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多功能康復護理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醫(yī)療設備,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臥床病人的多功能康復護理床。
生活中常見的床各式各樣,僅醫(yī)療用床也因患者不同而不同,一般患者使用的是床面固定的平面床,對于一些較長期或長期臥床的病人使用的則是部分床面在機械傳動裝置作用下可從其一端升起的護理床,這種護理床可使臥床病人根據需要上身呈不同角度的坐姿,有利于病人的休息與康復,減輕了護理人員負擔。但由于這種一端可升降的床為兩層裝置,浪費材料,且功能單一,仍不能橢足患者康復和護理人員操作上的需要。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適用于臥床患者使用的、床面橫向分為四段的、即可定位不動,又可整床行走,還可通過調整,改變相鄰兩段床面之間的角度,又可使整個床面向任意一側傾斜。滿足患者不同姿式的躺臥和起坐,即可作床使用還可作行走的輪椅使用的多功能康復護理床。
一種多功能康復護理床,由左床頭11、右床頭44、左扶手14、中部扶手19,右扶手24,行走輪50,萬向輪54和可使用床面一端升降的由傳動搖把36、傳動絲套35、傳動絲杠45、傳動絲杠套管49、傳動吊耳52、傳動軸22、傳動力臂47、上連結板25、下連結板48及部分固定、連結螺絲組成的傳動裝置、床面及連結固定床面與床頭的固定螺絲組成,固定螺絲A10穿過床面左段12左端兩側和左床頭11上部縱向連結板上的圓孔,將床面左段12連結固定在左床頭11上,固定螺絲D29穿過床面右段23右端兩側和右床頭44上部縱向連結板上的圓孔,將床面右段23連結固定在右床頭44上,行走輪50安裝在床體中部支架下面的右端,萬向輪54安裝在床體中部支架下面的左端,傳動裝置安裝在床面右段23的下面和右床頭44的中間,其特征在于左床頭11外側的兩根左絲桿套管9的內部上端置有絲套,上端分別帶有一個左手輪8的兩根左絲桿7分別螺旋在兩根左絲桿套管9中,右床頭44外側的兩根右絲桿套管33的內部上端置有絲套,上端分別帶有一個右手輪27的兩根右絲桿28分別螺旋在兩根右絲桿套管33中,兩根左絲桿套管9的外側分別帶有上、下兩個圓環(huán)狀的左滑套2,每根左絲桿套管9上的兩個左滑套2中的其中一個上有一定位孔A3,用左橫桿5連結為一體的、管壁上帶有若干個定位孔B4左支架1的兩直管同時分別插入到對應的兩對上、下左滑套2中,定位螺絲把左支架1的兩直管固定在兩對左滑套2中,兩根右絲桿套管33的外側分別帶有上、下兩個圓環(huán)狀的右滑套40,每根右絲桿套管33上的兩個右滑套40中的其中一個上有一定位孔C34,用右橫桿31連結為一體的、管壁上帶有若干個定位孔D38的兩直管同時分別插入到對應的兩對上,下右滑套40中,定位螺絲把右支架32的兩直管固定在兩對右滑套40中,床面左段12與床面內左段15、床面內左段15與床面內右段18、床面內右段18與床面右段23、左扶手14與床面內左段15、中部扶手19與床面內右段18、右扶手24與床面右段23的連結,均為活結連結,右支撐架連結板41固定在穿入右支撐架內軸42的右支撐架外套37的外側,右支撐架內軸42的兩端固定在右床頭44下部橫向連結件的中間,小活結39將右支撐架腿43連結在右支撐架連結板41上,左支撐架55以同樣方式懸掛在左床頭11下部的中間。
根據以上所述的一種多功能康復護理床,其特征還在于插入左滑套2中的左支架1和插入右滑套40中的右支架32上端的左掛環(huán)6、右掛環(huán)30,其半圓環(huán)均朝向床面的長度方向。
根據以上所述的一種多功能康復護理床,其特征還在于床面上長度方向設有吊床58,且其四角通過連結物系結在左支架1上端的左掛環(huán)6和右支架32上端的右掛環(huán)30中。
附圖為多功能康復護理床結構示意圖,其中
圖1為多功能康復護理床主視結構示意圖,其中1——左支架2——左滑套3——定位孔A
4——定位孔B 5——左橫桿6——左掛環(huán)7——左絲桿8——左手輪9——左絲桿外套管10——固定螺絲A11——左床頭 12——床面左段13——連結活結A14——左扶手 15——面床內左段16——連結活結B17——連結活結C18——床面內右段19——中部扶手 20——固定螺絲B21——連結活結D22——傳動軸 23——床面右段 24——右扶手25——上連結板 26——固定螺絲C27——右手輪28——右絲桿 29——固定螺絲D30——右掛環(huán)31——右橫桿 32——右支架 33——右絲桿外套管34——定位孔C 35——傳動絲套 36——傳動搖把37——右支撐架外套 38——空位孔D 39——小活結40——右滑套 41——右支撐架連結板42——右支撐架內軸 43——右支撐架腿 44——右床頭45——傳動絲杠 46——固定螺絲E47——傳動力臂48——下連結板 49——傳動絲杠套管 50——行走輪51——連結螺絲 52——傳動軸吊耳 53——角度調整器54——萬向輪 55——左支撐架圖2為
圖1去掉扶手后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其中1——左支架2——左滑套5——左橫桿6——左掛環(huán)7——左絲桿8——左手輪9——左絲桿外套管 10——固定螺絲A11——左床頭12——床面左段 13——連結活結A15——床面內左段17——連結活結C18——床面內右段 21——連結活結D22——傳動軸 23——床面右段 27——右手輪28——右絲桿 29——固定螺絲D30——右掛環(huán) 31——右橫桿32——右支架 33——右絲桿外套管 35——傳動絲套36——傳動搖把 37——右支撐架外套 39——小活結
40——右滑套 43——右支撐架腿 44——右床頭45——傳動絲杠 47——傳動力臂 49——傳動絲杠套管50——行走輪 51——連結螺絲 54——萬向輪55——左支撐架 56——便盆孔 57——板條圖3為
圖1去掉部分傳動構件后的右視結構示意圖,其中22——傳動軸 27——右手輪 28——右絲桿31——右橫桿 32——右支架 33——右絲桿外套管37——右支撐架外套 39——小活結 40——右滑套43——右支撐架腿 47——傳動力臂 49——傳動絲杠套管50——行走輪 51——連結螺絲 54——萬向輪圖4為主視方向去掉左、右支架后,行走狀態(tài)結構示意圖,其中2——左滑套4——定位孔B 7——左絲桿8——左手輪9——左絲桿外套管 10——固定螺絲A11——左床頭 12——床面左段 13——連結活結A14——左扶手 15——床面內左段 16——連結活結B17——連結活結C18——床面內右段 19——中部扶手20——固定螺絲B21——連結活結D22——傳動軸23——床面右段 24——右扶手 25——上連結板26——固定螺絲C27——右手輪 28——右絲桿29——固定螺絲D33——右絲桿外套管 34——定位孔C35——傳動絲套 36——傳動搖把 37——右支撐架外套39——小活結 40——右滑套 41——右支撐架連結板42——右支撐架內軸 43——右支撐架腿 44——右床頭45——傳動絲杠 46——固定螺絲E47——傳動力臂48——下連結板 49——傳動絲杠套管 50——行走輪51——連結螺絲 52——傳動軸吊耳 53——角度調整器54——萬向輪 55——左支撐架圖5為去掉左支架1左床頭11及其下面的左支撐架55和右支架32后的該實用新型的可移動狀態(tài)結構示意圖,其中12——床面左段 13——連結活結A 14——左扶手15——床面內左段 16——連結活結B 17——連結活結C18——床面內右段 19——中部扶手 20——固定螺絲B21——連結活結D 22——傳動軸 23——床面右段24——右扶手 25——上連結板 26——固定螺絲C27——右手輪 28——右絲桿 29——固定螺絲D33——右絲桿外套管 34——定位孔C35——傳動絲套36——傳動搖把 37——有支撐架外套 39——小活結40——右滑套 41——右支撐架連結板 42——右支撐架內軸43——右支撐架腿 44——右床頭 45v傳動絲杠46——固定螺絲E 47——傳動力臂 48——下連結板49——傳動絲杠套管 50——行走輪 51——連結螺絲52——傳動軸吊耳 53——角度調整器 54——萬向輪圖6為圖5取下左扶手14后通過連結活結A13和連結活節(jié)C17調整床面左段12和床面內左段15結構示意圖,其中12——床面左段 13——連結活結A 15——床面內左段17——連結活結C 18——床面內右段 19——中部扶手20——固定螺絲B 21——連結活結D 22——傳動軸23——床面右段 24——右扶手 25——上連結板26——固定螺絲C 27——右手輪 28——右絲桿29——固定螺絲D 33——右絲桿外套管 34——定位孔C35——傳動絲套 36——傳動搖把 37——右支撐架外套39——小活結40——右滑套 41——右支撐架連結板42——右支撐架內軸 43——右支撐架腿 44——右床頭45——傳動絲杠 46——固定螺絲E 47——傳動力臂48——下連結板 49——傳動絲杠套管 50——行走輪51——連結螺絲 52——傳動軸吊耳 53——角度調整器
54——萬向輪圖7為
圖1去掉左支架1和右支架32后在傳動搖把36作用下將床面右段23調整與床面內右段18呈90度時結構示意圖,其中2——左滑套 4——定位孔B 7——左絲桿8——左手輪 9——左線桿外套管 10——固定螺絲A11——左床頭 12——床面左段 13——連結活結A14——左扶手 15——床面內左段 16——連結活結B17——連結活結 18——床面內右段 19——中部扶手20——固定螺絲B 21——連結活結D22——傳動軸23——床面右段 24——右扶手 25——上連結板26——固定螺絲C 27——右手輪 28——右絲桿33——右絲桿外套管 34——定位孔C 35——傳動絲套 36——傳動搖把37——右支撐架外套 39——小活結 40——右滑套41——右支撐架連結板 42——右支撐架內軸 43——右支撐架腿44——右床頭 45——傳動絲杠 46——固定螺絲E47——傳動力臂 48——下連結板 49——傳動絲杠套管50——行走輪 51——連結螺絲 52——傳動軸吊耳53——角度調整器 54——萬向輪 55——左支撐架圖8為圖6去掉右床頭44及有關傳動部分后折成輪椅后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2——床面左段13——連結活結A5——床面內左段17——連結活結C 18——床面內右段 19——中部扶手21——連結活結D 23——床面右段 24——右扶手50——行走輪 53——角度調整器 54——萬向輪圖9為圖8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其中12——床面左段 13——連結活結A 15——床面內左段17——連結活結C18——床面內右段19——中部扶手21——連結活結D 23——床面右段 24——右扶手 50——行走輪
54——萬向輪 56——便盆孔57——板條
圖10為去掉右支架32及部分傳動裝置后的右視結構示圖,其中22——傳動軸 27——右手輪28——右絲桿33——右絲桿外套管 37——右支撐架外套 39——小活結40——右滑套 43——右支撐架腿47——傳動力臂49——傳動絲杠套管 50——行走輪51——連結螺絲54——萬向輪
圖11為使床面傾斜時調整
圖10后的結構示意圖,其中22——傳動軸 27——右手輪28——右絲桿33——右絲桿外套管 37——右支撐架外套 39——小活結40——右滑套 43——右支撐架腿47——傳動力臂49——傳動絲杠套管 50——行走輪51——連結螺絲54——萬向輪
圖12為患者換床面鋪墊物時吊床升起時結構示意圖,其中1——左支架2——左滑套 3——定位孔A4——定位孔B 5——左橫桿 6——左掛環(huán) 7——左絲桿8——左手輪9——左絲桿外套管 10——固定螺絲A11——左床頭 12——床面左段 13——連結活結A14——左扶手 15——床面內左段 16——結活結B17——連結活結C18——床面內右段 19——中部扶手20——固定螺絲B21——連結活結D22——傳動軸23——床面右段 24——右扶手 25——上連結板26——固定螺絲C27——右手輪 28——右絲桿29——固定螺絲D30——右掛環(huán) 31——右橫桿32——右支架 33——右絲桿外套管 34——定位孔C35——傳動絲套 36——傳動搖把 37——右支撐架外套38——定位孔D 39——小活結40——右滑套 41——右支撐架連結板42——右支撐架內軸
43——右支撐架腿44——右床頭 45——傳動絲杠46——固定螺絲E 47——傳動力臂 48——下連結板49——傳動絲杠套管 50——行走輪 51——連結螺絲52——傳動軸吊耳53——角度調整器 54——萬向輪55——左支撐架 58——吊床
圖13為活節(jié)結構示意圖,其中59——外結 60——定位絲孔 61——連結絲孔62——內結
圖14為
圖13的用螺絲連結定位后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其中59——外結 62——內結 63——定位絲 64——連結絲軸結合附圖,敘述本實用新型多功能康復護理床的實現(xiàn)過程實際上,本實用新型多功能康復護理床以管材為主,另有少部分板材、角鐵,對稱結構較多;左支架1及右支架32互相對稱,均由兩根分別帶有定位孔A3和定位孔D38的立管以及連結各自一端兩根立管的左橫桿5和右橫桿31組成,且四根立管的上端部的對應部位的上端均各自帶有左掛環(huán)6及右掛環(huán)30;左床頭11和右床頭44框架部分結構基本對稱,只是右床頭44的中上部位帶有傳動裝置;左、右床頭的床腿各由四根立管組成,其中兩根稍短的處于床頭的內側,外側稍長的兩根的上部內置有與插入其中的左絲桿6及右絲桿28的外絲相匹配的帶有內絲的絲套,帶有絲套的立管就是左絲桿外套管9或右絲桿外套管33(實際上四根絲桿外套管完全相同)床頭四根立管(即床腿)的縱向(即與床體長度方向)連結是靠四根短管(用角鐵、扁鐵、圓鋼均可,從美觀角度,使用圓管為好,從使用連結方便角度,處于上部的兩根連結件用扁鐵或角鐵為好)實現(xiàn)的,在短管下端向上2/3處(按處于床頭里邊短管的長度計算,其底部與長管處于同一地平面,較長的兩根內置有絲套的處于床頭的上部)和上端部對應長管的同一位置互相平行按一長一短分別連結,再用長度適當的(與床面寬度的內連管件長度相同)四根管材或角鐵從床腿的下端(仍以較短的為準)向上的1/3處和上端部對應長管的同一側,同一位置,互相平行將四根立管橫向(床體寬方向)連結在一起,使長、短管處于同一側,在床頭外側的每根置有絲套的立管(即絲桿外套管)的外側與床體長度方向一致的合適位置,上、下分別固定上長度適當的用管材截取的直徑稍大于左支架1或右支架32的外徑(以使左支架1或右支架32從不帶掛環(huán)的一端順利插入其中為宜)的兩個相同的圓環(huán),這兩個相同的圓環(huán)統(tǒng)稱為滑套,床頭左側的稱為左滑套2,床頭右側的稱為右滑套40,左、右滑套上邊的一個滑套加工有一個透兩側管壁的與插入其中的支架上的定位孔直徑、方向一致的圓孔,左邊上滑套上的圓孔稱為定位孔B4,右邊上滑套上的圓孔稱為定位孔C34,其實左、右支架四個定位孔相同,左、右支架完成相同,可以互換使用。連結左、右床頭長、短立管與床體長度方向一致的上部連結件(扁鐵或角鐵)的兩立管之間的合適部位上按上、下方向分別加工上位置、孔徑大小相同的兩個圓孔,以備與其相鄰的床面連結。
左右支撐架也完全對應相同,以右支撐架為例其由右支撐架外套37、小活結39、支撐架連結板41、右支撐架內軸42、右支撐架腿43構成。右支撐架腿43由管材加工,每個支架撐四根,每兩根一組用圓鋼從其中間位置連結,其兩管同一端部加工有活結開口,即外結59。右支撐架外套37為一鋼管,其外側沿其長度方向焊有一長、寬度適當的(長比鋼管長度稍長,寬比鋼管外徑稍大)的鋼板,這塊鋼板則是右支撐架連結板41,在鋼板不與鋼管接觸的一面四角合適的相對應位置焊接上四個扇面活結內結62,用一段直徑小于右支撐架外套37的內徑的鋼管或圓鋼穿入右支撐架外套37中,這段鋼管或圓鋼便是右支撐架內軸42,將右支撐架內軸42的兩端固定在右床頭44的四根立管床腿下部橫向連結件的中間位置,右支撐架內軸42的軸向與床體長度方向一致,再用連結絲軸64和定位絲63把右支撐架腿43連結在右支撐架連結板41上的連結絲孔61和定位線孔60上。左支撐架55與左床頭11的連結方法與上述相同。
床面從實際應用出發(fā),將床面從長度方向分為四段,而各段長度不同,左段最短,稱之為床面左段12,除了其左端與左床頭11連結外,其主要作用是床體行走或將床調整成輪椅使用時供患者放腳用。與床面左段12相鄰的床面稱為床面內左段15,這一段較床面左段12稍長,當床體行走(圖6)或將床體調整成輪椅(圖8)使用時,起連結患者臥、坐的床面內右段18與供患者放腳用的床面左段12的作用。與床面內左段15右端相接的是床面內右段18,此段較床面內左段15稍長,是患者臥床身體中部所處的位置,其中部帶有可供患者大、小便的便盆孔56。也是將床體調整成輪椅使用時患者所坐的位置,可使床體行走的行走輪50和萬向輪54就安裝在此段下部的支架上,床面內右段18的右側為床面右段23,此段最長,是患者臥床時上身所處的位置,也是將床調整成輪椅使用時患者上身倚靠的位置,調整床面右段23右端升降的裝置就安裝在此段的下面??紤]到患者的安全,床面內左段15、床面內右段18及床面右段23的上部的兩側分別對應設置了右扶手14、中部扶手19和右扶手24,如床面每段間及各扶手與各床面段的連結均由活結實現(xiàn)床面每段的長度方向為床邊,可用管材或角鐵管材或加工。三對扶手則用管材,床面每段床邊的連結處,右端為外結59的開口端,而左端則為內結62的扇面端,床邊選用管材,在床邊右端橫向水平方向的管徑的中心位置鉆上距離適當的和外結62上面的圓孔對應大小的兩個透過兩邊管壁的圓孔,端部的一個為對應內結62扇面半徑圓心上的孔洞,這兩個內、外結對應的孔洞,統(tǒng)稱為絲軸孔61,而處于管端里邊的圓孔則對應內結62扇面上的圓孔,這兩上互相對應的圓孔統(tǒng)稱定位絲孔60,然后將鉆孔這端的圓管的對應孔之間的管壁從其端部沿長度方向的中間向另一端去掉一部分,去掉部分的寬度稍大于內結62扇面的厚度,而去掉部分的長度則應超過圓管的定位絲孔60一定距離,以能使內外結靈活連結為宜(
圖14)。而與這段床邊連結的另一床邊即右側的一段的扇形內結62則應將扇面端部向左垂直固定在圓管左端部圓面的中心位置,即連結絲軸孔61的一端靠近圓管的端部,而扇面的端部距離圓管的端部較遠。如床面的床邊選用角鐵,若扇面的內結62固定在角鐵垂直邊的外部則外結59不必開口,若內結62固定在角鐵垂直邊的內側,外結59的開口則應貼靠在角鐵垂直邊與另一水平面上的接觸位置。三對扶手均用管材,成口字型分別置于床面內左段15、床面內右段18和床面右段23床邊兩側的對應位置,連結扶手與床邊的內結62的扇面端朝向床邊兩側,垂直固定在各段床面床邊的外側,即扇面帶有連結絲軸孔61的一端固定在床邊的外側,而外結59的開口,處于扶手豎管的下端部。
各段床面的橫向(寬度方向)連結,為小型角鐵將每段床面的床邊在其兩端合適位置(以不影響各段床面之間及左、右段床面與床頭的連結為宜)連結成一體。床面上的板條57如縱向布置,床面橫向連結的角鐵可適當增加,如床面上的板條57橫向布置,則應將若干根相同的角鐵對稱或等距離地固定在連結床面的床邊兩端角鐵中間的合適部位。角鐵的平面上打上小孔后,將板條57固定在角鐵上。床面上也可采用編網結構代替板條結構。床面內右段18上的便盆孔56,可根據便盆口的大小做成一與盆口形狀的框狀結構(稱盆口框)固定在床面的橫向連結角鐵上或與橫向連結角鐵為一平面,盆口框下掛有一個與其配套的狀態(tài)基本一樣的(尺寸可適當小于盆口框可以取下的托板),托板上有鋪墊物(床面上的鋪墊物沿便盆孔56邊框剪下后置在托板上,托板可采用勾掛式,也可采用插掛式,即相對應的兩邊分別勾在角鐵或盆框的某個部位;也可在托板一邊的上面固定上一條扁鐵,將篇鐵插入角鐵或盆口框的某個部位,而與其對應的另一邊則掛在床面下面的連結物體上。
床面內右段18下帶有安裝行走輪50和萬向輪54的方形支架,萬向輪54處于該段床面的左側的下部,而行走輪50則處于床面內右段18右側的下部,行走輪50及萬向輪54各為兩個,分別對應安裝在該段床面下部的兩側。安裝兩萬向輪54支架上部的兩立管上各鉆有一個方向與床面長度方向一致的透過兩管壁的絲洞,絲洞穿一長螺絲,這個絲洞及長螺絲,稱為角度調整器53,其作用是用來調整床面內左段15與床面內右段18之間的角度(當床面內右段15根據需要其床面左端下調時)。
床面左段12和床面右段23的各自兩側床邊與床頭接觸的圓管的端部(即床面左段12的左端,床面右段23的右端),分別鉆有兩個與床頭上部縱向連結的扁鐵(或角鐵)上的圓孔一一對應的透過管壁的圓孔,用于床面和床頭的連結。
絲桿與手輪左、右床頭上的四個絲桿及其上端的手輪完全相同,即左絲桿7與右絲桿28相同,左手輪8與右手輪27相同。絲桿分別旋入作為床頭的較高的兩外腿的立管(即左絲桿外套管9,右絲桿外套管33)內的絲套中。手輪套在絲桿的上端部,手輪可是一個也可以是兩個,從對稱角度看,四個為宜。絲桿較支架、絲桿外套管長。
活結(
圖13、14)本實用新型中使用的活結結構完全相同,只是大小不同,支撐架上使用的活結稍小,其余一樣大、小活結由外結59、內結62組成,外結59為管壁帶有對稱開口的圓管,而內結62為一扇面形薄板,外結59開口的管壁上和內結62的扇面上及扇面的圓心位置分別鉆有一一對應的圓孔,外結59端部的圓孔對應內結62扇面半徑圓心位置的圓孔,稱之為連結絲軸孔61;外結59較里邊的圓孔對應內結62扇面上的圓孔,稱之為定位絲孔60。使用時分別用連結絲軸64和定位絲63進行連結和定位。外結59可以直接加工在所用材質(管材、板材、角鐵、圓鋼、方鋼等)的端部,而內結62有時可加工在所用材質的端部,如板材,大多數情況下,則采用外固定法。
各種固定連結螺絲為安裝、使用方便,本實用新型所用螺絲除作為角度調整器53的螺絲和作為連結傳動絲杠套管49及其兩側的傳動力臂47的連結螺絲51稍長用于連結固定傳動軸吊耳52的螺稍大外,其余螺絲如用于左、右支架及左、右滑套定位孔中的定位螺絲,連結左,右床頭及床面左、右段的連結固定螺絲A10的固定螺絲D29、上連結板25兩端的連結固定螺絲B20,固定螺絲C26、下連結板48的兩端的連結固定螺絲E46,及活結上使用的定位絲61和連結絲軸64均為同一型號螺絲。
傳動部分的構件與現(xiàn)有床面兩折病床使用的相同,故不贅述。
組裝與使用調整組裝按設計尺寸分別將左、右支架,左、右床頭,床面各段,三對扶手,四根端部帶有手輪的絲桿,行走輪50及萬向輪54各一對,起升降作用的一套傳動構件及有關螺絲備好后,便可組裝。
先把行走輪50及萬向輪54安裝在床面內右段18下面支架的底部,將起調整角度作用的兩顆長度較長的螺絲分別旋入兩萬向輪54上部的立管的絲孔中,旋入端朝向床面內左段18的左側。把左支架1,右支架32分別插左床頭11和右床頭44的左套滑2、右滑套40中,使支架上端的左、右掛環(huán)朝向床頭,并用螺絲通過上滑套和支架上的定位孔,將左、右支架固定在左、右滑套中,使其下端與床頭的四立管(即床腿)下端處于同一平面(同時著地),把四根帶有手輪的絲桿分別旋入左、右床頭的帶有絲套的立管(即絲桿外套管)中,把床面左段12床邊帶有圓孔的一左端置于左床頭11上部兩邊的縱向連結板上,使床邊上的圓孔一一對應床頭11連結板上的圓孔,每側各用兩個固定螺絲A10固定,床面內左段15通過連結活結A13和連結活結C17一端與床面左段12相連,一端與床面內右段18相連,床面右段23床邊帶有圓孔的一端對準右床頭44上部兩邊縱向連結板上的圓孔,用固定螺絲D29將床面右段23的右端固定在右床頭44上,床面右段23的左端通過連結活結D21與床面內右段18的右端相連,把左扶手14、中部扶手19和右扶手24通過連結活結依次分別連結在床面內左段15、床面內右段18和床面右段23各自兩側的相對應位置,起可使床面右段23的右端升降(取下固定螺絲D29后)作用的傳動裝置各構件的安裝與現(xiàn)有床面兩折的病床上安裝的方法一樣,故不再贅述。此時,左支架1、右支架32、左床頭11、右床頭44的底部及行走輪50、萬向輪54同時著地。旋轉左手輪8及右手輪27,使床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再把左、右支撐架的支撐架腿用小活結39連結在左、右床頭中間下部的各自的支撐架連結板上,此時僅四根絲桿底部著地。旋下左右支架與左、右滑套定位孔中的螺絲,使左、右支架的下端著地后,再用螺絲把左、右支架固定在左、右床頭的左、右滑套上。
使用調整上述組裝好的多功能康復護理床左、右支架四管及左、右四絲桿底部水平同時著地(左、右支撐架腿、左、右床頭的床腿、行走輪50和萬向輪54均不著地)時,鋪上鋪墊物便可使用。鋪墊物在對應床面內右段18上的便盆孔56處,留有與便盆孔56同樣大小的孔洞,孔洞由此處下面的托板填補。
1、床移動方式之一取下左、右滑套定位孔中的定位螺絲,提出左、右支架,旋轉左、右手輪,將左、右絲桿旋回左、右絲桿外套管中,此時兩個行走輪50及兩個萬向輪54同時著地(左、右支撐架懸空)(圖4),便可推移床體。
2、床移動方式之二在前種移動方式的基礎上(圖4),為減輕床體重量,可取下左床頭11與床面左段12兩側的四個固定螺絲A10,將床頭11及與其下部中間相連結的左支撐架55去掉(圖5)也可推移床體。
3、縮短床面長度移動有時受空間限制,可將床面長度縮短后移動床體。具體做法是在上述移動方式之二(圖5)的基礎上,通過調整床面內左段15與床面內右段18之間的連結活結C17,將床面內左段15和床面內右段18調整成不同角度(圖6)。通過調整床面左段12與床面內左段15之間的連結活結A13,將床面左段12與床面內左段15調整成不同角度(圖6),便可將床面長度縮短移動。
4、讓患者坐起調整在上述三種移動的基礎上,如要讓患者坐起,則只需將床面右段23與右床頭44的兩側的四個固定螺絲D29取下,調整連結活結D21,通過旋轉傳動搖把36便可將床面右段23調整成不同角度(圖7),如不是坐起移動,可在第一種移動方式的基礎上(即在左床頭11不卸下),旋轉左、右手輪,使左、右四根絲桿的底部同時著地,適當抬高床面,同時將行走輪50及萬向輪54脫離地面,床不再移動。
5、調整成輪椅使用在坐起后的基礎上,用連結活結D21將床面右段23與床面內右段18固定成一定角度,卸下左、右床頭及傳動裝置,通過連結活結C17調整床面內左段15與床面內右段18之間的角度(必要時需調角度調整器53的調整螺絲),用連結活結A13調整床面左段12與床面內左段15之間的角度(圖8),此時兩行走輪50及兩萬向輪54同時著地,輪椅可推行。
6、床面橫向傾斜調整通過旋轉左、右手輪,使左、右絲桿著地,并同時將床面提升到一定高度,通過調整小活結39,將左、右床頭下部中間的左、右支撐架兩腿夾角調整到最小角度后固定(此時左、右支撐架的支撐架腿不著地),回旋左、右手輪使左、右絲桿逐漸收向左、右絲桿外套管中,當左、右兩端支撐架腿著地時,左、右兩端絲桿底部也距地面一定距離,此時左、右端支撐架已將整床撐起,由于左、右支撐架的支撐架內軸連結在左、右床頭下部的中間,便易將床面橫向調整成一定角度,傾斜角度固定后,旋轉左、右手輪,使左、右絲桿的底部重新接地,以固定床面的傾斜度(
圖11)7、吊床使用長期臥床病人擦身潔體,清理污物,更換鋪墊十分不便。在
圖1狀態(tài)下鋪墊物上置一網狀吊床,取下左、右支架與左、右滑套中的定位螺絲,旋轉左、右手輪,將床面升高到一定高度后,將吊床四角系結在左、右支架上的四個左、右掛環(huán)中,旋轉左、右手輪,使床面再反向旋轉左,右手輪,使床面下降到左、右床頭的立管(床腿)下端按地,此時吊床可將患者吊起,此時可清理床面上的污物或換鋪墊物。吊床下置入特制溶器,放下吊床可為患者擦身潔體?;颊咧蒙碛诘跗鸬牡醮采?,給清理污物,更換鋪墊物提供了方便。
另外,左、右支架上置桿后還可吊掛蚊帳及輸液瓶。
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易于制作,操作方便,一床多用,即減輕了護理人員的負擔,又有利于患者的康復,市場潛力很大。
權利要求1.一種多功能康復護理床,由左床頭(11)、右床頭(44)、左扶手(14)、中部扶手(19)、右扶手(24)、行走輪(50)、萬向輪(54)和可使床面一端升降的由傳動搖把(36)、傳動絲套(35)、傳動絲杠(45),傳動絲杠套管(49)、傳動吊耳(52)、傳動軸(22)、傳動力臂(47)、上連結板(25)、下連結板(48)及部分固定連結螺絲組成的傳動裝置、床面及連結固定床面與床頭的固定螺絲組成,固定螺絲A(10)穿過床面左段(12)左端兩側和床頭(11)上部縱向連結板上的圓孔,將床面左段(12)連結固定在左床頭上(11)上,固定螺絲D(29)穿過床面右段(23)右端兩側和右床頭(44)上部縱向連接板上的圓孔,將床面右段(23)連結固定在右床頭(44)上,行走輪(50)安裝在床體中部支架下面的右端,萬向輪(34)安裝在床體中部支架下面的左端,傳動裝置安裝在床面右段(23)的下面和右床頭(44)的中間,其特征在于左床頭(11)外側的兩根左絲桿套管(9)內部上端置有絲套,上端分別帶有一個左手輪(8)的兩根絲桿(7)分別螺旋在兩根左絲桿套管(9)中,右床頭(44)外側的兩根絲桿套管(33)的內部上端置有絲套,上端分別帶有一個右手輪(27)的兩根右絲桿(28)分別螺旋在兩根右絲桿套管(33)沖,兩根左絲桿套管(9)的外側分別帶有上、下兩個圓環(huán)狀的左滑套(2),每根左絲桿套管(9)上的兩個左滑套(2)中的其中一個上有一定位孔A(3),用左橫桿(5)連結為一體的、管壁上帶有若干個定位孔B(4)的左支架(1)的兩直管同時分別插入到對應的兩對上、下左滑套(2)中,定位螺絲把左支架(1)的兩直管固定在兩對左滑套(2)中,兩根右絲桿套管(33)的外側分別帶有上、下兩個圓環(huán)狀的右滑套(40),每根右絲桿套管(33)上的兩個右滑套(40)的其中一個上有一定位孔C(34)、用右橫桿(31)連結為一體的、管壁上帶有若干個定位孔D(38)的右支架(32)的兩直管同時分別插入到對應的兩對上、下右滑套(40)中,定位螺絲把右支架(32)的兩直管固定在兩對右滑套(40)中,床面左段(12)與床面內左段(15)床面內左段(15)與床面內右段(18)、床面內右段(18)與床面右段(23)、右扶手(14)與床面內左段(15)中部扶手(19)與床面內右段(18),右扶手(24)與床面右段(23)的連結,均為活結連結,右支撐架連結板(41)固定在穿入右支撐架內軸(42)的右支撐架外套(37)的外側,右支撐架內軸(42)的兩端固定在右床頭(44)下部橫向連結件的中間,小活結(39)將右支撐架腿(43)連結在右支撐架連結板(41)上,左支撐架(35)以同樣方式懸掛在左床頭(11)下部的中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康復護理床,其特征還在于插入左滑套(2)中的左支架(1)和插入右滑套(40)中的右支架(32)上端的左掛環(huán)(6)右掛環(huán)(30),其半圓環(huán)均朝向床面的長度方向。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多功能康復護理床,其特征還在于床面上長度方向設有吊床(58),且其四角通過連結物系結在左支架(1)上端的左掛環(huán)(6)和右支架(32)上端的右掛環(huán)(30)中。
專利摘要一種用于臥床病人的多功能康復護理床,主要由床頭、床面、行走輪、萬向輪、升降裝置及連結件組成。床面分為四段,中間右段的下面支架裝有行走輪、萬向輪;床面中間兩段與左、右段采用活結連結。左、右床頭外側裝有可調整床面高度的絲桿,可使床面一端升降的裝置安裝在床面的右部下端,吊床可幫病人洗身、更換鋪墊物。本實用新型既能作床用,又能作輪椅代步。
文檔編號A61G7/00GK2334383SQ9822123
公開日1999年8月25日 申請日期1998年5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1998年5月15日
發(fā)明者宋均啟, 徐衛(wèi), 徐培強, 宋輝 申請人:宋均啟, 徐衛(wèi), 徐培強, 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