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焙燒陶器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焙燒陶器的方法。
目前象缸、花盆的陶器是在窯中焙燒而成的。為了節(jié)省窯的空間,這些陶器制成坯后,疊放在窯中,或者小的套裝在大的陶器坯中,這樣,一爐窯能生產(chǎn)出更多的產(chǎn)品,但是在焙燒時,它們會粘結在一起,將它們分開時容易將其產(chǎn)品損壞,至少會使其表面變粗糙,影響容器的外觀。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對上述焙燒陶器的方法作改進,提出一種提高成品合格率、改善其產(chǎn)品質(zhì)量,而且十分經(jīng)濟的焙燒方法。
為實現(xiàn)本發(fā)明,疊放的陶器之間墊放紙張、棉麻制品、草及草制品中任何一種材料,然后再封窯焙燒。
采用這樣的方法后,紙張、草及草制品或棉麻制品在燒窯的溫度下變成灰,因而出窯時疊放在一起的容器很容易地分開,不僅不會損壞陶器,而且不會使疊放陶器的接觸面變得高低不平,因而保持外觀,如果墊放的材料采用紙張,如硬板紙之類的材料,不僅可達到上述效果,而且價格低,比較經(jīng)濟,不致增加太多的焙燒成本。
下面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在焙燒敞口陶器時,裝窯時先裝入最大的陶器坯,如水缸坯,在其內(nèi)部底上墊上一層或多層紙或者草、草制品、棉麻之類材料,在這之上再放進小一號的陶器坯,如小一號的水缸坯,此時再在其內(nèi)腔底部放入上述材料,然后再放入更小一號的陶器坯、如盆、大花盆,小花盆等??傊粚犹滓粚樱趦蓪又g墊放紙張(如梗板紙)、草制品、棉麻制品類的材料,等裝入窯中后,封窯焙燒,則這些材料在燒窯的溫度下燒成灰,從而將陶器隔開,出窯時,這些陶器就不會粘結在一起,很容易分開。
如果上述陶器坯大小差不多,則一個疊放在另一個頂部,上層的底部與下層頂部之間墊放一層或多層上述材料,此時一般要墊得銷為厚一些,以保證這些材料燒成灰時,仍有足夠的灰留在兩陶器的接觸面之間。
本發(fā)明的材料不局限在紙張、棉麻制品、草制品,其它在燒窯溫度下會燒成灰的材料均屬于本發(fā)明的范疇。
權利要求
1.一種焙燒陶器的方法,將陶器坯疊放在窯內(nèi)焙燒,其特征在于在疊放的陶器坯之間墊放紙張、棉麻制品、草及草制品中任何一種材料,然后封窯焙燒。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疊放的陶器坯由大至小,一個套一個的放置,最大的在最外面,其內(nèi)腔底部放上上述材料中的一種,小一號的放在此底上,其內(nèi)腔底部再放上上述材料一種,再放入更小的陶器坯。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疊放的陶器坯大小差不多,一個疊放在另一個的頂部,上層的底部與下層的頂部之間安放上述材料中的一種。
4.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兩陶器坯之間墊放的是紙質(zhì)材料。
5.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兩陶器坯之間墊放的是硬板紙材料。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焙燒陶器的方法,裝窯時,在疊放的陶器坯之間墊放紙張、棉麻制品、草及草制品中任何一種材料,這些材料在燒窯溫度下變成灰,因而使燒成的陶器之間不發(fā)生粘結,出窯時,可以將它們很方便地分開,不致?lián)p壞陶器,并且保持外觀完好。
文檔編號C04B33/32GK1063858SQ9110063
公開日1992年8月26日 申請日期1991年2月5日 優(yōu)先權日1991年2月5日
發(fā)明者劉雪明 申請人:劉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