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環(huán)保衛(wèi)生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吃飯用的筷子,尤其是一種環(huán)保衛(wèi)生筷。
中國、韓國、日本等吃飯都是采用筷子。傳統(tǒng)的筷子一般用竹子、木材等制作,其與食物接觸部分不便消毒與殺菌,容易造成交叉污染。為解決這一問題,近年來廣泛普及一次性使用的竹木筷子,消毒殺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反而造成了林木、竹子的大量砍伐,給生態(tài)環(huán)境帶來極大的破壞,所以被逐步陶汰。最近國內外出現用不銹鋼金屬筷代替以上筷子,基本上解決消毒殺菌和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問題。但是,全部采用不銹鋼,一是太重使用不習慣,二是造價相對高,影響使用推廣。同時使用某些金屬筷如鋁筷與某些食物接觸后,對人體產生一定副作用。有些使用塑料筷的卻存在夾菜光滑使用不方便等缺點。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缺陷,提供一種既能有效消毒殺菌和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避免某些材料對人體的副作用,又能減輕重量,方便使用,控制成本以使一般消費者能夠接受的環(huán)保衛(wèi)生筷。
本實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環(huán)保衛(wèi)生筷,包括筷體,其特點是,筷體分為不同材料的上下兩部分,即不直接接觸食物的上部分與直接接觸食物的下部分,上下兩部分固定連接。
由于采用以上結構,本實用新型環(huán)保衛(wèi)生筷由直接接觸食物的不銹鋼等重金屬部分和不直接接觸食物的上部分(一般為塑料和少量竹子、木材等非金屬和鋁等輕金屬材料制成)兩部分組成,各部分的制作材料有很大的選擇余地,既保證了不銹鋼等重金屬部分能有效消毒殺菌,杜絕濫伐竹木(因不是一次性使用,則既使采用一部分竹、木,也大大減少了用量)以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又能減輕重量,方便使用,同時避免某些材料對人體的副作用。另外,也控制了筷子成本使一般消費者宜于接受。
以下結合附圖
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為本環(huán)保衛(wèi)生筷結構示意圖。
如圖所示,本筷一般為上方下圓的筷體,筷體由不同材料的上下兩部分組成,即不直接接觸食物的上部分1與直接接觸食物的下部分3。上部分1一般采用鋁等輕金屬或少量采用竹子、木、食用塑料等非金屬材料制作,直接與食物接觸的下部分3一般采用不銹鋼、銀等易于消毒殺菌的重金屬材料制作。上下兩部分固定連接。即可采用公母螺紋連接,一般在重金屬材料筷體中部鉆孔并設母螺紋4,而上部分的輕金屬或塑料、竹、木等非金屬材料則加工成與母螺紋相配的公螺紋2(也可根據材料的不同而上部設母螺紋,下部設公螺紋)。也可采用上下部分用公母榫頭的結構連接,或者在連接的榫頭上橫插沉頭銷或螺釘加固。還可采用其他合適的結構固定連接。但要求上下兩部分結合處的外徑上下致,且無多余間隙(從外部看結合處僅為外圓一條橫線),以防殘留食物。上下兩部分結合處一般在筷體全長的下1/3處,也可在筷體全長的下1/2~1/4處之間的任一點上,下部太長則筷體加重、成本增大,太短則食物可能與上部分接觸。
權利要求1.一種環(huán)保衛(wèi)生筷,包括筷體,其特征在于,筷體分為不同材料的上下兩部分,即不直接觸食物的上部分(1)與直接接觸食物的下部分(3),上下兩部分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huán)保衛(wèi)生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分(1)指用鋁等輕金屬或塑料、竹、木等非金屬制成的部分所述下部分(3)指用不銹鋼、銀等重金屬材料制成的部分。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環(huán)保衛(wèi)生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兩部分固定連接指采用公母螺紋連接其下部設母螺紋(4),上部設公螺紋(3)。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環(huán)保衛(wèi)生筷,其特征在于,上下兩部分結合處在筷體全長的下1/4~1/2處。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環(huán)保衛(wèi)生筷,其特征在于,所述兩部分結合處的外徑上下一致,且無多余間隙。
專利摘要一種環(huán)保衛(wèi)生筷,包括筷體,其特點是,筷體分為不同材料的上下兩部分,即不直接接觸食物的上部分1和直接接觸食物的下部分3,上下兩部分固定連接;一般上部分1為非金屬材料部分,下部分2為不銹鋼等重金屬材料部分。本筷既能有效消毒殺菌和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又能減輕重量、方便使用,用時控制成本以使一般消費者宜于接受。
文檔編號A47G21/10GK2434998SQ0022521
公開日2001年6月20日 申請日期2000年7月13日 優(yōu)先權日2000年7月13日
發(fā)明者郭述 申請人:郭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