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滾筒洗衣機的洗衣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洗衣機。特別是涉及一種通過在洗衣桶的正面形成突出部,即使因長期使用出現(xiàn)滾筒下垂的現(xiàn)象,也能防止洗衣機密封件與在洗衣桶內部旋轉的滾筒發(fā)生摩擦,并在進行脫水行程時、防止在洗衣桶的內部形成壓力小的部分出現(xiàn)水滿現(xiàn)象,可以提高脫水效率的滾筒洗衣機的洗衣桶。
背景技術:
通常洗衣機是利用洗滌劑和水的作用,清除洗滌物上的污染物的設備。
圖1是傳統(tǒng)技術的滾筒洗衣機斷面結構示意圖。
如圖1所示,傳統(tǒng)的滾筒洗衣機包括形成外觀,并通過正面投放洗滌物的外殼10;可旋轉地安裝在外殼10的正面,對取放口11進行開閉的門12;被緩沖地支撐在外殼10內部的洗衣桶14;向洗衣桶14內部供應溶有洗滌劑的干凈水的供水裝置22;把洗衣桶14內部的洗滌水排向外殼10外部的排水裝置24;可旋轉地位于洗衣桶14的內部,用于裝放洗滌物的滾筒18;用于轉動滾筒18的電機20。
洗衣桶14是由形成有前方板15的前方洗衣桶14a與形成后面部的后方洗衣桶14b通過結合裝置14c結合而成。
在滾筒18的內周面上,設有提升件19。提升件19把洗滌物提升到滾筒18內側上部后,使之在自重作用下拋落。
電機20安裝在后方洗衣桶14b的背面部;設置在水平方向上;其轉軸貫穿后方洗衣桶14b的背面部中央,連接在滾筒18的背面部中央。
在外殼10的正面和洗衣桶14的前方板15之間,設有防止洗滌水漏水的密封件17。密封件17對外殼10和洗衣桶14的前方板15之間的空間進行封閉。構成密封件17的密封件結合部17a環(huán)抱著前方板15的結合部15a、與之結合,其一部分位于洗衣桶14的前方板15和滾筒18之間。
下面,對傳統(tǒng)技術的滾筒洗衣機工作原理進行說明。
首先,向滾筒18內部投放洗滌物后,關閉門12,啟動滾筒洗衣機。這時,供水裝置22供應的洗滌水流入到洗衣桶14內,并存在洗衣桶14內側的下部。
供水裝置22按高于滾筒18下端的水位,供應洗滌水,使?jié)L筒18的下部充分地被洗衣桶內的洗滌水浸濕。
之后驅動電機20,轉動滾筒18。這時,裝放在滾筒18內的洗滌物,在提升件19的作用下,被提升后拋落,在洗滌水的作用下,得到洗滌。
結束洗滌行程后,洗衣桶14內的污染的洗滌水通過排水裝置24,排向滾筒洗衣機的外部。
之后,滾筒洗衣機進行數(shù)次清洗行程,把殘留在洗滌物的泡沫進行清洗。這時,通過供水裝置22供應洗滌水;電機20進行旋轉,轉動滾筒;讓裝放在滾筒18內的洗滌物,在提升件19的作用下,被提升后拋落,得到清洗。之后污染的洗滌水通過排水裝置24被排向外部。
進行數(shù)次清洗行程后,按一個方向高速轉動滾筒18,利用離心原理,對洗滌物進行脫水。
但是,傳統(tǒng)技術的滾筒洗衣機存在如下問題。隨著長期使用滾筒洗衣機,電機軸等部件會發(fā)生變形,在把洗滌物投放到滾筒18內部時,滾筒18在自重作用下,會發(fā)生下垂現(xiàn)象。從而,在滾筒18的正面與洗衣桶14前方板15之間的間隔中,其上部側間隔t1會小于下部側間隔t2;在滾筒18進行旋轉時,由于滾筒18和密封件17在形成在兩者之間的較窄間隔t1上相互緊密地摩擦,引發(fā)滾筒18以及密封件17磨損的問題。
另外,傳統(tǒng)技術的滾筒洗衣機在進行脫水行程中,滾筒18進行高速旋轉時,在洗衣桶14內部會出現(xiàn)由滾筒18的旋轉力引發(fā)的空氣流動。在空氣流動作用下,洗衣桶14內的一部分洗滌水順著洗衣桶14的內周面旋轉,不能通過排水裝置24得到流暢的排水,因此結束脫水行程后,洗滌水重新流入滾筒18內部,會浸濕洗滌物。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通過在洗衣桶的正面形成突出部,在長期使用滾筒洗衣機時,防止由于下垂現(xiàn)象引發(fā)的密封件以及滾筒的磨損,并防止水滿現(xiàn)象、提高脫水效率的滾筒洗衣機的洗衣桶。
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滾筒洗衣機的洗衣桶,用于包括有與形成有開口并形成在正面的前方板結合的洗衣桶;可旋轉地設置在洗衣桶內部的滾筒的滾筒洗衣機,從洗衣桶的前方板上部側的一部位到滾筒正面的間距,大于從前方板下部側到滾筒正面的間距。
在前方板的上部側,形成有向洗衣桶正面突出的具有臺階結構的突出部,讓前方板上部側與滾筒正面之間的間距,大于前方板下部側與滾筒正面之間的間距。
突出部形成在與密封件結合的前方板的結合部上。
突出部形成具有長度的突出,在洗衣桶由于重力發(fā)生下垂現(xiàn)象時,防止密封件和滾筒相互摩擦。
前方板有按圓周方向形成,向洗衣桶正面突出,從前方板的下側到前方板上側的突出程度線性增加的突出部;讓前方板與滾筒之間的間距、從下側到上側線性增加。
突出部,其上部中央的突出程度最大,下部中央的突出程度最小。
突出部形成在與密封件結合的前方板的結合部上。
突出部形成具有長度的突出,在洗衣桶由于重力發(fā)生下垂現(xiàn)象時,防止密封件和滾筒相互摩擦。
本發(fā)明的滾筒洗衣機的洗衣桶,通過在洗衣桶的正面形成具有臺階結構的突出部,當長期使用滾筒洗衣機、出現(xiàn)滾筒的下垂現(xiàn)象時,可以防止與洗衣桶結合的密封件和在洗衣桶內部進行旋轉的滾筒發(fā)生摩擦,而且,在進行脫水行程時,防止了在洗衣桶的內部形成壓力比周圍壓力小的部位出現(xiàn)水滿的現(xiàn)象,可以提高多水效率。
而且,本發(fā)明的滾筒洗衣機的洗衣桶,通過在洗衣桶正面的開口邊緣部位、形成突出程度發(fā)生線性變化的突出部,防止密封件和在洗衣桶內部進行旋轉的滾筒發(fā)生摩擦的同時,在脫水時、可以更有效地形成洗衣桶內的壓力差。
圖1是傳統(tǒng)技術的滾筒洗衣機斷面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fā)明一實施的滾筒洗衣機斷面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中洗衣桶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滾筒洗衣機斷面結構示意圖;圖6是圖5中洗衣桶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圖6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其中30外殼 31開口32正面 33供水裝置34排水裝置 37密封件38滾筒 39提升件40電機 41、51前方洗衣桶42、52后方洗衣桶 43、53結合裝置44、54洗衣桶 45、55前方板47、57突出部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圖2是本發(fā)明一實施的滾筒洗衣機斷面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中洗衣桶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如圖2所示,具有本發(fā)明的洗衣桶的滾筒洗衣機包括形成外觀,并通過正面投放洗滌物的外殼30;可緩沖地支撐在外殼30內部的洗衣桶44;向洗衣桶44內部供應溶有洗滌劑的干凈水的供水裝置33;把洗衣桶44內部的洗滌水排向外殼30外部的排水裝置34;可旋轉地位于洗衣桶44的內部,用于裝放洗滌物的滾筒38;用于轉動滾筒38的電機40。
在滾筒38的內周面上,設有提升件39。提升件39把洗滌物提升到滾筒38內側上部后,使之在自重作用下拋落。
電機40安裝在洗衣桶44的背面部;設置在水平方向上;其轉軸貫穿洗衣桶44的背面部中央,連接在滾筒38的背面部中央。
洗衣桶44由形成有前方板45的環(huán)狀前方洗衣桶41與形成后面部的后方洗衣桶42通過結合裝置43結合而成。前方板45形成洗衣桶的正面32。在前方板45的中央,形成有投放洗滌物的開口31。開口31具有越靠正面32,入口越窄的結構。
在外殼30和前方洗衣桶41的前方板45之間,設有防止洗滌水漏水的密封件37。密封件37對形成在外殼30和前方板45的開口31之間的空間,進行密封。構成密封件37的密封件結合部37a環(huán)抱前方板45邊緣部位的結合部45a、并與之結合,其一部分位于前方板45和滾筒38之間。
如圖3或如圖4所示,在前方板45的結合部45a的上部側,形成有向洗衣桶44正面32突出的具有臺階結構的突出部47,讓前方板45的結合部45a上部側與滾筒38正面之間的相隔間距tA大于從前方板45的結合部45a下部側與滾筒38正面之間的相隔間距t2。
下面,對具有本發(fā)明洗衣桶的滾筒洗衣機的工作原理進行說明。
首先,向滾筒38內部投放洗滌物后,啟動滾筒洗衣機。這時,供水裝置33向洗衣桶44內部供應洗滌水,讓滾筒38內的洗滌物被洗滌水浸濕。
之后,滾筒38進行旋轉,進行洗滌行程。洗滌行程結束后,通過供水裝置33供應干凈的洗滌水,對洗滌物進行清洗。
進行清洗行程后,為了除去洗滌物的水分,進行脫水行程。
在進行脫水行程時,滾筒38進行高速旋轉,使洗滌物的水分在離心力作用下脫離。水分通過滾筒38的通孔甩向洗衣桶44內,通過排水裝置34排向外部。
這里,滾筒38進行高速旋轉時,洗衣桶44內部會出現(xiàn)空氣流動。特別是,由于前方板45和滾筒38正面之間的間隔不均勻,因此洗衣桶44內部的空氣壓力會不均勻。即,形成有突出部47的前方板45與滾筒之間的間隔tA上形成的空氣壓力,小于沒有形成突出部47的前方板45與滾筒之間的間隔t2上形成的空氣壓力。
在壓力差的作用下,空氣向突出部47流動。這時,順著洗衣桶44內周面旋轉的洗滌水,與空氣一起流向空氣壓力較小的突出部47,會匯集在突出部47。匯集在突出部47的水,順著形成外殼30正面的門以及密封件37的左右側面,流向洗衣桶44的下部,通過排水裝置34排向外部。
隨著長期使用滾筒洗衣機,電機40軸等部件會出現(xiàn)變形。這時,把洗滌物投放到滾筒38內部時,滾筒38在自重作用下,其正面?zhèn)葧霈F(xiàn)下垂現(xiàn)象。
即使出現(xiàn)下垂現(xiàn)象,由于可能與滾筒38產生摩擦的密封件37、隨著向洗衣桶44前方31突出的突出部47向前突出,因此不會與滾筒38產生摩擦。
突出部47以充分的長度突出為宜,以便即使產生滾筒38的下垂現(xiàn)象,也可以防止密封件37和滾筒38產生摩擦。
圖5是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滾筒洗衣機斷面結構示意圖;圖6是圖5中洗衣桶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圖6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如圖5所示,本發(fā)明滾筒洗衣機的洗衣桶的另一實施例,除形成在與密封件37結合的前方板55的結合部55a的突出部57形狀之外,其他結構與前一實施例相同。因此,對于其他結構,引用同一符號,并省略詳細說明。
突出部57,其從突出部57的上部中央向洗衣桶44正面突出的程度最大;其從突出部57的下部中央向洗衣桶44正面突出的程度最小。
另外,突出部57從前方板55的結合部55a下部正中央,順著圓周方向形成,其突出程度線性增加,在結合部55a上部中央的突出程度最大。即,前方板55的突出部57讓前方板55與滾筒44正面之間的間隔,從下方線性地增加到上方。
從而,前方板55的形成有突出部57的上部側與滾筒之間的間隔tA,左右側與滾筒之間的間隔tB,以及沒有突出部57的部位與滾筒之間的間隔,會依次變小。
如上所述的滾筒洗衣機,依次進行洗滌、清洗、脫水行程。
在進行脫水行程時,由于滾筒38進行高速旋轉,使洗衣桶54內部產生空氣流動。這時,由于突出部57和滾筒38之間的間隔差,產生壓力差。間隔越大,其流動的空氣壓力越小。在壓力差的作用下,在洗衣桶54內部旋轉的洗滌水,流向壓力小的突出部,匯集在突出部57的上側。匯集在突出部57上部側的水,順著形成外殼30正面的門以及密封件37左右側面,流向洗衣桶54的下部,通過排水裝置34排向外部。
與前一實施例的洗衣桶的44相比,本實施例的洗衣桶54,其壓力均勻地減小,因此可以更好地引導在洗衣桶54內部旋轉的洗滌水。
另外,與本發(fā)明前一實施例相同,本發(fā)明后一實施例的滾筒洗衣機洗衣桶,其突出部57以充分的長度突出為宜,以便即使產生滾筒38的下垂現(xiàn)象,也可以防止密封件37和滾筒38產生摩擦。
權利要求
1.一種滾筒洗衣機的洗衣桶,用于包括有與形成有開口(31)并形成在正面的前方板(45)結合的洗衣桶(44);可旋轉地設置在洗衣桶(44)內部的滾筒(38)的滾筒洗衣機,其特征在于,從洗衣桶(44)的前方板(45)上部側的一部位到滾筒(38)正面的間距,大于從前方板(45)下部側到滾筒(38)正面的間距。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筒洗衣機的洗衣桶,其特征在于,在前方板(45)的上部側,形成有向洗衣桶(44)正面突出的具有臺階結構的突出部(47),讓前方板(45)上部側與滾筒(38)正面之間的間距,大于前方板(45)下部側與滾筒(38)正面之間的間距。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滾筒洗衣機的洗衣桶,其特征在于,突出部(47)形成在與密封件(37)結合的前方板(45)的結合部(45a)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滾筒洗衣機的洗衣桶,其特征在于,突出部(47)形成具有長度的突出,在洗衣桶(44)由于重力發(fā)生下垂現(xiàn)象時,防止密封件(37)和滾筒(38)相互摩擦。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筒洗衣機的洗衣桶,其特征在于,前方板(55)有按圓周方向形成,向洗衣桶(54)正面突出,從前方板(55)的下側到前方板(55)上側的突出程度線性增加的突出部(57);讓前方板(55)與滾筒(38)之間的間距、從下側到上側線性增加。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滾筒洗衣機的洗衣桶,其特征在于,突出部(57),其上部中央的突出程度最大,下部中央的突出程度最小。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滾筒洗衣機的洗衣桶,其特征在于,突出部(57)形成在與密封件(37)結合的前方板(55)的結合部(55a)上。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滾筒洗衣機的洗衣桶,其特征在于,突出部(57)形成具有長度的突出,在洗衣桶(54)由于重力發(fā)生下垂現(xiàn)象時,防止密封件(37)和滾筒(38)相互摩擦。
全文摘要
一種滾筒洗衣機的洗衣桶,用于包括有與形成有開口并形成在正面的前方板結合的洗衣桶;可旋轉地設置在洗衣桶內部的滾筒的滾筒洗衣機,從洗衣桶的前方板上部側的一部位到滾筒正面的間距,大于從前方板下部側到滾筒正面的間距。在前方板的上部側,形成有向洗衣桶正面突出的具有臺階結構的突出部,讓前方板上部側與滾筒正面之間的間距,大于前方板下部側與滾筒正面之間的間距。突出部形成在與密封件結合的前方板的結合部上。本發(fā)明的洗衣桶,當長期使用滾筒洗衣機、出現(xiàn)滾筒的下垂現(xiàn)象時,可以防止與洗衣桶結合的密封件和在洗衣桶內部進行旋轉的滾筒發(fā)生摩擦,在進行脫水行程時,防止了在洗衣桶的內部形成壓力比周圍壓力小的部位出現(xiàn)水滿現(xiàn)象。
文檔編號D06F23/02GK1966823SQ20051001609
公開日2007年5月23日 申請日期2005年11月14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11月14日
發(fā)明者金坤 申請人:樂金電子(天津)電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