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竹筷及其制作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筷子,尤其涉及一種竹筷及其制作工藝。
背景技術:
天然竹材中空、尖削度大。同一根竹材不同部位竹壁厚度不同,靠近根部的竹壁較厚,越靠近竹稍部位竹壁越薄??曜拥男螤钜话愠噬洗笙滦〉男ㄐ巍V窨曛圃煲话氵x取厚度與筷子最上端直徑相當?shù)闹衿?,經加工切削成楔形竹筷。普通竹筷加工余量大,材料浪費較多,并且對靠近竹梢部位竹壁較薄的竹材無法充分利用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充分利用竹材資源的竹筷及其制作工藝。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竹筷的制作工藝,包括步驟SlO :制件;具體為選用厚度適當?shù)闹駰l分別制成竹筷不同部位的構件;S20 :涂膠;具體為將構件上用于拼接的拼接面上涂上環(huán)保防水膠;S30 :拼接;具體為將涂過膠的構件在常溫常壓下進行拼接;S40 :烘干;具體為將拼接后的竹筷采用微波快速烘干定型;S50 :拉漆;具體為在成型后的竹筷表面涂上環(huán)保防水漆。其中,所述竹筷由至少兩段構件沿長度方向拼接而成,步驟SlO中各構件選用厚度略大于竹筷該段部位最大厚度的竹條制作而成,進行拼接的兩構件拼接處設置為適配的禪形接頭。其中,所述竹筷由至少兩片構件沿厚度方向拼接而成,步驟S 10中選用厚度略大于各構件最大厚度的竹條制作而成。其中,步驟SlO中,所述各構件的截面由至少兩段折線加上連接所述折線的竹筷的外輪廓線圍合而成,所述折線沿構件長度方向的集合形成的平面構成構件用于拼接的拼接面。其中,在步驟SlO中,還對構件用于拼接的拼接面進行磨砂處理。其中,步驟S20中,所述環(huán)保防水膠為LB-環(huán)保膠。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的另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竹筷,包括竹筷主體,所述竹筷主體由至少兩構件拼接而成,所述構件上用于拼接的拼接面上涂覆有環(huán)保防水膠,所述構件通過所述環(huán)保防水膠膠合拼接,所述竹筷主體表面涂有環(huán)保防水漆。其中,所述構件沿長度方向拼接形成竹筷主體,相鄰兩構件的拼接處設置為榫形接頭。其中,所述構件沿厚度方向拼接形成竹筷主體,所述各構件的截面由至少兩段折線加上連接所述折線的竹筷的外輪廓線圍合而成,所述折線沿構件長度方向的集合形成的平面構成構件用于拼接的拼接面。其中所述構件的拼接面上進行磨砂處理。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區(qū)別于現(xiàn)有技術中竹筷加工余量大,材料浪費多,本發(fā)明通過多個構件拼接構成竹筷,可以利用厚度較小的竹條原料,可以基本實現(xiàn)竹材的全株利用,并可將竹加工產生的竹頭、竹梢等剩余物用作竹筷生產原料,達到資源充分利用的目的;構件之間通過環(huán)保防水膠膠合拼接,不需熱壓,加工簡單,環(huán)保安全;竹筷表面設置為防水漆方便清洗。
圖I是本發(fā)明竹筷制作工藝的流程圖;圖2是本發(fā)明竹筷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fā)明竹筷第二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發(fā)明竹筷第三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標號說明110、第一構件;111、第一榫形接頭;120、第二構件;121、第二榫形接頭;210、第一構件;220、第二構件;230、第三構件;310、第一構件;320、第二構件;330、第三構件。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內容、構造特征、所實現(xiàn)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詳予說明。請參閱圖1,本發(fā)明首先提供一種竹筷的制作工藝,主要包括步驟SlO :制件;具體為選用厚度適當?shù)闹駰l分別制成竹筷不同部位的構件;其中,各構件構成的竹筷不同部位可以是以竹筷長度或厚度上進行區(qū)分,只要使得構件可拼接為完整的竹筷即可。在實際加工中,制件前還需要對竹條進行前處理以使竹條滿足使用條件,具體地,從原竹到制成構件的完整工藝過程為原竹一下料一蒸煮一炭化一烘干一分選一制件,各工藝步驟為常用的竹筷制作工藝必須的步驟,各工藝參數(shù)不再具體介紹。S20 :涂膠;具體為將構件上用于拼接的拼接面上涂上環(huán)保防水膠?,F(xiàn)有的竹膠板及竹制品一般采用酚醛膠通過熱壓拼接而成,不防水也不環(huán)保。而筷子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餐具之一,必須絕對環(huán)保,因此本發(fā)明在制作竹筷時采用環(huán)保防水膠作為粘結劑,以達到防水和環(huán)保的目的,作為應用實例,可采用LB-防水膠。在一些實施例中,為增強結合強度,在步驟S20涂膠前,在步驟SlO制作構件時,會對構件的拼接面磨砂處理。S30 :拼接;具體為將涂過膠的構件在常溫常壓下進行拼接。該步驟中,也不同于現(xiàn)有的竹制品拼接必須熱壓,而是直接在常溫常壓下拼接,不需要加熱設備,工藝簡單。S40 :烘干;具體為將拼接后的竹筷采用微波快速烘干定型。S50 :拉漆;具體為在成型后的竹筷表面涂上環(huán)保防水漆。該環(huán)保防水漆主要起到防水的作用利于竹筷的清洗,可在現(xiàn)有的環(huán)保防水漆中選取。上述的工藝步驟示意了幾個關鍵控制步驟,除此之外,實際的工藝流程中還包括一些輔助工藝步驟,例如在烘干后需要對竹筷進行鋸齊、削尖、磨光等處理以修飾竹筷的外形,對于一些高檔拼接藝術竹筷飾還加以金屬筘,以增加美觀和耐用性,竹筷的外表面還常進行印花或雕花處理,當竹筷制作完成后,最后再進行分選和包裝。根據上述的制作工藝,可以基本實現(xiàn)竹材的全株利用,并可將竹加工產生的竹頭、竹梢等剩余物用作竹筷生產原料,達到資源充分利用的目的。基于上述的竹筷制作工藝,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竹筷,包括竹筷主體,所述竹筷主體由至少兩構件拼接而成,所述構件上用于拼接的拼接面上涂覆有環(huán)保防水膠,所述構件之間通過所述環(huán)保防水膠膠合拼接,所述的環(huán)保防水膠可選用LB-環(huán)保膠,所述竹筷主體表面涂有環(huán)保防水漆。由于竹筷主體由至少兩構件拼接構成,用于制作構件的竹條在厚度上可以小于竹筷所需的厚度,這樣就可以充分利用厚度較小的竹條原料,例如竹梢材或制作其他竹制品的邊角竹材等,對竹材的利用率高。圖2給出了本發(fā)明竹筷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在該實施例中,竹筷主體由沿長度方向拼接的第一構件110和第二構件120構成,第一構件110直徑較小的一端從端面 向外延伸第一榫形接頭111,第二構件120直徑較大的一端從端面向外延伸第二榫形接頭121,第一榫形接頭111和第二榫形接頭121除竹筷外輪廓面(如圖2中兩榫形接頭的圓弧面)外的其他表面為拼接面,在拼接面上涂敷如LB-環(huán)保膠等環(huán)保防水膠,兩榫形接頭適配膠合拼接;竹筷主體外表面涂有環(huán)保防水漆。該實施例中,兩構件之間的拼接處設置為榫形接頭,拼接面面積大,結合力強且拼接后拼接處的強度較大。進一步地,還可以對拼接面進行磨砂處理,更進一步增加結合強度。對該實施例的竹筷,在制作時,先分別制作構成第一構件110和第二構件120,由于竹筷一般呈上大下小的楔形結構,因此第一構件Iio的最大厚度顯然大于第二構件120的最大厚度,在選材時,各構件選用厚度略大于竹筷該段長度最大厚度的竹條制作二層,相應地,第一構件110可以選用較粗的竹條制作,而第二構件120則可采用稍細的竹條制作,這樣可利用到竹材的不同部位。當然,對于第一實施例,可以有另外的變形結構,例如采用三段甚至以上的構件來拼接,但在實際應用中,需要綜合考慮加工時間及竹材來源確定具體結構。圖2所示的結構中,竹筷的截面為圓形,但當竹筷截面為矩形時,亦同樣地可以采用上述的拼接結構,具體不再附圖示意。參閱圖3,在竹筷第二實施例的結構中,竹筷主體由第一構件210、第二構件220和第三構件230沿圓周排列拼接而成,雖然竹筷主體的總厚度并非三個構件厚度之和,但竹筷主體的總厚度仍是由三個構件的厚度拼接后組成,因此也將此種拼接的結構稱為沿厚度方向的拼接。在制作各構件時,選用厚度略大于各構件最大厚度的竹條制作即可,由于構件厚度小于竹筷主體的厚度,在選材時可以利用上較薄的竹材。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構件210、第二構件220和第三構件230的截面均為扇形,構成截面的兩條直線邊沿構件長度方向的集合形成的平面即為構件的拼接面,即構件周面除去竹筷外表面之外的面設置為拼接面,在拼接面上涂敷環(huán)保防水膠后,相應的構件膠合拼接。該種拼接方式中,仍然具有面積較大的拼接面,結合強度大。圖4所示的第三實施例的竹筷結構亦是采用構件沿厚度拼接的形式,與第二實施例不同的是,該實施例中,第一構件310、第二構件320和第三構件330為層狀排列,第一構件310和第三構件330的截面為扇形,由兩段折線和一段連接兩折線的圓弧線(即竹筷的外輪廓線)構成,第二構件320的截面為不規(guī)則的鼓形,其左右兩邊為圓弧線(即竹筷的外輪廓線),其上下兩邊均為兩段折線,四段折線加兩圓弧線圍合構成截面,三構件中,折線沿構件長度方向的集合形成的平面構成構件的拼接面,亦即構件周面除竹筷外表面之外的面形成拼接面。在這樣的拼接結構中,拼接面為互成鈍角或銳角的兩個平面,除了增加接合面面積夕卜,也增加脫離的阻力,而保證結合強度。在第二實施例和第三實施例中,竹筷的截面為圓形,當然,當竹筷截面為矩形時,同樣也可以采用這樣的拼接的結構,只需將構件截面的形狀做相應的修改即可。上述的拼接面上涂敷LB-環(huán)保膠用于膠合拼接,同樣也可以如第一實施例一樣,對拼接面進行磨砂處理增大結合強度。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fā)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fā)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 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fā)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竹筷的制作エ藝,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驟 SlO :制件;具體為選用厚度適當?shù)闹駰l分別制成竹筷不同部位的構件; S20 :涂膠;具體為將構件上用于拼接的拼接面上涂上環(huán)保防水膠; S30 :拼接;具體為將涂過膠的構件在常溫常壓下進行拼接; S40 :烘干;具體為將拼接后的竹筷采用微波快速烘干定型; S50 :拉漆;具體為在成型后的竹筷表面涂上環(huán)保防水漆。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竹筷的制作エ藝,其特征在于 所述竹筷由至少兩段構件沿長度方向拼接而成,步驟S 10中各構件選用厚度略大于竹筷該段部位最大厚度的竹條制作而成,進行拼接的兩構件拼接處設置為適配的榫形接頭。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竹筷的制作エ藝,其特征在于 所述竹筷由至少兩片構件沿厚度方向拼接而成,步驟S 10中選用厚度略大于各構件最大厚度的竹條制作而成。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竹筷的制作エ藝,其特征在于 步驟SlO中,所述各構件的截面由至少兩段折線加上連接所述折線的竹筷的外輪廓線圍合而成,所述折線沿構件長度方向的集合形成的平面構成構件用于拼接的拼接面。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竹筷的制作エ藝,其特征在于 在步驟SlO中,還對構件用于拼接的拼接面進行磨砂處理。
6.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竹筷的制作エ藝,其特征在于 步驟S20中,所述環(huán)保防水膠為LB-環(huán)保膠。
7.—種竹筷,其特征在于包括竹筷主體,所述竹筷主體由至少兩構件拼接而成,所述構件上用于拼接的拼接面上涂覆有環(huán)保防水膠,所述構件通過所述環(huán)保防水膠膠合拼接,所述竹筷主體表面涂有環(huán)保防水漆。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竹筷,其特征在于所述構件沿長度方向拼接形成竹筷主體,相鄰兩構件的拼接處設置為榫形接頭。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竹筷,其特征在于所述構件沿厚度方向拼接形成竹筷主體,所述各構件的截面由至少兩段折線加上連接所述折線的竹筷的外輪廓線圍合而成,所述折線沿構件長度方向的集合形成的平面構成構件用于拼接的拼接面。
10.根據權利要求7-9任一項所述的竹筷,其特征在于所述構件的拼接面上進行磨砂處理。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竹筷及其制作工藝,所述竹筷包括竹筷主體,竹筷主體由至少兩構件拼接而成,構件上用于拼接的拼接面上涂覆有環(huán)保防水膠,構件通過所述環(huán)保防水膠膠合拼接,竹筷主體表面涂有環(huán)保防水漆。所述竹筷的制作工藝包括包括步驟S10制件;S20涂膠;S30拼接;S40烘干;S50拉漆。本發(fā)明可以基本實現(xiàn)竹材的全株利用,并可將竹加工產生的竹頭、竹稍等剩余物用作竹筷生產原料,達到資源充分利用的目的。
文檔編號B27L9/00GK102848437SQ20121027373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8月2日
發(fā)明者饒顯生 申請人:鈄祖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