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玉米芯草泥漿修復生土窯居局部塌落的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說明】
[0001 ] 技術領域:
[0002]本實用新型屬于傳統(tǒng)民居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玉米芯草泥漿修復生土窯居局部塌落的結構。
[0003]【背景技術】:
[0004]傳統(tǒng)生土窯居是我國黃土高原地區(qū)極具地方特色的一種居住形式,歷史悠久,是我國傳統(tǒng)民居的主要代表形式之一,是世界上少有的、最具地方特色的建筑,迄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被稱為人類居住文明的活化石。我國目前仍有3000萬人口居住在窯居中,總建筑面積約為1.7億m2。生土窯居具有因地制宜、施工簡便、造價低廉、適應氣候、可再生性強等特點。它深藏于土層之中,充分利用地下熱能和覆土的儲熱能力,具有良好的保溫、隔熱、隔音、儲能、調節(jié)洞室小氣候的功能,符合生態(tài)原則,是天然的節(jié)能建筑。由于其具有易于就地取材、形式多樣、結構使用壽命長等優(yōu)勢,與中國傳統(tǒng)的農耕文化、自給自足的意識形態(tài)及生活方式相契合,傳統(tǒng)生土窯居以其獨特的生態(tài)優(yōu)勢,具有較高保護價值。
[0005]生土窯居是一種生土建筑,土又是一種多孔結構的建筑材料,而生土窯居的結構體系完全由挖鑿成型的純原狀土拱體作為窯居的自支撐結構體系,沒有棟梁支撐,也沒有其他支護。由于生土窖居的土體中隨機分布的節(jié)理和其自支撐結構形式,在干縮和溫度應力循環(huán)作用下,生土窯居在使用過程中常常是帶裂縫的。當窯脊以上的拱頂土體沿進深方向發(fā)生裂縫時,裂縫會導致拱頂土體的錯動,很容易造成生土窯居窯室內部拱頂土體的塌落;另外在雨季,當空氣比較潮濕或生土窯居拱頂覆土滲水時,由于窯洞黃土層中的含水量增大,土的重力密度增加,抗壓、抗剪強度降低,土層變得重而弱,難以保持窯拱土體的整體穩(wěn)定性,從而會引起窯洞內部土體的塌落。
[0006]當生土窯居窯室內部發(fā)生局部土體塌落,且塌落深度不大時,由于窯室沒有發(fā)生整體破壞,且塌落部位不影響窯室內部土拱的傳力路徑,窯室可在修復后直接重新利用。目前,人們對這種局部土體塌落深度不大的破壞的處理方法,多是直接在局部塌落處回填泥漿并用泥漿抹面處理,這種處理方法雖然簡單、容易操作,成本低廉,但是,由于泥漿自重較大,泥漿與原破損面粘結強度較低,在重力作用下修復部位土體很容易再次發(fā)生塌落。根據實地調研,生土窯居窯室土體的局部塌落是生土窯居在使用過程中較普遍存在的病害問題,而且傳統(tǒng)生土窯居分布地區(qū)經濟發(fā)展水平有限,施工技術水平低下,如何設計出操作簡單、行之有效、經濟性強、且能夠有效防止回填修復部位再次塌落的施工工藝是修復窯室局部塌落的關鍵問題。
[0007]【實用新型內容】:
[0008]綜上所述,為了克服現有技術問題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玉米芯草泥漿修復生土窯居局部塌落的結構,它是在生土窯居窯室局部土體塌落處預釘多個木楔子,木楔子間用草繩連接成繩網,在窯室局部土體塌落處、繩網及木楔子之間填充玉米芯草泥漿,最后再用普通泥漿抹面處理,通過玉米芯草泥漿降低了修復部位土體的重量,通過草繩與木楔子的拉結,將玉米芯草泥漿固定在局部塌落部位,使之與拱頂土體緊密連接,提高了修復土體與窯體的粘結,防止在重力作用下土體的再次塌落,其施工工藝優(yōu)化合理,操作性強。
[0009]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0010]一種用玉米芯草泥漿修復生土窯居局部塌落的結構,其中:包括木楔子、繩網、玉米芯草泥漿及抹面層,所述的木楔子固定在生土窯居窯室局部土體塌落處的窯壁上,繩網固定在木楔子上,生土窯居窯室局部土體塌落處填充玉米芯草泥漿,所述的木楔子及繩網設置在玉米芯草泥漿內,玉米芯草泥漿外設置有抹面層。
[0011 ]進一步,所述的抹面層為麥秸桿泥漿層或為水泥砂漿層。
[0012]進一步,所述的玉米芯草泥漿各組份重量比為:黃土:玉米芯:麥秸:石灰=4:2:1:
0.5ο
[0013]進一步,所述的木楔子釘入生土窯居窯室局部土體塌落處的窯壁內的深度不小于10mm0
[0014]進一步,所述的木楔子尾部設置有溝槽,繩網設置在溝槽內。
[001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0016]1、本實用新型是在生土窯居窯室局部土體塌落處預釘多個木楔子,木楔子間用草繩連接成繩網,在窯室局部土體塌落處、繩網及木楔子之間填充玉米芯草泥漿,最后再用普通泥漿抹面處理,通過玉米芯草泥漿降低了修復部位土體的重量,通過草繩與木楔子的拉結,將玉米芯草泥漿固定在局部塌落部位,使之與拱頂土體緊密連接,提高了修復土體與窯體的粘結,防止在重力作用下土體的再次塌落,其施工工藝優(yōu)化合理,操作性強。
[0017]2、本實用新型采用玉米芯草泥漿填充生土窯居窯室局部土體塌落處,玉米芯的加入能夠有效的降低泥漿的重量,從而降低了修復部位土體的重量,在與聯結成網的繩網及釘入土體的木楔子相互配合,能夠有效的防止再次塌落,修復土體與窯室原土體牢固的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結構,增強修復后窯室結構的整體性。
[0018]3、本實用新型釘入土體內的木楔子不僅有連接固定作用,其在玉米芯草泥漿內的部位還起到骨架作用,增強凝固后的玉米芯草泥漿的強度,本發(fā)明的玉米芯草泥漿內的玉米芯具有組織均勻、硬度適宜、韌性好、吸水性強等優(yōu)點,在草泥漿干燥凝固后,玉米芯與其周圍泥漿緊密連接,在草泥漿內也起骨架作用,不僅可以在使用過程中降低修復部位土體的含水率,也增強了凝固后的草泥漿的強度。
[0019]4、本實用新型施工后能夠很好的使修復結構與窯室原結構緊密結合,渾然一體,隱蔽性較好,沒有增加原結構的額外尺寸,利于保持原生土窯居結構的使用空間。
[0020]5、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容易、施工工藝簡單,可操作性強,施工安全性高;且取材方便,成本低,經濟性較好,易于掌握及推廣,有利于極具特色的傳統(tǒng)生土窯居的傳承與保護。
[0021]【附圖說明】:
[0022]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不意圖;
[0023]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0024]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木楔子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26]如圖1、圖2、圖3所示,一種用玉米芯草泥漿修復生土窯居局部塌落的結構,其中:包括木楔子1、繩網2、玉米芯草泥漿3及抹面層4,所述的木楔子I固定在生土窯居窯室局部土體塌落處的窯壁上,繩網2固定在木楔子I上,生土窯居窯室局部土體塌落處填充玉米芯草泥漿3,所述的木楔子I及繩網2設置在玉米芯草泥漿3內,玉米芯草泥漿3外設置有抹面層4,抹面層4為麥秸桿泥漿層。所述的玉米芯草泥漿3各組份重量比為:黃土:玉米芯:麥秸:石灰=4:2:1:0.5。所述的木楔子I釘入生土窯居窯室局部土體塌落處的窯壁內的深度至少為I50mmο
[0027]一種用玉米芯草泥漿修復生土窯居局部塌落結構的施工工藝,其中:包括以下步驟:
[0028]第一步、施工前準備:
[0029]a、選取直徑為5_的草繩,將草繩在水中浸濕后待用;
[0030]b、制作長度為300mm,直徑為20mm的木楔子I待用;
[0031]C、選取完整、潔凈的玉米芯,在水中浸濕后待用;
[0032]d、將發(fā)酵好的黃土粉碎篩細、準備麥秸桿、石灰、清水及所需工具;
[0033]第二步、木楔子I與草繩的拼裝
[0034]清理生土窯居局部土體塌落處及其周圍土體,清理區(qū)域面積為實際塌落面積的1.1倍,在清理后的土體上設置多個木楔子1,相鄰兩個木楔子I之間的距離為50mm,木楔子I釘入土地內的長度至少為150mm,木楔子I尾端距離生土窯居窯室壁面25mm,木楔子I之間通過草繩連接,木楔子I尾部設置有溝槽5,草繩設置在溝槽5內,草繩將木楔子I連接后呈網狀結構,成為繩網2;
[0035]第三步、填充玉米芯草泥漿3
[0036]a、將發(fā)酵好的黃土、玉米芯、麥秸桿、石灰按照重量比為4: 2:1:0.5的比例混合均勻,然后加水攪拌制成玉米芯草泥漿3;
[0037]b、將攪拌好的玉米芯草泥漿3運送至施工現場,然后將玉米芯草泥漿3涂抹填充到生土窯居局部土體塌落處;在玉米芯較少的部位,可直接將浸過水的玉米芯按入泥漿中。
[0038]第四步、抹面層4施工
[0039]a、在發(fā)酵好的黃土中加入適量石灰及麥秸桿,并混合均勻,然后加水攪拌制成泥漿;
[0040]b、將攪拌好的泥漿運送至施工現場,對填充玉米芯草泥漿3后的生土窯居局部土體塌落處進行抹面施工,泥漿干燥固化后形成抹面層4;
[0041 ]至此完成生土窯居局部土體塌落修復結構的施工。
[0042]要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實施例是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說明而非限制,所屬技術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的等同替換或者根據現有技術而做的其它修改,只要沒超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思路和范圍,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所要求的權利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用玉米芯草泥漿修復生土窯居局部塌落的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木楔子(1)、繩網(2)、玉米芯草泥漿(3)及抹面層(4),所述的木楔子(I)固定在生土窯居窯室局部土體塌落處的窯壁上,繩網(2)固定在木楔子(I)上,生土窯居窯室局部土體塌落處填充玉米芯草泥漿(3),所述的木楔子(I)及繩網(2)設置在玉米芯草泥漿(3)內,玉米芯草泥漿(3)外設置有抹面層(4)。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玉米芯草泥漿修復生土窯居局部塌落的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抹面層(4)為麥秸桿泥漿層或為水泥砂漿層。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玉米芯草泥漿修復生土窯居局部塌落的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木楔子(I)釘入生土窯居窯室局部土體塌落處的窯壁內的深度不小于100mm。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玉米芯草泥漿修復生土窯居局部塌落的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木楔子(I)尾部設置有溝槽(5),繩網(2)設置在溝槽(5)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玉米芯草泥漿修復生土窯居局部塌落的結構,包括木楔子、繩網、玉米芯草泥漿及抹面層,所述的木楔子固定在生土窯居窯室局部土體塌落處的窯壁上,繩網固定在木楔子上,生土窯居窯室局部土體塌落處填充玉米芯草泥漿,所述的木楔子及繩網設置在玉米芯草泥漿內,玉米芯草泥漿外設置有抹面層。本實用新型是在生土窯居窯室局部土體塌落處預釘多個木楔子,木楔子間用草繩連接成繩網,在窯室局部土體塌落處、繩網及木楔子之間填充玉米芯草泥漿,通過玉米芯草泥漿降低了修復部位土體的重量,通過草繩與木楔子的拉結,將玉米芯草泥漿固定在局部塌落部位,提高修復土體與窯體的粘結,防止在重力作用下土體的再次塌落。
【IPC分類】E04G23/02, E04G23/03
【公開號】CN205276917
【申請?zhí)枴緾N201520952886
【發(fā)明人】童麗萍, 趙龍, 谷鑫蕾, 劉俊利, 王亞博, 唐磊
【申請人】鄭州大學
【公開日】2016年6月1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