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震支座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隔震支座,滑移主體的頂部和底部分別有上座板、下座板,滑移主體的X向上復位彈簧腔內(nèi)裝有帶第一上、下連接板的上復位彈簧,滑移主體上相對X向上復位彈簧腔的對應腔壁的位置分別有上翼板,相對上翼板間形成上導向槽,上座板底部有與上導向槽配合的上導向塊,數(shù)顆螺釘分別將第一上連接板與上座板連接、第一下連接板與滑移主體連接,滑移主體的Y向下復位彈簧腔內(nèi)裝有帶第二上、下連接板的下復位彈簧,滑移主體上相對Y向下復位彈簧腔的對應腔壁的位置分別有下翼板,相對下翼板間形成下導向槽,下座板頂部有與下導向槽滑動配合的下導向塊,數(shù)顆螺釘分別將第二下連接板與下座板連接、第二上連接板與滑移主體連接。抗拉、壓隔震能力強。
【專利說明】P鬲震支座
[0001]【技術領域】:
[0002]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用于建筑、橋梁上的隔震支座。
[0003]【背景技術】:
[0004]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fā)生8.0級地震的警示之一,就是應當更加關注建筑物減震隔震的研究應用。國內(nèi)外采用的隔震措施可分為兩類:橡膠隔震支座和滑移隔震支座。橡膠隔震支座一般為多層橡膠之間夾以薄鋼板,中央加鉛芯。這種結構能加長房屋自振周期,使其遠離地震波特征周期,減小地震作用,并具自動復位功能。但其缺點也十分明顯:由于該體系支座的主體功能即豎向承載和水平剪力和復位都由橡膠實現(xiàn),因此要求橡膠配方和橡膠支座隔震的加工制作中應兼顧上述的功能實現(xiàn),其難度極大,不易得到有效保障。目前運用于工程實踐的橡膠隔震支座已暴露出不少問題,包括運用于機場航站樓如此重要的建筑也出現(xiàn)了不少問題。傳統(tǒng)滑移隔震支座是在基礎或?qū)娱g等部位設置低摩擦的滑移元件和限位件等,通過相對滑移運動和摩擦耗能而有效限制地震能量向上部傳遞和向下部反饋,但僅靠摩擦耗能而無其它耗能方式,其地震時位移過大對限位件會造成破壞,同時需單獨設置復位機構,施工難度大,目前推廣情況不理想。橡膠隔震支座由于設計壓力小、僅為
10至15MPa,目前在高層建筑中運用必須解決大型橡膠隔震支座加工工藝問題,特別是橡膠硫化不熟以及成品水平向性能檢測的問題,面對生產(chǎn)和檢查都困難,要保證產(chǎn)品質(zhì)量就沒有把握了。加之高層建筑在地震時傾復力大,橡膠隔震支座將面臨IMPa以上的拉應力,超過I MPa將單獨設置抗拉裝置,施工難度和成本高。隨著時間的推移,橡膠隔震支座的老化問題將進一步暴露,支座預期的性能參數(shù)將大幅下降,地震來臨時將非常危險。由于橡膠隔震支座一直處于大噸位的壓力作用,一經(jīng)出現(xiàn)質(zhì)量問題需將整棟樓同步頂升,其操作難度可想而知,可以說幾乎無法更換。
[0005]專利號為ZL201220601123.7隔震支座即滑移自復位隔震支座,可解決上述兩類隔震支座無法克服的難題,其實現(xiàn)的方式是:采用雙滑移體系和復位橡膠剪切彈簧融為一體,靠滑移摩擦副提供初始剛度,保證建筑在風載的作用下不受影響,地震來臨時,靠摩擦作用消耗地震能量,起到阻尼的效果(為增加阻尼也可在復位橡膠剪切彈簧內(nèi)設置阻尼材料如灌注鉛芯)。地震完成后由復位橡膠剪切彈簧將建筑整體恢復原位。該滑移自復位隔震支座各構件功能分工明確,結構清晰簡潔,質(zhì)量能得到有效保證,同時便于實現(xiàn)大批量生產(chǎn)。然而采用上述滑移自復位隔震支座的建筑立柱受力將受到考驗,由于支座本體與支座滑移上座板接觸的受力面相對較小,其傳遞給建筑立柱的局部應力就會很大,一般會超過通常立柱用C30材料的應力標準,影響建筑立柱的使用壽命。立柱會因此提高級別采用C40和C50材料。
[0006]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7]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抗拉、壓隔震能力強,質(zhì)量好,節(jié)約成本,大大提高建筑整體的使用壽命,可大批量生產(chǎn)的隔震支座。
[0008]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來實現(xiàn)的:
[0009]本實用新型隔震支座,有X向上復位彈簧腔和Y向下復位彈簧腔的滑移主體的頂部和底部分別有與滑移主體滑動配合的上座板、下座板,滑移主體的X向上復位彈簧腔內(nèi)裝有帶第一上連接板和第一下連接板的上復位彈簧,滑移主體上相對X向上復位彈簧腔的對應腔壁的位置分別有上翼板,相對上翼板間形成上導向槽,上座板底部有與上導向槽滑動配合的上導向塊,數(shù)顆螺釘分別將第一上連接板與上座板連接、第一下連接板與滑移主體連接,滑移主體的Y向下復位彈簧腔內(nèi)裝有帶第二上連接板和第二下連接板的下復位彈簧,滑移主體上相對Y向下復位彈簧腔的對應腔壁的位置分別有下翼板,相對下翼板間形成下導向槽,下座板頂部有與下導向槽滑動配合的下導向塊,數(shù)顆螺釘分別將第二下連接板與下座板連接、第二上連接板與滑移主體連接。
[0010]上述的上座板底部裝有上不銹鋼滑板,下座板頂部有下不銹鋼滑板,滑移主體頂部、底部分別裝有上聚四氟乙烯板、下聚四氟乙烯板。
[0011]本實用新型將復位彈簧和受拉部件合二為一,將滑移主體與上、下座板采用翼板的型式并將復位彈簧隱藏在翼板下面或上面,增加滑移主體與上、下座板接觸面積。在與上述滑移自復位隔震支座同尺寸的條件下,增加了滑移主體與上座板、下座板接觸的受力面積從而減小了建筑立柱的局部應力,實現(xiàn)建筑立柱無需提高級別照常采用C30材料的目的。
[0012]由于豎向承載力直接由上、下座板和高強度上、下聚四氟乙烯板、滑移主體承受,相比能承受同樣豎向荷載的橡膠隔震支座的結構尺寸大為減小,也避免了大型橡膠隔震支座橡膠硫化不易保證和老化的難題;相對傳統(tǒng)滑移隔震支座,由于該支座復合有復位彈簧,有效地解決了傳統(tǒng)滑移隔震支座需單獨設置復位機構,施工難度大的難題。
[0013]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抗拉、壓隔震能力強,質(zhì)量好,節(jié)約材料,大大提高了建筑整體的使用壽命。
[0014]【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圖1的零件分離圖。
[0017]【具體實施方式】:
[0018]參見圖2,本實施例1隔震支座,有X向上復位彈簧腔I和Y向下復位彈簧腔2的滑移主體3的頂部和底部分別有與滑移主體滑動配合的上座板4、下座板5?;浦黧w的X向上復位彈簧腔內(nèi)裝有帶第一上連接板6和第一下連接板7的上復位彈簧8?;浦黧w上相對X向上復位彈簧腔的對應腔壁的位置分別有上翼板9。相對上翼板間形成上導向槽10。上座板底部有與上導向槽滑動配合的上導向塊11。數(shù)顆第一螺釘12將第一上連接板與上座板連接、將第一下連接板與滑移主體連接。滑移主體的Y向下復位彈簧腔內(nèi)裝有帶第二上連接板13和第二下連接板14的下復位彈簧15?;浦黧w上相對Y向下復位彈簧腔的對應腔壁的位置分別有下翼板16。相對下翼板間形成下導向槽17。下座板頂部有與下導向槽滑動配合的下導向塊18。數(shù)顆第二螺釘19將第二下連接板與下座板連接、將第二上連接板與滑移主體連接。
[0019]參見圖1、圖2,上座板底部裝有上不銹鋼滑板20、下座板頂部有下不銹鋼滑板21。滑移主體頂部、底部分別裝有聚四氟乙烯板22、下聚四氟乙烯板23。
【權利要求】
1.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有X向上復位彈簧腔和Y向下復位彈簧腔的滑移主體的頂部和底部分別有與滑移主體滑動配合的上座板、下座板,滑移主體的X向上復位彈簧腔內(nèi)裝有帶第一上連接板和第一下連接板的上復位彈簧,滑移主體上相對X向上復位彈簧腔的對應腔壁的位置分別有上翼板,相對上翼板間形成上導向槽,上座板底部有與上導向槽滑動配合的上導向塊,數(shù)顆螺釘分別將第一上連接板與上座板連接、第一下連接板與滑移主體連接,滑移主體的Y向下復位彈簧腔內(nèi)裝有帶第二上連接板和第二下連接板的下復位彈簧,滑移主體上相對Y向下復位彈簧腔的對應腔壁的位置分別有下翼板,相對下翼板間形成下導向槽,下座板頂部有與下導向槽滑動配合的下導向塊,數(shù)顆螺釘分別將第二下連接板與下座板連接、第二上連接板與滑移主體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上座板底部裝有上不銹鋼滑板,下座板頂部裝有下不銹鋼滑板,滑移主體頂部、底部分別裝有上聚四氟乙烯板、下聚四氟乙烯板。
【文檔編號】E04B1/36GK203795596SQ201420209764
【公開日】2014年8月27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4月28日
【發(fā)明者】吳國慶 申請人:吳國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