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塑料圓織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塑料圓織機制造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塑料圓織機。
背景技術:
塑料圓織機在編織生產(chǎn)過程中,梭子不停地作圓周運動。
圖1所示,是現(xiàn)有的一種塑料圓織機梭子及其運行跑道的結構示意圖?,F(xiàn)有的梭子具有四只梭輪22,其中兩只梭輪與上跑道21配合,另兩只梭輪與下跑道26配合,經(jīng)絲23通過上、下跑道21、26的斜面時,受到梭輪22的輾壓。這種結構的圓織機存在下列缺點:1、由于離心力與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因此,速度提高,離心力將急劇增大。梭子高速運轉,產(chǎn)生較大的離心力,梭輪對跑道斜面的壓力也較大,導致梭輪容易磨損,一般梭輪的更換周期只有十天,維修費用大。2、經(jīng)絲通過梭輪與上、下跑道的配合面時,由于梭輪對經(jīng)絲的壓力也較大,容易造成劈絲、起毛、斷絲,影響編織產(chǎn)品的質(zhì)量。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梭子在跑道上運動時,離心力較大,梭輪對跑道斜面、經(jīng)絲的壓力較大,降低了梭輪的使用壽命,并且容易造成劈絲、起毛、斷絲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塑料圓織機。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塑料圓織機,包括梭子、斜面跑道和扣門,所述梭子包括梭體、上梭輪和下梭輪,所述上梭輪和下梭輪均與梭體固定連接,所述斜面跑道分為上跑道和下跑道,所述上梭輪和下梭輪分別與上跑道斜面和下跑道斜面滾動配合,所述上跑道斜面和下跑道斜面形成一環(huán)形槽口,所述槽口截面呈八字形且開口較大的一端朝向圓織機內(nèi)側;所述扣門均布于上跑道和下跑道之間,所述扣門中部均勻設置有扣門永磁體,所述梭體底部均勻設置有梭體永磁體,所述梭體永磁體與扣門永磁體相對設置且相對面極性相同,所述上、下跑道的斜面上均具有用于防止梭子脫離跑道的限位凸臺。由于增加了限位凸臺,為了方便安裝梭子,所述上梭輪或下梭輪的輪軸為偏心輪軸,即只要上、下其中一側的梭輪的輪軸為偏心輪軸就能安裝梭子。另外,可以適當調(diào)整帶有偏心輪軸的梭輪的位置,來調(diào)整梭輪與跑道之間的間距,從而控制梭輪對跑道斜面的壓力。也可以調(diào)整梭體永磁體與扣門永磁體之間的間距,來調(diào)整梭體永磁體與扣門永磁體相互的排斥力,從而調(diào)整梭輪對跑道斜面的壓力。相鄰兩個扣門之間經(jīng)過一組經(jīng)絲,通常圓織機具有24 192組經(jīng)絲。為了使扣門永磁體均勻設置,每兩個相距等間隔的所述扣門中部設有扣門永磁體。為了使扣門永磁體均勻設置,作為優(yōu)選,每個所述扣門中部設有扣門永磁體。為了保證梭體永磁體與扣門永磁體的作用,使與永磁體接觸的部位均不會被磁化,所述扣門和梭體均由鋁材制成。為了保護梭輪,減小梭輪與限位凸臺的接觸面積,減輕限位凸臺對梭輪的磨損,所述限位凸臺面向上梭輪或下梭輪的一面的截面為圓弧形。由于梭體永磁體與扣門永磁體的作用,梭子停止時,仍有相斥力存在,即會有使梭子脫離跑道的力存在,為了提高限位凸臺與斜面跑道的結合強度,所述限位凸臺與斜面跑道為一體結構。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梭體永磁體與扣門永磁體相對設置且相對面極性相同,根據(jù)磁極同性相斥的原理,兩者相互間會產(chǎn)生較強的相斥力來抵消一部分梭子的離心力,減小梭輪對跑道斜面的壓力;當梭體永磁體與扣門永磁體相互間的相斥力較大時,梭輪與跑道之間將達到磁懸浮的效果,此時,需要控制相斥力的大小或者調(diào)整帶有偏心輪軸的梭輪的位置,以防止跑道不受力,而限位凸臺單獨受力。當圓織機處于停機狀態(tài)時,由于永磁體之間的相斥力仍然存在,因此,上、下跑道上的限位凸臺主要是為了防止停機時梭子脫離跑道;當然,梭子運行時,如果永磁體之間的相斥力較大,限位凸臺也能起到限位作用,不過,一般以永磁體的相斥力能抵消一部分的離心力,并且不會使梭輪對限位凸臺產(chǎn)生壓力為最佳。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塑料圓織機,梭體永磁體與扣門永磁體相對面的極性相同,根據(jù)磁極同性相斥的原理,兩者相互間會產(chǎn)生較強的相斥力來抵消一部分梭子的離心力,降低通過梭輪與上、下跑道之間的經(jīng)絲所受到的壓力,因此,梭子運行速度可以得到提高,并且減少了劈絲、起毛、斷絲現(xiàn)象;對絲的強度要求降低,適合各種高、低強度絲的編織;同時,梭輪的使用壽命也得到了提高,延長了梭輪更換周期,降低使用成本;增加了限位凸臺,可以有效防止梭子脫離跑道。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現(xiàn)有的一種塑料圓織機梭子及其運行跑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塑料圓織機最優(yōu)實施例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塑料圓織機最優(yōu)實施例中梭子的結構示意圖。
圖1中21、上跑道,22、梭輪,23、經(jīng)絲,24、扣門,25梭體,26、下跑道。圖2、圖3中1、扣門,2、梭體,3、上梭輪,4、下梭輪,5、上跑道,6、下跑道,7、梭體永磁體,8、扣門永磁體,9、限位凸臺,10、梭體外導桿,11、規(guī)格圈,12、緯絲,23、經(jīng)絲。
具體實施方式
現(xiàn)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如圖2、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塑料圓織機最優(yōu)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包括梭子、斜面跑道、扣門I和位于圓織機中央的規(guī)格圈11,梭子包括梭體2、上梭輪3和下梭輪4,上梭輪3和下梭輪4均與梭體2固定連接,斜面跑道分為上跑道5和下跑道6,上跑道5和下跑道6上都設有用于改變從跑道導出的經(jīng)絲的方向的梭體外導桿10,上跑道5斜面和下跑道6斜面形成一環(huán)形槽口,槽口截面呈八字形且開口較大的一端朝向圓織機內(nèi)側;扣門I均布于上跑道5和下跑道6之間,上梭輪3與上跑道5斜面滾動配合,下梭輪4與下跑道6斜面滾動配合,如圖3所示,梭體2底部均勻設置有兩條梭體永磁體7,相鄰兩個扣門I之間經(jīng)過一組經(jīng)絲,通常圓織機具有24 192組經(jīng)絲。如圖2所示,每個扣門I的中部設有兩塊與梭體永磁體7相對設置的扣門永磁體8。梭體永磁體7與扣門永磁體8相對面極性相同,上、下跑道5,6的斜面上均具有用于防止梭子脫離跑道的限位凸臺9,限位凸臺9位于上、下跑道5,6的靠近圓織機中心的最內(nèi)側。下梭輪4的輪軸為偏心輪軸。限位凸臺9面向上梭輪3或下梭輪4的一面的截面為圓弧形。限位凸臺9與上、下跑道5,6分別都是一體結構。梭體永磁體7與扣門永磁體8之間的相斥力能抵消一部分的離心力,并且不會使上、下梭輪3,4對限位凸臺9產(chǎn)生壓力??坶TI和梭體2均由鋁材制成,均不會被磁化,這樣,可以保證梭體永磁體7與扣門永磁體8的作用。以上述依據(jù)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nèi)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范圍內(nèi),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nèi)容,必須要根據(jù)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塑料圓織機,包括梭子、斜面跑道和扣門(1),所述梭子包括梭體(2)、上梭輪(3)和下梭輪(4),所述上梭輪(3)和下梭輪(4)均與梭體(2)固定連接,所述斜面跑道分為上跑道(5)和下跑道(6),所述上梭輪(3)和下梭輪(4)分別與上跑道(5)斜面和下跑道(6)斜面滾動配合,所述上跑道(5)斜面和下跑道(6)斜面形成一環(huán)形槽口,所述槽口截面呈八字形且開口較大的一端朝向圓織機內(nèi)側;所述扣門(I)均布于上跑道(5 )和下跑道(6 )之間,其特征在于:所述扣門(I)中部均勻設置有扣門永磁體(8),所述梭體(2)底部均勻設置有梭體永磁體Cl),所述梭體永磁體(7)與扣門永磁體(8)相對設置且相對面極性相同,所述上、下跑道(5,6)的斜面上均具有用于防止梭子脫離跑道的限位凸臺(9),所述上梭輪(3)或下梭輪(4)的輪軸為偏心輪軸。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圓織機,其特征在于:每兩個相距等間隔的所述扣門(I)中部設有扣門永磁體(8)。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圓織機,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扣門(I)中部設有扣門永磁體(8)。
4.如權利要求1中任一項所述的塑料圓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扣門(I)和梭體(2)均由鋁材制成。
5.如權利要求1中任一項所述的塑料圓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臺(9)面向上梭輪(3)或下梭輪(4)的一面的截面為圓弧形。
6.如權利要求1中任一項所述的塑料圓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臺(9)與斜面跑道為一體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塑料圓織機,包括梭子、斜面跑道和扣門,梭子包括梭體、上梭輪和下梭輪,斜面跑道分為上跑道和下跑道,梭體底部均勻設置有梭體永磁體,扣門中部均勻設置有扣門永磁體,梭體永磁體與扣門永磁體相對設置且相對面極性相同,上、下跑道的斜面上均具有限位凸臺,上梭輪或下梭輪的輪軸為偏心輪軸。本實用新型的塑料圓織機,梭體永磁體與扣門永磁體相互間會產(chǎn)生較強的相斥力來抵消一部分梭子的離心力,減小了梭輪與上、下跑道之間的經(jīng)絲所受到的壓力,減少了劈絲、起毛、斷絲現(xiàn)象;對絲的強度要求降低,適合各種高、低強度絲的編織;梭輪的使用壽命也得到了提高。
文檔編號D03D37/00GK203007559SQ201320009759
公開日2013年6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9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月9日
發(fā)明者鄒洪濤, 曾華良 申請人:常州市武進恒發(fā)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