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麻纖維濕紡色紗線的生產(chǎn)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長麻紡紗技術(shù)領(lǐng)域,尤其是一種用于針織或機織加工的服裝和家紡面料的麻纖維濕紡色紗線的生產(chǎn)方法。
背景技術(shù):
目前國內(nèi)麻紡企業(yè)主要生產(chǎn)單色(白色和原色)的麻紗線品種,而要進行染色,通常經(jīng)過如下幾種方法:一是將白色的麻紗逐一染成不同的顏色,然后再根據(jù)需要將不同顏色的麻紗進行色織;二是將麻紗織好的布根據(jù)需要進行染色。以上兩種方法存在以下不足:1、染不透,由于筒紗包裹緊密,同時紗線上殘存的果膠阻止染料充分地滲透到筒紗中心而出現(xiàn)“白心”現(xiàn)象;2、染色不勻,坯布染色由于工藝及環(huán)境誤差帶來的缸差、頭尾色差及邊到邊色差;3、染色成本高、對環(huán)境污染大;4、色彩單一,缺乏立體色效應,成品外觀呆板。專利號為200710066825.3,專利名稱為“亞麻色紡紗的制作工藝”的中國專利中公開了一種工藝:將亞麻下腳料漂白之后進行染色,烘干后依次經(jīng)過聯(lián)梳、針梳、單精、復精、三道針梳、末針工序,在三道針梳過程中混入不同顏色的亞麻纖維牽伸并加捻制成粗紗,將粗紗卷繞在粗紗管上,放入煮漂容器進行煮漂,然后經(jīng)過紡紗制成細紗,最后烘干、絡筒后成型。上述技術(shù)方案采用亞麻短紡路線,其缺點和不足是:(1)經(jīng)過單精、復精工序,精梳落麻很高,制成率低,成本高;(2)不能紡制30Nm以上高支紗,應;(3)成紗品質(zhì)差、織造性能差。
專利號為201010570251.5,專利名稱為“一種亞麻色紡長麻紗及其制備工藝流程”的中國專利中公開了一種工藝流程:(I)原料選配;(2)分束;(3)櫛梳;(4)原材料成條;
(5)染色;(6)零并;(7)—并;⑶二并;(9)三并;(10)末并;(11)粗紗;(12)煮漂;(13)細紗;(14)射頻干燥;(15)挑紗;(16)絡筒;(17)成品,包裝。上述技術(shù)方案僅僅羅列了各個工序的名稱,具體工序過程未作公開,因此本領(lǐng)域技術(shù)人員無法實施。且上述工藝流程除染色工序外與常規(guī)亞麻長紡并無差異,其缺點和不足是:(I)無法滿足染色對麻條的卷裝要求,批量生產(chǎn)效率低;(2)麻條染色烘干后粘并現(xiàn)象嚴重,后道工序加工難度大;(3)可紡性差,成紗品質(zhì)差,織造性能差。專利號為201210314826.6,專利名稱為“一種麻纖維色紡紗線的生產(chǎn)方”的中國專利中公開了一種方法:1)麻纖維的預處理:麻纖維分別經(jīng)精練和滲透劑處理;用精練劑3-4%owf在溫度56-62°C在中性條件下精煉時間為45_60min ; (2)麻纖維的搖紗:搖紗的重量為500-700g ;(3)麻纖維的染色:將麻纖維染成所需顏色;所用染料為可拔染料或不可拔染料;(4)麻纖維的固色:在溫度90-110度下固色0.5小時-1小時;(5)麻纖維的紡紗:將不同顏色的麻纖維交織成色紡紗線。上述技術(shù)方案的缺點和不足是:(1)不能實現(xiàn)任意比例的混合,色彩單一 ;(2)成品是兩種染色紗交捻的效果,不能產(chǎn)生立體色效果;(3)工序長、效率低、成本高;(4)麻纖維全部染色,相對色紡紗污染大,不環(huán)保。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是克服現(xiàn)有技術(shù)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染色充分均勻、顏色鮮艷、層次豐富、色牢度好,與常規(guī)染色產(chǎn)品效果完全不同的麻纖維濕紡色紗線的生產(chǎn)方法。本發(fā)明解決上述技術(shù)問題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是:麻纖維濕紡色紗線的生產(chǎn)方法,包括櫛梳、脫膠、煮漂、染色、烘干和柔軟處理,然后將2種或2種以上不同顏色的麻條按不同色比混色,經(jīng)4-6道并條工序混并、牽伸,再經(jīng)過粗紗、濕紡細紗工序,最后烘干、絡筒、成品包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櫛梳工序包括制條和成球兩個過程,制條過程是將短纖維去除,再將長麻纖維制成麻條;成球過程為將連續(xù)的麻條由內(nèi)至外逐層卷繞內(nèi)外密度均勻的空心圓柱狀麻球。本發(fā)明在櫛梳過程中將麻條制成特殊的麻球形狀,這樣的目的是便于搬運、且染色均勻,后道加工時麻條易于退繞,方便并條生產(chǎn)。本發(fā)明所述的成球過程在麻球卷繞機上通過橫動喂入裝置將連續(xù)麻條由內(nèi)至外逐層卷繞至卷繞棍上,形成內(nèi)外密度均勻的空心圓柱狀麻球,麻球內(nèi)徑5-10cm,外徑35-45cm,成球高度30_40cm,便于染色裝籠,同時后道加工也便于退繞。本發(fā)明所述的煮漂過程包括亞漂和低溫氧漂兩個過程,亞漂過程為將麻球放入水中,加入l-2g/L的NaClO2, pH值2.5-3.5,起始溫度為25°C,用30分鐘升溫至50°C,保溫30分鐘后水洗,完成亞漂;所述的低溫氧漂過程為,加入5-15g/L的H2O2, pH值10-11,起始溫度為25°C,用30分鐘升溫至60°C,保溫50分鐘后水洗,完成氧漂。上述工藝過程及選擇具體工藝參數(shù),較常規(guī)的麻紡工藝作用緩和,減輕了煮漂過程對纖維的損傷,利于后道工序加工。本發(fā)明所述的染色過程為將漂白之后的麻球置于25°C -30°C的水中,根據(jù)所染顏色的要求加入活性染料,升溫至60°C -80°C并保持50-60分鐘,排液之后加入洗滌劑lg/L,在80°C -90°C的溫度下進行第一次洗滌,排液之后再加入清水在80°C -90°C的溫度下第二次洗滌,排液之后在40°C -50°C的溫度下,加入柔軟劑l_2g/L浸泡20-30分鐘,排液之后進行脫水20-40分鐘,保 持含水率在50%-70%,脫水后進行烘干,將烘干后的麻球再進行柔軟處理,達到并條上機生產(chǎn)要求。本發(fā)明所述的染色過程為將漂白之后的麻條置于25°C -30°C的水中,加入活性染料,10分鐘后加入Na2S0410g/L-70g/L保持15-20分鐘,然后以I °C /分鐘的速度升溫至600C -80°C,加入 10g/L-20g/L 的 Na2CO3,保持 20 分鐘后再加入 10g/L_30g/L 的 Na2CO3,保持40-50分鐘后排液再依次進行洗滌、烘干和柔軟處理。本發(fā)明所述的洗滌劑是皂洗劑,所述的柔軟劑是酯基季銨鹽柔軟劑QL,具有良好的降解性,綠色環(huán)保,對環(huán)境不會造成任何影響。本發(fā)明所述的柔軟處理是將烘干的麻球退繞,并通過具有雙“S”形彎曲部件的開條機,使麻條經(jīng)反復彎曲與牽伸作用變得松散柔軟。采用特殊的開條機使麻條松散柔軟、易于加工,解決了常規(guī)麻條經(jīng)漂染后無法開松生產(chǎn)的問題。本發(fā)明所述的并條工序在其O并過程中將2種或2種以上不同顏色的麻條進行混并、牽伸,制成多色混拼效應的混色麻條。色彩自然而又含蓄,朦朧感強,色紗中含有部分未經(jīng)染色的纖維,相比先紡后染的傳統(tǒng)工藝,染色量少,相對節(jié)能環(huán)保。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柔軟處理后的染色麻條纖維具有優(yōu)異的柔軟度、滑度和彈性等優(yōu)點,而且加工出的麻色紗顏色豐富亮麗,可適應針織或機織加工,織制成的織物蓬松、柔軟,成品色牢度好,極大地滿足了人們在服飾上的柔軟手感和色彩需求。
圖1為本發(fā)明的工藝流程圖。圖2為本發(fā)明的染色過程工藝流程圖。圖3為本發(fā)明的開條機雙“S”形工作區(qū)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一
參見圖1、圖2,將原麻櫛梳,櫛梳包括制條和成球兩個過程,制條即將原麻中的短纖維去除,再將長麻纖維制成麻條,然后在麻球卷繞機上通過橫動喂入裝置將連續(xù)麻條由內(nèi)至外逐層卷繞至卷繞棍上,形成內(nèi)外密度均勻的空心圓柱狀麻球,麻球內(nèi)徑5-10cm,外徑35-45cm,成球高度30-40cm。麻球脫膠后進行漂白,所述漂白包括亞漂和低溫氧漂兩個步驟:先在水中加入1.5g/L的亞氯酸鈉NaClO2, pH值2.5-3.5,起始溫度為30。。,用30分鐘升溫至50°C,保溫20分鐘后水洗,完成亞漂。然后進行低溫氧漂,加入15g/L的H2O2, pH值10-11,起始溫度為25°C,用30分鐘升溫至60°C,保溫50分鐘后水洗,完成低溫氧漂。將漂白之后的麻球置于30°C的水中,加入3.2g/L的Megafix嫩黃B-EXF活性染料,保溫10分鐘之后加入Na2SO4(元明粉)70g/L,保溫20分鐘之后開始以I°C /分鐘的速度升溫至60°C,加入10g/L的Na2CO3,保持20分鐘后再加入10g/L的Na2CO3,保持45分鐘后排液,加入皂洗劑Ig/L,在80°C -90°C的溫度下進行第一次洗滌20分鐘,排液之后再加入清水在80°C -90°C的溫度下再次洗滌10分鐘。排液之后在40°C _50°C的溫度下,加入酯基季銨鹽柔軟劑QLl.5g/L浸泡20-30分鐘,排液之后進行脫水20-40分鐘,保持含水率在50%_70%。脫水后的麻球在射頻烘干機中以4m/h的速度烘干。參見圖3,將烘干后的麻球退繞,并通過具有雙“S”形彎曲部件I的開條機,使麻條經(jīng)反復彎曲與牽伸作用變得松散柔軟。處理后將2種或2種以上不同顏色的麻條按照比例在O道并條機上進行混色并合,制成25g/m的混色麻條,然后經(jīng)過I并、2并、3并、末并多道并條針梳進行反復并合和牽伸。末并麻條經(jīng)牽伸制成粗紗,并對粗紗加32T/m的捻度,卷繞在粗紗管上。將粗紗管放入煮漂容器以常溫水浸透,然后在細紗機上經(jīng)牽伸加捻后制成細紗。將細紗置于射頻烘干機中以6m/h的速度烘干,最后絡筒成型。實施例二
參見圖1、圖2,將原麻櫛梳,櫛梳包括制條和成球兩個過程,制條即將原麻中的短纖維去除,再將長麻纖維制成麻條,然后在麻球卷繞機上通過橫動喂入裝置將連續(xù)麻條由內(nèi)至外逐層卷繞至卷繞棍上,形成內(nèi)外密度均勻的空心圓柱狀麻球,麻球內(nèi)徑5-10cm,外徑35-45cm,成球高度30-40cm。麻球脫膠后進行漂白,所述漂白包括亞漂和低溫氧漂兩個步驟:現(xiàn)在水中加入lg/L的亞氯酸鈉NaClO2, pH值2.5-3.5,起始溫度為30°C,用30分鐘升溫至50°C,保溫20分鐘后水洗,完成亞漂。然后進行低溫氧漂,加入5g/L的H2O2, pH值10-11,起始溫度為25°C,用30分鐘升溫至60°C,保溫50分鐘后水洗,完成低溫氧漂。將漂白之后的麻球置于25°C的水中,加入0.8g/L的Megafix大紅B-EXF和1.2g/L的Megafix橙B-2RN活性染料,保溫10分鐘之后加入Na2SO4 (元明粉)40g/L,保溫15分鐘之后開始以10C /分鐘的速度升溫至70°C,加入15g/L的Na2CO3,保持20分鐘后再加入20g/L的Na2CO3,保持40分鐘后排液,加入皂洗劑lg/L,在80°C -90°C的溫度下進行洗滌20分鐘,排液之后再加入清水在80°C _90°C的溫度下再次洗滌10分鐘。排液之后在40°C _50°C的溫度下,力口入酯基季銨鹽柔軟劑QLlg/L浸泡20-30分鐘,排液之后進行脫水20-40分鐘,保持含水率在50%-70%。脫水后的麻球在射頻烘干機中以4m/h的速度烘干。參見圖3,將烘干后的麻球退繞,并通過具有雙“S”形彎曲部件I的開條機,使麻條經(jīng)反復彎曲與牽伸作用變得松散柔軟。處理后將2種或2種以上不同顏色的麻條按照比例在O道并條機上進行混色并合,制成25g/m的混色麻條,然后經(jīng)過I并、2并、3并、末并多道并條針梳進行反復并合和牽伸。末并麻條經(jīng)牽伸制成粗紗,并對粗紗加32T/m的捻度,卷繞在粗紗管上。將粗紗管放入煮漂容器以常溫水浸透,然后在細紗機上經(jīng)牽伸加捻后制成細紗。將細紗置于射頻烘干機中以6m/h的速度烘干,最后絡筒成型。實施例三
參見圖1、圖2,將原麻櫛梳,櫛梳包括制條和成球兩個過程,制條即將原麻中的短纖維去除,再將長麻纖維制 成麻條,然后在麻球卷繞機上通過橫動喂入裝置將連續(xù)麻條由內(nèi)至外逐層卷繞至卷繞棍上,形成內(nèi)外密度均勻的空心圓柱狀麻球,麻球內(nèi)徑5-10cm,外徑35-45cm,成球高度30-40cm。麻球脫膠后進行漂白,所述漂白包括亞漂和低溫氧漂兩個步驟:現(xiàn)在水中加入2g/L的亞氯酸鈉NaClO2, pH值2.5-3.5,起始溫度為30°C,用30分鐘升溫至50°C,保溫20分鐘后水洗,完成亞漂。然后進行低溫氧漂,加入10g/L的H2O2, pH值10-11,起始溫度為25°C,用30分鐘升溫至60°C,保溫50分鐘后水洗,完成低溫氧漂。將漂白之后的麻球置于30°C的水中,加入1.7g/L的Megafix艷蘭B-EXF和0.0 lg/L的Megafix紅B-EXF活性染料,保溫10分鐘之后加入Na2SO4 (元明粉)10g/L,保溫20分鐘之后開始以10C /分鐘的速度升溫至80°C,加入20g/L的Na2CO3,保持20分鐘后再加入30g/L的Na2CO3,保持50分鐘后排液,加入皂洗劑lg/L,在80°C -90°C的溫度下進行洗滌20分鐘,排液之后再加入清水在80°C _90°C的溫度下再次洗滌10分鐘。排液之后在40°C _50°C的溫度下,力口入酯基季銨鹽柔軟劑QL2g/L,浸泡20-30分鐘,排液之后進行脫水20-40分鐘,保持含水率在50%-70%。脫水后的麻球在射頻烘干機中以4m/h的速度烘干。參見圖3,將烘干后的麻球退繞,并通過具有雙“S”形彎曲部件I的開條機,使麻條經(jīng)反復彎曲與牽伸作用變得松散柔軟。處理后將2種或2種以上不同顏色的麻條按照比例在O道并條機上進行混色并合,制成25g/m的混色麻條,然后經(jīng)過I并、2并、3并、末并多道并條針梳進行反復并合和牽伸。末并麻條經(jīng)牽伸制成粗紗,并對粗紗加32T/m的捻度,卷繞在粗紗管上。將粗紗管放入煮漂容器以常溫水浸透,然后在細紗機上經(jīng)牽伸加捻后制成細紗。將細紗置于射頻烘干機中以6m/h的速度烘干,最后絡筒成型。實施例四
參見圖1、圖2,將原麻櫛梳,櫛梳包括制條和成球兩個過程,制條即將原麻中的短纖維去除,再將長麻纖維制成麻條,然后在麻球卷繞機上通過橫動喂入裝置將連續(xù)麻條由內(nèi)至外逐層卷繞至卷繞棍上,形成內(nèi)外密度均勻的空心圓柱狀麻球,麻球內(nèi)徑5-10cm,外徑35-45cm,成球高度30-40cm。麻球脫膠后進行漂白,所述漂白包括亞漂和低溫氧漂兩個步驟:現(xiàn)在水中加入2g/L的亞氯酸鈉NaClO2, pH值2.5-3.5,起始溫度為30°C,用30分鐘升溫至50°C,保溫20分鐘后水洗,完成亞漂。然后進行低溫氧漂,加入10g/L的H2O2, pH值10-11,起始溫度為25°C,用30分鐘升溫至60°C,保溫50分鐘后水洗,完成低溫氧漂。將漂白之后的麻球置于30°C的水中,加入1.7g/L的Megafix艷蘭B-EXF和0.0 lg/L的Megafix紅B-EXF活性染料,升溫至60°C -80°C并保持50-60分鐘,排液之后加入洗滌劑lg/L,在80°C -90°C的溫度下進行第一次洗滌,排液之后再加入清水在80°C -90°C的溫度下第二次洗滌,排液之后在40°C -50°C的溫度下,加入酯基季銨鹽柔軟劑1.5g/L浸泡20-30分鐘,排液之后進行脫水20-40分鐘,保持含水率在50%-70%,脫水后的麻球在射頻烘干機中以4m/h的速度烘干。參見圖3,將烘干后的麻球退繞,并通過具有雙“S”形彎曲部件I的開條機,使麻條經(jīng)反復彎曲與牽伸作用變得松散柔軟。處理后將2種或2種以上不同顏色的麻條按照比例在O道并條機上進行混色并合,制成25g/m的混色麻條,然后經(jīng)過I并、2并、3并、末并多道并條針梳進行反復并合和牽伸。末并麻條經(jīng)牽伸制成粗紗,并對粗紗加32T/m的捻度,卷繞在粗紗管上。將粗紗管放入煮漂容器 以常溫水浸透,然后在細紗機上經(jīng)牽伸加捻后制成細紗。將細紗置于射頻烘干機中以6m/h的速度烘干,最后絡筒成型。雖然本發(fā)明已以實施例公開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任何熟悉該項技術(shù)的技術(shù)人員,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構(gòu)思和范圍內(nèi)所作的更動與潤飾,均應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麻纖維濕紡色紗線的生產(chǎn)方法,包括櫛梳、脫膠、煮漂、染色、烘干和柔軟處理,然后將2種或2種以上不同顏色的麻條按不同色比混色,經(jīng)4-6道并條工序混并、牽伸,再經(jīng)過粗紗、濕紡細紗工序,最后烘干、絡筒、成品包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櫛梳工序包括制條和成球兩個過程,制條過程是將短纖維去除,再將長麻纖維制成麻條;成球過程為將連續(xù)的麻條由內(nèi)至外逐層卷繞內(nèi)外密度均勻的空心圓柱狀麻球。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麻纖維濕紡色紗線的生產(chǎn)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球過程在麻球卷繞機上通過橫動喂入裝置將連續(xù)麻條由內(nèi)至外逐層卷繞至卷繞輥上,形成內(nèi)外密度均勻的空心圓柱狀麻球,麻球內(nèi)徑5-10cm,外徑35-45cm,成球高度30_40cm。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麻纖維濕紡色紗線的生產(chǎn)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煮漂過程包括亞漂和低溫氧漂兩個過程,亞漂過程為將麻球放入水中,加入l-2g/L的NaClO2, pH值2.5-3.5,起始溫度為30°C,用30分鐘升溫至50°C,保溫20分鐘后水洗,完成亞漂;所述的低溫氧漂過程為,加入5-15g/L的H2O2, pH值10-11,起始溫度為25°C,用30分鐘升溫至60 0C,保溫50分鐘后水洗,完成氧漂。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麻纖維濕紡色紗線的生產(chǎn)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染色過程為將漂白之后的麻球置于25°C-30°C的水中,根據(jù)所染顏色的要求加入活性染料,升溫至60°C _80°C并保持50-60分鐘,排液之后加入洗滌劑lg/L,在80°C -90°C的溫度下進行第一次洗滌,排液之后再加入清水在80°C -90°C的溫度下第二次洗滌,排液之后在40°C -500C的溫度下,加入柔軟劑l_2g/L浸泡20-30分鐘,排液之后進行脫水20-40分鐘,保持含水率在50%-70%,脫水后進行烘干,將烘干后的麻球再進行柔軟處理。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麻纖維濕紡色紗線及其生產(chǎn)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染色過程為將漂白之后的麻條置于25°C _30°C的水中,加入活性染料,10分鐘后加入Na2SO4IOg/L-70g/L保持15-20分鐘,然后以1°C /分鐘的速度升溫至60°C _80°C,加入10g/L_20g/L的Na2CO3,保持20分鐘后再加入10g/L-30g/L的Na2CO3,保持40-50分鐘后排液再依次進行洗滌、烘干和柔軟 處理。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麻纖維濕紡色紗線的生產(chǎn)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洗滌劑是皂洗劑,所述的柔軟劑是酯基季銨鹽柔軟劑QL。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4或5所述的麻纖維濕紡色紗線的生產(chǎn)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軟處理是將烘干的麻球退繞,并通過具有雙“S”形彎曲部件的開條機,使麻條經(jīng)反復彎曲與牽伸作用變得松散柔軟。
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麻纖維濕紡色紗線及其生產(chǎn)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并條工序在其O并過程中將2種或2種以上不同顏色的麻條進行混并、牽伸,制成多色混拼效應的混色麻條。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麻纖維濕紡色紗線的生產(chǎn)方法,包括櫛梳、脫膠、煮漂、染色、烘干和柔軟處理,然后將2種或2種以上不同顏色的麻條按不同色比混色,經(jīng)4-6道并條工序混并、牽伸,再經(jīng)過粗紗、濕紡細紗工序,最后烘干、絡筒、成品包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櫛梳工序包括制條和成球兩個過程,制條過程是將短纖維去除,再將長麻纖維制成麻條;成球過程為將連續(xù)的麻條由內(nèi)至外逐層卷繞內(nèi)外密度均勻的空心圓柱狀麻球。本發(fā)明染色充分均勻、顏色鮮艷、層次豐富、色牢度好。
文檔編號D06L3/02GK103215713SQ20131014159
公開日2013年7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23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3年4月23日
發(fā)明者韓永強, 姜偉 申請人:浙江金元亞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