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織機的具有移動工作頭的折入裝置的控制桿機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用于織機的移動頭部式折入裝置的控制桿機構,其包括以下功能性桿組:?第一鉸接四邊形(Q1),其端部鉸鏈(1、A)被固定到織機上,其從所述織機的筘座(S)處獲得交替運動;?連桿?曲柄機構(G1),其在所述曲柄(L2)上接收來自第一鉸接四邊形(Q1)的運動并且通過連桿(LR)將該運動傳送至所述折入裝置的移動頭部,所述連桿的移動端(在B處)被鉸接至所述移動頭部;以及?鉸接平行四邊形(P1),其將所述折入裝置的本體(CC)連接至折入裝置的移動頭部(LC),用于在向前的起始位置與向后的操作位置之間沿著寬度足以接近直線運動的弧形引導折入裝置的所述移動頭部(LC)。
【專利說明】用于織機的具有移動工作頭的折入裝置的控制桿機構
[0001 ] 說明書
[0002]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織機的折入裝置的控制桿機構,并且特別是涉及這樣的折入裝置,其工作頭在每個引瑋周期期間沿經向交替地移動。
技術領域
[0003]在本領域中被簡單地稱為“折入裝置(tuck-1ndevice)”的織邊形成裝置是由機械裝置、電動裝置、氣動裝置或者其組合構成的,其被用于無梭織機中以用于沿著被紡織的織物的側邊形成假織邊(如此定義是相對于在有梭織機中所形成的真織邊)、在瑋線插入和切斷之后穩(wěn)固地固定從被紡織的布料處橫向地突出的瑋線尾。
[0004]該操作是通過折入裝置的工作頭以機械式的、電子式的、氣動式的或者混合型的各種可能的操作模式來執(zhí)行,該工作頭剛好在梭道關閉且將筘打到所述瑋線上之后,抓住上次所插入瑋線的自由瑋線尾,并且立即將其插入回到梭道中,從而預期梭道關閉且筘在隨后的瑋線上打瑋,以使得所述瑋線尾與所述隨后的瑋線被穩(wěn)固地保持在所述經線之中的適當位置中,因而使織邊形成而不是瑋線尾的自由毛邊,這在織物的后續(xù)加工和處理期間在織物邊緣的耐久性和抵抗力方面具有優(yōu)勢。
[0005]折入裝置通常設有固定的工作頭并且其被緊挨著筘定位在被紡織的布料的兩側。因為經常在織機寬度上同時紡織減小寬度的一塊或多塊,以便允許具有固定工作頭的折入裝置在織機梭道內部定位,因此當然需要縮短筘或者將其切成兩個或更多部段,因為否則在筘移動期間在筘與折入裝置之間將發(fā)生機械干涉。
[0006]具有移動工作頭的折入裝置解決了該問題,因為其移動頭具有沿經線方向的交替移動,該運動允許所述工作頭在筘打瑋期間向后移動以及在緊接的隨后步驟中允許工作頭隨后快速地向前移動。因此,有可能利用這些折入裝置以整個筘(就是延伸過整個織機寬度的筘)來操作,而與在織機上同時加工的布料的尺寸和數量無關。
現有技術
[0007]例如,在EP0286443、US4905740和US2006/0207676中公開了具有不同結構的固定頭和致動系統(tǒng)的折入裝置。
[0008]本領域眾所周知的則是由SULTEXAG制造的一種具有移動頭部的折入裝置,其好像沒有被授予專利權,其中所述折入裝置的工作頭的(沿著直線型滑動導軌的移動)運動源自于織機通過運動機構的主運動(且特別是來自箱座的運動),該運動機構包括鉸接四邊形和適于確定折入裝置的工作頭的特定期望運動規(guī)律的凸輪。
[0009]根據很長時間來已知的配置,還將一瑋線切斷裝置整體地制造到上述折入裝置的移動頭部上,以使得所述裝置在折入裝置的頭部沿縱向方向的交替運動中跟隨折入裝置的頭部,以能夠在將所述瑋線插入梭道中之后在選定時間執(zhí)行瑋線的切斷。上述切斷裝置的控制與折入裝置的移動頭部的控制獨立,并且通常托付于氣動或者電動裝置。
【發(fā)明內容】
[0010]以上簡要地描述的Sultex移動頭部式折入裝置所公開的技術方案具有一些機械性缺陷,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這些缺陷。
[0011]以上所示的折入裝置的移動頭部的控制的第一關鍵點在于折入裝置的移動頭部在其上滑動的直線型導軌。事實上,這些導軌是敏感部件,為了提供常規(guī)性能和令人滿意的使用壽命,它們通常需要潤滑系統(tǒng)或者至少需要定期的涂脂操作,以免過快磨損從而形成間隙,所述間隙降低了裝置的可靠性。
[0012]第二關鍵點在于凸輪系統(tǒng)本身,與需要提供合適的潤滑或者至少為凸輪隨動輥提供定期涂脂有關。因此這些輥子在該類應用中呈現出嚴重的可靠性問題。
[0013]最后,第三個缺陷與必需設置用于瑋線切斷裝置的單獨控制器有關。事實上,氣動的切斷裝置具有反應延遲的問題,這使得這種裝置的管理變復雜;該問題未出現在使用電氣伺服控制的情況中,然而,電氣伺服控制具有高成本并且從硬件和軟件實現的觀點來看要求較高。
[0014]因此,本發(fā)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種設有新構思的控制器的移動頭部式折入裝置,其不需要使用圓柱形導軌來獲得移動頭部的交替平移運動。
[0015]本發(fā)明的第二目的是排除了使用用于產生移動頭部的交替運動的任何凸輪系統(tǒng)的系統(tǒng)。
[0016]本發(fā)明的第三目的則是提供了一種折入裝置,其中可以在沒有利用氣動致動器或者電動致動器的情況下進行瑋線切割并且因此提供了一種更簡單、更有效且便宜的結構。
[0017]根據本發(fā)明,通過一種具有權利要求1中所定義的特征的、用于織機的移動頭部式折入裝置的控制桿機構來實現全部所述目的。在從屬權利要求中限定了折入裝置的所述控制桿機構的其他優(yōu)選特征。
【附圖說明】
[0018]根據本發(fā)明的折入裝置的控制桿機構的進一步的特征和優(yōu)點在任何情況下從以下僅僅作為非限制性實例提供的并且在附圖中示出的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變得顯而易見了,圖中:
[0019]圖1示意性地并且以前視圖地示出了本發(fā)明的桿機構,其中筘座一和與其集成的筘一處于瑋線的打瑋位置并且折入裝置的移動頭部處于向前位置;
[0020]圖2是與圖1類似的視圖,其中筘座和折入裝置的移動頭部處于向后位置以使移動頭部與剛剛被引入的瑋線對準;
[0021 ]圖3是類似于圖2的在瑋線切斷裝置的操作期間的視圖;以及
[0022]圖4是本發(fā)明的桿機構的優(yōu)選實施例的前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3]在隨后的說明中,當使用術語向前和前進運動時,其指織物在織機上的前進方向,在附圖中由箭頭T來表示。術語向后和向后移動當然表示相反的方向。
[0024]在第一實施例中,為了實現以上說明的第一和第二目的,根據本發(fā)明的折入裝置的控制桿機構包括以下在圖2中示出的功能性的桿組:
[0025]-第一鉸接四邊形Ql,其端部鉸鏈被固定到織機上,其從織機的筘座S處獲得交替運動;
[0026]-連桿-曲柄機構Gl,其在曲柄上接收來自第一鉸接四邊形Ql的運動并且通過連桿將該運動傳送至折入裝置的移動頭部,所述曲柄的移動端被鉸接至該移動頭部;以及
[0027]-鉸接平行四邊形Pl,其將折入裝置的本體連接至折入裝置的移動頭部,用于在向前的起始位置與向后的操作位置之間引導折入裝置的所述移動頭部來維持其平行度。
[0028]根據本發(fā)明的主要特征,當折入裝置的移動頭部處于其向后的操作位置時所述第一連桿-曲柄機構Gl位于其死點。
[0029]根據本發(fā)明的另一特征,所述連桿-曲柄機構Gl的連桿具有與筘座S的運動一致的方向的縱向運動。
[0030]在第二實施例中,為了實現以上說明的第三目的,根據本發(fā)明的折入裝置的控制桿機構還包括以下功能性的桿組:
[0031]-第二鉸接四邊形Q2,其端部鉸鏈被固定至折入裝置的移動頭部,所述四邊形的控制桿包括以上所述的第一連桿-曲柄機構Gl的連桿的控制端的超過與折入裝置LC的所述移動頭部鉸鏈連接(在B處)的伸出部,并且控制桿與瑋線切斷裝置的移動切割刀片被形成整體。
[0032]根據本發(fā)明的一特征,所述瑋線切斷裝置還包括與折入裝置的移動頭部形成一體的一固定的切割刀片。
[0033]現在將參照附圖更詳細地描述以上定義的功能性桿組,其中為了更清晰,在圖1中指示出各個桿件的附圖標記,并且在圖2中指示出功能性桿組的附圖標記。
[0034]第一鉸接四邊形Ql包括筘座S、向前傳送的連桿LF和在A處鉸接至折入裝置的本體CC的桿件LI,并且因此包括相對于織機固定的兩個鉸鏈I與A,和兩個移動鉸鏈2與3。
[0035]連桿-曲柄機構Gl包括桿件L2和在B處鉸接在折入裝置的移動頭部LC上的向后傳送連桿LR,并且因此包括固定鉸鏈A和兩個移動鉸鏈4及B。在A處鉸接的桿件LI和L2相互形成了適當地確定的固定角度。
[0036]平行四邊形Pl包括一對相同的且相互平行的桿件LP;所述桿件在5和6處被鉸接至折入裝置的本體CC,并且在7和8處被鉸接至折入裝置的移動頭部,該移動頭部在圖1到3中通過本體LC例示地示出。
[0037]最后,第二鉸接四邊形Q2包括第一桿件L3、向上傳送的連桿LH和與移動切割刀片9集成的桿件L4。所述切割刀片9與固定切割刀片10—起形成了瑋線切斷裝置,該固定切割刀片10與折入裝置的移動頭部LC形成整體。桿件L3與向后傳送的連桿LR形成整體并且是由連桿LR超過其鉸接點B的伸出部構成的。因此,第二鉸接四邊形Q2包括相對于折入裝置的移動頭部LC固定的兩個鉸鏈B與C,和兩個移動鉸鏈12與13。
[0038]從功能性的觀點來看,以上所示的本發(fā)明的桿機構具有以下所述的特征。
[0039]第一鉸接四邊形Ql具有與前面部分中所提到的已知裝置類似的結構,該第一鉸接四邊形具有從筘座S處獲得運動以產生桿件LI在鉸鏈A上轉動的功能。
[0040]連桿-曲柄機構Gl將桿件LI的旋轉運動變換成連桿LR的平移運動。所述桿件的運動具有與筘座相一致的特征,并且因此可以被直接用于產生與筘座同步的折入裝置的移動頭部的運動,并且此外其開發(fā)出(exploit)—通過桿件LI與L2之間合適選擇的角度一連桿-曲柄機構的死點位置以用于在向后最遠的運動點處產生幾乎穩(wěn)定狀態(tài),也就是說,這樣的區(qū)域,其中雖然筘座S繼續(xù)運動但是折入裝置的移動頭部LC幾乎靜止并且因此可以正確地執(zhí)行將瑋線尾插入梭道中的操作。
[0041 ]必須注意到,上述的運動機構是一種具有現有技術的直線型導軌的普通的連桿-曲柄機構的極好近似,因為鉸鏈B不會跟隨直線運動而是沿著由平行四邊形Pl所確定的弧形移動。
[0042]在與現有技術的方案的對比中,連桿-曲柄機構Gl的運動代替了共軛凸輪的運動;因此,通過一種簡單很多并且更可靠的機構來替代包括從可靠性的觀點看非常關鍵的構件的相對復雜且昂貴的機構,諸如,凸輪隨動輥。
[0043]鉸接四邊形Q2開發(fā)出了在連桿LR沿著縱向方向的近似靜止狀態(tài)的步驟期間桿件L3在鉸鏈B上的進一步轉動,以用于產生桿件L4在鉸鏈C上的轉動,這因此操作移動切割刀片9。
[0044]必須注意到,鉸接四邊形Q2的連桿LH具有例如通過偏心裝置可調節(jié)的長度,以使得其能夠容易地改變桿件L4的初始角度位置并且因此即時調整切斷。
[0045]如所說明的,桿件L3在鉸鏈B上的轉動主要出現在連桿-曲柄機構Gl處于死點區(qū)域時,并且因此準確地說在其中折入裝置的移動頭部LC近似靜止且切斷裝置必須操作的時期。
[0046]因此,連桿-曲柄機構Gl執(zhí)行雙重功能,按兩種不同方式開發(fā)出其死點區(qū)域,也就是說,首先用于確定折入裝置的移動頭部LC的近似靜止狀態(tài),和在所述步驟中,用于使轉動繼續(xù)以通過鉸接四邊形Q2來操作切斷裝置。
[0047]因此,本發(fā)明的桿機構的該部分替代了瑋線切斷的單獨的操作,明顯且相當大降低地機構的復雜性和成本。
[0048]以其約九十度相移使用的平行四邊形Pl允許折入裝置的移動頭部LC沿著足夠寬的弧形運動,其可近似于直線運動。因此,桿機構的該部分替代了已知裝置的圓柱形導軌,結構明顯簡化并且維護干預顯著減少。
[0049]事實上,即使假設提供具有適于消除桿件可能的少量橫向位移的導軌的桿機構,所述導軌可在沒有任何潤滑的情況下使用,因為實際載荷非常低(理論載荷為零)。
[0050]在本發(fā)明的桿機構的設計中,已經優(yōu)選了各個桿件的長度和位置以便獲得桿機構的期望運動。特別是并且極端綜合地:
[0051]-計算桿件LI的長度以便使該桿件圍繞鉸鏈A執(zhí)行合適的角位移;
[0052]-計算桿件L2的長度以便使折入裝置的移動頭部LC進行期望的移動;
[0053]-計算由桿件LI與桿件L2所形成的角度以便在折入裝置的操作周期的起始時間使連桿-曲柄機構Gl進入死點區(qū)域;
[0054]-計算桿件L3的長度與桿件L4的長度之間的比例以便使移動刀片9執(zhí)行期望的移動。
[0055]整個桿機構被構造成以便允許除去軸承,由于通常非常小的角位移。這允許進一步降低裝置的成本并且進一步簡化其維護。
[0056]然而,很清楚,本發(fā)明不能被認為限于以上所示的空間配置,其僅組成了其示例性實施例,而且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的情況下不同的變型是可能的,全部都在本領域技術人員所能及的范圍內,其由以下權利要求唯一地限定。
【主權項】
1.用于織機的移動頭部式折入裝置的控制桿機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功能性桿組: -第一鉸接四邊形(Ql),其端部鉸鏈(1、A)被固定到織機上,其從所述織機的筘座(S)處獲得交替運動; -連桿-曲柄機構(Gl),其在曲柄(L2)上接收來自第一鉸接四邊形(Ql)的運動并且經由連桿(LR)將該運動傳送至所述折入裝置的移動頭部(LC),所述連桿的移動端(在B處)被鉸接至所述移動頭部;以及 -鉸接平行四邊形(Pl),其將所述折入裝置的本體(CC)連接至折入裝置的移動頭部(LC),用于在向前的起始位置與向后的操作位置之間沿著寬度足以接近直線運動的弧形引導折入裝置的所述移動頭部(LC)。2.如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折入裝置的控制桿機構,其中當所述折入裝置的移動頭部(LC)處于其向后的操作位置時,所述連桿-曲柄機構(Gl)位于其死點處。3.如權利要求2中所述的折入裝置的控制桿機構,其中所述第一連桿-曲柄機構(Gl)的連桿(LR)具有與所述筘座(S)的運動方向一致的縱向運動。4.如權利要求3中所述的折入裝置的控制桿機構,其中在所述筘座(S)已經到達其最后部位置之前,所述連桿-曲柄機構(Gl)位于其死點處。5.如權利要求1到4中所述的折入裝置的控制桿機構,還包括以下功能性桿組: -第二鉸接四邊形(Q2),其端部鉸鏈(B、C)被固定到所述折入裝置的移動頭部(LC)上,所述第二鉸接四邊形的控制桿(L3)是由第一連桿-曲柄機構(Gl)的連桿(LR)的控制端的、超過與所述折入裝置的移動頭部(LC)鉸鏈連接處(B)的伸出部構成的,并且所述控制桿(L4)與一瑋線切斷裝置的移動切割刀片(9)形成整體,所述瑋線切斷裝置還包括與所述折入裝置的移動頭部(LC)形成整體的一固定切割刀片(10)。6.如權利要求5中所述的折入裝置的控制桿機構,其中所述第一鉸接四邊形(Ql)是由所述筘座(S)、向前傳送的連桿(LF)和在A處被鉸接至所述折入裝置的本體(CC)的桿件(LI)構成的。7.如權利要求6中所述的折入裝置的控制桿機構,其中計算由桿件(LI)和桿件(L2)所形成的固定角度以便在所述折入裝置的操作周期的起始時間使所述連桿-曲柄機構(Gl)進入其死點區(qū)域。8.如權利要求7中所述的折入裝置的控制桿機構,其中所述鉸接平行四邊形(Pl)包括一對相同且平行的桿件(LP),所述一對相同且平行的桿件在一端(在5和6)處被鉸接至所述折入裝置的本體(CC)并且在相對端(在7和8)處被鉸接至所述折入裝置的移動頭部(LC)。9.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折入裝置的控制桿機構,其中桿件在鉸鏈處的角位移很小并且所述鉸鏈沒有軸承和潤滑的。
【文檔編號】D03D47/48GK106012248SQ201610177146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3月25日
【發(fā)明人】S·卡爾扎費爾里, A·潘澤蒂
【申請人】意達股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