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應力鋼絞線的退錨工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預應力鋼絞線的退錨工具,包括承力架,在承力架前端設置有活動承力梁(6),在承力架內部設置有倒鏈(7),所述倒鏈(7)的一端通過倒鏈吊環(huán)(9)與活動承力梁(6)連接,倒鏈(7)的另一端與外錨固組件(10)連接。采用這樣的結構,有效的解決了常規(guī)退錨方法的成本高和容易出現(xiàn)事故等問題,且使用時勞動強度低,很大程度確保施工作業(yè)安全,避免了鋼絞線因退錨而造成的損耗,退錨鋼絞線利用率可達100%,省時省力,并且通過這種退錨方法只夾持鋼絞線端頭,一次放松到位,不會對鋼絞線形成一次夾持痕跡,因此鋼絞線可以重復使用,降低了施工成本。
【專利說明】預應力鋼絞線的退錨工具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用工具,尤其是一種預應力鋼絞線的退錨工具。
【背景技術】
[0002]在預應力施工過程中,經常會出現(xiàn)滑絲、斷絲甚至出現(xiàn)整股鋼絞線破斷等質量弊病。當出現(xiàn)整股鋼絞線被拉斷時,必須對鋼絞線進行退錨更換處理,而且在采用千斤頂退錨時由于千斤頂工作行程只有200毫米,對于長束鋼絞線時需要多次循環(huán),每次循環(huán)都會對鋼絞線形成一次夾持痕跡,若鋼絞線重復使用易造成斷裂,因此目前的退錨方法會造成鋼絞線的浪費,且操作復雜,退錨難度大不安全。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xiàn)有技術中在整股鋼絞線被拉斷時,需要對鋼絞線進行退錨更換處理,造成了鋼絞線的浪費,成本高且操作復雜,退錨難度大,容易出現(xiàn)事故,存在安全隱患。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技術方案如下:
[0005]本實用新型預應力鋼絞線的退錨工具,包括承力架,在承力架前端設置有活動承力梁,在承力架內部設置有倒鏈,所述倒鏈的一端通過倒鏈吊環(huán)與活動承力梁連接,倒鏈的另一端與外錨固組件連接。承力架為框架結構,將承力架置于要退錨的鋼絞線外部,使用時,將要退錨的鋼絞線末端固定安裝在外錨固組件內,通過外錨固組件將鋼絞線與倒鏈的一端進行連接,再將倒鏈的一端與活動承力梁上的倒鏈吊環(huán)連接,上下調整的承力梁位置,確保鋼絞線在退錨時,倒鏈的中心線與鋼絞線重合,調試完成后人工張拉倒鏈,從而完成退錨。通過在鋼絞線與活動承力梁之間安裝倒鏈,并經倒鏈牽引,解決了預應力鋼絞線退錨的問題,且這種方式退錨方便,降低了安全隱患。
[0006]做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方案,外錨固組件由U形牽引吊環(huán)和單孔錨板固定組成,單孔錨板固定在U形牽引吊環(huán)的U形開口處;倒鏈具有上吊鉤和下吊鉤,倒鏈的上吊鉤與倒鏈吊環(huán)相勾、下吊鉤與U形牽引吊環(huán)相勾。單孔錨板內設置有工具夾片,通過單孔錨板對將要退錨的鋼絞線末端采用工具夾片進行夾持固定,再通過倒鏈的下吊鉤與U形牽引吊環(huán)相勾用以對將要退錨的鋼絞線進行固定,這樣在退錨時只夾持鋼絞線端頭,一次放松到位,不會對鋼絞線形成一次夾持痕跡,因此鋼絞線可以重復使用,降低了施工成本。
[0007]做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方案,倒鏈吊環(huán)由擋板和垂直于擋板的連接部組成;活動承力梁由兩條相對設置的槽鋼組成,兩條槽鋼之間設置有供倒鏈吊環(huán)連接部穿過縫隙,兩條槽鋼通過固定板焊接固定;倒鏈吊環(huán)的連接部穿過兩條槽鋼之間的縫隙、擋板卡在兩條槽鋼的外部,倒鏈的上吊鉤與連接部相勾。倒鏈吊環(huán)可在兩條槽鋼之間的縫隙處左右移動,兩條固定焊接的槽鋼可在承力架前端上下移動,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上下左右調整牽引位置,確保了不同位置的鋼絞線在退錨時,倒鏈掛鉤中心線與鋼絞線重合。
[0008]做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方案,承力架由前承力架、承力架支柱和后承力架組成,前承力架通過承力架支柱與后承力架固定連接。承力架為框架結構,前承力架作為退錨操作平臺,后承力架作為支承受力面直接作用在預應力錨固梁端。
[0009]做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方案,承力架支柱由上下兩組支柱組成,前承力架由前承力架豎撐和前承力架橫撐組成,前承力架豎撐后部與上下兩組支柱固定連接,前承力架橫撐固定設置在每組支柱的內側并與前承力架豎撐連接。
[0010]做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方案,后承力架由后承力架豎撐和后承力架橫撐組成,后承力架橫撐與后承力架豎撐固定連接,并設置在承力梁支柱后部。
[0011]做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方案,在后承力架豎撐后部設置墊板。通過在后承力架豎撐后部設置墊板可以在張拉倒鏈時起到一定的緩沖作用。
[0012]做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方案,在承力架支柱下部設置有墊板。通過在承力架支柱下部設置有墊板可以進一步在張拉倒鏈時起到一定的緩沖作用。
[0013]做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方案,墊板為木制墊板。選用木制墊板其價格低廉,減震效果好,抗壓性及抗曲性強。
[0014]做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方案,倒鏈為20噸倒鏈。選用20噸倒鏈是根據(jù)鋼絞線的張拉后的張拉力是193.5KN,考慮錨固阻力,故選擇20噸的倒鏈。
[0015]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是方便快捷,有效的解決了常規(guī)退錨方法的成本高和容易出現(xiàn)事故等問題,且使用時勞動強度低,很大程度確保施工作業(yè)安全,避免了鋼絞線因退錨而造成的損耗,退錨鋼絞線利用率可達100%,省時省力,且通過這種退錨方法只夾持鋼絞線端頭,一次放松到位,不會對鋼絞線形成一次夾持痕跡,因此鋼絞線可以重復使用,降低了施工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預應力鋼絞線的退錨工具實施例1的主視圖。
[0017]圖2是本實用新型預應力鋼絞線的退錨工具圖1的透視圖。
[0018]圖3是本實用新型預應力鋼絞線的退錨工具實施例1的右視圖。
[0019]圖4是本實用新型預應力鋼絞線的退錨工具實施例1外錨固組件的主視圖。
[0020]圖5是本實用新型預應力鋼絞線的退錨工具實施例1倒鏈吊環(huán)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實施例1
[0022]如圖1至5所示,本實施例預應力鋼絞線的退錨工具,包括承力架,所述承力架由前承力架、承力架支柱3和后承力架組成,前承力架通過承力架支柱3與后承力架固定連接。其中承力架支柱3由上下兩組支柱組成,前承力架由前承力架豎撐4和前承力架橫撐5組成,前承力架豎撐4后部與上下兩組支柱固定連接,前承力架橫撐5固定設置在每組支柱的內側并與前承力架豎撐4連接。后承力架由后承力架豎撐I和后承力架橫撐2組成,后承力架橫撐2與后承力架豎撐I固定連接,并設置在承力梁支柱3后部。承力架為框架結構,前承力架作為退錨操作平臺,后承力架作為支承受力面直接作用在預應力錨固梁端,后承力架豎撐1、后承力架橫撐2、前承力架豎撐4、前承力架橫撐5及承力架支柱3可以選為槽鋼制成。在后承力架豎撐I后部設置有墊板11,該墊板可以在張拉倒鏈時起到一定的緩沖作用。在承力架支柱下部也設置有墊板8,該墊板可以進一步在張拉倒鏈時起到一定的緩沖作用,所述墊板為可以為木制墊板,選用木制墊板其價格低廉,減震效果好,抗壓性及抗曲性強。
[0023]在前承力架的前端設置有活動承力梁6,承力架內部設置有倒鏈7,倒鏈7具有上吊鉤和下吊鉤,倒鏈7的上吊鉤通過倒鏈吊環(huán)9與活動承力梁6連接,倒鏈7的下吊鉤與外錨固組件10連接。所述外錨固組件10由U形牽引吊環(huán)16和單孔錨板17固定組成,單孔錨板17固定在U形牽引吊環(huán)的U形開口處,倒鏈7下吊鉤與U形牽引吊環(huán)16相勾。單孔錨板內設置有工具夾片,通過單孔錨板17對將要退錨的鋼絞線12末端采用工具夾片進行夾持固定,再通過倒鏈7的下吊鉤與U形牽引吊環(huán)16相勾用以對將要退錨的鋼絞線12進行張拉牽引。
[0024]倒鏈7選為20噸倒鏈,選用20噸倒鏈是根據(jù)鋼絞線的張拉后的張拉力是193.5KN,考慮錨固阻力,故選擇20噸的倒鏈。
[0025]倒鏈吊環(huán)9由擋板和垂直于擋板17的連接部18焊接組成;活動承力梁6由兩條相對設置的槽鋼組成,兩條槽鋼之間設置有供倒鏈吊環(huán)連接部18穿過縫隙,兩條槽鋼通過固定板15焊接固定成一個整體;倒鏈吊環(huán)的連接部18穿過兩條槽鋼之間的縫隙、擋板17卡在兩條槽鋼的外部,倒鏈7的上吊鉤與倒鏈吊環(huán)的連接部18相勾。倒鏈吊環(huán)9可在兩條槽鋼之間的縫隙處左右移動,兩條固定焊接的槽鋼構成的活動承力梁6可在承力架前端上下移動,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上下左右多個方位來調整牽引位置,確保不同位置的鋼絞線在退錨時,倒鏈掛鉤中心線與鋼絞線重合。
[0026]使用時,將承力架吊運至將要退錨的鋼絞線處的張拉平臺,在對承力架進行加固穩(wěn)定后,在倒鏈吊環(huán)的連接部18安裝倒鏈7的上吊鉤使倒鏈7固定安裝在活動承力梁6上,將要退錨的鋼絞線12的末端安裝固定在外錨固組件10的單孔錨板17內,倒鏈7的下吊鉤連接外錨固組件10的U形牽引吊環(huán)16,安裝好后,上下調整的活動承力梁6在承力架上的位置,左右調整倒鏈吊環(huán)9在活動承力梁6上的位置,確保鋼絞線在退錨時,倒鏈掛鉤中心線與鋼絞線重合。調試完成后,開始張拉倒鏈7,用力應均勻一致,觀測張拉操作過程,防止意外發(fā)生,當退錨的鋼絞線12的夾片被拉出鋼絞線錨板14為6mm左右時,停止張拉,稍穩(wěn)定后再將退錨的鋼絞線夾片取出,從而完成退錨。
[0027]實施例2
[0028]本實施例預應力鋼絞線的退錨工具,包括承力架,所述承力架由前承力架、承力架支柱和后承力架組成,前承力架通過承力架支柱與后承力架固定連接。其中承力架支柱由上下兩組支柱組成,前承力架由前承力架豎撐和前承力架橫撐組成,前承力架豎撐后部與上下兩組支柱固定連接,前承力架橫撐固定設置在每組支柱的內側并與前承力架豎撐連接。后承力架由后承力架豎撐和后承力架橫撐組成,后承力架橫撐與后承力架豎撐固定連接,并設置在承力梁支柱后部。承力架為框架結構,前承力架作為退錨操作平臺,后承力架作為支承受力面直接作用在預應力錨固梁端,后承力架豎撐、后承力架橫撐、前承力架豎撐、前承力架橫撐及承力架支柱可以選為金屬材料制成。
[0029]倒鏈選為大于19.35噸的倒鏈,其原因是鋼絞線的張拉后的張拉力是193.5KN。
[0030]在前承力架的前端設置有活動承力梁,承力架內部設置有倒鏈,倒鏈具有上吊鉤和下吊鉤,倒鏈的上吊鉤通過倒鏈吊環(huán)與活動承力梁連接,倒鏈的下吊鉤與外錨固組件連接。所述外錨固組件由U形牽引吊環(huán)和單孔錨板固定組成,U形牽引吊環(huán)為U形U形牽引吊環(huán),單孔錨板固定在U形牽引吊環(huán)的U形開口處,倒鏈下吊鉤與U形牽引吊環(huán)相勾。通過單孔錨板對將要退錨的鋼絞線末端進行夾持固定,再通過倒鏈的下吊鉤與U形牽引吊環(huán)相勾用以對將要退錨的鋼絞線進行固定。
[0031]倒鏈吊環(huán)由擋板和垂直于擋板的連接部焊接組成;活動承力梁由兩條相對設置的鋼板組成,兩條鋼板之間設置有供倒鏈吊環(huán)連接部穿過縫隙,兩條鋼板通過固定板焊接固定成一個整體;倒鏈吊環(huán)的連接部穿過兩條鋼板之間的縫隙、擋板卡在兩條鋼板的外部,倒鏈的上吊鉤與倒鏈吊環(huán)的連接部相勾。倒鏈吊環(huán)可在兩條鋼板之間的縫隙處左右移動,兩條固定焊接的鋼板構成的活動承力梁可在承力架前端上下移動,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上下左右多個方位來調整牽引位置,確保不同位置的鋼絞線在退錨時,倒鏈掛鉤中心線與鋼絞線重合。
[0032]本實施例的使用方法同實施例1。
[0033]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所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
【權利要求】
1.一種預應力鋼絞線的退錨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承力架,在承力架前端設置有活動承力梁(6),在承力架內部設置有倒鏈(7),所述倒鏈(7)的一端通過倒鏈吊環(huán)(9)與活動承力梁(6 )連接,倒鏈(7 )的另一端與外錨固組件(10 )連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應力鋼絞線的退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錨固組件(10)由U形牽引吊環(huán)(16)和單孔錨板(17)固定組成,單孔錨板(17)固定在U形牽引吊環(huán)(16)的U形開口處;倒鏈(7)具有上吊鉤和下吊鉤,倒鏈的上吊鉤與倒鏈吊環(huán)(9)相勾、下吊鉤與U形牽引吊環(huán)(16)相勾。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預應力鋼絞線的退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倒鏈吊環(huán)(9)由擋板(17)和垂直于擋板的連接部(18)組成;活動承力梁(6)由兩條相對設置的槽鋼組成,兩條槽鋼之間設置有供倒鏈吊環(huán)連接部穿過縫隙,兩條槽鋼通過固定板(15)焊接固定;倒鏈吊環(huán)的連接部(18)穿過兩條槽鋼之間的縫隙、擋板(17)卡在兩條槽鋼的外部,倒鏈(7)的上吊鉤與連接部(18)相勾。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預應力鋼絞線的退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架由前承力架、承力架支柱(3)和后承力架組成,前承力架通過承力架支柱(3)與后承力架固定連接。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預應力鋼絞線的退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架支柱(3)由上下兩組支柱組成,前承力架由前承力架豎撐(4)和前承力架橫撐(5)組成,前承力架豎撐(4)的后部與上下兩組支柱固定連接,前承力架橫撐(5)固定設置在每組支柱的內側并與前承力架豎撐(4)連接。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預應力鋼絞線的退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承力架由后承力架豎撐(I)和后承力架橫撐(2)組成,后承力架橫撐(2)與后承力架豎撐(I)固定連接,并設置在承力梁支柱(3)后部。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預應力鋼絞線的退錨工具,其特征在于:在后承力架豎撐(2)后部設置有墊板(11)。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預應力鋼絞線的退錨工具,其特征在于:在承力架支柱(3)下部設置有墊板(8)。
9.根據(jù)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預應力鋼絞線的退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墊板為木制墊板。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8任意一項所述的預應力鋼絞線的退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倒鏈(7)為20噸倒鏈。
【文檔編號】E04G21/12GK203961312SQ201420253416
【公開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5月19日
【發(fā)明者】劉金峰, 周東坡, 莊厚良, 王垚, 路貽寶, 陳世偉 申請人:中國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