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結構化的成形織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在造紙機上形成結構化纖維網幅的方法,更具體地說,本發(fā) 明涉及在造紙機中的結構化成形織物上形成結構化纖維網幅的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在濕法模制工藝中,在纖維網幅仍濕時,用新月形成形裝置構造中的結 構化織物在網幅上壓印三維表面。這樣的發(fā)明公開于國際公開No.WO 03/062528A1中。公開了一種吸水箱,目的是為了在濕的時候透過結構化織 物排除空氣來產生三維結構而整形纖維網幅。該三維表面是纖維網幅部分的 物理移動所致。類似于上述方法,美國專利No.4,191,609中公開了一種穿透 干燥(TAD)技術。該TAD技術公開了怎樣傳遞已成形網幅并將之模壓成壓印 織物。幅片固含量(sheet solids)大于15%的網幅會發(fā)生變形。這發(fā)生在纖維 網幅中的低密度枕墊區(qū)域(pillow area)內。因為已成形的網幅膨脹得充斥其中 的凹處,所以這種沖允墊區(qū)域的織物單位重量低。在壓印織物(impression fabric) 上對纖維網幅壓印出圖案,是通過使真空透過壓印織物而才莫壓纖維網幅來進 行的。
已知濕法模制工藝中,當纖維網幅仍然濕時,使用結構化織物壓印網幅 上的三維表面來形成纖維網幅。這樣的發(fā)明公開于國際公開No.WO 03/062528A1中。已知采用成形織物,該成形織物具有承載層和紋飾層,紋 飾層中形成壓印節(jié)點,該壓印節(jié)點對幅片進行壓印,以增大表面起伏程度。 這樣的發(fā)明公開于美國專利No. 5,429,686中。然而,這項專利沒有教導在幅 片上形成枕墊(pillows),枕墊的形成在穿透干燥(TAD)應用場合中有效脫水尤
8其在ATMOSTM造紙機中是必需的。美國專利No. 6,237,644教導了使用這樣 的織物,其被編織成具有在經綿向上都有至少三根紗線的格子網眼圖案。此 參考文件教導了使用圖案織物以在清楚的圖案中形成凹痕。部分纖維網幅的 物理位移是一種用來形成三維表面的技術。TAD技術公開于美國專利No. 4,191,609中。該TAD技術公開了怎樣傳遞已成形的網幅并將之模壓成壓印 織物。幅片固含量大于15%的網幅上會發(fā)生變形。這在低織物單位重量纖維 網幅中產生低密度枕墊區(qū)域,這是因為已成形的網幅膨脹得充斥凹處。通過 使真空透過壓印織物以對纖維網幅模壓,纖維網幅被壓印出圖案。
圖19-21示出的現(xiàn)有織紋組織例如M織紋和圖22-24示出的G織紋i兌明 了現(xiàn)有技術織物,由于窩腔的深度淺,這種織物限制了可嵌入纖維網幅中的 +〉散材料量。M織紋和G織紋的織紋組織各以5x5圖案為基礎,以確定窩 腔的位置和形狀。這些織物中的窩腔在圖19和22中以深色區(qū)域顯示。這些 窩腔的形狀和深度使得可進入其中的松散材料被限制在不足所需量。
該技術領域中所需要的是結構化的成形織物,該織物會使其上所形成的 薄紙和毛巾紙的厚度、松厚度和吸收性增大。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在使用機織結構織物的造紙機上生產具有低密度的高 織物單位重量沖先墊區(qū)域(pillow area)的結構化纖維網幅的方法。
本發(fā)明在于一種形式的造紙機用織物,該織物包括多根緯紗、多根經紗, 以及由綿紗和經紗的完全組織圖案產生的機織物。完全組織圖案中的每根煒 紗具有的順序是從起始點開始,然后連續(xù)地經過三根相鄰經紗之上, 一根 經紗下, 一根經紗上,三根經紗下, 一根經紗上并在一根經紗下,然后重復 該順序。
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點是,為了制造膨松薄紙,該成形織物具有窩腔 (pockets),該窩腔由浮于三根橫向紗線之上的經紗和浮于三根縱向紗線之上 的纟韋紗組成。
本發(fā)明的另 一個優(yōu)點是,它在膨松薄紙幅片上形成改進的表面區(qū)域和在 制造薄紙幅片中改善機器性能。
本發(fā)明的再一個優(yōu)點是,使用ATMOS 構思完美形成高密度枕墊區(qū)域, 幅片成形在結構化織物上進行。
9
本發(fā)明的上述及其他特征與優(yōu)點,以及其實現(xiàn)方式,通過參照以下結合
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描述將更明白,并更好地理解本發(fā)明,附圖中 圖1是示出以本發(fā)明方法的實施例成形結構化網幅的截面示意圖; 圖2是現(xiàn)有技術方法中的結構化網幅的部分截面圖; 圖3是在圖1的機器上制造的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結構化網幅的部分截面
圖4示出圖2中網幅部分已隨后經歷壓榨干燥工序; 圖5示出圖3中本發(fā)明一部分纖維網幅已隨后經歷壓榨干燥工序; 圖6示出本發(fā)明成形部段(section)上所得的纖維網幅; 圖7示出現(xiàn)有技術方法中成形部段上所得的纖維網幅; 圖8示出本發(fā)明纖維網幅的脫水; 圖9示出現(xiàn)有技術的結構化網幅的纖維網幅脫水; 圖IO示出本發(fā)明纖維網幅上的壓榨點; 圖11示出現(xiàn)有技術的結構化網幅的壓榨點; 圖12示出本發(fā)明造紙機的一種實施例的截面示意圖 圖13示出本發(fā)明造紙機另一種實施例的截面示意圖 圖14示出本發(fā)明造紙機另一種實施例的截面示意圖 圖15示出本發(fā)明造紙機另一種實施例的截面示意圖 圖16示出本發(fā)明造紙機另一種實施例的截面示意圖 圖17示出本發(fā)明造紙機另一種實施例的截面示意圖;以及 圖18示出本發(fā)明造紙機另一種實施例的截面示意圖 圖19是被稱為M織紋織物的現(xiàn)有技術的機織物; 圖20是圖19中機織物的煒紗和經紗位置的示意圖; 圖21是圖19和20中機織物的經紗路線示意圖; 圖22是被稱為G織紋織物的現(xiàn)有技術的機織物; 圖23是圖22中機織物的綿紗和經紗的位置示意圖; 圖24是圖22和23中機織物的經紗路線示意圖; 圖25是圖1中機織物的織紋組織的圖例; 圖26是圖1和圖25中機織物的經紗交叉煒紗的示意圖;圖27示出圖1和圖25~26中才幾織物的經紗和/或綿紗的織紋組織;
圖28是圖1和25~27中機織物的紙側視圖29是圖1和25 29中機織物的相反側視圖;以及
圖30是圖1和25~29中^L織物紙側上產生的壓印。
在所有附圖中,相應的附圖標記表明對應的部件。本文中所闡明的各例 證以一種方式舉例說明了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實施例,而且這些例證不得認為 是以任何方式限定本發(fā)明的范圍。
具體實施例方式
現(xiàn)在參照附圖,而且更具體地參照圖1,圖中有纖維網幅機20,其包括 網前箱22,該網前箱22在成形織物26和結構化織物28之間排出纖維漿24。 輥30和32引導織物26使得對著漿24和結構化織物28將張力施加到織物 26上。結構化織物28由成型輥34支承,該成型輥34以與一結構化織物28 和成形織物26的速度匹配的表面速度旋轉。結構化織物28具有最高點28a 和最低點28b,該最高點和最低點使結構化織物上形成的網幅38產生相應的 結構。結構化織物28沿方向W移動,并當水分M從纖維漿24驅出時,結 構化纖維網幅38便成形。脫離漿24的水分M穿過成形織物26,并收集于 白水回收裝置36中。當網幅38成形時,纖維漿24中的纖維絕大部分集中 在最低點28b。
結構化織物28包括在紡織^L上交織的經紗和綷紗。結構化織物28可織 成平幅或環(huán)形的形式。結構化織物28的最終網目&在95x120和26x20之間。 就制造薄衛(wèi)生紙而言,優(yōu)選的網目數是51x36或更大,并且更優(yōu)選58x44或 更大。對于紙巾制造商來說,優(yōu)選的網目數是42x31或更少,并且更優(yōu)選 36x30或更少。結構化織物28可具有4 >^炎口或以上完全組織的循環(huán)圖樣, 優(yōu)選5梭口或更多的完全組織。結構化織物28的經紗直徑在0.12 mm和0.70 mm之間,而綿紗直徑在0.15 mm和0.60 mm之間。窩腔高(即最高點28a 和最低點28b之間的偏差)在約0.07 mm和0.60 mm之間。結構化織物28中 所用的紗線可為任何橫截面形狀,例如,圓形、橢圓形或者扁平的。結構化 織物28的紗線可由任何顏色的熱塑性或熱固性聚合材料制造??蓪Y構化 織物28的表面進行處理,以產生所需的表面能、熱阻、抗磨性及/或抗水解 性。聚合材料的印刷圖案(如絲網印刷的圖案)可應用于結構化織物28,以提高其將美學圖案賦予網幅38的能力,或者提高網幅38的質量。這樣的圖案
可采取另一項專利申請中所記敘的、類似于8口6加3@薄膜的彈性體鑄造結構
的形式。結構化織物28在最高點28a的10%或更大之處具有頂表面平坦接 觸區(qū)域,優(yōu)選20%或更大,并且更優(yōu)選30%,因所制特定產品而異。通過研 磨結構化織物28的頂表面可使結構化網幅28上最高點28a處的接觸區(qū)域增 大,或者可在該接觸區(qū)域上形成頂表面平坦的彈性體鑄造結構。該頂表面還 可接受熱壓光處理來增大平坦度。
成型輥34優(yōu)選是實心的。水分透過成形纖維26,但不透過結構化織物 28。這有利地將結構化纖維網幅38形成得比現(xiàn)有技術更松厚或者更具吸收 性。
現(xiàn)有技術的脫水方法,借助負壓經由結構化織物除去水分。它形成如圖 2中所見的截面圖?,F(xiàn)有技術的結構化網幅40的窩腔高D相當于最低點和 最高點間的尺寸差。最低點出現(xiàn)在C測量點,而最高點出現(xiàn)在A測量點。 現(xiàn)有技術方法中,形成頂表面厚度A。現(xiàn)有技術的側壁尺寸B和枕墊(pillow) 厚度C由水分透過結構化織物而產生。在現(xiàn)有技術的結構中,尺寸B小于 尺寸A,尺寸C小于尺寸B。
對比之下,正如圖3和圖5中所示出的,對于所述用途而言,結構化網 幅38的窩腔高D類似于現(xiàn)有技術的。然而,側壁厚度B'和枕墊厚度C'則超 過網幅40的可比尺寸。這有利地因在結構化織物28上以低密度形成結構化 網幅38所致,而且排除水分的方向同現(xiàn)有技術相反。這產生較厚的枕墊尺 寸C'。如圖5所示,甚至在纖維網幅38經歷壓榨干燥工序之后,尺寸C'仍 基本上大于Ap'。有利的是,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產生的纖維網幅在枕 墊區(qū)域有較大的織物單位重量。而且,纖維間的粘合在使網幅膨脹至最低點 的壓印工序中也不被破壞。
根據現(xiàn)有技術,已成形的網幅真空傳遞到結構化織物中。然后,幅片必 須膨脹,以充滿結構化織物的輪廓。這樣做時,纖維必須散開運動。因此, 這些枕墊區(qū)域中織物單位重量較低,因而厚度小于幅片A點處的。
現(xiàn)在參照圖6至11,以簡單示意圖解釋該方法。
如圖6所示,用結構化織物28的外形所固有的結構將纖維漿24成形為 網幅38。成形織物26是多孔的,而且在成形過程中允許水分排出。此外, 如圖8所示,還經由脫水織物82將水排出。因為存在于結構化織物28的結構中的枕墊區(qū)域C'之故,所以經由織物82排除水分不會導致成形網幅中的 枕墊區(qū)域C'壓縮。
圖7示出的現(xiàn)有技術網幅是用常規(guī)成形織物成形的,例如在雙網成形裝 置中夾在兩個常規(guī)成形織物之間,特征在于平坦均勻的表面。正是這種纖維 網幅在濕整形階段產生立體結構,產生圖2所示的纖維網幅。采用傳統(tǒng)壓榨 織物的傳統(tǒng)薄頁紙造紙機會有接近100%的接觸區(qū)域。例如在本發(fā)明中,或 者例如在TAD機中,結構化纖維的正常接觸區(qū)域一般比常規(guī)機器的接觸區(qū) 域小得多,因所制產品的具體圖案而異,在15%到35%的范圍之內。
圖9和圖11中示出現(xiàn)有技術網幅結構,其中水分透過結構化織物33排 出,如圖7所示,使網幅成形,并當網幅中的纖維被吸入所述結構中時,使 才光墊區(qū)域C的織物單位重量^f氐。整形可以通過向網幅40施加壓力或者在壓 力下迫使網幅40遵循結構化織物33的結構來進行。當纖維移動到枕墊區(qū)域 C中時,這還會引起纖維撕裂。隨后在該揚克烘缸52上壓榨,如圖11所示, 進而降低區(qū)域C中的織物單位重量。對比之下,在本發(fā)明中,水透過脫水織 物82排出,如圖8所示,保留了枕墊區(qū)域C'。圖10中的枕墊區(qū)域C'是未加 壓區(qū)域,其壓貼在揚克烘缸52上時,支承在結構化織物28上。加壓區(qū)域 A'是大部分所施壓力被傳遞掉的區(qū)域。枕墊區(qū)域C'的織物單位重量高于舉例 說明的現(xiàn)有技術結構的織物單位重量。
枕墊區(qū)域因本發(fā)明所增大的線布質量比,尤其是較高的織物單位重量, 而比被壓縮區(qū)域攜帶更多的水,導致本發(fā)明比現(xiàn)有技術具有至少兩個有利方 面,如圖10和11所示。首先,因為網幅在接觸到揚克烘缸52表面的部分 中織物單位重量較低,所以它由于接觸到揚克供缸52的纖維質量較小而能 使網幅以較先前可到達的較低總幅片固相含量順利傳送到揚克烘缸表面52, 較低的織物單位重量意味著運送到與揚克烘缸52接觸點上的水較少。壓縮 區(qū)域比枕墊區(qū)域更干燥,因此可將總網幅固形物量較低的網幅完全傳送到另 一個表面,例如揚克烘缸52表面。其次,該構造考慮到在揚克烘缸罩54中 采用高溫而不至于燙焦或燒毀枕墊區(qū)域,而燙焦或燒毀發(fā)生在現(xiàn)有技術枕墊 區(qū)域中。揚克烘缸罩54溫度往往大于350。C,優(yōu)選大于450。C,甚而更優(yōu)選 大于550。C。因此,本發(fā)明能夠以低于現(xiàn)有技術的平均揚克烘缸烘干前壓榨 固含量(average pre-Yankee press solids)運行,更充分地利用揚克烘釭罩干燥 系統(tǒng)的生產能力。本發(fā)明能夠允許在揚克烘缸之前以少于40%、少于35%甚
13而低到25%的網幅38的固形物量運行。
由于網幅38用結構化織物28來成形,所以織物28的所述窩腔中完全 填滿纖維。
因此,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在該揚克烘缸表面52,網幅38具有高達約100% 的較大接觸區(qū)域,這是因為網幅38在接觸揚克烘缸表面52的側面上幾乎是 平坦的。同時,網幅38的枕墊區(qū)域C'保持未被加壓,因為它們被結構化織 物28的最低點保護起來(圖10)。僅^5l壓榨網幅的25。/。就可順利地獲得干燥 效率。
正如圖11中可看到的那樣,現(xiàn)有技術網幅40與揚克烘缸表面52的接 觸區(qū)域比根據本發(fā)明制造的網幅38的接觸區(qū)域小得多。
現(xiàn)有技術網幅40的較小接觸區(qū)域因網幅40此刻遵照結構化織物33結 構的整形所致。
由于現(xiàn)有技術網幅40與揚克烘缸表面52的接觸區(qū)域較小,所以干燥效 率也較低。
現(xiàn)在,再參照圖12,圖中示出一種結構化纖維網幅38形成方法的實施 例。結構化織物28將三維結構網幅38傳送到前置脫水裝置50,通過吸水箱 67再到揚克烘缸輥52,在此情況下網幅被傳遞到揚克烘缸輥52和揚克烘缸 罩部位54,以進行附加烘干和起皺,然后纏繞在巻軸(圖中未示出)上。
緊接結構化織物28置有靴形壓榨器56,將其貼緊揚克煤缸輥52定位。 結構化網幅38與揚克烘缸輥52接觸并轉移到其表面上,以進行進一步烘干 并隨后起皺。
緊接結構化織物28置有吸水箱58,以在-0.2至-0.8 bar的真空下于^H爾 20 gsm網幅上達到15~25%固含量,優(yōu)選的工作壓力水平(operating level)為 -0.4至-0.6 bar。結構化織物28所運送的網幅38接觸脫水織物82,并繼續(xù)朝 真空輥60行進。真空輥60在-0.2至-0.8 bar真空度下運行,優(yōu)選的工作壓力 水平為至少-0.4 bar。為了改進脫水效果,熱風罩62可選擇性地套在真空輥 60上。舉例來說,如果使用44毫米厚度鋼的商用揚克烘缸和鼓風速度145 m/s 的常規(guī)烘缸罩,則對紙巾使用1400 m/min以上的生產速度,對衛(wèi)生紙使用 1700 m/min以上的生產速度。
可選擇性地安裝蒸汽箱來代替烘缸罩62,向網幅38供給蒸汽。優(yōu)選的 是,該蒸汽箱具有一種影響網幅38的水分再干燥橫剖面的分段的設計。真空輥60內部真空區(qū)域的長度可從200 mm至2,500 mm,優(yōu)選的長度為300 mm至1,200 mm,而更優(yōu)選的長度在400 mm到800 mm之間。網幅38離開 吸水輥60時的固含量為25%至55%,因安裝方案而異。吸水箱67和熱風供 給源65可用來提高網幅38在真空輥60之后和在揚克烘缸輥52之前的固形 物量。金屬絲網轉向輥69還可以是帶有熱風供給源罩的吸水輥。輥56包括 靴形壓榨器,其靴寬度為80mm或更大,優(yōu)選的是120mm或更大,最大峰 值壓力小于2.5MPa。為了形成甚至更長的輥隙,以便于將網幅38傳送到揚 克烘缸52,結構化織物28上所承載的網幅38可在與孰形壓榨器56相關的 壓榨輥隙之前接觸到揚克烘缸輥52的表面。此外,在結構化織物28移離壓 榨才幾56之后可保持這種接觸。
脫水織物82可具有一種連到毛氈層的滲透性機織底布。該底布包括縱 向(機器方向)紗線和橫向紗線??v向紗線是3股復絲加捻紗線。橫向紗線是 單絲紗線??v向紗線也可以是單絲紗線,而且構造可為典型的多層結構。在 兩種情況下,底布都用細毛氈纖維針刺,所用細毛趕纖維的重量小于或等于 700gsm,優(yōu)選小于或等于150gsm并且更優(yōu)選小于或等于135 gsm。毛氈纖 維包封住基本結構,賦予基本結構足夠穩(wěn)定性。針刺工序可徑直穿過通道而 完成。對接觸幅片的表面加熱,以改進幅片表面平滑度。縱向紗線的橫截面 積大于橫向紗線的橫截面積??v向紗線是復絲,它可以包括數以千計的纖維。 底布借助針刺工序與毛氈層連接,產生徑直穿過的排水通道。
在脫水織物82的另一種實施例中,包括織物層、至少兩個毛氈層、抗 再潤濕層和膠合劑。底布基本類似于前面的說明。毛氈層中的至少一層包括 低熔點雙組分(bi-compound)纖維,以在加熱時增補纖維與纖維的粘合。在底 布的一側上,附有抗再潤濕層,該抗再潤濕層可用膠粘劑、熔融法或者針刺 法粘附于底布上,其中抗再潤濕層中所含的材料與底布層和毛氈層連接???再潤濕層由彈性體材料制成,藉此成形彈性體薄膜,該薄膜上有多個通孔。
毛氈層藉針刺與脫水織物82連在一起。這有利地在整個毛氈層中留下 許多針孔。抗再潤濕層是多孔的,在整個該層上具有水通道或者直通微孔。
在脫水織物82的再另一種實施例中,其構造基本類似于先前談及給脫 水織物82的至少一側添加疏水層的構造。疏水層不吸水,但是它確實通過 其中的微孔來控制水分。
在脫水織物82的再一種實施例中,底布上附貼了用聚合物如聚氨酯制造的紋簾網格(lattice grid)上,該紋簾網格被置于底布的頂面上。該網格可利用各種已知方法置于底布上,例如擠壓技術或者絲網印刷技術。紋簾網格可相對于縱向紗線和橫向紗線以角取向方式置于底布上。盡管此取向的結果是紋簾的任何部分都不與縱向紗線對齊,但是其他的取向也可利用。該紋簾可具有均勻網格圖案,該圖案可部分地不連續(xù)。此外,網格結構相互連接之間的材料可采取迂回路徑,而不是基本筆直的。紋簾網格由合成材料例如聚合物或者具體來說聚氨酯構成,它本身因其固有的附著特性而貼附于底布上。
在脫水織物82的再另一種實施例中,包括了滲透性底布,該底布具有縱向紗線和橫向紗線,它們附著于網格上。該網格由復合材料構成,該復合材料可與關于脫水織物82的上述實施例所描述的相同。網格包括縱向紗線,縱向紗線周圍形成有復合材料。網格是由復合材料和縱向紗線形成的復合結構。縱向紗線可預先包以復合材料,然后基本平行地成排置入模具,該模具用來再加熱復合材料,使之再流動成為圖案。附加的復合材料也可置入^t具中。然后網格結構(亦稱復合層)借助許多技術中的一種技術連接到底布上,所述許多技術包括將網格層壓于滲透性織物上;當復合材料包覆線貼靠滲透性織物或者借助再熔融網格定位到底布上時,將復合材料包覆線熔融。另外,可用膠粘劑將網格附著在滲透性織物上。
毛氈纖維可包括兩層上層和下層。毛氈纖維是針刺到底布和復合層中的,從而形成具有至少一個外毛氈層表面的脫水織物82。毛氈材料本質上是多孔的,另外針刺工序不僅將這些層聯(lián)接在一起,它也形成很多細小的滲透性空隙,這些滲透性空隙擴展到脫水織物82的結構中或者完全透過脫水織物的結構。
脫水織物82的透氣性為5至100立方英尺/分鐘,優(yōu)選19立方英尺/分鐘或更大,并且更優(yōu)選35立方英尺/分鐘或更大。脫水織物82中的平均孔隙直徑為5至75微米,優(yōu)選25微米或更大,并且更優(yōu)選35微米或更大。疏水層可用合成聚合材料、羊毛或者聚酰胺如耐綸6制成??乖贊櫇駥雍蛷秃蠈涌捎帽椥詽B透膜制成,該膜用層壓到底布上的合成聚合材料或者聚酰胺制成。
毛氈纖維層由0.5分特至22分特的纖維制成,并可含有低熔點雙組分(bi-compound)纖維,以在加熱時增補纖維與纖維的粘合。粘合可能因使用低溫可熔纖維、顆粒物及/或樹脂而產生。脫水織物厚度可小于2.0毫米,或者
16小于1.50毫米,或者小于1.25毫米或者小于1.0毫米。
脫水織物 82 的優(yōu)選實施例也在PCT/EP2004/053688 和PCT/EP2005/050198中也作了記敘,這些專利文件在此一并引作參考。
現(xiàn)在,再參照圖13,圖中示出本發(fā)明的再另一種實施例,該實施例基本類似于圖12中示出的發(fā)明,不同之處在于用壓帶機64代替熱風罩62。壓帶機64包括一種能對圍繞吸水輥60傳送網幅38的結構化織物28的非幅片接觸側加壓的滲透帶66。壓帶機64的織物66亦稱延展的輥隙加壓帶或者線圈織物(link fabric),以大于輥60的吸水區(qū)的壓榨長度,以60 KN/m的織物張力運行。
織物66的優(yōu)選實施例和所需的操作調解,也在PCT/EP2004/053688和PCT/EP2005/050198中也作了記敘,這些專利文件在此一并引作參考。
上述的參考文獻也完全可應用于后面各實施例中所描述的脫水織物82和^^壓織物66。
當壓力施加到結構化織物28上的時候,網幅38中的高纖維密度枕墊區(qū)域容納于結構化織物28主體內時不受壓力影響,就像它們在揚克烘缸輥隙中那樣。
帶66是特別設計的延展的輥隙擠壓帶66,用例如增強聚氨酯^/或螺旋形線圈織物制成。帶66是滲透性的,因此允許空氣透過該帶流動,以提高壓帶機64的排水能力。水分透過脫水織物82從網幅38中排出,并進入真空輥60。
帶66產生50-300 KPa且優(yōu)選大于100 KPa范圍內的低度壓榨。這能使
由真空輥60間接支承的滲透帶66貼靠織物28的壓榨長度,至少同輥60中的吸水區(qū)一樣長。盡管帶66的接觸部分可短于吸水區(qū)。
滲透帶66的圖案由穿透其上的孔組成,該圖案例如可能是鉆孔、激光切割、蝕刻而成的,或者在其中織成的。滲透帶66可為單面的(monoplanar),無針槽。在一種實施例中,帶66的表面具有針槽,而且沿著壓帶機64中滲透帶66的運動的部分與織物28接觸。各針槽與一組孔連接,以允許帶66中空氣通過和分配??諝庋刂槻鄯峙?,這些針槽構成鄰近接觸區(qū)域的開放區(qū)域,在該接觸區(qū)域中,帶66的表面對網幅38施加壓力??諝馔高^這些孔進入滲透帶66,隨后沿著針槽移動,透過織物28、網幅38和織物82??椎闹睆娇纱笥卺槻鄣膶挾?。針槽的橫截面輪廓可為大致矩形、三角形、梯形、
半圓形或者半橢圓形。滲透帶66聯(lián)同真空輥60的組合,是一種已證明能提高幅片固含量至少15%的組合。
帶66的另一種結構實例是薄螺旋形線圈織物,該螺旋形線圏織物可為帶66中的增強結構,或者該螺旋形線圈織物本身將用作帶66。在織物28內,存在著一種三維結構,這種三維結構反映在網幅38中。網幅38具有更厚的枕墊區(qū)域,這些枕墊區(qū)域在壓榨過程中受到保護,猶如它們在結構化織物28主體內那樣。因而,壓帶機機組64對網幅38進行的壓榨不對網幅質量產生不利影響,雖然它提高了真空輥6 0的脫水率。
現(xiàn)在,再參照圖14,該圖所示基本上類似于圖13所示的實施例,但附加了熱風罩68,它置于壓帶機64之內,以提高壓帶機64結合真空輥60的脫水能力。
現(xiàn)在,再參照圖15,圖中示出本發(fā)明的再另一種實施例,該實施例基本上類似于圖13所示的實施例,但其中包括增壓烘缸70,該增壓烘缸與結構化織物28相遇。網幅38遭遇增壓烘缸70的熱表面,結構化織物38圍繞增壓烘缸70移動,同時另一機織物72支撐在結構化織物28的上表面上。在^U織物72的上表面,是導熱織物74,該導熱織物既與^/L織物72接觸又與冷卻套管76接觸,該冷卻套管將冷卻作用和壓力施予所有織物和網幅38。這時,網幅38中纖維密度較高的枕墊區(qū)域由于容納在結構化織物28主體之內再次免受壓力。因而,壓榨工序不對網幅質量產生不利影響。增壓烘缸70的干燥速率超過400kg/hrm2,優(yōu)選大于500 kg/hrm2。增壓烘缸70的構思是產生足夠的壓力,以將網幅38固定在烘缸的熱表面上,從而防止鼓泡。折角點織物(knuckle points fabric)28處形成的蒸汽透過織物28,并在織物72上冷凝。接觸冷卻套管的織物74將織物72冷卻,冷卻套管本身溫度降至遠低于蒸汽的溫度。從而使蒸汽凝結,以避免壓力增大,因此避免網幅38鼓泡。冷凝水收集在機織物72中,該織物用脫水裝置75脫水。現(xiàn)已證明,隨著增壓烘缸70的尺寸的變化,真空輥60就可不需要了。此外,隨著增壓烘缸70的尺寸變化,網幅38可在增壓烘缸70的表面上起皺,從而免除對揚克烘缸52的需求。
現(xiàn)在,再參照圖16,示出本發(fā)明的再另一種實施例,該實施例基本上類似于圖13中公開的發(fā)明,但其另外增設氣動壓力裝置78,該氣動壓力裝置
18是四輥組合壓力裝置,它同高溫空氣一起使用,并稱為HPTAD,在網幅38 轉移至揚克烘缸52之前用來對網幅進行附加干燥。四輥組合壓力裝置78包 括主輥和通風輥和兩個柱帽輥(cap roll)。該組合壓力裝置的用途是用來提供 能被加壓的密封室。該壓力室容納高溫空氣,例如150。C或更高,而且處于 比常規(guī)TAD技術高得多的壓力下,例如大于1.5psi,產生比常規(guī)TAD高得 多的干燥速率。高壓熱風透過任選的空氣散布織物,透過網幅38和織物28 進入通風輥??諝馍⒉伎椢锟煞乐咕W幅38跟隨四個柱帽輥中的一個??諝?散布織物有很多空隙,其滲透性等于或大于織物28的滲透性。HPTAD的干 燥速率取決于網幅38進入HPTAD時的固形物含量。優(yōu)選的干燥速率至少為 500 kg/hr/m2,該速率為常規(guī)TAD機的至少兩倍。
HPTAD方法的優(yōu)點是幅片脫水得以改進而在紙質、尺寸緊湊以及能效 方面無明顯損失。另外,它能使揚克烘缸前(pre-Yankee)的固含量更高,這提 高了本發(fā)明的速度潛力。此外,HPTAD的緊湊尺寸能使現(xiàn)有機器改裝。 HPTAD的緊湊尺寸和它是一個封閉系統(tǒng)的事實意味著它可容易地保溫并最 佳化成為提高能效的裝置。
現(xiàn)在,再參照圖17,圖中示出本發(fā)明的另一種實施例。除了增設雙行程 (two-pass)HPTAD80以外,這非常類似于圖13和圖16。在此情況下,用兩 根通風輥使結構化織物38相對于圖16所示結構的停留時間倍增。如同上述 實施例中那樣,可用任選的粗網格織物。熱的增壓空氣透過織物28上所承 載的網幅38,并到兩才艮通風輥上?,F(xiàn)已證明,取決于HPTAD的構造和尺寸, 可將一個以上的HPTAD串聯(lián)起來,這能免除對輥60的需要。
現(xiàn)在,再參照圖18,可用常規(guī)雙網成形裝置90來替代上述實例中所示 的新月形成形裝置。成型輥可為實心輥或者空心輥(openroll)。倘若使用空心 輥,須當心防止透過結構化織物的脫水量太大,以免枕墊區(qū)域中的織物單位 重量損失。外成形織物93可為標準成形織物,或可為例如美國專利 No.6,237,644中所公開的成形織物。內成形織物91須是比外成形織物粗糙得 多的結構化織物91??赡苄枰婵障?2來保證網幅以結構化金屬絲網91 支撐,并且不隨外金屬絲網90移動。網幅38用真空裝置轉移到結構化織物 28上。轉移可為靜止真空靴或者真空輔助的旋轉拾取輥94。第二結構化織 物28至少為同樣粗糙度,且優(yōu)選比第一結構化織物91更加粗糙。由這一點 來看,該方法與前討論的方法相同。網幅從第一結構化織物到第二結構化織物的配準度并不精確,因而 一些枕墊會在膨脹過程中損失一些織物單位重 量,由此損失一些本發(fā)明的好處。然而,選擇這種方法能以差速進行轉送, 這已經證明可改進某些幅片特性。上面討論到的任何除水裝置都可和雙網成
形裝置和常規(guī)TAD —樣使用。
本發(fā)明中網幅38的纖維分布與現(xiàn)有技術的纖維分布正好相反,這是由 于現(xiàn)有技術透過成形織物除水,而不透過結構化織物除水。密度低枕墊區(qū)域 的織物單位重量比周圍壓縮區(qū)域高,這與常規(guī)TAD紙相反。在該方法中, 這允許高百分比的纖維保持未壓縮。對于公稱的20 gsm網幅,用籃筐法測 量的幅片吸收能力等于或大于12克7JC每克纖維,并往往超過15克水每克纖 維。幅片+>厚度等于或大于10cmVgm,優(yōu)選大于13 cm3/gm。壓光前,衛(wèi)生 紙的幅片松厚度預計等于或大于13 cmVgm。
采用測量吸收性的籃篋法,將5克紙置入籃篋。隨后稱量容有紙的籃筐, 并放到裝有20。C水的小型容器中持續(xù)60秒。在60秒的浸泡時間以后,從水 中取出籃筐,使之排水60秒,隨后再次稱量。隨后,將重量差除以紙重, 得吸附和保有在紙中的每克纖維所保有水的克數。
網幅38由纖維漿24形成,由網前箱22在成形織物26和結構化織物28 之間排出該纖維漿24。隨著網幅38成形,輥34轉動并支承織物26和28。 水分M流經織物26并收集在白水回收裝置36中。正是用這種方式除水, 才使網幅38的枕墊區(qū)域比透過結構化織物28除水能保持更大的織物單位重 量,并因此保持厚度。從網幅38中排除足量水分能使織物26移離網幅38, 以使網幅38能行進到干燥階段。網幅38保持結構化織物28的圖案,并保 留可能有的織物26所賦予的任何區(qū)域性滲透性效果。
再次參照圖1,圖中示出造紙機20,其包括網前箱22,該網前箱22在 成形織物26和機織結構化織物28之間排出纖維漿24。輥30和32引導織物 26的方式是對著漿24和機織結構化織物28將張力施加到織物上。機織結構 化織物28由成型輥34支承,該成型輥以同才幾織結構化織物28和成形織物 26的速度匹配的表面速度旋轉。結構化織物28具有最高點28a和最低點28b, 該最高點和最低點賦予在結構化織物上成形的網幅38相應的結構。結構化 織物28沿W方向移動,并當水分M從纖維漿24驅出時,結構化纖維網幅 38便成形。脫離漿24的水分M穿過成形織物26,并收集于白水回收裝置 36中。網幅38成形時,纖維漿24中的纖維絕大部分集中在最低點28b。當纖維漿24從網前箱22中出來時,其濃度甚低,約為0.1~0.5%。在 成形部出口端,網幅38的濃度增加到約7%。結構化織物28傳送網幅38, 從網幅首先由網前箱22置于結構化織物上之處一直到揚克烘缸,以便由此 形成邊界明確、有最大松厚度和吸收能力的紙結構。網幅38具有不尋常的 厚度、松厚度和吸收性,比采用制造紙巾所用的常規(guī)TAD織物高30%。用 33~37%干燥度下工作的ATMOSTM系統(tǒng)可極流暢地將網幅38轉送至揚克烘 缸,這個干燥度與60 75%的TAD相比算是高水分含量。在ATMOSTM構造 中運行是沒有干燥度損失的,因為結構化織物28具有窩腔深度(最低點)而沒 有叉節(jié)(最高點),所以脫水織物、網幅38、結構化織物28和帶之間沒有緊 密度損失,這是采用ATMOSTM系統(tǒng)能達到所需干燥度的關鍵所在。
現(xiàn)在,再參照圖25-27,機織結構化織物28包括在紡織機上交織的經紗 和綿紗。結構化織物28可織成平幅或環(huán)形的形式。結構化織物28的表面接 觸面積在網幅側上為15至40%,優(yōu)選為25至30%,最優(yōu)選約28°/0。
如圖25和26中所示,由于織紋組織保持所述窩腔到更深的高度,所以 形成幾乎正方形窩腔的循環(huán)花紋組織,這是因為有一個平面形成得低于基本 上環(huán)繞窩腔的接觸水平面。由于本發(fā)明的織紋組織,可看作最高點28a和最 低點28b間錯位的窩腔深度基本上交叉窩腔而發(fā)生。窩腔的邊界同機織結構 化織物28中形成的另一個相鄰窩腔的部分邊界共有。窩腔深度和窩腔的大 小產生窩腔容積。各窩腔的容積為1.0mn^至3.0mn^,優(yōu)選的容積在1.5 mm3 到2,5 mm3之間,最優(yōu)選的容積約2.0 mm3。
機織結構化織物28中所用的紗線可為任何4黃截面形狀,例如,圓形、 橢圓形、扁平型或正方形。機織結構化織物28的紗線可用任何顏色的熱塑 性或者熱固性聚合材料制造。表面特征42可為扁平的、突出的、下陷的或 者單根經紗及/或綿紗表面上的其他形態(tài)。在對機織結構化織物28織造之后, 可應用這樣的表面特征42。例如,上表面可借熱壓光來提高平坦度。機織結 構化織物28的滲透率在300 cfm和1,600 cfm之間,優(yōu)選范圍為500 cfm至 1,000 cfm,最優(yōu)選值約為750cfm。
圖27所示的經紗圖案也反映了綿紗圖案。例如,圖26中可自上而下看 到經紗1的圖案,同樣從左至右是緯紗3的圖案。經紗1越過緯紗1之上, 在綿紗2下,在緯紗3上,在緯紗4, 5和6下,在緯紗7上,在緯紗8下, 隨后在煒紗9和10上。其他各紗線的圖案以同樣方式描述在圖25、 26和27
21中給出的信息中。
機織結構化織物28的完全組織花型借助于圖25~27中十根綿紗和經紗 作了描述。該織物可看作具有乂人起始點偏離10x10花紋組織的織紋組織。圖 27中示出的任何織紋組織都可選擇來示范花紋組織的偏移。例如,選擇紗線 號7來詳細說明,起始點本身具有零偏移,紗線號6向右偏移三根交叉紗線, 紗線5乂人起始位置起偏移六個位置,紗線4向右偏移九個位置。以類似的方 式,紗線3偏移兩個,紗線2偏移五個,紗線1偏移八個,紗線10偏移一 個,紗線9偏移四個,紗線8偏移七個。因為花紋組織是重復的,所以偏移 可從任何一根紗線起計算,所選的紗線是圖案的起始點。以類似的方法,偏 移可描述成負偏移,它可看作圖案向左偏移。人們注意到,相鄰的紗線從相 交紗線起彼此偏移奇數個位置。而且下一個相鄰的紗線偏移偶數個相交紗 線。正如先前提到的那樣,圖27所示的織紋組織同樣適用于圖案的緯向或 經向,由此制造對稱性的圖案。
本發(fā)明的織紋圖案有利地具有100至300個所述窩腔每平方英寸的窩腔 密度,優(yōu)選150至300個所述窩腔每平方英寸,最優(yōu)選的值約為200個窩腔 每平方英寸。在每個10x10根紗線的完全花型內,至少有八個全窩腔。這些 全窩腔存在于經紗1和2與綿紗3和4的交點、經紗3和4與煒紗7和8的 交點、經紗4和5與煒紗4和5的交點、經紗5和6與綿紗1和2的交點、 經紗6和7與綽紗8和9的交點、經紗7和8與緯紗5和6的交點、經紗8 和9與綿紗2和3的交點,以及經紗9和10與緯紗9和10的交點。如圖25 和26中可看到的那樣,沿著完全花型四側中每側的各個邊緣還有半個窩腔, 該完全花型起的作用是與重復圖案中窩腔的相應一半互相連接。
結構化織物28的表面接觸面積在15%至40°/。范圍內,優(yōu)選范圍為25% 至30%,最優(yōu)選的值約28%。結構化織物28的厚度在0.03至0.08英寸范圍 內,優(yōu)選0.04至0.06英寸,最優(yōu)選的值為0.05英寸。
如前面提到的那樣,這種窩腔比現(xiàn)有技術的窩腔深,這是因為它們處于 低于環(huán)繞這些每個所述窩腔的接觸水平面上。如圖12-18所示,機織結構化 織物28同造紙機20 —起使用,涉及ATMOS 系統(tǒng)上(但是也可用在常規(guī) TAD上)的成形位置、E-TAD上的移圈位置或者Metso概念機上的位置。
織紋組織的^L圖也示于圖28和圖29,圖30示出結構化織物28可能壓 印的俯視圖。圖28是紙側織紋的照片,圖29是結構化織物28相反側的照片。圖28和29實質上相似,因為該織紋組織圖具有對稱的性質。圖30示 出表明結構化織物28的各接觸點的壓印。煒紗比經紗顯眼(prouder),這能反 映綿紗和經紗的相對尺寸、紗線的成形或者使用因數如使用時結構化織物28 上的張力。
盡管已根據至少一種實施例記敘了本發(fā)明,但本發(fā)明仍可在本公開的實 質和范圍之內加以改變。因此,本申請意在涵蓋任何變更、用途或者本發(fā)明 使用其一般原理的適應性。此外,本申請還意在涵蓋諸如偏離本公開內容而 落到本發(fā)明和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屬技術領域中已知的或者慣例范圍內的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造紙機,包括壓帶機,包括具有外表面的輥;具有第一側的滲透帶,所述滲透帶被引導經過所述外部輥的一部分,所述滲透帶具有至少約為30KN/m的張力,所述第一側具有至少10%的接觸區(qū)域;以及橫越所述輥的至少一種織物,所述至少一種織物包括機織物,該機織物具有紙側和相反側,所述機織物具有緯紗和經紗的完全織紋組織,所述完全織紋組織包括編號為1-10的十根經紗和編號為1-10的十根緯紗,其中緯紗1在所述經紗1、3、7、9和10的所述紙側上,并且所述緯紗1在所述經紗2、4、5、6和8的所述相反側上;緯紗2在所述經紗4、6、7、8和10的所述紙側上,并且所述緯紗2在所述經紗1、2、3、5和9的所述相反側上;緯紗3在所述經紗1、3、4、5和7的所述紙側上,并且所述緯紗3在所述經紗2、6、8、9和10的所述相反側上;緯紗4在所述經紗1、2、4、8和10的所述紙側上,并且所述緯紗4在所述經紗3、5、6、7和9的所述相反側上;緯紗5在所述經紗1、5、7、8和9的所述紙側上,并且所述緯紗5在所述經紗2、3、4、6和10的所述相反側上;緯紗6在所述經紗2、4、5、6和8的所述紙側上,并且所述緯紗6在所述經紗1、3、7、9和10的所述相反側上;緯紗7在所述經紗1、2、3、5和9的所述紙側上,并且所述緯紗7在所述經紗4、6、7、8和10的所述相反側上;緯紗8在所述經紗2、6、8、9和10的所述紙側上,并且所述緯紗8在所述經紗1、3、4、5和7的所述相反側上;緯紗9在所述經紗3、5、6、7和9的所述紙側上,并且所述緯紗9在所述經紗1、2、4、8和10的所述相反側上;以及緯紗10在所述經紗2、3、4、6和10的所述紙側上,并且所述緯紗10在所述經紗1、5、7、8和9的所述相反側上。
2. 權利要求1所述的造紙機,其中所述滲透帶具有至少為25%的開孔 面積。
3. 權利要求1所述的造紙機,其中所述滲透帶的所述接觸區(qū)域至少為 25%。
4. 權利要求1所述的造紙機,還包括其他織物,所述機織物和所述其他 織物在所述滲透帶和所述輥之間移動,所述其他織物具有第一側和第二側, 所述其他織物的所述第一側至少部分地與所述輥的所述外表面接觸,所述其 他織物的所述第二表面至少部分地與纖維網幅的第 一側接觸,所述機織物具 有第一側和第二側,所述機織物的所述第一側至少部分地與所述滲透帶的所 述第 一側接觸,所述^U只物的所述第二側至少部分地與纖維網幅的第二側接 觸。
5. 權利要求4的造紙機,其中所述其他織物是滲透性脫水帶、帶有至少 一個帶層的氈、機織物和金屬絲網中的一種。
6. 權利要求5的造紙機,其中所述纖維網幅是薄紙幅。
7. 權利要求6的造紙機,其中所述薄紙幅形成在所述機織物上。
8. 權利要求1的造紙機,其中所述機織物形成多個窩腔,所述多個窩腔 中的每個都具有約1.0 mm3到約3.0 mm3的窩腔容積。
9. 權利要求8的造紙機,其中所述多個窩腔具有橫過所述機織物表面的 100到300個窩腔每平方英寸的窩腔密度。
10. 權利要求8的造紙機,其中所述機織物具有約0.03英寸到約0.08 英寸的厚度。
11. 權利要求10的造紙機,其中所述機織物具有在300 cfm和1,600 cfm 之間的滲透性。
12. 權利要求l的造紙機,其中所述完全織紋組織包括至少八個窩腔。
13. —種在造紙機中使纖維網幅經受加壓的方法,該方法包括步驟 在機織物上運載纖維網幅;用滲透帶的 一部分對纖維網幅的接觸區(qū)域施加壓力,所述接觸區(qū)域至少 為10%;使空氣透過所述滲透帶的開孔區(qū)域并透過纖維網幅,所述滲透帶的張力 為至少30kN/m,所述^L織物具有紙側和相反側,所述紙側至少部分接觸纖 維網幅的一部分,所述機織物具有綿紗和經紗的完全織紋組織,所述完全織紋組織包括編號為l-10的十根經紗和編號為l-10的十根緯紗,其中經紗1在所述綿紗1、 3、 7、 9和10的所述紙側上,并且所述經紗1在 所述綿紗2、 4、 5、 6和8的所述相反側上;經紗2在所述綿紗4、 6、 7、 8和10的所述紙側上,并且所述經紗2在 所述煒紗l、 2、 3、 5和9的所述相反側上;經紗3在所述煒紗1、 3、 4、 5和7的所述紙側上,并且所述經紗3在 所述緯紗2、 6、 8、 9和10的所述相反側上;經紗4在所述綿紗1、 2、 4、 8和10的所述紙側上,并且所述經紗4在 所述綿紗3、 5、 6、 7和9的所述相反側上;經紗5在所述絆紗1、 5、 7、 8和9的所述紙側上,并且所述經紗5在 所述綿紗2、 3、 4、 6、和10的所述相反側上;經紗6在所述綿紗2、 4、 5、 6和8的所述紙側上,并且所述經紗6在 所述煒紗l、 3、 7、 9和10的所述相反側上;經紗7在所述煒紗1、 2、 3、 5和9的所述紙側上,并且所述經紗7在 所述煒紗4、 6、 7、 8和10的所述相反側上;經紗8在所述纟韋紗2、 6、 8、 9和10的所述紙側上,并且所述經紗8在 所述綿紗l、 3、 4、 5和7的所述相反側上;經紗9在所述綿紗3、 5、 6、 7和9的所述紙側上,并且所述經紗9在 所述綽紗l、 2、 4、 8和10的所述相反側上;以及經紗10在所述綿紗2、 3、 4、 6和10的所述紙側上,并且所述經紗10 在所述煒紗l、 5、 7、 8和9的所述相反側上。
14. 權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所述滲透帶具有至少為25%的開孔面積。
15. 權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所述滲透帶的所述接觸區(qū)域至少為25%。
16. 權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纖維網幅的所述接觸區(qū)域是比遠離所述部 分的區(qū)域被所述滲透帶的所述部分擠壓得更強烈的區(qū)域。
17. 權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所述滲透帶的所述部分包括無孔、無凹坑 且無針槽的大致平坦的表面,所述滲透帶被引導經過輥。
18. 權利要求13的方法,還包括步驟 在所述4幾織物上形成纖維網幅;和在所述機織物上傳送纖維網幅,直到纖維網幅傳遞到揚克烘缸。
19. 權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至少所述緯紗和所述經紗之一包括整形部分,所述整形部分包括突起、凹陷和壓平區(qū)域中的至少一個。
20. 權利要求19的方法,其中所述整形部分是壓平區(qū)域。
21. 權利要求20的方法,其中所述壓平區(qū)域是在用所述綿紗和所述經紗 編織所述才幾織物后成形的。
22. 權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所述機織物形成多個窩腔,所述多個窩腔 中的每個都具有約1.0 mm3到約3.0 mm3的窩腔容積。
23. 權利要求22的方法,其中所迷多個窩腔具有橫過所述機織物表面的 100到300個窩腔每平方英寸的窩腔密度。
24. 權利要求22的方法,其中所述織物具有約0.03英寸到約0.08英寸 的厚度。
25. 權利要求24的方法,其中所述織物具有在300 cfm和1,600 cfm之間的滲透性。
26. 權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所述完全織紋組織包括至少八個窩腔。
27. —種用在造紙機中的加壓裝置,包括 滲透性的第一織物;滲透性的第二織物,置于所述第一織物和所述第二織物之間的紙幅;與所述第 一織物接觸的壓力產生元件;與所述第二織物接觸的支承結構的支承表面;差動壓力裝置,該差動壓力裝置在所述第一織物和所述支承表面之間提 供差動壓力,所述差動壓力作用于所述第一織物、所述紙幅和所述第二織物 中的至少一個上,所述紙幅受到機械壓力并經受液壓,以使水從所述紙幅排 出,該加壓裝置被布置成允許空氣在透過所述第一織物、紙幅和所述第二織 物的方向上流動,所述第一織物包括多根煒紗; 多根經紗;和由所述絆紗和所述經紗的完全織紋組織產生所述第一織物的機織物,所 述完全織紋組織中的每根所述纟韋紗具有的順序是從起始點開始,然后連續(xù) 經過三根相鄰經紗之上,在一根經紗下,在一根經紗上,在三根經紗下,在 一根經紗上,并在一根經紗下,所述順序重復。
28. 權利要求27所述的加壓裝置,其中所述第一織物是穿透干燥的織物。
29. 權利要求27所述的加壓裝置,其中所述第一織物具有三維結構。
30. 權利要求27所述的加壓裝置,其中所述第二織物包括氈和毛氈層中 的至少一個。
31. 權利要求27所述的加壓裝置,其中所述多根緯紗包括第一緯紗和相 鄰所述第 一綿紗的第二綿紗,所述第二煒紗的所述起始點偏離所述第 一綽紗 的所述起始點奇數根經紗。
32. 權利要求31所述的加壓裝置,其中所述多根紼紗還包括相鄰所述第 二綿紗的第三紼紗,所述第三綿紗的所述起始點偏離所述第一煒紗的所述起 始點偶數根經紗。
33. 權利要求32所述的加壓裝置,其中所述多根綽紗還包括第四煒紗、 第五綽紗、第六綿紗、第七煒紗、第八綿紗、第九綽紗和第十綿紗,這些綿 紗各自鄰 接用數字表示的在前的和隨后的纟韋紗,各奇數綿紗的所述起始點偏離所述第 一絆紗偶數根經紗。
34. 權利要求33所述的加壓裝置,其中所述第二煒紗的所述起始點在第 一方向上偏離所述第一綿紗的所述起始點3根經紗。
35. 權利要求34所述的加壓裝置,其中所述第十綿紗的所述起始點在第 二方向上偏離所述第一綿紗的所述起始點3根經紗,所述第二方向與所述第 一方向相反。
36. 權利要求35所述的加壓裝置,其中所述綿紗的所述起始點在所述第 一方向上如下偏離所述第一綿紗的所述起始點偏移所述第一綽紗0所述第二綿紗3所述第三綿紗6所述第四綿紗9所述第五綽紗2所述第六纟韋紗5所述第七綽紗8所述第八絆紗1所述第九煒紗4所述第十煒紗7。
37. —種在造紙機中壓榨并烘干纖維網幅以進行加壓的方法,該方法包 括步驟用壓力產生元件加壓該纖維網幅,該纖維網幅位于至少第一織物和第二 織物之間;同時使空氣移動透過該纖維網幅以及透過所述第一織物和所述第二織 物中的至少一個,所述第一織物為^/L織物,該^L織物具有紙側和相反側,所 述紙側至少部分地與該纖維網幅的一部分接觸,所述機織物具有綽紗和經紗 的完全織紋組織,所述完全織紋組織包括編號為1-10的十根經紗和編號為 l-10的十根綿紗,其中經紗l在所述煒紗l、 3、 7、 9和10的所述紙側上,并且所述經紗l在 所述綿紗2、 4、 5、 6和8的所述相反側上;經紗2在所述煒紗4、 6、 7、 8和10的所述紙側上,并且所述經紗2在 所述綽紗l、 2、 3、 5和9的所述相反側上;經紗3在所述綿紗1、 3、 4、 5和7的所述紙側上,并且所述經紗3在 所述煒紗2、 6、 8、 9和10的所述相反側上;經紗4在所述綿紗1、 2、 4、 8和10的所述紙側上,并且所述經紗4在 所述綿紗3、 5、 6、 7和9的所述相反側上;經紗5在所述綽紗1、 5、 7、 8和9的所述紙側上,并且所述經紗5在 所述煒紗2、 3、 4、 6和10的所述相反側上;經紗6在所述綿紗2、 4、 5、 6和8的所述紙側上,并且所述經紗6在 所述紼紗l、 3、 7、 9和10的所述相反側上;經紗7在所述綿紗1、 2、 3、 5和9的所述紙側上,并且所述經紗7在 所述綿紗4、 6、 7、 8和10的所述相反側上;經紗8在所述煒紗2、 6、 8、 9和10的所述紙側上,并且所述經紗8在 所述煒紗l、 3、 4、 5和7的所述相反側上;經紗9在所述煒紗3、 5、 6、 7和9的所述紙側上,并且所述經紗9在 所述綿紗l、 2、 4、 8和10的所述相反側上;而且經紗10在所述綿紗2、 3、 4、 6和10的所述紙側上,并且所述經紗10 在所述綽紗l、 5、 7、 8和9的所述相反側上。
全文摘要
一種造紙機所用的織物(28),該織物包括多根緯紗、多根經紗,以及由緯紗和經紗的完全織紋組織產生的機織物。完全織紋組織中的每根緯紗的順序是從起始點開始,然后連續(xù)經過三根相鄰經紗之上,在一根經紗下,在一根經紗上,在三根經紗下,在一根經紗上,并在一根經紗下,然后所述順序重復。
文檔編號D21F11/00GK101680178SQ200880017347
公開日2010年3月24日 申請日期2008年3月7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5月24日
發(fā)明者托馬斯·謝爾布, 斯科特·奎格利 申請人:沃依特專利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