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藝術(shù)瓷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屬于陶瓷制品,尤其涉及一種藝術(shù)瓷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shù):
目前,陶瓷藝術(shù)的發(fā)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向,一是在造型上下功夫,通過獨特的造型反映藝術(shù)品位,再就是在制作工藝上下功夫,比如采用各種彩繪手法、雕刻方法等,還有就是在材料上下功夫,采用粗陶、精陶及現(xiàn)代陶瓷材料等,這些并不是孤立地使用,而是有綜合,有交叉,對豐富陶瓷藝術(shù)是十分有益的。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藝術(shù)瓷的制作方法。
本發(fā)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shù)方案實現(xiàn)一種藝術(shù)瓷的制作方法,由原料加工、成型和燒成等步驟組成(1)在原料加工步驟,除制作瓷泥外,還需制備白泥漿和色漿,白泥漿中的原料成分與瓷泥的原料成分相同,白泥漿的細度為160目篩全通過至250目篩篩余量0.1%,白泥漿原料中鐵鈦雜質(zhì)含量為Fe2O3≤0.5%,TiO2≤0.3%,白泥漿的比重在1.06~1.38g/cm3之間,色漿是將陶瓷顏料加入水中攪拌而成,色漿的細度為160目篩全通過至250目篩篩余量0.1%,色漿的比重在1.01~1.28g/cm3之間;(2)在成型步驟a、將瓷泥制成坯體,并干燥至一定強度;b、將白泥漿放入容器中,將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顏色的色漿加入白泥漿中,不加攪拌或略加攪拌;c、將加有色漿的白泥漿澆淋在坯體表面,使其沿坯體表面自上而下流動,部分顏料成為色泥附著在坯體表面形成花紋圖案;d、換用不同成分的色漿,重復(fù)前述的步驟b、c,但應(yīng)從低于上次的高度澆淋,根據(jù)需要,該過程可多次重復(fù);e、結(jié)合坯體表面的花紋圖案,再進行彩繪或者雕刻,或者修去坯體表面附著的部分色泥層,這些既可單獨進行,也可同時進行;f、最后在坯體表面施透明釉。
(3)在燒成步驟,燒成溫度為1300~1380℃,升溫時間為8~10小時,1000℃以下用氧化焰,1000℃以上用還原焰燒至所需溫度。
在原料加工步驟,白泥漿和色漿的細度均為160目全通過至250目篩篩余量0.3%,白泥漿原料中鐵鈦雜質(zhì)含量為Fe2O3≤0.3%,TiO2≤0.1%,白泥漿的比重在1.25~1.33g/cm3之間,色漿的比重在1.12~1.21g/cm3之間;在燒成步驟,燒成溫度為1340~1360℃,升溫時間為8.5~9小時。
通過上述技術(shù)方案制成的藝術(shù)瓷,畫面富于層次感、立體感,線條自然流暢,色彩變化豐富,是對現(xiàn)有陶瓷藝術(shù)的一大豐富和發(fā)展。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與日用瓷的制作方法基本相同,藝術(shù)瓷的制作方法也由原料加工、成型和燒成等步驟組成,(1)在原料加工步驟,先按照普通的日用瓷制作工藝制備瓷泥,所用的原料可參照日用瓷的成分組成,按照配方的要求,稱量原料細磨成漿,泥漿經(jīng)過篩和除鐵,泥漿經(jīng)壓濾、真空練泥而制成泥段,然后陳腐備用。
除制作瓷泥外,還需制備白泥漿和色漿,白泥漿中的原料成分與瓷泥的原料成分相同,按照配方的要求,稱量原料細磨成漿,泥漿經(jīng)過篩和除鐵,磁場的強度為10000高斯,篩孔為140~160目,使白泥漿的細度達到160目篩全通過,250目篩余量0.1%,白泥漿原料中鐵鈦雜質(zhì)含量為Fe2O3≤0.5%,TiO2≤0.3%,為使細度及鐵鈦雜質(zhì)含量達到要求,過篩和除鐵應(yīng)交替進行二次以上,白泥漿的比重應(yīng)控制在1.06~1.38g/cm3之間。
色漿是將高溫陶瓷顏料加入水中攪拌而成,色漿的細度為160目篩全通過至250目篩篩余量0.1%,色漿的比重在1.01~1.28g/cm3之間。
(2)在成型步驟a、將瓷泥制成坯體,并干燥至一定強度;b、將白泥漿放入敞口容器中,將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顏色的色漿依次加入白泥漿中,不加攪拌或略加攪拌,使色漿與部分白泥漿呈多色相間的混合型色泥漿,色漿的加入量為白泥漿的2%至40%。
c、將敞口容器中加有色漿的白泥漿澆淋在坯體表面,使其沿坯體表面自上而下流動,運動中部分顏料形成不同色彩的復(fù)合色,并成為色泥附著在坯體表面形成花紋圖案;在這個過程中,可把坯體放在轉(zhuǎn)輪上,邊澆淋邊轉(zhuǎn)動坯體,隨著色漿在坯體表面的流動,所形成的線條顯得自然流暢。由于白泥漿的原料成分與坯體相同,則附著在坯體表面的白泥漿不顯現(xiàn)新的顏色,即呈現(xiàn)與坯體相同的顏色。又因為色漿和白泥漿同時澆淋,而一部分色漿與部分白泥漿混合成色泥漿,也就是說,色漿在白泥漿中的分布不是均勻、固定的狀態(tài),這樣,附著在坯體表面的每種顏料所呈現(xiàn)出的色彩也就不是單一的,而是產(chǎn)生了深淺不同的變化,再加上白泥漿中加有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顏色的色漿,不同顏料間又產(chǎn)生新的復(fù)合色,以上所有的因素決定了坯體表面的圖案色彩也是十分豐富的。
d、換用不同成分的色漿,重復(fù)前述的步驟b、c,但應(yīng)從低于上次的高度澆淋,根據(jù)需要,該過程可多次重復(fù);由于每次澆淋的加有色漿的白泥漿只覆蓋上次澆淋后留下的花紋圖案的一部分,則在澆淋過程結(jié)束后,坯體上部附著的色泥層數(shù)少,坯體下部的色泥層數(shù)多,坯體表面形成富有層次感和立體感的花紋圖案。
e、結(jié)合坯體表面的花紋圖案,用各自藝術(shù)瓷的創(chuàng)作手法進行加工處理,比如進行彩繪或者雕刻,或者修去坯體表面附著的部分色泥層,這些操作既可單獨進行,也可同時進行,使坯體表面形成完整的的藝術(shù)畫面。
f、最后在坯體表面施高溫透明釉。
(3)在燒成步驟,燒成溫度為1300~1380℃,升溫時間為8~10小時,1000℃以下用氧化焰,1000℃以上用還原焰燒至所需溫度。
實施例2在本實施例中,在原料加工步驟,白泥漿的除鐵和過篩需交替進行四次,使白泥漿的細度達到160目篩全通過,250目篩篩余量0.3%,原料中鐵鈦雜質(zhì)含量為Fe2O3≤0.3%,TiO2≤0.1%。白泥漿的比重控制在1.25~1.33g/cm3之間,色漿的比重在1.12~1.21g/cm3之間。
在燒成步驟,燒成溫度為1340~1360℃,升溫時間為8.5~9小時,其它的步驟與實施例1相同。
實施例3在本實施例中,在原料加工步驟,制備四種不同顏色的色漿,色漿的比重為1.16g/cm3。在成型步驟,白泥漿的比重為1.28g/cm3,每次將100毫升白泥漿放入敞口容器中,將三種不同顏色的色漿依次加入白泥漿中,不加攪拌,每種色漿的加入量為10毫升,澆淋次數(shù)為四次。
在燒成步驟,燒成溫度為1350℃,升溫時間為8.5小時。其他的步驟與實施例2相同。
實施例4在本實施例中,在原料加工步驟,制備五種不同顏色的色漿,色漿的比重為1.18g/cm3。在成型步驟,白泥漿的比重為1.28g/cm3,將500毫升白泥漿放入敞口容器中,將兩種不同顏色的色漿依次沿容器壁加入白泥漿中,不加攪拌,每種色漿的加入量為20毫升,在澆淋時,將容器傾斜,使加有色漿的白泥漿從色漿加入處流下,澆淋在坯體表面,澆淋量約為140毫升。然后,換用兩種顏色的色漿加入白泥漿中,每種色漿的加入量仍為20毫升,本次澆淋的泥漿量仍為140毫升。依此類推,分五次將白泥漿澆淋完畢。
在燒成步驟,燒成溫度為1350℃,升溫時間為8.5小時。其他的步驟與實施例2相同。
當(dāng)然,在前述實施例中,在每次澆淋時并不一定要更換不同顏色的色漿,即使是與上次澆淋時同樣顏色的色漿,只要加入量不同,或者略加攪拌,或者攪拌的力度不同,則色漿與白泥漿混合的程度都會產(chǎn)生變化,從而使花紋圖案產(chǎn)生不同的變化,甚至是澆淋的速度和坯體轉(zhuǎn)動的速度變化都會對花紋圖案有相應(yīng)的影響,因此,通過這種方法制作的藝術(shù)瓷的花紋圖案是十分豐富多彩的。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藝術(shù)瓷的制作方法,由原料加工、成型和燒成等步驟組成,其特征在于(1)在原料加工步驟,除制作瓷泥外,還需制備白泥漿和色漿,白泥漿中的原料成分與瓷泥的原料成分相同,白泥漿的細度為160目篩全通過至250目篩篩余量0.1%,白泥漿原料中鐵鈦雜質(zhì)含量為Fe2O3≤0.5%,TiO2≤0.3%,白泥漿的比重在1.06~1.38g/cm3之間,色漿是將陶瓷顏料加入水中攪拌而成,色漿的細度為160目篩全通過至250目篩篩余量0.1%,色漿的比重在1.01~1.28g/cm3之間;(2)在成型步驟a、將瓷泥制成坯體,并干燥至一定強度;b、將白泥漿放入容器中,將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顏色的色漿加入白泥漿中,不加攪拌或略加攪拌;c、將加有色漿的白泥漿澆淋在坯體表面,使其沿坯體表面自上而下流動,部分顏料成為色泥附著在坯體表面形成花紋圖案;d、換用不同成分的色漿,重復(fù)前述的步驟b、c,但應(yīng)從低于上次的高度澆淋,根據(jù)需要,該過程可多次重復(fù);e、結(jié)合坯體表面的花紋圖案,再進行彩繪或者雕刻,或者修去坯體表面附著的部分色泥層,這些既可單獨進行,也可同時進行;f、最后在坯體表面施透明釉。(3)在燒成步驟,燒成溫度為1300~1380℃,升溫時間為8~10小時,1000℃以下用氧化焰,1000℃以上用還原焰燒至所需溫度。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原料加工步驟,白泥漿和色漿的細度均為160目全通過至250目篩篩余量0.3%,白泥漿原料中鐵鈦雜質(zhì)含量為Fe2O3≤0.3%,TiO2≤0.1%,白泥漿的比重在1.25~1.33g/cm3之間,色漿的比重在1.12~1.21g/cm3之間;在燒成步驟,燒成溫度為1340~1360℃,升溫時間為8.5~9小時。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藝術(shù)瓷的制作方法,由原料加工、成型和燒成等步驟組成,在成型步驟,每次將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顏色的色漿加入白泥漿中,然后澆淋在坯體表面,經(jīng)多次澆淋,在坯體表面形成相對完整的畫面,最后用彩繪、雕刻等手法進行加工處理,形成完整的不同形象的藝術(shù)畫面。通過這種地制成的藝術(shù)瓷,畫面富于層次感、立體感,線條自然流暢,色彩變化豐富,是對現(xiàn)有陶瓷藝術(shù)的一大豐富和發(fā)展。
文檔編號C04B33/24GK1699261SQ200410010270
公開日2005年11月23日 申請日期2004年5月17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4年5月17日
發(fā)明者張文濤, 柴戰(zhàn)柱, 田彥文, 耿翠, 常恒光 申請人:焦作市金谷齋文化藝術(shù)傳播有限責(zé)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