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簧隱藏式長桿大力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大力鉗(或者說扳手),特別涉及一種拉簧隱藏式長桿大力鉗。
【背景技術】
[0002]大力鉗是一種應用廣泛的操作工具,簡單、實用,主要用于夾持零件進行鉚接、焊接、磨削等加工以及零件拆卸、裝配等,其特點是鉗口可以鎖緊并產(chǎn)生很大的夾緊力,使被夾緊零件不會松脫。另,大力鉗也可作扳手使用。
[0003]但是,若需要深入狹長空間,且需要打開并張大鉗口時,那么大力鉗就無法使用。鑒于此,專利號為200720038055.7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一種狹長桿大力鉗,其由鉗身、固定鉗頭、活動鉗頭、連桿、搖桿、支桿、鉗柄、開啟柄、調節(jié)螺釘、拉簧、鉚釘組成;活動鉗頭、連桿、搖桿鉚接在鉗身上,組成鉸鏈四桿機構,鉗身前端鉚接或焊接固定鉗頭,后端有螺孔裝有調節(jié)螺釘,活動鉗頭通過鉚釘與鉗身的前端和連桿的前端相連,搖桿與鉗身中端和連桿后端通過鉚接相連,搖桿和連桿繞鉗身中端上的鉚釘活動,開啟柄與鉗柄通過鉚接相連,開啟柄在鉗柄內(nèi)活動配合;鉗柄與支桿和搖桿通過鉚釘連接,且相互間活動,拉簧一端固定在鉗身內(nèi),另一端固定在搖桿上。
[0004]實踐應用表明,上述大力鉗存在以下缺陷:
[0005]一,拉簧位于鉗身、搖桿、鉗柄、支桿環(huán)繞的空間中,當固定鉗頭、活動鉗頭鎖緊時,鉗身、搖桿、鉗柄、支桿環(huán)繞而成的空間狹小,拉簧處于相對封閉、受保護的狀態(tài);當固定鉗頭、活動鉗頭打開時,鉗身、搖桿、鉗柄、支桿向周圍移動,所環(huán)繞的空間明顯增加,使得拉簧處于一個開放的環(huán)境,而拉簧是一種相對容易受損的部件,再者大力鉗一般都是應用于容易受到?jīng)_擊、碰撞的環(huán)境。此外,當大力鉗不使用時,很多用戶習慣將大力鉗打開,使掛鉤穿過鉗身、搖桿、鉗柄、支桿環(huán)繞的空間中,不可避免地,位于鉗身、搖桿、鉗柄、支桿環(huán)繞空間中的拉簧將受到?jīng)_擊。若有人故意破壞,則拉簧更容易損壞。因此,上述大力鉗的拉簧容易受損。
[0006]二,搖桿與連桿、鉗身、鉗柄同時鉸接,且拉簧的一端也與搖桿連接,連桿、鉗身、鉗柄、拉簧連接于搖桿的四角,因此搖桿應設計、制作為較大的板狀結構,應用材料較多。
[0007]三、由于搖桿需要與連桿、鉗身、鉗柄、拉簧同時連接,因此面積較小的片狀搖桿上需要設置四個通孔,周知的是,此結構將會降低搖桿的結構強度,為了滿足強度要求,搖桿的厚度或材料應相應增加,成本也隨之上升。
[0008]四、鉗身尾部調節(jié)螺釘向后退時,使鉗口張大,在這種情況下,拉簧可能已經(jīng)超過極限,不但造成鉗口無法自由張開,需要人為拉開,才能達到理想效果,而且容易造成拉簧疲勞。
【發(fā)明內(nèi)容】
[0009]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拉簧隱藏式長桿大力鉗,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拉簧容易受損、材料成本不易節(jié)約的問題。
[0010]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11]—種拉簧隱藏式長桿大力鉗,其包括固定鉗頭、活動鉗頭、鉗身、連桿、搖桿、鉗柄、拉簧及鎖緊機構,所述固定鉗頭固定于所述鉗身的前端,所述活動鉗頭鉸接于所述連桿的前端,所述搖桿與所述鉗身的中部、所述連桿的后端、所述鉗柄的前端鉸接,所述鎖緊機構設于所述鉗柄和鉗身的后部之間,所述連桿和所述鉗身均呈桿狀結構,且所述連桿和所述鉗身平行、靠近,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桿的橫截面以及所述鉗身的橫截面均呈U形,且開口相對設置;所述拉簧的一端連接于所述鉗身前部的內(nèi)部,所述拉簧的另一端則伸入所述連桿內(nèi)部并與所述活動鉗頭的后邊緣連接。
[0012]優(yōu)選地,在上述拉簧隱藏式長桿大力鉗中,所述搖桿呈弧形板狀結構,一端鉸接于所述鉗身的中部、另一端鉸接于所述鉗柄的前端、中部鉸接于所述連桿的后端,且所述搖桿朝前凸起。
[0013]優(yōu)選地,在上述拉簧隱藏式長桿大力鉗中,所述活動鉗頭與所述拉簧連接的邊緣區(qū)域的兩側同時收縮,形成凹陷區(qū)域,所述凹陷區(qū)域上設有通孔,所述拉簧的一端鉤掛于所述通孔中。
[0014]優(yōu)選地,在上述拉簧隱藏式長桿大力鉗中,所述連桿和所述鉗身的內(nèi)部固定有筋板,以提高所述連桿和所述鉗身的強度。
[0015]分析可知,本實用新型的拉簧一端連接于鉗身內(nèi)部,另一端深入連桿內(nèi)部后與活動鉗頭連接,由于相互靠近的鉗身、連桿的橫截面呈U形,且開口相對設置,借此,拉簧一端大部位于鉗身中,另一端大部位于連桿中,暴露于鉗身、連桿之間空隙的部分十分短小,因此,本實用新型的拉簧不易受到外界破壞。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結構(局部剖視或透視)示意圖;
[0017]圖2為圖1中活動鉗頭與拉簧連接部位的剖面圖;
[0018]圖3為圖1中沿線A-A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0019]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連桿、鉗身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剖面線位置與圖1所不實施例一的線A-A位置相同;
[0020]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的結構(局部剖視或透視)示意圖;
[0021]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四的結構(局部剖視或透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0023]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包括鉗身1、連桿2、支桿3、鉗柄4、開啟柄5、調節(jié)螺釘6、固定鉗頭7、活動鉗頭8、搖桿9、拉簧100。其中,本實施例一的鎖緊機構為位于鉗身I后端、鉗柄4之間的支桿3、開啟柄5等,其為成熟技術不再贅述。
[0024]其中,固定鉗頭7固定于鉗身I的前端,活動鉗頭8鉸接于連桿2的前端,搖桿9與鉗身I的中部、連桿2的后端、鉗柄4的前端鉸接。連桿2和鉗身I均呈桿狀結構,且連桿2和鉗身I平行、靠近,二者之間的空隙102十分狹窄,而且運行過程中,空隙102寬度基本無變化。如圖3所示,連桿2的橫截面以及鉗身I的橫截面均呈U形,且二者的開口相對設置,鉗身I的內(nèi)部為深槽10、連桿2的內(nèi)部為深槽20。拉簧100的一端連接于鉗身I前部的內(nèi)部(該端大部位于深槽10中),拉簧100的另一端則伸入連桿2內(nèi)部(拉簧100的該端則大部位于深槽20中)并與活動鉗頭7的后邊緣連接。如圖1所示,拉簧100僅有中部很小的一部分通過空隙102裸露在夕卜,基本避免了外界的機械沖擊、損壞(在現(xiàn)有技術中,拉簧100位于空隙134中,當鉗柄4等打開時,空隙134相當大,拉簧大部分裸露外界環(huán)境中,得不到任何保護;在使用過程中,空隙134變化較大,拉簧也隨之處于頻繁、大幅變形的狀態(tài),易產(chǎn)生疲勞,縮短使用壽命)。
[0025]如圖2,本實施例一在連接拉簧100、活動鉗頭8時,活動鉗頭8與拉簧100連接的邊緣區(qū)域的兩側同時收縮,形成凹陷區(qū)域81,凹陷區(qū)域81上設有通孔80,拉簧100的一端鉤掛于通孔80中。凹陷區(qū)域81的設置能夠避免拉簧100的端部與深槽20的內(nèi)壁之間發(fā)生干涉。
[0026]由于拉簧100與搖桿9不再連接,因此,本實施例一將搖桿9設計為弧形板狀結構,一端鉸接于鉗身I的中部、另一端鉸接于鉗柄4的前端、中部鉸接于連桿2的后端,且搖桿9朝前凸起。弧形板狀結構的搖桿9不但運動靈活、外形美觀,而且用材較少,節(jié)約成本。
[0027]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其與實施例一僅存在連桿、鉗身內(nèi)部結構不同,因此其整體結構圖省略)中,如圖4所示,為了提高連桿2、鉗身I的結構強度,連桿2和鉗身I的內(nèi)部分別固定有長條形的筋板21、筋板11,筋板21、筋板11分別沿著連桿2、鉗身I的長度方向設置,當然,筋板21、筋板11的長度及焊接位置以不影響拉簧100為宜。
[0028]如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的活動鉗頭8、固定鉗頭7也可以向前平直延伸,可見,上述實施例一活動鉗頭8、固定鉗頭7和鉗身I垂直的設置方式并非本實用新型的唯一實施方式。此外,拉簧100與活動鉗頭8連接時,可以在活動鉗頭8的后側設置一個凸起82,凸起82位于連桿2的深槽20中,拉簧100與該凸起82連接。
[0029]本實用新型的鎖緊機構并非上述實施例所限,如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四的鎖緊機構200類似于授權公告號為CN203156600U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所提供的鎖緊機構。并且,該實施例四的鉗身I前端內(nèi)側邊緣1I向連桿2的方向傾斜延伸,使得拉簧100的絕大部分可以設置在鉗身I的內(nèi)部,相應地,為了避免干涉,連桿2稍微向上拱起。
[0030]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拉簧處于相對封閉的空間中,能夠得到良好的保護,延長使用壽命。
[0031]其次,拉簧位于活動鉗頭、鉗身之間,其運動范圍、拉伸范圍相對有限,避免受到支桿及調節(jié)螺釘影響。
[0032]再者,本實用新型的搖桿能夠簡化為弧形條狀結構,工藝簡單、運動靈活、外觀美觀、節(jié)約材料。
[0033]由技術常識可知,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其它的不脫離其精神實質或必要特征的實施方案來實現(xiàn)。因此,上述公開的實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舉例說明,并不是僅有的。所有在本實用新型范圍內(nèi)或在等同于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nèi)的改變均被本實用新型包含O
【主權項】
1.一種拉簧隱藏式長桿大力鉗,包括固定鉗頭、活動鉗頭、鉗身、連桿、搖桿、鉗柄、拉簧及鎖緊機構,所述固定鉗頭固定于所述鉗身的前端,所述活動鉗頭鉸接于所述連桿的前端,所述搖桿與所述鉗身的中部、所述連桿的后端、所述鉗柄的前端鉸接,所述鎖緊機構設于所述鉗柄和鉗身的后部之間,所述連桿和所述鉗身均呈桿狀結構,且所述連桿和所述鉗身平行、靠近,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桿的橫截面以及所述鉗身的橫截面均呈U形,且開口相對設置;所述拉簧的一端連接于所述鉗身前部的內(nèi)部,所述拉簧的另一端則伸入所述連桿內(nèi)部并與所述活動鉗頭的后邊緣連接。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拉簧隱藏式長桿大力鉗,其特征在于,所述搖桿呈弧形板狀結構,一端鉸接于所述鉗身的中部、另一端鉸接于所述鉗柄的前端、中部鉸接于所述連桿的后端,且所述搖桿朝前凸起。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拉簧隱藏式長桿大力鉗,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鉗頭與所述拉簧連接的邊緣區(qū)域的兩側同時收縮,形成凹陷區(qū)域,所述凹陷區(qū)域上設有通孔,所述拉簧的一端鉤掛于所述通孔中。4.根據(jù)權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拉簧隱藏式長桿大力鉗,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桿和所述鉗身的內(nèi)部固定有筋板,以提高所述連桿和所述鉗身的強度。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拉簧隱藏式長桿大力鉗,其包括固定鉗頭、活動鉗頭、鉗身、連桿、搖桿、鉗柄、拉簧及鎖緊機構,所述固定鉗頭固定于所述鉗身的前端,所述活動鉗頭鉸接于所述連桿的前端,所述搖桿與所述鉗身的中部、所述連桿的后端、所述鉗柄的前端鉸接,所述鎖緊機構設于所述鉗柄和鉗身的后部之間,所述連桿和所述鉗身均呈桿狀結構,且所述連桿和所述鉗身平行、靠近,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桿的橫截面以及所述鉗身的橫截面均呈U形,且開口相對設置;所述拉簧的一端連接于所述鉗身前部的內(nèi)部,所述拉簧的另一端則伸入所述連桿內(nèi)部并與所述活動鉗頭的后邊緣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拉簧不易受到外界破壞。
【IPC分類】B25B7/12, B25B7/14
【公開號】CN205201351
【申請?zhí)枴緾N201521041820
【發(fā)明人】朱建平
【申請人】朱建平
【公開日】2016年5月4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