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遙控式自動車庫門門鎖拉繩防鉤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遙控式自動車庫門門鎖拉繩 防鉤裝置。二、 背景技術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擁有汽車的數(shù)量越來越 多,在住宅區(qū)內(nèi)建的能夠存放單臺汽車的封閉式汽車車庫擁 有量不斷增加。這種封閉式汽車車庫所用的車庫門,開關時 是由遙控器控制著電動機,電動機運轉帶動鏈條移動,通過 固定在鏈條端部的卡臺,帶動與車庫門連接的支架移動使車 庫門起落開關的。停電時,用專用鑰匙打開備用鎖,抽動與 備用鎖中的鎖簧相連的拉繩,使拉繩的另一端連接的卡簧脫 離卡臺,再向上搬動車庫門使之向上移動,同樣使車庫門開 啟。此種車庫門的拉繩裸露在外,盜賊用鐵線從門與地面接觸的縫隙處伸入,鉤動拉繩既可將門抬起打開把車盜走,使 車庫門失去防盜作用。三、 發(fā)明內(nèi)容為了解決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 種就是用鐵線鉤動拉繩也無法將門打開的遙控式自動車庫 門門鎖拉繩防鉤裝置。
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遙控式自 動車庫門門鎖拉繩防鉤裝置主要由上護管、下護管和鎖盒組成;受力后不變形的上護管的端部固連有受力后只能略有彎 曲的下護管,上護管靠卡子卡在支架上,下護管的另一端固連在車庫門內(nèi)備用鎖的鎖盒上;上、下護管內(nèi)有一端與備用鎖鎖盒內(nèi)的鎖簧固連,另一端與卡簧盒內(nèi)的卡簧固連的拉繩。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 拉繩的外面罩有受力后不變形或者略有變形的護管,使拉繩 隱蔽在護管內(nèi),盜賊用鐵線從門與地面接觸的縫隙處伸入 時,根本鉤不動拉繩,所以無法把門打開將車盜走,使車庫門起到很好的防盜作用。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安裝方便, 應用效果好。四、
圖1為本實用新型遙控式自動車庫門門鎖拉繩防鉤裝置 的連接結構圖。五具體實施方式
在附圖中,本實用新型遙控式自動車庫門門鎖拉繩防鉤 裝置主要由上護管、下護管和鎖盒組成;受力后不變形的上 護管5的端部固連有受力后只能略有彎曲的下護管9,上護 管5靠卡子卡在與車庫門11固連的支架12上,支架12的 另一端與卡簧盒內(nèi)的卡簧固連,下護管9的另一端固連在車
庫門11內(nèi)備用鎖的鎖盒10上;上、下護管9內(nèi)有一端與備用鎖鎖盒10內(nèi)的鎖簧固連,另一端與卡簧盒2內(nèi)的卡簧固 連的拉繩??ɑ珊?內(nèi)裝有卡簧與卡臺,卡簧盒2安裝在鏈 條防護槽l內(nèi)的鏈條的端部。所述的拉繩由上拉繩3和下拉繩8構成,上拉繩3的端 部固定有中心帶孔的卡板7,另一端與卡簧盒2內(nèi)的卡簧固 連,下拉繩8穿過卡板7的中心孔端部固定有卡頭6,卡頭 6上固連有回位彈簧4,回位彈簧4的另一端固連在上護管5 上,下拉繩8的另一端與備用鎖鎖盒10內(nèi)的鎖簧固連。該 結構的應用原理是當用專用鑰匙開車庫門時,打開備用鎖 后,抽動鎖簧到車庫門外,帶動下拉繩8端部的卡頭6貼緊 卡板7,卡板7移動使上拉繩3帶動卡簧脫離卡臺,再向上 搬動車庫門使之向上移動,使車庫門開啟。鎖簧靠回位彈簧 4回位,通常回位距離為10 cm左右。
權利要求1、一種遙控式自動車庫門門鎖拉繩防鉤裝置,主要由上護管、下護管和鎖盒組成;其特征在于受力后不變形的上護管(5)的端部固連有受力后只能略有彎曲的下護管(9),上護管(5)靠卡子卡在支架(12)上,下護管(9)的另一端固連在車庫門(11)內(nèi)備用鎖的鎖盒(10)上;上、下護管(5、9)內(nèi)有一端與備用鎖鎖簧固連,另一端與卡簧盒(2)內(nèi)的卡簧固連的拉繩。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遙控式自動車庫門門鎖拉繩防 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繩由上拉繩(3)和下拉繩(8)構成,上拉繩(3)的端部固定有中心帶孔的卡板(7), 另一端與卡簧盒(2)內(nèi)的卡簧固連,下拉繩(8)穿過卡板(7)的中心孔端部固定有卡頭(6),卡頭(6)上固連有回 位彈簧(4),回位彈簧(4)的另一端固連在上護管(5)上, 下拉繩(8)的另一端與備用鎖鎖盒(10)內(nèi)的鎖簧固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遙控式自動車庫門門鎖拉繩防鉤裝置,該裝置的結構特征是受力后不變形的上護管5的端部固連有受力后只能略有彎曲的下護管9,上護管5靠卡子卡在支架12上,下護管9的另一端固連在門11內(nèi)備用鎖的鎖盒10上;上、下護管9內(nèi)有一端與備用鎖鎖簧固連,另一端與卡簧盒2內(nèi)的卡簧固連的拉繩。由于拉繩隱蔽在護管內(nèi),盜賊用鐵線根本鉤不動拉繩,無法把門打開將車盜走,使車庫門起到很好的防盜作用。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安裝方便,應用效果好。
文檔編號E05B53/00GK201024774SQ20072014249
公開日2008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07年4月6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4月6日
發(fā)明者劉松林 申請人:劉松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