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縫紉機的供油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706915閱讀:250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縫紉機的供油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縫紉機的供油裝置,具體地涉及用于向從縫紉機的框 架突出一部分地滑動的部件供給潤滑油的縫紉機的供油裝置。
      背景技術
      現(xiàn)在已知為了防止來自包縫縫紉機的針桿或上成圏器座等從縫紉 機的框架突出一部分地進行滑動的部件的漏油、把框架內(nèi)區(qū)分成裝有 貯油槽的第一密閉室和收容所述部件的基部的第二密閉室的構造(例 如參照專利文獻1 )。專利文獻1把上述的現(xiàn)有技術用于包縫縫紉機的 針桿機構,在與構成框架的一部分的頭部一體形成的同時在具有貯油 槽的第一密閉室中設置次擺線泵,由主軸驅(qū)動使?jié)櫥拖蚩p紉機內(nèi)部 循環(huán)。
      另外,在第二密閉室中收容針桿的基部,同時,從第一密閉室導 入的供油管做成在針桿的附近開口。另外,所述供油管做成呈桶狀接 受向第一密閉室內(nèi)飛散的潤滑油,使?jié)櫥驮诘诙荛]室內(nèi)自然下流 而導向針桿。
      另外,作為向所述的針桿供油室等必需供油的部位供給適量潤滑 油的機構,現(xiàn)在已知的構成如下,即,將與縫紉機的主軸非連動地動 作的油供給裝置連接在油槽(貯油槽)上,把從該油供給裝置供給的 潤滑油導入中空的筒體,同時,用驅(qū)動機構使能夠在筒體內(nèi)往復移動 的活塞動作,從筒體的排出口產(chǎn)生霧狀的潤滑油(例如參照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1 (日本)實公平6-10955號公報(第4-5頁)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平II-5"69號公報(笫1圖) 但是,在專利文獻l中所公開的現(xiàn)有技術中,由于向第二密閉室的供油是通過用供油管呈桶狀接受引導飛散到第一密閉室的潤滑油而 進行的,其供油量由于縫紉機的個體差異或轉(zhuǎn)速(速度)不同而導致 不穩(wěn)定。因此,為了防止針桿的燒結(jié)或磨耗,向第二密閉室的供油量 不得不設定得比真正需要的量大,結(jié)果容易產(chǎn)生漏油,必須在臂(框 架)外另外設置排油機構。
      為了所解決述的問題,例如在用管等連接從次擺線泵的排出口到 所述供油管的情況下,由于次擺線泵提供縫紉機內(nèi)部整體的給油,其 供油量非常大,把所希望的微量的潤滑油導向第二密閉室極其困難。
      如果適用專利文獻2中所公開的現(xiàn)有技術的話,則雖然能向第二 密閉室供給需要量的潤滑油,但專利文獻2中所公開的供油裝置是復 雜且大規(guī)格的,存在導致高成本且不能收容在縫紉機內(nèi)部的問題。

      發(fā)明內(nèi)容
      因此,本發(fā)明的課題在于提供一種縫紉機的供油裝置,其能以簡 單的構成搭載在縫紉機內(nèi)部并可以穩(wěn)定地向第二密閉室供給所必要的 微量的潤滑油。
      為了解決所述課題,本發(fā)明的縫紉機的供油裝置包括與li油槽 連通地在縫紉機的框架內(nèi)形成的第一密閉室、可轉(zhuǎn)動地支承在框架上 的主軸、固定在主軸上的第一蝸桿、固定在第一泵軸上并與第一蝸桿 卡合的第一蝸輪、設置有可轉(zhuǎn)動地支承第一泵軸的第一殼體的第一泵; 通過與主軸的轉(zhuǎn)動連動地使第一泵軸轉(zhuǎn)動,由第一泵把j^油槽的潤滑 油供給第一密閉室,在上述縫紉機的供油裝置中,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泵軸上固定與第一泵軸一起轉(zhuǎn)動的第二蝸桿,與第一泵鄰 接地配置第二泵,第二泵具有形成第二泵的泵體的第二殼體、可轉(zhuǎn) 動地插通于笫二殼體并使第二泵動作的第二泵軸、固定在第二泵軸上 與第二蝸桿卡合的第二蝸輪、把從第二泵供給的潤滑油導向與第一密 閉室區(qū)分開的第二密閉室內(nèi)的導油機構。
      另外,可以在收容于所述第二密閉室中的滑動部件的表面實施特 殊表面處理。
      4根據(jù)本發(fā)明,可以非常簡單且緊湊地構成能向第二密閉室內(nèi)穩(wěn)定 供給微量的潤滑油的第二泵,并搭載在縫紉機內(nèi)部。
      另外,通過對收容在第二密閉室中的滑動部件的表面實施特殊表 面處理,可以防止該滑動部件的磨耗、燒結(jié)。


      圖l是適用了本發(fā)明的包縫縫紉機的局部剖切主視圖。
      圖2是表示該縫紉機的主要部分的左側(cè)面剖視圖。
      圖3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縫紉機的供油裝置的主要部分的(a )概略平
      面剖視圖、(b)概略左側(cè)面剖視圖。
      圖4是表示第二泵的構造主要部分的右側(cè)面剖視圖。
      圖5是表示第二泵的第二殼體的構造的(a)俯視圖、(b)圖5(a)
      的B-B局部剖切右側(cè)面圖。
      圖6是表示笫二泵的第二泵軸的構造的(a)左側(cè)面圖、(b)圖6 (a)的C-C剖視圖。
      圖7是上成圏器機構的分解立體圖。
      圖8是表示第二泵的一個循環(huán)動作的主要部分右側(cè)面圖。
      圖9是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a)第二泵軸的左側(cè)面圖、(b)第二
      殼體的俯視圖。
      圖10是表示向第二密閉室供給的潤滑油的供油量與上成圏器座 的滑動狀態(tài)的關系的概念圖。
      圖ll是向第二密閉室引導潤滑油的路徑的另一實施例。 附圖標記說明
      1框架;2主軸;3貯油槽;4第一密閉室;5第一泵;6第一 殼體;7第一蝸桿;13供油管;20第二密閉室;25第一蝸輪;26第 一泵軸;27第二蝸桿;29第一排出孔;30第二泵;31第二泵軸; 32第二殼體;34第二蝸輪;35導油管;36板簧;37銷;38輸送 管;39輸送軟管;46導油孔;47排出孔;48銷用貫通孔;49貫 通孔;50第二排出孔;50a橫孔;50b縱孔;55偏心部;55a槽部;55as始點;55ae終點;60油收容室。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根據(jù)

      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圖l是局部剖切表示適用 了本發(fā)明的包縫縫紉機的主視圖。圖2是從左側(cè)面看到圖l的縫紉機 的供油裝置的主要部分的局部剖視圖。另外,在圖l中,省略設在第 二密閉室20前面的罩8,表示內(nèi)部機構。
      在與貯油槽3連通地形成于框架1內(nèi)的第一密閉室4中,水平配 置主軸2,可轉(zhuǎn)動地支承在框架l上。在框架l的前方,第二密閉室 20與第一密閉室4區(qū)分開地連續(xù)設置,用罩8覆蓋第二密閉室20的 前面。主軸2通過沒有圖示的公知的上成圈器驅(qū)動機構連結(jié)在上成圏 器軸9上。上成圏器軸9水平且與主軸2正交地配置,可繞軸擺動地 支承在框架l上。上成圏器軸9的一端向第二密閉室突出。桿ll配置 在第二密閉室20內(nèi),其基端用螺栓28固定在所述上成團器軸9的一 端,同時,前端通過連結(jié)銷12與上成圏器座14的分叉部14a可轉(zhuǎn)動 地互相連接。連結(jié)銷12是兩端開口的中空狀,油芯56插入其中空內(nèi) 部。
      上成圏器基座17配置在框架1前面、第二密閉室上方,用螺釘 18、 18固定在框架1上。在上成圏器基座17上形成前后貫通的橫孔 17a及與該橫孔17a直交地上下貫通的縱孔17b,在橫孔17a中可繞軸 擺動地嵌插著圓筒形狀的上成圈器座導向器16。另外,如圖2、圖7 所示,在上成圏器基座17及上成圏器座導向器16的前面安裝有上成 圏器基座罩19。如圖7所示,在上成圏器座導向器16上,形成上成 圏器座用貫通孔16a及油芯插入孔16b,油芯57插入在油芯插入孔16b 中。上成圈器座14的軸部14b貫通上成圏器基座17的縱孔17b、上 成圏器座導向器16的上成圏器座用貫通孔16a、油芯57,從上成圏器 座導向器用貫通孔16a的上端突出。在上成圏器座14的上端安裝上成 圏器15。
      另外,為了提高滑動的上成圏器座14及上成圏器座導向器16的耐磨耗、耐燒結(jié)性,希望在上成圏器座14的軸部14b及上成圏器座導 向器16的外周面上形成氮化鈦等陶瓷覆膜或DLC (類金剛石碳)覆 膜等。在本實施例中,在上成圈器座14的軸部14b及上成圏器座導向 器16的外周面上形成按Cr層、Cr-WC傾斜合金層、含有W的DLC 層的順序積層而成的DLC覆膜。
      根據(jù)上述的構成,當與主軸2的轉(zhuǎn)動連動地使上成圈器軸9繞軸 擺動時,固定在上成圏器軸9上的桿11上下移動,與桿ll連結(jié)的上 成圏器座14隨著上成圏器座導向器16的擺動而傾動且被上成圏器座 用貫通孔16a導向而進行升降。
      如圖1、圖2所示,第一蝸桿7用螺釘44固定在主軸2上。第一 泵5是公知的次擺線泵,形成泵體的第一殼體6的安裝部6a固定在框 架1上。第一泵軸26可繞軸轉(zhuǎn)動地支承在第一殼體6上,上部從第一 殼體6突出。第一蝸輪25用螺釘41固定在形成于第一泵軸26的上部 的抵靠面26a上,同時,與第一蝸桿7卡合。當與主軸2的轉(zhuǎn)動連動 地第一蝸桿7、第一蝸輪25、第一泵軸26轉(zhuǎn)動時,則由于公知的泵作 用,貯油槽3的潤滑油被取入到第一泵5中,從第一排出孔29排出, 供給至第一密閉室4內(nèi)。
      接著,根據(jù)圖1至圖6說明第二泵機構P。第二蝸桿27安裝在第 一泵5的第一泵軸26上,在第一殼體6的上部且笫一蝸輪25的下部 定位。在第一泵軸26上形成通過第一泵軸26的軸心并與軸線正交且 兩端開口的卡合銷用貫通孔26b,在卡合銷用貫通孔26b中以使兩端 從第一泵軸26的外周面突出的方式嵌插有圓筒狀的卡合銷45。另一 方面,在第二蝸桿27中上下貫通地形成與第一泵軸31直徑相同的軸 用貫通孔27a以及與軸用貫通孔27a并列設置而供卡合銷45卡合的卡 合銷用鍵槽27b,第二蝸桿27在卡合銷用鍵槽27b和卡合銷45卡合 的狀態(tài)下嵌插到第一泵軸26中。即,第二蝸桿27在水平轉(zhuǎn)動方向固 定在第一泵軸26上。
      形成第二泵30的泵體的第二殼體32,在第一泵軸26的左方,用 螺釘23、 23固定在第一殼體6上。第二殼體32做成比第一殼體6尺寸還小,能與第一泵5鄰接配置。貫通孔49在水平方向貫通第二殼體 32而形成。第二泵軸31的兩端從貫通孔49的開口突出而可繞軸轉(zhuǎn)動 地被插通,第二蝸輪34在與第二蝸桿27卡合的狀態(tài)下用螺釘42固定 在其一端,在其另一端用螺釘43固定套環(huán)33,限制第二泵軸31的軸 線方向的移動。如圖6所示,在第二泵軸31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上形成 偏心部55。在偏心部55中沿第二泵軸的旋轉(zhuǎn)方向跨半周地形成由寬 度為d的槽構成的槽部55a。如圖6(b)所示,槽部55a的旋轉(zhuǎn)方向 的斷面形狀呈以始點55as、終點55ae為長徑(一第二泵軸31的直徑) 的橢圓狀。槽部55a嵌插在第二殼體32中,形成收容^皮取入到該第二 殼體32內(nèi)的潤滑油的容積為V的油收容室60。
      如圖4、圖5所示,在第二殼體32中設有導油孔46、排出孔47、 銷用貫通孔48和第二排出孔50。排出孔47的一端在第二殼體32的 貫通孔49上開口,另一端在第二殼體32的傾斜面32b上開口。導油 孔46的一端在排出孔47的中途開口 ,另 一端在笫二殼體32的后方垂 直面32a上開口。接頭51螺紋接合在導油孔46的所述另一端。管狀 的導油管35引導從第一泵的第一排出孔29排出的潤滑油的一部分, 其一端連接在接頭51上。即,與主軸2的轉(zhuǎn)動連動,從第一泵排出的 潤滑油的一部分通過接頭51的通孔51a、導油孔46、與導油孔46連 通的排出孔47被引導至第二殼體32的貫通孔49及嵌插到該貫通孔 49中的第二泵軸31。引導至第二泵30的第二殼體32內(nèi)的潤滑油中的 過剩部分通過排出孔47的所述另 一端被排出到第二殼體32外,此時, 混在潤滑油中的微小塵埃等也一并被排出。
      銷用貫通孔48位于排出孔47的近前, 一端在第二殼體32的貫通 孔49中開口 ,另一端在第二殼體32的上表面32c開口 。銷37在銷用 貫通孔48中可上下移動地插通。銷37的直徑形成得與在第二泵軸31 上形成的偏心部55的槽部55a的寬度d相等,銷用貫通孔49以銷37 下端與該槽部55a無間隙卡合的方式定位。板簧36是用于把銷37彈 性地推壓向下方即第二泵軸31的偏心部55側(cè)的機構,其基端由接頭 51固定在第二殼體32上,同時,前端與銷37的上端彈性地抵接。
      8第二排出孔50位于銷用貫通孔48的近前,連通水平延伸的橫孔 50a和上下延伸的縱孔50b而形成。另外,橫孔50a的一端在笫二殼 體32的貫通孔49中開口 ,另一端在第二殼體32的前方垂直面32d 上開口??v孔50b的一端在橫孔50a的中途開口,另一端在第二殼體 32的上表面32c上開口 ,輸送管38嵌插在縱孔50b中。螺紋接合在 橫孔50a的所述另 一端的螺釘54將該排出孔50a的開口的所述另 一端 堵住,同時,與輸送管38的下端抵接而將其固定。如圖2、圖4所示, 輸送軟管39的一端與輸送管38的上端連接,另一端與供油管13的基 端連接。供油管13以前端在第二密閉室20內(nèi)露出的方式固定在框架 1上,通過第二泵30的動作從第二排出孔50排出的潤滑油經(jīng)由輸送 軟管39從供油管13的開孔13a導向第二密閉室20內(nèi)。
      導油孔46所連通的排出孔47、銷用貫通孔48、第二排出孔50 的橫孔50a的貫通孔49側(cè)開口面對第二泵軸31的偏心部55,同時, 在貫通孔49及所插通的第二泵軸31的上半部定位。該配置用于在第 二泵30的第二泵軸31轉(zhuǎn)動時,在不設置銷37的狀態(tài)下排出孔47、 偏心部55的槽部55a、第二排出孔50的橫孔50a不連通。
      下面對以上那樣構成的縫紉機的供油裝置說明其作用。用沒有圖 示的縫紉機的驅(qū)動源使主軸2轉(zhuǎn)動時,通過借助第一蝸桿7、第一蝸 輪25使第一泵軸26與主軸2連動轉(zhuǎn)動,笫一泵5動作。通過第一泵 5的動作,儲油槽3的潤滑油被取入到第一泵5,由第一排出孔29排 出,潤滑第一密閉室4的各處。供給到第一密閉室4內(nèi)的潤滑油的一 部分通過導油管35、接頭51、導油孔46導入排出孔47內(nèi)。
      接著,以圖2、圖8為基礎對第二泵30的一個循環(huán)的動作進行說 明。另外,圖8 (b)至圖8 (d)所示的各部位與圖8 (a)相同,所 以省略部分附圖標記。當與主軸2的轉(zhuǎn)動連動地第一泵軸26轉(zhuǎn)動時, 經(jīng)由第二蝸桿27、第二蝸輪34使第二泵軸31繞軸方向R (從縫紉機 的左側(cè)面看為逆時針方向)轉(zhuǎn)動。
      如圖8 (a)所示,當?shù)诙幂S31轉(zhuǎn)動、偏心部55的槽部55a的 始點55as通過銷37時,在油收容室60的比銷37更靠后方的位置,被導入排出孔47的潤滑油充填到油收容室60內(nèi)。當?shù)诙幂S31進一 步轉(zhuǎn)動、槽部55a的終點55ae通過銷37時,如圖8(b)所示,油收 容室60整體與排出孔47連通,與油收容室60的容積V等量的潤滑 油被填充到油收容室60中。另外,如圖8 (c)所示,在槽部55a的 始點55as再次到達銷37之前,在油收容室60中依舊保持容積V的 潤滑油,第二泵軸31轉(zhuǎn)動。如圖8(d)所示,當槽部55a的始點55as 到達銷37、進而第二泵軸31轉(zhuǎn)動時,填充在油收容室60中的潤滑油 由無間隙地嵌插到槽部55a中的銷37阻擋,隨著伴隨第二泵軸31的 轉(zhuǎn)動地油收容室60的銷37近前側(cè)的容積逐漸減少而不能保持在油收 容室60內(nèi)的潤滑油向第二排出孔50的橫孔50a排出。另外,在槽部 55a的終點55ae再度到達銷37時,保持在油收容室60中的容積V的 潤滑油,全都向第二排出孔50的橫孔50a排出。
      向第二排出孔50的橫孔50a排出的潤滑油經(jīng)由嵌插在縱孔50b 中的輸送管38、與輸送管38連接的輸送軟管39被輸送到供油管13 內(nèi),從供油管13的開孔13a滲出導入第二密閉室20內(nèi)。由開孔13a 滲出的潤滑油與連結(jié)銷12的后方端面接觸,其一部被嵌插到連結(jié)銷 12中的油芯56汲取,潤滑連結(jié)銷12與上成團器座14的分叉部14a 的滑動面。未被油芯56汲取的潤滑油隨著上成圏器座14的升降在第 二密閉室20內(nèi)飛散成霧狀,其一部分附著在上成圏器座14的軸部14b 及上成圏器座導向器16的下表面,分別潤滑上成圏器座導向器16與 上成圏器座14的滑動面以及上成圏器座導向器16與上成圏器基座17 的滑動面。未參與所述各滑動面的潤滑的潤滑油,馬上在第二密閉室 20的內(nèi)壁向下方傳遞而由排出口 21返回到|&油槽3。
      根據(jù)以上那樣構成的第二泵機構P,若假設第一蝸桿7、第二蝸 桿27的頭數(shù)為al、 a2,第一蝸輪25、第二蝸輪34的齒數(shù)為bl、 b2, 則第二泵軸31相對主軸2的減速比為al*a2/bl*b2。在本實施例中設 定成aKbl、 a2<b2,與從主軸用一組蝸桿、蝸輪連結(jié)的泵軸相比,第 二泵軸31相對主軸2可以得到非常大的減速比。即,第二泵30與主 軸2連動,同時可以排出極其微量的潤滑油。另外,第二泵30做成極其簡單的構造,例如,在第一泵為次擺線 泵的情況下,與此相比壓力損失非常小,進而容易得到形成取入潤滑 油的油收容室60的一部分的槽部55a的加工精度。即,可以使第二泵 30既小型化又確保高排出量精度。另外,如上述那樣第二泵30可以 在第一密閉室4內(nèi)與第一泵5鄰接地緊湊配置。
      圖IO是表示供給至第二密閉室20的潤滑油的供油量與上成圏器 座14的滑動狀態(tài)的關系的概念圖,在橫軸上取主軸2的轉(zhuǎn)速,在縱軸 上取向第二密閉室20的供油量。虛線La表示漏油的閾值,閾值La 的上方是發(fā)生來自上成圈器座14的漏油的區(qū)域。點劃線Lb表示磨耗、 燒結(jié)的閾值,閾值Lb的下方是在上成圏器座14中產(chǎn)生磨耗、燒結(jié)的 區(qū)域。因此,供油量希望設在用實線L表示的閾值La和閾值Lb的中 間位,但根據(jù)申請人的驗證,由實線L表示的供油量是極微量,如果 說現(xiàn)有的供油機構即在本實施例中只設置第一泵5的情況,把由實線 L所示的供油量穩(wěn)定地導向第二密閉室20是非常困難的。通過適當設 定減速比及油收容室60的容積V來設計本實施例的第二泵30,能向 第二密閉室供給沿圖10的實線L的供油量。另外,若像本實施例那 樣在上成圏器座14的外周面上設置耐磨耗、耐燒結(jié)性好的覆膜,則閾 值Lb下降到閾值Lb,,提高了上成圏器座14的耐磨耗、耐燒結(jié)性。
      申請人對本實施例的包縫縫紉機把向第二密閉室20的供油量設
      定成現(xiàn)有供油量的十分之一來實施耐久試驗后,耐久試驗的包縫縫紉 機在超過1000小時的期間沒有發(fā)生從上成圏器座14的漏油以及上成 圏器座14的磨耗、燒結(jié)而完好運作。
      本發(fā)明的第二泵不限于本實施例的構造,例如也可以是在第二泵 軸的轉(zhuǎn)動中動作的公知的柱塞泵等。另外,在本實施例中從第二泵30 排出的潤滑油由連接在輸送軟管39上的供油管13導入第二密閉室20 內(nèi),但也可以在框架1上把通孔63(參照圖ll)設計成一端在第一密 閉室4中開口而另一端面對上成圏器座導向器16的背面、插通到油芯 插入孔16a中的油芯57 (參照圖11)開口,使輸送軟管39連接在所 述通孔63的一端。進而,也可以在收容針桿61的基部的針桿室61中適用本實施例的泵4幾構P。
      在本實施例中,在第二泵30上設置裝有一個排出口 (第二排出孔 50)的單一的泵機構,但可以使多個泵機構共存。若如圖9所示,在 排出孔47的第二泵軸側(cè)開口所面對的范圍內(nèi)在第二泵軸31上并列設 置具有槽部55a的偏心部55、具有槽部65a的第二偏心部65,如圖9 (b)所示,若與第二偏心部65連通地設置第二銷用貫通孔68、第三 排出孑L70,則在第二泵30中兩個泵機構可以各自獨立動作。若使用 這樣構成的其他實施例的第二泵30,則可以使多個密閉室、例如第二 密閉室20、針桿室61各自單獨供油。
      權利要求
      1.一種縫紉機的供油裝置,該縫紉機的供油裝置具備與貯油槽連通地形成在縫紉機的框架內(nèi)的第一密閉室、能夠轉(zhuǎn)動地支承在框架上的主軸、固定在主軸上的第一蝸桿、固定在第一泵軸上并與第一蝸桿卡合的第一蝸輪、設置有能夠轉(zhuǎn)動地支承第一泵軸的第一殼體的第一泵;通過與主軸的轉(zhuǎn)動連動地使第一泵軸轉(zhuǎn)動,由第一泵將貯油槽的潤滑油供給至第一密閉室;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泵軸上固定與第一泵軸一起轉(zhuǎn)動的第二蝸桿,與第一泵鄰接地配置第二泵,第二泵具備形成第二泵的泵體的第二殼體、能夠轉(zhuǎn)動地插通于第二殼體并使第二泵動作的第二泵軸、固定在第二泵軸上并與第二蝸桿卡合的第二蝸輪、將從第二泵供給的潤滑油導向與第一密閉室區(qū)分開的第二密閉室內(nèi)的導油機構。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縫紉機的供油裝置,其特征在于,在位于 所述第二密閉室中的滑動部件的表面上實施特殊表面處理。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縫紉機的供油裝置,其能以簡單的構成搭載在縫紉機內(nèi)部并可以穩(wěn)定地向第二密閉室供給所必要的微量的潤滑油。與配置在第一密閉室(4)的第一泵(5)鄰接地并列設置第二泵(30)。在驅(qū)動第一泵(30)的第一泵軸(26)上并列設置地固定第一蝸輪(25)及第二蝸桿,在驅(qū)動第二泵(30)的第二泵軸(31)的一端固定第二蝸輪(34)。使第一蝸桿(7)和第一蝸輪、第二蝸桿(27)和第二蝸輪(34)分別卡合,與主軸(2)連動地使第二泵軸(31)轉(zhuǎn)動。
      文檔編號D05B71/00GK101581017SQ20091014059
      公開日2009年11月18日 申請日期2009年5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5月13日
      發(fā)明者川上淳司 申請人:飛馬縫紉機制造株式會社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