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座椅托盤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戶外休閑裝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座椅托盤。一種座椅托盤,包括托盤本體;該座椅托盤還包括上固定基座和下固定基座;上固定基座包括萬向連接座和固定底座,萬向連接座設置在固定底座上,萬向連接座設置有鎖緊萬向連接座萬向轉動的鎖緊構件,所述托盤本體固定或可拆裝安裝在所述萬向連接座上;所述的上固定基座的固定底座和下固定基座之間設置有夾持口,并在固定底座和/或下固定基座上設置有將被夾持物件鎖緊在夾持口內的鎖緊裝置。本發(fā)明通過夾持口可將座椅托盤固定在座椅上,通過萬向連接座托盤可多個角度調節(jié),提高了使用的方便性。另外采用同一托盤可以在不同的座椅上使用,大大提高座椅托盤的通用性和攜帶方便性。
【專利說明】
_種座椅托盤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戶外休閑裝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座椅托盤。
【背景技術】
[0002]戶外休閑中,人們多喜歡躺臥在休閑座椅上看書、聊天;同時,在休閑中經(jīng)常會攜帶諸如手機、飲料等物品。這些物品多放置在座椅旁側的托盤上,但現(xiàn)有的托盤均是固定安裝在座椅上、功能都非常單一,且不能被充分利用。此外,托盤安裝的座椅多為折疊座椅,在使用時還考慮折疊后的收放問題,經(jīng)常會造成折疊椅厚度較大而占用較多空間。
【發(fā)明內容】
[0003]為解決現(xiàn)有的座椅托盤固定安裝在座椅上而不能充分利用、折疊座椅還會造成占用空間較大的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座椅托盤。
[0004]為了實現(xiàn)上述的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了以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座椅托盤,包括托盤本體;該座椅托盤還包括上固定基座和下固定基座;上固定基座包括萬向連接座和固定底座,萬向連接座設置在固定底座上,萬向連接座設置有鎖緊萬向連接座萬向轉動的鎖緊構件,所述托盤本體固定或可拆裝安裝在所述萬向連接座上;所述的上固定基座的固定底座和下固定基座之間設置有夾持口,并在固定底座和/或下固定基座上設置有將被夾持物件鎖緊在夾持口內的鎖緊裝置。
[0005]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的萬向連接座包括第一轉軸、第一旋轉配合部、第二轉軸和第二旋轉配合部,第一旋轉配合部采用夾角結構(夾角優(yōu)選為60?120°,最優(yōu)選為90° );第一轉軸的一端與固定底座相固定連接,所述的第一轉軸的另一端設置在第一旋轉配合部的一端,第一旋轉配合部可繞第一轉軸軸端旋轉,并在第一轉軸和第一旋轉配合部之間設置有第一鎖緊裝置;所述的第二轉軸設置在第一旋轉配合部的另一端,第二旋轉配合部可繞第二轉軸軸端旋轉,所述第二旋轉配合部和所述第二轉軸之間設置有第二鎖緊裝置;所述托盤本體安裝在所述第二旋轉配合部上。上述的結構采用兩個具有一定夾角的旋轉連接方式以及相應的鎖緊裝置,可將卡接到座椅骨架上的托盤本體在各個角度調整,提高其對不同結構座椅的適用性。
[0006]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的第一旋轉配合部與固定底座相連接,第一旋轉配合部上設置有第一軸孔,所述的第一轉軸設置在第一軸孔內;第一轉軸包括第一轉軸本體、解鎖按鍵和第一彈性部件,所述第一轉軸本體固定安裝在所述固定底座上;所述解鎖按鍵設置在第一轉軸本體上并只能沿軸向相對于所述第一轉軸本體滑動,第一彈性部件設置在所述第一轉軸本體和所述解鎖按鍵之間為所述解鎖按鍵提供預張力;所述解鎖按鍵的自由端具有按壓部和位于所述按壓部下側并周向分布的多個第一卡齒;所述的按壓部凸出第一軸孔設置,所述的第一卡齒限定在第一軸孔的端部內圈,第一軸孔的端部內圈設置有與所述第一卡齒卡合的多個第—^槽,并在按壓部下壓時,所述第—齒與第—槽脫離卡合,第一旋轉配合部可在意第一轉軸上旋轉。上述的結構提供了一種第一轉軸與第一旋轉配合部的結構,實現(xiàn)了兩者的良好鎖緊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0007]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固定底座的上端部設置有安裝孔,安裝孔的內圈設有卡圈,卡圈沿周向均勻設置有弧度凹口,所述的第一旋轉配合部的連接端部外圈設有卡環(huán),卡環(huán)為沿外圈均勻設置弧形凸臺,弧形凸臺扣在卡圈上,并且所述的弧形凸臺的弧度小于等于弧度凹口的弧度。上述的結構提供了固定底座與第一旋轉配合部的快速安裝。
[0008]作為進一步改進,第一轉軸本體的外圈軸向設置有多條第一導向條,所述的解鎖按鍵端部設置有軸孔,軸孔內圈軸向設置多條第一導向槽,第一導向條設置在第一導向槽內。上述的結構提供了解鎖按鍵沿軸向相對于第一轉軸本體滑動的一種方式,對于所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第一導向條和第一導向槽的設置位置是可以相互替換的。當然如果采用其他的方式也可以實現(xiàn)按鍵沿軸向相對于第一轉軸本體滑動。
[0009]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的第二轉軸包括第二轉軸本體、限位部件和第二彈性部件,第二轉軸本體的一端與第一旋轉配合部固定連接,第二旋轉配合部上設置有第二軸孔,所述的第二轉軸本體設置在第二軸孔內,所述的第二彈性部件設置在所述的第二旋轉配合部和所述第二轉軸本體之間;限位部件穿過第二軸孔與所述的第二轉軸本體固定連接,在第二軸孔的內圈周向設置有多個第二卡槽,所述的限位部件的外側設置有限位凸環(huán),限位凸環(huán)與環(huán)形凸環(huán)相抵,限位凸環(huán)的外側限位部件的外圈周向周向設置有與第二卡槽相卡接的多個第二卡齒,在第二旋轉配合部下壓的時候,第二卡槽與第二卡齒脫離卡接,第二旋轉配合部可在第二轉軸上旋轉。上述的一種第二轉軸與第二旋轉配合部的結構,實現(xiàn)了兩者的良好鎖緊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0010]作為再進一步改進,所述的限位部件的中部設置有軸部,第二軸孔的內圈設置有環(huán)形凸環(huán),軸部與環(huán)形凸環(huán)的外圈相配合;或者,第二軸孔的內圈周向設置有多條限位條,軸部與多條限位條構成的外圈相配合。通過軸部與外圈的設置,提高了限位部件在第二轉軸本體運動的穩(wěn)定性。
[0011]作為再進一步改進,所述的限位部件的外圈軸向設置有多條導向條,所述的環(huán)形凸環(huán)的內圈軸向設置有多條導向槽,導向條設置在導向槽內。當然,上述的第二導向條和第二導向槽的設置位置是可以相互替換的。該結構避免了限位部件自身的旋轉。
[0012]在本發(fā)明中,第一轉軸與第一旋轉配合部的結構、第二轉軸與第二旋轉配合部的結構這兩者是可以互相替換的,這也正說明了本發(fā)明的轉軸與旋轉配合部之間的結構并不是唯一的,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在本發(fā)明中結合座椅托盤的使用習慣,提供了兩者方式,具有顯著的便利性和可靠性。
[0013]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的第二旋轉配合部上部設置有燕尾榫和限位口,所述托盤本體下部設置有與燕尾榫相匹配的燕尾槽,并設置與限位口相匹配的限位凸起。
[0014]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的托盤本體上具有杯托和條形插槽,所述杯托分為開孔型杯托和槽型杯托;所述托盤本體側面具有與所述開孔型杯托導通的開口槽。
[0015]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固定底座和所述下固定基座一端通過旋轉軸鉸接,另一端相互鎖緊。
[0016]作為再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固定底座和所述下固定基座的另一端分別設置有鉸接安裝的螺桿和容納所述螺桿的孔型槽;所述螺桿自由端具有擰緊把手;所述擰緊把手截面尺寸大于所述孔型槽的截面尺寸,并與所述螺桿螺紋配合。上述的結構提供了一種將被夾持物件鎖緊在夾持口內的鎖緊裝置。但是將被夾持物件鎖緊在夾持口內的鎖緊裝置的結構是很多的,比如還有通過彈簧壓緊,或者固定底座和所述下固定基座兩端都通過螺桿鎖緊。
[0017]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固定底座和下固定基座在夾持口的位置分別設置有夾持部,夾持部的內壁設置有彈性緩沖層,夾持部的外側設置固定桿,并在固定底座和下固定基座上設置有固定孔,所述的固定桿插設在固定孔。
[0018]本發(fā)明需要使用托盤時,通過夾持口可將座椅托盤固定在座椅上,通過萬向連接座托盤可多個角度調節(jié),提高了使用的方便性。特別是在托盤本體可拆裝安裝在所述萬向連接座上時,采用同一托盤可以在不同的座椅上使用,只要該座椅安裝本發(fā)明的上固定基座和下固定基座即可,大大提高座椅托盤的通用性和攜帶方便性。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本發(fā)明座椅托盤【具體實施方式】一角度結構示意圖。
[0020]圖2為本發(fā)明座椅托盤【具體實施方式】另一角度結構示意圖。
[0021]圖3為本發(fā)明座椅托盤【具體實施方式】的爆炸視圖。
[0022]圖4為本發(fā)明座椅托盤【具體實施方式】中的第一旋轉配合部截面圖。
[0023]圖5為本發(fā)明座椅托盤【具體實施方式】中的第二旋轉配合部截面圖。
[0024]其中:1-托盤本體、11-手機插槽、12-開孔型杯托、13-槽型杯托、14-開口槽、2_上固定基座、3-下固定基座、4-夾持口、5-第一轉軸、51-第一轉軸本體、52-解鎖按鍵、53-第一彈性部件、54-按壓部、55-第一卡齒、6-第一旋轉配合部、61-第一卡槽、7-第二轉軸、71-第二轉軸本體、72-限位部件、73-第二彈性部件、74-第二卡齒、8-第二旋轉配合部、81-第二卡槽、9-螺桿、10-孔型槽、101-擰緊把手。
【具體實施方式】
[0025]為使本領域技術人員更好的理解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26]圖1為本發(fā)明座椅托盤【具體實施方式】一角度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fā)明座椅托盤【具體實施方式】另一角度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fā)明座椅托盤【具體實施方式】的爆炸視圖。可看出本發(fā)明一實施方式中的座椅托盤包括托盤本體1、上固定基座2和下固定基座3;上固定基座2包括萬向連接座和固定底座,萬向連接座設置在固定底座上,萬向連接座設置有鎖緊萬向連接座萬向轉動的鎖緊構件,所述托盤本體I固定或可拆裝安裝在所述萬向連接座上;所述的固定底座和下固定基座3內部均內凹結構,當二者扣合在一起時可形成夾持座椅骨架的夾持口 4,并在固定底座和/或下固定基座3上設置有將被夾持物件鎖緊在夾持孔4內的鎖緊裝置。戶外使用時,利用上固定基座2和下固定基座3之間的夾持口4可將整個托盤本體I固定在座椅上。
[0027]由于被夾持座椅的座椅骨架的角度各異,將座椅托盤安裝于座椅骨架上后托盤本體I可能并不能保持水平、位置也可能受到限制。為實現(xiàn)托盤本體I調整,在本發(fā)明一【具體實施方式】中,固定底座和托盤本體I之間還設置相應的萬向連接座。具體的,所述的萬向連接座包括第一轉軸5、第一旋轉配合部6、第二轉軸7和第二旋轉配合部8,第一旋轉配合部6采用直角結構;第一轉軸5的一端與固定底座相固定連接,所述的第一轉軸5的另一端設置在第一旋轉配合部6的直角一端,第一旋轉配合部6可繞第一轉軸5軸端旋轉,并在第一轉軸5和第一旋轉配合部6之間設置有第一鎖緊裝置;所述的第二轉軸7設置在第一旋轉配合部6的直角另一端,第二旋轉配合部8可繞第二轉軸7軸端旋轉,所述第二旋轉配合部8和所述第二轉軸7之間設置有第二鎖緊裝置;所述托盤本體I安裝在所述第二旋轉配合部8上。
[0028]如圖3、圖4和圖5,在本發(fā)明一【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旋轉配合部6與固定底座相連接,所述的固定底座的上端部設置有安裝孔,安裝孔的內圈設有卡圈,卡圈沿周向均勻設置有弧度凹口,所述的第一旋轉配合部6的連接端部外圈設有卡環(huán),卡環(huán)為沿外圈均勻設置弧形凸臺,弧形凸臺扣在卡圈上,并且所述的弧形凸臺的弧度小于等于弧度凹口的弧度。在第一旋轉配合部6上設置有第一軸孔,所述的第一轉軸5設置在第一軸孔內;第一轉軸5包括第一轉軸本體51、解鎖按鍵52和第一彈性部件53,所述第一轉軸本體51固定安裝在所述固定底座上;所述解鎖按鍵52設置在第一轉軸本體51上并只能沿軸向相對于所述第一轉軸本體51滑動,第一轉軸本體51的外圈軸向設置有多條第一導向條,所述的解鎖按鍵52端部設置有軸孔,軸孔內圈軸向設置多條第一導向槽,第一導向條設置在第一導向槽內。所述的第一彈性部件53設置在所述第一轉軸本體51和所述解鎖按鍵52之間為所述解鎖按鍵52提供預張力。所述解鎖按鍵52的自由端具有按壓部54和位于所述按壓部54下側并周向分布的多個第一卡齒55。所述的按壓部54凸出第一軸孔設置,所述的第一卡齒55限定在第一軸孔的端部內圈,第一軸孔的端部內圈設置有與所述第一卡齒55卡合的多個第一卡槽61,并在按壓部54下壓時,所述第--^齒55與第--^槽61脫離卡合,第一旋轉配合部6可在意第一轉軸5上旋轉。
[0029]另外,如圖3、圖4和圖5,所述的第二轉軸7包括第二轉軸本體71、限位部件72和第二彈性部件73,第二轉軸本體71的一端與第一旋轉配合部6固定連接,第二旋轉配合部8上設置有第二軸孔,所述的第二轉軸本體71設置在第二軸孔內,所述的第二彈性部件73設置在所述的第二旋轉配合部8和所述第二轉軸本體71之間。限位部件72穿過第二軸孔與所述的第二轉軸本體71固定連接,在第二軸孔的內圈周向設置有多個第二卡槽81,所述的限位部件72的外側設置有限位凸環(huán),限位凸環(huán)與環(huán)形凸環(huán)相抵,限位凸環(huán)的外側限位部件72的外圈周向周向設置有與第二卡槽81相卡接的多個第二卡齒74,在第二旋轉配合部8下壓的時候,第二卡槽81與第二卡齒74脫離卡接,第二旋轉配合部8可在第二轉軸7上旋轉。如圖5所示,限位部件72的中部設置有軸部,第二軸孔的內圈周向設置有多條限位條,軸部與多條限位條構成的外圈相配合。所述的限位部件72的外圈軸向設置有多條第二導向槽,所述的第二轉軸本體71設置有軸孔,軸孔內圈軸向設置多條第二導向條,第二導向條設置在第二導向槽內。
[0030]如此,正常情況下第一彈性部件53處于壓縮狀態(tài),使解鎖按鍵52上的按壓部54插入到第一旋轉配合部6的端部通孔中,并使第--^齒55和第--^槽61相互卡接而使第一旋轉配合部6不能繞第一轉軸5旋轉;而需要旋轉時,按壓按壓部54繼續(xù)擠壓第一彈性部件53、使得第一卡槽61和第一卡齒55的之間解開配合,就可轉動第一旋轉配合部6;同樣的,在正常情況下第二彈性部件73處于壓縮狀態(tài),第二旋轉配合部8的第二卡槽81和限位部件72的第二卡齒74配合、使第二旋轉配合部8不能轉動;當需要調整托盤本體I時,推動第二旋轉配合部8向第二轉軸本體71移動、使第二卡齒74和第二卡槽81解開配合,轉動第二旋轉配合部8即可。[0031 ]在具體應用中,第一彈性部件53和第二彈性部件73均可為壓簧,也可為其他類型的可提供彈性回復力的彈性部件。以上所說的第一轉軸5和第一旋轉配合部6、第二轉軸7和第二旋轉配合部8均采用卡槽和卡齒配合的卡接連接方式,在其他具體實施中也可采用其他類型的卡接固定方式相應地也可不采用彈性部件;當然,在其他具體實施中也可不采用卡接連接方式,而是采用諸如摩擦固定的連接方式。
[0032]如圖3,本發(fā)明【具體實施方式】中,托盤本體I和第二旋轉配合部8可為可拆卸式結構。附圖所示的【具體實施方式】中,托盤本體I和第二旋轉配合部8采用了可拆卸連接方式,便于托盤本體I的更換和攜帶,適用各種應用場合。具體的,托盤本體I下側可設置燕尾槽和限位凸起,第二旋轉配合部8設置相應的配合部;當然,也可將燕尾槽和限位凸起設置在第二旋轉配合部8上。
[0033 ]另外,從圖1和圖2,另外,從圖1和圖2,托盤本體上設置瓶托13、杯托12和條形插槽11,條形插槽11位于燕尾槽外側的上部,瓶托13為設置在托盤本體上圓柱形凹口,所述的圓柱形凹口的底部設置有第二通孔。杯托12設置在托盤本體上圓錐形凹口,圓錐形凹口底部設置第一通孔,圓錐形凹口的側壁連接設置有條形通槽14,所述的條形通槽14在托盤本體平面上呈“L”形。條形通槽14內端與第一通孔相通,所述的托盤本體的內側削去一角,所述的條形通槽14外端延伸至削去一角的邊緣中部。本發(fā)明【具體實施方式】中的托盤本體I上具有瓶托和手機插槽11,便于放置水瓶、手機。杯托12便于高腳杯等玻璃杯的放置。
[0034]如附圖1-3,在本發(fā)明【具體實施方式】中,固定底座和下固定基座3的卡接連接方式可如下:在固定底座上具有鉸接連接的螺桿9,螺桿9上具有螺紋;在下固定基座3的側面具有孔型槽10;孔型槽10沿著螺桿9的旋轉平面設置;當上固定基座2和下固定基座3靠近后,螺桿9可卡入孔型槽10。在螺桿9的自由端還具有擰緊把手101,擰緊把手101和螺桿9螺紋配合且截面尺寸大于孔型槽10的截面尺寸;旋轉擰緊把手101使其繞螺桿9轉動并抵緊下固定基座3的底面就可使得固定底座和下固定基座3之間夾緊固定,形成前述的夾持口 4。從附圖可看出,固定底座和下固定基座3均設置孔型槽10,方便各種情況下卡接螺桿9。當然,螺桿9也可鉸接在下固定基座3上,而將孔型槽10僅設置在固定底座上。此外,本發(fā)明所說的卡接固定方式并不僅局限于以上結構的卡接固定,也可為其他類型的卡接固定。
[0035]本發(fā)明【具體實施方式】中,當然為了適應不同的被夾持物件,所述的固定底座和下固定基座3在夾持口 4的位置分別設置有夾持部,夾持部的內壁設置有彈性緩沖層,夾持部的外側設置固定桿,并在固定底座和下固定基座3上設置有固定孔,所述的固定桿插設在固定孔。這樣一方面彈性緩沖層可以通過摩擦力將座椅托盤固定緊,更好地和座椅骨架貼合。另外也可以通過更換夾持部,通過不同尺寸的夾持部來適用不同的夾持物件。當然,即使不設置夾持部,只要夾持口 4的尺寸和座椅骨架尺寸匹配就可保證托盤穩(wěn)定地固定在座椅上。
[0036]以上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座椅托盤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發(fā)明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發(fā)明的核心思想,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原理的情況下,還可對本發(fā)明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座椅托盤,包括托盤本體(I);其特征在于:該座椅托盤還包括上固定基座(2)和下固定基座(3);上固定基座(2)包括萬向連接座和固定底座,萬向連接座設置在固定底座上,萬向連接座設置有鎖緊萬向連接座萬向轉動的鎖緊構件,所述托盤本體(I)固定或可拆裝安裝在所述萬向連接座上;所述的上固定基座(2)的固定底座和下固定基座(3)之間設置有夾持口(4),并在固定底座和/或下固定基座(3)上設置有將被夾持物件鎖緊在夾持孔(4)內的鎖緊裝置。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座椅托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萬向連接座包括第一轉軸(5)、第一旋轉配合部(6)、第二轉軸(7)和第二旋轉配合部(8),第一旋轉配合部(6)采用夾角結構;第一轉軸(5)的一端與固定底座相固定連接,所述的第一轉軸(5)的另一端設置在第一旋轉配合部(6)的一端,第一旋轉配合部(6)可繞第一轉軸(5)軸端旋轉,并在第一轉軸(5)和第一旋轉配合部(6)之間設置有第一鎖緊裝置;所述的第二轉軸(7)設置在第一旋轉配合部(6)的另一端,第二旋轉配合部(8)可繞第二轉軸(7)軸端旋轉,所述第二旋轉配合部(8)和所述第二轉軸(7)之間設置有第二鎖緊裝置;所述托盤本體(I)安裝在所述第二旋轉配合部(8)上。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座椅托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旋轉配合部(6)與固定底座相連接,第一旋轉配合部(6)上設置有第一軸孔,所述的第一轉軸(5)設置在第一軸孔內;第一轉軸(5)包括第一轉軸本體(51)、解鎖按鍵(52)和第一彈性部件(53),所述第一轉軸本體(51)固定安裝在所述固定底座上;所述解鎖按鍵(52)設置在第一轉軸本體(51)上并只能沿軸向相對于所述第一轉軸本體(51)滑動,第一彈性部件(53)設置在所述第一轉軸本體(51)和所述解鎖按鍵(52)之間為所述解鎖按鍵(52)提供預張力;所述解鎖按鍵(52)的自由端具有按壓部(54)和位于所述按壓部(54)下側并周向分布的多個第一卡齒(55);所述的按壓部(54)凸出第一軸孔設置,所述的第一卡齒(55)限定在第一軸孔的端部內圈,第一軸孔的端部內圈設置有與所述第--^齒(55)卡合的多個第—^槽(61),并在按壓部(54)下壓時,所述第--^齒(55)與第--^槽(61)脫離卡合,第一旋轉配合部(6)可在意第一轉軸(5)上旋轉。4.根據(jù)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種座椅托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底座的上端部設置有安裝孔,安裝孔的內圈設有卡圈,卡圈沿周向均勻設置有弧度凹口,所述的第一旋轉配合部(6)的連接端部外圈設有卡環(huán),卡環(huán)為沿外圈均勻設置弧形凸臺,弧形凸臺扣在卡圈上,并且所述的弧形凸臺的弧度小于等于弧度凹口的弧度。5.根據(jù)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種座椅托盤,其特征在于:第一轉軸本體(51)的外圈軸向設置有多條第一導向條,所述的解鎖按鍵(52)端部設置有軸孔,軸孔內圈軸向設置多條第一導向槽,第一導向條設置在第一導向槽內。6.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座椅托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轉軸(7)包括第二轉軸本體(71)、限位部件(72)和第二彈性部件(73),第二轉軸本體(71)的一端與第一旋轉配合部(6)固定連接,第二旋轉配合部(8)上設置有第二軸孔,所述的第二轉軸本體(71)設置在第二軸孔內,所述的第二彈性部件(73)設置在所述的第二旋轉配合部(8)和所述第二轉軸本體(71)之間;限位部件(72)穿過第二軸孔與所述的第二轉軸本體(71)固定連接,在第二軸孔的內圈周向設置有多個第二卡槽(81),所述的限位部件(72)的外側設置有限位凸環(huán),限位凸環(huán)與環(huán)形凸環(huán)相抵,限位凸環(huán)的外側限位部件(72)的外圈周向設置有與第二卡槽(81)相卡接的多個第二卡齒(74),在第二旋轉配合部(8)下壓的時候,第二卡槽(81)與第二卡齒(74)脫離卡接,第二旋轉配合部(8)可在第二轉軸(7)上旋轉。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座椅托盤,其特征在于:限位部件(72)的中部設置有軸部,第二軸孔的內圈設置有環(huán)形凸環(huán),軸部與環(huán)形凸環(huán)的外圈相配合;或者,第二軸孔的內圈周向設置有多條限位條,軸部與多條限位條構成的外圈相配合。8.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座椅托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部件(72)的外圈軸向設置有多條第二導向槽,所述的第二轉軸本體(71)設置有軸孔,軸孔內圈軸向設置多條第二導向條,第二導向條設置在第二導向槽內。9.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座椅托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旋轉配合部(8)上部設置有燕尾榫和限位口,所述托盤本體(I)下部設置有與燕尾榫相匹配的燕尾槽,并設置與限位口相匹配的限位凸起。10.根據(jù)權利要求1?9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一種座椅托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盤本體(I)上具有杯托和條形插槽(11),所述杯托分為開孔型杯托(12)和槽型杯托(13);所述托盤本體(I)側面具有與所述開孔型杯托(12)導通的開口槽(14)。11.根據(jù)權利要求1?9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一種座椅托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底座和所述下固定基座一端通過旋轉軸鉸接,另一端相互鎖緊;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固定底座和所述下固定基座的另一端分別設置有鉸接安裝的螺桿(9)和容納所述螺桿(9)的孔型槽(10);所述螺桿(9)自由端具有擰緊把手(101);所述擰緊把手(101)截面尺寸大于所述孔型槽(10)的截面尺寸,并與所述螺桿(9)螺紋配合。12.根據(jù)權利要求1?9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一種座椅托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底座和下固定基座(3)在夾持口(4)的位置分別設置有夾持部,夾持部的內壁設置有彈性緩沖層,夾持部的外側設置固定桿,并在固定底座和下固定基座(3)上設置有固定孔,所述的固定桿插設在固定孔。
【文檔編號】A47C7/62GK105852477SQ201610367612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5月30日
【發(fā)明人】楊寶慶, 尹茂
【申請人】浙江泰普森休閑用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