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結構穩(wěn)定的木架帳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〇〇〇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結構穩(wěn)定的木架帳篷。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木架帳篷結構部件之間沒有完整固定,導致整體穩(wěn)定性差,容易導致帳篷散趴,且調節(jié)范圍小,對放置所需空間有要求,使得現(xiàn)有技術生產的木架帳篷在日常使用中出現(xiàn)諸多不便。中國專利文獻CN201420033497. 2提供了《一種結構牢固的兒童帳篷》,但是該技術方案仍存在不足,其支柱間的限位塊增加了不必要體積,支柱間的連接擋板使得帳篷可調節(jié)范圍局限,對使用時所需空間有要求。且擋板體積較大影響人員出入,個別情況下會造成頭部碰撞。套桿與支柱間沒有完全固定,僅為簡單的穿插方式,日常使用中容易滑動。而該產品多適用于兒童,兒童天性活潑好動,經常會與帳篷主體接觸,會造成套桿掉落導致帳篷趴散,所以研究一款結構穩(wěn)定兒童帳篷很有必要。
【實用新型內容】
[0003] 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穩(wěn)定的木架帳篷,能夠節(jié)省使用空間,適應環(huán)境能力強,結構穩(wěn)定且安裝拆卸方便便于收納。
[0004]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0005]—種結構穩(wěn)定的木架帳篷,包括支撐架與設置在支撐架上的篷布,所述支撐架包括上橫梁,下橫梁組件與兩個位于篷布兩側的支柱組件,所述上橫梁的兩端安裝在兩側支柱組件的上端,所述下橫梁組件安裝在兩側支柱組件的下端。
[0006] 所述支柱組件包括第一支柱與第二支柱,所述第一支柱的上端設有通孔,下端設有沉孔與第三盲孔,第二支柱上端設有第四盲孔與第一盲孔,下端設有沉孔與第二盲孔;所述上橫梁末端的連接桿穿過第一支柱上端的通孔,穿入第二支柱上端的第四盲孔,并在第二支柱上端的盲孔內置入偏心輪固定;所述下橫梁組件包括第一下橫梁和第二下橫梁,所述第一下橫梁末端的連接桿穿入第一支柱下端的沉孔,并在第三盲孔內置入偏心輪固定;所述第二下橫梁末端的連接桿穿入第二支柱下端的沉孔,并在第二盲孔內置入偏心輪固定。
[0007] 兩個支柱組件的所述第一支柱與第二支柱之間分別設有第一連接調節(jié)組件和第二連接調節(jié)組件,兩個連接調節(jié)組件位于上橫梁的下方,兩個連接調節(jié)組件的一端固定于第一支柱上,另一端通過一個限位卡槽固定于第二支柱上。
[0008] 所述篷布前側面的下端設有第一桿套,篷布后側面的下端設有第二套桿,第一下橫梁穿過第一桿套,第二下橫梁穿過第二套桿,篷布上方繞過上橫梁。
[0009] 所述篷布外側面四條邊均設有下綁帶,篷布通過下綁帶固定在支柱組件上,篷布頂端設有第一上綁帶,第二上綁帶,篷布通過第一上綁帶和第二上綁帶分別固定在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上。
[0010] 所述篷布的左右兩側均設有縱向開口;篷布的前后側面設置有一個或多個窗戶。
[0011]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
[0012]本實用新型的橫梁與支柱間采用偏心輪固定橫梁末端連桿的方式,使用中不會因為誤碰而導致橫梁與支柱分離,該方式牢固可靠,使用偏心輪使得拆裝簡單方便。連接調節(jié)組件隱藏與第一支柱與第二支柱交叉處,使得篷布同側支柱跨度內空間擴大,方便人員進出,且調節(jié)范圍廣,調節(jié)方便,利于狹小空間擺放和擴大空間的需要。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支撐架結構示意圖。
[0015]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支撐架側視圖。
[0016]圖4為本實用新型支架組件的上端結構示意圖。
[0017]圖5為本實用新型支架組件的下端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19]如圖1所示,一種結構穩(wěn)定的木架帳篷,包括支撐架與設置在支撐架上的篷布1,所述支撐架包括上橫梁2,下橫梁組件與兩個位于篷布1兩側的支柱組件,所述上橫梁2的兩端安裝在兩側支柱組件的上端,所述下橫梁組件安裝在兩側支柱組件的下端。
[0020]如圖2至圖5所示,所述支柱組件包括第一支柱4a與第二支柱4b,所述第一支柱4a的上端設有通孔10,下端設有沉孔8與第三盲孔6b,第二支柱4b上端設有第四盲孔9與第一盲孔5,下端設有沉孔8與第二盲孔6a ;所述上橫梁2末端的連接桿穿過第一支柱4a上端的通孔10,穿入第二支柱4b上端的第四盲孔9,并在第二支柱4b上端的盲孔5內置入偏心輪固定;所述下橫梁組件包括第一下橫梁3a和第二下橫梁3b,所述第一下橫梁3a末端的連接桿穿入第一支柱4a下端的沉孔8,并在第三盲孔6b內置入偏心輪固定;所述第二下橫梁3b末端的連接桿穿入第二支柱4b下端的沉孔8,并在第二盲孔6a內置入偏心輪固定。
[0021]如圖3所示,兩個支柱組件的所述第一支柱4a與第二支柱4b之間分別設有第一連接調節(jié)組件7和第二連接調節(jié)組件11,兩個連接調節(jié)組件位于上橫梁2的下方,兩個連接調節(jié)組件的一端固定于第一支柱4a上,另一端通過一個限位卡槽固定于第二支柱4b上。
[0022]如圖1所示,所述篷布1前側面的下端設有第一桿套,篷布1后側面的下端設有第二套桿12b,第一下橫梁3a穿過第一桿套,第二下橫梁3b穿過第二套桿12b,篷布1上方繞過上橫梁2。通過桿套將篷布的下端固定在支撐架上,方便安裝與拆卸。
[0023]所述篷布1外側面四條邊均設有下綁帶13,篷布1通過下綁帶13固定在支柱組件上,篷布1頂端設有第一上綁帶14a,第二上綁帶14b,篷布1通過第一上綁帶14a和第二上綁帶14b分別固定在第一支柱4a和第二支柱4b上,使得篷布1能更加服帖的安裝于支撐架上。
[0024]所述篷布1的左右兩側均設有縱向開口 15 ;篷布1的前后側面設置有一個或多個窗戶。
[0025]所述支撐架由木料和少量金屬制成,由于木料制成成本較低,且木料質地較輕,做成的支撐架便于攜帶。
[0026]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僅限于此,對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的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實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權利要求書確定專利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結構穩(wěn)定的木架帳篷,包括支撐架與設置在支撐架上的篷布(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架包括上橫梁(2),下橫梁組件與兩個位于篷布(1)兩側的支柱組件,所述上橫梁(2)的兩端安裝在兩側支柱組件的上端,所述下橫梁組件安裝在兩側支柱組件的下端。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結構穩(wěn)定的木架帳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組件包括第一支柱(4a)與第二支柱(4b),所述第一支柱(4a)的上端設有通孔(10),下端設有沉孔(8)與第三盲孔(6b),第二支柱(4b)上端設有第四盲孔(9)與第一盲孔(5),下端設有沉孔(8)與第二盲孔^a);所述上橫梁(2)末端的連接桿穿過第一支柱(4a)上端的通孔(10),穿入第二支柱(4b)上端的第四盲孔(9),并在第二支柱(4b)上端的盲孔(5)內置入偏心輪固定;所述下橫梁組件包括第一下橫梁(3a)和第二下橫梁(3b),所述第一下橫梁(3a)末端的連接桿穿入第一支柱(4a)下端的沉孔(8),并在第三盲孔^b)內置入偏心輪固定;所述第二下橫梁(3b)末端的連接桿穿入第二支柱(4b)下端的沉孔(8),并在第二盲孔^a)內置入偏心輪固定。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結構穩(wěn)定的木架帳篷,其特征在于,兩個支柱組件的所述第一支柱(4a)與第二支柱(4b)之間分別設有第一連接調節(jié)組件(7)和第二連接調節(jié)組件(11),兩個連接調節(jié)組件位于上橫梁(2)的下方,兩個連接調節(jié)組件的一端固定于第一支柱(4a)上,另一端通過一個限位卡槽固定于第二支柱(4b)上。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結構穩(wěn)定的木架帳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篷布(1)前側面的下端設有第一桿套,篷布(1)后側面的下端設有第二套桿(12b),第一下橫梁(3a)穿過第一桿套,第二下橫梁(3b)穿過第二套桿(12b),篷布(1)上方繞過上橫梁(2)。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結構穩(wěn)定的木架帳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篷布(1)外側面四條邊均設有下綁帶(13),篷布(1)通過下綁帶(13)固定在支柱組件上,篷布(1)頂端設有第一上綁帶(14a),第二上綁帶(14b),篷布(1)通過第一上綁帶(14a)和第二上綁帶(14b)分別固定在第一支柱(4a)和第二支柱(4b)上。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結構穩(wěn)定的木架帳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篷布(1)的左右兩側均設有縱向開口(15);篷布(1)的前后側面設置有一個或多個窗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結構穩(wěn)定的木架帳篷,包括支撐架與設置在支撐架上的篷布,所述支撐架包括上橫梁,下橫梁組件與兩個位于篷布兩側的支柱組件,所述上橫梁的兩端安裝在兩側支柱組件的上端,所述下橫梁組件安裝在兩側支柱組件的下端。本實用新型的橫梁與支柱間采用偏心輪固定橫梁末端連桿的方式,使用中不會因為誤碰而導致橫梁與支柱分離,該方式牢固可靠,使用偏心輪使得拆裝簡單方便。連接調節(jié)組件隱藏與第一支柱與第二支柱交叉處,使得篷布同側支柱跨度內空間擴大,方便人員進出,且調節(jié)范圍廣,調節(jié)方便,利于狹小空間擺放和擴大空間的需要。
【IPC分類】E04H15/00, E04H15/64, E04H15/42
【公開號】CN205063511
【申請?zhí)枴緾N201520764664
【發(fā)明人】袁翼
【申請人】袁翼
【公開日】2016年3月2日
【申請日】2015年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