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混鬃制作工藝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混鬃制作工藝,包括抖毛、順根、搖毛、混毛等工序,得到混鬃,作為制作刷頭的原料。采用本發(fā)明公開的工藝,能夠進行大規(guī)模的加工,解放了人力,同時提高了原料用量的精度,減少了剩料量,從而降低了成本。
【專利說明】一種混鬃制作工藝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刷頭原料加工領域,特別是指一種混鬃制作工藝。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市面上的刷頭主要是豬鬃和其他動物毛發(fā),或者是仿豬鬃化纖絲做成。用純豬鬃做成的刷成本高昂,用仿豬鬃化纖絲做成的刷,有不耐高溫,吸漆量不高,容易彎曲等缺點,因此為了降低成本和保持質(zhì)量,需要將純豬鬃和仿豬鬃化纖絲以一定比例摻配在一起制作成混鬃。市場也有需求把白豬鬃與黑豬鬃(或染黑豬鬃)根據(jù)對花色的要求,按一定比例摻配成花鬃;把不同尺寸的豬鬃成品按不同的比例進行摻配,就可以得到所需成分(即長短豬鬃的百分比)的豬鬃成品;不同尺寸或者不同顏色的豬鬃和不同尺寸或者不同顏色的仿豬鬃化纖絲也可以進行摻配。這些不同種類的混鬃的制作工藝都要求勞動強度低,生產(chǎn)過程中產(chǎn)生的剩料少,節(jié)約成本。目前制作混鬃的工藝多采用人工完成,非常耗費人力和時間,不適宜大規(guī)模的生產(chǎn)。也有采用機器設備完成的,先將豬鬃和仿豬鬃化纖絲按比例進行混毛摻配,然后再對混鬃進行摻配均勻后的加工。由于先進行混毛摻配,會生產(chǎn)出大量的某一摻配比例的混鬃,而豬鬃和仿豬鬃化纖絲的用量是由人工控制的,所摻配完的混鬃會多于所需的用量,由此會產(chǎn)生大量的混鬃剩料。由于混鬃的摻配比例是根據(jù)客戶定制的,因此剩余的混鬃原料往往無法直接再次使用,只能丟棄或者將混鬃分揀后再使用,增加了原料成本。而且其中某些工藝步驟如搖毛,依然是通過手工完成的。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有鑒于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混鬃制作工藝,解決現(xiàn)有技術勞動強度高,混合均勻度不高,浪費原料的技術問題。
[0004]基于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混鬃制作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0005]步驟1:抖毛,用抖毛機抖勾豬鬚;
[0006]步驟2:順根,將所述豬鬃均勻地灑在順根機篩網(wǎng)內(nèi),用順根機順毛;
[0007]步驟3:搖毛,用皮帶將步驟2順好的所述豬鬃圈好成一個大餅,墩平;
[0008]然后放入蓖毛機蓖出倒根或者用篦子蓖出倒根;
[0009]步驟4:混毛:將所述豬鬃與仿豬鬃化纖絲或者其他顏色的豬鬃按比例混
[0010]合,用一個皮圈匝好,在混毛機內(nèi)均勻摻配;
[0011]步驟5:將混好的混鬃拍平,灌上紙圈,經(jīng)打梳、清勾絨毛,磨兜、叼稍
[0012]等工序包裝。
[0013]可選的,步驟I抖毛工序中,用抖毛機抖毛三次勻。
[0014]可選的,步驟3搖毛工序中,長度在70毫米以下的所述豬鬃放入蓖毛機蓖出倒根;長度在70毫米以上的所述豬鬃用繩子圈好墩平,用篦子手工蓖出倒根。
[0015]可選的,所述仿豬鬃化纖絲在混鬃中所占的比例為30% — 65%。
[0016]可選的,所述混鬚為白鬚和黑鬚。[0017]從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發(fā)明提供的混鬃制作工藝優(yōu)化了工藝步驟,能夠進行大規(guī)模的加工,解放了人力,同時提高了原料用量的精度。本工藝先分別對豬鬃進行處理加工再進行混合摻配,使剩余的摻配后的混鬃剩料大大減少,從而降低了成本。
【具體實施方式】
[0018]為使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jié)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9]實施例1,以純豬鬃與仿豬鬃化纖絲為原料鬃的混鬃制作工藝如下:
[0020]步驟1:抖毛,用抖毛機抖毛,抖毛機可以將豬鬃抖散、抖勻。抖毛次數(shù)增多可以增加均勻度,一般抖三次后即可達到工藝要求的均勻度。
[0021]步驟2:順根,將豬鬃均勻地灑在順根機篩網(wǎng)內(nèi),用順根機順毛,當豬鬃放入順根機篩網(wǎng),順根機產(chǎn)生振動,利用豬鬃根部比較重,尾稍分叉等特點,使其根部先通過篩網(wǎng)孔落下,讓其根部、稍部一致,此過程稱為順根。
[0022]步驟3:搖毛,由于順根過程中會產(chǎn)生極少數(shù)豬鬃根部、稍部不一致的情況叫倒根,這些倒根需要被蓖出。蓖毛是利用豬鬃根硬尾軟的特點,用篩網(wǎng)將根部朝上的倒根蓖出來。首先將順好的豬鬃,70毫米長度以下的豬鬃用皮帶圈好成一個大餅后墩平,此工序是由人工來完成。然后放入蓖毛機蓖出倒根,蓖毛機利用篩網(wǎng)在圈好的豬鬃稍部反復滾動,從而使少數(shù)沒有順好的豬鬃的根部插入篩孔中,利用慣性把它們帶出,此過程稱為蓖毛;70毫米以上的豬鬃通過人工完成,手工反復振動用皮帶圈好的豬鬃,然后用篦子蓖出倒根。70毫米以上的豬鬃倒根會變軟,不易通過篩網(wǎng),所以70毫米以上的豬鬃均用手工完成蓖毛。
[0023]步驟4:混毛,將蓖出倒根的豬鬃和仿豬鬃化纖絲按比例混合在一起,用一個皮圈匝好后,放入混毛機中摻配均勻,使其顏色、花色以及豬鬃和仿豬鬃化纖絲均勻度都一致。仿豬鬃化纖絲占30% — 65%的比例。
[0024]步驟5:將混好的混鬃拍平,灌上紙圈,經(jīng)打梳、清勾絨毛,磨兜、叼稍等工序包裝。紙圈是指用紙條一圈圈粘貼的圈子,用來箍豬鬃,磨兜是指把用紙圈扎好的豬鬃的根部用砂輪磨平,刁稍是指把用紙圈扎好的豬鬃的稍部較少的突出的豬鬃用刁稍機夾出。
[0025]實施例2,步驟4混毛工序中,仿鬃化纖絲的比例為65%,其余同實施例1。
[0026]實施例3,步驟4混毛工序中,仿鬃化纖絲的比例為30%,其余工序同實施例1。
[0027]實施例4,步驟4混毛工序中,仿鬃化纖絲的比例為50%,其余工序同實施例1。
[0028]實施例4,混鬃的原料為白鬃和黑鬃,其余工序同實施例1。
[0029]從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發(fā)明提供的混鬃制作工藝優(yōu)化了工藝步驟,能夠進行大規(guī)模的加工,解放了人力,同時提高了原料用量的精度。本工藝先分別對豬鬃進行處理加工再進行混合摻配,使剩余的摻配后的混鬃剩料大大減少,從而降低了成本。
[0030]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混鬃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抖毛,用抖毛機抖勻豬鬃; (2)順根,將所述豬鬃均勻地灑在順根機篩網(wǎng)內(nèi),用順根機順毛; (3)搖毛,用皮帶將步驟(2)順好的所述豬鬃圈好成一個大餅,墩平;然后放入蓖毛機蓖出倒根或者用篦子蓖出倒根; (4)混毛:將所述豬鬃與仿豬鬃化纖絲或者其他顏色的豬鬃按比例混合,用一個皮圈匝好,在混毛機內(nèi)均勻摻配; (5)將混好的混鬃拍平,灌上紙圈,經(jīng)打梳、清勾絨毛,磨兜、叼稍等工序包裝。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混鬃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I)抖毛工序中,用抖毛機抖毛三次。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混鬃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3)搖毛工序中,長度在70毫米以下的所述豬鬃放入蓖毛機蓖出倒根;長度在70毫米以上的所述豬鬃用繩子圈好墩平,用篦子手工蓖出倒根。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混鬃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仿豬鬃化纖絲在混鬃中所占的比例為30% — 65%。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混鬃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混鬃為白鬃和黑鬃。
【文檔編號】D01G13/00GK103541047SQ201310472830
【公開日】2014年1月2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11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3年10月11日
【發(fā)明者】顏軍 申請人:津市市金湘豬鬃實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