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噪聲抑制的能移動的地面清潔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能移動的地面清潔設備,其具有至少一個用于清潔地面的清潔工具、清潔液罐以及污液罐和抽吸機組,抽吸機組用于吸取施加到地面上的清潔液并將清潔液轉送至污液容器中。
背景技術:
這種地面清潔設備例如以洗地機的形式公知,其中,一個或多個洗地刷用作清潔工具,它們接觸要清潔的地面并且在清潔液的輔助下清潔地面。清潔液儲存在清潔液罐中并在洗地刷的區(qū)域中施加到地面上。隨后,所施加的清潔液連同已清理的污物在抽吸機組的作用下又從地面吸取并轉送到污液罐中。抽吸機組通常具有抽吸渦輪機,其由電動馬達驅動,以便生成針對吸取施加到地面上的清潔液并將其轉送到污液罐中所需的負壓。這會導致出現一定的噪聲。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任務是如此地改進類屬的類型的可移動的地面清潔設備,S卩,其產生的
噪聲較小。根據本發(fā)明,該任務在前述類型的可移動地面清潔設備中如此地解決,即,在清潔液罐的或污液罐的罐壁內成形有第一凹部,抽吸機組布置在第一凹部中且第一凹部由第一遮蓋件遮蓋,其中,罐壁和/或第一遮蓋件構成至少一個導氣通道,導氣通道從第一凹部延伸直至開口。在根據本發(fā)明的地面清潔設備中,在清潔液罐的或污液罐的罐壁內成形有第一凹部。抽吸機組布置在第一凹部中。第一凹部由第一遮蓋件遮蓋且至少一個導氣通道從第一凹部出發(fā)地延伸直至開口,其中,罐壁和/或第一遮蓋件構成導氣通道。由于抽吸機組定位在第一凹部中,所以抽吸機組在周向方向上由清潔液罐或污液罐圍繞,其抑制了抽吸機組的噪聲生成進而減少了整個地面清潔設備的噪聲生成。為了進一步抑制噪聲,容納抽吸機組的第一凹部由第一遮蓋件遮蓋。為了導出抽吸機組的過程空氣也就是由抽吸機組抽吸的抽吸空氣,抽吸機組與外部環(huán)境處于流體流通連接中。此外還可以規(guī)定如下,即,抽吸機組抽吸用于冷卻的冷卻空氣并又將其排放到外部環(huán)境中。根據本發(fā)明規(guī)定如下,即,從第一凹部延伸直至開口的至少一個導氣通道由具有第一凹部的罐壁和/或第一遮蓋件構成。這提供了如下的可能性,即,例如抽吸機組的過程空氣和/或抽吸機組的冷卻空氣通過導氣通道排放到外部環(huán)境中或者通過導氣通道從外部環(huán)境抽吸冷卻空氣。通過提供至少一個導氣通道而附加地抑制了地面清潔設備的噪聲生成。此外,由罐壁和/或第一遮蓋件提供導氣通道可以實現地面清潔設備的簡單安裝。為了在布置有抽吸機組的第一凹部與開口之間提供流體流通連接,僅需將第一遮蓋件安裝在罐壁上,其中,第一遮蓋件遮蓋第一凹部。導氣通道在周向方向上由罐壁和第一遮蓋件限定并從第一凹部延伸直至開口,通過開口例如可以排放過程空氣或冷卻空氣,或者可以通過開口吸入冷卻空氣。
如下是有利的,S卩,至少一個導氣通道具有成形在罐壁中的第一通道區(qū)域和成形在第一遮蓋件中的第二通道區(qū)域。通過將第一遮蓋件安裝在罐壁上可以將兩個通道區(qū)域組合成完整的導氣通道。這些通道區(qū)域可以在導氣通道的周向方向上彼此相連。如下是尤其有利的,即,這兩個通道區(qū)域在導氣通道的周向方向上分別以180°的角度范圍延伸。在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設計方案中,通道區(qū)域分別呈槽形地設計并且彼此相疊地布置。如下是特別有利的,S卩,罐壁和/或第一遮蓋件具有至少三個導氣通道,其中,第一導氣通道構成用于由抽吸機組抽吸的抽吸空氣的排出通道,并且其中,第二和第三導氣通道構成用于抽吸機組的冷卻空氣的輸入通道或輸出通道。在這種設計方案中,至少三個導氣通道從容納抽吸機組的第一凹部延伸出來。通過第一導氣通道,抽吸機組的過程空氣也就是由抽吸機組抽吸的抽吸空氣可以導引到外部環(huán)境中。第二導氣通道充當用于抽吸機組的冷卻空氣的進入通道,第三導氣通道充當用于抽吸機組的冷卻空氣的排出通道。導氣通道由罐壁和/或第一遮蓋件構成。通過針對抽吸機組的過程空氣以及針對要輸送給抽吸機組的冷卻空氣和從抽吸機組排出的冷卻空氣提供單獨的導氣通道而可以將地面清潔設備的噪聲生成保持得特別小,并且同時也可以降低過程空氣的和冷卻空氣的流動阻力。在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設計方案中,用于抽吸空氣的排出通道的長度大于第一凹部的直徑。例如可以規(guī)定如下,即,排出通道的長度至少雙倍于第一凹部的直徑。這特別顯著地減小了噪聲。替代地或補充地規(guī)定如下,即,用于抽吸機組的冷卻空氣的進入通道的長度和/或用于抽吸機組的冷卻空氣的排出通道的長度大于第一凹部的直徑。這同樣減小了地面清潔設備的噪聲。針對進一步改進噪聲減少而言如下是有利的,S卩,至少一個導氣通道通入排氣空間。通過至少一個導氣通道可以將由抽吸機組抽吸的抽吸空氣和/或冷卻空氣輸送至排氣空間,通過排氣空間可以將空氣排放到外部環(huán)境中。在此,排氣空間可以構造成阻尼區(qū),其附加地減少了噪聲。如下是有利的,S卩,排氣空間設計為成形到清潔液罐的或污液罐的罐壁中的第二凹部。這允許了成本低廉地制造排氣空間,其在這種實施方式中同用于容納抽吸機組的空間一樣設計成清潔液罐的或污液罐的凹部。如下是有利的,即,排氣空間由第二遮蓋件遮蓋。第二遮蓋件可以與第一遮蓋件連接,尤其可以采用遮蓋件的一體式的設計方案,其不僅承擔第一遮蓋件的功能而且也承擔第二遮蓋件的功能。替選地也可以規(guī)定如下,即,第一和第二遮蓋件設計成單獨的構件。第二遮蓋件例如可以以蓋板的形式來設計。第二遮蓋件優(yōu)選能與清潔液罐或污液罐以可脫開的方式連接。在根據本發(fā)明的地面清潔設備的優(yōu)選設計方案中,在排氣空間中布置有分隔壁,該分隔壁將排氣空間分為第一和第二部分空間,它們彼此處于流體流通連接中,其中,至少一個導氣通道通入第一部分空間,并且其中,第二部分空間通過排出口與外部環(huán)境處于流體流通連接中。例如可以規(guī)定如下,即,由抽吸機組抽吸的抽吸空氣通過導氣通道輸送至排氣空間。在此,空氣首先進入第一部分空間,隨后,空氣可以從第一部分空間出發(fā)通過第二部分空間以及與其相連的排出口排放至外部環(huán)境中。將排氣空間分為兩個部分空間附加地減少了噪聲。
如下是有利的,S卩,分隔壁布置在第二遮蓋件上。尤其可以規(guī)定如下,S卩,分隔壁和第二遮蓋件一體式地相互連接。在本發(fā)明的有利的實施方式中如下地實現進一步減少噪聲,S卩,保持件沉入第一凹部,該保持件容納抽吸機組的電動馬達并且該保持件由第一遮蓋件遮蓋。保持件可以在周向方向上完全圍繞電動馬達并由此附加地減少電動馬達的噪聲生成。按照有利的方式,保持件具有外殼部分,其在周向方向上圍繞電動馬達,其中,第一環(huán)形空間在外殼部分和電動馬達之間延伸,第一環(huán)形空間與一導氣通道處于流體流通連接中。在此,導氣通道可以構成用于抽吸機組的冷卻空氣的進入通道或者排出通道,從而冷卻空氣可以通過導氣通道從圍繞電動馬達的環(huán)形空間排出或導入環(huán)形空間。外殼部分按照有利的方式成形在凸緣部分上,該凸緣部分與外殼部分組合地構成保持件。按照有利的方式,第一遮蓋件能貼靠凸緣部分。按照有利的方式,第二環(huán)形空間在保持件和容納抽吸機組的第一凹部的壁之間延伸,第二環(huán)形空間與抽吸機組的抽吸出口以及與一導氣通道處于流體流通連接中。通過第二環(huán)形空間和與其相連的導氣通道可以將抽吸機組的過程空氣也就是由抽吸機組抽吸的抽吸空氣排放到外部環(huán)境中。如下是有利的,即,第一遮蓋件能與罐壁以可脫開的方式連接。螺栓連接尤其是優(yōu)選的。如下是有利的,即,抽吸機組彈性地保持在第一凹部中。由此,可以將從抽吸機組傳遞至第一凹部的機械振動保持得很小。為了彈性地保持,例如可以應用密封件。例如可以規(guī)定如下,即,抽吸機組具有兩個彼此背離的貼靠面,其中,在抽吸機組的第一貼靠面和第一凹部的端壁之間布置有第一彈性密封件,并且其中,在抽吸機組的第二貼靠面和前述的外殼部分之間布置有第二彈性密封件。利用這兩個密封件,抽吸機組可以保持在外殼部分和第一凹部的端壁之間,其中,避免了抽吸機組直接貼靠端壁或者外殼部分并由此將機械振動從抽吸機組傳遞至端壁或外殼部分的風險保持得很小。按照有利的方式,使用第三彈性密封件將抽吸機組固定在第一凹部中,第三彈性密封件布置在抽吸機組和保持件的前述的凸緣部分之間。容納抽吸機組的第一凹部按照有利的方式成形在清潔液罐的底壁中。如下是有利的,S卩,至少一個導氣通道的至少一個通道區(qū)域成形在清潔液罐的底壁中。清潔液罐優(yōu)選設計為中空體,中空體在其背離要清潔的地面的上側具有第三凹部,該第三凹部構成污液罐并由蓋部遮蓋,并且中空體在其面對要清潔的地面的下側具有第一凹部,該第一凹部容納抽吸機組并由第一遮蓋件遮蓋,其中,不僅第一凹部而且第三凹部均至少在它們的周邊的部分區(qū)域上由清潔液罐的內部空間圍繞。在清潔液罐的內部空間中可以注入清潔液。第二凹部優(yōu)選也由清潔液罐的內部空間圍繞。按照有利的方式,至少容納抽吸機組的第一凹部在周向方向上完全由清潔液罐的內部空間圍繞,因為這樣特別顯著地抑制了噪聲。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進行進一步說明。其中:
圖1示出可移動的地面清潔設備的示意性側視圖;圖2沿圖3的直線3-3示出圖1的地面清潔設備的局部剖面圖,其具有在第一凹部中保持在保持件處的并由第一遮蓋件遮蓋的抽吸機組;圖3示出圖1的地面清潔設備的清潔液罐的仰視圖,其中,第一和第二遮蓋件安裝在清潔液罐的底壁上;圖4示出圖3的清潔液罐的仰視圖,其中,第一和第二遮蓋件已取下;圖5沿圖3的直線5-5示出地面清潔設備的剖面圖;以及圖6示出圖2的布置在保持件處的并由遮蓋件遮蓋的抽吸機組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附圖中示意性示出洗地機10形式的根據本發(fā)明的地面清潔設備,利用其幫助可以清潔地面15。洗地機10具有一件式的中空體12,其由塑料材料制成且放置在行進機構14上。轉動輪16能轉動地支承在行進機構上,從而洗地機10可以沿著地面15移動。在中空體12的下方,刷頭18保持在行進機構14的前方并且在行進機構14的后方布置有抽吸桿20。刷頭18在其下側具有兩個能轉動地支承的第一刷輥22和第二刷輥23形式的清潔工具并且可以從其圖1所示的升起的位置出發(fā)下降至地面15來清潔地面15。抽吸桿20按照通常方式包括附圖中為清楚的概覽而未示出的抽吸唇形件并且可以從其圖1所示的升起的位置移至下降的位置,在下降的位置抽吸唇形件接觸地面15。中空體12在其面對地面15的下側具有其中布置有抽吸機組32的第一凹部25以及構成隨后還要進一步說明的排氣空間29的第二凹部27。中空體12在其背離地面15的上側具有第三凹部30,其構成污液罐26并由蓋部28遮蓋。中空體12的內部空間34構成清潔液罐36,其沿周向方向完全地圍繞第三凹部30也就是說污液罐26、構成排氣空間26的第二凹部27以及容納抽吸機組32的第一凹部25。中空體12的下側由清潔液罐36的底壁37構成,底壁37具有大致平行于地面15分布的且延伸直至第二凹部27的第一底壁部分38。第一底壁部分38與在第二凹部27中傾斜向上分布的第二底壁部分39相連。第一凹部25在第一底壁部分38的后端部的區(qū)域內成形并且具有與第一底壁部分38—體式相連的側壁40以及端壁41,第一抽吸通道42從端壁41出發(fā)延伸直至蓋部28。第一抽吸通道42貫穿中空體12的內部空間34。蓋部28包括第二抽吸通道44,其與第一抽吸通道42相連。通過第一抽吸通道42和第二抽吸通道44可以由抽吸機組32向污液罐26加載負壓。污液罐26通過自身公知的而在附圖中為清楚地概覽未示出的抽吸管路與抽吸桿20處于流體流通連接中。清潔液罐36中可以儲存清潔液優(yōu)選是水,清潔液可以在刷頭18的區(qū)域內施加到要清潔的地面15上。所施加的液體能夠連同已清理的污物顆粒借助抽吸桿20從地面15吸取并轉送到污液罐26中。尤其如從圖2和圖3明顯看出那樣,第一凹部25由第一遮蓋件51遮蓋,第一遮蓋件51不僅在第一凹部25上延伸,而且延伸直至布置在刷頭18上方的第二凹部27的邊緣處。第一遮蓋件51利用連接螺栓53與底壁37以能脫開的方式相連。在第一凹部25的區(qū)域內,第一遮蓋件51覆蓋沉入第一凹部25的保持件55,保持件55支撐抽吸機組32。保持件55包括外殼部分57和凸緣部分58,它們一件式地彼此相連并且同第一遮蓋件51 —樣由塑料材料制成。凸緣部分58與底壁37擰緊并且具有多個通孔。抽吸機組32包括抽吸渦輪機60和電動馬達61,電動馬達61驅動抽吸渦輪機60。電動馬達61由外殼部分57容納,并且抽吸渦輪機60布置在外殼部分57和第一凹部25的端壁41之間。在抽吸渦輪機60和端壁41之間布置有第一彈性密封件63并且在抽吸渦輪機60和外殼部分57之間布置有第二彈性密封件64。第三彈性密封件65定位在電動馬達61的背離抽吸渦輪機60的背側與凸緣部分58之間。利用這三個密封件63、64和65,抽吸機組32在第一凹部25中彈性地支承在端壁41和保持件55之間。第一遮蓋件51與底壁37組合地構成三個導氣通道。為此,在第一遮蓋件51中成形有第一槽形通道區(qū)域68和第二槽形通道區(qū)域69以及第三槽形通道區(qū)域70,而在底壁37中成形有第四槽形通道區(qū)域72、第五槽形通道區(qū)域73和第六槽形通道區(qū)域74。在將第一遮蓋件51安裝在底壁37上時,第一遮蓋件51的第一通道區(qū)域68覆蓋底壁37的第四通道區(qū)域72。按照相應的方式,第一遮蓋件51的第二通道區(qū)域69覆蓋底壁37的第五通道區(qū)域73,而第一遮蓋件51的第三通道區(qū)域70覆蓋底壁37的第六通道區(qū)域74。第一通道區(qū)域68與第四通道區(qū)域72組合地構成第一導氣通道76,第一導氣通道76從第一凹部25延伸直至第二凹部27并在那里限定第一開口 77。第二通道區(qū)域69與第五通道區(qū)域73組合地構成第二導氣通道79,第二導氣通道79同樣從第一凹部25出發(fā)并延伸大約直至第一底壁部分38的中部并在那里具有第二開口 80。第三通道區(qū)域70與第六通道區(qū)域74組合地構成第三導氣通道83,第三導氣通道83平行于第二導氣通道79地分布并終止于第三開口84。第三導氣通道83布置在第一導氣通道76和第二導氣通道79之間并且設計的比第一導氣通道76更短,也設計的比第二導氣通道79更短。如從圖3和圖4明顯看出的那樣,第一導氣通道76的長度是第一凹部25的直徑的數倍,并且第二導氣通道79的長度也大于第一凹部25的直徑。抽吸渦輪機60在其面對端壁41的前側具有抽吸入口 86,通過抽吸入口 86可以將抽吸空氣吸入抽吸渦輪機60。此外,抽吸渦輪機60包括多個抽吸出口 87,它們在抽吸渦輪機60的周邊上均勻分布地布置。第一環(huán)形空間89在電動馬達61和外殼部分57之間延伸,第二環(huán)形空間91在第一凹部25之內圍繞外殼部分57和抽吸渦輪機60地延伸。抽吸渦輪機60的抽吸出口 87通入第二環(huán)形空間91,第二環(huán)形空間91通過凸緣部分58的在附圖中未示出的穿通部與第一導氣通道76處于流體流通連接中。由此,第一導氣通道76構成用于由抽吸機組32抽吸的抽吸空氣的排出通道,通過第一導氣通道76可以將抽吸空氣輸送至排氣空間29。尤其如從圖5明顯看出的那樣,設置在刷頭18上方的排氣空間29構造成在下側成形到中空體12中的第二凹部27,其由面對刷頭18的那側上的第二遮蓋件95遮蓋。第二遮蓋件95呈板形地設計并且在其背離刷頭18的上側承載豎直取向的分隔壁97,分隔壁97將排氣空間29分為第一部分空間99和第二部分空間101。分隔壁97沿豎直方向從第二遮蓋件95出發(fā)僅在第二凹部27的整個豎直的延伸部的一部分上延伸,從而在分隔壁97的上方構成穿通部103,第一部分空間99通過穿通部103與第二部分空間101處于流體流通連接中。第一導氣通道76通入第一部分空間99,因而可以將由抽吸機組32抽吸的抽吸空氣輸送至第一部分空間99。抽吸空氣隨后可以通過穿通部103進入第二部分空間101,抽吸空氣可以從第二部分空間101出發(fā)通過排出口 104排放至外部環(huán)境。第二導氣通道79通入凸緣部分58的中央通孔93并且構成用于馬達冷卻空氣的排出通道,通過第三導氣通道83可以向電動馬達61輸送馬達冷卻空氣。為此,第三導氣通道83與沿周向方向圍繞電動馬達63的第一環(huán)形空間89處于流體流通連接中。電動馬達61通常具有自身公知的而在附圖中為清楚地概覽未示出的風扇葉輪,利用風扇葉輪的幫助可以從第一環(huán)形空間69抽吸冷卻空氣。冷卻空氣可以流過電動馬達61并且通過中央通孔93和與其連接的第二導氣通道79排放至外部環(huán)境。通過將抽吸機組32布置在第一凹部25中以及通過利用第一遮蓋件51遮蓋第一凹部25明顯地抑制了抽吸機組32的運行噪聲。進一步的噪聲抑制如此地實現,即,不僅由抽吸機組32抽吸的抽吸空氣而且馬達冷卻空氣均不能直接進入第一凹部25和從其中流出,而是通過第一、第二和第三導氣通道76、79和83進行引導。噪聲抑制還附加地通過抽吸機組32利用第一、第二和第三密封件63、64和65的幫助彈性支承在第一凹部25中而得到支持,第一、第二和第三密封件63、64和65克服了抽吸機組32的機械振動直接傳遞至清潔液罐36。通過提供第二凹部27形式的排氣空間29確保了運行噪聲的進一步抑制,第二凹部27由第二遮蓋件95遮蓋并利用分隔壁97分為第一部分空間99和第二部分空間101。由抽吸機組32抽吸的抽吸空氣可以通過第一導氣通道76輸送給排氣空間29的第一部分空間99,空氣可以從第一部分空間99出發(fā)通過穿通部103輸送給第二部分空間101并且隨后通過排出口 104排放到外部環(huán)境。通過這種空氣引導可以將出現的運行噪聲保持得很小。因此,洗地機10的特征在于出現的噪聲相對較小。此外,提供第一遮蓋件51的優(yōu)點還在于,能夠以簡單的方式清潔導氣通道76、79和83。為此,僅需將第一遮蓋件51從底壁37取下。為此,完整的中空體12可以相對于行進機構14繞平行于刷輥22、23的轉動軸線取向的樞轉軸線(在附圖中未示出)擺轉,從而能以簡單的方式觸及底壁37和安裝在其上的第一遮蓋件51。按照相應的方式也可以觸及第二遮蓋件,其可以在需要時例如為了清潔排氣空間而被取下。基于如下有效的消音手段可以取消附加的消音材料,即,抽吸機組32定位在第一凹部25中;導氣通道76、79和83的相對較長的流體流通路徑;抽吸機組32彈性地支承在第一凹部30中;以及提供由第二遮蓋件遮蓋的并分為兩個部分空間的排氣空間。
權利要求
1.一種能移動的地面清潔設備(10),其具有至少一個用于清潔地面(15)的清潔工具(22、23)、清潔液罐(36)以及污液罐(26)和抽吸機組(32),所述抽吸機組用于吸取施加到地面(15)上的清潔液并將所述清潔液轉送至所述污液罐(26)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清潔液罐(36)的或所述污液罐(26)的罐壁內成形有第一凹部(25),所述抽吸機組(32)布置在所述第一凹部中并且所述第一凹部由第一遮蓋件(51)遮蓋,其中,所述罐壁和/或所述第一遮蓋件(51)構成至少一個導氣通道(76、79、83),所述導氣通道從所述第一凹部(30)延伸直至開口(77、80、8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清潔設備,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導氣通道(76、79、83)具有成形在所述遮蓋件(51)中的第一通道區(qū)域(68、69、70)和成形在所述罐壁中的第二通道區(qū)域(72、73、74)。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地面清潔設備,其特征在于,兩個通道區(qū)域(68、69、70、72、73,74)均呈槽形地設計并且彼此相疊地布置。
4.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地面清潔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罐壁和/或所述第一遮蓋件(51)構成至少三個導氣通道(76、79、83),其中,第一導氣通道(76)構成用于由所述抽吸機組(32)抽吸的抽吸空氣的排出通道,并且其中,第二和第三導氣通道構成用于所述抽吸機組(32)的冷卻空氣的進入通道或排出通道。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地面清潔設備,其特征在于,用于抽吸空氣的排出通道的長度大于所述第一凹部(25)的直徑。
6.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地面清潔設備,其特征在于,用于抽吸空氣的排出通道的長度至少雙倍于所述第一凹部(25)的直徑。
7.根據權利要求4、5或6所述的地面清潔設備,其特征在于,用于所述抽吸機組(32)的冷卻空氣的進入通道的和/或排出通道的長度大于所述第一凹部(25)的直徑。
8.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地面清潔設備,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導氣通道(76)通入排氣空間(29)。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地面清潔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氣空間(29)設計為成形到所述清潔液罐(36)的或所述污液罐(26)的罐壁中的第二凹部(27)。
10.根據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地面清潔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氣空間(29)由第二遮蓋件(95)遮蓋。
11.根據權利要求8至10之一所述的地面清潔設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氣空間(29)中布置有分隔壁(97),所述分隔壁將所述排氣空間(29)分為第一和第二部分空間(99、101),它們彼此處于流體流通連接中,其中,至少一個導氣通道(76)通入所述第一部分空間(99),并且其中,所述第二部分空間(101)通過排出口( 104)與外部環(huán)境處于流體流通連接中。
12.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地面清潔設備,其特征在于,保持件(55)沉入所述第一凹部(25),所述保持件容納所述抽吸機組(32)的電動馬達(61)并且所述保持件由所述第一遮蓋件(51)遮蓋。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地面清潔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件(55)具有外殼部分(57 ),所述外殼部分圍繞所述電動馬達(61 ),其中,第一環(huán)形空間(89 )在所述外殼部分(57)和所述電動馬達(61)之間延伸,所述第一環(huán)形空間與一導氣通道(83)處于流體流通連接中。
14.根據權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地面清潔設備,其特征在于,第二環(huán)形空間(91)在所述保持件(55)和所述第一凹部(25)的壁(40)之間延伸,所述第二環(huán)形空間與所述抽吸機組(32)的至少一個抽吸出口(87)以及與一導氣通道(76)處于流體流通連接中。
15.根據權利要求12、13或14所述的地面清潔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蓋件(51)與所述罐壁能以能脫開的方式連接,其中,在所述第一遮蓋件(51)和所述罐壁之間布置有所述保持件(55)的凸緣部分(58)。
16.根據權利要求12至15之一所述的地面清潔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機組(32)彈性地保持在所述第一凹部(30)中。
17.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地面清潔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部(30)成形在所述清潔液罐(36)的底壁(37)中。
18.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地面清潔設備,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導氣通道(76、79、83)的至少一個通道區(qū)域(73、73、74)成形在所述清潔液罐(36)的底壁(37)中。
19.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地面清潔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潔液罐(36)設計為中空體(12),所述中空體在其背離所述地面(15)的上側具有第三凹部(30),所述第三凹部構成所述污液罐(26)并由蓋部(28)遮蓋,并且所述中空體在其面對所述地面(12)的下側具有所述第一凹部(25),所述第一凹部容納所述抽吸機組(32)并由所述第一遮蓋件(51)遮蓋,其中,不僅所述第一凹部(25)而且所述第三凹部(30)均至少在它們的周邊的部分區(qū)域上由所述清潔液罐(36) 的內部空間(34)圍繞。
全文摘要
能移動的地面清潔設備(10),其具有至少一個清潔工具(22、23)、清潔液罐(36)、污液罐(26)和抽吸機組(32)。為了改進地面清潔設備(10)以使其產生的噪聲較小而在清潔液罐(36)的或污液罐(26)的罐壁內成形有第一凹部(30),抽吸機組(32)布置在第一凹部中并且第一凹部由第一遮蓋件(51)遮蓋;其中,罐壁和/或第一遮蓋件(51)構成至少一個導氣通道(76、79、83),所述導氣通道從第一凹部(30)延伸直至開口(77、80、84)。
文檔編號A47L11/40GK103209630SQ201080070169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11月15日
發(fā)明者弗蘭克·農嫩曼, 伯恩哈特·毛雷爾, 斯特芬·庫爾茨 申請人:阿爾弗雷德·凱馳兩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