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慢性肝炎中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發(fā)明屬于中醫(yī)藥領(lǐng)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治療慢性肝炎中藥。
【背景技術(shù)】
[0002]慢性肝炎是指病程超過6個月以上的肝組織壞死和炎癥,感染肝炎病毒、長期飲酒、服用肝毒性藥物都會導(dǎo)致發(fā)病,其早期臨床表現(xiàn)為厭油、惡心、乏力、食欲不振、肝生化檢查異常,如不及時治療可進展為肝硬化。目前治療慢性肝炎多采用保肝,抗纖維化,抗病毒等治療方法。中醫(yī)認為正氣不足、飲食不節(jié)、邪毒侵襲是慢性肝炎的主要病因,治療應(yīng)從扶正祛邪、清熱解毒、健脾化濕、化瘀益氣入手。針對該病特點,發(fā)明人對用中藥治療慢性肝炎,進行了長期研究總結(jié),優(yōu)選出一種療效顯著的中藥。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本發(fā)明中藥所用原料藥材及重量(單位:克)配比為:白芍80-120 (100)、白菊花80-120(100)、茵陳 80-120 (100)、葛根 70-90 (80)、三七 70-90 (80)、平地木 50-70(60)、蒲公英 50-70 (60)、金銀花 40-60 (50)、麥芽 40-60 (50)、大棗 40-60 (50)、決明子 40-60 (50)、敗醬草 40-60 (50)、酸棗仁 40-60 (50)、梔子 30-50 (40)、青皮 30-50 (40)、龍膽 30-50 (40)、香附 20-40 (30)、柴胡 20-40 (30)、黃芩 20-40 (30)、丹參 20-40 (30)、炒枳殼 15-25 (20)、甘草15-25 (20)、蜂蜜 1200-1500 (1300)。
[0004]本發(fā)明中藥最佳重量配比為括號內(nèi)數(shù)字。
[0005]本發(fā)明各味藥材的入經(jīng)、功能、主治如下:白芍一入肝、脾經(jīng)。功能:養(yǎng)血斂陰,柔肝止痛,平抑肝陽。主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行經(jīng)腹痛,崩漏,自汗,盜汗,肝氣不和,脅肋脘腹疼痛,四肢拘攣作痛,肝陽上亢,頭痛,眩暈等。白菊花一入肺、肝經(jīng)。功能:疏風(fēng)清熱,解毒,明目,平肝。主治:感冒身熱,頭痛目赤,肝陽眩暈。茵陳一入脾、胃、肝、膽經(jīng)。功能:清濕熱,退黃疸。主治:肝炎,黃疸,胸脅脹痛,小便赤黃。葛根一入脾、胃經(jīng)。功能:解肌退熱,升陽透疹,生津。主治:外感風(fēng)熱無力,項背強痛,麻疹初起,瀉痢,熱病煩悶。三七一入肝、胃經(jīng)。功能:化瘀止血,活血止痛。主治:跌打損傷,內(nèi)外出血,瘀血疼痛,月經(jīng)過多。平地木一入肺、肝經(jīng)。功能:止咳化痰,利水滲濕,活血祛瘀。主治:咳嗽痰多,肺熱咳嗽,黃疸,水腫,筋骨痠痛,跌打損傷。蒲公英一入肝、胃經(jīng)。功能:清熱解毒,利濕。主治:熱毒癰腫瘡瘍,肺癰,胸痛,濕熱黃疸及小便淋漓澀痛。金銀花一入肺、胃、大腸經(jīng)。功能:清熱解毒,疏散風(fēng)熱。主治:溫病發(fā)熱,斑疹,咽喉腫痛,痢疾便血,瘡癰腫毒。麥芽一入脾、胃、肝經(jīng)。功能:消食和胃,回乳。主治:食積不化,胸腹飽脹,脾胃虛寒。大棗一入脾、胃經(jīng)。功能:補中益氣,養(yǎng)血安神,緩和藥性。主治:中氣不足,脾胃虛弱,體倦乏力,食少便溏,血虛痿黃,婦女臟躁。決明子一入肝、大腸經(jīng)。功能:清熱明目,潤腸通便。主治:頭風(fēng)頭痛,目赤腫痛,目生翳膜,便秘。敗醬草一入胃、大腸、肝經(jīng)。功能:清肝明目,和中。主治:目赤腫痛,癰瘡腫毒,血滯之胸腹疼痛。酸棗仁一入心、肝經(jīng)。功能:養(yǎng)心安神,斂汗。主治:虛煩失眠,驚悸健忘,頭眩虛汗。梔子一入心、肺、胃、三焦經(jīng)。功能:瀉火除煩,涼血止血。主治:熱病煩躁,頭痛目赤,黃疸,吐血,鼻衂,瘡瘍。青皮--入肝、膽、胃經(jīng)。功能:破氣散結(jié),疏肝解郁。主治:脅肋脹痛,乳房脹痛,疝氣疼痛,食積不化,癥瘕積聚。龍膽--入肝、膽、胃經(jīng)。功能:清熱燥濕,瀉肝火。主治:濕熱黃疸,肝經(jīng)熱盛,高熱驚厥,手足抽搐以及肝膽實熱所致脅痛,口苦,目赤,耳聾。香附--入肝、三焦經(jīng)。功能:理氣解郁,調(diào)經(jīng)止痛。主治:胃痛腹痛,胸脅脹滿,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乳房脹痛,癰腫瘡瘍。柴胡--入肝、膽、三焦經(jīng)。功能:散邪解表,舒肝清熱,升陽舉陷。主治:外感發(fā)熱,寒熱往來,瘧疾,胸脅脹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黃芩--入肺、膽、胃、大腸經(jīng)。功能: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主治:濕熱所致黃疸,瀉痢,熱淋,癰腫瘡毒,壯熱煩渴,肺熱咳嗽,內(nèi)熱充盛,吐血,咳血,衂血,胎動不安。丹參一入心、心包、肝經(jīng)。功能:涼血消癰,活血祛瘀,養(yǎng)血安神。主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血滯經(jīng)閉,產(chǎn)后瘀滯腹痛,肢體疼痛,熱入營血,煩燥不寐,心悸怔忡等。枳殼--入脾、胃、大腸經(jīng)。功能:行氣寬中,消積導(dǎo)滯。主治:食積痰滯,胸腹脹滿,腹痛瀉痢,大便秘結(jié)。甘草--入心、肺、脾、胃經(jīng)。功能:和中益氣,緩急止痛,緩和藥性,解毒,祛痰。主治:中氣不足,氣短乏力,食少便溏,脾胃不和,腹痛,胃痛,咳嗽痰多,癰瘡腫毒,胸腹或四肢攣急作痛。蜂蜜--入脾、肺、大腸經(jīng)。功能:補中緩急,潤肺止咳,潤腸通便。主治:脾胃虛弱,倦怠食少,脘腹作痛,肺虛久咳,腸燥便秘,解毒,外敷瘡瘍及燙傷。從上述各味藥材的入經(jīng)、功能、主治可以看出,這些藥物對治療慢性肝炎針對性很強??v觀整體組方,按君,臣,佐,使相配伍,在各種藥材相互配合下,使其發(fā)揮最大效率,用藥取疊加方式,可增強藥物的療效。
[0006]本發(fā)明的制備方法:按處方及重量精選原料藥材,制成細粉,把蜂蜜置容器內(nèi)加熱,煉至起大泡后起小泡時?;?,加入藥粉拌勻,然后制成每丸重9克的蜜丸。
[0007]本發(fā)明的服法和禁忌:每日2丸,早、晚飯后各服I丸,溫水送服,I個月I療程,可連續(xù)服用。忌:煙、酒、高脂肪食品。
[0008]本發(fā)明治療慢性肝炎中藥,組方合理,制備簡單,服用方便,經(jīng)多年臨床應(yīng)用驗證,療效顯著,藥性平合,無毒副作用,有效率100 %,治愈率82 %。
【具體實施方式】
[0009]實施例1
[0010]1、一種治療慢性肝炎中藥,其特征在于其原料藥材及重量(單位:克-下同)配比為:白芍80、白菊花80、茵陳80、葛根70、三七70、平地木50、蒲公英50、金銀花40、麥芽40、大棗40、決明子40、敗醬草40、酸棗仁40、梔子30、青皮30、龍膽30、香附20、柴胡20、黃芩20、丹參20、炒枳殼15、甘草15、蜂蜜1200。
[0011]2、本發(fā)明的制備方法:按上述處方及重量精選原料藥材,制成細粉,把蜂蜜置容器內(nèi)加熱,煉至起大泡后起小泡時?;穑尤胨幏郯鑴?,然后制成每丸重9克的蜜丸。
[0012]3、本發(fā)明的服法和禁忌:每日2丸,早、晚飯后各服I丸,溫水送服,I個月I療程,可連續(xù)服用。忌:煙,酒、高脂肪食品。
[0013]實施例2
[0014]1、一種治療慢性肝炎中藥,其特征在于其原料藥材及重量配比為:白芍100、白菊花100、茵陳100、葛根80、三七80、平地木60、蒲公英60、金銀花50、麥芽50、大棗50、決明子50、敗醬草50、酸棗仁50、梔子40、青皮40、龍膽40、香附30、柴胡30、黃芩30、丹參30、炒枳殼20、甘草20、蜂蜜1300。
[0015]2、制備方法、服法和禁忌同實施例1。
[0016]實施例3
[0017]1、一種治療慢性肝炎中藥,其特征在于其原料藥材及重量配比為:白芍120、白菊花120、茵陳120、葛根90、三七90、平地木70、蒲公英70、金銀花60、麥芽60、大棗60、決明子60、敗醬草60、酸棗仁60、梔子50、青皮50、龍膽50、香附40、柴胡40、黃芩40、丹參40、炒枳殼25、甘草25、蜂蜜1500。
[0018]2、制備方法、服法和禁忌同實施例1。
[0019]慢性肝炎診斷、治療標準和本發(fā)明中藥臨床療效總結(jié)。
[0020]1、診斷標準:病程超過6個月以上的肝組織壞死和炎癥,厭油、惡心、乏力、食欲不振、肝生化檢查異常。肝功檢查呈陽性即可確診。
[0021]2、治療標準:有效-肝功檢查指標降低,治愈-肝功轉(zhuǎn)陰。
[0022]3,2012-2014年,有22人服用本發(fā)明中藥,治愈18人,癥狀減輕者4人。
[0023]4、本發(fā)明治療慢性肝炎中藥,組方合理,制備簡單,服用方便,經(jīng)多年臨床應(yīng)用驗證,療效顯著,藥性平合,無毒副作用,有效率100 %,治愈率82 %。
[0024]病例介紹:
[0025]1、林XX,男,52歲,2012年8月就診?;颊吣瓿躞w檢查出肝炎,采用保肝療法治療,乏力、食欲不振癥狀未見好轉(zhuǎn),近期復(fù)查肝功呈陽性,確診為慢性肝炎。服用本發(fā)明中藥I療程,食欲不振癥狀減輕,共服4療程,肝功檢查轉(zhuǎn)陰,隨訪,未復(fù)發(fā)。
[0026]2、李XX,女,46歲,2013年3月就診?;颊呋悸愿窝滓荒辏捎每估w維化治療慢性肝炎,肝功檢查指標仍呈陽性。服用本發(fā)明中藥6療程,肝功檢查轉(zhuǎn)陰,隨訪,未復(fù)發(fā)。
[0027]3、呂XX,男,59歲,2014年11月就診。患者半年前診斷為酒精肝,近期出現(xiàn)乏力、惡心癥狀,檢查診斷為慢性肝炎,服用本發(fā)明中藥5療程,,肝功檢查轉(zhuǎn)陰,隨訪,未復(fù)發(fā)。
【主權(quán)項】
1.一種治療慢性肝炎中藥,其特征在于其原料藥材及重量(單位:克)配比為:白芍80-120(100)、白菊花 80-120 (100)、茵陳 80-120 (100)、葛根 70-90 (80)、三七 70-90 (80)、平地木 50-70 (60)、蒲公英 50-70 (60)、金銀花 40-60 (50)、麥芽 40-60 (50)、大棗 40-60 (50)、決明子 40-60 (50)、敗醬草 40-60 (50)、酸棗仁 40-60 (50)、梔子 30-50 (40)、青皮 30-50 (40)、龍膽 30-50 (40)、香附 20-40 (30)、柴胡 20-40 (30)、黃芩 20-40 (30)、丹參 20-40 (30)、炒枳殼15-25 (20)、甘草 15-25 (20)、蜂蜜 1200-1500 (1300)。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一種治療慢性肝炎中藥,其特征在于其原料藥材及重量(單位:克)配比為:白芍100、白菊花100、茵陳100、葛根80、三七80、平地木60、蒲公英60、金銀花50、麥芽50、大棗50、決明子50、敗醬草50、酸棗仁50、梔子40、青皮40、龍膽40、香附30、柴胡30、黃芩30、丹參30、炒枳殼20、甘草20、蜂蜜1300。
【專利摘要】一種治療慢性肝炎中藥,其特征在于其原料藥材及重量(單位:克)配比為:白芍80-120、白菊花80-120、茵陳80-120、葛根70-90、三七70-90、平地木50-70、蒲公英50-70、金銀花40-60、麥芽40-60、大棗40-60、決明子40-60、敗醬草40-60、酸棗仁40-60、梔子30-50、青皮30-50、龍膽30-50、香附20-40、柴胡20-40、黃芩20-40、丹參20-40、炒枳殼15-25、甘草15-25、蜂蜜1200-1500。本發(fā)明中藥,組方合理,制備簡單,服用方便,經(jīng)多年臨床應(yīng)用驗證,療效顯著,藥性平合,無毒副作用,有效率100%,治愈率82%。
【IPC分類】A61K36/8998, A61P1/16, A61K35/644
【公開號】CN105031421
【申請?zhí)枴緾N201510519609
【發(fā)明人】李英明, 王永珍
【申請人】李英明
【公開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請日】2015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