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快速高回彈高保暖絮片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快速高回彈高保暖絮片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nèi)外睡袋使用的保暖絮片主要有噴膠棉(含彈力絮片)、熱熔棉、仿絲棉、 熔噴棉,性能、特點各異。噴膠棉,是最常用的普通絮片,優(yōu)點是蓬松、回彈好、有厚度,缺點是手感粗糙、不耐水洗,保暖率不高。彈力絮片只是在噴膠棉生產(chǎn)工藝中增加了少量粘結纖維,保暖及回彈效果與噴膠棉基本一樣。熱熔棉,又稱無膠棉,是利用粘結纖維作為粘結工藝,表面不噴涂粘合劑,其特點是表面不平滑,浮毛易從面里料中鉆出,保暖率不高。仿絲棉,纖維的纖度比普通噴膠棉細些,表面噴涂粘合劑后進行熱輥燙平,優(yōu)點是表面平滑,手感滑爽,耐水洗,缺點是壓縮回彈性較差,彈性不好,保暖率較噴膠棉高些。熔噴棉,成份為丙綸,經(jīng)熔噴工藝生產(chǎn),以100g/m2規(guī)格以下為主。其特點是使用初期保暖率較高,隨著反復使用保暖率明顯下降,且易板結,壓縮回彈性較差。超細滌綸纖維一般是指纖維纖度在0. Sdtex以下的纖維,它是20世紀70年代初期由日本發(fā)展起來的一種商業(yè)化的新型合成纖維品種。又稱仿羽絨棉,是目前非織造生產(chǎn)線可梳理的最細纖維,其特點是纖維極細,賽似羽絨,混合后能有效填補纖網(wǎng)空間,增加纖維的比表面積,提高絮片的保暖率。葆萊絨纖維,是一種新型的高中空聚酯纖維,纖維空腔呈銳三角形,具有北極熊毛皮結構一樣的中空結構,中空率高達20%,特點是大而不癟、大而不破,制成絮片后具有輕量、蓬松、彈性持久、手感柔軟、保溫性能優(yōu)異。復合彈性纖維一般為雙組分的且受熱卷曲的纖維。PET/PBT復合彈性纖維,纖維由左右不同成份構成,在進入烘房加熱后融點不同的左右成份發(fā)生彎曲變異,形成永久性彈性纖維。PBT/PET復合彈性纖維及其制品手感柔軟,吸濕性、耐磨性和纖維卷曲性好,拉伸彈性和壓縮彈性極好,其彈性回復率優(yōu)于中空滌綸纖維。粘結纖維,又叫低熔點復合纖維,俗稱皮芯纖維,纖維表層的熔點和玻璃化溫度低于普通聚酯纖維,在混合成網(wǎng)進入烘房后低熔點復合纖維熔融,粘結纖網(wǎng)。其作用是使絮片拉力增強,具有耐水洗性。常規(guī)纖維,為普通滌綸纖維(即普通性能的滌綸纖維)或普通中空滌綸纖維(即空腔為圓形的中空纖維)。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彈性保暖絮片及其制備方法。本發(fā)明的彈性保暖絮片按照如下制備方法獲得。本發(fā)明的彈性保暖絮片的單位質(zhì)量為1498/!112,克羅值為2.38,壓縮回復率為97%。本發(fā)明所提供的制備彈性保暖絮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以超細滌綸纖維、空腔呈三角形的中空纖維、復合彈性纖維、粘結纖維、普通性能的滌綸纖維和空腔呈圓形的中空纖維為原料,加工得到彈性保暖絮片。上述方法中,所述超細滌綸纖維、空腔呈三角形的中空纖維、復合彈性纖維、粘結纖維、普通性能的滌綸纖維和空腔呈圓形的中空纖維的質(zhì)量份數(shù)比為15 25 15 25 5 15 7 10 10 25 15 25,或 15 25 15 25 5 15 7 10 15 25 15 25,或 15 25 15 25 5 15 7 10 10 15 15 25。上述任一所述方法中,所述復合彈性纖維為PET/PBT復合彈性纖維;所述粘結纖維的熔點為150°C ;所述空腔呈三角形的中空纖維為空腔呈銳三角形的中空纖維。上述任一所述方法中,所述超細滌綸纖維的細度為0. 78dtex,長度為32mm至51mm ;所述空腔呈三角形的中空纖維的細度為1.56dtex至1. 67dtex,長度為38mm至 51mm ;所述復合彈性纖維的細度為2. 22dtex,長度為38mm至51mm ;所述粘結纖維的細度為4. Odtex,長度為38mm至51mm ;所述普通性能的滌綸纖維的細度為1. 33dtex至1. 8dtex,長度為38mm至51mm ;所述空腔呈圓形的中空纖維的細度為3. 33dtex 6.64dtex,長度為54mm至 64mm ο上述任一所述方法中,所述加工的步驟如下混合、開松、梳理、鋪網(wǎng)、噴膠、烘干、 冷卻。上述任一所述方法中,所述烘干依次在110°C 120°C、130°C 145°C、155°C 170°C的溫度下進行。上述方法中,超細滌綸纖維,能有效填補纖網(wǎng)空間,增加纖維的比表面積,提高絮片的保暖率。內(nèi)部為三角形或異孔的中空纖維,使絮片抗壓。復合彈性纖維,一般為雙組分的且受熱卷曲的纖維,使絮片富有彈性。粘結纖維,使絮片中的各種組分粘結在一起。普通滌綸纖維和內(nèi)部為圓形的中空纖維,為非常常規(guī)的纖維,在絮片中起骨架、密實及彈力作用。由本發(fā)明彈性保暖絮片制成的睡袋或帳篷也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本發(fā)明制備的絮片,采用新型高性能纖維、特種纖維、功能性纖維與常規(guī)纖維的不同配比及混合制成。得到的絮片具有快速高回彈性和保暖性好的特點。適應睡袋重量輕、 壓縮好、回彈快速、保暖、舒適等要求。該產(chǎn)品既要克服現(xiàn)有睡袋已用保暖絮片的缺點和不足,提高絮片的保暖率、壓縮回彈率。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述實施例中所使用的實驗方法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常規(guī)方法。
下述實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試劑等,如無特殊說明,均可從商業(yè)途徑得到。實施例1、彈性保暖絮片的制備一、原料(優(yōu)選)0. 78dtexX32mm規(guī)格超細滌綸纖維,15質(zhì)量份;1. 67dtexX38mm規(guī)格葆萊絨纖維,25質(zhì)量份;2. 22dtexX51mm規(guī)格PET/PBT復合彈性纖維,5質(zhì)量份;4. OdtexX 51mm規(guī)格低熔點復合纖維(熔點為150°C ),7質(zhì)量份;1. 33dtexX38mm規(guī)格普通滌綸纖維,16質(zhì)量份;6. 64dtexX64mm規(guī)格普通中空滌綸纖維,16質(zhì)量份。二、工藝采用非織造布生產(chǎn)工藝,步驟為混合,初開松、精開松、梳理、鋪網(wǎng)、噴膠、烘干、冷卻、裁邊、卷繞、切割,形成絮片成品卷。其中,烘干采用漸進式,三層烘房,底層溫度控制在115°C,中層溫度控制在 140°C,上層溫度控制在165°C。三、產(chǎn)品性能檢測每項檢測指標均使用同一儀器在相同條件下測試。壓縮回復率的檢測方法FZ/T 64003-1993噴膠棉絮片;克羅值(CLO)檢測方法GB/T 11048-1989紡織品保溫性能的測定;實驗設3次重復,結果如表1所示。表1、絮片效果
權利要求
1.一種制備彈性保暖絮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以超細滌綸纖維、空腔呈三角形的中空纖維、復合彈性纖維、粘結纖維、普通性能的滌綸纖維和空腔呈圓形的中空纖維為原料,加工得到彈性保暖絮片。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細滌綸纖維、空腔呈三角形的中空纖維、復合彈性纖維、粘結纖維、普通性能的滌綸纖維和空腔呈圓形的中空纖維的質(zhì)量份數(shù)比為15 25 15 25 5 15 7 10 10 25 15 25,或 15 25 15 25 5 15 7 10 15 25 15 25,或 15 25 15 25 5 15 7 10 10 15 15 25。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彈性纖維為PET/PBT復合彈性纖維;所述空腔呈三角形的中空纖維為空腔呈銳三角形的中空纖維。
4.根據(jù)權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細滌綸纖維的細度為0. 78dtex,長度為32mm至51mm ;所述空腔呈三角形的中空纖維的細度為1. 56dtex至1. 67dtex,長度為38mm至51mm ;所述復合彈性纖維的細度為2. 22dtex,長度為38mm至51mm ;所述粘結纖維的細度為4. Odtex,長度為38mm至51mm ;所述普通性能的滌綸纖維的細度為1. 33dtex至1. 8dtex,長度為38mm至51mm ;所述空腔呈圓形的中空纖維的細度為3. 33dtex 6. 64dtex,長度為54mm至64mm。
5.根據(jù)權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的步驟如下混合、開松、梳理、鋪網(wǎng)、噴膠、烘干、冷卻。
6.根據(jù)權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依次在110°C 120°C、130°C 145°C、155°C 170°C 的溫度下進行。
7.由權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方法制備得到的彈性保暖絮片。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彈性保暖絮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保暖絮片的單位質(zhì)量為149g/m2,克羅值為2. 38,壓縮回復率為97%。
9.由權利要求7或8所述彈性保暖絮片制成的睡袋或帳篷。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快速高回彈高保暖絮片及其制備方法。本發(fā)明的制備彈性保暖絮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以超細滌綸纖維、內(nèi)部為三角形或異孔的中空纖維、復合彈性纖維、粘結纖維、普通性能的滌綸纖維和內(nèi)部為圓形的中空纖維為原料,加工得到彈性保暖絮片。本發(fā)明制備的絮片,采用新型高性能纖維、特種纖維、功能性纖維與常規(guī)纖維的不同配比及混合制成。得到的絮片具有快速高回彈性和保暖性好的特點。適應睡袋輕盈、壓縮回彈、保暖、舒適等要求。該產(chǎn)品既要克服現(xiàn)有睡袋已用保暖絮片的缺點和不足,提高絮片的保暖率、壓縮回彈率。
文檔編號D04H1/58GK102260959SQ20111017262
公開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24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6月24日
發(fā)明者任鵬飛, 孫友林, 王慶春, 肖紅, 裘越華, 諶玉紅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軍需裝備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