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針織物的編織方法及針織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在使用橫機編織針織物時對鉤掛于針床的針織物部的縱行方向端部的線圈進行壓圈處理的針織物的編織方法及應用該針織物的編織方法得到的針織物。
背景技術(shù):
在利用橫機編織針織物的情況下,作為進行處理以使該針織物的最終線圈橫列的線圈(縱行方向端部的線圈)不脫散的方法,可舉出壓圈處理。壓圈處理是指如下處理使鉤掛于針床的針織物部的線圈中的接近的線圈彼此重合,與這些重合的雙層線圈(重疊線圈)連續(xù)而形成新線圈,并將這種編織從針織物的編織寬度方向的一端側(cè)朝向另一端側(cè)反復進行。現(xiàn)有技術(shù)文獻專利文獻1日本特公平7-65258號公報
發(fā)明內(nèi)容
但是,現(xiàn)有的壓圈處理部很難說具有充分的伸縮性。例如,關(guān)于高圓套領(lǐng)針織套衫的衣領(lǐng),在穿著針織套衫時需要使頭通過,但由于設計上的制約不能使其周長太大。因此, 希望開發(fā)能夠編織具有高伸縮性的壓圈處理部的針織物的編織方法。本發(fā)明鑒于上述問題而創(chuàng)立,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夠編織高伸縮性的壓圈處理部的針織物的編織方法及應用該編織方法而編織成的針織物。壓圈處理部的伸縮性不好的原因,可認為是由于與使接近的線圈彼此重合而成的重疊線圈連續(xù)而形成新線圈,因此壓圈處理部中的針織紗的伸縮余量小。因此,本發(fā)明人在努力研究用于確保壓圈處理部中的針織紗的伸縮余量的針織物的編織方法后,完成了本發(fā)明。本發(fā)明針織物的編織方法,是使用橫機對鉤掛于針床的針織物部的線圈進行壓圈處理的針織物的編織方法,所述橫機至少具有前后一對針床,且能夠使鉤掛于該針床的織針的線圈移圈到其他織針。所述本發(fā)明針織物的編織方法,設沿針床的長度方向依次形成壓圈的方向為壓圈方向、與壓圈方向相反的方向為始端方向時,包括工序A,使在作為壓圈處理的對象的對象線圈的縱行方向上連續(xù)的新的二個線圈即第一線圈和第二線圈中的一方作為表面線圈形成,另一方作為反面線圈形成;及工序B,使相對于第二線圈向壓圈方向接近的接近線圈和第二線圈重合。并且,本發(fā)明針織物的編織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在工序B形成的重疊線圈重新規(guī)定為新的對象線圈,反復進行上述工序A和工序B。此處,本發(fā)明針織物的編織方法中的“表面線圈”和“反面線圈”是指在進行壓圈處理前從編織針織物部的針床側(cè)觀察針織物部時的線圈的狀態(tài)。例如,若針織物部主要在前針床編織,則通過從前針床側(cè)觀察該針織物部時的線圈的狀態(tài),判斷該線圈為“表面線圈” 還是“反面線圈”。另外,在下一段說明的“針織物部的表面?zhèn)取笔侵冈趬喝μ幚砬般^掛有針織物部的針床側(cè)。例如,若針織物部主要在前針床編織,則針織物部的前針床側(cè)為“針織物部的表面?zhèn)取?。而且,本發(fā)明針織物的編織方法中的“接近線圈”是在工序A之前鉤掛于針床的線圈中的、在實施工序B時位于始端方向的端部的線圈。上述本發(fā)明針織物的編織方法中,根據(jù)將第一線圈和第二線圈的哪一個作為表面線圈、將第二線圈配置于針織物部的表面?zhèn)冗€是反面?zhèn)?,考慮以下4種模式的變形。[1]第一線圈=表面線圈、第二線圈=反面線圈、將第二線圈配置于針織物部的表面?zhèn)萚2]第一線圈=反面線圈、第二線圈=表面線圈、將第二線圈配置于針織物部的表面?zhèn)萚3]第一線圈=表面線圈、第二線圈=反面線圈、將第二線圈配置于針織物部的反面?zhèn)萚4]第一線圈=反面線圈、第二線圈=表面線圈、將第二線圈配置于針織物部的反面?zhèn)仍谶@4種模式的編織中,尤其優(yōu)選[2]的編織,即,在工序A中,將第一線圈作為反面線圈、將第二線圈作為表面線圈,在工序B中,以將第二線圈配置于針織物部的表面?zhèn)鹊姆绞绞沟诙€圈重合于接近線圈。作為本發(fā)明針織物的編織方法的一方式,在將第一線圈作為反面線圈、將第二線圈作為表面線圈、以將第二線圈配置于針織物部的表面?zhèn)鹊姆绞绞沟诙€圈重合于接近線圈的情況下,優(yōu)選在工序A中依次進行以下步驟。(步驟1)在使給紗口向壓圈方向移動的期間形成第一線圈。(步驟2)使給紗口相比第一線圈向始端方向移動。(步驟3)使第一線圈移圈到相對的針床。(步驟4)使給紗口相比第一線圈向壓圈方向移動。(步驟幻在使給紗口向始端方向移動的期間形成第二線圈。另外,本發(fā)明針織物是具有壓圈處理部的針織物,所述壓圈處理部通過使用橫機從編織寬度方向的一端側(cè)朝向另一端側(cè)反復進行使接近的線圈彼此重合并形成在該重疊線圈連續(xù)的壓圈的步驟而形成,所述橫機至少具有前后一對針床,且能夠使鉤掛于該針床的織針的線圈移圈到其他織針。并且,本發(fā)明針織物的壓圈處理部中的壓圈的特征在于,由在重疊線圈的縱行方向上連續(xù)形成的第一線圈、及在第一線圈的縱行方向上連續(xù)形成且與所述重疊線圈接近的線圈重合的第二線圈構(gòu)成,這些第一線圈和第二線圈的一方為表面線圈,另一方為反面線圈。發(fā)明效果根據(jù)本發(fā)明針織物的編織方法,能夠編織如下的本發(fā)明針織物壓圈處理部中的壓圈由在縱行方向上連續(xù)的二個線圈構(gòu)成,所述二個線圈的一方作為表面線圈,另一方作為反面線圈。在該針織物中,壓圈由在縱行方向上連續(xù)的二個線圈形成,由此能夠使壓圈的伸縮余量比現(xiàn)有技術(shù)大。因此,本發(fā)明針織物的壓圈處理部相比現(xiàn)有針織物的壓圈處理部具有優(yōu)良的伸縮性。另外,通過將形成壓圈的二個線圈的一方作為表面線圈、將另一方作為反面線圈,形成壓圈緊湊地重疊的狀態(tài)。其結(jié)果是,若形成由表面線圈和反面線圈構(gòu)成的壓圈,則不會像僅由二個表面線圈(或反面線圈)形成壓圈的情況那樣,使壓圈龐大。
另外,在上述⑴ (4)的編織中,由(2)的編織得到的壓圈處理部成為在針織紗的配置上外觀最良好的壓圈處理部。根據(jù)包括上述步驟1 5的針織物的編織方法,在編織過程中將第一線圈和第二線圈連接的針織紗將第一線圈拉向始端側(cè)而使其扭轉(zhuǎn)。其結(jié)果是,完成的針織物的壓圈處理部被卷入針織物的反面?zhèn)?,壓圈處理部的端部的線變得光滑。
圖1是實施方式1的針織物的編織工序圖。圖2是實施方式1的針織物中的壓圈處理部的線圈圖。圖3是實施方式2的針織物的編織工序圖。圖4是實施方式2的針織物中的壓圈處理部的線圈圖。標號說明A J織針FB前針床BB后針床LS壓圈方向 RS始端方向1對象線圈(線圈、重疊線圈)2第一線圈(線圈、反面線圈)3第二線圈(線圈、表面線圈)4接近線圈(線圈)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基于
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對本實施方式所記載的編織,均對使用了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在前后方向上彼此相對的前后一對針床、和在前后的針床間能夠進行線圈的移圈的兩針床橫機的編織例進行說明。當然,所使用的橫機也可以是四針床橫機。[第一實施方式]第一實施方式中,對如圖1的Sl所示通過本發(fā)明針織物的編織方法對鉤掛于前針床的針織物部進行壓圈處理的例子進行說明。在該圖1中,為了便于理解說明,使織針的數(shù)量少于實際的編織中使用的數(shù)量而進行說明。此外,本發(fā)明編織方法也能夠適用于筒狀地鉤掛于前針床和后針床的筒狀針織物的壓圈處理。圖1中的左側(cè)的“字母+數(shù)字”表示工序編號,左右方向的箭頭表示給紗口(圖中的▽)的移動方向,“K”+箭頭表示編織方向,上下方向或傾斜方向的箭頭表示移圈的方向。 圖中的A J表示前針床(以下記為FB)及后針床(以下記為BB)的織針。另外,圖中的 〇表示鉤掛于針床的線圈,◎表示重疊線圈, 表示在各編織工序中編織的線圈,在各編織工序中實際進行的動作以粗線表示。此外,在圖中,對于伴隨橫移的移圈,省略該橫移的動作。圖1的Sl中,表示使給紗口向紙面右方向移動而編織成針織物的最終線圈橫列的線圈的狀態(tài)。從該狀態(tài)開始,通過本發(fā)明針織物的編織方法對針織物的最終線圈橫列的線圈進行壓圈處理。壓圈處理從紙面右方向的端部開始,朝向左方向進行,因此以后將紙面右方向稱為始端方向RS,將左方向稱為壓圈方向LS。此處,在對針織物部鉤掛于FB和BB雙方的筒狀針織物進行壓圈處理的情況下,在FB上的壓圈處理結(jié)束后,以紙面左方向為始端方向RS進行BB上的壓圈處理即可。首先,在S2中,使鉤掛于FB的織針I(yè)的最終線圈橫列的終端的線圈(對象線圈1) 移圈到相對的BB的織針I(yè)。然后,在S3中,使給紗口向壓圈方向LS移動,形成與在S2中移圈來的鉤掛于BB的織針I(yè)上的線圈1連續(xù)(接續(xù))的線圈(第一線圈2)。在S3中形成的線圈2為反面線圈。在隨后的S4中,使在S3中形成的反面線圈2移圈至FB的織針I(yè),在S5中,與該反面線圈2連續(xù)而形成線圈(第二線圈3)。在該S5中形成的線圈3為表面線圈。通過上述S2 S5,形成在Sl中鉤掛于織針的線圈列的縱行方向上連續(xù)的2段線圈列(第1段的線圈列由反面線圈2構(gòu)成,第2段的線圈列由表面線圈3構(gòu)成)。在與S5 連續(xù)的S6以后,使用這2段線圈列進行壓圈處理。S6中,使鉤掛于FB的織針H且與在S5中形成的表面線圈3相鄰的線圈(接近線圈4)移圈到相對的BB的織針H。接近線圈4是如下線圈在Sl中鉤掛于織針的多個線圈中在S5結(jié)束的階段還鉤掛于織針的多個線圈中的位于始端方向RS的端部的線圈。并且, 使在S5中形成的表面線圈3與所述移圈到BB的織針H的線圈4重合(S7)。在該S7中重疊于線圈4的線圈3相對于線圈4配置在針織物的表面?zhèn)?。S8中,將在S7形成的鉤掛于BB的織針H的重疊線圈重新規(guī)定作為新的對象線圈 1,形成與該重疊線圈1連續(xù)的第一線圈2。然后,使該第一線圈2移圈到相對的FB的織針 H(S9),進而形成與在S9移圈從而鉤掛于FB的織針H的第一線圈2連續(xù)的新的第二線圈 3(SlO)。以后,通過反復進行S6 SlO的編織,能夠?qū)︶樋椢锏淖罱K線圈橫列進行壓圈處理。圖2中示出應用以上說明的針織物的編織方法而編織成的針織物中的壓圈處理部附近的線圈圖。在圖2中用標號表示的線圈對應于在圖1中用標號表示的線圈。如該圖2所示, 壓圈處理部中的壓圈由在縱行方向上連續(xù)的第一線圈2和第二線圈3這兩個線圈構(gòu)成,因此在針織物的編織寬度方向上具有大的伸縮余量。另外,由于第一線圈2作為反面線圈,第二線圈3作為表面線圈,因此在實際的針織物中由這些線圈2、3構(gòu)成的壓圈美觀地收納于對象線圈1和接近線圈4之間,因此壓圈處理部的外觀良好。[實施方式2]實施方式2中,基于圖3、4對與實施方式1不同的編織方法進行說明。圖3、4的觀察方法與實施方式1的圖1、2相同。首先,從編織成Tl所示的針織物的最終線圈橫列的狀態(tài)開始,與實施方式1同樣, 使FB的織針I(yè)的線圈(對象線圈1)移圈到相對的BB的織針I(yè) (T2),形成與該移圈后的線圈1連續(xù)的反面線圈(第一線圈2) (T3)。接著,與實施方式1同樣,形成與在T3形成的反面線圈2連續(xù)的表面線圈(第二線圈3),但在該實施方式2中,在形成表面線圈3之前使給紗口向左右擺動,形成反面線圈 2扭轉(zhuǎn)的狀態(tài)。具體而言,使給紗口暫時相比在T3形成的反面線圈2向始端方向RS側(cè)移動,從給紗口延伸的針織紗形成向始端方向RS橫穿反面線圈2的表面?zhèn)鹊臓顟B(tài)(T4),然后使該反面線圈2移圈到相對的FB的織針I(yè) (T5)。進而,使給紗口相比反面線圈2向壓圈方向LS側(cè)移動,從給紗口延伸的針織紗形成向壓圈方向LS橫穿反面線圈2的反面?zhèn)鹊臓顟B(tài)(T6)。然后,使給紗口反轉(zhuǎn),在向始端方向RS移動的期間,形成與反面線圈2連續(xù)的表面線圈 3(T7)。在隨后的T8中,使給紗口相比織針H向壓圈方向LS側(cè)移動,從給紗口延伸的針織紗形成向壓圈方向LS橫穿線圈3、4的反面?zhèn)鹊臓顟B(tài)。接著,使鉤掛于FB的織針H的線圈 (接近線圈4)移圈到相對的BB的織針H(T9),使在T7形成的表面線圈3重合于該線圈4 從而形成重疊線圈(T10)。然后,將TlO的重疊線圈重新規(guī)定作為對象線圈1,使給紗口相比鉤掛于織針H的重疊線圈1向始端方向RS側(cè)移動,形成針織紗向始端方向RS橫穿重疊線圈1的表面?zhèn)鹊臓顟B(tài)(Tll),立即使給紗口向壓圈方向LS反轉(zhuǎn),形成與重疊線圈1連續(xù)的反面線圈2(T12)。若觀察Τ12的線圈的鉤掛狀態(tài),則成為與Τ3大致相同的狀態(tài)。在Τ12以后,反復進行與Τ4 Τ12同樣的編織即可。圖4中示出應用以上說明的實施方式2的針織物的編織方法而編織成的針織物中的壓圈處理部附近的線圈圖。如該圖4所示,通過從第一線圈2 連接到第二線圈3的針織紗,將第一線圈2向被扭轉(zhuǎn)的方向牽拉,因此,為了要解除該被扭轉(zhuǎn)的狀態(tài)而使第一線圈2朝向紙面內(nèi)側(cè)倒下。其結(jié)果是,針織物的端部被向紙面內(nèi)側(cè)卷入, 端部的線光滑且外觀良好。此外,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能夠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主旨的范圍內(nèi)適當變更。例如也能夠更換實施方式1的編織工序的一部分而實施。圖1的S2 S7 中,將第一線圈2作為反面線圈,將第二線圈3作為表面線圈,但也可以第一線圈2作為表面線圈、第二線圈3作為反面線圈的方式適當更換編織工序。另外,在圖1的S6、S7中,使第二線圈3與接近線圈4的表面?zhèn)戎丿B,但也可以先進行S7后進行S6,使第二線圈3重疊于接近線圈4的反面?zhèn)?。另外,在壓圈處理中,也可以設置2段在編織寬度方向上具有2個線圈以上的寬度的線圈列。該情況下,可以使構(gòu)成第2段的線圈列的線圈的至少一個(也可以為全部)作為壓圈與接近線圈重合。當然,在該情況下,若使第1段的線圈列由反面線圈(或表面線圈)構(gòu)成,則第2段的線圈列由表面線圈(反面線圈)構(gòu)成。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針織物的編織方法,使用橫機對鉤掛于針床的針織物部的線圈進行壓圈處理, 所述橫機至少具有前后一對針床,且能夠使鉤掛于該針床的織針的線圈移圈到其他織針, 其特征在于,設沿針床的長度方向依次形成壓圈的方向為壓圈方向、與壓圈方向相反的方向為始端方向時,包括工序A,使在作為壓圈處理的對象的對象線圈的縱行方向上連續(xù)的新的二個線圈即第一線圈和第二線圈中的一方作為表面線圈形成,另一方作為反面線圈形成;及工序B,使相對于第二線圈向壓圈方向接近的接近線圈和第二線圈重合, 將在工序B形成的重疊線圈重新規(guī)定為新的對象線圈,反復進行上述工序A和工序B。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針織物的編織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工序A中,將第一線圈作為反面線圈,將第二線圈作為表面線圈,在工序B中,以將第二線圈配置于針織物部的表面?zhèn)鹊姆绞绞沟诙€圈重合于接近線圈。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針織物的編織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工序A中依次進行以下步驟在使給紗口向壓圈方向移動的期間形成第一線圈的步驟1 ; 使給紗口相比第一線圈向始端方向移動的步驟2 ; 使第一線圈移圈到相對的針床的步驟3 ; 使給紗口相比第一線圈向壓圈方向移動的步驟4;及在使給紗口向始端方向移動的期間形成第二線圈的步驟5。
4.一種針織物,具有壓圈處理部,所述壓圈處理部通過使用橫機從編織寬度方向的一端側(cè)朝向另一端側(cè)反復進行使接近的線圈彼此重合并形成在該重疊線圈的縱行方向上連續(xù)的壓圈的步驟而形成,所述橫機至少具有前后一對針床,且能夠使鉤掛于該針床的織針的線圈移圈到其他織針,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圈處理部中的壓圈,由在重疊線圈的縱行方向上連續(xù)形成的第一線圈、及在第一線圈的縱行方向上連續(xù)形成且與所述重疊線圈接近的線圈重合的第二線圈構(gòu)成, 所述第一線圈和第二線圈的一方為表面線圈,另一方為反面線圈。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針織物的編織方法及針織物,該針織物的編織方法能夠編織高伸縮性的壓圈處理部,該針織物應用該編織方法編織而成。設沿針床的長度方向依次形成壓圈的方向為壓圈方向(LS)、與壓圈方向(LS)相反的方向為始端方向(RS)時,包括工序A,使在作為壓圈處理的對象的對象線圈(1)的縱行方向上連續(xù)的新的二個線圈即第一線圈(2)和第二線圈(3)中的一方作為表面線圈形成,另一方作為反面線圈形成;及工序B,使相對于對象線圈(1)向壓圈方向接近的接近線圈(4)和第二線圈(3)重合。然后,將在工序B形成的重疊線圈重新規(guī)定為新的對象線圈(1),反復進行上述工序A和工序B。
文檔編號D04B1/00GK102345197SQ201110208529
公開日2012年2月8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21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0年7月23日
發(fā)明者上道和也 申請人:株式會社島精機制作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