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混凝土構件預留孔的成孔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混凝土構件預留孔的成孔方法,屬于混凝土結構【技術領域】;在制作混凝土構件時,在預留孔位置放置成孔件,所述成孔件包括中心的剛性件和包裹剛性件的柔性件,然后澆筑混凝土,在混凝土終凝前或終凝后抽出剛性件,最后抽出柔性件形成預留孔。本發(fā)明可用于預制混凝土空心構件孔道成型和預制混凝土構件預留連接孔。
【專利說明】一種混凝土構件預留孔的成孔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混凝土構件上預留孔洞的成孔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在混凝土結構工程中,很多情況需要預留孔洞。例如在預制混凝土構件中,需要預留連接孔用于接縫處鋼筋錨固;或者在預制混凝土空心構件中,需要預留孔道?,F(xiàn)有的預制混凝土構件的成孔方法一般是在混凝土中設置鋼管內?;虺煽准诨炷两K凝前抽出形成孔洞;這種方法抽孔時間難以把握,抽孔時間過早易塌孔、損傷孔洞周圍混凝土,成孔質量不好;抽孔時間延遲則難度大,損傷孔壁混凝土,成孔質量難以保證,制作難度較大;而且形成的預留孔孔壁平滑,導致預留孔周圍混凝土與填充于預留孔內的混凝土或砂漿的連接性能較差,影響由預制混凝土構件組裝成的建筑物的可靠性。
【發(fā)明內容】
[0003]本發(fā)明的提供了一種混凝土構件的預留孔成孔方法,可顯著提高預留孔成孔質量,孔壁粗糙,增強預留孔周圍混凝土與填充于預留孔內的混凝土或砂漿的連接性能;特別是在預制混凝土結構中,可增強預制混凝土與填充于預留孔內的混凝土或砂漿的連接性能,提高整體建筑物的可靠性。
[0004]為達到上述技術效果的方案如下:制作混凝土構件時,在預留孔位置放置成孔件,成孔件包括中心的剛性件和包裹剛性件的柔性件,然后澆筑混凝土,在混凝土終凝前或終凝后抽出剛性件,最后抽出柔性件形成預留孔;或者在混凝土終凝前抽出剛性件,終凝后抽出柔性件。剛性件采用金屬或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即FRP)或木材或其他剛性材料制成,為空心或實心的;柔性件采用橡膠或其他具有一定的彈性、韌性的材料制成。剛性件是成孔件的骨架;柔性件表面可做成不同的形狀,以避免形成的預留孔表面平滑。剛性件為空心的,或者是實心的。抽出剛性件后,柔性件失去支撐,可方便抽取出來。為了方便抽出剛性件,剛性件和柔性件之間接觸面光滑;或者剛性件和柔性件之間涂有潤滑劑;或者剛性件和柔性件之間設置環(huán)繞剛性件的隔離件,與剛性件接觸面光滑,隔離件由兩片或兩片以上剛性材料組成,方便抽取。為了方便安裝或抽取柔性件,柔性件可分成兩瓣或兩瓣以上。
[0005]成孔件外形為柱形,即長度方向截面不變;或成孔件外形為錐形,即長度方向逐漸變??;或成孔件外形為紡錘形,即長度方向兩頭小,中間大;或者多波形,即長度方向呈波浪狀。成孔件的橫截面外形為圓形或橢圓形或多邊形或折線形,或其他形狀,可形成不同形狀的預留孔。成孔件外形變化,其中的剛性件一般保持柱形或錐形。
[0006]成孔件中的剛性件為柱形或錐形,方便抽取。柔性件外表面為凹凸面,例如波紋面或槽狀面或螺旋面或點狀凹凸面或其他非平面,避免形成的預留孔表面平滑。
[0007]成孔件表面涂一層混凝土表面緩凝劑,當周圍混凝土已經(jīng)硬化并達到一定強度時,與成孔件接觸的混凝土未凝固,更方便抽取成孔件,保證成孔質量;如果抽出成孔件后用水沖刷預留孔,可形成露骨料混凝土表面。[0008]在混凝土構件特別是預制混凝土構件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預留孔時,為了增加后澆混凝土或砂漿之間的連接整體性,可使不同的預留孔間局部區(qū)域相連通;通過在柔性件上設置突起,讓相鄰柔性件的突起貼合在一起,達到這一技術效果。
[0009]為了方便在預留孔內灌注砂漿,預留孔連接有灌漿孔或排氣孔。
[0010]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的有益效果。
[0011](I)采用本發(fā)明的混凝土構件預留孔的成孔方法,可形成不同形狀的預留孔,預留孔表面粗糙,增強預留孔周圍混凝土與填充于預留孔內的混凝土或砂漿的連接性能。
[0012](2)采用本發(fā)明的混凝土構件預留孔的成孔方法可保證成孔質量:當在混凝土終凝前抽出剛性件時,由于柔性件的隔離作用,可避免塌孔、損傷孔壁混凝土 ;當柔性件較厚,具有一定的支撐作用,可避免塌孔。當混凝土終凝后抽出剛性件,由于柔性件的隔離作用,已硬化的混凝土對剛性件約束較小,可方便抽取出來。
[0013](3)本發(fā)明的混凝土構件預留孔的成孔方法與現(xiàn)有技術顯著不同?,F(xiàn)有混凝土成孔技術一般需要在混凝土終凝前抽出成孔件,成孔質量難以保證。采用本發(fā)明的成孔技術,可在在混凝土終凝后抽出成孔件,成孔質量好。本發(fā)明的成孔方法操作簡單,且不需要復雜的機械設備和機具等。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示意圖。
[0015]圖2是本發(fā)明中成孔件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3是本發(fā)明中成孔件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4是本發(fā)明中成孔件實施例3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5是圖4中A-A截面不意圖。
[0019]圖6是本發(fā)明中成孔件實施例4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7是本發(fā)明中成孔件實施例5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8是本發(fā)明中成孔件實施例6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9是本發(fā)明中成孔件實施例7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10是本發(fā)明中成孔件實施例8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11是圖10中B-B截面示意圖。
[0025]圖12是圖10中C-C截面示意圖。
[0026]附圖中的標記含義為:1柔性件 2剛性件 3隔離件4柔性件表面的突起 5柔性件表面相對設置的突起6混凝土。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混凝土構件預留孔的成孔方法進行詳細描述。
[0028]本發(fā)明的混凝土構件預留孔的成孔方法如圖1,制作混凝土構件時,在預留孔位置放置成孔件,成孔件包括中心的剛性件2和包裹剛性件的柔性件I,然后澆筑混凝土 6,在混凝土 6終凝前或終凝后抽出剛性件2,最后抽出柔性件I形成預留孔?;蛘咴诨炷两K凝前抽出剛性件2,終凝后抽出柔性件I形成預留孔。
[0029]為了方便抽出剛性件,剛性件和柔性件之間接觸面光滑;或者剛性件和柔性件之間涂有潤滑劑。剛性件和柔性件之間還可設置環(huán)繞剛性件的隔離件,如圖4、圖5,剛性件2和柔性件I之間設置隔離件3 ;隔離件由兩片或兩片以上剛性材料組成,方便抽取。
[0030]所述成孔件外形為柱形,即長度方向截面不變,如圖2、圖3、圖4 ;或成孔件外形為錐形,即長度方向逐漸變小,如圖6 ;或成孔件外形為紡錘形,即長度方向兩頭小,中間大,如圖7 ;或者多波形,即長度方向呈波浪狀,如圖8。成孔件的橫截面外形為圓形或圓弧形或橢圓形或多邊形或折線形,或其他形狀,可形成不同形狀的預留孔;圖2中成孔件的橫截面外形為多邊形。成孔件外形變化,剛性件2 —般保持柱形或錐形。
[0031]成孔件中的剛性件2為柱形或錐形,方便抽取。柔性件外表面為凹凸面,例如波紋面或槽狀面或螺旋面或點狀凹凸面或其他非平面,這樣形成的預留孔表面避免平滑面,增加與后澆于其內的混凝土或砂漿的連接性能。如圖9中,柔性件上有突起4。
[0032]在混凝土構件特別是預制混凝土構件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預留孔時,為了增加后澆混凝土或砂漿之間的連接整體性,可使不同的預留孔間局部區(qū)域相連通;通過在柔性件上設置突起,讓相鄰柔性件的突起貼合在一起,達到這一技術效果;如圖10、圖11、圖12,兩個相鄰的成孔件的柔性件I表面相對設置突起5,突起5貼合在一起,澆筑混凝土后,混凝土填充在成孔件周圍,待抽出成孔件后,可使相鄰預留孔間局部區(qū)域相連通。
【權利要求】
1.一種混凝土構件預留孔的成孔方法,其特征在于,制作混凝土構件時,在預留孔位置放置成孔件,所述成孔件包括中心的剛性件和包裹剛性件的柔性件,然后澆筑混凝土,在混凝土終凝前或終凝后抽出剛性件,最后抽出柔性件形成預留孔。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構件預留孔的成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剛性件采用金屬或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或木材制成,所述柔性件采用橡膠制成。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構件預留孔的成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剛性件和柔性件之間涂有潤滑劑;或者所述剛性件和柔性件之間有隔離件,所述隔離件環(huán)繞剛性件,與剛性件接觸面光滑。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構件預留孔的成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孔件外形為柱形或錐形或紡錘形或多波弧形,所述成孔件的橫截面外形為圓形或圓弧形或橢圓形或多邊形或折線形。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構件預留孔的成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剛性件為柱形或錐形。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構件預留孔的成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件外表面為凹凸面,所述凹凸面為波紋面或槽狀面或螺旋面或點狀凹凸面。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構件預留孔的成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成孔件表面涂一層混凝土表面緩凝劑。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構件預留孔的成孔方法,其特征在于,當混凝土構件內有兩個或兩個以上預留孔且局部區(qū)域相連通時,所述柔性件在與連通區(qū)域對應的位置有突起,相鄰柔性件的突起貼合在一起。
9.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構件預留孔的成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預留孔連接有灌漿孔或排氣孔。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構件預留孔的成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件分成兩瓣或兩瓣以上。
【文檔編號】B28B7/16GK103737704SQ201410043154
【公開日】2014年4月23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1月29日
【發(fā)明者】初明進 申請人:初明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