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壓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薄板壓力機的壓墊,包括兩個外層和一個布置在它們之間沿厚度方向彈性的墊層。
生產(chǎn)層狀材料例如裝飾性涂層的刨花板在薄板壓力機中進行,它們可設計為低壓多層壓力機或高壓多層壓力機或設計為短行程壓力機。為了使壓制板的壓力全面和均勻地傳給擠壓件,在擠壓件與壓制板之間插入壓墊。壓墊必須能承受高壓力,也能承受在這些壓力機內產(chǎn)生的溫度,以及壓墊必須有能力將來自壓制板的熱量迅速和無大的損失地傳導給擠壓件。此外還希望用一種壓墊先后加工不同尺寸的擠壓件。
前言所述類型的壓墊涉及層狀結構。例如在DE-A-2627442中介紹了一種壓墊,其中無定向纖維網(wǎng)兩面用硅酮彈性體涂層。在同類的EP-A-0235582中公開了一種壓墊,其中,硅酮彈性體薄片兩面用分離薄膜敷層。US-A-3723220同樣公開了一種硅酮薄片構成的墊層,它可以附加地敷有分離薄膜。
此外已知一些由織物構成或含有織物的壓墊。例如DE-B-2319593公開了一種壓墊,壓墊的基礎是金屬篩布,它被包圍在硅酮彈性體制的母體內。按DE-A-2338749的壓墊有一種玻璃纖維織物,其中單根線或全部線用塑料例如硅酮彈性體浸漬或涂層,所以這些線構成襯墊。由DE-A-2650642可知類似的壓墊。在EP-A-0493630中建議了一種紡織物制的壓墊,其中,織物由芳香族的聚酰胺線和金屬線組成。在DE-U-29718204中公開了一種壓墊,其中,線的一部分有硅酮彈性體以及另一部分可由金屬絲構成。DE-U-9418984.6介紹了一種壓墊,其中,線可由不同材料制成,尤其由橡膠、硅酮彈性體或金屬以及它們的組合制成。最后,在DE-U-29721495和DE-U-29721494中介紹了用織物制的壓墊,其中,各線按特殊的方式構成。
層狀壓墊的缺點是不能達到足夠的導熱率。在其中使用織物的壓墊中必須在導熱率和尺寸穩(wěn)定性兩者之間進行妥協(xié),所以在這些特性方面不能始終得到最佳的結果。
因此本發(fā)明的目的是設計一種壓墊,其特征在于尺寸穩(wěn)定性,并可在大的范圍內調整導熱率,以及在襯墊方面也應提供大范圍的變化可能性以滿足壓墊的設計要求。
按本發(fā)明為達到此目的采取的措施是,外層由間隔紡織物,例如間隔織物、針織物或編織物的兩層構成,此間隔紡織物有連接這兩層的隔距線,其中至少部分隔距線設計為導熱線,它們提高壓墊沿厚度方向的導熱率。這種間隔紡織物(也稱雙壁紡織物)構成一種有兩個紡織層的復合織物,它們基本上設計為完全的織物、針織物或編織物,并附加地在其中夾入線系統(tǒng),線系統(tǒng)在紡織層之間交替,在這種情況下在紡織層之間延伸的段構成隔距線。這些隔距線規(guī)定了兩個紡織層之間的最大距離。此距離可根據(jù)具體要求在大的范圍內調整,在這種情況下通過隔距線保證沿整個表面間距均勻。這些間隔紡織物迄今使用于其他一些技術領域,例如地下水保護領域中(參見Girmes有限公司G.Schwarz博士在Techtextil-Symposium 1990上的報告Nr.344;EP-B-0450154)。
這樣一種壓墊的特征在于高的尺寸穩(wěn)定性。由于有大量接觸點的平的和非常均勻的表面,形成與加熱的壓制板良好的接觸。由此并通過許多隔距線,可通過壓墊達到良好熱傳導和快速熱輸送,在這里導熱率可通過隔距線的數(shù)量及其材料在大范圍內按具體要求調整。并不一定要所有的隔距線都設計為導熱線。確切地說,它們可以與例如用芳族聚酰胺、聚酰亞胺或它們的組合制的機械和熱強度高的隔距線交替。
在本發(fā)明的設計中規(guī)定,存在一些至少部分是金屬的導熱線,例如用鋁、青銅、優(yōu)質鋼、銅或黃銅制造或除其他材料外含有一種這類金屬。此外規(guī)定,間隔紡織物除隔距線外還有其他導熱線,它們由一種這類材料制造或含有這種材料,由此提高導熱率,從而同樣保證在壓墊表面良好的熱傳導。這些其他的線至少部分可以是金屬的。
為了構成彈性的墊層可考慮不同的實施形式。例如墊層至少有一個沿厚度方向彈性的墊線層,這些墊線在由織物構成的壓墊中是已知的。墊層可完全用橡膠彈性的材料制成,例如硅酮彈性體,也就是設計為硅酮單絲或充填金屬粉末的硅酮單絲。但墊線也可以各有一芯線,例如用芳族聚酰胺、聚酰亞胺等制的復絲或例如銅制的金屬絲,芯線被橡膠彈性的線表層圍繞,在這里線表層最好仍由硅酮彈性體構成。芯線可設計為絲、單絲、復絲、細紗、股線、繩、滾帶、綜絲、辮線、帶等以及它們的組合。為了提高導熱率,墊線可至少部分被金屬絲圍繞,金屬絲繞線的表層卷繞、絞合或編結。為了其高的導熱率作為金屬尤其考慮用銅,但也可以使用鋁、青銅、優(yōu)質鋼和黃銅。
在間隔紡織物中,墊線布置為并列地沿相同的方向延伸,在這種情況下它們便作為襯紗(Gelege)存在并因而保證尺寸穩(wěn)定性。但墊層也可以有例如由硅酮彈性體或氟硅酮彈性體組成的聚合填料,此填料可添加形式上為粉末或短纖維的金屬微粒。
聚合填料首先以液態(tài)加入間隔紡織物的層之間。在到達所要求的位置后,通過交聯(lián)或通過固化造成最終彈性的機械性能。在填料內還可以加入金屬粉末或金屬短纖維。
還可以考慮用泡沫塑料。在這里不排除這種可能性,即,墊層設計為多層的以及每一層都設計為不同的,也就是將不同設計的層組合起來。
最后,按本發(fā)明規(guī)定,壓墊有邊緣增厚區(qū),以保證沿整個面有均勻的壓制力。
下面借助于附圖表示的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fā)明。其中
圖1具有間隔織物的壓墊的局部斜視圖;圖2按圖1的間隔織物表面的局部俯視圖;圖3具有用絲編結的墊線側視圖;圖4通過按圖3的墊線的橫截面;圖5具有間隔針織物的壓墊的局部斜視圖;圖6間隔針織物表面的局部俯視圖;以及圖7至9通過具有邊緣增厚區(qū)的壓墊橫截面。
圖1表示的壓墊1有一間隔織物2,它由兩個面層3、4和連接它們的隔距線(例中用5標示)組成。由圖2可見,面層3由經(jīng)線6(用黑實線表示)和緯線7按平紋組織織造,其中經(jīng)線6構成隔距線5并在兩個面層3、4之間交替,從而形成由圖1可見的隔距線5的列。
在隔距線5列之間置入墊線(例中用8標示),在這里面層3、4的間距與墊線8的厚度相配。墊線8有絞合的綜絲(例中用9標示),它們被硅酮彈性體制的線表層(例中用10標示)包圍。墊線8保證壓墊1沿厚度方向的橡膠彈性。
圖3和4表示了一種特殊的墊線11。它也有銅制的綜絲12作為芯線,芯線被硅酮彈性體的線表層13圍繞。在線表層13的外面還附加編結有銅絲(例中用14標示)。因此與墊線8相比提高了導熱率。
圖5表示壓墊15,它與壓墊1的區(qū)別在于不是設有間隔織物,而是間隔針織物16。此間隔針織物16也有兩個面層17、18,它們通過排成列的隔距線19按確定的間距互相連接。如由圖的詳圖可見,間隔針織物16的面層17、18分別構成有線圈(例中用20標示)的經(jīng)編織物,在這里還加入附加的絨頭線(Polfaeden)(例中用21標示),它們在面層17、18之間交替并因而構成隔距線19。
在隔距線19列之間在這里也置入墊線(例中用22標示),它們與壓墊1中的墊線8一致,故可參見那里的說明。墊線22保證沿壓墊1厚度方向的橡膠彈性。
圖7至9表示壓墊23、24、25的橫截面概況,它們有邊緣增厚區(qū)26、27、28、29、30、31。邊緣增厚區(qū)26、27、28、29、30、31可通過使用附加的墊線、增加線圈密度、加上帶或通過成管狀造成。在按圖9的實施例中,邊緣增厚區(qū)30、31通過邊緣處的折疊構成。
邊緣增厚區(qū)26、27、28、29、30、31保證沿整個面直至邊緣區(qū)內都有均勻的壓制力。
權利要求
1.用于薄板壓力機內的壓墊(1、15),包括兩個外層(3、4、17、18)和一個布置在它們之間沿厚度方向彈性的墊層(8、22),其特征為外層由間隔紡織物(2、16)的兩層(3、4、17、18)構成,間隔紡織物有連接這兩層(3、4、17、18)的隔距線(5、19),其中至少部分隔距線(5、19)設計為導熱線。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墊,其特征為間隔紡織物設計為間隔織物(2)、針織物(16)或編織物。
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壓墊,其特征為存在至少部分金屬的導熱線(5、19)。
4.按照權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壓墊,其特征為間隔紡織物(2、16)在兩層(3、4、17、18)的至少一層中除隔距線(5、19)外還有其它導熱線。
5.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壓墊,其特征為其它導熱線至少部分是金屬的。
6.按照權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壓墊,其特征為墊層至少有一層是沿厚度方向彈性的墊線(8、11、22)。
7.按照權利要求6所述的壓墊,其特征為墊線(8、11、22)各有一芯線(12),芯線被橡膠彈性的線表層(13)包圍。
8.按照權利要求7所述的壓墊,其特征為線表層(13)由硅酮彈性體構成。
9.按照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壓墊,其特征為墊線(11)至少局部被金屬絲圍繞。
10.按照權利要求7至9之一所述的壓墊,其特征為墊線(8、22)并列地沿同一個方向延伸。
11.按照權利要求7至9之一所述的壓墊,其特征為墊線(8、22)作為襯紗(Gelege)存在。
12.按照權利要求1至11之一所述的壓墊,其特征為墊層有例如由硅酮彈性體或氟硅酮組成的聚合填料。
13.按照權利要求1至12之一所述的壓墊,其特征為墊層由泡沫塑料構成。
14.按照權利要求1至13之一所述的壓墊,其特征為壓墊(23、24、25)有邊緣增厚區(qū)(26、27、28、29、30、31)。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在薄板壓力機中使用的壓墊(1、15),包括兩個外層(3、4、17、18)和一個布置在它們之間的沿厚度方向彈性的墊層(8、22)。此壓墊(1、15)的特征在于,外層由間隔紡織物(2、16)的兩層(3、4、17、18)構成,間隔紡織物有連接這兩層(3、4、17、18)的隔距線(5、19),其中至少部分隔距線(5、19)設計為導熱線。
文檔編號B32B3/30GK1265972SQ001036
公開日2000年9月13日 申請日期2000年3月1日 優(yōu)先權日1999年3月3日
發(fā)明者沃爾特·霍爾特貝克, 拉爾弗·卡爾登霍夫 申請人:托馬斯約瑟夫亨巴赫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