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多功能自動探緯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可以實時控制織機的智能化裝置。
現國內使用的織機,因沒有自動探緯裝置,需人工對飛梭用緯進行探視、停車,其勞動強度大、效率低,因處理余留小紗把,相對減少了查驗布時間。
部分已投入使用的光電探緯儀,需人工復位,無信號燈指示,操作較繁,執(zhí)行機構耗電量高,易損壞。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智能化探緯裝置,以消除余留小紗把,節(jié)約原材料,減輕檔車工勞動的強度,改善環(huán)境,降低能耗,延長織機制動等部件的維修周期。
多功能自動探緯裝置具有光電探頭電路(11)、位置傳感器(12)電子停經排(13)、信號燈(15)、電磁鐵聯接器(16)、輔助開關(17)組成的4套測控部件,每套的組成和聯接方式相同,按
圖1的聯接方式組合,裝于4臺相鄰的組機上,實現一臺裝置實時控制4臺織機。完成探緯探經,馬達空載延時自停。
裝置須采用圖3所示型式的光電探頭座(23),聯同光電探頭,裝于扣座的一側,緯紗管使用根部開有長孔類型的,木梭開孔與緯紗管長孔對齊構成一透光通孔。飛梭往復穿過探頭時產生間斷遮光效果,緯紗將盡通孔外露,遮光間隔相對縮短。微處理機利用程序判斷此間隔變化情況,即可判別緯紗是否將盡,隨即發(fā)出相應的控制指令。
裝置的測控部件經光電探頭電路(11)、位置傳感器(12)、電子經停排(13)、附加開關(17)、輸入電路(3)、接口(2)、送至微處理器(1),微處理器對各接口分時掃描、檢測、讀入各口上的時態(tài)值,并分別進行獨立的信號處理。
裝置采用電磁鐵聯接器(16),連同馬達控制開關箱內的輔助開關(17),執(zhí)行織機和馬達的啟停,(16)做為機電組合部件,通過原織機的經停桿相聯,充分利用了電磁鐵吸合行程大(比原機械方式)動作可靠的特性,又克服了機械制動調整量小,易磨損機件之不足。
裝置的位置傳感器(12)和信號燈(15),組成了監(jiān)測指示織機運行狀態(tài)信號,4臺車的位置狀態(tài)信號由微處理器實時讀入,分別處理,確定各車馬達是否空載,達空載超時發(fā)出停馬達信號指令并給出燈光指示。
為了確保裝置在強電磁干擾環(huán)境下工作,裝置設有一組由IC組成的高抗干擾復位電路(10),電路構成見圖2,配合軟件抗干擾程序,以保證裝置的正確無誤的工作。
本裝置可在環(huán)境惡劣的織機上工作,可靠斷經停車減少織次率。能夠實時監(jiān)測馬達運轉狀態(tài),具有空載適當延時自停馬達功能和通過車前附加開關實現再啟動,降低能耗,為國產設備改造挖潛、革新提供了方便。
圖1是自動探緯裝置的系統(tǒng)結構框圖,其中(1)是單片微處理器、(2)輸入輸出接口、(3)輸入聯接電路、(4)輸出驅動電路、(5)電源、(6)程序存儲器、(7)地址選通器、(8)自動復位電路、(9)閃光發(fā)生電路、(10)抗干擾電路、(11)光電探頭、(12)位置傳感器、(13)電子經停排、(14)馬達、(15)信號燈、(16)電磁鐵及執(zhí)行機構、(17)附加開關、(18)光電流控制電路、(19)其它三套輸入輸出接口電路。
圖2是自動探緯裝置的自動復位電路。
(20)74LS123芯片、(21)光電耦合器ψN32、(22)1/6施密特觸發(fā)器(I<40/06)。
圖3是自動探緯裝置的光電探頭座示意圖,(23)探頭座本體。
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無自動換梭織機上的多功能自動探緯裝置,裝置由抗干擾電路(10)、光電探頭電路(11)、位置傳感器(12)、電磁鐵聯接器(16)、輔助開關(17)、自動復位電路(18)等構成,其特征是裝置具有由(11)、(12)、(16)、(17)組成且獨立的4套測控部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探緯裝置,其特征是測控部件經光電探頭電路(11)、位置傳感器(12)、靜停排(13)、輔助開關(17)接至輸入聯接電路(3)、接口(2)、送至微處理器(1)分別進行獨立的信號處理。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探緯裝置,其特征是由裝置設置的電磁鐵聯接器(16)執(zhí)行織機啟停。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探緯裝置,其特征是由專用位置傳感器(12)、監(jiān)測織機狀態(tài)。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探緯裝置,其特征是裝置設有新型高抗干擾復位電路(10)、專用光電探頭座(23)。
專利摘要多功能自動探緯裝置,一種用于實時控制織機的智能化裝置。本實用新型在裝置的結構,組合方式,信號采集處理、硬件電路優(yōu)化,充分利用軟件資源等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裝置能監(jiān)測織機運行狀態(tài),自動減少馬達的空載運行時間,節(jié)約原材料和能源,提高經濟效益,還可使擋車工從繁瑣、緊張的探緯勞動中解脫。
文檔編號D06H3/00GK2067721SQ9020086
公開日1990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1990年1月24日 優(yōu)先權日1990年1月24日
發(fā)明者沈鋼 申請人:郵電部一公司科研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