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處理倒角螺栓的退出扳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隸屬一種用以處理已倒角螺栓的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是指一種卡掣定位性佳、且可適用不同型式螺栓的退出扳手。
背景技術:
按,螺栓是一種供結合固定對象的零件,其因應環(huán)境與不同需求的需要,螺栓頭部可分為夾顎或套筒操作的六角頭螺栓、供六角扳手操作的內(nèi)六角螺栓或供十字起子驅(qū)動的十字頭螺栓等,而其中內(nèi)六角螺栓與十字頭螺栓如因長時間重復轉(zhuǎn)動或因反作用力過大等因素,而產(chǎn)生其內(nèi)六角孔或十字槽因磨損而倒角時,會造成原操作的一般扳手無法退出該螺栓的問題。
而當內(nèi)六角螺栓或十字頭螺栓因倒角無法退出時,一般是將螺栓鋸斷,并于螺栓桿體端面鉆孔,再以拔取工具咬合退出,然由于螺栓具有一定的硬度,其不論是鋸斷或鉆孔加工均極為不易、且麻煩,再者以拔取工具鎖設于孔洞上退出的作法,常會因無法有效的卡掣,而造成退出失敗的狀況,必需不斷的重復操作,甚至造成螺栓進一步迫緊于螺孔內(nèi)的現(xiàn)象,因此有必要開發(fā)一種簡易的退出扳手,來迅速、且有效的處理退出已倒角的螺栓。
緣是,本創(chuàng)作人乃針對上述現(xiàn)有內(nèi)六角螺栓與十字頭螺栓于倒角后退出不易的問題深入探討,并積極尋求解決之道,經(jīng)過長期努力的研究與發(fā)展,終于成功的開發(fā)出處理倒角螺栓的退出扳手,其可有效克服以往無法有效退出螺栓的問題,且可供運用于不同型式的螺栓。
實用新型內(nèi)容因此,本實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處理倒角螺栓的退出扳手,以讓使用者可迅速、且有效的退出已倒角的螺栓。
再者,本實用新型的另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處理倒角螺栓的退出扳手,以供適用于不同型式的螺栓。
為此,本實用新型主要是通過下列的技術手段,來具體實現(xiàn)前述的目的與效能本實用新型一種處理倒角螺栓的退出扳手,其包含有一轉(zhuǎn)接套筒、一套合軸及一卡掣件所組成;其特征在于其中轉(zhuǎn)接套筒對應套合軸一端形成有一多角狀接合孔,且接合孔任一內(nèi)面形成有一較沉的擴槽,而對應的套合軸前端形成有一收束的斜錐段,又套合軸于對應擴槽的表面形成有一道容置弧槽,套合軸對應轉(zhuǎn)接套筒一端并形成有一接合段,該接合段可對應嵌插于轉(zhuǎn)接套筒的接合孔內(nèi),再者套合軸于接合段上形成有一橫向貫穿容置弧槽的剖槽;前述卡掣件是設于套合軸的容置弧槽內(nèi),該卡掣件底緣形成對應的弧抵面,又套合軸邊緣與剖槽底面間頂撐設有一彈性件,該彈性件抵頂卡掣件,讓卡掣件可相對容置弧槽向上翻轉(zhuǎn),而突出形成卡抵側緣,又卡掣件前段形成有對應套合軸斜錐段的收束斜錐段。
其中,卡掣件的彈性件為壓縮彈簧。
其中,卡掣件的彈性件為一體成型的彎曲彈片。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透過前述技術手段的展現(xiàn),讓本實用新型具卡掣件的套合軸嵌入已倒角的內(nèi)六角螺栓或十字頭螺栓時,可利用卡掣件突出的卡抵側緣卡掣于對應角落或卡槽,以提升其卡掣效果,進而能協(xié)助退出已倒角的螺栓,而能增加其附加價值,且提升產(chǎn)品的競爭力與經(jīng)濟效益。
為使審查員能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構成、特征及其它目的,以下乃舉本實用新型的若干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同時讓熟悉該項技術領域者能夠具體實施,惟以下所述的,僅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故凡有以本實用新型的精神為基礎,而為本實用新型任何形式的修飾或變更,皆仍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意圖保護的范疇,其中圖1是本實用新型退出扳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用以說明各主要組件的構成及其相對關系。
圖2是本實用新型退出扳手的立體外觀示意圖,其顯示本實用新型組成后的態(tài)樣。
圖3是本實用新型退出扳手的局部立體剖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退出扳手的斷面示意圖,以說明彈性件推頂卡掣件的狀態(tài)。
圖5是本實用新型退出扳手實際運用的平面動作示意圖,用以說明其運用于內(nèi)六角螺栓的態(tài)樣。
圖6是本實用新型退出扳手的另一實際使用參考示意圖,以說明其運用于十字頭螺栓的態(tài)樣。
圖7是本實用新型退出扳手第六圖的斷面動作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用以處理已倒角的螺栓的退出扳手,請參閱圖1、圖2所示的,其包含有一轉(zhuǎn)接套筒10、一套合軸20及一卡掣件25所組成,其中套合軸20嵌設于轉(zhuǎn)接套筒10一端,且轉(zhuǎn)接套筒10另端形成有一套接端11,以供利用棘輪式套筒扳手或開口扳手或梅花扳手或起子操作桿30等嵌掣作動,本實用新型以具對應套接桿35的起子操作桿30為主要實施例;而關于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詳細構成,則是如圖1、圖2及圖3所揭示,轉(zhuǎn)接套筒10形成有一供套合軸20嵌固的接合孔15,該接合孔15是呈六角孔狀,且接合孔15其中一內(nèi)側緣形成有較深的擴槽16,再者六角柱狀的套合軸20前端形成有一收束的斜錐段21,且套合軸20于對應擴槽16的一側表面形成有一道呈半圓斷面的容置弧槽22,又套合軸20對應轉(zhuǎn)接套筒10一端并形成有一接合段23,該接合段23可對應嵌插于轉(zhuǎn)接套筒10的接合孔15內(nèi),再者套合軸20于接合段23上形成有一橫向貫穿容置弧槽22的剖槽24;再者前述卡掣件25是設于套合軸20的容置弧槽22內(nèi),該卡掣件25底緣形成對應容置弧槽22的弧抵面26,再者卡掣件25邊緣于對應套合軸20的剖槽24處一體凸伸有一弧彎的彈性件27,該彈性件27可抵頂于剖槽24底面(圖3、圖4所示),讓卡掣件25具彈性件27的邊緣可相對容置弧槽22向上翻轉(zhuǎn),使卡掣件25邊緣略為凸出套合軸20,而形成一卡抵側緣29,又卡掣件25前端形成有一與套合軸20斜錐段21相對應收束的斜錐段28;由此,組構成一卡掣確實、且適用范圍廣的處理倒角螺栓的退出扳手結構。
至于本實用新型于實際運用,其可運用于不同規(guī)格的內(nèi)六角螺栓50,如圖5所示的,當內(nèi)六角螺栓50的內(nèi)六角孔55因角落56倒角而無法以正常的六角扳手退出時,可將本實用新型的退出扳手以套合軸20嵌插于該螺栓50的內(nèi)六角孔55內(nèi),由于套合軸20的卡掣件25受彈性件27推抵的影響,使卡掣件25對應的卡抵側緣29能突出套合軸20的周緣,進而利用該卡抵側緣29卡掣于內(nèi)六角孔55對應的角落56,且套合軸20其它抵靠面并貼抵于內(nèi)六角孔55的對應周面,如此即可確實的卡掣,而能有效的退出螺栓,在使用上極為便利、且確實。
另本實用新型亦可運用于十字頭螺栓60,如圖6、圖7所揭示的,當十字頭螺栓60的十字槽65因倒角而無法以正常的起子退出時,可將退出扳手以套合軸20及卡掣件25的斜錐段21、28嵌插于該十字頭螺栓60的十字槽65內(nèi),由于套合軸20的卡掣件25受彈性件27推抵的影響,使卡掣件25的卡抵側緣29能突出套合軸20的周緣,進而利用卡抵側緣29卡掣于十字槽65的任一卡槽66,如此即可確實的卡掣以退出該十字頭螺栓66,除具有前述的優(yōu)點及實用價值外,且進一步可該本實用新型適用于不同型式式的螺栓,增加其附加價值與產(chǎn)品競爭力。
另本實用新型再一實施例,其是其套合軸20于接合段23上形成有一橫向貫穿容置弧槽22的剖槽24,又套合軸20于剖槽24內(nèi)設有一彈性件27,該彈性件27可為壓縮彈簧,且彈性件27可抵頂于卡掣件25的側緣,讓卡掣件25可相對容置弧槽22向上翻轉(zhuǎn)形成卡抵側緣29。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確實為一新穎進步的創(chuàng)作,在相同的技術領域中未見相同或近似的產(chǎn)品公開使用,故本實用新型已符合創(chuàng)作專利的條件,故依法提出申請。
權利要求1.一種處理倒角螺栓的退出扳手,其包含有一轉(zhuǎn)接套筒、一套合軸及一卡掣件所組成;其特征在于其中轉(zhuǎn)接套筒對應套合軸一端形成有一多角狀接合孔,且接合孔任一內(nèi)面形成有一較沉的擴槽,而對應的套合軸前端形成有一收束的斜錐段,又套合軸于對應擴槽的表面形成有一道容置弧槽,套合軸對應轉(zhuǎn)接套筒一端并形成有一接合段,該接合段可對應嵌插于轉(zhuǎn)接套筒的接合孔內(nèi),再者套合軸于接合段上形成有一橫向貫穿容置弧槽的剖槽;前述卡掣件是設于套合軸的容置弧槽內(nèi),該卡掣件底緣形成對應的弧抵面,又套合軸邊緣與剖槽底面間頂撐設有一彈性件,該彈性件抵頂卡掣件,讓卡掣件可相對容置弧槽向上翻轉(zhuǎn),而突出形成卡抵側緣,又卡掣件前段形成有對應套合軸斜錐段的收束斜錐段。
2.如權利要求1項所述的處理倒角螺栓的退出扳手,其特征在于,其中,卡掣件的彈性件為壓縮彈簧。
3.如權利要求1項所述的處理倒角螺栓的退出扳手,其特征在于,其中,卡掣件的彈性件為一體成型的彎曲彈片。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用于處理倒角螺栓的退出扳手,尤指一種可運用于不同螺栓、且卡掣定位性佳的退出扳手,包含有一轉(zhuǎn)接套筒、一套合軸及一卡掣件,套合軸是嵌插于轉(zhuǎn)接套筒端部,套合軸周緣一側面形成有一呈半圓斷面的容置弧槽,前述具對應弧抵面的卡掣件并設于容置弧槽內(nèi),再者套合軸與卡掣件前端形成有對應的斜錐段,且卡掣件周緣與套合軸間頂撐有一彈性件,令卡掣件一側產(chǎn)生突出套合軸周緣的卡抵側緣,透過上述的設計,當具卡掣件的套合軸嵌入已倒角的內(nèi)六角螺栓或十字頭螺栓時,可利用卡掣件突出的卡抵側緣卡掣于對應角落或卡槽,以提升其卡掣效果,進而能協(xié)助退出已倒角的螺栓。
文檔編號B25B13/00GK2933730SQ20062011763
公開日2007年8月15日 申請日期2006年5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5月30日
發(fā)明者李錫勇 申請人:李錫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