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水壺壺蓋的開關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生活必需品領域,尤其是涉及水壺壺蓋的開關裝置。
背景技術:
一般的水壺壺蓋的開關裝置是由外側外殼和內部內芯相互套合組成。內芯上部有一上蓋,上蓋上有一推片,推片通過滑動槽與上蓋滑動連接;內芯內部有一封水件,封水件上部有固定卡扣,封水件外側有彈力部件;通過對翻片施加力打開開關,通過壓力下壓封水件,使液體從杯內流出后,通過推片及彈力部件使裝置復原。一般的水壺壺蓋在使用時,通常使用時間不長就會發(fā)生開關難開啟、杯蓋內卡扣脫落,并且發(fā)生內芯余水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水壺壺蓋的開關裝置,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開 關難開啟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還解決了杯蓋內卡口脫落以及內芯余水的問題。為此,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水壺壺蓋的開關裝置,由外側外殼和內部內芯相互套合組成;內芯上部有一上蓋,上蓋與內芯相互扣合;上蓋上有一推片,推片通過滑動槽與上蓋滑動連接;內芯內部有一封水裝置,封水裝置頂端在推片滑動的軌跡上;封水裝置上部有一卡扣,卡扣與封水裝置相互嵌合,卡扣和封水裝置的配合高度為封水裝置直徑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其特征在于封水裝置分為泄壓軸和封水件兩部分,泄壓軸與封水件間隙連接,泄壓軸外側有泄壓軸彈力部件,封水件外側有封水件彈力部件;泄壓軸彈力部件上部與卡扣相抵,泄壓軸彈力部件下部與封水件彈力部件相抵。進一步改進,在上蓋底部有一環(huán)形弧狀防水配件,防水配件的寬度與上蓋延伸部分和內芯之間的距離相同;防水配件的底部與上蓋延伸部分的封水圈相抵,該封水圈與上蓋延伸部分相互嵌合。進一步改進,在上蓋內有一環(huán)形圈,上蓋通過此環(huán)形圈與內芯相扣合。進一步改進,在距泄壓軸下部有泄壓軸環(huán)形圈,二者相互嵌合。進一步改進,開關裝置底部為一大封水環(huán)形圈,所述大封水環(huán)形圈與外殼接觸,與封水件底面相抵。采用這樣的結構后,將一個封水裝置部件分成為兩個部件,分別設計為泄壓軸和封水件,從而在推動推片時,杯體內大氣壓力大于泄壓軸彈力部件的彈力,因此封水件保持原位置不變,泄壓軸向下移動,泄壓軸和封水件分離,大氣經泄壓軸和封水件之間的縫隙排出。由于開關裝置多了一個泄壓排氣的過程,因此使開關更加容易打開。為了保護水壺及壺蓋不被過大氣壓破壞而產生意外,本實用新型還具有如下的保護功能當杯內氣壓過大時,氣壓推動封水件向上運動,封水件彈力部件和泄壓軸彈力部件在封水件和泄壓軸間起一個緩沖作用,使泄壓軸保持不動,在封水件和泄壓封水圈之間產生縫隙,以起到排氣泄壓的作用,從而起到保護作用。[0012]傳統(tǒng)卡扣因壁厚設計較薄,在彈簧的彈力及杯內熱水的作用下,容易變軟導致卡扣脫落,本實用新型改進了卡扣的結構,使卡扣和封水件的配合高度在泄壓軸直徑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基礎上加高了十分之一,卡扣利用彈性將封水件牢固地卡住,徹底解決了卡扣易脫落的問題。傳統(tǒng)的開關裝置沒有封水圈和防水配件,導致在倒水的時候從封水件和內芯之間的間隙中滲水進去,而本實用新型增加了封水圈和防水配件,通過封水圈的凸起部分以及對防水配件的寬度設置,起到了密封內芯和封水件之間的間隙的作用,確保開關在倒水時余水不會留在開關內,避免了傳統(tǒng)內芯余水問題。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圖I為本實用新型關閉狀態(tài)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開啟后泄壓狀態(tài)下的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開啟狀態(tài)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I。本實施例是由外側外殼10和內部內芯12相互套合組成;內芯12上部有一上蓋7,上蓋7與內芯12通過環(huán)型圈9相互扣合。在上蓋7底部有一環(huán)形弧狀防水配件4,防水配件4的寬度與上蓋延伸部分101和內芯12之間的距離相同。防水配件4的底部與上蓋延伸部分101的封水硅膠圈11相抵,而該封水硅膠圈11與上蓋延伸部分101相互嵌合。上蓋7上有一推片1,推片I通過滑動槽與上蓋7滑動連接。內芯12內部有一泄壓軸5,泄壓軸5頂端在推片I滑動的軌跡上。泄壓軸5上部有一固定的卡扣8,卡扣8與泄壓軸5相互嵌合,卡扣8和泄壓軸5的配合高度為泄壓軸直徑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距離泄壓軸5頂部三分之一處有一泄壓軸彈簧2,距泄壓軸5下部有泄壓軸硅膠圈6相互嵌合。泄壓軸彈簧2上部與卡扣8相抵,泄壓軸彈簧2下部與一封水件彈簧3相抵。封水件14與泄壓軸5間隙連接,封水件14外側有封水件彈簧3 ;封水件14底部與大封水硅膠圈13相抵。參見圖2。工作時,施加力將推片I推出滑槽,滑動過程中推片I下方壓迫泄壓軸5,泄壓軸5在受到推片I作用力后豎直向下運動,帶動卡扣8 一起向下運動,卡扣8底部與泄壓軸彈簧2相抵,將泄壓軸彈簧2下壓,泄壓軸彈簧2受壓變形,當泄壓軸彈簧2受壓變形達到最大時,推片I與泄壓軸5卡牢而停止滑動,相互卡牢完成開啟狀態(tài)。此時杯體內大氣壓力大于泄壓軸彈簧2的彈力,因此封水件14保持原的位置不變泄壓軸5向下移動,泄壓軸5和封水件14分離,大氣經泄壓軸5和封水件14之間的縫隙排出。而當杯內的氣壓較大時,氣壓推動封水件14向上運動,封水件彈簧3在泄壓軸彈簧2間起一個緩沖作用,使泄壓軸5保持不動,在封水件14和泄壓硅膠圈6之間產生縫隙,以起到排氣泄壓的作用。參見圖3。在泄氣狀態(tài)后,泄壓軸5上的壓力經過卡扣8和泄壓軸彈簧2將作用力傳到封水件14上,使封水件14和大封水硅膠圈13分離,封水件14與大封水硅膠圈13出現(xiàn)一定縫隙,杯內液體可通過縫隙流出,達到開關出水的目的。參見
圖1,當施加力推回推片I時,推片I沿滑槽向內運動,在泄壓軸彈簧2對卡扣8向上彈力的輔助下,推片I、封水件14及泄壓軸恢復到關閉狀態(tài)。此時出水縫隙由于封水件14與大封水硅膠圈13相抵而消失。杯內液體封閉在杯中而無法流出。傳統(tǒng)的開關是泄壓軸5和封水件14為同一個部件,因封水件底部面積大,同時杯內部加裝熱水后大氣壓力較大,在推動推片I時需要很大的作用力,造成開關難以打開。而本實施例將一個部件分成為兩個部件,分別設計為泄壓軸5和封水件14,從而在推動推片時,開關裝置多了一個泄壓排氣的過程,因此使開關更加容易打開。傳統(tǒng)卡扣因壁厚設計較薄,在彈簧的彈力及杯內熱水的作用下,容易變軟導致卡扣脫落,本實施例改進了卡扣8的結構,使卡扣8和封水件14的配合高度在原有的基礎上加高,卡扣8利用彈性將封水件牢固的卡住,徹底解決了卡扣8易脫落的問題。傳統(tǒng)的開關裝置沒有封水硅膠圈11和防水配件4,導致在倒水的時候從封水件14和內芯12之間的間隙中滲水進去,而本實施例增加了 封水硅膠圈11和防水配件4,此處通過封水硅膠圈11凸起部分以及配合防水配件4的寬度,將內芯12和封水件14之間的間隙進行了密封,確保開關在倒水時余水不會留在開關內,避免了傳統(tǒng)內芯余水問題。
權利要求1.一種水壺壺蓋的開關裝置,由外側外殼和內部內芯相互套合組成;內芯上部有一上蓋,上蓋與內芯相互扣合;上蓋上有一推片,推片通過滑動槽與上蓋滑動連接;內芯內部有一封水裝置,封水裝置頂端在推片滑動的軌跡上;封水裝置上部有一卡扣,卡扣與封水裝置相互嵌合,卡扣和封水裝置的配合高度為封水裝置直徑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其特征在于封水裝置分為泄壓軸和封水件兩部分,泄壓軸與封水件間隙連接,泄壓軸外側有泄壓軸彈力部件,封水件外側有封水件彈力部件;泄壓軸彈力部件上部與卡扣相抵,泄壓軸彈力部件下部與封水件彈力部件相抵。
2.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水壺壺蓋的開關裝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蓋底部有一環(huán)形弧狀防水配件,防水配件的寬度與上蓋延伸部分和內芯之間的距離相同;防水配件的底部與上蓋延伸部分的封水圈相抵,該封水圈與上蓋延伸部分相互嵌合。
3.按照權利要求I或者2所述的水壺壺蓋的開關裝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蓋內有一環(huán)形圈,上蓋通過此環(huán)形圈與內芯相扣合。
4.按照權利要求I或者2所述的水壺壺蓋的開關裝置,其特征在于在距泄壓軸下部有泄壓軸環(huán)形圈,二者相互嵌合。
5.按照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水壺壺蓋的開關裝置,其特征在于開關裝置底部為一大封水環(huán)形圈,所述大封水環(huán)形圈與外殼接觸,與封水件底面相抵。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水壺壺蓋的開關裝置,由外側外殼(10)和內部內芯(12)相互套合組成;內芯(12)上部有一上蓋(7),上蓋(7)與內芯(12)相互扣合;上蓋(7)上有一推片(1),推片(1)通過滑動槽與上蓋(7)滑動連接;內芯(12)內部有一封水裝置,封水裝置上部有一固定卡扣(8),卡扣(8)與封水裝置(14)相互嵌合;封水裝置底部與一大封水圈(13)相互扣緊;封水裝置分為泄壓軸(5)和封水件(14)兩部分,泄壓軸(5)與封水件(14)間隙連接。本實用新型提高了水壺壺蓋開關裝置的使用壽命,并且在使用時更加安全舒適。
文檔編號A47J36/10GK202698834SQ20122033890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3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7月13日
發(fā)明者應雄 申請人:雄泰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