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提花針織品及其編織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有關(guān)提花針織品及其編織方法。
背景技術(shù):
現(xiàn)有技術(shù)中,為了使提花針織品起毛,要使用起毛性好的紗。為了得到質(zhì)感充實的起毛產(chǎn)品,需要強有力的起毛加工,但是利用起毛加工會產(chǎn)生使構(gòu)成織品的線圈拉碎的問題。為了避免它,要采用起毛性好的特殊紗,或者為方便進行起毛加工而在編織工序中加大線圈的處理措施。
一般,為了不使提花針織品的起毛產(chǎn)品在起毛加工時使線圈紗拉碎,或者對線圈形狀產(chǎn)生影響,起毛加工要輕度地進行,得到織品表面線圈可識別程度的織品。這樣得到的提花針織的起毛產(chǎn)品主流是起毛性好的使用了丙烯酸系及毛纖維系的秋冬厚衣料,不太考慮作為這些以外的用途。
進而,從下述的專利文獻1知道的薄起毛風格的布帛,它是由于使用原纖維化容易程度不同的2種以上的纖維,利用原纖維引起的起毛區(qū)域和非起毛區(qū)域形成花紋以及/或者花樣。在這個文獻的 ~ 中,有敘述說本發(fā)明使用提花編織機可以用于提花針織,但是其相關(guān)的編織方法和編織圖等沒有任何公布。
專利文獻1特開2000-160454發(fā)明內(nèi)容需要解決的課題本發(fā)明目的是,提供即使不使用起毛性好的特殊紗,也能進行強有力的起毛加工的提花針織品的編織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針織品。
解決課題的手段本發(fā)明是提花針織編織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利用同一給紗口分開編織構(gòu)成提花組織的紗(底紗)和起毛用的紗(長毛絨紗),較大地形成起毛紗的針織線圈,并且覆蓋底紗的線圈,做成適于起毛加工的提花針織品,本發(fā)明還有關(guān)利用這個方法得到的織品。
發(fā)明效果用該編織方法得到的提花針織品,由于起毛紗在織品表面較大地出現(xiàn),所以即使進行起毛加工,也不會對構(gòu)成提花針織品的底紗的線圈產(chǎn)生影響,所以強有力的起毛加工成為可能,結(jié)果,通過進行起毛加工,可以得到細密而仿麂皮風格的提花針織品。
這樣得到的起毛織品,可以作為工業(yè)材料物質(zhì)擴展到汽車坐位材料和內(nèi)裝飾材料、椅子及沙發(fā)的貼面等用途中。
附圖簡單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中針盤針和針筒針的運動軌跡圖。
圖2是圖1中(1)-(6)階段的編織過程剖面圖。
圖3是實施例1的編織部的給紗口配置概略圖。
圖4是由實施例1得到的2色提花意匠圖。
圖5是實施例1的各給紗口的編織圖。
圖6是實施例2的編織部的給紗口配置概略圖。
圖7是由實施例2得到的2色提花意匠圖。
圖8是實施例2的各給紗口的編織圖。
圖9是實施例1和2中使用的導(dǎo)紗器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1是本發(fā)明中針盤針和針筒針的運動軌跡圖。圖2的分圖(1)-(6)是圖1中(1)-(6)階段的編織過程剖面圖。
用針織三角及其他選針手段(未圖示)選擇的針筒針10和針盤針20,移動到針織位置,使舊線圈13、23從針舌脫離(圖2-(1))。然后,針筒針10下降,針盤針20開始向編織機內(nèi)方向移動(圖2-(2))。這時,通過導(dǎo)紗器30的縱孔31供給的底紗32,被針盤針針鉤21捕捉,用舊線圈23閉合針盤針針舌22(圖2-(3))。把閉合了針舌的針盤針20在保持這個狀態(tài)下向橫向移動(圖2-(4))。
另一方面,通過導(dǎo)紗器30的橫孔33供給的起毛紗34,被針筒針10捕捉,這時還使針筒針10同時捕捉位于針盤針針鉤21內(nèi)的底紗32,利用舊線圈閉合針筒針針舌12(圖2-(4))。進而,針筒針10下降的話,起毛紗34在跨過閉合了針舌的針盤針20之上的狀態(tài)下開始彎紗,一邊把包括底紗的2根紗一起彎紗一邊使針筒側(cè)舊線圈脫圈(圖2-(5))。而且,跨過了針盤針的針舌之上的起毛紗,由于針盤側(cè)線圈脫圈,而從針盤針的針舌上解下,形成月牙狀的線圈(圖2-(6))由這個編織方法供給起毛紗的線圈長度變長,雖然是用針筒針編織的平針組織,但是與雙面編織的底紗幾乎具有相同的線圈長度。結(jié)果,起毛紗線圈,在把底紗的線圈以添紗狀覆蓋的狀態(tài)下形成,織品表面較大地浮起出現(xiàn)。對這個織品進行起毛加工的話,則可以得到提花針織的起毛織品。
進而,在至少用2個給紗口循環(huán)提花的編織機上,第1給紗口供給第1色的底紗和起毛紗,第2給紗口供給第2色的底紗和起毛紗進行編織的話,可以得到適于起毛加工的2色提花針織品。對這個織品進行起毛加工的話,可以得到2色提花針織的起毛織品。
進而,在至少用2個給紗口循環(huán)提花的編織機上,第1給紗口和第2給紗口中任何一方的給紗口供給底紗和起毛紗,另一方給紗口只供給底紗進行編織的話,則得到適于起毛加工的具有凹凸感的提花針織品。對這個織品進行起毛加工的話,可以得到具有凹凸感的提花針織的起毛織品。
起毛加工方法可以任意采用現(xiàn)有眾所周知的方法,例如起毛針布以及用砂紙的起毛等方法。
實施例1圖3是與本發(fā)明第1實施例相關(guān)的編織部的給紗口配置概略圖。圖4是由此得到的2色提花意匠圖。圖5是各給紗口的編織圖。
使用雙面電腦提花編織機,按照圖3配置針筒三角以及針盤三角而進行編織。編織組織用4個給紗口1個循環(huán),把底紗和起毛紗墊放到各自給紗口中。起毛紗使用A、B兩色。在圖4中,A色使用○表示,B色不用符號表示。
針盤三角配置如下給紗口1L針織 H浮線給紗口2L針織 H浮線給紗口3H針織 L浮線給紗口4H針織 L浮線針筒側(cè)提花的設(shè)定如下用給紗口1和給紗口2設(shè)定2色提花用給紗口3和給紗口4設(shè)定2色提花在第1給紗口中,把針盤的L針作為針織,把H針作為浮線,以做成1+1針織-浮線的針盤選針,針筒針把圖4的A色針作為針織,把B色針作為浮線進行提花編織。底紗32通過導(dǎo)紗器30的縱孔31供給針盤針20和針筒針10進行提花編織,起毛紗34通過導(dǎo)紗器30的橫孔33供給而只墊放到針筒針10,跨過了針舌22閉合的針盤L針之上彎紗成圈。
這時,通過橫孔33的起毛紗34需要只墊放到針筒針10上,起毛紗的位置較低的話,由于針盤針20的針舌捕捉起毛紗,所以橫孔位置的條件是在可向針筒針10墊紗的范圍內(nèi)預(yù)先設(shè)在較高位置上。另一方面,縱孔31的位置并不需要那么嚴格的條件,但是必須確定縱孔墊紗部的缺口部35(參照圖9)的大小,以使針盤針20的針舌閉合時不至于引起妨礙。
在第2給紗口中,把針盤的L針作為針織、把H針作為浮線,以做成1+1針織-浮線的針盤選針,針筒針10把圖4的B色針作為針織,把A色針作為浮線進行提花編織。底紗32通過導(dǎo)紗器30的縱孔31供給針盤針20和針筒針10進行提花編織,起毛紗34只墊放到針筒針10,跨過了針舌22閉合的針盤H針之上彎紗成圈。
第3、第4給紗口中各自針盤針L針和H針的針織及浮線的動作相反,但是編織方法是相同的。
這樣,就可以得到如圖4所示的、在織品全表面上表現(xiàn)起毛紗線圈的提花織品。對這個提花織品進行起毛加工的話,則得到2色提花針織的起毛織品。
實施例2圖6是與本發(fā)明第2實施例相關(guān)的編織部的給紗口配置概略圖。圖7是由此得到的2色提花意匠圖。圖8是各給紗口的編織圖。
使用雙面電腦提花編織機,按照圖6配置針筒三角以及針盤三角而進行編織。編織組織用4個給紗口1個循環(huán),向第1、第3給紗口把底紗32和起毛紗34進行墊入,向第2、第4給紗口只墊入底紗32。起毛紗使用A、B兩色。圖7也是用○表示A色,B色不用符號表示。
針盤三角配置如下給紗口1L針織 H浮線給紗口2L針織 H浮線給紗口3H針織 L浮線給紗口4H針織 L浮線針筒側(cè)提花的設(shè)定如下用給紗口1和給紗口2設(shè)定2色提花用給紗口3和給紗口4設(shè)定2色提花在第1給紗口中,把針盤的L針作為針織,把H針作為浮線,以做成1+1針織-浮線的針盤選針,針筒針把圖7的A色針作為針織,把B色針作為浮線進行提花編織。底紗32通過導(dǎo)紗器30的縱孔31供給針盤針20和針筒針10進行提花編織,起毛紗34通過導(dǎo)紗器30的橫孔33墊入而只墊放到針筒針10,跨過了針舌22閉合的針盤L針之上彎紗成圈。
在第2給紗口中,把針盤的L針作為針織,把H針作為浮線,以做成1+1針織-浮線的針盤選針,針筒針10把圖7的B色針作為針織,把A色針作為浮線進行提花編織。底紗32通過導(dǎo)紗器30的縱孔31墊入針盤針20和針筒針10進行提花編織,這個給紗口沒有墊入起毛紗34。
第3、第4各自給紗口中針盤針L針和H針的針織及浮線的動作相反,但是編織方法是相同的。
用這個方法進行編織的話,用底紗32和起毛紗34的2根紗一起編織的A色區(qū)域(圖7),起毛紗34的線圈浮起而織品變厚,只用底紗32編織的B色區(qū)域(圖7)織品變薄,從而得到凹凸狀的提花織品。對這個提花織品進行起毛加工的話,由于具有起毛的區(qū)域和不起毛的區(qū)域,就得到了凹凸狀的提花針織的起毛織品。
符號的說明10 針筒針11 針筒針針鉤12 針筒針針舌13 針筒側(cè)舊線圈20 針盤針21 針盤針針鉤22 針盤針針舌23 針盤側(cè)舊線圈30 導(dǎo)紗器31 導(dǎo)紗器縱孔32 底紗33 導(dǎo)紗器橫孔34 起毛紗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提花針織編織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利用同一給紗口分開編織構(gòu)成提花組織的紗(底紗)(32)和起毛用的紗(長毛絨紗)(34),較大地形成起毛紗的針織線圈,并且覆蓋底紗的線圈,做成適于起毛加工的提花針織品。
2.一種適于起毛加工的提花針織的編織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適于使用雙面編織機進行起毛的提花針織的編織方法,使針筒針(10)和針盤針(20)移動到針織位置,使舊線圈(13、23)從針舌脫離,使針筒針(10)下降,把針盤針(20)向編織機內(nèi)方向移動,這時利用針盤針針鉤(21)捕捉通過導(dǎo)紗器(30)的縱孔(31)供給的底紗(32),用舊線圈(23)閉合針盤針針舌(22),把閉合了針舌的針盤針(20)在保持這個狀態(tài)下向橫向移動,另一方面,利用針筒針(10)捕捉通過導(dǎo)紗器(30)的橫孔(33)供給的起毛紗(34),這時還使針筒針(10)同時捕捉位于針盤針針鉤(21)內(nèi)的底紗(32),利用舊線圈閉合針筒針針舌(12),進而,使針筒針(10)下降,跨過了閉合針舌的針盤針(20)之上的狀態(tài)下把起毛紗(34)彎紗,一邊把包括底紗的2根紗(32)一起彎紗一邊使舊線圈脫圈。
3.如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它是在至少用2個給紗口循環(huán)提花的編織機上,編織適于起毛加工的至少2種顏色的提花針織品的方法,第1給紗口供給第1色的底紗(32)和起毛紗(34),第2給紗口供給第2色的底紗(32)和起毛紗(34)進行編織。
4.如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它是在至少用2個給紗口循環(huán)提花的編織機上,編織適于起毛加工的具有凹凸感的提花針織品的方法,第1給紗口和第2給紗口中任何一方的給紗口供給底紗(32)和起毛紗(34),另一方給紗口只供給底紗(32)進行編織。
5.如權(quán)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進而有進行起毛加工的工序。
6.一種適于起毛加工的提花針織品,其中,它可以由權(quán)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項所述的方法獲得。
7.一種提花針織起毛織品,其中,它可以由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獲得。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是提供即使不使用起毛性好的特殊的紗,也能進行強有力的起毛加工的提花針織品的編織方法。解決該技術(shù)問題的技術(shù)手段是,一個提花針織編織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利用同一給紗口分開編織構(gòu)成提花組織的紗(底紗)和起毛用的紗(長毛絨紗),較大地形成起毛紗的針織線圈,并且覆蓋底紗的線圈,做成適于起毛加工的提花針織品。用該編織方法得到的提花針織品,由于起毛紗在織品表面較大地出現(xiàn),所以即使進行起毛加工,也不會對構(gòu)成提花針織品的底紗的線圈產(chǎn)生影響,所以強有力的起毛加工成為可能,結(jié)果,可以得到細密而仿麂皮風格的提花針織品。
文檔編號D04B15/58GK1696370SQ20051006770
公開日2005年11月16日 申請日期2005年4月22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4年5月10日
發(fā)明者山岡高志 申請人:株式會社福原精機制作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