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門鎖的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用于閉鎖或解鎖門的門鎖系統(tǒng),尤其是涉及這樣一種門 鎖系統(tǒng),其通過將設置在門鎖系統(tǒng)內部的驅動馬達的旋轉力通過扭簧傳 遞至鎖扣裝置而具有改善的耐久性和可靠性,從而防止由于使用中發(fā)生 的干涉而導致的故障,并且防止電池快速消耗。
背景技術:
門鎖系統(tǒng)廣泛地使用在房屋的前門,公寓、商鋪或辦公室的大門,銀 行保險箱、衣拒和儲藏室中。近年來,隨著新型門鎖系統(tǒng)(其中可以利用 電子鑰匙開啟和關閉門)的JC艮,用戶可以用更方便和更可靠的方式使用 門鎖系統(tǒng)。大體上,包括電子芯片的鑒別密鑰被用在利用電子鑰匙的門鎖系統(tǒng)中。當鑒別密鑰接觸傳感器時,包括在門鎖系統(tǒng)中的馬i^轉,以通過設置在 其中的齒輪將驅動力傳遞至插入到門框的鎖口中的鎖扣裝置。此后,當鎖 扣裝置與鎖口分離時,門解鎖。然而,在常規(guī)的門鎖系統(tǒng)中,門鎖系統(tǒng)易于因干涉(例如,當門開啟 和關閉時,鎖扣裝置卡塞)而損壞。即盡管在控制器的控制下,馬達試圖 將鎖扣裝置移動至解鎖位置,然而鎖扣裝置因上述干涉而不能移動。結果, 馬達持續(xù)加栽,導致過熱和損壞。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可以考慮以下方法即在所述方法中,所述馬達 由根據(jù)施加至鎖扣裝置的載荷而順時針和逆時針旋轉的伺服馬達替代,這 樣,可以避免門因干涉被卡塞或導致故障。然而,伺服馬達的持續(xù)工作會 導致電池過度消耗。此外,用戶不得不反復檢查門是否閉鎖,或者不得不 通過重新接觸鑒別密匙來操作門鎖系統(tǒng),這導致使用不便。此外,常規(guī)的門鎖系統(tǒng)具有以下缺點通過將工具(例如,卡、驅動 器等)插入到門和門框之間,第三方能夠容易地解鎖門。發(fā)明內容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門鎖系統(tǒng),其在通過 扭簧將驅動馬達的旋轉力接受至鎖扣裝置來執(zhí)行閉鎖和解鎖操作時,即使鎖扣裝置中發(fā)生干涉,也能夠確保提供用于鎖扣裝置的閉鎖和解鎖^Mt的 驅動力的驅動馬達的正常操作,并且當干涉消除時,鎖扣裝置的閉鎖和解 鎖操作通過接受因扭簧的彈性力產(chǎn)生的旋轉力來執(zhí)行。本發(fā)明的又一 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降低電池消耗的門鎖系統(tǒng)。本發(fā)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門鎖系統(tǒng),其具有保險鎖功能,用于 防止通過從外部任意地操作插入門框的鎖口中的鎖扣裝置而以不適當?shù)姆绞浇怄i門。本發(fā)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當鎖扣裝置在門打開的狀態(tài)下降低 時,能夠防止鎖扣裝置損壞的門鎖系統(tǒng)。本發(fā)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當由于丟失鑰匙、丟失口令或故障而 導致需要強制打開時,能夠以強制的方式、在最小的損壞程度下打開的門 鎖系統(tǒng)。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在此提供一種門鎖系統(tǒng),其包括驅動馬達, 其設置在鎖殼體的內部,在馬達軸的端部具有齒輪,并且所述驅動馬達響 應門閉鎖信號和門解鎖信號,分別以預定的旋轉量順時針旋轉和逆時針旋 轉;鎖扣裝置,其一側結合有齒輪,并且通過接受驅動馬達的驅動力,在 門閉鎖位置和門解鎖位置之間移動而穿過形成在所述鎖殼體的 一側上的 孔口;以及旋轉齒輪組,包括上旋轉齒輪,其設置在驅動馬達和鎖扣裝 置之間,并且通過接受馬達軸齒輪的旋轉力與馬達軸齒輪一起旋轉;下旋 轉齒輪,其設置在上旋轉齒輪的下部,并且在旋轉的同時,使得鎖扣裝置 的齒輪旋轉;以及扭簧,其設置在上旋轉齒輪和下旋轉齒輪之間,并且將 上旋轉齒輪的旋轉力轉化成要傳遞至下旋轉齒輪的、作為下旋轉齒輪的旋 轉力的彈簧的彈性力,并且由此即使當鎖扣裝置中發(fā)生阻斷的情況下,也 允許所述驅動馬達能夠以預定的旋轉量旋轉。在本發(fā)明的前述方面中,鎖扣裝置可以以可旋轉的方式圍繞形成在鎖 殼體中的轉軸緊固,并且所述齒輪可以具有圓弧形的^^表面,這樣下旋
轉齒輪的旋轉可以被傳遞。此外,第一鉤件和第二鉤件可以分別從上旋轉齒輪的下表面和下旋轉 齒輪的上表面伸出,所述第一鉤件和所述第二鉤件可以設置在扭簧的兩端 之間,并且如果由于在上旋轉齒輪旋轉的同時,扭簧的第二端被第一鉤件 擠壓而產(chǎn)生彈性力,從而導致扭簧的一端擠壓第二鉤件,則下旋轉齒輪可 旋轉。此外,所述扭簧的兩端可以以彼此交叉的方式延伸,并且所述驅動馬 達的旋轉量可超過下旋轉齒輪的適當?shù)男D范圍。此外,在鎖扣裝置的后側形成有具有一個臺階的臺階鉤,并且所述門鎖系統(tǒng)可以進一步包括桿驅動凸輪,其以整體的方式形成在上旋轉齒輪 的上側中,并且包括具有短旋轉直徑的第一部分和具有長旋轉直徑的第二 部分;以及保險桿,其包括第一桿,其以可旋轉的方式圍繞形成在鎖殼 體的內部的轉軸緊固,并且所述第一桿的一端可以位于臺階鉤的旋轉路徑 上;以及第二桿,其與所述第一桿結合成整體,并且以與桿驅動凸輪的外 周表面接觸的方式延伸,這樣,當桿驅動凸輪旋轉且接觸位置從第一位置 變化至第二位置,并且由此第一桿自臺階鉤的旋轉路徑移動時,所述第一 桿不千涉從門閉鎖位置移動至門解鎖位置的解鎖裝置的旋轉;以及此外,在旋轉中心可以形成有鎖扣裝置孔,轉軸連接至所述鎖扣裝置 孔,在鎖扣裝置孔的橫向側中可以形成有通孔,并且所述通孔允許臺階鉤 的下部的外周表面(其中當鎖扣裝置位于閉鎖位置時,保險桿的第一桿與 其鄰接)連接鎖扣裝置孔的內側,以及所述通孔可以具有強制打開銷,其 第 一端向鎖扣裝置孔的內部突出,并且所述強制打開銷具有適當?shù)拈L度, 以使得當所述第 一端被沿外周表面的方向推動時,第二端推動保險桿的第 一桿,從而移出臺階鉤的旋轉5M圣。
圖1為才艮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門鎖系統(tǒng)的分解立體圖;圖2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位于閉鎖位置的門鎖系統(tǒng)的俯視圖;圖3至圖6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門鎖系統(tǒng)的順序操作;
圖7為示出了當門鎖系統(tǒng)的鎖扣裝置從閉鎖位置移動到解鎖位置時的扭簧的操作的示意圖;圖8示出了當鎖扣裝置在閉鎖位置中被干涉時的門鎖系統(tǒng);圖9為示出了當門鎖系統(tǒng)位于圖8的狀態(tài)中時的扭簧的^Mt的示意圖;圖IO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保險桿的操作;圖11和圖12為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支撐部分的操作的局 部視圖;圖13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在以強制方式打開之前的門鎖 系統(tǒng);以及圖14至圖15示出了4艮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門鎖系統(tǒng)的強制打開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考附圖詳細描述本發(fā)明。圖1為才艮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門鎖系統(tǒng)的分解立體圖。圖2為根據(jù) 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位于閉鎖位置的門鎖系統(tǒng)的俯視圖。參考附圖,門鎖系統(tǒng)包括前蓋l,其具有g部分lb和/或鑰匙接觸 部分la。在門鎖系統(tǒng)中,通過由^fe部分lb或鑰匙接觸部分la輸入口令 來執(zhí)行閉鎖和解鎖操作。緊固蓋2a從鎖殼體2的前側連接至鎖殼體2的內側,以緊固內部元件。 電池5^鎖殼體2的上部后側中,以向門鎖系統(tǒng)供電??刂破?未示出) 控制門鎖系統(tǒng)的全部操作,并且通常設置為印刷電路板(PCB)的形式。 多個支撐肋6設置在鎖殼體2的內部。旋轉銷7a、 7b、 7c和7d連接至各 支撐肋6,以支撐將在下文中描述的構件。驅動馬達10設置在鎖殼體2的下部內側。驅動馬達10從電池5接收 能量,并且響應控制器的閉鎖信號和解鎖信號、根據(jù)預定的旋轉量的順時 針旋轉和逆時針旋轉。蝸輪12i殳置在驅動馬達10的馬達軸的端部,以作
為馬達軸齒輪。在本說明書中,馬達軸齒輪被限定為安裝在馬達軸上的齒 輪。與蝸輪12結合的驅動齒輪14和以整體地方式同軸地連接至驅動齒輪 14的操作齒輪16通過旋轉銷7a支撐在蝸輪12的一側上。蝸輪12的旋轉 通過驅動齒輪14和操作齒輪16減緩,并且被傳遞至旋轉齒輪組20。旋轉齒輪組20包括上旋轉齒輪24和下旋轉齒輪22,它們以可旋轉的 方式被支撐在旋轉銷7b的周圍,還包括扭簧30,其設置在上旋轉齒輪24 和下旋轉齒輪22之間,并將旋轉力轉換成要傳遞的彈性力。由于上旋轉齒輪24和下旋轉齒輪22以可旋轉的方式通過旋轉銷7b 支撐,因此當不存在扭簧30時,上旋轉齒輪24的旋轉將不影響下旋轉齒 輪22,并且下旋轉齒輪22的旋轉將不影響上旋轉齒輪24。所述上旋轉齒輪24與操作齒輪16結合,并且由此與蝸輪12 —起旋轉。 與扭簧30的端部32可接觸的第 一鉤件24a從上旋轉齒輪24的下表面向下 突出。下旋轉齒輪22與閉鎖裝置40的齒輪42結合。下旋轉齒輪可以使鎖扣 裝置40和下旋轉齒輪22 —起運轉。第二鉤件22a從下旋轉齒輪22的上表 面向上突出,并且以可接觸的方式設置在扭簧30的端部32。扭簧30設置在上旋轉齒輪24和下旋轉齒輪22之間,并且插入下旋轉 齒輪22的中心軸23中,并由下旋轉齒輪22的中心軸23支撐。上旋轉齒 輪24的第一鉤件24a和下旋轉齒輪22的第二鉤件22a以可接觸的方式設 置在扭簧30的兩端32之間。優(yōu)選的是,扭簧30的兩端32彼此交叉,并且第一鉤件24a和第二鉤 件22a設置在交叉的兩端32之間。因此,上旋轉齒輪24與蝸輪12—起旋轉,并且隨后第一鉤件24a擠 壓扭簧30的端部32的第一側。結果,扭簧30的直徑減小,并且由此上旋 轉齒輪24的旋轉力被轉化成彈性力。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第二鉤件22a 不受限制,即下旋轉齒輪22可以旋轉,則端部32的第二側利用扭簧30 的彈性力擠壓第二鉤件22a,從而旋轉下旋轉齒輪22。然而,如果笫二鉤 件22a受到限制,即在與下旋轉齒輪22結合的鎖扣裝置40中發(fā)生干涉, 由此下旋轉齒輪22不能旋轉,則扭簧30的直徑因上旋轉齒輪24的旋轉力
而減小,并且由此旋轉力轉換成被存儲的彈性能。此后,如果第二鉤件22a 變得不受限制,即產(chǎn)生在鎖扣裝置40中的干涉被消除,并且由此下旋轉齒 輪22可以旋轉,則扭簧30恢復。結果,端部32的第二側利用彈性力擠壓 第二鉤件22a,從而使下旋轉齒輪22旋轉。優(yōu)選的是,在鎖扣裝置40的閉鎖位置和解鎖位置中,第一鉤件24a 和第二鉤件22a保持沿扭簧30的周向確定的一定的分隔間距,由此防止鎖 扣裝置40移動。當通過i殳置在鎖殼體2的左側上的孔口 3移yV/移出閉鎖和解鎖位置 時,鎖扣裝置40插入或脫離形成在門框中的鎖口,以閉鎖或解鎖門。齒輪 42設置在鎖扣裝置40的一個后側,并且與下旋轉齒輪22結合。如圖中所示,鎖扣裝置40可以以可旋轉的方式執(zhí)行閉鎖操作,或者可 以在沿水平方向移動的同時執(zhí)行閉鎖操作。如果鎖扣裝置40包括在通過沿 水平方向移動孔口 3來執(zhí)行閉鎖操作或解鎖操作的門鎖系統(tǒng)中,則齒輪42 為齒條傳動類型。另一方面,如果鎖扣裝置40包括在通過形成在鎖殼體2 中的轉軸43支撐并且圍繞轉軸43旋轉的門鎖系統(tǒng)中,并且由此插入或脫 離鎖口以閉鎖或解鎖門,則齒輪42具有圓弧形狀的^^表面,并且接收下 旋轉齒輪22的旋轉力。這將包括在本發(fā)明的權利要求書的范圍內。優(yōu)選的是,本發(fā)明進一步包括防盜保險桿50,這樣鎖扣裝置40不能 通過反常的解鎖^作(例如通過電子鑰匙接觸操作和/或口令輸入操作), 在閉鎖位置(其中鎖扣裝置40被插入到門框的鎖口中)解鎖。防盜保險桿50包括第一桿54,其轉軸被插入旋轉銷7c,從而以可 旋轉的方式緊固,并且第一桿54朝向鎖扣裝置40的后側延伸;以及第二 桿52,其以一定的角度與第一桿54結合成整體,并且朝向上旋轉齒輪24 的前側延伸。臺階鉤46在鎖扣裝置40的后側中形成有一個臺階。第一桿54的端部 可以設置在臺階鉤46的旋轉5^上,并且當鎖扣裝置40從解鎖位置移動 至閉鎖位置時,第一桿54的端部以可接觸的方式將臺階鉤46支撐在這個 位置,從而防止鎖扣裝置40移動。第二桿52朝向旋轉齒輪24的前側延伸,并且與桿驅動凸輪26的外周 表面形成接觸。在第二桿52中,桿驅動凸輪26的外周表面和內周表面 此形成接觸,這樣第二桿52可以沿外周表面操作,從而移動第一桿54。彈簧60設置在防盜保險桿50的轉軸上,并且向左側(相對于圖2) 提供彈性力,這樣防盜保險桿50的第二桿52與桿驅動凸輪26的外周表面 形成接觸。因此,防盜保險桿50可以與桿驅動凸輪26—起旋轉。桿驅動凸輪26與設置在上旋轉齒輪24的前側的上旋轉齒輪結合成整 體并一同旋轉。桿驅動凸輪26的外周表面包括具有短旋轉直徑的第 一部分 26a和具有長旋轉直徑的第二部分26b。即相對于上旋轉齒輪24的轉軸, 第一部分26a具有短直徑,并且第二部分26b具有長直徑。優(yōu)選的是,第 一部分26a具有兩個三角形形式的傾斜表面,并且笫二部分26b具有圓弧 形狀的表面。在鎖扣裝置40位于閉鎖位置的狀態(tài)下,當鎖扣裝置40朝向解鎖位置 旋轉時,第一桿54與臺階鉤46形成接觸,這樣防止了鎖扣裝置40旋轉。 這里,第二桿52與圍繞桿驅動凸輪26的外周表面的第 一部分26a保持接 觸。相應地,當惡意的用戶試圖將鎖扣裝置40與鎖口分離,從而通過在門 框和門之間插入工具(例如,卡或驅動器)而將鎖扣裝置40移動至解鎖位 置時,鎖扣裝置40的臺階鉤46和第一桿54彼此形成接觸,從而防止鎖扣 裝置40通過不恰當?shù)姆绞揭苿?。然而,如果驅動馬達10響應正常信號旋轉,并且由此其驅動力傳遞至 上驅動齒輪24,則桿驅動齒輪26與旋轉齒輪24—起旋轉。結果,第二桿 52與桿驅動凸輪26的第二部分26b形成接觸。具有大旋轉直徑的第二部 分26b允許第二桿52與桿驅動凸輪26—起向右旋轉。結果,第一桿54 也向右移動,從而移動至第一桿54不與臺階鉤46形成接觸的位置。相應地,如果驅動馬達10在控制器的控制下旋轉從而旋轉上旋轉齒輪 24,防盜保險桿50也可以防止鎖扣裝置40移動。優(yōu)選的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門鎖系統(tǒng)進一步包括用于防止當 門打開時鎖扣裝置40向外突出的支撐部分70。支撐部分70包括本體74、支撐桿72、和操作彈簧76。傾斜部分47 形成在鎖扣裝置40的后側,以^l作支撐部分70。本體74通過旋轉銷7d沿垂直于鎖扣裝置40的旋轉方向的方向,被可 旋轉地支撐在鎖扣裝置40的下側,并且通過向外突出于或向內插入于形成
在孔口 3的下側的通孔4而旋轉。支撐桿72朝向本體74的上側延伸。當 本體74突出時,支撐桿72與設置在解鎖位置處的鎖扣裝置40的傾斜部分 47形成接觸,從而防止鎖扣裝置40旋轉。然而,當本體74旋轉時,支架 72不再與傾斜部分47形成接觸,并且由此鎖扣裝置40可以朝向鎖扣位置 旋轉。當由于插入到旋轉銷7d中的操作彈簧76而使鎖扣裝置40位于解鎖位 置時,本體74接受彈性力,從而本體74突出而穿itit孔4。在下文中,將詳細描述本發(fā)明的門鎖系統(tǒng)的操作。圖3至圖6示出了才艮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門鎖系統(tǒng),并且順序示出 了當驅動馬M轉時,因鎖扣裝置在閉鎖位置的旋轉而執(zhí)行解鎖操作的過 程。圖3示出了在閉鎖位置的門解鎖系統(tǒng)。當門鎖系統(tǒng)位于閉鎖位置時, 鎖扣裝置40旋轉,以突出于鎖殼體2的孔口3的外側(參見圖2),此夕卜, 防盜保險桿50的第4 52與桿驅動凸輪26的第一部分26a形成接觸,并 且第一桿54設置在當鎖扣裝置40旋轉時第一桿54可以與臺階鉤46形成 接觸的位置處。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口令輸出操作和/或電子鑰匙接觸操作執(zhí)行解鎖操 作。此外,控制器提供電能,以使驅動馬達10可以旋轉預定的旋轉量。圖4示出了當驅動馬iiit轉的同時執(zhí)行解鎖操作時的門鎖系統(tǒng)。參考 圖4,當驅動馬達IO的馬達軸旋轉時,蝸輪12旋轉,并且由此與之結合 的驅動齒輪14旋轉。旋轉力被傳遞至同軸地連接至驅動齒輪14的操作齒 輪16,并且由此操作齒輪16允許所結合的上旋轉齒輪24旋轉。當上旋轉 齒輪24旋轉時,下旋轉齒輪22通過扭簧30旋轉。因此,下旋轉齒輪22 的旋轉力通過所結合的齒輪22傳遞,從而順時針旋轉鎖扣裝置40。在此,桿驅動凸輪26與防盜保險桿50的上旋轉齒輪24 —起旋轉。當 相對于第二桿52的接觸點從第一部分26a移動至第二部分26b時,第二 桿52向右移動。當?shù)诙U52向右移動時,與之結合的第一桿54也向右移 動,這樣第一桿54移動至即使鎖扣裝置40旋轉第一桿54也不與臺階鉤 46形成接觸的位置。才艮據(jù)這種^M乍,在鎖扣裝置40的臺階鉤46到達臺階 鉤46可以與第一桿54形成接觸的位置之前,第一桿54移向右側,并且由
此當利用驅動馬達10的旋轉以正常的方式執(zhí)行解鎖操作時,鎖扣裝置40 可以移動,而不會被防盜保險桿50干涉。圖5示出了當驅動馬達10在圖4的狀態(tài)中進一步旋轉時的門鎖系統(tǒng)。 這里,鎖扣裝置40旋轉,而不會被防盜保險桿50的第一桿54干涉。圖6示出了當解鎖操作完成時的門鎖系統(tǒng)。 一端突出于孔口 3的外側 的鎖扣裝置40因下操作齒輪22的旋轉而向鎖殼體2的孔口 3內部旋轉, 并且位于鎖殼體2的內部。結果,解鎖^Mt完成,并且由此可以將門打開。當關閉門時,驅動馬達IO沿與門打開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轉,并且由 此鎖扣裝置40朝向鎖殼體2的孔口 3外側旋轉,并且隨后插入到鎖口中。圖7為示出了當如圖6中所示執(zhí)行門鎖系統(tǒng)的解鎖操作時,扭簧的操 作的示意圖。為方便起見,在圖7中省略了上旋轉齒輪和下旋轉齒輪,而 僅僅示出了第 一鉤件和第二鉤件。盡管第 一鉤件和第二鉤件在附圖中具有 不同的橫截面,然而本發(fā)明并不限于此。首先,參考圖7中的U),圖中示出了當門鎖系統(tǒng)的鎖扣裝置位于閉 鎖位置時的扭簧。當驅動馬達10響應諸如狀態(tài)(a)中的鑰匙接觸等信號 而旋轉時,驅動力被傳遞,從而上旋轉齒輪24旋轉。相應地,第一鉤件24a擠壓扭簧30的第一端32a,并且將旋轉力轉換 成扭簧30的彈性力。這里,由于不存在限制扭簧30的力,因此,扭簧30 通過彈性力旋轉,同時扭簧30的第二端32b擠壓第二鉤件22a。結果,如 (b)中所示,第一鉤件24a和第二鉤件22a沿相同的方向旋轉,并且下 旋轉齒輪22和上旋轉齒輪24沿相同的方向旋轉。如(c)中所示,當上旋轉齒輪24因驅動馬達IO的旋轉而旋轉至足以 解鎖鎖扣裝置40時,下旋轉齒輪22也旋轉以進行應對。在圖7中的(a)和(c)中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當鎖扣裝 置位于閉鎖位置和解鎖位置時的扭簧。首先參考圖7中的(a),在狀態(tài)(a)中,鎖扣裝置40的端部可以被 插入到鎖口中,從而鎖住門。然而,由于扭簧30的形狀在狀態(tài)(a)中不 變,因此不存在防止第一鉤件24a和第二鉤件22a在扭簧30的兩端之間略 微移動的彈性力。結果,鎖扣裝置40可以s^敞的移動。另一方面,如果第 一鉤件24a順時針旋轉過度,并且擠壓扭簧30的第二端32b,則扭簧30 通過彈性力突出以允許第二鉤件22a旋轉。然而,由于鎖扣裝置40被支撐 為與孔口 3的下端接觸,并且由此不能旋轉,因此鎖扣裝置40牢固地固定 至孔口 3的下端。即由于驅動馬達IO沿鎖扣方向過度旋轉,因此鎖扣裝置 40在閉鎖位置牢固地緊固。在圖7中的(c)中示出了在與(a)的原理相同的情況下,當鎖扣裝 置牢固地固定在解鎖位置中時的扭簧。即在鎖扣裝置40到達解鎖位置之 后,如果驅動馬達10沿解鎖方向過度地連續(xù)旋轉,則第一鉤件24a逆時針 旋轉過度,并且由此擠壓并移動扭簧30的第一端32a。在這種狀態(tài)下,盡 管第二鉤件22a試圖因扭簧30的彈性力而逆時針旋轉,然而鎖扣裝置40 不能通過支撐在鎖殼體2的內部而旋轉,并且由此通過彈性力牢固地緊固 在解鎖位置。相應地,通過允許驅動馬達IO比所要求的、適于旋轉鎖扣裝置40的 旋轉量進一步地在閉鎖位置和解鎖位置之間旋轉,鎖扣裝置40可以牢固地 緊固,而不會通過彈性力在閉鎖位置和解鎖位置之間移動,其中所述彈性 力為當?shù)?一鉤件24a和第二鉤件22a在閉鎖位置和解鎖位置之間分離時, 在扭簧30中產(chǎn)生的彈性力。圖8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當鎖扣裝置在閉鎖位置中被干涉 時的門鎖系統(tǒng)。圖9示出了圖8的扭簧的操作。參考圖8,驅動馬達10響應解鎖信號以預定的旋轉量旋轉。結果,因 驅動齒輪14和操作齒輪16而與蝸輪12 —起旋轉的上旋轉齒輪24旋轉與 蝸輪12的驅動馬達10旋轉量相對應的旋轉量。桿驅動凸輪26與上旋轉齒 輪24 —起旋轉,并且由此防盜保險桿50的第一桿54移動至第一桿54不 與鎖扣裝置40形成接觸的右側。由于下旋轉齒輪22與鎖扣裝置40的齒輪 42接合,因此下旋轉齒輪22通過鎖扣裝置40受到限制,從而不旋轉。在圖9中示出了在這種狀態(tài)下的扭簧30的^Mt。當驅動馬達10在狀 態(tài)(a)中旋轉時,上旋轉齒輪24開始逆時針旋轉,并且隨后第一鉤件24a 擠壓扭簧30的第一端32a并且通過狀態(tài)(b)逆時針旋轉。結果,第一鉤 件24a和扭簧30的第一端32a移動至(c)的位置。然而,由于因下旋轉齒輪22的限制而導致下旋轉齒輪22的第二鉤件 22a不能移動,因此第二鉤件22a保持在狀態(tài)(a)中,而不管扭簧30的
第二端32b造成的壓力如何。相應地,扭簧30將其形狀改變?yōu)槿鐖D(c) 中所示的形狀,并且通過第一鉤件24a施加的旋轉力被存儲為扭簧30的彈 性能。在這種狀態(tài)下,如果消除了鎖扣裝置40的干涉,扭簧30恢復,并且 由此扭簧30的第二端32b擠壓第二鉤件22a,從而允許下旋轉齒輪22逆 時針旋轉。結果,扭簧30變成狀態(tài)(d)的情況,并且下旋轉齒輪22旋 轉,以將鎖扣裝置40移動至解鎖位置。如果在鎖扣裝置40中發(fā)生干涉(例如,在門解鎖的同時門被拉動), 則即4吏驅動馬達10運轉,鎖扣裝置40也不能移動至解鎖位置。在這種情 況下,才艮據(jù)現(xiàn)有技術,鎖扣裝置40的干涉必須被消除,例如通過將門移動 至其原始位置,并且隨后必須通過鑰匙接觸操作等再次執(zhí)行解鎖操作。可 選的是,用戶必須等待,直到干涉消除,同時驅動馬達保持加載。作為對比,根據(jù)本發(fā)明,驅動馬達10旋轉預定的旋轉量而不管鎖扣裝 置40的干涉,并且驅動馬達10的旋轉力轉換成扭簧30的彈性能,并且由 此被存儲。此后,當鎖扣裝置40的干涉被消除時,鎖扣裝置40因扭簧30 的彈性恢復力而^皮移動至解鎖位置。結果,在驅動馬達10保持加載的同時 可以防止驅動馬達10被損壞,并且無須麻煩用戶再次執(zhí)行解鎖^Mt。類似地,在門鎖系統(tǒng)的鎖扣操作過程中,如果當鎖扣裝置40旋轉時發(fā) 生干涉,以與上^目同的方式,扭簧30將驅動馬達10的旋轉力存儲為彈 簧的彈性力,這樣,當干涉消除時,鎖扣裝置40可以自動地^Mt。圖IO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保險桿的操作。這里,為了打開 門,在門鎖系統(tǒng)被解鎖之后,通過將諸如卡9等額外的工具插入到門和門 框之間,用戶從外側旋轉鎖扣裝置40。當門鎖系統(tǒng)位于閉鎖狀態(tài)時,第二桿52在傾斜表面上與桿驅動凸輪 26形成接觸,并且第一桿54位于旋轉時第一桿54可以與臺階鉤46形成 接觸的位置處,即第一桿54設置在臺階鉤46的旋轉直徑處。相應地,如果當桿驅動凸輪26旋轉時,第二桿52試圖旋轉鎖扣裝置 40同時不移動第一桿54,則第一桿54的端部與鎖扣裝置40的臺階鉤46 形成接觸,從而,只有通過諸如電子鑰匙接觸操作等適當操作才能打開門。圖11和圖12為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門鎖系統(tǒng)的支撐部分7
的^Mt的部分視圖。參考附圖,當鎖扣裝置40位于解鎖位置時,支撐桿72與形成在鎖扣 裝置40的后側的傾斜部分47形成接觸,從而干涉鎖扣裝置40的旋轉。在 這種狀態(tài)下,如果控制器通過鑰匙接觸操作或口令輸入操作進行操作,并 且使驅動馬達40旋轉預定的旋轉量,則上旋轉齒輪24旋轉,但是下旋轉 齒輪22不以相同的方式旋轉,其中鎖扣裝置40通過干涉受到限制,并且 旋轉力存儲為扭簧30的彈性能。如果在這種狀態(tài)下門被關閉,則支撐部分70的本體74與門框形成接 觸,并且由此沿與鎖扣裝置40的旋轉方向垂直的方向(即本體74i^鎖 殼體2的內部的方向)旋轉。此外,支撐桿72與傾斜部分74分離,并且 由此移動至如圖12所示的鎖扣裝置40的旋轉不被干涉的位置。結果,當下旋轉齒輪22因扭簧30的彈力旋轉的同時,鎖扣裝置40朝 向鎖扣位置旋轉,而不發(fā)生干涉。在這種情況下,當在門打開的狀態(tài)下,通過鑰匙接觸操作或口令輸入 操作提供門鎖信號時,即使驅動馬達10旋轉預定的旋轉量,鎖扣裝置40 可以因支撐桿72而保持在解鎖位置。當門被關閉時,鎖扣裝置40與支撐 桿72分離,同時支撐部分70的本體74旋轉,并且鎖扣裝置40通過扭簧 30的彈性力朝向閉鎖位置旋轉。因此,即使當在門打開的狀態(tài)下提供了門閉鎖信號之后門被關閉時, 本發(fā)明可以防止門提前降低和關閉。因此,即使在提供了門閉鎖信號之后 用戶關閉門,門可以被閉鎖而無須額外的操作,從而改善了使用的便利性。 在門打開的狀態(tài)下,當鎖扣裝置40降低并且由此門被關閉時,支撐部分 70用作防止鎖扣裝置40被損壞的保險裝置。圖13至圖15示出了^fl據(jù)本發(fā)明實施方式的門鎖系統(tǒng)的強制打開結構 和操作。參考圖13,鎖扣裝置孔44形成在鎖扣裝置40中。轉軸43被插入到 鎖扣裝置孔44中,并且由此鎖扣裝置40可以圍繞轉軸43旋轉。根據(jù)本發(fā) 明的實施方式,通孔45形成在鎖扣裝置40的鎖扣裝置孔44的橫向側中, 并且允許臺階鉤46的外周表面41的下部(其中防盜保險桿50的第一桿 54與其接觸)與鎖扣裝置孔44的內側連接。即,通孔45沿與插入或脫離 鎖口的鎖扣裝置40的鉤部40a相對的方向延伸,并且允許臺階鉤46的下 外周表面41與鎖扣裝置孔44的內側連接。設置在通孔45中的強制打開銷 49可以強制地消除防盜保險桿50的阻斷。突起49a形成在強制打開銷49 的外周表面。接合突起49a的多個槽口 45a形成在通孔45中。由于突起 49a與槽口45a^,并且由此強制打開銷49以可移動的方式緊固,因此 強制打開銷49可以被支撐在原始位置(參見圖10)和移動位置(參見圖 14 )。圖13示出了當門鎖系統(tǒng)處于正常IMt狀態(tài)時的強制打開銷49。在強 制打開銷49中,設置在鎖扣裝置孔44的內部的第一端49b向鎖扣裝置孔 44的內部突出,并且第二端49c與鎖扣裝置40的后外周表面平行。強制 打開銷49的第二端49c具有適當?shù)拈L度,以當?shù)谝欢?9b被沿外周表面 41的方向推動時,第二端49c推動防盜保險桿50的第一桿54,以移出臺 階鉤46的旋轉*圣。當門鎖系統(tǒng)在常規(guī)狀態(tài)中^Mt時,如圖13所示,強制打開銷49的第 二端49c不從外周表面41突出,從而不影響鎖扣裝置40和防盜保險桿50 的操作。然而,當利用門鎖系統(tǒng)時,由于失去鑰匙或口令,或者由于電路故障 不可能進行常規(guī)操作時,門鎖系統(tǒng)可以通過IMt強制打開銷49而以強制的 方式打開。再參考圖1和圖2,在門鎖系統(tǒng)中,前蓋l的鑰7^接觸部分la與鎖扣 裝置孔44位于同一直線。結果,用戶可以發(fā)現(xiàn)鎖扣裝置孔44的正確位置, 而無須4吏用額外的指示。如果門鎖系統(tǒng)需要以強制的方式打開,則用戶利 用鉆孔機在前蓋1的鑰匙接觸部la中制造孔。通過所述孔,用戶可以將驅 動器80插入到鎖扣裝置孔44中。這里,驅動裝置80可以被插入到鎖扣裝 置孔44的上部,即指向前蓋1且其橫向側包括通孔45的部分。圖14示出了在鑰匙接觸部分la中形成有孔且驅動器插入所述孔中的 狀態(tài)。當驅動器80被插入時,驅動器80的橫向側與強制打開銷49的第一 端49b形成接觸,并且由此向鎖扣裝置孔44內突出的強制打開銷49被朝 向外周表面41推出。結果,強制打開銷49的第二端49c將防盜保險桿50 的第一桿54推出鎖扣裝置40的臺階鉤46的旋轉路徑。位于鎖扣裝置孔 44的中心的十字 形孔為驅動器孔,驅動器80的前端插入所述驅動器孔。
當用戶保持和旋轉驅動器80時,鎖扣裝置40如圖15所示的旋轉,而 不與防盜保險桿50形成接觸。相應地,用戶可以用強制的方式打開門鎖系 統(tǒng)。在門鎖系統(tǒng)的強制打開結構,門可以用強制的方式在特定的位置打開, 從而使損壞最小化。此外,由于當門被強制打開時,可以通過檢測所發(fā)生 的一定的沖擊或IMt而產(chǎn)生才艮警音,因此可以僅僅允許業(yè)主或授權用戶以 強制方式打開門。這樣,可以使由于鑰匙丟失或口令丟失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 和時間損失最小化。盡管已經(jīng)描述了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然而本發(fā)明不限于這些實 施方式,而是可以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所附權利要求書、詳細的說明書和附 圖的范圍的情況下進行各種形式的4務改。因此,顯然這些修改屬于本發(fā)明 的范圍。工業(yè)應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門鎖系統(tǒng),即使當發(fā)生干涉時(例如當執(zhí)行閉鎖和解 鎖操作時鎖扣裝置卡塞的情況下),驅動馬達可以旋轉預定的旋轉量。因 此,可以防止驅動馬達過熱、損壞或故障。此外,可以防止損壞用于操作 驅動馬達的控制器。此外,驅動馬達無須操作兩次,從而降低了電池消耗。此外,本發(fā)明的門鎖系統(tǒng)可以具有保險閉鎖功能,其能夠防止不通 過正常的解鎖操作而通過將鎖扣裝置與鎖口分離將門惡意地打開,從而提 高了產(chǎn)品的可靠性。此外,用于本發(fā)明的門鎖系統(tǒng)的保險裝置可以防止在門打開的狀態(tài) 下,當通過降低鎖扣裝置而關閉門時,門鎖被損壞。此外,在本發(fā)明中,當門鎖系統(tǒng)在鑰匙丟失、口令丟失或故障的情 況下必須被打開時,門鎖系統(tǒng)可以用強制的方式打開,同時使門鎖系統(tǒng)的 損壞最小化。
權利要求
1.一種門鎖系統(tǒng),包括驅動馬達,其設置在鎖殼體的內部,并且在馬達軸的端部具有齒輪,并且所述驅動馬達響應門閉鎖信號和門解鎖信號,分別以預定的旋轉量順時針旋轉和逆時針旋轉;鎖扣裝置,其一側接合有齒輪,并且通過接受驅動馬達的驅動力,在門閉鎖位置和門解鎖位置之間移動而穿過形成在所述鎖殼體的一側上的孔口;以及旋轉齒輪組,包括上旋轉齒輪,其設置在驅動馬達和鎖扣裝置之間,并且通過接受馬達軸齒輪的旋轉力與馬達軸齒輪一起旋轉;下旋轉齒輪,其設置在上旋轉齒輪的下部,并且在旋轉時使得鎖扣裝置的齒輪旋轉;以及扭簧,其設置在上旋轉齒輪和下旋轉齒輪之間,并且將上旋轉齒輪的旋轉力轉化成要傳遞至下旋轉齒輪的、作為下旋轉齒輪的旋轉力的彈簧的彈性力,并且由此即使當鎖扣裝置中發(fā)生阻斷的情況下,也允許所述驅動馬達能夠以預定的旋轉量旋轉。
2.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門鎖系統(tǒng),其中,所述鎖扣裝置以可旋轉 的方式圍繞形成在鎖殼體中的轉軸緊固,所述齒輪具有圓弧形的^表 面,這樣下旋轉齒輪的旋轉能夠被傳遞,并且由于下旋轉齒輪的旋轉, 鎖扣裝置在門閉鎖位置和門解鎖位置之間旋轉。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門鎖系統(tǒng),其中,第一鉤件和第二鉤 件分別從上旋轉齒輪的下表面和下旋轉齒輪的上表面伸出,所述第一鉤 件和所述第二鉤件設置在扭簧的兩端之間,并且如果由于在上旋轉齒輪 旋轉的同時所述扭簧的第二端被第 一鉤件擠壓而產(chǎn)生的彈性力導致扭 簧的一端擠壓第二鉤件,則下旋轉齒輪旋轉。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門鎖系統(tǒng),其中,所述扭簧的兩端以彼此 交叉的方式延伸。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門鎖系統(tǒng),其中,所述驅動馬達的旋轉量 超過下旋轉齒輪的適當?shù)男D范圍,這樣能夠防止當鎖扣裝置位于門閉 鎖位置或門解鎖位置時,鎖扣裝置由于與第 一鉤件和第二鉤件之間的分 離距離相對應的扭簧的彈性力而移動。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門鎖系統(tǒng),其中,在鎖扣裝置的后側形成有具有一個臺階的臺階鉤,其中所述 門鎖系統(tǒng)進一步包括桿驅動凸輪,其以整體的方式形成在上旋轉齒輪的上側中,并且包 括具有短旋轉直徑的第 一部分和具有長旋轉直徑的第二部分;保險桿,其包括第一桿,其以可旋轉的方式圍繞形成在鎖殼體的 內部的旋轉軸緊固,并且所述第一桿的一端能夠位于臺階鉤的旋轉# 上;以及第二桿,其與所述第一桿結合成整體,并且以與桿驅動凸輪的 外周表面接觸的方式延伸,這樣,當桿驅動凸輪旋轉且接觸位置從第一 位置變化至第二位置、并且由此第一桿自臺階鉤的旋轉路徑移動時,所 述第一桿不干涉從門閉鎖位置移動至門解鎖位置的解鎖裝置的旋轉;以 及彈簧,其提供適用于所述第二桿與所述桿驅動凸輪的外周表面形成 接觸的彈性力,這樣,保險桿的操作能夠與桿驅動凸輪的旋轉相關。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門鎖系統(tǒng),其中,所述桿驅動凸輪的第一 部分具有三角形形式的兩個傾斜的表面,并且所述第二部分具有圓弧形 狀的表面,這樣當鎖扣裝置位于閉鎖狀態(tài)時,所述第二桿的內表面與桿 驅動凸輪的傾斜部分形成接觸,并且第二桿的內表面與桿驅動凸輪的圓 弧位置形成接觸,同時桿驅動凸輪與上旋轉齒輪一起旋轉。
8.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門鎖系統(tǒng),其中,在^旋轉軸的旋轉中心形成有鎖扣裝置孔,其中,在所述鎖扣裝置孔的橫向側中形成有通孔,并且所述通孔允 許臺階鉤的下部的外周表面與鎖扣裝置孔的內側連接,其中當鎖扣裝置 位于閉鎖位置時,保險桿的第一桿鄰接臺階鉤的下部的外周表面,并且其中,所述通孔具有強制打開銷,其第一端向鎖扣裝置孔的內部突出,并且所述強制打開銷具有適當?shù)拈L度,以當所述第一端被沿外周表 面的方向推動時,使得第二端推動保險桿的第一桿,從而移出臺階鉤的 旋轉躲。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門鎖系統(tǒng),其中,所述鎖扣裝置孔與包括 在前蓋中的鑰匙接觸部分位于同 一直線上。
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門鎖系統(tǒng),其中,驅動器能夠穿過通過 對鑰匙接觸部分鉆孔形成的孔而插入到所述鎖扣裝置孔,當驅動器被插 入到鎖扣裝置孔中時,所述強制打開銷沿外周表面的方向移動,并且所 述鎖扣裝置能夠隨著驅動器的旋轉一起旋轉。
11. 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門鎖系統(tǒng),其中,在所述強制打開銷的 外周表面上形成有突起,并且多個槽口沿延伸方向形成在所述通孔中, 這樣,由于與突^^相結合,因此能夠將所述強制打開銷支撐在原始位置 和移動位置。
12. 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門鎖系統(tǒng),其中,在所述鎖扣裝置的后側中形成有傾斜部分,并且 其中,所述門鎖系統(tǒng)進一步包括支撐桿,其從本體向上延伸,并且當本體突出時,所述支撐桿在解 鎖位置中與鎖扣裝置的傾斜部分形成接觸;以及支撐部分,其具有用于提供彈性力的操作彈簧,這樣,當所述鎖扣 裝置位于解鎖位置中時,所述本體突出而穿過通孔。
13.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門鎖系統(tǒng),進一步包括驅動齒輪,其與所述馬達軸齒輪結合;以及操作齒輪,其同軸地連接至所述驅動齒輪,與所述驅動齒輪一起旋 轉,并且與所述馬達軸齒i^接合,其中所述上旋轉齒輪能夠隨著所述馬達軸齒輪的旋轉一起旋轉。
全文摘要
提供一種用于閉鎖和解鎖門的門鎖系統(tǒng),其通過將驅動馬達的旋轉力通過扭簧傳遞至鎖扣裝置,使得即使在執(zhí)行閉鎖和解鎖操作的同時鎖扣裝置中發(fā)生干涉的情況下,也能夠確保驅動馬達正常的操作。門鎖系統(tǒng)包括驅動馬達,其響應門閉鎖信號和門解鎖信號,分別以預定的旋轉量順時針旋轉和逆時針旋轉;鎖扣裝置,其在通過接受驅動馬達的驅動力旋轉的同時,閉鎖門并解鎖門;以及旋轉齒輪組,其具有設置在驅動馬達和鎖扣裝置之間且傳遞旋轉力的上旋轉齒輪、下旋轉齒輪以及扭簧。
文檔編號E05B49/00GK101151433SQ200680010288
公開日2008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06年4月4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4月4日
發(fā)明者金甲植 申請人:尤派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