兩相對設置,在其下方管端裝設有前滾輪,并在其上方設有扶把桿,而在扶把桿的末端裝設有皮帶承座,在兩相對的皮帶承座間,將一背帶的兩端分別樞設在皮帶插座上而構成椅背,又于兩相對的S形前輪桿前方及上方分別以一橫桿連接,且在前方的橫桿上裝設一得以翻轉的腳踏板;二へ形后輪桿,系兩相對設置,而該へ形后輪桿的下方管端裝設有后滾輪,且二へ形后輪架系以一∏形狀的椅框架結合,藉由椅框架兩側的扣接桿結合在兩へ形后輪桿上方的水平桿部份,并且該椅框架兩側末端樞裝在S形前輪桿的后方,而該椅框架的前端靠在S形前輪桿上方的橫桿上,另該椅框架上裝設有片狀座墊。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助行車骨架結構,其特征在于前述橫桿系于一伸縮桿的兩端一體成形一扣接件,該扣接件上具有一扣接口,藉由扣接口結合在S形前輪桿的下方及前方。
3,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助行車骨架結構,其特征在于前述椅框架系于一結構桿的兩端一體成形前述之扣接桿,使其成為一∏形狀,并且該扣接桿的上方設有凹口,該凹口扣裝在へ形后輪桿上方的水平桿部份,該二扣接桿的外側邊設有勾部和復數(shù)個插孔,片狀墊坐的兩側設有復數(shù)個相對于插孔的齒帶,齒帶插裝在扣接桿的插孔內,片狀坐墊裝設在椅框架上。
4,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助行車骨架結構,其特征在于在へ形后輪桿下方的后滾輪與S形前輪桿上方扶把桿之間裝設有一剎車裝置。
5,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助行車骨架結構,其特征在于扶把桿插裝在S形前輪桿上方的管端,并以一螺栓固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由兩相對的S形前輪桿及ヘ形后輪桿組成,在S形前輪桿之下方管端裝設有前滾輪,并在其上方設有扶把桿,而在扶把桿的末端裝設有皮帶承座,在兩相對的皮帶承座間,將一背帶的兩端分別樞設在皮帶插座上而構成椅背,又于兩相對的S形前輪桿前方及上方分別以一橫桿連接,且在前方的橫桿上裝設一得以翻轉的腳踏板,其優(yōu)點是,可以拆解包裝,縮小體積,便于攜帶搬運,并可構成輪椅。
文檔編號A61G5/00GK2315937SQ9724171
公開日1999年4月28日 申請日期1997年9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1997年9月17日
發(fā)明者羅忠壹 申請人:羅忠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