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刺繡的飄逸針法及刺繡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刺繡針法和刺繡方法,特別涉及一種用于刺繡的飄逸針法及刺繡方法。
背景技術:
刺繡是一種用繡針引繡線,在繡布上按設計圖案運針繡制,最終以繡跡構成花紋圖案的工藝技術。在刺繡領域中,所謂刺繡方法是指利用繡針和繡線,采用一種或多種針法在繡布上刺繡出花紋圖案的方法,其中針法是指刺繡中的運針方法,也是刺繡中針腳的組織形式。而針腳是指兩個針眼之間繡出的一根繡線線條。蘇繡是中國的“四大名繡”(蘇繡、粵繡、湘繡和蜀繡)之一,蘇繡的刺繡工藝已有2000多年歷史。在傳統(tǒng)蘇繡中,刺繡針法有數(shù)十種之多,其中最具典型的有平針針法和亂針針法。近年來,隨著刺繡技術的發(fā)展相繼出現(xiàn)了一些新的刺繡針法,比如滴滴針法(見中國專利CN101824714A);T形針法(見中國專利CN102182023A)等。無論何種針法都有其自身的特點和長處,同時也存在一些短處和局限,關鍵要看其適合于表現(xiàn)何種對象以及如何運用。比如,以往在刺繡中為了表現(xiàn)女性頭發(fā)和服飾柔美、飄灑的動感效果,通常使用亂針針法中的交叉針來刺繡,如圖1-圖3所示。由于 交叉針由兩個針腳交叉形成,筆觸簡單、工整,針腳兩端相互斷開,因此存在以下不足:1.從表現(xiàn)力來看,由于交叉針規(guī)律性較強,使得其表現(xiàn)的對象死板,不夠靈活,缺少動感、流暢、朦朧和灑脫的感覺;2.從畫面的光澤來看,雖然交叉針能夠將畫面反射出的光線向不同方向發(fā)散,不會發(fā)生集中反光的現(xiàn)象,但由于交叉針的規(guī)律性較強,缺少變化的要素,因此容易產生均勻和平淡的光澤效果,特別是用來表現(xiàn)女性頭發(fā)和服飾的柔美和飄灑等動感畫面時,缺少動感、流暢、朦朧和灑脫的視覺效果。因此,在刺繡中如何從針法上去解決問題是本發(fā)明研究的課題。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用于刺繡的飄逸針法及刺繡方法,其目的是要解決在表現(xiàn)動感畫面時,因交叉針反光效果均勻和平淡,導致表現(xiàn)力死板,不夠靈活,缺少動感、流暢、朦朧和灑脫感覺的問題。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刺繡針法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刺繡的飄逸針法,該針法由上平針、下平針、中間針、撇針和捺針這五個針腳組成,其中,以該針法繡跡的基本姿態(tài)為參考,撇針為從右上到左下的針腳,捺針為從左上到右下的針腳,撇針與捺針交叉組合構成一個交叉針腳;上平針、下平針和中間針均為水平橫向的針腳,上平針位于所述交叉針腳頂部的交叉口處,并與撇針和捺針的頂部同時相交,下平針位于所述交叉針腳底部的交叉口處,并與撇針和捺針的底部同時相交,中間針位于所述交叉針腳右部的交叉口中,中間針的左端位于撇針和捺針的交叉點或交叉點附近的位置上,中間針的右端懸空,上平針和下平針的針腳方向表示飄逸針法的方向,即刺繡畫面的絲序走向。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刺繡方法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刺繡方法,利用繡針和繡線,采用飄逸針法在繡料正面刺繡出花紋圖案的全部或局部,其中所述飄逸針法具體是:該針法由上平針、下平針、中間針、撇針和捺針這五個針腳組成,其中,以該針法繡跡的基本姿態(tài)為參考,撇針為從右上到左下的針腳,捺針為從左上到右下的針腳,撇針與捺針交叉組合構成一個交叉針腳;上平針、下平針和中間針均為水平橫向的針腳,上平針位于所述交叉針腳頂部的交叉口處,并與撇針和捺針的頂部同時相交,下平針位于所述交叉針腳底部的交叉口處,并與撇針和捺針的底部同時相交,中間針位于所述交叉針腳右部的交叉口中,中間針的左端位于撇針和捺針的交叉點或交叉點附近的位置上,中間針的右端懸空,上平針和下平針的針腳方向表示飄逸針法的方向,即刺繡畫面的絲序走向。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刺繡方法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表現(xiàn)流動和飄灑動感畫面的刺繡方法,利用繡針和繡線,采用飄逸針法在繡料正面按流動和飄灑的動感畫面底稿刺繡出具有動感紋理效果的圖案,其中所述飄逸針法具體是:該針法由上平針、下平針、中間針、撇針和捺針這五個針腳組成,其中,以該針法繡跡的基本姿態(tài)為參考,撇針為從右上到左下的針腳,捺針為從左上到右下的針腳,撇針與捺針交叉組合構成一個交叉針腳;上平針、下平針和中間針均為水平橫向的針腳,上平針位于所述交叉針腳頂部的交叉口處,并與撇針和捺針的頂部同時相交,下平針位于所述交叉針腳底部的交叉口處,并與撇針和捺針的底部同時相交,中間針位于所述交叉針腳右部的交叉口中,中間針的左端位于撇針和捺針的交叉點或交叉點附近的位置上,中間針的右端懸空,上平針和下平針的針腳方向表示飄逸針法的方 向,即刺繡畫面的絲序走向。上述技術方案中的有關內容解釋如下:
1.所謂刺繡是用針將繡線以一定花紋圖案和色彩在繡布上穿刺,以繡跡構成各種圖案的總稱。在刺繡領域中,針法是指刺繡中的運針方法,也是刺繡中針腳線條的組織形式,每一種針法都有一定的組織規(guī)律與獨特的表現(xiàn)效果。而針腳是指兩個針眼之間繡出的繡線線條。針腳長度是指兩個針眼之間繡線線條的長度。2.上述刺繡針法和刺繡方法方案中,所有的針腳長度通常情況下是隨著畫面的大小的變化而變化,并且與本領域技術人員目前所掌握標準一致,沒有特別要求。但在本發(fā)明飄逸針法中,上平針和下平針的針腳長度可以相同或相近,也可以不同;撇針和捺針的針腳長度可以相同或相近,也可以不同。而中間針的針腳長度較好的數(shù)值范圍為上平針或下平針的針腳長度的0.4至1.2倍。3.上述刺繡針法和刺繡方法方案中,每個針腳所使用的繡線粗細較好的范圍是不超過一根絲線的四分之一。4.上述刺繡針法和刺繡方法方案中,所述上平針和下平針的針腳方向表示飄逸針法的方向,即刺繡畫面的絲序走向。特別是采用本發(fā)明飄逸針法來表現(xiàn)流動和飄灑動感畫面時,飄逸針法的方向隨著動感畫面的流動和飄灑方向的改變而改變。5.上述刺繡針法和刺繡方法方案中,所述“以該針法繡跡的基本姿態(tài)為參考”中的“該針法繡跡”是指本發(fā)明飄逸針法的繡跡,“基本姿態(tài)”是指附圖4所示的飄逸針法基本模型的姿態(tài)。因為在實際應用中飄逸針法的方向隨著動感畫面的流動和飄灑方向的改變而改變,所以沒有固定姿態(tài),但在本發(fā)明中為了便于文字表述,特別將附圖4所示的飄逸針法基本模型的姿態(tài)定義為“基本姿態(tài)”。6.本發(fā)明刺繡針法和刺繡方法不僅適用于手工刺繡,也適用于機器刺繡。
本發(fā)明原理、構思和效果如下:本發(fā)明飄逸針法是在現(xiàn)有交叉針的基礎上通過改進和發(fā)展所形成。從飄逸針法的基本模型(見圖4所示)中可以看出,這種針法由三個平行的針腳與一個交叉的針腳組合而成,其中,交叉針腳形成飄逸針法的主體框架;而上平針和下平針不僅在交叉針腳的頂部和底部閉合交叉口,而且上平針和下平針的針腳方向決定了飄逸針法的方向,即刺繡畫面的絲序走向;中間針是承上啟下起連接和過渡的作用,即承接上一個基本針法,引出下一個基本針法的作用。在刺繡領域中,絲線(蠶絲線)的光澤是絲線區(qū)別于其它織物所具有的特色。從絲線的反光原理來看,雖然交叉針能夠將光線向不同方向發(fā)散,不會發(fā)生集中反光的現(xiàn)象,但由于交叉針的規(guī)律性較強,比較單調,缺少強烈動感的要素,在表現(xiàn)力方面比較死板,容易產生均勻和平淡的光澤效果。本發(fā)明在原來交叉針的基礎上添加一些動感要素,從而創(chuàng)造出一種新的飄逸針法,該針法在吸取了以往交叉針可以將光線向不同方向發(fā)散,不會發(fā)生集中反光的精華,同時也克服了以往交叉針的缺陷,從針法上較好的把握了絲線反光的動感要素和光澤度,具有強烈的流動感和非凡的藝術表現(xiàn)力,特別適合于表現(xiàn)流動和飄灑的動感畫面,例如以下對象(但不局限于此):
(O女性頭發(fā)和服飾的柔美和飄灑的動感畫面;
(2)抽象畫面中流動和飄動的意境和效果;
(3)印象派油畫中旋轉彎曲的筆觸韻味;
(4)學院派素描中女性服飾輕薄飄逸的素描效果;
(5)印象派油畫中植物花瓣舞動的藝術效果;
(6)寫意畫中在空中飄動云彩,等等。
附圖1為現(xiàn)有交叉針針法的基本模型示意圖;` 附圖2為應用交叉針針法來表現(xiàn)流動和飄灑動感畫面的示意 附圖3為圖2中A處放大 附圖4為本發(fā)明飄逸針法的基本模型示意 附圖5為應用本發(fā)明飄逸針法來表現(xiàn)流動和飄灑動感畫面的示意 附圖6為圖5中B處放大 附圖7為本發(fā)明實際應用效果圖。以上附圖中:1.上平針;2.下平針;3.中間針;4.撇針;5.捺針。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1:一種用于刺繡的飄逸針法
參見圖4,該飄逸針法由上平針1、下平針2、中間針3、撇針4和捺針5這五個針腳組成,其中,以該針法繡跡的基本姿態(tài)為參考(見圖4的姿態(tài)),撇針4為從右上到左下的針腳,捺針5為從左上到右下的針腳,撇針4與捺針5交叉組合構成一個交叉針腳;上平針1、下平針2和中間針3均為水平橫向的針腳,上平針I(yè)位于所述交叉針腳頂部的交叉口處,并與撇針4和捺針5的頂部同時相交,下平針2位于所述交叉針腳底部的交叉口處,并與撇針4和捺針5的底部同時相交,中間針3位于所述交叉針腳右部的交叉口中,中間針3的左端位于撇針4和捺針5的交叉點或交叉點附近的位置上,中間針3的右端懸空,上平針I(yè)和下平針2的針腳方向表示飄逸針法的方向,即刺繡畫面的絲序走向。本發(fā)明實施例刺繡針法不僅適用于手工刺繡,也適用于機器刺繡。致于絲線粗細以及顏色可以根據(jù)實際需要靈活確定。通常情況下,每個針腳所使用的繡線粗細不超過一根絲線的四分之一。中間針的針腳長度為上平針或下平針的針腳長度的0.4至1.2倍,效果較好。實施例2:—種刺繡方法
本實施例是為了更好的說明本發(fā)明的內容而給出的示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本實施例的啟發(fā)下知道在實踐中如何運用。參見圖5和圖6,該刺繡方法是:利用繡針和繡線,采用飄逸針法在繡料正面刺繡出花紋圖案的全部或局部,其中所述飄逸針法具體是:該飄逸針法由上平針1、下平針2、中間針3、撇針4和捺針5這五個針腳組成,其中,以該針法繡跡的基本姿態(tài)為參考(見圖4的姿態(tài)),撇針4為從右上到左下的針腳,捺針5為從左上到右下的針腳,撇針4與捺針5交叉組合構成一個交叉針腳;上平針1、下平針2和中間針3均為水平橫向的針腳,上平針I(yè)位于所述交叉針腳頂部的交叉口處,并與撇針4和捺針5的頂部同時相交,下平針2位于所述交叉針腳底部的交叉口處,并與撇針4和捺針5的底部同時相交,中間針3位于所述交叉針腳右部的交叉口中,中間針3的左端位于撇針4和捺針5的交叉點或交叉點附近的位置上,中間針3的右端懸空,上平針I(yè)和下平針2的針腳方向表示飄逸針法的方向,即刺繡畫面的絲序走向。 實施例3:—種用于表現(xiàn)流動和飄灑動感畫面的刺繡方法
參見圖7,該刺繡方法是:利用繡針和繡線,采用飄逸針法在繡料正面按流動和飄灑的動感畫面底稿刺繡出 具有動感紋理效果的圖案,其中所述飄逸針法具體是:該飄逸針法由上平針1、下平針2、中間針3、撇針4和捺針5這五個針腳組成,其中,以該針法繡跡的基本姿態(tài)為參考(見圖4的姿態(tài)),撇針4為從右上到左下的針腳,捺針5為從左上到右下的針腳,撇針4與捺針5交叉組合構成一個交叉針腳;上平針1、下平針2和中間針3均為水平橫向的針腳,上平針I(yè)位于所述交叉針腳頂部的交叉口處,并與撇針4和捺針5的頂部同時相交,下平針2位于所述交叉針腳底部的交叉口處,并與撇針4和捺針5的底部同時相交,中間針3位于所述交叉針腳右部的交叉口中,中間針3的左端位于撇針4和捺針5的交叉點或交叉點附近的位置上,中間針3的右端懸空,上平針I(yè)和下平針2的針腳方向表示飄逸針法的方向,即刺繡畫面的絲序走向。圖7為本發(fā)明實際應用效果圖,作品名稱為《飛天》,作品尺寸為35X70cm。圖中的背景部分均采用本發(fā)明飄逸針法及刺繡方法完成。從畫面看具有強烈流動和飄灑的動感效果。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發(fā)明的內容并據(jù)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凡根據(jù)本發(fā)明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刺繡的飄逸針法,其特征在于:該針法由上平針(I)、下平針(2)、中間針(3 )、撇針(4 )和捺針(5 )這五個針腳組成,其中,以該針法繡跡的基本姿態(tài)為參考,撇針(4 )為從右上到左下的針腳,捺針(5)為從左上到右下的針腳,撇針(4)與捺針(5)交叉組合構成一個交叉針腳;上平針(I)、下平針(2 )和中間針(3 )均為水平橫向的針腳,上平針(I)位于所述交叉針腳頂部的交叉口處,并與撇針(4)和捺針(5)的頂部同時相交,下平針(2)位于所述交叉針腳底部的交叉口處,并與撇針(4)和捺針(5)的底部同時相交,中間針(3)位于所述交叉針腳右部的交叉口中,中間針(3)的左端位于撇針(4)和捺針(5)的交叉點或交叉點附近的位置上,中間針(3)的右端懸空,上平針(I)和下平針(2)的針腳方向表示飄逸針法的方向,即刺繡畫面的絲序走向。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飄逸針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針的針腳長度為上平針或下平針的針腳長度的0.4至1.2倍。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飄逸針法,其特征在于:每個針腳所使用的繡線粗細不超過一根絲線的四分之一。
4.一種刺繡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繡針和繡線,采用飄逸針法在繡料正面刺繡出花紋圖案的全部或局部,其中所述飄逸針法具體是:該針法由上平針(I)、下平針(2)、中間針(3 )、撇針(4 )和捺針(5 )這五個針腳組成,其中,以該針法繡跡的基本姿態(tài)為參考,撇針(4 )為從右上到左下的針腳,捺針(5)為從左上到右下的針腳,撇針(4)與捺針(5)交叉組合構成一個交叉針腳;上平針(I)、下平針(2 )和中間針(3 )均為水平橫向的針腳,上平針(I)位于所述交叉針腳頂部的交叉口處,并與撇針(4)和捺針(5)的頂部同時相交,下平針(2)位于所述交叉針腳底部的交叉口處,并與撇針(4)和捺針(5)的底部同時相交,中間針(3)位于所述交叉針腳右部的交叉口中,中間針(3)的左端位于撇針(4)和捺針(5)的交叉點或交叉點附近的位置上,中間針(3)的右端懸空,上平針(I)和下平針(2)的針腳方向表示飄逸針法的方向,即刺繡畫面的絲序走向。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刺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針的針腳長度為上平針或下平針的針腳長度的0.4至1.2倍。
6.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刺繡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個針腳所使用的繡線粗細不超過一根絲線的四分之一。
7.一種用于表現(xiàn)流動和飄灑動感畫面的刺繡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繡針和繡線,采用飄逸針法在繡料正面按流動和飄灑的動感畫面底稿刺繡出具有動感紋理效果的圖案,其中所述飄逸針法具體是:該針法由上平針(I)、下平針(2)、中間針(3)、撇針(4)和捺針(5)這五個針腳組成,其中,以該針法繡跡的基本姿態(tài)為參考,撇針(4)為從右上到左下的針腳,捺針(5)為從左上到右下的針腳,撇針(4)與捺針(5)交叉組合構成一個交叉針腳;上平針(I)、下平針(2)和中間針(3)均為水平橫向的針腳,上平針(I)位于所述交叉針腳頂部的交叉口處,并與撇針(4)和捺針(5)的頂部同時相交,下平針(2)位于所述交叉針腳底部的交叉口處,并與撇針(4)和捺針(5)的底部同時相交,中間針(3)位于所述交叉針腳右部的交叉口中,中間針(3)的左端位于撇針(4)和捺針(5)的交叉點或交叉點附近的位置上,中間針(3)的右端懸空,上平針(I)和下平針(2)的針腳方向表示飄逸針法的方向,即刺繡畫面的絲序走向。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刺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針的針腳長度為上平針或下平針的針腳長度的0.4至1.2倍。
9.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刺繡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個針腳所使用的繡線粗細不超過一根絲線的 四分之一。
全文摘要
一種用于刺繡的飄逸針法,其特征在于該針法由上平針、下平針、中間針、撇針和捺針這五個針腳組成,撇針與捺針交叉組合構成一個交叉針腳;上平針位于交叉針腳頂部的交叉口處,并與撇針和捺針的頂部同時相交,下平針位于交叉針腳底部的交叉口處,并與撇針和捺針的底部同時相交,中間針位于交叉針腳右部的交叉口中,中間針的左端位于撇針和捺針的交叉點或交叉點附近的位置上,中間針的右端懸空,上平針和下平針的針腳方向表示飄逸針法的方向,即刺繡畫面的絲序走向。本發(fā)明在原來交叉針基礎上添加一些動感要素,具有強烈的流動感和非凡的效果,特別適合于表現(xiàn)流動和飄灑的動感畫面。
文檔編號D05C17/00GK103233329SQ201310147008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24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4月24日
發(fā)明者朱壽珍, 孫躍寧 申請人:朱壽珍, 孫躍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