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強度砌筑砂漿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高強度砌筑砂漿,包括如下原料:鐵礦渣、水泥、聚醚砜、石灰石和添加劑。此外,還公開了該砌筑砂漿的制備方法。本發(fā)明所述高強度砂漿在使用中不易起殼開裂,開裂指數(shù)低,廣泛適用于各施工場所。
【專利說明】一種高強度砌筑砂漿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高強度砌筑砂漿,以及該砂漿的制備方法,屬于砌筑砂漿【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砌筑砂衆(zhòng)主要用于砌筑磚石,建筑行業(yè)普遍要求砌筑砂衆(zhòng)具有高強度。一方面,傳統(tǒng)的砌筑砂漿主要采用水泥為原料配制,并且為滿足高強度要求往往會加大水泥用量,導致傳統(tǒng)砌筑砂漿的價格居高不下;另一方面,我國鋼鐵產(chǎn)量多年穩(wěn)居世界第一,伴隨產(chǎn)生經(jīng)濟效益的同時,逐年堆積的大量廢棄鐵礦渣嚴重污染了環(huán)境。
[0003]由于鐵礦渣強度不遜于水泥,在此啟發(fā)下,一些研究者配制出了以水泥和鐵礦渣作原料的砌筑砂漿,從而降低了砂漿成本,解決了廢棄鐵礦渣的污染問題;并且,為了提高砌筑砂漿的保水率和粘結度,研究者還按照傳統(tǒng)的配制方法將石灰石添加入砂漿中,如中國專利文獻CN1112529A公開了一種燒硫鐵渣成品砂漿,以重量百分含量計,包括燒硫鐵礦渣60-80%、水泥8-20%、干粉煤灰5-15%和生石灰1_3%。其制備方法為按配比將各物料裝入強制式攪拌機內(nèi)攪拌、充分混合即可。
[0004]上述技術能得到保水率和粘結度高的高強度砌筑砂漿;但是由于鐵礦渣和水泥的膨脹系數(shù)相差大,使用過程中上述砌筑砂漿內(nèi)部容易產(chǎn)生很大的應變,導致砂漿容易起殼開裂,影響了上述砌筑砂漿的使用。
【發(fā)明內(nèi)容】
[0005]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使用過程中現(xiàn)有技術砌筑砂漿內(nèi)部容易產(chǎn)生很大應變,導致砂漿的起殼開裂;進而提出一種使用過程中內(nèi)部應變小、不易開裂的高強度砌筑砂漿。
[0006]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高強度砌筑砂漿,包括如下原料,
[0007]鐵礦渣、水泥、聚醚砜、石灰石和添加劑。
[0008]所述聚醚砜的分子量為3000-25000。
[0009]所述鐵礦渣、水泥和聚醚砜的重量比為(6-10): (4-6):(1_3)。
[0010]所述鐵礦渣、水泥、聚醚砜、石灰石和添加劑的重量比為(30-50): (20-30):(5-15):(10-20):(3.38-7.72) ?
[0011]所述添加劑包括石膏、纖維素醚和減水劑。
[0012]所述添加劑包括弓丨氣劑。
[0013]以重量份計,所述砌筑砂漿由如下原料配制,
[0014]鐵礦渣30-50 ;
[0015]水泥20-30;
[0016]聚醚砜5-15;
[0017]石灰石10-20;
[0018]石膏3-7;
[0019]纖維素醚0.08-0.2;
[0020]減水劑0.3-0.5 ;
[0021]引氣劑0-0.02。
[0022]所述引氣劑為十二烷基硫酸鈉或α -烯烴硫酸鈉。
[0023]所述石膏為二水石膏、硬石膏或氟石膏;所述纖維素醚為羥乙基纖維素或羥丙基甲基纖維素;所述減水劑為木質素系減水劑或奈系減水劑。
[0024]所述水泥為硅酸鹽水泥和鋁酸鹽水泥中的一種或兩種。
[0025]所述砌筑砂漿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26](I)將鐵礦渣與熔融的聚醚砜混合,待聚醚砜包覆鐵礦渣后加入水泥混合均勻,形成預混料;
[0027](2)向預混料中加入石灰石和添加劑混合均勻即可。
[0028]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方案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9](I)本發(fā)明所述的高強度砌筑砂漿,包括如下原料:鐵礦渣、水泥、聚醚砜、石灰石和添加劑。雖然鐵礦渣和水泥的膨脹系數(shù)相差大,但是通過添加聚醚砜與水泥、鐵礦渣、石灰石和添加劑共同配料制作砌筑砂漿,聚醚砜能夠有效減小砌筑砂漿內(nèi)部應變,從而緩解了砂漿的起殼開裂問題,提高了砂漿的使用性能。
[0030](2)本發(fā)明所述的高強度砌筑砂漿,所述聚醚砜的分子量為3000-25000。所述鐵礦渣、水泥和聚醚砜的重量比為(6-10): (4-6): (1-3)。在上述添加比例和聚醚砜分子量范圍內(nèi)下,所配置砌筑砂漿內(nèi)部應變更小,能夠進一步降低砂漿的起殼開裂。
[0031](3)本發(fā)明所述砌筑砂漿的制備方法,包括,將鐵礦渣與熔融的聚醚砜混合,待聚醚砜包覆鐵礦渣后加入水泥混合均勻,形成預混料,這一步驟能夠保證砂漿混合體系中鐵礦渣、聚醚砜和水泥能夠形成“漢堡”結構,從而通過聚醚砜有效緩解了鐵礦渣、水泥膨脹系數(shù)差異所造成的內(nèi)部應變過大的問題,從而保證了砂漿不易起殼開裂;之后,向預混料中加入石灰石和添加劑混合均勻即可,從而進一步提升了砂漿的保水性、粘度,所制備的砂漿適用性更強。
【具體實施方式】
[0032]實施例1
[0033](I)將3kg鐵礦渣與0.5kg熔融的聚醚砜混合攪拌,所述聚醚砜的分子量為2000,待聚醚砜包覆住鐵礦渣后加入3kg硅酸鹽水泥繼續(xù)攪拌混合均勻,形成預混料;
[0034](2)向預混料中加入Ikg石灰石、0.7kg 二水石膏、8g輕乙基纖維素和30g木質素系減水劑混合均勻,得到砌筑砂漿I。
[0035]實施例2
[0036](I)將5kg鐵礦渣與1.5kg熔融的聚醚砜混合攪拌,所述聚醚砜的分子量為3000,待聚醚砜包覆住鐵礦渣后加入2kg鋁酸鹽水泥繼續(xù)攪拌混合均勻,形成預混料;
[0037](2)向預混料中加入2kg石灰石、0.3kg硬石膏、20g輕丙基甲基纖維素和50g萘系減水劑混合均勻,得到砌筑砂漿2。
[0038]實施例3
[0039](I)將4kg鐵礦渣與Ikg熔融的聚醚砜混合攪拌,所述聚醚砜的分子量為15000,待聚醚砜包覆住鐵礦渣后加入Ikg鋁酸鹽水泥和1.5kg硅酸鹽水泥繼續(xù)攪拌混合均勻,形成預混料;
[0040](2)向預混料中加入1.2kg石灰石、0.4kg氟石膏、13g輕丙基甲基纖維素和40g萘系減水劑混合均勻,得到砌筑砂漿3。
[0041]實施例4
[0042](I)將4kg鐵礦渣與Ikg熔融的聚醚砜混合攪拌,所述聚醚砜的分子量為25000,待聚醚砜包覆住鐵礦渣后加入Ikg鋁酸鹽水泥和1.5kg硅酸鹽水泥繼續(xù)攪拌混合均勻,形成預混料;
[0043](2)向預混料中加入1.2kg石灰石、0.4kg氟石膏、13g羥丙基甲基纖維素、40g萘系減水劑和2g十二烷基硫酸鈉混合均勻,得到砌筑砂漿4。
[0044]實施例5
[0045](I)將4kg鐵礦渣與Ikg熔融的聚醚砜混合攪拌,所述聚醚砜的分子量為25000,待聚醚砜包覆住鐵礦渣后加入Ikg鋁酸鹽水泥和1.5kg硅酸鹽水泥繼續(xù)攪拌混合均勻,形成預混料;
[0046](2)向預混料中加入1.2kg石灰石、0.4kg氟石膏、13g羥丙基甲基纖維素、40g萘系減水劑和Iga-烯烴硫酸鈉混合均勻,得到砌筑砂漿5。
[0047]對比例I
[0048]將6.2kg的鐵礦洛、2kg的娃酸鹽水泥、0.3kg的生石灰和1.5kg的干粉煤灰混合攪拌均勻,得到砌筑砂漿A。
[0049]對比例2
[0050](I)將4kg鐵礦渣、Ikg鋁酸鹽水泥和1.5kg硅酸鹽水泥攪拌混合均勻,形成預混料;
[0051](2)向預混料中加入1.2kg石灰石、0.4kg氟石膏、13g輕丙基甲基纖維素、40g萘系減水劑和Iga-烯烴硫酸鈉混合均勻,得到砌筑砂漿B。
[0052]測試例
[0053]按照國家標準GB/T29417-2012《水泥砂漿和混凝土干燥收縮開裂性能試驗方法》對實施例和對比例中的砌筑砂漿進行干燥收縮開裂測試,結果見下表。
[0054]
【權利要求】
1.一種高強度砌筑砂漿,包括如下原料, 鐵礦渣、水泥、聚醚砜、石灰石和添加劑。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砌筑砂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砜的分子量為3000-25000。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砌筑砂漿,其特征在于,所述鐵礦渣、水泥和聚醚砜的重量比為(6-10):(4-6):(1-3)。
4.根據(jù)權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砌筑砂漿,其特征在于,所述鐵礦渣、水泥、聚醚砜、石灰石和添加劑的重量比為(30-50):(20-30):(5-15):(10-20): (3.38-7.72)。
5.根據(jù)權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砌筑砂漿,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劑包括石膏、纖維素醚和減水劑。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砌筑砂漿,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劑包括引氣劑。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砌筑砂漿,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計,所述砌筑砂漿由如下原料配制, 鐵礦渣30-50 ; 水泥 20-30 ; 聚醚砜5-15 ; 石灰石 10-20 ; 石骨 3-7 ; 纖維素醚0.08-0.2 ; 減水劑0.3-0.5 ; 引氣劑 0-0.02。
8.根據(jù)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砌筑砂漿,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氣劑為十二烷基硫酸鈉或α-烯烴硫酸鈉;所述石膏為二水石膏、硬石膏或氟石膏;所述纖維素醚為羥乙基纖維素或輕丙基甲基纖維素;所述減水劑為木質素系減水劑或奈系減水劑。
9.根據(jù)權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砌筑砂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為硅酸鹽水泥和鋁酸鹽水泥中的一種或兩種。
10.權利要求1-9任一所述砌筑砂漿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鐵礦渣與熔融的聚醚砜混合,待聚醚砜包覆鐵礦渣后加入水泥混合均勻,形成預混料; (2)向預混料中加入石灰石和添加劑混合均勻即可。
【文檔編號】C04B28/04GK104129956SQ201410277113
【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20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6月20日
【發(fā)明者】郭志旺, 朱建和 申請人:鄒學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