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物料攪拌加熱裝置和瀝青攪拌設備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264718閱讀:222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物料攪拌加熱裝置和瀝青攪拌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物料攪拌加熱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物料攪拌加熱裝置和浙青攪拌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各種工程建設的廣泛開展,例如浙青混合料攪拌設備、混凝土攪拌設備等得到廣泛的應用。其中,如浙青混合料攪拌設備(又稱浙青攪拌設備或浙青攪拌站)是浙青路面施工的關鍵設備,主要用于將沙石料、浙青、礦粉等材料計量并攪拌成浙青混合料。在施工時,沙石料、浙青均需進行加熱干燥到150°C溫度左右,但礦粉為常溫,實際施工時需要通過適當提高沙石料的加熱溫度,在攪拌時預先把沙石料和礦粉預攪拌,以提高礦粉的溫度。然后再將其和浙青攪拌混合成合格的浙青混合料。但隨著路面施工材料的不斷變化,混合料的施工溫度和礦粉添加的比例越來越高。以澆筑式浙青混合料為例,需要的成品浙青混合料溫度約250°C,礦粉比例超過20%。如單純采用常規(guī)的辦法,骨料溫度需要加熱到300°C以上,給設備的可靠運行帶來諸多問題。即便如此,礦粉的溫度和溫度的均勻性很難在短時間的預攪拌后達到要求,產能受到限制。現有技術中,通常采用攪拌加熱的方式,即在攪拌機構攪拌物料的同時,在攪拌機構外側設置加熱源進行加熱,但是這種方式的熱效率不高,加熱均勻性不好,使得設備的加熱能力受到限制,并導致加熱的成本大幅增高。因此,提供一種加熱均勻有效的物料加熱裝置具有積極意義。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物料攪拌加熱裝置,該物料攪拌加熱裝置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并且加熱均勻,加熱效率高。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浙青攪拌設備,該浙青攪拌設備包括本發(fā)明提供的物料攪拌加熱裝置。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物料攪拌加熱裝置,該物料攪拌加熱裝置包括攪拌鍋、安裝在該攪拌鍋內的攪拌軸、驅動裝置和加熱源,其中,所述攪拌軸具有攪拌槳,并由所述驅動裝置驅動,所述攪拌軸內具有軸向通道,該軸向通道與所述加熱源相通。優(yōu)選地,所述攪拌軸為包括第一內管和第一外管,所述第一內管通過定位架安裝在所述第一外管內,所述軸向通道包括第一軸向通道和第二軸向通道,其中,所述第一軸向通道位于為所述第一內管內,所述第二軸向通道位于所述第一內管和所述第一外管之間,并且所述第一軸向通道和第二軸向通道相連通。優(yōu)選地,所述加熱源與所述第二軸向通道相通,所述加熱源產生的加熱載體首先通過所述第二軸向通道進入所述攪拌軸,然后通過所述第一軸向通道排出。優(yōu)選地,所述攪拌軸的一端封閉并連接所述驅動裝置,另一端通過旋轉接頭與所述加熱源相通。
      優(yōu)選地,所述旋轉接頭包括殼體、第二內管、第二外管、進口和出口,其中,所述第二內管位于所述第二外管的內部,并且所述第二內管和所述第二外管間隔設置,并且分別可旋轉地安裝在所述殼體內,所述出口與所述第二內管相通,所述進口與所述第二外管相
      ο優(yōu)選地,所述第二內管和所述第二外管與所述殼體之間分別設置有密封件。優(yōu)選地,所述第二內管與所述攪拌軸的第一軸向通道相通,所述第二外管與所述攪拌軸的第二軸向通道相通。優(yōu)選地,所述第二內管和所述第二外管通過法蘭與所述攪拌軸相連。優(yōu)選地,所述攪拌鍋的側壁內設置有夾套,該夾套的一端具有進熱口,另一端具有出熱口。優(yōu)選地,所述進熱口與所述加熱源相通,所述出熱口與所述旋轉接頭的所述進口相通。優(yōu)選地,所述攪拌鍋上端具有頂蓋,該頂蓋具有保溫層。優(yōu)選地,所述攪拌鍋的兩端安裝有兩根相互平行的所述攪拌軸,該兩根所述攪拌軸的所述攪拌槳間隔設置。優(yōu)選地,所述攪拌鍋的兩端設置有上側進料口和下側出料口,其中,物料通過所述攪拌槳從所述上側進料口移向所述下側出料口。優(yōu)選地,所述攪拌軸包括多個所述攪拌槳,多個所述攪拌槳為螺旋槳,并且螺旋方向相同。優(yōu)選地,所述攪拌槳包括攪拌葉片和垂直于所述攪拌葉片并設置在所述攪拌葉片一側的鰭片。優(yōu)選地,所述驅動裝置包括兩個電機,兩根所述攪拌軸分別與所述兩個電機相連,并且該兩個電機具有電機同步器。根據本發(fā)明提供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種浙青攪拌設備,所述浙青攪拌設備包括本發(fā)明提供的物料攪拌加熱裝置。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由于本發(fā)明提供的物料攪拌加熱裝置的攪拌軸內部具有與加熱源相通的軸向通道,能夠使物料在攪拌的同時,能夠得到均勻的加熱,熱損失少,加熱效率高并且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并有效提高了本發(fā)明提供的浙青攪拌設備的實用性。本發(fā)明的其他特征和優(yōu)點將在隨后的具體實施方式
      部分予以詳細說明。


      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發(fā)明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
      一起用于解釋本發(fā)明,但并不構成對本發(fā)明的限制。在附圖中圖1是本發(fā)明提供的物料攪拌加熱裝置的正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fā)明提供的物料攪拌加熱裝置的側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沿圖1中線A-A截取的剖視示意圖;圖4是圖1中B部的放大圖;圖5是本發(fā)明提供的旋轉接頭的剖視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
      1攪拌鍋2攪拌軸
      3驅動裝置4夾套
      5旋轉接頭
      11上側進料口12下側出料口
      13頂蓋14排氣口
      21攪拌槳22軸向通道
      23第一內管24第一外管
      25定位架31電機
      41進熱口42出熱口
      51第二內管52第二外管
      53進口54出口
      55法蘭56殼體
      57密封件58軸承
      211攪拌葉片212鰭片
      221第一軸向通道222 第二二軸向通道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發(fā)明,并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在本發(fā)明中,在未作相反說明的情況下,使用的方位詞如“上、下、兩端”通常是在本發(fā)明提供的物料攪拌加熱裝置正常使用的情況下定義的,具體地,如圖1中所示的方向。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如圖1至圖5所示,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物料攪拌加熱裝置,該物料攪拌加熱裝置包括攪拌鍋1、安裝在該攪拌鍋1內的攪拌軸2、驅動裝置3和加熱源,其中,攪拌軸2具有攪拌槳21,并由驅動裝置3驅動,并且攪拌軸2內具有軸向通道22,該軸向通道22與加熱源相通。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巧妙地在攪拌軸2內設置有與加熱源相通的軸向通道,因此,攪拌軸在對物料進行攪拌的同時,能夠對物料進行均勻加熱,并且熱量損失少,加熱效率高。另外,本發(fā)明提供的物料攪拌加熱裝置結構簡單易行,具有較強實用性。需要說明的是,能夠上述本發(fā)明目的實施方式有多種,例如軸向通道的設置等,為了方便說明,本發(fā)明只介紹其中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該優(yōu)選實施方式只用于說明本發(fā)明,并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另外,本發(fā)明中提及的加熱源能夠為本領域內所公知的任意具有加熱載體的加熱源,例如加熱爐、燃燒爐等,其加熱載體可以為導熱油或者高溫煙氣,只要滿足本發(fā)明的目的,本發(fā)明對此不做限制。在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優(yōu)選地,攪拌軸2為包括第一內管23和第一外管對,第一內管23通過定位架25安裝在第一外管M內,軸向通道22包括第一軸向通道221和第二軸向通道222,其中,第一軸向通道211位于為第一內管23內,第二軸向通道222位于第一內管23和第一外管M之間,并且第一軸向通道221和第二軸向通道222相連通。通過在攪拌軸2內設計兩條相通的軸向通道22,能夠使加熱載體在攪拌軸2內形成加熱回路,因此能夠實現加熱載體的循環(huán)流動,實現對物料的二次連續(xù)加熱,有利于熱量在攪拌軸2內的保持,有效利用熱能。在其他實施方式中,攪拌軸2也可以為單通道的空心管,其中加熱載體可以從一端進入攪拌軸2而從另一端排出,同樣能實現本發(fā)明的目的,另外其他可以實現本發(fā)明目的的形式,在此不做過多贅述。另外,本發(fā)明中所涉及的定位架25為非封閉式的設計,以為加熱載體提供流動路徑,例如可以為由分別固定在第一內管23的外表面和第一外管M的內表面上的多條加強筋形成,此種固定定位技術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在此不做過多贅述。由于物料在攪拌軸2的外側,因此優(yōu)選地加熱源與位于外側的第二軸向通道222相通,加熱源產生的加熱載體首先通過第二軸向通道222進入攪拌軸2,然后通過第一軸向通道211排出。因此,可以將熱量更有效地傳遞給攪拌軸2的外表面和攪拌槳21,以更有效地提供加熱效率。另外優(yōu)選地,如圖4所示,攪拌軸2的一端封閉并連接驅動裝置3,以獲取轉動的動力,另一端通過旋轉接頭5與加熱源相通。并且第一軸向通道221和第二軸向通道222在封閉的一端相通。因此,加熱源產生的加熱載體能夠首先通過攪拌軸2的所述另一端進入攪拌軸2的一條軸向通道,然后在封閉的所述一端進入另一條軸向通道,再返回到加熱源進行重新加熱,以實現循環(huán)加熱。其中,旋轉接頭5能夠將攪拌軸2的第一軸向通道221和第二軸向通道222分別與加熱源更加方便有效地連通。在其他實施方式中,也可以不通過旋轉接頭5,而直接將攪拌軸2和加熱源相通。在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如圖5所示,旋轉接頭5包括殼體56、第二內管51、第二外管52、進口 53和出口 54,其中,第二內管51位于第二外管52的內部,并且第二內管51和第二外管52間隔設置,并且分別可旋轉地安裝在殼體56內,出口 M與第二內管51相通,進口53與第二外管52相通。并且,第二內管51和第二外管52與殼體56之間分別設置有密封件57。因此,第二內管和第二外管為相互獨立,不會發(fā)生第二內管51和第二外管52的加熱載體向混雜的情況。另外,優(yōu)選地,第二內管51與攪拌軸2的第一軸向通道221相通,第二外管52與攪拌軸2的第二軸向通道222相通。即加熱載體首先通過進口 53和第二外管52和第二內管51之間的間隔所形成的流道進入攪拌軸2的第二軸向通道222,并且將熱量傳遞到攪拌軸2的外表面和攪拌槳21上,從而對攪拌物料的同時對物料進行均勻的加熱,然后加熱載體通過第一軸向通道221、第二內管51和出口 M返回到加熱源中進行重新加熱,以實現對物料的循環(huán)加熱。其中具體地,旋轉接頭5的第二內管51和第二外管52通過法蘭55與攪拌軸2相連。在實際中,攪拌軸2的第一內管23和第一外管M需要與旋轉接頭5的第二內管51和第二外管52分別對齊,并且優(yōu)選內管之間具有插接部,例如在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根據加熱載體的流向,優(yōu)選第一內管23能夠插接到第二內52管中,以避免加熱載體的流出。除了采用法蘭連接的方式外,還可以使用螺紋連接的形式,即分別在相應的內管和外管上設置相互配合的螺紋,此類方式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知,再次不做過多闡述。另外,為了徹底避免在二者的連接部發(fā)生加熱載體的泄露,可以優(yōu)選將第一內管23和第二內管52為一體結構,以及/或者第一外管M和第二外管52為一體結構,即直接將第一內管23和/或第一外管M可旋轉地安裝在旋轉接頭5內部。另外,在上述方案中,相應的內管和外管可以通過軸承可旋轉地安裝在旋轉接頭5的殼體56內,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對上述方案進行改進和替換,但這種改進和替換也應落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內。此外,在采用單通道空心管式攪拌軸2的實施方式中,也可以使用類似于旋轉接頭5的接頭和加熱源連接,此時的接頭不必設計為具有第二內管和第二外管,只需將其設計為直通式接頭即可,即該旋轉接頭只包括進口和出口已經連接進口和出口的單通道,即可快速完成單通道空心管式攪拌軸2和加熱源的連接。為了更加完善本發(fā)明提供的物料攪拌設備的加熱效果,優(yōu)選地,攪拌鍋3的側壁內設置有夾套31,該夾套31的一端具有進熱口 311,另一端具有出熱口 312。即在攪拌鍋的側壁內設置加熱載體的流動路徑,使得攪拌鍋本身具有加熱效果,因此能夠使本發(fā)明的加熱效果和加熱效率更高。其中,為了進一步增加攪拌鍋3的加熱效果,該夾套31的內側壁優(yōu)選采用導熱性好的材料制作,以利于熱量傳遞到攪拌鍋3內,而夾套31的外側壁怎優(yōu)選采用隔熱材料制作,以防止熱量損失。對于本發(fā)明中涉及的夾套31,只要滿足發(fā)明的目的,本發(fā)明對其具體結構和規(guī)格不做限制。其中夾套31和加熱源的連通方式有多種,優(yōu)選地,進熱口 311與加熱源相通,出熱口 312與旋轉接頭5的進口 53相通。即加熱源所產生的加熱載體首先進入攪拌鍋的側壁內對攪拌鍋3進行加熱,然后才進入旋轉接頭5進而對攪拌軸2進行加熱,即加熱源、夾套31和旋轉接頭5以及攪拌軸2所組成的加熱回路為串聯連通方式,除了此類串聯連通方式,本發(fā)明的加熱回路還可以為并聯連通,在并聯連通中,加熱源能夠同時對夾套31和旋轉接頭5進行供熱,并組成單獨的加熱回路,只要能夠滿足本發(fā)明的目的,本發(fā)明對此類連通方式的改變不做限制。另外,如圖3所示,優(yōu)選地攪拌鍋1上端具有頂蓋13,該頂蓋13具有保溫層131。以增加攪拌鍋的保溫效果,此處所涉及的保溫層為本領域內常見的任意保溫層,本發(fā)明對其種類和規(guī)格此不做限制。為了使本發(fā)明的加熱效率更高,優(yōu)選地,攪拌鍋1的兩端安裝有兩根相互平行的攪拌軸2,該兩根攪拌軸2的攪拌槳21間隔設置。即本發(fā)明提供的攪拌加熱裝置為臥式攪拌,通過這種臥式攪拌的布置方式,以及兩根攪拌軸2間隔設置的攪拌槳21的相互配合,能夠使增加物料的攪拌和加熱的效率,并且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另外優(yōu)選地,如圖1所示,攪拌鍋1的兩端設置有上側進料口 11和下側出料口 12,其中,物料通過攪拌槳21從上側進料口 11移向下側出料口 12。為了實現通過攪拌槳21將物料從一端的上側進料口 11移向另一端的下側出料口,攪拌槳有多種實施方式,例如優(yōu)選地將攪拌槳21設計為螺旋槳,通過多個螺旋槳的同向轉動將物料移向出料口。因此,優(yōu)選地攪拌軸2包括多個攪拌槳21,多個攪拌槳21為螺旋槳,并且螺旋方向相同。為了進一步加強物料的攪拌和移動效率,優(yōu)選地,攪拌槳21包括攪拌葉片211和垂直于攪拌葉片211并設置在攪拌葉片211 —側的鰭片212。通過攪拌葉片211和鰭片212的共同作用,能夠更有效地將物料邊攪拌邊移動,并且由于鰭片212的存在,增加了物料的加熱面積,使本發(fā)明的加入效果和效率更好。其中,在實際使用中,根據物料的移動方向,鰭片212應該設置在攪拌葉片211中在遠離下側出料口 212的一邊,以完成物料向下側出料口的移動。但是在實際使用中,由于很難將下側出料口 12設置在攪拌鍋3的理論端部,因此會有部分物料一直擠壓在下側出料口 12的另一側,為了最大程度的解決這一問題,本發(fā)明還將位于下側出料口 12另一側的攪拌槳21的螺旋方向和其他攪拌槳21的螺旋方向設置相反,以將擠入另一側的物料重新移回出料口,使物料不積存在攪拌鍋內。由于,本發(fā)明提供的攪拌加熱裝后包括兩根攪拌軸2,因此本發(fā)明的加熱載體的連通方式處串聯、并聯外還能包括混連方式,即加熱源首先與夾套31相通,然后分別與兩根攪拌軸2的旋轉接頭5相通。另外,優(yōu)選地,驅動裝置3包括兩個電機31,兩根攪拌軸2分別與兩個電機31相連,并且該兩個電機31具有電機同步器,以保證兩根攪拌軸2的旋轉同步,避免攪拌軸2上的攪拌槳21配合不好,甚至發(fā)生干涉。除此之外,兩個電機31還優(yōu)選具有調速裝置。以根據需要改變電機31和攪拌軸2的轉速以及轉向,進而能夠調節(jié)物料在攪拌鍋內的停留時間,以改變物料的加熱溫度和攪拌效果,例如當需要將接近下側出料口12的物料重新攪拌和加熱,可以通過調速裝置改變旋轉軸2的轉向,進而通過攪拌槳12能夠將物料反向朝上側進料口 11移動,以增加物料的攪拌和加熱效果。另外,除了使用兩個電機31和同步器的驅動方式外,驅動裝置還可以包括一個電機和一個雙輸出軸的減速機,由減速機的雙輸出軸同時保證兩根攪拌軸的轉動,對于此類驅動方式的更該,本發(fā)明不做限制。其中,本發(fā)明中所涉及的電機的同步器和調速裝置為本領域內所公知的任意同步器和調速裝置,只要滿足本發(fā)明的目的,本發(fā)明對此不做限制。另外為了完善本發(fā)明,優(yōu)選地,攪拌鍋1上設置有排氣口 14,以將加熱過程中產生的水蒸氣排出,不影響物料的干燥度。并且,攪拌鍋1設置有外加劑加入口。以在攪拌過程中,及時加入各種外加劑。為了使本發(fā)明更加容易操作和使用,優(yōu)選地,物料攪拌加熱裝置還包括溫度傳感器、控制器、顯示器、報警裝置,加熱源包括閥門,溫度傳感器分別與顯示器和控制器電連接,控制器分別與閥門和報警裝置電連接。以通過對溫度的檢測,實現攪拌加熱的自動控制。其中,溫度傳感器可以設置在出料口的位置,以準確地檢測物料加熱后的溫度是否符合標準,并有顯示器顯示物料的溫度,另外控制器會根據物料的溫度,控制加熱源的閥門關閉和打開,當物料溫度超出設計標準時,控制器可控制報警裝置報警并關閉加熱源的閥門,從而實現物料加熱的自動化操作,使溫度控制的精度更高。其中,溫度傳感器和控制器等部件均為本領域內所常見的部件,例如溫度傳感器可以為熱電阻或熱電偶,控制器則可以為PLC控制器。因此,本發(fā)明提供的物料攪拌加熱裝置,能夠對物料進行連續(xù)加熱,加熱均勻,并且熱量損失少,加熱效率高。另外,該物料攪拌加熱裝置也適合舊浙青混合料的加熱再生,可有效防止浙青加熱的高溫老化。其中,本發(fā)明提供的物料攪拌加熱裝置設計合理,簡單實用,控制方便,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推廣價值。根據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浙青攪拌設備,該浙青攪拌設備包括本發(fā)明提供的物料攪拌加熱裝置。其中,物料攪拌加熱裝置的加熱源可以為浙青攪拌設備中常配置的導熱油爐。因此,本發(fā)明提供的浙青攪拌設備能夠將各種骨料連續(xù)、充分地混合,在混合均勻的同時高效率地將骨料加熱。另外,該物料攪拌加熱裝置也適合舊浙青混合料的加熱再生,可有效防止浙青加熱的高溫老化,從而大大提升了本發(fā)明提供的浙青攪拌設備的實用性。以上結合附圖詳細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但是,本發(fā)明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中的具體細節(jié),在本發(fā)明的技術構思范圍內,可以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進行多種簡單變型,這些簡單變型均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具體實施方式
      中所描述的各個具體技術特征,在不矛盾的情況下,可以通過任何合適的方式進行組合,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復,本發(fā)明對各種可能的組合方式不再另行說明。此外,本發(fā)明的各種不同的實施方式之間也可以進行任意組合,只要其不違背本發(fā)明的思想,其同樣應當視為本發(fā)明所公開的內容。
      權利要求
      1.一種物料攪拌加熱裝置,該物料攪拌加熱裝置包括攪拌鍋(1)、安裝在該攪拌鍋(1)內的攪拌軸O)、驅動裝置C3)和加熱源,其中,所述攪拌軸( 具有攪拌槳(21),并由所述驅動裝置C3)驅動,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軸O)內具有軸向通道(22),該軸向通道02)與所述加熱源相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攪拌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軸( 為包括第一內管和第一外管(M),所述第一內管通過定位架0 安裝在所述第一外管(24)內,所述軸向通道0 包括第一軸向通道(221)和第二軸向通道022),其中,所述第一軸向通道(211)位于為所述第一內管內,所述第二軸向通道(22 位于所述第一內管和所述第一外管04)之間,并且所述第一軸向通道021)和第二軸向通道(222)相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物料攪拌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源與所述第二軸向通道(22 相通,所述加熱源產生的加熱載體首先通過所述第二軸向通道(22 進入所述攪拌軸0),然后通過所述第一軸向通道(211)排出。
      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物料攪拌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軸( 的一端封閉并連接所述驅動裝置(3),另一端通過旋轉接頭( 與所述加熱源相通。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物料攪拌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接頭( 包括殼體(56)、第二內管(51)、第二外管(52)、進口 (53)和出口(M),其中,所述第二內管(51)位于所述第二外管(5 的內部,并且所述第二內管(51)和所述第二外管(5 間隔設置,并且分別可旋轉地安裝在所述殼體(56)內,所述出口(54)與所述第二內管(51)相通,所述進口 (53)與所述第二外管(52)相通。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物料攪拌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內管(51)和所述第二外管(5 與所述殼體(56)之間分別設置有密封件(57)。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物料攪拌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內管(51)與所述攪拌軸( 的第一軸向通道(221)相通,所述第二外管(5 與所述攪拌軸的第二軸向通道(22 相通。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物料攪拌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內管(51)和所述第二外管(5 通過法蘭(5 與所述攪拌軸( 相連。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攪拌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鍋C3)的側壁內設置有夾套(31),該夾套(31)的一端具有進熱口(311),另一端具有出熱口(312)。
      10.根據權利要求5或9所述的物料攪拌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熱口(311)與所述加熱源相通,所述出熱口(31 與所述旋轉接頭(5)的所述進口(5 相通。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攪拌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鍋(1)上端具有頂蓋(13),該頂蓋(13)具有保溫層(131)。
      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攪拌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鍋(1)的兩端安裝有兩根相互平行的所述攪拌軸0),該兩根所述攪拌軸( 的所述攪拌槳間隔設置。
      13.根據權利要求1或12所述的物料攪拌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鍋(1)的兩端設置有上側進料口(11)和下側出料口(12),其中,物料通過所述攪拌槳從所述上側進料口(11)移向所述下側出料口(12)。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物料攪拌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軸( 包括多個所述攪拌槳(21),多個所述攪拌槳為螺旋槳,并且螺旋方向相同。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物料攪拌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槳包括攪拌葉片(211)和垂直于所述攪拌葉片011)并設置在所述攪拌葉片(211) —側的鰭片(212)。
      16.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物料攪拌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裝置C3)包括兩個電機(31),兩根所述攪拌軸(2)分別與所述兩個電機(31)相連,并且該兩個電機(31)具有電機同步器。
      17.一種浙青攪拌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浙青攪拌設備包括根據權利要求1 16中任意一項所述的物料攪拌加熱裝置。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物料攪拌加熱裝置,該物料攪拌加熱裝置包括攪拌鍋(1)、安裝在該攪拌鍋(1)內的攪拌軸(2)、驅動裝置(3)和加熱源,其中,所述攪拌軸(2)具有攪拌槳(21),并由所述驅動裝置(3)驅動,并且所述攪拌軸(2)內具有軸向通道(22),該軸向通道(22)與所述加熱源相通。本發(fā)明還公開了一種瀝青攪拌設備,該瀝青攪拌設備包括本發(fā)明提供的物料攪拌加熱裝置。由于本發(fā)明提供的物料攪拌加熱裝置的攪拌軸內部具有與加熱源相通的軸向通道,能夠使物料在攪拌的同時,能夠得到均勻的加熱,熱損失少,加熱效率高并且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并有效提高了本發(fā)明提供的瀝青攪拌設備的實用性。
      文檔編號E01C19/10GK102392406SQ20111030164
      公開日2012年3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9月28日
      發(fā)明者尹友中 申請人: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