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皮肌炎的外洗中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發(fā)明屬于一種中藥,特別涉及一種治療皮肌炎的外洗中藥。
【背景技術(shù)】
[0002]皮肌炎又稱皮膚異色性皮肌炎,屬自身免疫性結(jié)締組織疾病之一,是一種主要累及橫紋肌,呈以淋巴細(xì)胞浸潤為主的非化膿性炎癥病變,可伴有或不伴有多種皮膚損害,也可伴發(fā)各種內(nèi)臟損害。多發(fā)性肌炎系指本組疾患而無皮膚損害者。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制備方便、效果明顯的治療皮肌炎的外洗中藥。
[0004]本發(fā)明的技術(shù)方案為:一種治療皮肌炎的中藥,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數(shù)的原料制成:苦參28-32克,連召13-17克,黃柏13-17克,地膚子18-22克,甘草13-17克,白鮮皮13-17克,蒼耳子10-14克,海桐皮13-17克,土茯苓28-32克,馬鞭草13-17克,大黃13-17克,水牛角10-14克,蒲公英18-22克,明礬10-14克,枯礬10-14克。
[0005]優(yōu)選的是所述的中藥由如下重量克數(shù)的原料制成:苦參30克,連召15克,黃柏15克,地膚子20克,甘草15克,白鮮皮15克,蒼耳子12克,海桐皮15克,土茯苓30克,馬鞭草15克,大黃15克,水牛角12克,蒲公英20克,明礬12克,枯礬12克。
本發(fā)明中各原料藥的藥性如下:
苦參:清熱燥濕,祛風(fēng)殺蟲。主濕熱瀉痢,腸風(fēng)便血,黃疸,小便不利,水腫,帶下,陰癢,擠蘚,麻風(fēng),皮膚瘙癢,濕毒瘡瘍。
[0006]連召:清熱,解毒,散結(jié),消腫。治溫?zé)?,丹毒,斑疹,癰瘍腫毒,瘰疬,小便淋閉。
[0007]黃柏:清熱解毒藥,清熱燥濕。治濕熱痢疾,泄瀉,黃疸,夢遺,淋濁,帶下,骨蒸勞熱,口舌生瘡,目赤腫痛,癰疽瘡毒,皮膚濕疹。
[0008]地膚子:清熱利濕,祛風(fēng)止癢。用于小便澀痛,陰癢帶下,風(fēng)疹,濕疹,皮膚瘙癢。
[0009]甘草:補(bǔ)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diào)和諸藥。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0010]白鮮皮:祛風(fēng),燥濕,清熱,解毒。治風(fēng)熱瘡毒,疥蘚,皮膚癢疹,風(fēng)濕痹痛,黃疸。[0011 ] 蒼耳子:散風(fēng)除濕,通竅止痛,治風(fēng)寒頭痛,鼻淵頭痛,風(fēng)濕痹痛,四肢拘攣,風(fēng)疹瘙庫,擠鮮麻風(fēng)。
[0012]海桐皮:祛風(fēng)濕,通經(jīng)絡(luò),殺蟲。治風(fēng)濕痹痛,痢疾,牙痛,疥蘚。
[0013]土茯苓:除濕,解毒,通利關(guān)節(jié)。用于濕熱淋濁,帶下,癰腫,瘰疬,疥癬,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筋骨疼痛。
[0014]馬鞭草:活血散瘀,截瘧,解毒,利水消腫。用于癥瘕積聚,經(jīng)閉痛經(jīng),瘧疾,喉痹,癰腫,水腫,熱淋。
[0015]大黃: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祛瘀消腫,通便,殺蟲。治肺癆咳血,肺痛,吐血,瘀滯腹痛,跌打損傷,大便秘結(jié),痄腮,癰瘡腫毒,燙傷,疥癬,濕疹。
[0016]水牛角:清熱,解毒,散結(jié),消腫。治溫?zé)?,丹毒,斑疹,癰瘍腫毒,瘰疬,小便淋閉。
[0017]蒲公英:清熱解毒,消腫散結(jié)。治上呼吸道感染,眼結(jié)膜炎,流行性腮腺炎,乳癰腫痛,胃炎,痢疾,肝炎,膽襄炎,急性闌尾炎,泌尿系感染,盆腔炎,癰癤疔瘡,咽炎,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癘,疔毒瘡腫,急性結(jié)膜炎,感冒發(fā)熱,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尿路感染。
[0018]明礬:消痰,燥濕,止瀉,止血,解毒,殺蟲。治癲癇,喉痹,痰涎壅甚,肝炎,黃疸,黃腫,胃、十二指腸潰瘍,子宮脫垂,白帶,瀉痢,衄血,口舌生瘡,瘡痔疥蘚,水、火、蟲傷。
[0019]枯礬:消痰,燥濕,止瀉,止血,解毒,殺蟲。治癲癇,喉痹,疚涎壅甚,肝炎,黃疸,黃腫,胃、十二指腸潰瘍,子宮脫垂,白帶,瀉痢,衄血,口舌生瘡,瘡痔等。
【具體實(shí)施方式】
[0020]實(shí)施例1、一種治療皮肌炎的外洗中藥:苦參28克,連召13克,黃柏13克,地膚子18克,甘草13克,白鮮皮13克,蒼耳子10克,海桐皮13克,土茯苓28克,馬鞭草13克,大黃13克,水牛角10克,蒲公英18克,明礬10克,枯礬10克。
[0021]實(shí)施例2、一種治療皮肌炎的外洗中藥:苦參30克,連召15克,黃柏15克,地膚子20克,甘草15克,白鮮皮15克,蒼耳子12克,海桐皮15克,土茯苓30克,馬鞭草15克,大黃15克,水牛角12克,蒲公英20克,明礬12克,枯礬12克。
[0022]實(shí)施例3、一種治療皮肌炎的外洗中藥:苦參32克,連召17克,黃柏17克,地膚子22克,甘草17克,白鮮皮17克,蒼耳子14克,海桐皮17克,土茯苓32克,馬鞭草17克,大黃17克,水牛角14克,蒲公英22克,明礬14克,枯礬14克。
【主權(quán)項(xiàng)】
1.一種治療皮肌炎的外洗中藥,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數(shù)的原料制成:苦參28-32克,連召13-17克,黃柏13-17克,地膚子18-22克,甘草13-17克,白鮮皮13-17克,蒼耳子10-14克,海桐皮13-17克,土茯苓28-32克,馬鞭草13-17克,大黃13-17克,水牛角10-14克,蒲公英18-22克,明礬10-14克,枯礬10-14克。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皮肌炎的外洗中藥,其特征在于它的最佳優(yōu)選組成:苦參30克,連召15克,黃柏15克,地膚子20克,甘草15克,白鮮皮15克,蒼耳子12克,海桐皮15克,土茯苓30克,馬鞭草15克,大黃15克,水牛角12克,蒲公英20克,明礬12克,枯礬12克。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皮肌炎的外洗中藥,所述配方是按以下重量組成:苦參28-32克,連召13-17克,黃柏13-17克,地膚子18-22克,甘草13-17克,白鮮皮13-17克,蒼耳子10-14克,海桐皮13-17克,土茯苓28-32克,馬鞭草13-17克,大黃13-17克,水牛角10-14克,蒲公英18-22克,明礬10-14克,枯礬10-14克。
【IPC分類】A61P37-02, A61K36-90, A61K33-06, A61K36-896, A61P21-00, A61P17-00, A61K35-32
【公開號】CN104623429
【申請?zhí)枴緾N201310551734
【發(fā)明人】田應(yīng)興
【申請人】青島食之禮中草藥研究所
【公開日】2015年5月20日
【申請日】2013年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