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濱海電廠多道屏障共同防浪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濱海電廠防浪方法,特別是一種濱海電廠多道屏障共同防浪系統(tǒng)。屬于電廠防海浪
技術領域:
。'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有相當部分的火力發(fā)電廠建設在沿海海濱,由于海濱地區(qū)是一個風大浪高的地區(qū),特別是我國南方沿海臺風多發(fā)地區(qū),其最大風速達到40米/秒,浪高達到8米以上;'因此,其防浪任務艱巨?,F(xiàn)有技術中,對海濱電廠的防浪,一般是根據(jù)《火力發(fā)電廠設計技術規(guī)程》規(guī)定在設計防浪方案,常規(guī)防浪方法是采用單一構筑物一護岸擋浪墻防浪,并且不允許護岸擋浪墻越浪。這樣就需要在海邊建造一堵高大的護岸擋浪墻,該護岸擋浪墻一般高出廠坪15米以上,而為了滿足擋墻的穩(wěn)定和強度要求,要求護岸擋浪墻的斷面厚度》10米。這種護岸擋浪墻存在如下缺點(1)護岸擋浪墻的溫度裂縫難以控制,施工困難。(2)護岸擋浪墻形似銅墻鐵壁,使電廠工作環(huán)境如同監(jiān)獄,嚴重影響電廠的景觀。(3)電廠取排水構筑物同樣需要專門進行防浪,增加了電廠的建設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為滿足現(xiàn)有技術規(guī)范不允許越浪而造成護岸擋浪墻技術難度大、施工周期長、工程造價高、影響電廠景觀缺點,提供---種施工方便、不影響電廠景觀、降低建設成本、專門適用于風暴潮嚴重地區(qū)的濱海電廠多道屏障共同防浪系統(tǒng)。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采取如下技術方案達到濱海電廠多道屏障共同防浪系統(tǒng),其特征是1)由防波堤、護岸、出線走廊區(qū)、明渠外堤和明渠內堤構成(形成共同防浪體系);2)防波堤由護岸的一端向外海延伸后與主浪方向大致垂直,形成一個掩護區(qū)即港池;出線走廊區(qū)位于護岸與明渠外堤之間;在明渠外堤和明渠內堤之間設有排水明渠;3)護岸、明渠內堤和明渠外堤呈相互平行狀,其取向與主浪方向垂直(以提高防浪效果)。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可以通過采取如下技術方案達到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案是防波堤構成共同防浪系統(tǒng)的第一道屏障,其與護岸之間的距離為426847米;防波堤為斜坡堤結構。最佳結構是內、外坡度各為l:2堤心石采用塊石,并以扭王塊作為防浪消能塊體;堤頂寬8.8米,堤頂4.20米,允許越浪;外坡扭王塊10噸,內坡扭王塊2噸。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案是護岸構成共同防浪系統(tǒng)的第二道屏障,其高度為允許波浪越過護岸的擋浪墻(但波浪波高已大幅減小);護岸通過港池與防波堤連接,護岸為斜坡堤結構。最佳結構是護岸的外坡坡度1:1.5、內坡坡度1:2;堤心石采用塊石,并以扭王塊及混凝土擋浪墻作為防浪消能結構,堤頂凈寬1Q米,堤頂高出廠坪2米,并以混凝土作為堤頂路面擋浪墻懸臂長2.3米,最大厚度2.33米,完全允許越浪;扭王塊12噸。本實用新型的-種實施方案是位于護岸與明渠外堤之間的出線走廊區(qū)利用淺灘形成,構成第三道屏障,其寬度為200米300米(進一步加強防浪效果);塊石及柵欄板作為護面、消能結構。最佳結構是可在該出線走廓區(qū)的表面鋪設13.3米寬柵欄板和30米寬的塊石防沖區(qū),使波浪進一步減弱,提高了消波防浪效果。防沖刷區(qū)頂標高與主廠房標高同,寬43.2米;沿水流方向布置三塊鋼筋混凝土柵欄板,規(guī)格分別為4.3*3.3*0.76米一塊、6.6*6.6*0.7米共兩塊「護面塊石300500公斤厚1.2米,寬30米。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案是明渠外堤構成第四道屏障,明渠外堤標高高出出線走廓區(qū)0.30.3米(為保證出線塔區(qū)的海浪通過外堤消浪后能順利排入排水明渠中),堤頂由混凝土路面構成;明渠外堤為斜坡堤結構。最佳結構是內坡和外坡的坡度為1:1.5;堤心石采用塊石,并以扭王塊及混凝土擋浪墻作為防浪消能結構,堤頂凈寬5米,堤頂高出廠坪l米,擋浪墻懸臂長1.2米,最大厚度0.8米。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案是明渠內堤構成第五道屏障(最后一道屏障),明渠內堤為斜坡堤結構。最佳結構是其內坡坡度為1:2、外坡坡度為1:1.5;堤心石采用塊石,并以扭王塊及混凝土擋浪墻作為防浪消能結構,堤頂凈寬5米,堤頂高出廠坪O.5米,并以混凝土作為堤頂路面;擋浪墻懸臂長1.2米,最大厚度0.74米;明渠內堤的擋浪墻的凈高為0.81.6米(擋浪墻既不能影響電廠的景觀,又能將波浪完全阻擋在主廠區(qū)之外,還要保證堤頂行人安全)。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實用新型將原本由防波堤及護岸分別承擔的防浪功能統(tǒng)一起來,通過整體規(guī)劃,合理分配后由五道屏障分散承擔,不但完全滿足規(guī)范不越浪的要求,而且五道屏障的構筑物的體形及標高得到大幅度減小,降低了施工難度,有利于提高工程質量,還可大大降低工程的整體造價,僅護岸一項的工程造價就可節(jié)省一千五百萬元。2、本實用新型打破常規(guī),精心打造出經(jīng)濟安全防浪體系允許護岸越浪,將防波堤、護岸、出線直廓區(qū)、明渠外堤及明渠內堤五個構筑物形成一個不可分割的統(tǒng)一整體,構筑起五道防浪屏障確保電廠的安全。3、本實用新型將防波堤兼作溫排水的擋熱墻,循環(huán)冷卻水進排水采用立體交叉,海工防浪結構與循環(huán)水系統(tǒng)互為已用,實現(xiàn)"深取淺排"方案的完美結合,既實現(xiàn)冷卻水深取淺排,又使各單元進排水管短捷。進排水管線大幅縮短(進水管道最短120米、最長270米),明渠內、外堤既是排水構筑物、又是兩道防浪屏障,可節(jié)省循環(huán)水系統(tǒng)投資幾千萬元以上。圖1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1的局部結構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具體實施例1:參見圖1,本實施例由防波堤l、護岸2、出線走廊區(qū)3、明渠外堤4和明渠內堤5構成(形成共同防浪體系);防波堤1由護岸2的一端向外海延伸后與主浪方向大致垂直,形成一個掩護區(qū)即港池6;出線走廊區(qū)3位于護岸2與明渠外堤4之間;在明渠外堤4和明渠內堤5之間設有排水明渠7;護岸2由南護岸2-1、東護岸2-2和西護岸2-3構成,南護岸2-1包括南護岸東段和南護岸西段,在南護岸東段和南護岸西段之間形成引水明明渠8;護岸2、明渠內堤5和明渠外堤4呈相互平行狀,其取向與主浪方向垂直,以提高防浪效果。本實施例中防波堤1構成共同防浪系統(tǒng)的第一道屏障,其與護岸2之間的距離為426847米;防波堤l為斜坡堤結構,內、外坡度各為1:2。護岸2構成共同防浪系統(tǒng)的第二道屏障,其高度為允許波浪越過護岸的擋浪墻(但波浪波高已大幅減小);護岸2通過港池6與防波堤1連接;護岸2為斜坡堤結構,護岸2的外坡坡度1:1.5、內坡坡度1,:2。位于護岸2與明渠外堤4之間的出線走廊區(qū)3利用淺灘形成,構成第三道屏障,其寬度為200米300米(進一歩加強防浪效果);塊石及柵欄板作為護面、消能結構。明渠外堤4構成第四道屏障,明渠外堤4標高高出出線走廓區(qū)0.30.5米(為保證出線塔區(qū)的海浪通過外堤消浪后能順利排入排水明渠中),堤頂由混凝土路面構成;明渠外堤4為斜坡堤結構,內坡和外坡的坡度為1:1.5。明渠內堤5構成第五道屏障(最后一道屏障),明渠內堤5為斜坡堤結構,其內坡坡度為1:2、外坡坡度為1:1.5。各構筑物的構造如表1所示表1<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各構筑物的連接關系如表2所示:表2<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表3<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出線走廊定義由于電能無法存儲,電廠發(fā)了電需要外送至電網(wǎng)系統(tǒng),然后再由電網(wǎng)供至用戶。通俗地講,出線走廊就是從電廠發(fā)了電經(jīng)過主變壓器升壓后往電網(wǎng)輸送的高壓鐵塔布置區(qū)域。外送高壓可能是IIO、220、330、500KV等。為減少出線走廊高電壓線路所產生的電場和磁場對周圍構筑物和居民等的影響,并需做好消防等措施;其主要作用是高壓線路通過出線走廊將電能送出,是電能輸送的通道。由此,布置出線走廊區(qū)時應該滿足如下要求第一,出線方便,輸電架空線路出線方向應與城鎮(zhèn)和工業(yè)區(qū)的規(guī)劃相配合。第二,輸電線路對地最小距離要求根據(jù)線路額定電壓,其距離不小于514米。第三,輸電線路交叉跨越要求輸電線路不應跨越屋頂為易燃材料建成的建筑物。對耐火屋頂?shù)慕ㄖ镆鄳M量不跨越。導線與建筑物之間的最小垂直距離為411.5米。第四,輸電線路通過林區(qū)時,應砍伐出通道。第五,輸電線路與甲類火災危險性的生產廠房、甲類物品庫房、易燃材料堆場以及可燃或易燃液(氣)祐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桿塔高度的1.5/立第六,輸電線路與鐵路、道路、合流、管道及各種架空線路交叉或接近,應符合相關要求。本實施例所述的扭王字塊構件屬于預制混凝土異型塊體的一種。簡單來說扭王字塊體是將平面"王"字中的三橫進行360度的重新分布后形成的立體結構。扭王字塊體為混凝土結構,通常是預制成型后進行吊裝就位。海港工程的護岸、防波堤中,扭王字塊在迎浪面起護坡、消能、防浪的作用。'本實用新型的綜合應用方法如不循環(huán)水系統(tǒng)的引水箱涵與排水明渠7呈立體垂直交叉布置,構成下部取水、上面排水的循環(huán)水"深取淺排"構造;取水箱涵9的入水口9-1位于明渠外堤4的正下方,取水箱涵9的出水口9-2位于明渠內堤5的正下方,使排水明渠的內、外堤既是排水構筑物,又分別是第四、五道防浪屏障。循環(huán)水系統(tǒng)的冷卻水引水涵管從水泵房前池旁的排水渠下海床通過,引水箱涵的入水口位于排水明渠外堤處,引水箱涵出水口位于排水明渠內堤處,排水明渠的內、外堤在箱涵的上部段設有擋浪墻。長約120米的箱涵完全能滿足電廠"深層低溫"及"流態(tài)穩(wěn)定"的限水條件,外堤又起到了取水頭部隔熱擋垃圾的效果。同時,排水明渠的內、外堤也兼作為防浪方案的第四、五道屏障。工作原理引水箱涵從明渠下面垂直穿過,滿足電廠循環(huán)冷卻水深取的工藝要求要求;排水明渠外堤布置在取水箱涵入口正上方,可兼作四重功能首先是作為排水明渠的右堤,其次是在取水口上部阻隔海面垃圾的作用,再次是起到阻隔海水表面溫^水的擋熱墻作用,最后是起到防止從引水明渠中的海浪過大而進入主廠區(qū)的消能擋浪墻作用,即為第四道防浪屏障;海水越浪經(jīng)過第四道屏障后進入排水明渠,明渠內堤即可起到防止波浪進入廠區(qū),即為第五道防浪屏障。冷卻水引水涵管在水泵房前池前方的排水渠下海床通過,箱涵的入水口即是排水明渠外堤,箱涵出水口即為排水明渠內堤,排水明渠的內、外堤在箱涵的上部段均設擋浪墻。長約120米的箱涵完全能滿足電廠"深層低溫"及"流態(tài)穩(wěn)定"的限水條件,外堤又起到了取水頭部隔熱擋垃圾的效果。同時,排水明渠的內、外堤也兼作為防浪方案的第四、五道屏障。通過整體規(guī)劃以上各構筑物,將波浪逐歩消減在廠區(qū)之外。1)當波浪經(jīng)過第一道屏障(防波堤)初歩消浪后,形成一個既能滿足船舶停泊環(huán)境要求的港池,又有利于減小沖向廠區(qū)的波浪能量;2)防波堤作為第一道屏障經(jīng)初步消浪,形成一個掩護區(qū)即港池,煤碼頭順浪布置以盡量克服波浪的不利影響;4)由護岸構成第二道屏障,允許護岸越浪,以減小護岸擋浪墻的標高和橫斷面厚度;5)在出線走廓鋪設柵欄板和石塊,加強防浪效果;6)明渠外堤的擋浪墻的堤頂可以行人,其高度設計成剛好能將波浪阻擋在主廠區(qū)之外;明渠內堤的擋浪墻高度比明渠外堤的擋浪墻的堤頂高1.0米1.5米。電廠溫排水方向與主浪向退潮時方向一致,有利于與溫排水向外海的擴散。其他實施例本實用新型其他2其他例的特點是可以稂據(jù)需要改變防波堤1、護岸2、出線走廊區(qū)3、明渠外堤4和明渠內堤5內、外坡的坡度,以及各構筑物的高度和各構筑物之間的距離。權利要求1、濱海電廠多道屏障共同防浪系統(tǒng),其特征是1)由防波堤(1)、護岸(2)、出線走廊區(qū)(3)、明渠外堤(4)和明渠內堤(5)構成;2)防波堤(1)由護岸(2)的一端向外海延伸后與主浪方向大致垂直,形成一個掩護區(qū)即港池(6);出線走廊區(qū)(3)位于護岸(2)與明渠外堤(4)之間;明渠外堤(4)和明渠內堤(5)共同構成排水明渠(7);3)護岸(2)、明渠內堤(5)和明渠外堤(4)呈相互平行狀,其取向與主浪方向垂直。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濱海電廠多道屏障共同防浪系統(tǒng),其特征是防波堤(1)構成共同防浪系統(tǒng)的第一道屏障,其與護岸(2)之間的距離為426847米;防波堤(1)為斜坡堤結構。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濱海電廠多道屏障共同防浪系統(tǒng),其特征是護岸(2)構成共同防浪系統(tǒng)的第二道屏障,其高度為允許波浪越過護岸的擋浪墻;護岸(2)通過港池(6)與防波堤(1)連接,護岸(2)為斜坡堤結構。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濱海電廠多道屏障共同防浪系統(tǒng),其特征是位于護岸(2)與明渠外堤(4)之間的出線走廊區(qū)(3)利用淺灘形成,構成第三道屏障,其寬度為200米300米。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濱海電廠多道屏障共同防浪系統(tǒng),其特征是明渠外堤(4)構成第四道屏障,明渠外堤(4)標高高出出線走廓區(qū)0.30.5米,堤頂由混凝土路面構成;明渠外堤(4)為斜坡堤結構。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濱海電廠多道屏障共同防浪系統(tǒng),其特征是明渠內堤(5)構成第五道屏障,明渠內堤(5)為斜坡堤結構;在明渠內堤上設擋浪墻結構,該擋浪墻頂不允許越浪。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濱海電廠多道屏障共同防浪系統(tǒng),其特征是由防波堤(1)、護岸(2)、出線走廊區(qū)(3)、明渠外堤(4)、明渠內堤(5)和港池(6)構成;出線直廊區(qū)(3)位于護岸(2)與明渠外堤(4)之間;在明渠外堤(4)和明渠內堤(5)之間設有排水明渠(7);護岸(2)、明渠內堤(5)和明渠外堤(4)呈相互平行狀。本實用新型利用循環(huán)水系統(tǒng)的引水箱涵與排水明渠(7)構成下部取水、上面排水的循環(huán)水“深取淺排”構造;取水箱涵(8)的設置使排水明渠的內、外堤既是排水構筑物,又分別是第四、五道防浪屏障。本實用新型不但完全滿足規(guī)范最終不越浪的要求,而且大幅減小構筑物的體形及標高,降低施工難度、提高工程質量和降低工程整體造價。文檔編號E02B3/00GK201265152SQ200820200439公開日2009年7月1日申請日期2008年9月12日優(yōu)先權日2008年9月12日發(fā)明者何小華,湯東升,王曉村,藍文標申請人: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