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脫水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對衣物進行脫水處理的脫水裝置。
背景技術:
洗衣機、烘干機或洗滌烘干機之類的對衣物進行指定處理(洗滌處理、脫水處理、 漂洗處理或烘干處理)的衣物處理裝置一般具備用于對衣物進行脫水處理的脫水裝置。脫水處理在衣物處理裝置內旋轉的旋轉滾筒內進行。日本專利公開公報特表2001-504006號(以下稱為專利文獻1)公開了在旋轉滾筒內進行脫水處理的脫水裝置。在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包含以六角格子狀排列的多個彎曲面的旋轉滾筒。大致為六角形狀的彎曲面向旋轉滾筒的內側隆起。在劃分各彎曲面的邊緣部形成有用于向旋轉滾筒外排出來自衣物的水的排水孔。排水孔與彎曲面的角落部鄰接而形成。當旋轉滾筒旋轉時,基于離心力,衣物被按壓或摔打于旋轉滾筒的內壁。其結果, 水分從衣物中被擠出,并基于離心作用沿彎曲面流向邊緣部。然后,從形成于邊緣部的排水孔向旋轉滾筒外排出。根據(jù)專利文獻1的脫水技術,從衣物中被擠出后沿彎曲面移動的水分容易再次附著于衣物。因此,基于專利文獻1的脫水技術,難以得到足夠高的脫水效率。日本專利公開公報特開2008-212635號(以下稱為專利文獻2)公開了一種具備形成有由向內側隆起的脊部劃分的脫水區(qū)域的內壁的旋轉滾筒。通過沿旋轉滾筒的旋轉方向形成的旋轉脊部和與旋轉脊部垂直的垂直脊部,脫水區(qū)域被劃分為多個正方形區(qū)域。在正方形區(qū)域中形成有向旋轉滾筒的外側傾斜的平面。據(jù)此,在各正方形區(qū)域內形成四角錐形狀的空間。在四角錐形狀的空間的頂點形成有用于從旋轉滾筒排出水分的排水孔。根據(jù)專利文獻2的脫水技術,被旋轉脊部及垂直脊部從衣物中擠出的水分通過旋轉脊部或垂直脊部控除后,被引導至形成于各正方形區(qū)域的四角錐形狀的空間。因此,與專利文獻1的脫水技術相比,可適宜地減少再次回到衣物中的水分的量。專利文獻2的旋轉滾筒的旋轉脊部及垂直脊部會阻礙鄰接的正方形區(qū)域間的水分移動。因此,當從衣物中局部地脫出大量水分時,特定的正方形區(qū)域內的四角錐形狀的空間會充滿水分。其結果,水分再次附著于衣物,脫水效率降低。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實現(xiàn)較高的脫水效率的脫水裝置。本實用新型所涉及的脫水裝置包括滾筒,包含規(guī)定收容衣物的收容空間的內壁面;以及驅動部,用于使該滾筒旋轉,其中,所述內壁面包括形成有用于將來自所述衣物的水向所述滾筒外排出的排水部的排水區(qū)域;和相對于該排水區(qū)域向所述滾筒的內側隆起的脊部,其中,所述脊部包括沿所述排水區(qū)域的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主脊部;沿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并與所述第一主脊部協(xié)作隔出所述排水區(qū)域的第二主脊部;以及具有與所述第一主脊部和所述第二主脊部中的至少其中之一連接的基端部的副脊部,其中,所述副脊部包含與所述排水區(qū)域連接的前端部。
圖1是組裝有作為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脫水裝置的示例的處理裝置的洗滌烘干機的概略立體圖。圖2是圖1所示的洗滌烘干機的概略剖視圖。圖3(a)、(b)是安裝于圖2所示的洗滌烘干機中的旋轉滾筒的概略立體圖。圖4是圖3(a)、(b)所示的旋轉滾筒的概略正視圖。圖5(a)至(d)是形成于圖4所示的旋轉滾筒的脫水處理區(qū)域的概略模式圖。圖6(a)至(f)是形成于圖4所示的旋轉滾筒的脫水處理區(qū)域的概略模式圖。圖7是概略性地表示形成于圖5(a)至圖6(f)所示的脫水處理區(qū)域的排水孔的配置的模式圖。圖8是作為第二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脫水裝置的示例的處理裝置中使用的旋轉滾筒的概略正視圖。圖9是形成于圖8所示的旋轉滾筒的脫水處理區(qū)域的概略模式圖。圖10是作為第三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脫水裝置的示例的處理裝置中使用的旋轉滾筒的概略正視圖。圖11是形成于圖10所示的旋轉滾筒的脫水處理區(qū)域的概略模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對脫水裝置的各種實施方式進行說明。此外,在以下說明中所用的 “上”、“下”、“左”或“右”等表示方向的用語僅是為了讓說明清楚明了,并不限定脫水裝置的原理。<第一實施方式>(洗滌烘干機的整體結構)圖1是組裝有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脫水裝置的洗滌烘干機的立體圖。在以下的說明中,例示了組裝在洗滌烘干機中的脫水裝置。取而代之,脫水裝置也可組裝于不具備烘干功能的洗衣機或不具備洗滌功能的烘干機。洗滌烘干機100包括筐體200及門體300。筐體200大致呈長方體形狀??痼w200 包括沿上下方向豎立設置的正面壁210、正面壁210的相反側的背面壁220、設置在正面壁 210與背面壁220之間并且沿上下方向豎立設置的左側壁230及右側壁M0、形成筐體200 的上表面的頂壁250以及形成筐體200的下表面的底壁沈0。正面壁210包括設置在下方的下部壁211、設置在下部壁211上方的主壁212以及設置在主壁212上方的上部壁213。主壁212及上部壁213以越向上方越靠近背面壁220 的方式彎曲并傾斜。主壁212包括形成凹區(qū)域的環(huán)狀的凹面214,該凹區(qū)域呈與大致圓板狀的門體300 大致相匹配的形狀。凹面214包圍貫通主壁212的大致中央的開口部215。開口部215與收容在筐體200內部的洗滌烘干槽(后述)連通。使用者可經(jīng)由開口部215向筐體200內放入衣物(衣服或類似的物品)或從筐體200取出衣物。洗滌烘干機100具備將門體300可轉動地連接于筐體200的鉸鏈結構330。門體 300可通過鉸鏈結構330而在封閉開口部215的封閉位置與打開開口部215的打開位置之間轉動。轉動到封閉位置的門體300收容在由凹面214包圍的凹區(qū)域。另外,圖1所示的門體300處于打開位置。圖2是具有處于封閉位置的門體300的洗滌烘干機100的概略剖視圖。參照圖1 及圖2進一步對洗滌烘干機100的整體結構進行說明。如圖2所示,在筐體200內設置有作為脫水裝置而例示的處理裝置400。在本實施方式中,處理裝置400不僅進行脫水處理,而且還執(zhí)行洗滌處理、漂洗處理、烘干處理之類的衣物的洗滌及烘干所需的處理。取而代之,在不具有烘干功能的洗衣機中組裝脫水裝置時,作為脫水裝置,例示在脫水處理的基礎上還執(zhí)行洗滌處理及漂洗處理的處理裝置。再者,在不具有洗滌功能的烘干機中組裝脫水裝置時,作為脫水裝置,例示在脫水處理的基礎上還執(zhí)行烘干處理的處理裝置。處理裝置400包括上述的洗滌烘干槽410。洗滌烘干槽410包括擺動(rock)自由地支撐在筐體200內部的一端有底圓筒狀的水槽420和旋轉自由地支撐在水槽420內的一端有底圓筒狀的旋轉滾筒440。處理裝置400還包含使旋轉滾筒440旋轉的馬達430。馬達430安裝于水槽420的底部外表面。水槽420的開口部由向處于封閉位置的門體300突出的大致圓筒形狀的筒口部114形成。在筒口部114嵌合大致圓筒形狀的密封部件115。 在本實施方式中,經(jīng)由筐體200的開口部215投入的衣物被收容在旋轉滾筒440內。因此, 旋轉滾筒440作為滾筒而例示。另外,用于使旋轉滾筒440旋轉的馬達430作為驅動部而例示。如圖1所示,門體300包括大致一端有底梯形圓錐形狀的透明的窗部310和支撐窗部310的大致圓板形狀的支撐框320。如圖2所示,當門體300位于封閉位置時,窗部310 插入至形成在筐體200上的開口部215內并壓接于安裝在水槽420上的密封部件115。據(jù)此,在水槽420與窗部310之間形成水密性的密封結構。在門體300處于封閉位置的期間, 使用者可通過透明的窗部310目視確認洗滌烘干槽410內的衣物。如圖2所示,在水槽420形成有用于排出洗滌液體(washing liquid)的排出口 116及洗滌液體流入的流入口 117。用于洗滌的洗滌液體在排出口 116及流入口 117之間循環(huán)使用。在筐體200內部還收容有向水槽420內供水的供水系統(tǒng)120、對水槽420內的洗滌液體進行排水或使之循環(huán)的排水系統(tǒng)130以及將用于烘干洗滌物的暖風送入洗滌烘干槽 410的烘干系統(tǒng)140。另外,在處理裝置400組裝于不具有烘干功能的洗衣機時,不需要烘干系統(tǒng)140。另外,在處理裝置400組裝于不具有洗滌功能的烘干機時,也可不使用供水系統(tǒng)120和排水系統(tǒng)130。烘干系統(tǒng)140包括循環(huán)管路142和送風機143。循環(huán)管路142具有與水槽420的排氣口 141連接的一端部以及用于從水槽420的底部送入烘干用空氣的通氣口。送風機 143設置在循環(huán)管路142內部,并且使空氣在循環(huán)管路142內流動。烘干系統(tǒng)140也可根據(jù)需要具備捕集線頭類并且進行除塵的過濾器、對除塵后的導入空氣進行除濕的除濕部以及將除塵后的空氣加熱并且制出干燥的高溫空氣的加熱部。另外,在圖1中,在筐體200的頂壁250上安裝有用于拆裝烘干系統(tǒng)140中所設的過濾器的蓋251。如圖1所示,洗滌烘干機100包括設置在上部壁213上的操作面板500。操作面板 500可供使用者選擇洗滌烘干機100的運轉程序的模式或各種功能。如圖2所示,操作面板 500包括控制電路部510。控制電路部510在操作面板500具有的顯示部顯示使用者輸入的信息。此外,當通過操作面板500設定洗滌烘干機100的運轉開始時,控制電路部510例如從作為檢測水槽420內的液位的液位傳感器、作為檢測洗滌液體的濁度的濁度傳感器而使用的光傳感器131和作為檢測洗滌液體的導電度的導電傳感器而使用的電極傳感器132 接收檢測信號,并根據(jù)這些檢測信號對供水系統(tǒng)120所包含的電磁閥和排水系統(tǒng)130所包含的排水閥133之類的控制部件執(zhí)行控制。馬達430、供水系統(tǒng)120、排水系統(tǒng)130及烘干系統(tǒng)140由控制電路部510按照模式設定和控制程序而自動控制,從而可執(zhí)行洗滌工序、漂洗工序、脫水工序及烘干工序。如圖2所示,供水系統(tǒng)120包括連接于水槽420的供水管路121和收容洗滌劑的洗滌劑收容部122。圖2所示的供水系統(tǒng)120可通過電磁閥的開閉動作,經(jīng)由供水管路121適時地將水供給至水槽420(參照圖2中的實線箭頭)。此外,洗滌烘干機100可利用供水系統(tǒng)120 的供水,將局部橫穿供水管路121而設置的洗滌劑收容部122內的洗滌劑適時地投入至水槽420內。排水系統(tǒng)130包括具有連接于水槽420的排出口 116的一端部的第一管路134 ; 連接于第一管路134的另一端部并且接收來自水槽420的洗滌液體的排水控制組件135 ; 以及在排水控制組件135所具有的循環(huán)泵136與水槽420之間延伸的第二管路137。循環(huán)泵136固定于設置在筐體200內的底座板138上。第二管路137的一端部與循環(huán)泵136的吐出口連接,第二管路137的另一端部與水槽420的流入口 117連接。水槽420、第1管路 134、排水控制組件135及第2管路137形成洗滌液體的循環(huán)路。循環(huán)泵136使洗滌液體在循環(huán)路內從排出口 116向流入口 117流動、循環(huán)。排水控制組件135不僅包括循環(huán)泵136,而且還包括作為檢測洗滌液體的濁度的濁度傳感器而使用的上述的光傳感器131 ;作為檢測洗滌液體的導電度的導電傳感器而使用的上述的電極傳感器132 ;用于向外部排出洗滌液體的排水管路139 ;設置在排水管路 139的中途部并且對排水管路139進行開閉的上述的排水閥133 ;以及捕集從第一管路134 流入的洗滌液體中所含的纖維屑(線頭等)的過濾部144。排水閥133在洗滌工序結束時或漂洗工序結束時等必要時打開。其結果,從第一管路134流入至排水控制組件135的洗滌水,在通過過濾部144實施纖維屑的去除處理之后排出至外部。通過關閉排水閥133并使循環(huán)泵136工作,處于水槽420內的洗滌液體通過第一管路134流入至排水控制組件135。之后,洗滌液體通過設置在排水控制組件135內的過濾部144而被去除污濁成分。洗滌液體在通過過濾部144之后,通過與循環(huán)泵136的吸引口連接的吸引管路145而流入循環(huán)泵136內,然后通過與循環(huán)泵136的吐出口連接的第二管路137而返回至水槽420內。在執(zhí)行洗滌工序或漂洗工序的期間,可根據(jù)需要而反復進行該洗滌液體的循環(huán),從而可提高洗滌工序或漂洗工序的性能。循環(huán)泵136的轉數(shù)可變更。當循環(huán)泵136的轉數(shù)設定得較高(例如3500rpm)時,流入至水槽420的流入口 117的洗滌液體沿著向旋轉滾筒440內的軌跡而移動(參照圖2 中的箭頭Fi)。另一方面,當循環(huán)泵136的轉數(shù)設定得較低(例如IOOOrpm)時,流入至水槽 420的流入口 117的洗滌液體流向形成在旋轉滾筒440與水槽420之間的空間內(參照圖 2中的箭頭R))。循環(huán)泵136例如在洗滌工序和漂洗工序中的至少一個工序的開始時低速旋轉。據(jù)此,可防止洗滌結束時未溶解的洗滌劑或剛投入的高濃度的柔順劑落在旋轉滾筒440內的洗滌物上。流入至旋轉滾筒440與水槽420之間的空間的洗滌液體從排出口 116排出至排水系統(tǒng)130,并再次返回至水槽420的流入口 117(水槽內循環(huán)工序)。通過重復水槽內循環(huán)工序而使洗滌劑完全溶解,使柔順劑的濃度變得均勻。其結果,能夠避免因未溶解的洗滌劑或高濃度的柔順劑而造成洗滌物的污痕等的問題。水槽內循環(huán)工序設定為例如在洗滌工序及/或漂洗工序的供水工序的大約10秒后進行為宜。或者,例如在檢測到從水槽420的下端起40mm左右的液位時開始水槽內循環(huán)工序為宜。其結果,可切實地避免循環(huán)泵136在洗滌液體未充分填滿循環(huán)泵136內的狀態(tài)下工作。據(jù)此,能夠避免循環(huán)泵136的氣泡聲等異響、因不充分的洗滌液體量所引起的循環(huán)泵136的異常溫度及循環(huán)泵136在異常溫度下進行工作。洗滌烘干機100也可還包括用于向水槽420供應浴缸水的泵。此時,在通過浴缸水供應用的泵向水槽內供應浴缸水之后進行水槽內循環(huán)工序為宜。據(jù)此,浴缸水供應用的泵與循環(huán)泵136不會同時動作,可防止發(fā)出給使用者帶來不快的較大噪音。洗滌烘干機100可通過操作面板500的操作而設定預約運轉。在洗滌烘干機100 預約運轉時,水槽內循環(huán)工序例如進行通常時的兩倍長的時間為宜。據(jù)此,可充分溶解在預約待機中(從預約設定起至洗滌烘干機100實際開始動作的期間)固化的洗滌劑。其結果, 在預約運轉期間可獲得充分的洗凈力,并且可避免產(chǎn)生洗滌劑殘留的問題。洗滌烘干機100可根據(jù)需要包括溫度傳感器。也可根據(jù)使用溫度傳感器所測定的洗滌水的溫度而改變水槽內循環(huán)工序的時間長度。例如在溫度傳感器檢測到5°C的洗滌水溫度時,例如可執(zhí)行檢測到20°C的洗滌水溫度時的倍數(shù)的時間長度的水槽內循環(huán)工序。據(jù)此,即便在低水溫下也可充分地溶解洗滌劑。(旋轉滾筒)圖3(a)、(b)是旋轉滾筒440的概略立體圖。圖3 (a)是帶有擋板(baffle)的旋轉滾筒440的立體圖。圖3(b)是去除擋板后的旋轉滾筒440的立體圖。使用圖2至圖3(b) 進一步對旋轉滾筒440進行說明。如圖2所示,旋轉滾筒440包括大致呈圓板狀的底板441和從底板441的邊緣向門體300延伸的周壁442。如圖3(a)、(b)所示,周壁442包括規(guī)定收容衣物的收容空間R 的內壁面443和內壁面的相反側的外壁面444。在內壁面443安裝有大致梯形柱狀的擋板445。在本實施方式中,向收容空間R內突出的三個擋板445大致等間隔地分割內壁面443。取而代之,也可在內壁面443安裝兩個以下或四個以上的擋板445。擋板445的配置、數(shù)量或形狀可根據(jù)脫水效率及使旋轉滾筒 440旋轉的馬達430的轉數(shù)而適當?shù)貨Q定。由三個擋板445分割的內壁面443的三個分割區(qū)域中分別形成有處理面446。在本實施方式中,處理面446形成在內壁面443及外壁面444兩方。取而代之,處理面446也可僅形成在內壁面443。圖4是旋轉滾筒440的正視圖。使用圖2至圖4對處理面446進行說明。旋轉滾筒440的外壁面444包含處理面446和圍繞處理面446的基面447。在位于處理面446之間的基面447形成有用于安裝擋板445的安裝孔448。外壁面444及內壁面443在馬達430旋轉的期間,向圖4中箭頭Al所示的方向旋轉。在處理面446形成有沿與箭頭Al不同的方向延伸的多個脊部450。脊部450包含主脊部451,該主脊部451相對于箭頭Al成大致45°的傾斜角度穿過處理面446。在本實施方式中,主脊部451的延伸方向作為第一方向而被例示。此外,由箭頭Al所示的方向作為第二方向而被例示。在旋轉滾筒440的周壁442的旋轉方向上連續(xù)設置的多個主脊部451中的其中一個作為第一主脊部而被例示。與作為第一主脊部而被例示的主脊部451相鄰形成的主脊部 451作為第二主脊部而被例示。在以下說明中,圖4中的標注有符號“451a”的主脊部451 作為第一主脊部進行說明。另外,圖4中的標注有符號“451b”的主脊部451作為第二主脊部進行說明。但是,分配符號“451a”及符號“451b”只是為了使說明清楚明了,不應限定地進行解釋。主脊部451通過從外壁面444向旋轉滾筒440的內側施加壓力而形成。第一主脊部451a及第二主脊部451b規(guī)定帶狀的脫水區(qū)域。在第一主脊部451a與第二主脊部451b之間,形成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排水區(qū)域 452。在排水區(qū)域452內形成有貫通周壁442的排水部453。排水部453包含在排水區(qū)域 452內連續(xù)設置的多個排水孔454。與主脊部451的形成不同,在排水區(qū)域452幾乎未施加從外壁面444朝向旋轉滾筒440的內側的壓力。因此,從旋轉滾筒440的旋轉軸到排水區(qū)域452的距離大致等于從旋轉滾筒440的旋轉軸到基面447的距離。另一方面,主脊部451 相對于排水區(qū)域452向旋轉滾筒440的內側隆起。其結果,基于因旋轉滾筒440的旋轉而產(chǎn)生的離心力,來自衣物的水分流向排水區(qū)域452。到達排水區(qū)域452的水分通過貫通周壁 442的排水部453而向旋轉滾筒440外排出。脊部450包含多個副脊部455,副脊部455具有連接于主脊部451的基端部和連接于排水區(qū)域452的前端部。在本實施方式中,副脊部455沿與主脊部451垂直的方向延伸。 取而代之,副脊部455也可相對于主脊部451以其他角度傾斜,并向排水區(qū)域452延伸。在本實施方式中,副脊部455包含第一副脊部455a和第二副脊部45 ,第一副脊部45 具有與第一主脊部451a連接的第一基端部,第二副脊部45 具有與第二主脊部451b連接的第二基端部。取而代之,副脊部455也可從第一主脊部451a及第二主脊部451b中的其中之一向排水區(qū)域452延伸。第一副脊部45 的第一基端部的相反側的第一前端部與排水區(qū)域452連接。第二副脊部45 的第二基端部的相反側的第二前端部與排水區(qū)域452連接。與主脊部451相同,副脊部455通過從外壁面444向旋轉滾筒440的內側施加壓力而形成。因此,副脊部455相對于排水區(qū)域452向旋轉滾筒440的內側隆起。圖5 (a)至(d)是在第一主脊部451a和第二主脊部451b之間被規(guī)定的脫水區(qū)域的概略放大圖。其中,(a)是處理面446的概略放大俯視圖,(b)是表示沿(a)所示的A_A 線的處理面446的起伏的概略模式圖,(c)是表示沿(a)所示的B-B線的處理面446的起伏的概略模式圖,(d)是表示沿(a)所示的C-C線的處理面446的起伏的概略模式圖。使用圖4至圖5 (d)對處理面446進一步進行說明。如上所述,在第一主脊部451a和第二主脊部451b之間被規(guī)定的脫水區(qū)域內形成的第一副脊部45 包含與第一主脊部451a連接的第一基端部456和與排水區(qū)域452連接的第一前端部457。如圖4至圖5(d)所示,從第一主脊部451a延伸出多個第一副脊部 45^1。多個第一副脊部45 中的其中一個作為第一脫水脊(dewatering ridge)461而被例示。與第一脫水脊461相鄰的第一副脊部45 作為第二脫水脊462被例示。在圖5(a) 中,A-A線從作為第一脫水脊461而被選擇的第一副脊部45 上經(jīng)過。此外,選擇第一脫水脊461及第二脫水脊462只是為了使說明清清楚明了,不應限定地進行解釋。在第一主脊部451a和第二主脊部451b之間被規(guī)定的脫水區(qū)域內形成的第二副脊部45 包含與第二主脊部451b連接的第二基端部458和與排水區(qū)域452連接的第二前端部459。如圖4至圖5(d)所示,從第二主脊部451b延伸出多個第二副脊部45恥。多個第二副脊部45 中的其中一個作為第三脫水脊463而被例示。與第三脫水脊463相鄰的第二副脊部45 作為第四脫水脊464而例示。在圖5(a)中,B-B線從作為第一脫水脊461而被選擇的第一副脊部45 與第四脫水脊464之間經(jīng)過。在圖5(a)中,C-C線從作為第四脫水脊464而被選擇的第二副脊部45 上經(jīng)過。此外,選擇第三脫水脊463及第四脫水脊 464只是為了使說明清楚明了,不應限定地進行解釋。在本實施方式中,連接第一脫水脊461的第一前端部457和第二脫水脊462的第一前端部457的直線Ll與連接第三脫水脊463的第二前端部459和第四脫水脊464的第二前端部459的直線L2之間的區(qū)域,被規(guī)定為排水區(qū)域452。第一前端部457及第二前端部459形成于在第一主脊部451a和第二主脊部451b之間被規(guī)定的脫水區(qū)域中最為離心的位置。另一方面,第一主脊部451a的脊線上的第一基端部456及第二主脊部451b上的第二基端部458形成于在第一主脊部451a和第二主脊部451b之間被規(guī)定的脫水區(qū)域中最為接近旋轉滾筒440的中心方向的位置。如圖5(a)至(d)所示,第一脫水脊461的第一前端部457形成在第三脫水脊463 與第四脫水脊464之間。此外,選擇第一脫水脊461及第二脫水脊462只是為了便于說明理解,因此也可為第二脫水脊462的第一前端部457形成在第三脫水脊463與第四脫水脊 464之間。另外,第四脫水脊464的第二前端部459形成在第一脫水脊461與第二脫水脊462 之間。此外,選擇第三脫水脊463及第四脫水脊464只是為了便于說明理解,因此也可為第三脫水脊463的第二前端部459形成在第一脫水脊461與第二脫水脊462之間。多個第一副脊部45 分別插入多個第二副脊部45 之間。因此,依次連接第一前端部457和第二前端部459的線呈鋸齒狀。如圖5(b)所示,第一基端部456與第一前端部457相比更位于旋轉滾筒440的內側。另外,如圖5(d)所示,第二基端部458與第二前端部459相比更位于旋轉滾筒440的內側。連接第一脫水脊461的第一基端部456、第二脫水脊462的第一基端部456以及形成在第一脫水脊461與第二脫水脊462之間的第四脫水脊464的第二前端部459而形成的大致直角等腰三角形形狀的區(qū)域作為第一主脫水面471而被例示。第一主脫水面471將通過第一主脊部451a從衣物中脫出的水分引導至在第一主脊部451a與第二主脊部451b之間被規(guī)定的帶狀的脫水區(qū)域。連接第三脫水脊463的第二基端部458、第四脫水脊464的第二基端部458以及形成在第三脫水脊463與第四脫水脊464之間的第一脫水脊461的第一前端部457而形成的大致直角等腰三角形形狀的區(qū)域作為第二主脫水面472而被例示。第二主脫水面472將通過第二主脊部451b從衣物中脫出的水分引導至在第一主脊部451a與第二主脊部451b之間被規(guī)定的帶狀脫水區(qū)域內。連接第一脫水脊461的第一基端部456、第一脫水脊461的第一前端部457以及第四脫水脊464的第二前端部459而形成的大致直角等腰三角形形狀的區(qū)域作為第一副脫水面473而被例示。第一副脫水面473將通過第一脫水脊461從衣物中脫出的水分或存在于脫水區(qū)域內的其他水分引導至存在于脫水區(qū)域內的最為離心的位置的第四脫水脊464的第二前端部459。連接第二脫水脊462的第一基端部456、第二脫水脊462的第一前端部457以及第四脫水脊464的第二前端部459而形成的大致直角等腰三角形形狀的區(qū)域作為第二副脫水面474而被例示。第二副脫水面474將通過第一脫水脊462從衣物中脫出的水分或存在于脫水區(qū)域內的其他水分引導至存在于脫水區(qū)域內的最為離心的位置的第四脫水脊464的第二前端部459。連接第三脫水脊463的第二基端部458、第三脫水脊463的第二前端部459以及第一脫水脊461的第一前端部457而形成的大致直角等腰三角形形狀的區(qū)域作為第三副脫水面475而被例示。第三副脫水面475將通過第三脫水脊463從衣物中脫出的水分或存在于脫水區(qū)域內的其他水分引導至存在于脫水區(qū)域內的最為離心的位置的第一脫水脊461的第一前端部457。連接第四脫水脊464的第二基端部458、第四脫水脊464的第二前端部459以及第一脫水脊461的第一前端部457而形成的大致直角等腰三角形形狀的區(qū)域作為第四副脫水面476而被例示。第四副脫水面476將通過第四脫水脊464從衣物中脫出的水分或存在于脫水區(qū)域內的其他水分引導至存在于脫水區(qū)域內的最為離心的位置的第一脫水脊461的第一前端部457。圖6(a)至(f)是在第一主脊部451a與第二主脊部451b之間被規(guī)定的脫水區(qū)域的概略放大圖。其中,(a)是處理面446的概略放大俯視圖,(b)是表示沿第二主脊部451b 與表示排水區(qū)域452的一側的邊界的直線Ll之間所示的D-D線的處理面446的起伏的概略模式圖,(c)是表示沿直線Ll的處理面446的起伏的概略模式圖,(d)是表示沿表示排水區(qū)域452的邊界的直線Ll與直線L2之間所示的E-E線的處理面446的起伏的概略模式圖, (e)是表示沿直線L2的處理面446的起伏的概略模式圖,(f)是表示沿第一主脊部451a與直線L2之間所示的F-F線的處理面446的起伏的概略模式圖。使用圖4至圖6(f)對處理面446進一步進行說明。如圖6(f)所示,在第一方向上,第一副脫水面473相對于第一主脫水面471向旋轉滾筒440的中心方向傾斜。如圖5(c)所示,在與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第一主脫水面 471相對于第一副脫水面473向旋轉滾筒440的中心方向傾斜。因此,第一主脫水面471與第一副脫水面473之間的邊界481向離心方向彎曲。與邊界481相同,以第四脫水脊464 而與邊界481線對稱的、第二副脫水面474與第一主脫水面471的邊界482也向離心方向彎曲。在第一基端部456與第四脫水脊464的第二前端部459之間延伸的邊界481、482朝
1第二前端部459而向離心方向傾斜。因此,第一主脫水面471、第一副脫水面473或第二副脫水面474上的水分的一部分隨著旋轉滾筒440的旋轉而向邊界481、482流動。到達邊界 481、482的水分向第四脫水脊464的第二前端部459流動。如圖6(b)所示,在第一方向上,第四副脫水面476相對于第二主脫水面472向旋轉滾筒440的中心方向傾斜。如圖5(c)所示,在與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第二主脫水面 472相對于第四副脫水面476向旋轉滾筒440的中心方向傾斜。因此,第二主脫水面472與第四副脫水面476之間的邊界484向離心方向彎曲。與邊界484相同,以第一脫水脊461 而與邊界484線對稱的、第三副脫水面475與第二主脫水面472的邊界483也向離心方向彎曲。在第二基端部458和第一脫水脊461的第一前端部457之間延伸的邊界483、484朝向第一前端部457而向離心方向傾斜。因此,第二主脫水面472、第三副脫水面475或第四副脫水面476上的水分的一部分隨著旋轉滾筒440的旋轉而向邊界483、484流動。到達邊界483、484的水分向第一脫水脊461的第一前端部457流動。如圖6(d)所示,在排水區(qū)域452內連續(xù)形成平緩的起伏。第三脫水脊463與第一脫水脊461之間的邊界485向離心方向彎曲。第一脫水脊461與第四脫水脊464之間的邊界486向離心方向彎曲。第四脫水脊464與第二脫水脊462之間的邊界487向離心方向彎曲。邊界485及邊界486在第一脫水脊461的第一前端部457連接。邊界486及邊界487 在第四脫水脊464的第二前端部459連接。據(jù)此,邊界485、486、487在排水區(qū)域452內形成鋸齒狀圖案。另外,邊界485、486、487與第一前端部457及第二前端部459相同,存在于處理面446中最為離心的位置。圖7是用于表示排水孔454的配置的處理面446的概略放大圖。使用圖4至圖7 對排水孔454的配置進行說明。排水孔妨4形成于排水區(qū)域452中。如圖7所示,排水孔妨4沿著邊界485、486、 487連續(xù)設置。如上所述,通過第一主脫水面471、第二主脫水面472、第一副脫水面473、第二副脫水面474、第三副脫水面475及第四副脫水面476而引導至邊界481、482、483或484的水分流向第一前端部457或第二前端部459。如上所述,邊界485、486、487、第一前端部457及第二前端部459形成于大致相等的離心位置。因此,集中于第一前端部457及/或第二前端部459的水分沿著邊界485、486、 487流動,以緩和水位差。邊界485、486、487、第一前端部459及第二前端部459上形成的排水孔妨4將以緩和水位差而流動的水分向旋轉滾筒440外適宜地排出。據(jù)此,即使來自衣物的水分局部地大量排出,也可緩和旋轉滾筒440的處理面446上的水分的局部蓄積,因此可實現(xiàn)較高的脫水效率。在圖7中,在第一前端部457及第二前端部459上形成有排水孔454。取而代之, 也可僅在第一副脫水面473與第三副脫水面475或第四副脫水面476之間的邊界以及第二副脫水面474與第三副脫水面475或第四副脫水面476之間的邊界上形成排水孔454。或者,也可僅在第一前端部457及第二前端部459上形成排水孔454。<第二實施方式>圖8是第二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脫水裝置中使用的旋轉滾筒的概略正視圖。對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部件標注相同的符號。參照圖8,說明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之處。在本實施方式中,主要是周壁上形成的處理面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另外,對于以下未說明的部件,可適宜地引用第一實施方式中的說明。與第一實施方式中說明的旋轉滾筒440相同,第二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轉滾筒 440A的周壁442上形成有用于安裝擋板的安裝孔448。在形成有用于安裝擋板的安裝孔 448的基面447的一對區(qū)域之間形成有處理面446A。在處理面446A連續(xù)設置有向不同于箭頭Al所示的周壁442的旋轉方向的第一方向(相對于箭頭Al所示的方向大致傾斜30°的方向)延伸的多個主脊部451(第一主脊部 451a及第二主脊部451b)。圖9是在第一主脊部451a與第二主脊部451b之間被規(guī)定的脫水區(qū)域的概略放大圖。使用圖8及圖9對處理面446A進一步進行說明。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主脫水面471A及第二主脫水面472A是具有大致120°的鈍角的等腰三角形區(qū)域。與第一主脫水面471A相鄰的第一副脫水面473A及第二副脫水面 474A是大致三角形的區(qū)域。與第二主脫水面472A相鄰的第三副脫水面475A及第四副脫水面476A是大致正三角形的區(qū)域。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連接第一前端部457之間的直線Ll和連接第二前端部459 之間的直線L2之間的區(qū)域被用作排水區(qū)域452。在排水區(qū)域452內,邊界485、486、487排列成鋸齒狀。排水孔妨4沿著鋸齒狀圖案連續(xù)設置。在排水區(qū)域452內,在副脊部455間形成的邊界所描繪的鋸齒狀圖案的彎曲與第一實施方式中說明的鋸齒狀圖案相比較為平緩。 因此,沿著鋸齒狀圖案的水分的流動更加順暢。<第三實施方式>圖10是第三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脫水裝置中使用的旋轉滾筒的概略正視圖。對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部件標注相同的符號。參照圖10,說明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之處。在本實施方式中,主要是周壁上形成的處理面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另外,對于以下未說明的部件,可適宜地引用第一實施方式中的說明。與第一實施方式中說明的旋轉滾筒440相同,第三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轉滾筒 440B的周壁442上形成有用于安裝擋板的安裝孔448。在形成有用于安裝擋板的安裝孔 448的基面447的一對區(qū)域之間形成有處理面446B。在處理面446B連續(xù)設置有向不同于箭頭Al所示的周壁442的旋轉方向的第一方向(相對于箭頭Al所示的方向大致傾斜45°的方向)延伸的多個主脊部451(第一主脊部 451a及第二主脊部451b)。圖11是在第一主脊部451a與第二主脊部451b之間被規(guī)定的脫水區(qū)域的概略放大圖。使用圖10及圖11對處理面446B進一步進行說明。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主脫水面471及第二主脫水面472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是大致直角等腰三角形的區(qū)域。與第一主脫水面471相鄰的第一副脫水面47 及第二副脫水面474B是在第一基端部456具有大致45°的頂角的大致等腰三角形的區(qū)域。與第二主脫水面472相鄰的第三副脫水面475B及第四副脫水面476B是在第二基端部458具有大致 45°的頂角的大致等腰三角形的區(qū)域。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連接第一前端部457之間的直線Ll和連接第二前端部459之間的直線L2之間的區(qū)域被用作排水區(qū)域452。在排水區(qū)域452內,邊界485、486、487排列成鋸齒狀。排水孔妨4沿著鋸齒狀圖案連續(xù)設置。在排水區(qū)域452內,在副脊部455間形成的邊界所描繪的鋸齒狀圖案的彎曲與第一實施方式或第二實施方式中說明的鋸齒狀圖案相比較為平緩。因此,沿著鋸齒狀圖案的水分的流動更加順暢。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脫水區(qū)域使用三角形狀的平面區(qū)域而形成。取而代之,脫水區(qū)域也可使用彎曲的面形成。此外,也可代替三角形狀的平面或與三角形狀的平面組合,用四角形或五角形等多角形狀的平面形成脫水區(qū)域。上述實施方式主要包含具有以下結構的脫水裝置。具有以下結構的脫水裝置能夠實現(xiàn)高脫水效率。上述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脫水裝置包括滾筒,包含規(guī)定收容衣物的收容空間的內壁面;以及驅動部,用于使該滾筒旋轉,其中,所述內壁面包括形成有用于將來自所述衣物的水向所述滾筒外排出的排水部的排水區(qū)域;和相對于該排水區(qū)域向所述滾筒的內側隆起的脊部,其中,所述脊部包括沿所述排水區(qū)域的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主脊部;沿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并與所述第一主脊部協(xié)作隔出所述排水區(qū)域的第二主脊部;以及具有與所述第一主脊部和所述第二主脊部中的至少其中之一連接的基端部的副脊部,其中,所述副脊部包含與所述排水區(qū)域連接的前端部。根據(jù)上述結構,當驅動部旋轉驅動滾筒時,收容空間內的衣物基于離心力而接觸內壁面。其結果,水分從衣物中擠出。水分被由相對于形成有排水部的排水區(qū)域向滾筒的內側隆起的脊部控除后,從排水區(qū)域內的排水部向滾筒外排出。排出區(qū)域形成于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主脊部與第二主脊部之間。第一主脊部及第二主脊部中的至少其中之一連接于副脊部的基端部。副脊部的前端部連接于排水區(qū)域,因此允許第一主脊部與第二主脊部之間的水分流動。因此,即使局部地從衣物脫出大量的水時,也可適宜地抑制內壁面上的水分的局部蓄積。據(jù)此,可實現(xiàn)較高的脫水效率。在上述結構中,較為理想的是,所述副脊部包括第一副脊部,包含與所述第一主脊部連接的第一基端部和形成于所述排水區(qū)域內的第一前端部;以及第二副脊部,包含與所述第二主脊部連接的第二基端部和形成于所述排水區(qū)域內的第二前端部。根據(jù)上述結構,副脊部包含第一副脊部和第二副脊部,所述第一副脊部包含與第一主脊部連接的第一基端部和形成于排水區(qū)域內的第一前端部,所述第二副脊部包含與第二主脊部連接的第二基端部和形成于排水區(qū)域內的第二前端部。通過第一副脊部和第二副脊部,在第一主脊部與第二主脊部之間脫出的水分被高效地控除。據(jù)此,可實現(xiàn)較高的脫水效率。在上述結構中,較為理想的是,所述第一副脊部包含在所述第一主脊部和所述第二主脊部之間規(guī)定的脫水處理區(qū)域內形成的第一脫水脊及第二脫水脊,所述第二副脊部包含在所述脫水處理區(qū)域內形成的第三脫水脊及第四脫水脊,所述第一脫水脊和所述第二脫水脊中的其中之一的所述第一前端部形成于所述第三脫水脊與所述第四脫水脊之間,所述第三脫水脊和所述第四脫水脊中的其中之一的所述第二前端部形成于所述第一脫水脊與所述第二脫水脊之間。根據(jù)上述結構,第一副脊部包含在第一主脊部和第二主脊部之間被規(guī)定的脫水處理區(qū)域內形成的第一脫水脊及第二脫水脊。第二副脊部包含在脫水處理區(qū)域內形成的第三脫水脊及第四脫水脊。第一脫水脊及所述第二脫水脊中的其中之一的第一前端部形成于第三脫水脊和第四脫水脊之間。另外,第三脫水脊及第四脫水脊中的其中之一的第二前端部形成于第一脫水脊和所述第二脫水脊之間。因此,第一脫水脊及所述第二脫水脊中的其中之一的第一前端部以及第三脫水脊及第四脫水脊中的其中之一的第二前端部允許在第一主脊部與第二主脊部之間的水分的流動。因此,即使局部地從衣物脫出大量的水時,也可適宜地抑制內壁面上的水分的局部蓄積。據(jù)此,可實現(xiàn)較高的脫水效率。在上述結構中,較為理想的是,所述排水區(qū)域形成在連接所述第一脫水脊的所述第一前端部和所述第二脫水脊的所述第一前端部的線與連接所述第三脫水脊的所述第二前端部和所述第四脫水脊的所述第二前端部的線之間。根據(jù)上述結構,形成有排水部的排水區(qū)域形成于連接第一脫水脊的第一前端部和第二脫水脊的第一前端部的線與連接第三脫水脊的第二前端部和第四脫水脊的第二前端部的線之間。因此,在排水區(qū)域內流動的水分可適宜地從排水部向滾筒外排出。在上述結構中,較為理想的是,所述排水部包含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所述排水區(qū)域內連續(xù)設置的多個排水孔。根據(jù)上述結構,來自衣物的水分順著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排水區(qū)域流動。由于在排水區(qū)域內連續(xù)設置有多個排水孔,因而在排水區(qū)域內流動的水分可適宜地從排水孔向滾筒外排出。在上述結構中,較為理想的是,所述第一基端部與所述第一前端部相比更位于所述滾筒的內側,所述第二基端部與所述第二前端部相比更位于所述滾筒的內側,所述內壁面包含以所述第一脫水脊的所述第一基端部、所述第二脫水脊的所述第一基端部以及所述第三脫水脊和所述第四脫水脊其中之一的第二前端部為頂點的第一主脫水面。根據(jù)上述結構,第一基端部與第一前端部相比更位于滾筒的內側。第二基端部與第二前端部相比更位于滾筒的內側。內壁面包含以第一脫水脊的第一基端部、第二脫水脊的第一基端部、其中之一的第二前端部為頂點的第一主脫水面。因此,被第一主脊部控除的水分通過第一主脫水面被適宜地引導至排水區(qū)域。在上述結構中,較為理想的是,所述內壁面包含以所述第三脫水脊的所述第二基端部、所述第四脫水脊的所述第二基端部以及所述第一脫水脊和所述第二脫水脊其中之一的第一前端部為頂點的第二主脫水面。根據(jù)上述結構,內壁面包含以第三脫水脊的第二基端部、第四脫水脊的第二基端部、其中之一的第一前端部為頂點的第二主脫水面。因此,被第二主脊部控除的水分通過第二主脫水面被適宜地引導至排水區(qū)域。在上述結構中,較為理想的是,所述內壁面包含以所述第一脫水脊的所述第一基端部、所述第一脫水脊的所述第一前端部以及所述第三脫水脊和所述第四脫水脊其中之一的第二前端部為頂點的第一副脫水面。根據(jù)上述結構,內壁面包含以第一脫水脊的第一基端部、第一脫水脊的第一前端部、其中之一的第二前端部為頂點的第一副脫水面。因此,被第一脫水脊控除的水分通過第一副脫水面被適宜地引導至排水區(qū)域。在上述結構中,較為理想的是,所述內壁面包含以所述第二脫水脊的所述第一基端部、所述第二脫水脊的所述第一前端部以及所述第三脫水脊和所述第四脫水脊其中之一的第二前端部為頂點的第二副脫水面。根據(jù)上述結構,內壁面包含以第二脫水脊的第一基端部、第二脫水脊的第一前端部、其中之一的第二前端部為頂點的第二副脫水面。因此,被第二脫水脊控除的水分通過第二副脫水面被適宜地引導至排水區(qū)域。在上述結構中,較為理想的是,所述內壁面包含以所述第三脫水脊的所述第二基端部、所述第三脫水脊的所述第二前端部以及所述第一脫水脊和所述第二脫水脊其中之一的第一前端部為頂點的第三副脫水面。根據(jù)上述結構,內壁面包含以第三脫水脊的第二基端部、第三脫水脊的第二前端部、其中之一的第一前端部為頂點的第三副脫水面。因此,被第三脫水脊控除的水分通過第三副脫水面被適宜地引導至排水區(qū)域。在上述結構中,較為理想的是,所述內壁面包含以所述第四脫水脊的所述第二基端部、所述第四脫水脊的所述第二前端部以及所述第一脫水脊和所述第二脫水脊其中之一的第一前端部為頂點的第四副脫水面。根據(jù)上述結構,內壁面包含以第四脫水脊的第二基端部、第四脫水脊的第二前端部、其中之一的第一前端部為頂點的第四副脫水面。因此,被第四脫水脊控除的水分通過第四副脫水面被適宜地引導至排水區(qū)域。在上述結構中,較為理想的是,所述多個排水孔中的至少一部分沿所述第一副脫水面和所述第三副脫水面的邊界而形成。根據(jù)上述結構,沿著第一副脫水面流動的水分的一部分及沿著第三副脫水面流動的水分的一部分順著第一副脫水面及第三副脫水面的傾斜流向第一副脫水面與第三副脫水面的邊界。多個排水孔中的至少一部分沿著第一副脫水面與第三副脫水面的邊界形成, 因此水分可適宜地向滾筒外排出。在上述結構中,較為理想的是,所述多個排水孔中的至少一部分沿所述第一副脫水面和所述第四副脫水面的邊界而形成。根據(jù)上述結構,沿著第一副脫水面流動的水分的一部分及沿著第四副脫水面流動的水分的一部分順著第一副脫水面及第四副脫水面的傾斜流向第一副脫水面與第四副脫水面的邊界。多個排水孔中的至少一部分沿著第一副脫水面和第四副脫水面的邊界形成, 因此水分可適宜地向滾筒外排出。在上述結構中,較為理想的是,所述多個排水孔中的至少一部分沿所述第二副脫水面和所述第三副脫水面的邊界而形成。根據(jù)上述結構,沿著第二副脫水面流動的水分的一部分及沿著第三副脫水面流動的水分的一部分順著第二副脫水面及第三副脫水面的傾斜流向第二副脫水面和第三副脫水面的邊界。多個排水孔中的至少一部分沿著第二副脫水面與第三副脫水面的邊界形成, 因此水分可適宜地向滾筒外排出。在上述結構中,較為理想的是,所述多個排水孔中的至少一部分沿所述第二副脫水面和所述第四副脫水面的邊界而形成。根據(jù)上述結構,沿著第二副脫水面流動的水分的一部分及沿著第四副脫水面流動的水分的一部分順著第二副脫水面及第四副脫水面的傾斜流向第二副脫水面和第四副脫水面的邊界。多個排水孔中的至少一部分沿著第二副脫水面與第四副脫水面的邊界形成,因此水分可適宜地向滾筒外排出。在上述結構中,較為理想的是,在所述驅動部使所述滾筒旋轉的期間,所述內壁面向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旋轉。根據(jù)上述結構,在驅動源使?jié)L筒旋轉的期間,內壁面向不同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旋轉。因此,與收容空間內的衣物接觸的第一主脊部、第二主脊部及副脊部對衣物適宜地產(chǎn)生剪斷力,可助于實現(xiàn)較高的脫水效率。另外,第一主脊部、第二主脊部及副脊部適宜地控除來自衣物的水分,并且促進向排水區(qū)域的流動。據(jù)此,可實現(xiàn)較高的脫水效率。產(chǎn)業(yè)上的可利用性本實施方式的原理可較好地利用于洗衣機、烘干機及洗滌烘干機。
權利要求1.一種脫水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滾筒,包含規(guī)定收容衣物的收容空間的內壁面;以及驅動部,用于使該滾筒旋轉,其中, 所述內壁面包括形成有用于將來自所述衣物的水向所述滾筒外排出的排水部的排水區(qū)域;和相對于該排水區(qū)域向所述滾筒的內側隆起的脊部,其中, 所述脊部包括沿所述排水區(qū)域的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主脊部;沿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并與所述第一主脊部協(xié)作隔出所述排水區(qū)域的第二主脊部;以及具有與所述第一主脊部和所述第二主脊部中的至少其中之一連接的基端部的副脊部, 其中,所述副脊部包含與所述排水區(qū)域連接的前端部。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脫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脊部包括第一副脊部,包含與所述第一主脊部連接的第一基端部和形成于所述排水區(qū)域內的第一前端部;以及第二副脊部,包含與所述第二主脊部連接的第二基端部和形成于所述排水區(qū)域內的第二前端部。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脫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脊部包含在所述第一主脊部和所述第二主脊部之間規(guī)定的脫水處理區(qū)域內形成的第一脫水脊及第二脫水脊,所述第二副脊部包含在所述脫水處理區(qū)域內形成的第三脫水脊及第四脫水脊, 所述第一脫水脊和所述第二脫水脊中的其中之一的所述第一前端部形成于所述第三脫水脊與所述第四脫水脊之間,所述第三脫水脊和所述第四脫水脊中的其中之一的所述第二前端部形成于所述第一脫水脊與所述第二脫水脊之間。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脫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區(qū)域形成在連接所述第一脫水脊的所述第一前端部和所述第二脫水脊的所述第一前端部的線與連接所述第三脫水脊的所述第二前端部和所述第四脫水脊的所述第二前端部的線之間。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脫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部包含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所述排水區(qū)域內連續(xù)設置的多個排水孔。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脫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端部與所述第一前端部相比更位于所述滾筒的內側, 所述第二基端部與所述第二前端部相比更位于所述滾筒的內側, 所述內壁面包含以所述第一脫水脊的所述第一基端部、所述第二脫水脊的所述第一基端部以及所述第三脫水脊和所述第四脫水脊其中之一的第二前端部為頂點的第一主脫水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脫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壁面包含以所述第三脫水脊的所述第二基端部、所述第四脫水脊的所述第二基端部以及所述第一脫水脊和所述第二脫水脊其中之一的第一前端部為頂點的第二主脫水
8.根據(jù)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脫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壁面包含以所述第一脫水脊的所述第一基端部、所述第一脫水脊的所述第一前端部以及所述第三脫水脊和所述第四脫水脊其中之一的第二前端部為頂點的第一副脫水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脫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壁面包含以所述第二脫水脊的所述第一基端部、所述第二脫水脊的所述第一前端部以及所述第三脫水脊和所述第四脫水脊其中之一的第二前端部為頂點的第二副脫水
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脫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壁面包含以所述第三脫水脊的所述第二基端部、所述第三脫水脊的所述第二前端部以及所述第一脫水脊和所述第二脫水脊其中之一的第一前端部為頂點的第三副脫水
11.根據(jù)權利要求10所述的脫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壁面包含以所述第四脫水脊的所述第二基端部、所述第四脫水脊的所述第二前端部以及所述第一脫水脊和所述第二脫水脊其中之一的第一前端部為頂點的第四副脫水
12.根據(jù)權利要求10所述的脫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排水孔中的至少一部分沿所述第一副脫水面和所述第三副脫水面的邊界而形成。
13.根據(jù)權利要求11所述的脫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排水孔中的至少一部分沿所述第一副脫水面和所述第四副脫水面的邊界而形成。
14.根據(jù)權利要求10所述的脫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排水孔中的至少一部分沿所述第二副脫水面和所述第三副脫水面的邊界而形成。
15.根據(jù)權利要求11所述的脫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排水孔中的至少一部分沿所述第二副脫水面和所述第四副脫水面的邊界而形成。
16.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脫水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驅動部使所述滾筒旋轉的期間,所述內壁面向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旋轉。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脫水裝置,包括包含規(guī)定收容衣物的收容空間的內壁面的滾筒;以及用于使該滾筒旋轉的驅動部,其中,所述內壁面包含形成有用于將來自所述衣物的水向所述滾筒外排出的排水部的排水區(qū)域和相對于該排水區(qū)域向所述滾筒的內側隆起的脊部,該脊部包括沿所述排水區(qū)域的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主脊部、沿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與所述第一主脊部協(xié)作而隔出所述排水區(qū)域的第二主脊部以及具有與所述第一主脊部和所述第二主脊部中的至少其中之一連接的基端部的副脊部,該副脊部包含與所述排水區(qū)域連接的前端部。據(jù)此,可實現(xiàn)較高的脫水效率。
文檔編號D06F37/06GK202175861SQ20112029012
公開日2012年3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9月1日
發(fā)明者寺井謙治, 山本勝規(guī), 松岡真二 申請人:松下電器產(chǎn)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