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交纏復絲紗的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交纏復絲紗的裝置。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將該裝置設計成這樣的結構,與常規(guī)的裝置比較起來,它可以使復絲紗產生更均勻的交纏,尤其是在前后相連的交纏點之間的距離更加均勻,且有更高的交纏密度,該密度用每公尺交纏點數(shù)來測量。此外,還能按照要求在每公尺內形成許多有規(guī)則的強交纏點,或者在每公尺內形成許多有規(guī)則的弱交纏點。
按照本發(fā)明的裝置達到了這個目的,通過至少使二個壁面中的一個在對稱平面中彎曲,從而在該對稱平面中測量的兩個壁面之間的距離,從在噴咀口處的最小值向紗線通道的兩端逐漸增大。
在常規(guī)的交纏裝置中,流體的能量,(在大多數(shù)情況為空氣,由噴咀送入并經紗線通道排出),對噴氣膨化紗有不利的影響,例如它會把弱的交纏點重新打開,因而使交纏不規(guī)則,同時還降低交纏的密度。還有通過噴咀口的紗線段中的線張力,由于流體向紗線通道兩端的流動,而額外增加,這使交纏更加困難。
在本發(fā)明的裝置中,如果紗線通道的寬度以優(yōu)化的方式保持基本不變,則通過壁面間的距離向紗線通道的終端方向增大,使得紗線通道的橫截面朝終端相應增大。交纏裝置通常設計成這樣,使噴咀口附近的壓力比裝置周圍的大氣壓僅稍高一點。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利用裝置中的能量梯變。因此在本發(fā)明的裝置中,由于紗線通道的橫截面朝終端方向增大,所以實際上不再可能有壓力降,根據(jù)柏努利連續(xù)方程式,排出介質的速度必然減少;這是因為紗線通道的橫截面朝終端方向逐漸增大,從而氣流不會脫離紗線通道的壁。在能量公式E= 1/2 mv2中,速度的平方與能量成正比。當流體從紗線通道中流出的速度降低時,例如降到一半,那末有害的能量就降到四分之一。
如上所述,在垂直于對稱平面測量到的紗線通道寬度,最好在紗線通道的整個長度內基本保持不變。為了改善交纏的質量,尤其是為了高的交纏密度,應保持最優(yōu)的紗線通道寬度。吹入的氣流在沖擊到第二壁面的瞬間,將纖維束分成兩個近似相等的纖維束,該兩束纖維只有在離噴咀一定距離的地方,才會再匯合成在噴咀口兩側形成的交纏結。在一條朝各終端會變寬度的紗線通道中,兩束纖維的進一步展開會使交纏結的形成更遠離噴咀。這將會降低交纏的密度,增加交纏點之間的距離。
下面將參考附圖更詳細地描述按照本發(fā)明裝置的各實施方案,附圖有
圖1是部分切除的交纏裝置機身示意的頂視圖;
圖2是沿圖1中B-B線的垂直剖面圖;
圖3是沿圖2中A-A切面的垂直剖面圖;
圖4是類似于圖3的垂直剖面圖,顯示交纏裝置的一變型實施方案;
圖5是圖1-3中顯示裝置的部分側視圖;
圖6是圖4所示裝置的部分側視圖;
圖7和圖8顯示兩個變型實施方案的部分側視圖,與圖5類似。
按照圖1-3和圖5,復絲紗交纏裝置包括由兩部分構成的機身,該機身有噴咀部分1和擋板部分2,該擋板通過一個螺栓3和兩個中心插銷可更換地安裝在噴咀部分1上,一條連續(xù)的紗線通道經過兩部分的機身1,2,該通道由第一壁面7和第二中空壁面8構成,第一壁面7由噴咀部分1中的槽形成,其剖面呈凹形;第二壁面由擋板部分2中的槽形成。兩個壁面7和8都對一個對稱平面成對稱,該對稱平面與圖2中的切面A-A相同。噴咀部分1有噴咀9,大致位于紗線通道6長度的中間,噴咀側向終止入紗線通道6中。噴咀9的開口位于第一壁面7中。第二壁面8位于噴咀9開口的對面。噴咀9的軸宜位于對稱平面A-A中。
噴咀部分1也可裝設多于一個的噴咀。在這種情況下,每個噴咀可對該對稱平面A-A對稱,或者,也可將二個噴咀互相對稱地設置在平面A-A的兩側。
如圖3所示,在對稱平面A-A的橫截面中第一壁面7呈這樣的彎曲狀,使得在對稱平面A-A中測量的兩壁面7和8之間的距離在噴咀9開口處為最小,向紗線通道6的兩端逐漸增大。因此,盡管在垂直對稱平面A-A測量的紗線通道6的寬度在整個紗線通道的長度范圍內保持為常數(shù),但該紗線通道的橫截面積卻從噴咀9開口處的最小值向紗線通道的兩端增大,例如可增大到最小值的1.2倍到4倍,最好為其1.5倍到2倍。
第一壁面7的彎曲部分是以這樣的方式延伸,使得從噴咀9開口吹入并流到紗線通道6終端的氣流不會從壁面7脫離。這就意味著,在用對稱平面A-A切成的剖面中第一壁面7按照一條曲線延伸,該曲線代表以與噴咀9開口的距離為變量的一個連續(xù)函數(shù)。該曲線沒有間斷點,這意味著上述函數(shù)的一階導數(shù)也是連續(xù)函數(shù)。此外,該曲線的曲度最好沒有突變,換句話說,曲線所表示的函數(shù)其二階導數(shù)最好也是連續(xù)函數(shù)(沒有跳躍)。
在圖1-3和圖5所表示的實施方案中,一條連續(xù)的穿線槽10側向終止在兩壁面7和8之間的紗線通道6中。該穿線槽10位于噴咀部分1和擋板部分2的平坦表面之間。
在噴咀部分1中,紗線通道6的兩端分別終止在槽11和12內。在紗線通道6兩終端的外面,導線銷13和14分別插入到噴咀部分1中,例如藍寶石銷橫向穿過槽11和12。這些導線銷13和14很精確地引導在操作中通過紗線通道6的復絲紗M(圖3),該復絲紗并被從噴咀9吹入到紗線通道6中的吹氣介質噴氣膨化。圖5沒有顯示這些導線銷。第二壁面8通過紗線通道6的兩終端向外延伸。
按照本發(fā)明在圖4和6中顯示的裝置的實施方案與圖1-3和圖5所示的實施方案只有下述不同,在用對稱平面切成的剖面中,第二壁面8.1也是彎曲的,因此在對稱平面中測量的二壁面7和8.1之間的距離將朝紗線通道6的終端方向增大,并比圖1-3和圖5中增加的程度更大。這里第二壁面8.1的彎曲部分以與上述第一壁面7相同的方式連續(xù)延伸,從而氣流也將不會脫離第二壁面8.1。
在圖1-6中,第一壁面7的橫截面基本成V形,并在兩個V腿之間有圓角過渡,圖7顯示一個實施方案,其中第一壁面7.1的橫截面近似為半圓形。
至今所描述的實施方案中,第二壁面8或8.1是中空的,其橫截面近似為長方形。與此相反,在圖8的實施方案中,在上方限定紗線通道6的第二壁面8.2并不是由擋板部分2中的一條槽所構成,而是簡單地由擋板部分2的一部分平坦的下面構成。另外在這種布置中,在擋板部分2的下面和噴咀部分1的頂面之間沒有穿線槽。
權利要求
1.交纏復絲紗的裝置,有機身(1,2),該機身包含由第一壁面(7;7.1)確定的連續(xù)紗線通道(6),至少一個側向終止在紗線通道(6)內的噴咀(9),該第一表面的橫截面呈凹形,位于噴咀(9)出口對面的第二壁面(8;8.1;8.2)也確定該通道,兩個壁面各對一對稱平面(A-A)成對稱;其特征是,該兩個壁面中至少有一個在該對稱平面(A-A)中以這樣的方式彎曲,使在該對稱平面(A-A)中測量的兩個壁面之間的距離,從在該噴咀(9)出口處的最小值逐漸朝紗線通道(6)的兩端增大。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是至少一個壁面(7;7.1;8.1)的曲線部分以這樣的方式伸展,可以避免氣流與壁面的分離。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是在對稱平面(A-A)中的該曲線部分是一條由連續(xù)函數(shù)表示的曲線,其一階和二階導數(shù)同樣也是連續(xù)函數(shù)。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是至少第一壁面(7;7.1)如所述的方式彎曲。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裝置,其特征是第二壁面(8.1)也如所述方式彎曲。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是垂直于該對稱平面(A-A)測量的紗線通道(6)的寬度,在紗線通道整個長度范圍內基本上保持為常數(shù)。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是紗線通道(6)的橫截面從在噴咀(9)出口處的最小值向紗線通道的兩端增大,增加到該最小值的1.2到4倍。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是還包括在紗線通道(6)的兩端外面插入到機身(1,2)內的導線元件(13,14)。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是該第二壁面(8;8.1;8.2)是連續(xù)地通過紗線通道(6)的兩端。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是還包括在機身(1,2)中形成的穿線槽(10),該槽側向終止在兩個壁面(7,8)之間的紗線通道(6)中。
全文摘要
一種交復絲紗的裝置包括機身(1,2),該機身有一連續(xù)的紗線通道作為復絲紗(M)的通路。該紗線通道由第一壁面(7)和第二壁面(8)確定,在第一壁面內至少有一個噴嘴(9)側向終止在該紗線通道內,第二壁面位于噴嘴(9)出口的對面。二壁面中至少一個沿紗線通道的縱向彎曲。因此,二壁面間的距離從在噴嘴(9)出口處的最小值朝紗線通道兩端逐漸增大。這導致從噴嘴(9)出口流入并流向紗線通道兩端的氣流介質速度逐漸減小。
文檔編號D02J1/08GK1079264SQ9310350
公開日1993年12月8日 申請日期1993年4月2日 優(yōu)先權日1992年4月3日
發(fā)明者H·里特 申請人:希伯萊因機械股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