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療護理用擠壓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yī)療護理工具的改進,特別是一種醫(yī)療護理用擠壓碗。
【背景技術】
[0002]對于一些處于重癥的病人或者嬰兒來說,護理工作十分重要,由于病人不能直接用牙齒咀嚼,只能以流食的方式來攝取,而且對于病人來說,為了延長其壽命,主食、蔬菜、水果等營養(yǎng)和維生素需要很均衡,護理的工具多為碗和勺等,對于一些水果的喂食,大多需要榨汁機等的配合,然而榨汁機等機械操作噪音很大,而且在榨汁過程中一些營養(yǎng)會流失,不但影響其他病人休息還造成浪費現象,目前沒有能夠研磨、榨汁的護理碗。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設計了一種醫(yī)療護理用擠壓碗。
[0004]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醫(yī)療護理用擠壓碗,包括碗體1、套裝在碗體I內的壓碗2、固定安裝在壓碗2碗口處的切絲器3和扣蓋在壓碗2上的碗蓋4,所述碗體1、壓碗2、切絲器3和碗蓋4的一端通過壓桿轉軸5相連接,所述碗體I的內表面設有多個凹槽6,所述壓碗2的外表面設有多個突起7,所述突起7與所述凹槽6個數相同且位置對應,所述突起7嵌入凹槽6內。
[0005]所述碗體I的內表面與壓碗2的大小和形狀相匹配。
[0006]所述切絲器3的面積略小于壓碗2碗口橫截面面積的大小。
[0007]所述切絲器3是由片狀的切刀編織而成的細小網格狀結構。
[0008]利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制作的醫(yī)療護理用擠壓碗,設計簡單,操作方便,價格低廉,實用性能強。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醫(yī)療護理用擠壓碗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中,1、碗體;2、壓碗;3、切絲器;4、碗蓋;5、壓桿轉軸;6、凹槽;7、突起。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具體描述,如圖1所示,一種醫(yī)療護理用擠壓碗,包括碗體1、套裝在碗體I內的壓碗2、固定安裝在壓碗2碗口處的切絲器3和扣蓋在壓碗2上的碗蓋4,所述碗體1、壓碗2、切絲器3和碗蓋4的一端通過壓桿轉軸5相連接,所述碗體I的內表面設有多個凹槽6,所述壓碗2的外表面設有多個突起7,所述突起7與所述凹槽6個數相同且位置對應,所述突起7嵌入凹槽6內;所述碗體I的內表面與壓碗2的大小和形狀相匹配;所述切絲器3的面積略小于壓碗2碗口橫截面面積的大小;所述切絲器3是由片狀的切刀編織而成的細小網格狀結構。
[0012]本實施方案的特點為,設有碗體、套裝在碗體內的壓碗、固定安裝在壓碗碗口處的切絲器和扣蓋在壓碗上的碗蓋,碗體、壓碗、切絲器和碗蓋的一端通過壓桿轉軸相連接,碗體的內表面設有多個凹槽,壓碗的外表面設有多個突起,突起與所述凹槽個數相同且位置一一對應,突起嵌入凹槽內,設計簡單,操作方便,實用性能強。
[0013]在本實施方案中,將需要喂食的比較軟的蔬果放入碗體內,再將壓碗和碗蓋蓋上,通過碗體內的多個凹槽和壓碗外表面的多個突起的相互作用將蔬果壓成泥狀,如果需要喂食的比較硬的蔬果時,通過壓碗碗口處的切絲器切成絲后,再放入碗體內,再重復上述的擠壓步驟即可。
[0014]上述技術方案僅體現了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優(yōu)選技術方案,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對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變動均體現了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醫(yī)療護理用擠壓碗,其特征在于,包括碗體(I)、套裝在碗體(I)內的壓碗(2)、固定安裝在壓碗⑵碗口處的切絲器⑶和扣蓋在壓碗⑵上的碗蓋(4),所述碗體(1)、壓碗(2)、切絲器(3)和碗蓋(4)的一端通過壓桿轉軸(5)相連接,所述碗體(I)的內表面設有多個凹槽出),所述壓碗(2)的外表面設有多個突起(7),所述突起(7)與所述凹槽(6)個數相同且位置一一對應,所述突起(7)嵌入凹槽(6)內。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yī)療護理用擠壓碗,其特征在于,所述碗體(I)的內表面與壓碗(2)的大小和形狀相匹配。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yī)療護理用擠壓碗,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絲器(3)的面積略小于壓碗(2)碗口橫截面面積的大小。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yī)療護理用擠壓碗,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絲器(3)是由片狀的切刀編織而成的細小網格狀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醫(yī)療護理用擠壓碗,包括碗體1、套裝在碗體1內的壓碗2、固定安裝在壓碗2碗口處的切絲器3和扣蓋在壓碗2上的碗蓋4,所述碗體1、壓碗2、切絲器3和碗蓋4的一端通過壓桿轉軸5相連接,所述碗體1的內表面設有多個凹槽6,所述壓碗2的外表面設有多個突起7,所述突起7與所述凹槽6個數相同且位置一一對應,所述突起7嵌入凹槽6內。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實用性強。
【IPC分類】A47G19-02, A47J43-04, A61G12-00, A47J43-25
【公開號】CN204467649
【申請?zhí)枴緾N201520196165
【發(fā)明人】王亞蘭, 任敏, 蒲曉允, 孫滿云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yī)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
【公開日】2015年7月15日
【申請日】2015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