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清熱藥酒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清熱藥酒,采用的原料藥材分別是:銀柴胡175份、半邊蓮175份、白花蛇舌草200份、山慈菇210份、白蘞200份、綠豆210份、夏枯草200份、鴉膽子200份、白頭翁180份、山豆根200份、魚腥草180份、馬勃220份、貫眾200份、白酒3000份。本發(fā)明所述清熱藥酒,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涼血,滋養(yǎng)肺陰以及消除熱病高燒,熱痢,癰腫瘡毒的療效。
【專利說明】
一種清熱藥酒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制酒領(lǐng)域,具體說是一種清熱藥酒。
【背景技術(shù)】
[0002]清熱是中醫(yī)名詞。指清除邪熱或虛熱的各種治法。由外感溫邪引起的一般稱為實熱。邪在氣分的宜用辛涼清熱;熱毒熾盛或夾濕的宜用苦寒清熱;熱盛傷津的宜用甘寒清熱;熱在營血的宜用涼血清熱法等。由陰虛而生的內(nèi)熱,稱為虛熱,宜用養(yǎng)陰以清熱。養(yǎng)陰有滋養(yǎng)肺陰,肝陰,腎陰和養(yǎng)血,滋液等多種方法,須根據(jù)具體情況配合應(yīng)用。在熱病傷陰階段,也可參合養(yǎng)陰清熱法。另有氣虛而致的發(fā)熱,宜用甘溫補氣藥治療,不屬清熱范圍。
[0003]凡以清解里熱為主要作用的藥物,叫做清熱藥;以清熱藥為主組成的方劑,叫做清熱劑。清熱藥和方,性屬寒涼,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涼血等功效,主要用于熱病高燒,熱痢,癰腫瘡毒等所呈現(xiàn)的各種里熱證候。熱證中有熱在氣分、營分、血分、以及虛熱、實熱等證的不同,故清法中可分為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清熱解毒、清熱燥濕藥四種;清虛熱、清臟腑熱法。
【發(fā)明內(nèi)容】
[0004]為了彌補現(xiàn)有技術(shù)的不足,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清熱瀉火,解毒涼血,滋養(yǎng)肺陰以及消除熱病高燒,熱痢,癰腫瘡毒等作用的解熱藥酒。
[0005 ]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是:
[0006]所述清熱藥酒,采用的原料藥材分別是:銀柴胡175份、半邊蓮175份、白花蛇舌草200份、山慈菇210份、白蘞200份、綠豆210份、夏枯草200份、鴉膽子200份、白頭翁180份、山豆根200份、魚腥草180份、馬勃220份、貫眾200份、白酒3000份;
[0007]其制備方法是為以下步驟:步驟一)、稱取原料藥材銀柴胡175份、半邊蓮175份、白花蛇舌草200份、山慈菇210份、白蘞200份、綠豆210份、夏枯草200份、鴉膽子200份、白頭翁180份、山豆根200份、魚腥草180份、馬勃220份、貫眾200份;去除雜質(zhì),用涼白開水迅速淘洗,瀝去水液,曬干;
[0008]步驟二)、把步驟一)所獲得的原料藥材研成末,裝入布袋,將袋口扎緊,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
[0009]步驟三)、把步驟二)將裝入藥酒的容器置于水中,水淹沒容器至容器口露出水面為準,加熱煮沸7小時;
[0010]步驟四)、把步驟三)所獲得藥酒繼續(xù)浸泡,每日搖晃4-5次,待21日后,過濾去渣即可飲用。
[0011 ]銀柴胡:產(chǎn)地:全國西北及內(nèi)蒙各地均產(chǎn);采收加工:春、夏間植株萌發(fā)或秋后莖葉枯萎時采挖。除去殘莖、須根及泥沙,曬干。性味歸經(jīng):微寒;甘;歸肝、胃經(jīng);功能主治:清虛熱,除疳熱。用于陰虛發(fā)熱,骨蒸勞熱,小兒疳熱。
[0012]半邊蓮:藥材性狀:本品常纏結(jié)成團。根莖直徑I?2mm。表面淡棕黃色,平滑或有細縱紋。根細小,黃色,側(cè)生纖細須根。莖細長,有分枝,灰綠色,節(jié)明顯,有的可見附生的細根。葉互生,無柄,葉片多皺縮,綠褐色,展平后葉片呈狹披針形,長I?2.5cm,寬0.2?0.5cm,邊緣具疏而淺的齒?;ü<氶L,花小,單生寸葉花冠基部筒狀,上部5裂,偏向一邊,淺紫紅色,花冠筒內(nèi)有白色茸毛。氣微特異,味微甘而辛。產(chǎn)地:全國各地均產(chǎn);采收加工:夏季采收。除去泥沙,洗凈,曬干。性味歸經(jīng):平;辛;歸心、小腸、肺經(jīng);功能主治:利尿消腫,清熱解毒。用于大腹水腫,面足浮腫,癰腫疔瘡,蛇蟲咬傷;晚期血吸蟲病腹水。病腹水。
[0013]白花蛇舌草:藥材性狀:全草扭纏成團狀,灰綠色或灰棕色。有主根I條,須根纖細。莖細而卷曲,質(zhì)脆易折斷,中央有白色髓部。葉多破碎,極皺縮,易脫落;有托葉,長I?2mm?;ㄒ干?、多具梗。氣微,味淡。產(chǎn)地:我國長江以南均產(chǎn);采收加工:夏、秋季采收。曬干。性味歸經(jīng):寒;微苦、甘;歸胃、大腸、肝經(jīng);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濕通淋。癰腫瘡毒,咽喉腫痛,毒蛇咬傷,熱淋澀痛。
[0014]山慈菇:藥材性狀:呈不規(guī)則扁球形或圓錐形,頂端漸突起,基部有須根痕。長1.8?3cm,膨大部直徑I?2cm。表面黃棕色或棕褐色,有縱皺紋或縱溝,中部有2?3條微突起的環(huán)節(jié),節(jié)上有鱗片葉干枯腐爛后留下的絲狀纖維。質(zhì)堅硬,難折斷,斷面灰白色或黃白色,略呈角質(zhì)。氣微,味淡,帶黏性。產(chǎn)地:分布黃河流域至西南、華南等地;采收加工:夏、秋二季采挖。除去地上部分及泥沙,分開大小置沸水鍋中蒸煮至透心,干燥。性味歸經(jīng):涼;甘、微辛;歸肝、脾經(jīng);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化痰散結(jié)。用于癰腫疔毒,瘰疬痰核,淋巴結(jié)結(jié)核,蛇蟲咬傷。
[0015]白蘞:產(chǎn)地:華北、華東、中南;采收加工: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及細根,切成縱瓣或斜片,曬干。性味歸經(jīng):微寒;苦、辛;歸心、胃經(jīng);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癰散結(jié)。用于癰疽發(fā)背,療瘡,瘰疬,水火燙傷。
[0016]綠豆:藥材性狀:種子呈短矩圓形,長4?6mm。表面綠黃色,光澤。種臍位于一側(cè)上端,長約為種子的1/3,呈白色縱向線形。種子薄而韌,剝離后露出淡黃色綠色或黃白色的種仁,子葉二枚,肥厚。質(zhì)堅硬。產(chǎn)地:全國各地均產(chǎn);采收加工:立秋后種子成熟后采收。曬干,將種子打落,簸凈雜質(zhì)。性味歸經(jīng):寒;甘;歸心,胃經(jīng);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暑利尿。用于癰腫瘡毒,暑熱煩渴,藥食中毒。
[0017]夏枯草:藥材性狀:本品呈棒狀,略扁,長1.5?8cm,直徑0.8?1.5cm,淡棕色至棕紅色。全穗由數(shù)輪至10數(shù)輪宿萼與苞片組成,每輪有對生苞片2片,呈扇形,先端尖尾狀,脈紋明顯,外表面有白毛。每一苞片有花3朵,花冠多已脫落,宿萼二唇形,內(nèi)有小堅果4枚,卵圓形,棕色,尖端有白色突起。體輕。氣稍味淡。產(chǎn)地:江蘇、浙江、安徽;采收加工:夏季果穗呈棕紅色時采收。除去雜質(zhì),曬干。性味歸經(jīng):寒;苦、辛;歸肝、膽經(jīng);功能主治:清火,明目,散結(jié),消腫。用于目赤腫痛,目珠夜痛,頭痛眩暈,瘰疬,癭瘤,腫痛;甲狀腺腫大,淋巴結(jié)結(jié)核,乳腺增生,高血壓。
[0018]鴉膽子:藥材性狀:本品呈卵形,長6?10mm,直徑4?7mm。表面黑色或棕色,有隆起的網(wǎng)狀皺紋,網(wǎng)眼呈不規(guī)則的多角形,兩側(cè)有明顯的棱線,頂端漸尖,基部有凹陷的果柄痕。果殼質(zhì)硬而脆,種子卵形,長5?6mm,直徑3?5mm,表面類白色或黃白色,具網(wǎng)紋;種皮薄,子葉乳白色,富油性。無臭,味極苦。產(chǎn)地:廣西、廣東;采收加工: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除去雜質(zhì),曬干。性味歸經(jīng):寒;苦;歸大腸、肝經(jīng);小毒;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截瘧,止痢,腐蝕贅疣。用于痢疾,瘧疾;外治贅疣,雞眼。
[0019]白頭翁:藥材性狀:本品呈類圓柱形或圓錐形,稍扭曲,長6?20cm,直徑0.5?2cm。表面黃棕色或棕褐色,具不規(guī)則縱皺紋或縱溝,皮部易脫落,露出黃色的木部,有的有網(wǎng)狀裂紋或裂隙,近根頭處常有朽狀凹洞。根頭部稍膨大,有白色絨毛,有的可見鞘狀葉柄殘基。質(zhì)硬而脆,斷面皮部黃白色或淡黃棕色,木部淡黃色。氣微,味微苦澀。產(chǎn)地:東北、內(nèi)蒙古;采收加工: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性味歸經(jīng):寒;苦;歸胃、大腸經(jīng);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用于熱毒血痢,陰癢帶下,阿米巴痢。
[0020]山豆根:藥材性狀:本品根莖呈不規(guī)則的結(jié)節(jié)狀,頂端常殘存莖基,其下著生根數(shù)條。根呈長圓柱形,常有分枝,長短不等,直徑0.7?1.5cm。表面棕色至棕褐色,有不規(guī)則的縱皺紋及突起的橫向皮孔。質(zhì)堅硬,難折斷,斷面皮部淺棕色,木部淡黃色。有豆腥氣,味極苦。產(chǎn)地:廣西、廣東、江西;采收加工:秋季采挖。除去雜質(zhì),洗凈,干燥。性味歸經(jīng):寒;苦;歸肺、胃經(jīng);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利咽。用于火毒蘊結(jié),咽喉腫痛,齒齦腫痛。
[0021 ] 魚腥草:藥材性狀:本品莖呈扁園柱形,扭曲,長20?35cm,直徑0.2?0.3cm;表面棕黃色,具縱棱數(shù)條,節(jié)明顯,下部節(jié)上有殘存須根;質(zhì)脆,易折斷。葉互生,葉片卷折皺縮,展平后呈心形,長3?5cm,寬3?4.5cm;先端漸尖,全緣;上表面暗黃綠色至暗棕色,下表面灰綠色或灰棕色;葉柄細長,基部與托葉合生成鞘狀。穗狀花序頂生,黃棕色。搓碎有魚腥氣,味微澀。產(chǎn)地:長江流域以南;采收加工:夏季莖葉茂盛花穗多時采割。除去雜質(zhì),曬干。性味歸經(jīng):微寒;辛;歸肺經(jīng);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癰排濃,利尿通淋。用于肺癰吐膿,痰熱喘咳,熱痢,熱淋,癰腫瘡毒。
[0022]馬勃:產(chǎn)地:內(nèi)蒙古、甘肅、吉林內(nèi)蒙、河北、陜西、甘肅河北、新疆、青海、四川、湖北、安徽;采收加工:夏、秋二季子實體成熟時及時采收。除去泥沙,干燥。性味歸經(jīng):平;辛;歸肺經(jīng);功能主治:清肺,利咽,止血。用于風(fēng)熱郁肺咽痛,咳嗽,音啞;外治鼻衄,創(chuàng)傷出血。
[0023]貫眾:產(chǎn)地:西北、華北、長江以南均產(chǎn);采收加工:秋季采挖。削去葉柄,須根,除去泥沙,曬干。性味歸經(jīng):微寒;苦;歸肝、脾經(jīng);小毒;功能主治:清熱解毒,驅(qū)蟲。用于蟲積腹痛,瘡瘍。綿馬貫眾炭止血,用于崩漏。
[0024]白酒:減痛:不慎將腳扭傷后,將溫白酒涂于傷處輕輕,能舒筋活血,清除疼痛。去腥:手上沾有魚蝦腥味時,用少許清洗,即可去掉腥氣味。除膩:在烹調(diào)脂肪較多的肉類、魚類時,加少許白酒,可使菜肴味道鮮美而不油膩。消苦:剖魚時若弄破苦膽,立即在魚肚內(nèi)抹一點白酒,然后用冷水沖洗,可消除苦味。減酸:烹調(diào)菜肴時,如果加醋過多,只要再往菜中倒些白酒,可減輕酸味。去泡:因長途行走或因勞動摩擦手腳起泡時,臨睡前把白酒涂于起泡處,次日晨可去泡。增香:往醋中加幾滴白酒和少許食鹽,攪拌均勻,既能保持醋的酸味,又能增加醋香味。
[0025]以上方所選用的原料藥材藥性效互補,規(guī)避了藥物之間配伍的相惡、相畏、相殺之選,使藥物相須、相使作用顯著,具有提高免疫力作用。在治療上能達清熱瀉火,解毒涼血,滋養(yǎng)肺陰以及消除熱病高燒,熱痢,癰腫瘡毒的療效。臨床應(yīng)用時具有良好的效果。本發(fā)明中藥酒的功效在臨床應(yīng)用當中得到了證實,基本資料如下:2010-20015年,門診臨床應(yīng)用本發(fā)明所述中藥酒對500例體驗者用;平均年齡55歲;服用方法:每日早晚飯后飲用50-55ml;連續(xù)服用45-65日后,有效或顯效457例;有效或顯效的評價標準為:癥狀有所改善或者癥狀消失。
【具體實施方式】
[0026]為了使本發(fā)明實現(xiàn)的技術(shù)手段、創(chuàng)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jié)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發(fā)明。
[0027]所述清熱藥酒,采用的原料藥材分別是:銀柴胡175份、半邊蓮175份、白花蛇舌草200份、山慈菇210份、白蘞200份、綠豆210份、夏枯草200份、鴉膽子200份、白頭翁180份、山豆根200份、魚腥草180份、馬勃220份、貫眾200份、白酒3000份;
[0028]其制備方法是為以下步驟:步驟一)、稱取原料藥材銀柴胡175份、半邊蓮175份、白花蛇舌草200份、山慈菇210份、白蘞200份、綠豆210份、夏枯草200份、鴉膽子200份、白頭翁180份、山豆根200份、魚腥草180份、馬勃220份、貫眾200份;去除雜質(zhì),用涼白開水迅速淘洗,瀝去水液,曬干;
[0029]步驟二)、把步驟一)所獲得的原料藥材研成末,裝入布袋,將袋口扎緊,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
[0030]步驟三)、把步驟二)將裝入藥酒的容器置于水中,水淹沒容器至容器口露出水面為準,加熱煮沸7小時;
[0031]步驟四)、把步驟三)所獲得藥酒繼續(xù)浸泡,每日搖晃4-5次,待21日后,過濾去渣即可飲用。
[0032]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優(yōu)點。本行業(yè)的技術(shù)人員應(yīng)該了解,本發(fā)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的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fā)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fā)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fā)明范圍內(nèi)。本發(fā)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quán)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權(quán)項】
1.一種清熱藥酒,其特征在于:所選原料藥材分別是:銀柴胡175份、半邊蓮175份、白花蛇舌草200份、山慈菇210份、白蘞200份、綠豆210份、夏枯草200份、鴉膽子200份、白頭翁180份、山豆根200份、魚腥草180份、馬勃220份、貫眾200份、白酒3000份。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清熱藥酒,其特征在于:其制備方法為以下步驟: 步驟一)稱取原料藥材銀柴胡175份、半邊蓮175份、白花蛇舌草200份、山慈菇210份、白蘞200份、綠豆210份、夏枯草200份、鴉膽子200份、白頭翁180份、山豆根200份、魚腥草180份、馬勃220份、貫眾200份;去除雜質(zhì),用涼白開水迅速淘洗,瀝去水液,曬干; 步驟二)、把步驟一)所獲得的原料藥材研成末,裝入布袋,將袋口扎緊,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 步驟三)、把步驟二)將裝入藥酒的容器置于水中,水淹沒容器至容器口露出水面為準,加熱煮沸7小時; 步驟四)、把步驟三)所獲得藥酒繼續(xù)浸泡,每日搖晃4-5次,待21日后,過濾去渣即可飲用。
【文檔編號】A61P17/02GK105902811SQ201610311315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6年5月12日
【發(fā)明人】彭五四
【申請人】安徽安慶市金徽酒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