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立體乒乓球拍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乒乓球拍,尤其是一種立體乒乓球拍。
背景技術(shù):
目前,我國乒乓球運動員多用直握拍法打球,該法正攻好打,也夠靈活,但是對于反手打法,就不夠有力度,也不夠靈活,它比不上橫握法,目前還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
發(fā)明內(nèi)容
為了克服目前直握拍打法所存在的缺點,本實用新提供一種立體乒乓球拍,該球拍集中了橫握拍及正握拍的優(yōu)點,不僅正面攻球,力度大、靈活、效果好,并且反手攻球也同樣有力度、靈活、效果好,可徹底克服橫握拍法及直握拍法的缺點,可大大提高橫握拍法及正握拍法運動員的技術(shù)水平。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shù)問題所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是該球拍包括上拍(1)、下拍(2)及握把(3)三部分,其特征是上拍(1)和下拍(2)的前緣相互固定連接,形成夾角∠α為18°,上拍(1)和下拍(2)的后緣之間,與斜握把(3)的上、下端相互固定連接,握把(3)與下拍(2)的相交形成夾角∠β為120°;使用時,手握斜握把(3)即可打球。
其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使該球拍集中了橫握拍及正握拍的優(yōu)點,不僅正面攻球,力度大、靈活、效果好,并且反手攻球也同樣有力度、靈活、效果好,可徹底克服橫握拍法及直握拍法的缺點,可大大提高橫握拍法及正握拍法運動員的技術(shù)水平。
以下結(jié)合附圖
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的結(jié)構(gòu)原理示意圖。
圖中,1·上拍,2·下拍,3·握把。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中,上、下拍(1)、(2)的正面形狀與一般的球拍形狀一樣為橢圓形。
在圖中,握把(3)的安裝位置是在上、下拍(1)、(2)后緣的中間位置。
權(quán)利要求1.一種立體乒乓球拍,該球拍包括上拍(1)、下拍(2)及握把(3)三部分,其特征是上拍(1)和下拍(2)的前緣相互固定連接,形成一個夾角∠α為18°,上拍(1)和下拍(2)的后緣之間,與一個斜握把(3)的上、下端相互固定連接,握把(3)與下拍(2)的相交形成夾角∠β為120°。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立體乒乓球拍,其特征是握把(3)的安裝位置是在上、下拍(1)、(2)后緣的中間位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乒乓球拍,尤其是一種立體乒乓球拍。該球拍包括上拍、下拍及握把三部分,其特征是上拍和下拍的前緣相互固定連接,形成夾角∠α為18°,上拍和下拍的后緣之間,與一個斜握把的上、下端相互固定連接,握把與下拍的相交形成夾角∠β為120°;使用時,手握斜握把即可打球。采用了上述方案,使該球拍集中了橫握拍及正握拍的優(yōu)點,不僅正面攻球,力度大、靈活、效果好,并且反手攻球也同樣有力度、靈活、效果好,可徹底克服橫握拍法及直握拍法的缺點,可大大提高橫握拍法及正握拍法運動員的技術(shù)水平。
文檔編號A63B59/00GK2659499SQ20032012051
公開日2004年12月1日 申請日期2003年11月6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3年11月6日
發(fā)明者陳劍秋 申請人:陳劍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