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尾攪拌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無尾攪拌機,包括:殼體;攪拌電機,所述攪拌電機設在所述殼體內(nèi);能量接受線圈,所述能量接受線圈設在所述殼體內(nèi)且與所述攪拌電機電連接;和能量發(fā)射線圈,所述能量發(fā)射線圈設在所述殼體外,所述能量發(fā)射線圈與所述能量接受線圈無線連接。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無尾攪拌機,通過設置能量接受線圈與能量發(fā)射線圈,并將能量接收線圈與能量發(fā)射線圈無線連接,能量發(fā)射線圈能夠?qū)⒛芰繜o線傳遞給能量接受線圈,進而傳輸給攪拌電機,使攪拌電機得以工作,采用此種無線供能方式的無尾攪拌機無需電源線,移動方便,使用便捷。
【專利說明】無尾攪拌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器【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無尾攪拌機。
【背景技術】
[0002]帶電源線的攪拌機,例如豆?jié){機,在使用中移動不便,且電源線容易絆手絆腳,安全性低,有待進一步改進。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使用方便的無尾攪拌機。
[0004]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無尾攪拌機,包括:殼體;攪拌電機,所述攪拌電機設在所述殼體內(nèi);能量接受線圈,所述能量接受線圈設在所述殼體內(nèi)且與所述攪拌電機電連接;和能量發(fā)射線圈,所述能量發(fā)射線圈設在所述殼體外,所述能量發(fā)射線圈與所述能量接受線圈無線連接。
[0005]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無尾攪拌機,通過設置能量接受線圈與能量發(fā)射線圈,并將能量接收線圈與能量發(fā)射線圈無線連接,能量發(fā)射線圈能夠?qū)⒛芰繜o線傳遞給能量接受線圈,進而傳輸給攪拌電機,使攪拌電機得以工作,采用此種無線供能方式的無尾攪拌機無需電源線,移動方便,使用便捷。
[0006]另外,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無尾攪拌機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術特征:
[0007]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攪拌電機設在所述能量接受線圈的上部,所述無尾攪拌機還包括散熱風扇,所述散熱風扇設在所述攪拌電機的轉(zhuǎn)軸上且位于所述攪拌電機與所述能量接受線圈之間。
[0008]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殼體的底部敞開形成所述散熱風扇的出風口,所述無尾攪拌機還包括線圈盤,所述線圈盤設在所述出風口處,所述能量接受線圈設在所述線圈盤上。
[0009]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無尾攪拌機還包括:擋風罩,所述擋風罩設在所述殼體內(nèi),所述擋風罩套設在所述攪拌電機和所述能量接受線圈的外周,所述擋風罩的上端和下端分別敞開以形成進風口和所述出風口。
[0010]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殼體的側(cè)壁上設有進風孔,所述擋風罩的上端鄰近所述進風孔設置。
[0011]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攪拌電機與所述能量接受線圈同軸設置。
[0012]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線圈盤的截面形成為工字形,所述線圈盤包括上部盤體、下部盤體和設在所述上部盤體與下部盤體之間的連接柱,所述能量接受線圈繞設在所述連接柱上且位于所述上部盤體和下部盤體之間。
[0013]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上部盤體和下部盤體上分別設有多個沿其徑向延伸且沿其周向間隔開布置的通風孔。[0014]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連接柱形成為空心柱狀。
[0015]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上部盤體、下部盤體和連接柱一體形成。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無尾攪拌機的結(jié)構示意圖;
[0017]圖2是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無尾攪拌機的線圈盤的剖面圖;
[0018]圖3是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無尾攪拌機的線圈盤的俯視圖。
[0019]附圖標記:
[0020]無尾攪拌機100 ;
[0021]殼體10 ;進風孔11 ;出風口 12 ;
[0022]攪拌電機20;轉(zhuǎn)軸21;
[0023]能量接受線圈30 ;
[0024]能量發(fā)射線圈40 ;
[0025]線圈盤50 ;上部盤體51 ;下部盤體52 ;連接柱53 ;通風孔54 ;
[0026]散熱風扇60 ;
[0027]擋風罩70,進風口 71 ;上端72 ;下端73。
【具體實施方式】
[0028]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0029]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 “內(nèi)”、“外”、“軸向”、“徑
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0030]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shù)量。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0031]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nèi)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0032]下面結(jié)合附圖詳細描述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無尾攪拌機100。
[0033]如圖1至圖3所示,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無尾攪拌機100包括殼體10、攪拌電機20、能量接受線圈30和能量發(fā)射線圈40。具體而言,攪拌電機20設在殼體10內(nèi),能量接受線圈30設在殼體10內(nèi)且與攪拌電機20電連接。能量發(fā)射線圈40設在殼體10外,能量發(fā)射線圈40與能量接受線圈30無線連接。
[0034]由此,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無尾攪拌機100,通過設置能量接受線圈30與能量發(fā)射線圈40,并將能量接受線圈30與能量發(fā)射線圈40無線連接,能量發(fā)射線圈40能夠?qū)⒛芰?如電能)無線傳遞給能量接受線圈30,進而傳輸給攪拌電機20,使攪拌電機20得以工作。采用此種無線供能方式的無尾攪拌機100無需電源線,移動方便,使用便捷。
[0035]具體地,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殼體10上設有進風孔11,殼體10的底部敞開形成出風口 12。進風孔11與出風口 12的數(shù)量可以有多個。無尾攪拌機100還包括線圈盤50,線圈盤50設在出風口 12處,能量接受線圈30設在線圈盤50上。也就是說,設有能量接受線圈30的線圈盤50位于殼體10下端的出風口 12處。由此,當風從進風孔11吹入,經(jīng)過殼體10,最后從出風口 12吹出時,線圈盤50及其上的能量接受線圈30能夠被風吹至IJ,從而能夠與風進行熱交換,實現(xiàn)冷卻。
[0036]進一步地,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攪拌電機20設在能量接受線圈30的上部,無尾攪拌機100還包括散熱風扇60,散熱風扇60設在攪拌電機20的轉(zhuǎn)軸21上且位于攪拌電機20與能量接受線圈30之間。由于散熱風扇60可加快殼體10內(nèi)的氣體流動,使攪拌電機20和能量接受線圈30同時散熱,冷卻速率加快。將散熱風扇60設在轉(zhuǎn)軸21上,使得散熱風扇60可在攪拌電機20的帶動下轉(zhuǎn)動,避免了對散熱風扇60進行額外單獨供能,從而節(jié)約了能源。
[0037]當然能量接受線圈30和攪拌電機20也可采用自然冷卻的方式進行散熱降溫,但考慮到無尾攪拌機100的內(nèi)部空間較小,當能量接受線圈30采用自然冷卻的方式散熱時,能量接受線圈30本身的溫升會很高,導致周圍的結(jié)構件可能會因溫度過高而破壞,所以能量接受線圈30需要采用強制散熱的方式進行冷卻。當在無尾攪拌機100內(nèi)設置散熱風扇60時,能量接受線圈30可以得到較好的散熱降溫。其中,散熱風扇60可鄰近能量接受線圈30設置,以使能量接受線圈30能夠更快散熱。
[0038]更進一步地,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無尾攪拌機100還包括擋風罩70,擋風罩70設在殼體10內(nèi),擋風罩70套設在攪拌電機20和能量接受線圈30的外周,擋風罩70的上端72和下端73分別敞開以形成進風口 71和出風口 12。由此,擋風罩70可起到擋風作用,使散熱風扇60產(chǎn)生的風能更加集中的吹向能量接受線圈30,并對能量接受線圈30進行散熱,使能量接受線圈30冷卻得更快,避免溫度過高對周圍部件的破壞。
[0039]需要說明的是,擋風罩70的上端72應低于殼體10上的進風孔11,由此,從進風孔11吹入的冷風可從擋風罩70上的進風口 71進入到擋風罩70內(nèi),并集中吹向能量接受線圈30,與能量接受線圈30進行熱交換,使能量接受線圈30得以冷卻,最終熱交換后的熱風從出風口 12吹出。
[0040]具體地,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殼體10的側(cè)壁上設有進風孔11,擋風罩70的上端72鄰近進風孔11設置。由此,擋風罩70上端72的進風口 71即能夠鄰近進風孔11,從而使從進風孔11吹入的風能夠更大程度的從進風口 71吹入到擋風罩70內(nèi),使與攪拌電機20和能量接受線圈30熱交換的風量有所增加,攪拌電機20和能量接受線圈30冷
卻得更快。
[0041]另外,擋風罩70的橫向尺寸由上至下可不同,如圖1所示,擋風罩70的的橫向尺寸由上至下依次增大,擋風罩70上套設攪拌電機20外周的部分窄于擋風罩70上套設散熱風扇60外周的部分,擋風罩70上套設散熱風扇60外周的部分窄于擋風罩70上套設能量接受線圈30外周的部分。相比于橫向截面上下相同的擋風罩,此變截面的擋風罩70能夠更加貼近內(nèi)部套設的部件,使擋風罩70內(nèi)的風更易于集中到攪拌電機20和能量接受線圈30上,提高散熱效果;同時也使無尾攪拌機100的內(nèi)部結(jié)構更為緊湊。
[0042]可以理解的是,擋風罩70的的橫向尺寸由上至下可以有其他變化形式,這可以根據(jù)攪拌電機20、散熱風扇60和能量接受線圈30的大小相應設置。
[0043]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實施例中,攪拌電機20與能量接受線圈30同軸設置。此時,攪拌電機20、散熱風扇60與能量接受線圈30由上到下依次排列并同軸設置。從進風口71吹入的風能夠更加均勻的吹向能量接受線圈30,使能量接受線圈30的散熱效果進一步提聞。
[0044]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線圈盤50的截面大體形成為工字形,線圈盤50包括上部盤體51、下部盤體52和設在上部盤體51與下部盤體52之間的連接柱53,能量接受線圈30繞設在連接柱53上且位于上部盤體51和下部盤體52之間。此時,上部盤體51與下部盤體52的橫向截面尺寸大于連接柱53的橫向截面尺寸,當能量接受線圈30繞設在連接柱53上時,上部盤體51與下部盤體52可以起到限制固定作用,使得能量接受線圈30不會從線圈盤50的上方和下方脫開,繞設更穩(wěn)固。
[0045]考慮到能量接受線圈30位于上部盤體51與下部盤體52之間,從進風口 71吹入的風可能會受到上部盤體51的阻礙,而不能夠吹向能量接受線圈30,進而使能量接受線圈30冷卻。為了解決該技術問題,可選地,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上部盤體51和下部盤體52上分別設有多個沿其徑向延伸且沿其周向間隔開布置的通風孔54。
[0046]具體地,通風孔54可形成為長條形,通風孔54可分內(nèi)外兩圈分布在盤體上,如圖3所示。通風孔54的形狀可以不僅限于此,只要滿足能夠使風通過盤體吹到能量接受線圈30上的要求即可。另外,上部盤體51與下部盤體52上的通風孔52的數(shù)量、大小和排布方式可相同,以使風能夠更順暢的從上部盤體51上的通風孔54吹入,并從下部盤體52上的通風孔54吹出,進而提高能量接受線圈30的冷卻效果。
[0047]如圖2所示,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連接柱53形成為空心柱狀??招闹鶢畹倪B接柱53可減小線圈盤50的質(zhì)量,同時也能進一步利于熱量的散發(fā)。另外,上部盤體51、下部盤體52和連接柱53可一體形成。一體形成的線圈盤50不僅成型方便,制備成本降低,而且保證了線圈盤50的整體結(jié)構穩(wěn)定性,同時也使整個線圈盤50與能量接受線圈30之間的連接更為穩(wěn)固。
[0048]綜上,當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無尾攪拌機100在通電后,能量發(fā)射線圈40將能量無線傳輸給能量接受線圈30,能量接受線圈30將此能量供給攪拌電機20,攪拌電機20由此轉(zhuǎn)動。而無需再使用電源線供電,使攪拌機100使用更為方便。
[0049]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無尾攪拌機100在使用時,攪拌電機20轉(zhuǎn)動,攪拌電機20上的轉(zhuǎn)軸21轉(zhuǎn)動,并帶動其上的散熱風扇60轉(zhuǎn)動。在散熱風扇60的轉(zhuǎn)動下,冷風可快速從進風孔11進入到無尾攪拌機100內(nèi),并接著從進風口 71進入到擋風罩70內(nèi),如圖1中箭頭所示。
[0050]此時,聚集到擋風罩70內(nèi)的冷風可依此吹過攪拌電機20和能量接受線圈30,并與兩者進行熱交換,攪拌電機20 (特別是內(nèi)部的發(fā)熱部件,如電極和線圈繞組)和能量接受線圈30上的熱量傳遞給冷風,攪拌電機20和能量接受線圈30的溫度迅速降低,實現(xiàn)快速冷卻,冷風接受熱量后溫度升高,得到的熱風可從出風口 12吹出殼體10,最終將熱量帶出無尾攪拌機100,使無尾攪拌機100得以冷卻。
[0051]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無尾攪拌機100的其它構成以及操作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都是已知的,在此不再詳細描述。
[0052]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jié)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jié)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須針對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jié)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jié)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況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將本說明書中描述的不同實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實施例或示例的特征進行結(jié)合和組合。
[0053]盡管上面已經(jīng)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實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nèi)可以對上述實施例進行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
【權利要求】
1.一種無尾攪拌機,其特征在于,包括: 殼體; 攪拌電機,所述攪拌電機設在所述殼體內(nèi); 能量接受線圈,所述能量接受線圈設在所述殼體內(nèi)且與所述攪拌電機電連接;和 能量發(fā)射線圈,所述能量發(fā)射線圈設在所述殼體外,所述能量發(fā)射線圈與所述能量接受線圈無線連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尾攪拌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電機設在所述能量接受線圈的上部,所述無尾攪拌機還包括散熱風扇,所述散熱風扇設在所述攪拌電機的轉(zhuǎn)軸上且位于所述攪拌電機與所述能量接受線圈之間。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無尾攪拌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的底部敞開形成所述散熱風扇的出風口,所述無尾攪拌機還包括線圈盤,所述線圈盤設在所述出風口處,所述能量接受線圈設在所述線圈盤上。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無尾攪拌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擋風罩,所述擋風罩設在所述殼體內(nèi),所述擋風罩套設在所述攪拌電機和所述能量接受線圈的外周,所述擋風罩的上端和下端分別敞開以形成進風口和所述出風口。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無尾攪拌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的側(cè)壁上設有進風孔,所述擋風罩的上端鄰近所述進風孔設置。
6.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無尾攪拌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電機與所述能量接受線圈同軸設置。
7.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無尾攪拌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線圈盤的截面形成為工字形,所述線圈盤包括上部盤體、下部盤體和設在所述上部盤體與下部盤體之間的連接柱,所述能量接受線圈繞設在所述連接柱上且位于所述上部盤體和下部盤體之間。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無尾攪拌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盤體和下部盤體上分別設有多個沿其徑向延伸且沿其周向間隔開布置的通風孔。
9.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無尾攪拌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柱形成為空心柱狀。
10.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無尾攪拌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盤體、下部盤體和連接柱一體形成。
【文檔編號】A47J31/44GK203749197SQ201420091698
【公開日】2014年8月6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2月28日
【發(fā)明者】伍世潤, 翁文豐, 肖桂良, 何新華, 區(qū)達理, 王志鋒 申請人:廣東美的生活電器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