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片材固定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用于使覆蓋材料的邊緣重合并固定的片材固定件,并涉及在對車輛用座椅的表皮材料、家具類的表皮材料、輸送用的捆包物罩等的覆蓋材料的邊緣進(jìn)行封閉時所利用的器具。
背景技術(shù):
以往,為了使覆蓋材料的邊緣重合并固定,利用片材固定件。例如,車輛用的座椅中,座面或背面以及靠枕、扶手等分別以合成樹脂發(fā)泡體等的緩沖材料作為基材,在其表面敷設(shè)片狀的表皮材料而加工。表皮材料配合緩沖材料的外側(cè) 形狀而被預(yù)先立體縫制,從一部分殘留的開口覆蓋緩沖材料,最后對開口進(jìn)行封閉而加工。由此,縫制痕跡等難以露出,確保了良好的外觀。最后被封閉的開口,通過對利用了連續(xù)成形材料的片材固定件進(jìn)行使用,而使表皮材料的邊緣重合并固定,由此,能夠提高外觀性。這樣的片材固定件除了適用于汽車、鐵路等的車輛用的座椅以外,還適用于飛機、船舶的座椅、運動用器具類的座墊、住居用的沙發(fā)以及床等的家具類。另外,不限于座椅、座墊等的表面材料,還能夠適用于帳篷等的架設(shè)物的片材邊緣的固定、輸送用的捆包物罩的邊緣的固定等。作為這樣的片材固定件的具體的構(gòu)成,已知專利文獻(xiàn)I以及專利文獻(xiàn)2記載的構(gòu)成。專利文獻(xiàn)I的片材固定件由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構(gòu)成,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由通過擠出成型等形成的合成樹脂制的連續(xù)構(gòu)件構(gòu)成,第一部件在截面中具有U字狀的部分,在該部分中,在U字的前端的一方固定有片材邊緣,在另一方設(shè)有卡合部。第二部件除了具有相同的U字狀的部分以外,固定有片材邊緣的部分向U字的開口側(cè)的相反側(cè)延伸,被固定的片材以覆蓋第二部件的方式形成。在通過這樣的固定件對一對片材的邊緣進(jìn)行固定的情況下,以使第二部件覆蓋第一部件的方式拉伸片材,使彼此的U字的開口對合,并使另一方的卡定部插入各自的內(nèi)側(cè),由此使其相互卡定。專利文獻(xiàn)2的片材固定件,由固定有片材邊緣的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構(gòu)成,第二部件的一端被固定在片材邊緣,另一端自由轉(zhuǎn)動地連接在第一部件上,能夠以另一端為中心轉(zhuǎn)動到沿著第一部件的狀態(tài)。而且,在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上形成有在各自相互匹配的狀態(tài)下相互卡合的卡合部。在通過這樣的固定件固定一對片材的邊緣的情況下,在將片材邊緣固定在第二部件上的基礎(chǔ)上,將其另一端連接在第一部件上,并使片材邊緣側(cè)轉(zhuǎn)動從而對片材賦予張力,同時成為第二部件和第一部件相互匹配的狀態(tài),通過卡合部使其相互卡合從而保持其狀態(tài)。在先技術(shù)文獻(xiàn)專利文獻(xiàn)I :日本特開2003-169979號公報
專利文獻(xiàn)2 :日本特公平1-313084號公報在專利文獻(xiàn)I記載的固定件中,在使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卡合時,一對片材相互拉拽,其張力臨時變高,但穩(wěn)定到卡定狀態(tài)后就變得松弛。若發(fā)生這樣的松弛,則隨著松弛會在片材上產(chǎn)生褶皺等,作為例如覆蓋座墊的表面材料不優(yōu)選。在專利文獻(xiàn)2記載的固定件中,通過使第二部件相對于第一部件轉(zhuǎn)動,在對片材賦予張力的狀態(tài)下使其相互卡合,所以,能夠維持相對于片材的張力,從而能夠避免片材發(fā)
生裙皺等。但是,在專利文獻(xiàn)2的構(gòu)成中,在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中,用于使其轉(zhuǎn)動的貫通構(gòu)造間歇地配置,用于卡合的構(gòu)造也為間歇的配置,所以,基于擠出成型進(jìn)行的連續(xù)成型是困難的。
另外,在專利文獻(xiàn)2的構(gòu)成中,片材的張力通過第二部件的另一端而使第一部件承受,但用于將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維持成固定狀態(tài)的卡合部朝向與片材的張力相反的方向被卡合,不能無視在片材的張力較大時脫離的可能性。而且,在專利文獻(xiàn)2的構(gòu)成中,不具有在使第二部件相對于第一部件轉(zhuǎn)動時操作的推壓部分等,導(dǎo)致不能高效進(jìn)行作業(yè)。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片材固定件,能夠確保片材的張力,并成為同一截面的連續(xù)構(gòu)件,且相對于片材的張力難以脫離。本發(fā)明為一種片材固定件,使一對片材邊緣沿其邊緣連續(xù)地固定,其特征在于,具有分別由具有一定的截面形狀的連續(xù)構(gòu)件形成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具有固定在一方的片材邊緣上的第一固定部;對所述第二部件進(jìn)行臨時固定的臨時固定支承部;和形成在所述臨時固定支承部和所述第一固定部之間的正式固定支承部,所述第二部件具有固定在另一方的片材邊緣上的第二固定部;自由轉(zhuǎn)動地卡合在所述臨時固定支承部上的臨時固定卡合部;和卡合在所述正式固定支承部上并對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進(jìn)行正式固定的正式固定卡合部,所述第一部件的所述臨時固定支承部以及所述正式固定支承部分別具有爪部,這些爪部相互相對或背靠背地形成為一對,所述第二部件的所述臨時固定卡合部以及所述正式固定卡合部分別具有爪部,這些爪部相互背靠背或相對地形成為一對,在所述正式固定支承部和所述正式固定卡合部卡合的正式固定狀態(tài)下,形成為背靠背的一對所述爪部被導(dǎo)入相對地形成的一對所述爪部之間,所述臨時固定卡合部的所述爪部和所述臨時固定支承部的所述爪部的卡合與所述正式固定卡合部的所述爪部和所述正式固定支承部的所述爪部的卡合同時進(jìn)行。在這樣的本發(fā)明中,能夠分別通過相同截面連續(xù)的連續(xù)構(gòu)件形成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并且,通過以臨時固定支承部以及臨時固定卡合部為中心的轉(zhuǎn)動動作,從而能夠?qū)ζ馁x予張力。而且,能夠通過轉(zhuǎn)動確保向片材的張力,并且,能夠使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成為正式固定狀態(tài)。用于在正式固定狀態(tài)下固定的正式固定支承部和正式固定卡合部,能夠同時確保臨時固定支承部和臨時固定卡合部的卡合,能夠得到難以脫離的效果。也就是說,在相對的一對爪部(形成在第一部件上的臨時固定支承部和正式固定支承部的一對、或形成在第二部件上的臨時固定卡合部和正式固定卡合部的一對的某一對)之間,導(dǎo)入背靠背的一對爪部(形成在第一部件上的臨時固定支承部和正式固定支承部的一對,或形成在第二部件上的臨時固定卡合部和正式固定卡合部的一對的另一對)被導(dǎo)入,而且,相對的各爪部的卡合(臨時固定支承部的爪部和臨時固定卡合部的爪部的卡合以及正式固定支承部的爪部和正式固定卡合部的爪部的卡合)同時進(jìn)行,由此,能夠防止相反側(cè)的爪部彼此的卡合的脫離。本發(fā)明中,能夠構(gòu)成為,所述第一部件,在一方的端緣上形成有第一固定部,在另一方的端緣上形成有向所述第一部件的背面?zhèn)壤@入的圓弧狀的臨時固定支承部,在所述臨時固定支承部和所述第一固定部之間形成有向所述第一部件的表面?zhèn)韧怀龅恼焦潭ㄖС胁?,所述第二部件,在一方的端緣上形成有第二固定部,在另一方的端緣上形成有向所述第二部件的背面?zhèn)壤@入的圓弧狀的臨時固定卡合部,在所述臨時固定卡合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間形成有向所述第二部件的背面?zhèn)韧怀龅恼焦潭ê喜?,所述正式固定支承部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固定部的爪部,所述正式固定卡合部具有朝向與所述第二固定部相反的爪 部。所述第一部件優(yōu)選在所述正式固定支承部的所述第一固定部側(cè)具有收容所述正式固定卡合部的凹部。本發(fā)明中,能夠構(gòu)成為,所述第一部件,在一方的端緣上形成有第一固定部,與所述第一固定部相鄰地形成有包含向所述第一部件的表面?zhèn)韧怀龅淖Σ康恼焦潭ㄖС胁?,并形成有向所述第一部件的表面?zhèn)壤@入的C字狀的臨時固定支承部,在所述臨時固定支承部的前端形成有與所述正式固定支承部的所述爪部相對的爪部,所述第二部件,在一方的端緣上形成有第二固定部,在另一方的端緣形成有包含向所述第二部件的背面?zhèn)韧怀龅恼焦潭ê喜恳约跋蛩龅诙考谋砻鎮(zhèn)韧怀龅淖Σ康呐R時固定卡合部,所述正式固定卡合部以及所述臨時固定卡合部,在能夠收容到所述臨時固定支承部的C字狀的內(nèi)側(cè)的凹部內(nèi)且在被收容時,所述第二部件的另一方的端緣與所述臨時固定支承部的凹部的內(nèi)面抵接。所述第二部件優(yōu)選在其途中形成有向表面?zhèn)韧怀龅呐R時固定輔助突起。所述第二固定部優(yōu)選在安裝時且在以所述臨時固定卡合部為中心轉(zhuǎn)動時兼作為用于施加外力的操作部。
圖I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端面圖。圖2是表示所述第一實施方式的固定操作中的臨時固定狀態(tài)的端面圖。圖3是表示所述第一實施方式的固定操作中的轉(zhuǎn)動操作的端面圖。圖4是表示所述第一實施方式的固定操作中的轉(zhuǎn)動操作進(jìn)行的狀態(tài)的端面圖。圖5是表示所述第一實施方式的固定操作中的正式固定狀態(tài)的端面圖。圖6是表示所述第一實施方式的變形的端面圖。圖7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端面圖。圖8是表示所述第二實施方式的固定操作中的臨時固定狀態(tài)的端面圖。圖9是表示所述第二實施方式的固定操作中的轉(zhuǎn)動操作的端面圖。
圖10是表示所述第二實施方式的固定操作中的轉(zhuǎn)動操作進(jìn)行的狀態(tài)的端面圖。圖11是表示所述第二實施方式的固定操作中的正式固定狀態(tài)的端面圖。圖12是表示所述第二實施方式的變形的端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基于
本發(fā)明的具體的實施方式?!驳谝粚嵤┓绞健硤DI到圖5中,示出了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在圖I中,本實施方式的片材固定件I是用于將一對片材邊緣8、9沿其邊緣連續(xù)地固定的工具,具有分別由具有一定的截面形狀的連續(xù)構(gòu)件形成的第一部件10和第二部 件20。第一部件10以及第二部件20是分別通過合成樹脂材料的擠出成型等而制造的連續(xù)構(gòu)件,在各圖中,沿與圖面正交的方向延伸。此外,在本實施方式的片材固定件I中,第一部件10、第二部件20、片材邊緣8、9,分別以圖I右側(cè)為表面,圖I左側(cè)為背面。第一部件10在一方的端緣形成有第一固定部11,在另一方的端緣形成有向第一部件的背面?zhèn)壤@入的圓弧狀的臨時固定支承部12。在臨時固定支承部12和第一固定部11之間,形成有向第一部件10的表面?zhèn)韧怀龅恼焦潭ㄖС胁?3。在臨時固定支承部12的前端,在第一部件10的背面?zhèn)刃纬捎谐虻谝还潭ú?1側(cè)(圖I朝向左下)突出的爪部12A。在正式固定支承部13的前端,在第一部件10的表面?zhèn)刃纬捎邢虻谝还潭ú?1所在一側(cè)(圖I朝向左下)突出的爪部13A。這些爪部12A、13A相對于與第一固定部11相連的圓弧狀部分IOA以背靠背的方式相互配置在相反側(cè)。圓弧狀部分IOA在第一部件10的中間部向背面?zhèn)韧怀觯纬稍诒砻鎮(zhèn)鹊陌疾縄OB以包圍正式固定支承部13的爪部13A的方式形成。在圓弧狀部分IOA和第一固定部11之間的表面?zhèn)刃纬捎休o助突起14。第二部件20,在一方的端緣形成有第二固定部21,在另一方的端緣形成有向第二部件20的背面?zhèn)壤@入的圓弧狀的臨時固定卡合部22。在臨時固定卡合部22和第二固定部21之間,形成有向第二部件20的背面?zhèn)韧怀龅恼焦潭ê喜?3。在臨時固定卡合部22的前端,在第二部件20的表面?zhèn)?圖I朝向右上)形成有向形成在臨時固定卡合部22的圓弧狀的內(nèi)側(cè)的凹部22B內(nèi)突出的爪部22A。在正式固定卡合部23的前端,形成有向第二部件20的第一固定部11的相反方向(圖I朝向右上)突出的爪部23A。這些爪部22A、23A以隔著臨時固定卡合部22的內(nèi)側(cè)的凹部22B而相互相對的方
式配置。在這樣的本實施方式中,以圖2到圖5的順序進(jìn)行一對片材邊緣8、9的固定。此外,片材邊緣8、9是汽車等的座椅表面的加工所使用的片材的邊緣,在覆蓋座椅的座墊7(參照圖2)的基礎(chǔ)上,還通過規(guī)定的封閉部位以相互重合的狀態(tài)被固定。另外,在汽車的座椅中,考慮到外觀性而希望不引人注目,另一方面,若考慮到作業(yè)性則不優(yōu)選內(nèi)側(cè)的部位。因此,在例如座椅的靠背中,采用背面?zhèn)鹊南虏?。在其他的部分中也基于相同的觀點選擇部位。在固定片材邊緣8、9之前,將片材固定件I的第一部件10以及第二部件20分別固定在片材邊緣8、9上。在第一部件10的第一固定部11上將從座墊7的底面?zhèn)妊由斓钠倪吘?固定。在第二部件20的第二固定部21上將沿座墊7的背面?zhèn)认蛳路窖由斓钠倪吘?固定。在這些片材邊緣8、9和第一固定部11以及第二固定部21的固定中,能夠適當(dāng)?shù)剡x擇熔敷或焊接、粘結(jié)、縫制或裝訂機等的機械式貫通固定,及其他的固定方法。如圖2所示,在對固定在片材邊緣8上的第一部件10和固定在片材邊緣9上的第 二部件20進(jìn)行連接時,首先,使第一部件10沿著座墊7,并使第二部件20與其接近,使第二部件20的臨時固定卡合部22卡合在第一部件10的臨時固定支承部12上(臨時固定狀態(tài))。本實施方式中,如圖2那樣,成為使第二部件20從上方而使第一部件10從下方分別接近的配置。因此,在第二部件20因自重垂下的狀態(tài)下,只要使第一部件10接近,就能夠容易地使第一部件10的臨時固定支承部12卡合在第二部件20的臨時固定卡合部22中,從而能夠簡單且可靠地得到臨時固定狀態(tài)。即,臨時固定卡合部22的前端的爪部22k進(jìn)入到臨時固定支承部12的內(nèi)側(cè)的凹部中,并且臨時固定支承部12的前端的爪部12A進(jìn)入到臨時固定卡合部22的內(nèi)側(cè)的凹部22B中,通過這些部分的卡合,而使第一部件10和第二部件20相互以爪部12A、22A為軸成為能夠轉(zhuǎn)動的狀態(tài)。在臨時固定狀態(tài)中,第一部件10沿著座墊7,且使第一固定部11朝向圖中下方(從第二部件20離開的一側(cè))。第二部件20在使臨時固定卡合部22接近座墊7的狀態(tài)下,使第二固定部21變得稍微朝上(從第一部件10離開的一側(cè))。如圖3所示,在成為臨時固定狀態(tài)后,用手將第二固定部21推下,而使第二部件20轉(zhuǎn)動。由此,對片材邊緣9賦予張力,并且,使第二部件20的第二固定部21側(cè)向第一部件10接近。這里,為了使基于轉(zhuǎn)動的向片材邊緣9的張力賦予有效地進(jìn)行,而使第二固定部21從臨時固定卡合部22隔開規(guī)定的桿長度,且兼作為用于施加外力(本實施方式中為推下)的操作部。如圖4所示,通過進(jìn)一步推下并使第二部件20轉(zhuǎn)動,而使正式固定卡合部23與正式固定支承部13接觸。用手指捏住第二固定部21等,并向?qū)ζ倪吘?進(jìn)一步施加張力的方向(圖4的右下方向)拉拽,由此,爪部23A越過爪部13A進(jìn)入到凹部IOB內(nèi)。此時,通過輔助突起14,而使正式固定卡合部23被引導(dǎo),從而能夠可靠地進(jìn)入到凹部IOB內(nèi)。如圖5所示,爪部23A進(jìn)入到凹部IOB內(nèi),由此,正式固定卡合部23和正式固定支承部13通過各自的爪部23A、13A而卡合。此時,臨時固定卡合部22和臨時固定支承部12也通過各自的爪部22A、12A而卡合,從而使第一固定部11和第二固定部21被并列地保持(正式固定狀態(tài))。通過成為正式固定狀態(tài),而使片材邊緣9完全覆蓋片材固定件1,從外部能夠?qū)⑵倪吘?、9視為是幾乎連續(xù)的。而且,在片材邊緣9上由第二部件20的轉(zhuǎn)動而賦予有充分的張力,從而能夠防止相對于片材邊緣8、9發(fā)生褶皺等。這里,即使在片材邊緣9上產(chǎn)生較大的張力的情況下,由于張力以使第二部件20向圖5中上方拉拽的方式進(jìn)行作用,所以,該力通過正式固定卡合部23和正式固定支承部13的卡合以及臨時固定卡合部22和臨時固定支承部12的卡合而被承受,尤其由于張力的方向成為各自的爪部234、134、224、12八的卡合方向,所以,第一部件10和第二部件20在脫離的方向上不會活動。
〔第一實施方式的變形〕圖6示出了前述的第一實施方式的變形例。在所述第一實施方式中,使臨時固定支承部12以及臨時固定卡合部22形成為圓弧狀,但不限于彎曲的形狀,還可以為帶棱角的形狀。如圖6所示,臨時固定卡合部22可以為在內(nèi)側(cè)形成有凹部22B的帶棱角的C字形狀等,臨時固定支承部12也是同樣的。在所述第一實施方式中,在第一部件10的中間部分形成圓弧狀部分10A,在其內(nèi)側(cè)形成包圍正式固定支承部13的凹部10B,但只要能形成這樣的凹部10B,圓弧狀部分IOA也可以省略,例如可以使從第一固定部11到正式固定支承部13的部分成為L字形狀等?!驳诙嵤┓绞健硤D7到圖11中示出了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在圖7中,本實施方式的片材固定件2使一對片材邊緣8、9沿其邊緣連續(xù)地固定,具有分別由具有一定的截面形狀的連續(xù)構(gòu)件形成的第一部件30和第二部件40。第一部件30以及第二部件40為分別通過合成樹脂材料的擠出成型等而制造的連續(xù)構(gòu)件,各圖中沿圖面正交方向延伸。此外,在本實施方式的片材固定件2中,第一部件30、第二部件40、片材邊緣8、9,分別以圖7右側(cè)為表面,圖7左側(cè)為背面。第一部件30中,在一方的端緣形成有第一固定部31,與第一固定部31相鄰地形成有包含向第一部件30的表面?zhèn)韧怀龅淖Σ?3A(圖7朝向右上)的正式固定支承部33。而且,在第一部件30中,形成有向第一部件30的表面?zhèn)壤@入的C字狀的臨時固定支承部32,在臨時固定支承部32的前端形成有與正式固定支承部33的爪部33A相對的爪部32A(圖7朝向左上)。這些爪部32A、33A以隔著形成在臨時固定支承部32的C字狀的內(nèi)側(cè)的凹部32B而相互相對的方式配置。第二部件40中,在一方的端緣形成有第二固定部,在另一方的端緣上具有截面D字狀的末端部40A,在該末端部40A的兩側(cè)分別形成有向第二部件40的背面?zhèn)韧怀龅恼焦潭ê喜?3以及向第二部件40的表面?zhèn)韧怀龅呐R時固定卡合部42。在臨時固定卡合部42的前端,在第二部件40的表面?zhèn)刃纬捎邢虻诙潭ú?1 一側(cè)傾斜的爪部42A (圖7朝向右下)。在正式固定卡合部43的前端,形成有向第二部件40的第一固定部31相反的方向(圖7朝向左下)突出的爪部43A。這些爪部42A、43A相互以背靠背的方式配置在末端部40A的相反側(cè)。
末端部40A能夠收容在臨時固定支承部32的內(nèi)側(cè)的凹部32B內(nèi),且在被收容時,正式固定卡合部43以及臨時固定卡合部42與第一部件30的正式固定支承部33以及臨時固定支承部32卡合,并且末端部40A的前端以與臨時固定支承部32的凹部32B的內(nèi)面抵接的方式構(gòu)成。第二部件40的途中部分形成為曲柄狀,在第二部件40的表面?zhèn)刃纬捎信R時固定輔助突起44。在該臨時固定輔助突起44和臨時固定卡合部42之間形成有凹部44B。在這樣的本實施方式中,以從圖8到圖11所示的順序進(jìn)行一對片材邊緣8、9的固定。此外,片材邊緣8、9是汽車等的座椅表面的加工所使用的片材的邊緣,覆蓋座椅的座墊7 (參照圖8),而且通過規(guī)定的封閉部位在相互重合的狀態(tài)下被固定。 另外,在汽車的座椅中,考慮到外觀性而希望不引人注目,另一方面,若考慮到作業(yè)性而不優(yōu)選內(nèi)側(cè)的部位。因此,在例如座椅的靠背中,采用背面?zhèn)鹊南虏?。在其他的部分中也基于相同的觀點選擇部位。在固定片材邊緣8、9之前,將片材固定件2的第一部件30以及第二部件40分別固定在片材邊緣8、9上。在第一部件30的第一固定部31上將從座墊7的底面?zhèn)妊由斓钠倪吘?固定。在第二部件40的第二固定部41上將沿座墊7的背面?zhèn)认蛳路窖由斓钠倪吘?固定。這些片材邊緣8、9和第一固定部31以及第二固定部41的固定,能夠適當(dāng)選擇熔敷或焊接、粘結(jié)、縫制或裝訂機等的機械式貫通固定,及其他的固定方法。如圖8所示,在對固定在片材邊緣8上的第一部件30和固定在片材邊緣9上的第二部件40進(jìn)行連接時,首先,使第一部件30沿著座墊7,并使第二部件40與其接近,并使第二部件40的臨時固定卡合部42卡合在第一部件30的臨時固定支承部32上(臨時固定狀態(tài))。即,臨時固定支承部32的前端被導(dǎo)入到凹部44B內(nèi),使臨時固定卡合部42和臨時固定支承部32接觸,并使臨時固定輔助突起44與臨時固定支承部32的表面?zhèn)冉佑|。第二部件40由于在臨時固定輔助突起44和臨時固定卡合部42兩點與第一部件30接觸,所以,能夠可靠地得到臨時固定狀態(tài)。在該狀態(tài)下,能夠以臨時固定卡合部43和保持在凹部44B內(nèi)的臨時固定支承部32的前端為軸轉(zhuǎn)動。在臨時固定狀態(tài)中,使第一部件30沿著座墊7,使第一固定部31朝向圖中下方(從第二部件40離開的一側(cè))。第二部件40在使臨時固定卡合部42接近座墊7的狀態(tài)下或末端部40A朝向圖7中左下的狀態(tài)下,使第二固定部41變得稍微朝上(從第一部件30離開的一側(cè))。如圖9所示,在成為臨時固定狀態(tài)后,用手將第二固定部41推下,而使第二部件40轉(zhuǎn)動。由此,對片材邊緣9賦予張力,并且,使第二部件40的第二固定部41側(cè)向第一部件30接近。這里,為了使基于轉(zhuǎn)動的向片材邊緣9的張力賦予高效地進(jìn)行,使第二固定部41從臨時固定卡合部42隔開規(guī)定的桿長度,且兼作為用于施加外力(本實施方式中為推下)的操作部。
隨著轉(zhuǎn)動而使末端部40A前進(jìn),并開始進(jìn)入到臨時固定支承部32的內(nèi)側(cè)的凹部32B內(nèi)。由此,臨時固定卡合部42的爪部42A越過臨時固定支承部32的爪部32A進(jìn)入到凹部32B內(nèi)。另外,末端部40A的前端與正式固定支承部33抵接。如圖10所示,通過進(jìn)一步推下并使第二部件40轉(zhuǎn)動,而使末端部40A進(jìn)一步前進(jìn),從而使正式固定卡合部43與正式固定支承部33接觸。如圖11所示,進(jìn)一步推下第二固定部41,則使正式固定支承部33的爪部33A繼續(xù)彈性變形并使正式固定卡合部43的爪部43A越過爪部33A,由此,末端部40A的整體進(jìn)入到凹部32B內(nèi),從而使正式固定卡合部43的爪部和正式固定支承部33的爪部33A卡合,同時,使臨時固定卡合部42的爪部42A和臨時固定支承部32的爪部32A卡合,而且,成為末端部40A的前端與凹部32B的內(nèi)面抵接的狀態(tài)。在該狀態(tài)下,第一固定部31和第二固定部41被并列地保持(正式固定狀態(tài))。通過成為正式固定狀態(tài),使片材邊緣9完全覆蓋片材固定件2,從外部能夠?qū)⑵倪吘?、9視為是幾乎連續(xù)的。 而且,通過第二部件40的轉(zhuǎn)動賦予片材邊緣9充分的張力,能夠防止相對于片材邊緣8、9發(fā)生褶皺等。這里,即使在片材邊緣9上產(chǎn)生較大的張力的情況下,張力從第二部件40的末端部40A通過第一部件30的臨時固定支承部32承受,不會發(fā)生解除第一部件30和第二部件40的正式固定狀態(tài)的活動。另外,即使在沒有施加張力的狀態(tài)下,正式固定卡合部43和正式固定支承部33的卡合以及臨時固定卡合部42和臨時固定支承部32的卡合的朝向與末端部40A和臨時固定支承部32的內(nèi)側(cè)的抵接的朝向相對,能夠防止爪部43A、33A、42A、32A的卡合解除?!驳诙嵤┓绞降淖冃巍硤D12中示出了前述的第二實施方式的變形例。在所述第二實施方式中,使臨時固定支承部32形成為帶棱角的C字狀,但如圖12所示,臨時固定支承部32還可以為弧度大的形狀例如圓弧狀。在所述第二實施方式中,使末端部40A成為D字狀的具有厚度的形狀,這只要能夠在兩側(cè)形成臨時固定卡合部42以及正式固定卡合部43且通過前端與凹部32B內(nèi)面抵接即可,如圖12所示,還可以為從第二固定部41以平板狀連續(xù)地向表面?zhèn)韧怀鲇信R時固定卡合部42,并向背面?zhèn)韧怀鲇姓焦潭ê喜?3的突出的形狀。所述第二實施方式中,通過使第二部件40的中間部形成為曲柄狀,而形成臨時固定輔助突起44,但在使第二部件40直線地形成的情況下,還可以通過向表面?zhèn)韧怀龅膯渭兊耐黄饋硇纬膳R時固定輔助突起44?!财渌淖冃巍潮景l(fā)明不限于所述各實施方式,能夠?qū)崿F(xiàn)本發(fā)明的目的的范圍內(nèi)的變形等也包含在本發(fā)明中。在所述各實施方式中,分別說明了車輛的座椅的靠背的片材邊緣的固定的例子,但本發(fā)明不限于此,還能夠適用于座椅的其他的部分的片材。而且,本發(fā)明還能夠適用于汽車、鐵道等的車輛用的座椅,除此以外還能夠適用于飛機、船舶的座椅、運動用器具類的座墊、住居用的沙發(fā)、床等的家具類。另外,不限于座椅、座墊等的表面材料,還能夠適用于帳篷等的架設(shè)物的片材邊緣的固定、輸送用的捆包物罩的邊緣的固定等。工業(yè)實用性本發(fā)明涉及用于使覆蓋材料的邊緣重合并固定的片材固定件,能夠作為車輛用座椅的表皮材料、家具類的表皮材料、輸送用的捆包物罩等的覆蓋材料的邊緣的封閉所利用的器具加以利用。附圖標(biāo)記的說明I、2…片材固定件,7…座墊,8、9…片材邊緣,10、30…第一部件,IOA…圓弧狀部分,10B、32B…凹部,11、31…第一固定部,12、32…臨時固定支承部,12A、13A、22A、23A、32A、33A、42A、43A…爪部,13、33…正式固定支承部,14…輔助突起,20、40…第二部件,21、41…第二固定部,22、42…臨時固定卡合部,22B、44B…凹部,23、43…正式固定卡合部,40A…末 端部,44…臨時固定輔助突起。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片材固定件,使一對片材邊緣沿其邊緣連續(xù)地固定,其特征在于, 具有分別由具有一定的截面形狀的連續(xù)構(gòu)件形成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 所述第一部件具有固定在一方的片材邊緣上的第一固定部;對所述第二部件進(jìn)行臨時固定的臨時固定支承部;和形成在所述臨時固定支承部和所述第一固定部之間的正式固定支承部, 所述第二部件具有固定在另一方的片材邊緣上的第二固定部;自由轉(zhuǎn)動地卡合在所述臨時固定支承部上的臨時固定卡合部;和卡合在所述正式固定支承部上并對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進(jìn)行正式固定的正式固定卡合部, 所述第一部件的所述臨時固定支承部以及所述正式固定支承部分別具有爪部,這些爪、部相互相對或背靠背地形成為一對,所述第二部件的所述臨時固定卡合部以及所述正式固定卡合部分別具有爪部,這些爪部相互背靠背或相對地形成為一對, 在所述正式固定支承部和所述正式固定卡合部卡合的正式固定狀態(tài)下,形成為背靠背的一對所述爪部被導(dǎo)入相對地形成的一對所述爪部之間,所述臨時固定卡合部的所述爪部和所述臨時固定支承部的所述爪部的卡合與所述正式固定卡合部的所述爪部和所述正式固定支承部的所述爪部的卡合同時進(jìn)行。
2.如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片材固定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件,在一方的端緣上形成有第一固定部,在另一方的端緣上形成有向所述第一部件的背面?zhèn)壤@入的圓弧狀的臨時固定支承部,在所述臨時固定支承部和所述第一固定部之間形成有向所述第一部件的表面?zhèn)韧怀龅恼焦潭ㄖС胁浚? 所述第二部件,在一方的端緣上形成有第二固定部,在另一方的端緣上形成有向所述第二部件的背面?zhèn)壤@入的圓弧狀的臨時固定卡合部,在所述臨時固定卡合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間形成有向所述第二部件的背面?zhèn)韧怀龅恼焦潭ê喜浚? 所述正式固定支承部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固定部的爪部,所述正式固定卡合部具有朝向與所述第二固定部相反的爪部。
3.如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片材固定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件在所述正式固定支承部的所述第一固定部側(cè)具有收容所述正式固定卡合部的凹部。
4.如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片材固定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件,在一方的端緣上形成有第一固定部,與所述第一固定部相鄰地形成有包含向所述第一部件的表面?zhèn)韧怀龅淖Σ康恼焦潭ㄖС胁浚⑿纬捎邢蛩龅谝徊考谋砻鎮(zhèn)壤@入的C字狀的臨時固定支承部,在所述臨時固定支承部的前端形成有與所述正式固定支承部的所述爪部相對的爪部, 所述第二部件,在一方的端緣上形成有第二固定部,在另一方的端緣形成有包含向所述第二部件的背面?zhèn)韧怀龅恼焦潭ê喜恳约跋蛩龅诙考谋砻鎮(zhèn)韧怀龅淖Σ康呐R時固定卡合部, 所述正式固定卡合部以及所述臨時固定卡合部,在能夠收容到所述臨時固定支承部的C字狀的內(nèi)側(cè)的凹部內(nèi)且在被收容時,所述第二部件的另一方的端緣與所述臨時固定支承部的凹部的內(nèi)面抵接。
5.如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片材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件在其途中形成有向表面?zhèn)韧怀龅呐R時固定輔助突起。
6.如權(quán)利要求4或5所述的片材固定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固定部在安裝時且在以所述臨時固定卡合部為中心轉(zhuǎn)動時兼作為用于施加外力的操作部。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片材固定件。第一部件(10)在一方的端緣形成有第一固定部(11),在另一方的端緣形成有向第一部件的背面?zhèn)壤@入的圓弧狀的臨時固定支承部(12)。在臨時固定支承部(12)和第一固定部(11)之間,形成有向第一部件(10)的表面?zhèn)韧怀龅恼焦潭ㄖС胁?13)。第二部件(20)在一方的端緣形成有第二固定部(21),在另一方的端緣形成有向第二部件(20)的背面?zhèn)壤@入的圓弧狀的臨時固定卡合部(22)。在臨時固定卡合部(22)和第二固定部(21)之間,形成有向第二部件(20)的背面?zhèn)韧怀龅恼焦潭ê喜?23)。通過成為正式固定狀態(tài),而在片材邊緣(9)上由第二部件(20)的轉(zhuǎn)動賦予有充分的張力,能夠防止相對于片材邊緣(8、9)而發(fā)生褶皺等。
文檔編號B68G7/05GK102741153SQ201080062509
公開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19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0年5月19日
發(fā)明者吉野哲也, 氏原正博, 鳥淵義登 申請人:Ykk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