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一種制備雙面粘合帶的方法

      文檔序號:2452677閱讀:168來源:國知局
      一種制備雙面粘合帶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制備雙面粘合帶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先用網(wǎng)紋輥將第一粘合劑層的粘合劑涂覆到第一剝離襯墊,然后經(jīng)過干燥/固化,再用芯材進行貼合;接著用網(wǎng)紋輥將第二粘合劑層的粘合劑涂覆到第二剝離襯墊,然后經(jīng)過干燥/固化,再用芯材無膠面進行貼合卷取,或者用網(wǎng)紋輥將第二粘合劑層的粘合劑直接涂覆到芯材無膠面,再用第二剝離襯墊進行貼合。本發(fā)明方法能夠以較快的速度涂布,不出現(xiàn)缺膠或線條的問題,能夠在轉涂的過程中減小粘合劑面的收縮,從而提高生產(chǎn)效率、降低報廢率、降低生產(chǎn)成本,也改善了產(chǎn)品外觀;本發(fā)明方法簡單,易于操作,且性能穩(wěn)定,外觀效果較好。
      【專利說明】一種制備雙面粘合帶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制備雙面粘合帶的方法,屬于電子配件粘合工藝【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在,在電子行業(yè)領域中,雙面粘合帶的應用無處不在,隨著電子產(chǎn)品薄型化的發(fā)展,要求雙面粘合帶也向著性能更優(yōu)、厚度更薄的方向發(fā)展,這就需要制造出超薄雙面粘合帶,要求雙面粘合體厚度< 15 μ m,芯材厚度< 5 μ m。這種超薄雙面粘合帶主要用于手機、液晶電視、電腦、PDA等的散熱元件的固定和內部零件、邊框的固定。
      [0003]眾所周知的是,超薄雙面粘合帶的結構是在芯材的兩面涂覆粘合劑,粘合劑的兩側分別用剝離襯墊進行隔離。但是超薄雙面粘合帶在制備過程中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尤其在涂覆粘合劑的過程中會存在以下幾個主要問題:
      1、采用常規(guī)的噴涂、刀口涂布及刮涂等方式進行膠帶涂布,涂布的速度較慢,一般
      <35m/min,且時常會出現(xiàn)外觀不良,遇到不良需停機調試,浪費時間及原材料,且最高只能達到35m/min的涂布速度,不能夠滿足高效率、高品質的市場需求,并且涂布成本相對較聞。
      [0004]2、由于產(chǎn)品的粘合劑層較薄,其厚度在8μπι以下,在涂覆粘合劑的過程中,由于涂膠量較少,易產(chǎn)生部分涂布區(qū)域無粘合劑的現(xiàn)象,又稱缺膠。
      [0005]3、由于涂頭間隙小,受灰塵、雜質的影響,易產(chǎn)生因雜質阻擋涂布器的涂頭而出現(xiàn)膠面條狀缺膠或膠面受傷的問題,又稱線條。
      [0006]4、由于芯材較薄無法進行直涂,需先將粘合劑涂覆到剝離襯墊后用再用芯材進行貼合,又稱轉涂,又由于剝離襯墊的剝離層常采用的是有機硅氧烷類型,表面張力較小,涂覆時粘合劑面的收縮嚴重。
      [0007]上述的問題的出現(xiàn),導致生產(chǎn)效率降低,產(chǎn)品報廢率高,現(xiàn)有技術中通常會采用稀釋粘合劑、降低其固含量的方法來解決問題,但是其效果不是很理想,且溶劑的增多也導致了成本的上升。
      [0008]現(xiàn)有技術中,網(wǎng)紋輥主要是用于功能性涂布液的制備,例如防靜電液、離型液、加硬液等的制備,即使用于粘合帶的涂布,也是采用直涂的方式進行,因為采用轉涂的方式進行時,由于離型膜上的硅油層表面張力低,粘合劑層會有收縮的風險,導致無法涂布。而超薄雙面粘合片的芯材較薄,其厚度< 5 μ m,不能進行直涂,否則薄膜會因為張力過大,或者干燥烘箱溫度過高而導致薄膜的斷裂,而無法繼續(xù)生產(chǎn)。

      【發(fā)明內容】

      [0009]鑒于上述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制備雙面粘合帶的方法,能夠以較快的速度涂布,不出現(xiàn)缺膠或線條的問題,能夠在轉涂的過程中減小粘合劑面的收縮。
      [0010] 本發(fā)明的目標產(chǎn)品如圖1所示,是要制備一種雙面粘合帶1,包括芯材32、第一粘合劑層31、第一剝離襯墊21、第二粘合劑層33和第二剝離襯墊22,所述芯材32、第一粘合劑層31和第二粘合劑層33構成粘合體3。
      [0011]本發(fā)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xiàn):
      一種制備雙面粘合帶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先用網(wǎng)紋輥將第一粘合劑層的粘合劑涂覆到第一剝離襯墊,然后經(jīng)過干燥/固化,再用芯材進行貼合;接著用網(wǎng)紋輥將第二粘合劑層的粘合劑涂覆到第二剝離襯墊,然后經(jīng)過干燥/固化,再用芯材無膠面進行貼合卷取,或者用網(wǎng)紋輥將第二粘合劑層的粘合劑直接涂覆到芯材無膠面,再用第二剝離襯墊進行貼合。
      [0012]上述的方法中,優(yōu)選先進行一面轉涂的涂布方式,更優(yōu)選兩面均進行轉涂的涂布方式,此法有利于薄型芯材結構雙面粘合帶的制備。此法不但可避免薄膜因拉伸張力過大或經(jīng)過高溫烘箱而導致的斷裂問題,并且外觀較好,從而提高了產(chǎn)品的成品率和生產(chǎn)效率。
      [0013]上述的方法中,采用網(wǎng)紋輥轉涂的涂覆方式,解決了涂覆速度慢的問題;同時解決了因涂覆方式不當而產(chǎn)生的產(chǎn)品外觀不良問題,如線條和缺膠等問題,減少了不必要的浪費。[0014]上述的制備雙面粘合帶的方法中,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剝離襯墊和第二剝離襯墊為厚度25 μ m-125 μ m的表面具有非硅油類剝離層的襯墊,所述第一剝離襯墊和第二剝離襯墊的表面張力> 25dyne。
      [0015]上述的這種特殊的第一剝離襯墊和第二剝離襯墊解決了轉涂的過程中剝離膜表面粘合劑收縮的問題。
      [0016]上述的制備雙面粘合帶的方法中,所述第二剝離襯墊的剝離力是所述第一剝離襯墊的剝離力的至少2倍。
      [0017]上述的制備雙面粘合帶的方法中,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剝離襯墊的剝離力為3g/50mm-30g/50mm,所述第二剝離襯墊的剝離力為10g/50mm-60g/50mm。剝離力的設置是為了雙面粘合帶在使用的過程中不會出現(xiàn)反剝的現(xiàn)象。剝離力的測試結果是根據(jù)JIS Z 0237(2000)測試方法測試得到的。
      [0018]上述的剝離襯墊作為隔離層,同時,剝離襯墊作為粘合體的保護層,在使用過程中需剝離,其中,剝離襯墊的剝離層是與粘合體的粘合劑層貼合的表面,其表面張力控制在≥25dyne ;剝離襯墊的厚度優(yōu)選25 μ m_125 μ m,可以提高產(chǎn)品的模切和加工性能。另外,在不影響性能的基礎上可以在剝離層的表面進行具有其他性能的涂層的涂布(例如,抗靜電涂層)。
      [0019]上述剝離襯墊的基材沒有特殊限制,可以采用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或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構成的剝離襯墊。優(yōu)選PET聚酯薄膜。
      [0020]上述的制備雙面粘合帶的方法中,優(yōu)選的,所述芯材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其厚度為I Ii m-5 μ m。
      [0021]上述的芯材為粘合體的支撐材,作用是提高粘合體的可操作性,其材質為聚酯薄膜,優(yōu)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即PET薄膜。另外,為了提高粘合劑與芯材的密著性能,可以對上述芯材進行高壓電擊處理(物理方法),及涂覆底涂液(化學方法)等方法進行處理。
      [0022]上述的制備雙面粘合帶的方法中,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粘合劑層的粘合劑和第二粘合劑層的粘合劑的原料組成包括:由碳原子數(shù)在1-14的直鏈或支鏈丙烯酸類單體中的一種或幾種的丙烯酸類單體聚合形成的粘合劑、異氰酸酯類和/或環(huán)氧類的架橋劑和有機溶劑。
      [0023]上述的制備雙面粘合帶的方法中,優(yōu)選的,所述丙烯酸類單體包括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2-羥基乙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乙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組合。
      [0024]上述的制備雙面粘合帶的方法中,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粘合劑層的粘合劑和第二粘合劑層的粘合劑的原料組成還包括增粘樹脂,所述增粘樹脂包括松香樹脂和/或萜烯樹脂。
      [0025]上述的丙烯酸類單體在使用過程中各自的性能差異較大,故需配合使用。
      [0026]上述的制備雙面粘合帶的方法中,優(yōu)選的,所述有機溶劑包括甲苯、乙酸乙酯、異丙醇、丁酮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組合。
      [0027]上述的制備雙面粘合帶的方法中,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粘合劑層的粘合劑和第二粘合劑層的粘合劑在固定后其粘合力≥ 600g/20mm。
      [0028]上述的制備雙面粘合帶的方法中,架橋劑可以是異氰酸酯類和環(huán)氧類中的一種或者兩種混合使用。其中架橋劑的特點主要表現(xiàn)在:異氰酸酯類架橋劑對基材的密著性及耐溫性較好,且性能容易取得平衡,而環(huán)氧樹脂類架橋劑耐熱性較好,適用期較長,不易受濕度的影響和變黃,優(yōu)選異氰酸酯類架橋劑,所述異氰酸酯類架橋劑包括新綜生產(chǎn)的L型架橋劑、DIC生產(chǎn)的D-100K型架橋劑、合成化學生產(chǎn)的L-55E架橋劑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組合。
      [0029]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上述的制備雙面粘合帶的方法得到的雙面粘合帶,其芯材的厚度為≤5 μ m,第一粘合劑層的厚度為≤7 μ m,第二粘合劑層的厚度為≤ 7 μ m,所述芯材、第一粘合劑層和第二粘合劑層構成粘合體,其厚度為5 μ m-15 μ m。
      [0030]上述的粘合體的厚度超過15μm則不利于電子產(chǎn)品薄型化的發(fā)展趨勢,厚度
      <5 μ m會導致產(chǎn)品的操作性和粘結穩(wěn)定性下降。
      [0031]本發(fā)明還提供上述的制備雙面粘合帶的方法得到的雙面粘合帶的應用,用于電子產(chǎn)品內部件及散熱元件的固定,其中被粘體沒有特別限制,可用于筆記本電腦、打印機、數(shù)碼相機、液晶顯示器、手機等的零部件粘結。
      [0032]本發(fā)明的突出效果為:
      采用特殊的剝離襯墊及涂覆方式,能夠以較快的速度涂布,不出現(xiàn)缺膠或線條的問題,能夠在轉涂的過程中減小粘合劑面的收縮,從而提高生產(chǎn)效率、降低報廢率、降低生產(chǎn)成本,也改善了產(chǎn)品外觀;本發(fā)明方法簡單,易于操作,且性能穩(wěn)定,外觀效果較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3]圖1是本發(fā)明方法所得的雙面粘合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4]以下便結合實施例附圖,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說明,以使本發(fā)明技術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但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此。下述實施例中所述實驗方法,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常規(guī)方法;所述試劑和材料,如無特殊說明,均可從商業(yè)途徑獲得。
      [0035]實施例中,剝離襯墊選自臺灣宇鈞的FRX系列,東莞恩科的EF系列,臺灣南亞的SK系列等廠家的非硅油類離型產(chǎn)品,只需控制第一剝離襯墊和第二剝離襯墊的表面張力^ 25dyne,第二剝離襯墊的剝離力是第一剝離襯墊的剝離力的至少2倍。第一粘合劑層的粘合劑和第二粘合劑層的粘合劑選自SOKEN的SK-1502D,Eternal的77307,DIC的5020等廠家的高粘型粘合劑產(chǎn)品,只需控制在固定后其粘合力> 600g/20mm。芯材沒有特別限制,可以使用日本杜邦的UTF系列,韓國東麗的IX系列,日本三菱的K900系列等廠家的PET薄膜。
      [0036]實施例1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制備雙面粘合帶的方法,其目標產(chǎn)品如圖1所示,一種雙面粘合帶I,包括芯材32、第一粘合劑層31、第一剝離襯墊21、第二粘合劑層33和第二剝離襯墊22,所述芯材32、第一粘合劑層31和第二粘合劑層33構成粘合體3 ;包括如下步驟:
      將粘合劑以網(wǎng)紋輥涂覆的方式轉涂到第一剝離襯墊21上,粘合劑層厚度為5 μ m,以40m/min的速度,送入長為25m的四節(jié)溫度分別為60°C、80°C U20°C U00°C的烘箱內進行干燥,干燥時間為37秒,干燥后與5 μ m PET薄膜芯材32的第一表面在壓力為0.2Mpa的條件下進行覆合,收卷,得到第一工程品。再將粘合劑以網(wǎng)紋輥涂覆的方式轉涂到第二剝離襯墊22上,粘合劑層厚度為5 μ m,以40m/min的速度,送入長為25m的四節(jié)溫度分別為60°C、80°C、120°C、IOO0C的烘箱內進行干燥,干燥時間為37秒,干燥后與5 μ m PET薄膜芯材32的第二表面在壓力為0.2Mpa的條件下進行覆合,收卷,得到第二工程品。將上述的第二工程品在40°C條件下熟成3天,即得到雙面粘合帶。
      [0037]實施例2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制備雙面粘合帶的方法,其目標產(chǎn)品如圖1所示,一種雙面粘合帶I,包括芯材32、第一粘合劑層31、第一剝離襯墊21、第二粘合劑層33和第二剝離襯墊22,所述芯材32、第一粘合劑層31和第二粘合劑層33構成粘合體3 ;包括如下步驟:
      將粘合劑以網(wǎng)紋輥涂覆的方式轉涂到第一剝離襯墊21上,粘合劑層厚度為4 μ m,以50m/min的速度,送入長為25m的四節(jié)溫度分別為70°C、90°C、100°C、110°C的烘箱內進行干燥,干燥時間為30秒,干燥后與3 μ m PET薄膜芯材32的第一表面在壓力為0.25Mpa的條件下進行覆合,收卷,得到第一工程品。再將粘合劑以網(wǎng)紋輥涂覆的方式轉涂到第二剝離襯墊22上,粘合劑層厚度為4 μ m,以60m/min的速度,送入長為25m的四節(jié)溫度分別為70°C、90°C、10(TC、ll(rC的烘箱內進行干燥,干燥時間為30秒,干燥后與3μπι PET薄膜芯材32的第二表面在壓力為0.25Mpa的條件下進行覆合,收卷,得到第二工程品。將上述的第二工程品在40°C條件下熟成3天,即得到雙面粘合帶。
      [0038]實施例3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制備雙面粘合帶的方法,其目標產(chǎn)品如圖1所示,一種雙面粘合帶1,包括芯材32、第一粘合劑層31、第一剝離襯墊21、第二粘合劑層33和第二剝離襯墊22,所述芯材32、第一粘合劑層31和第二粘合劑層33構成粘合體3 ;包括如下步驟:
      將粘合劑以網(wǎng)紋輥涂覆的方式轉涂到第一剝離襯墊21上,粘合劑層厚度為2 μ m,以60m/min的速度,送入長為25m的四節(jié)溫度分別為70°C、80°C、100°C、100°C的烘箱內進行干燥,干燥時間為25秒,干燥后與1.5 μ m PET薄膜芯材32的第一表面在壓力為0.2Mpa的條件下進行覆合,收卷,得到第一工程品。再將粘合劑以網(wǎng)紋輥涂覆的方式轉涂到第二剝離襯墊22上,粘合劑層厚度為2 μ m,以60m/min的速度,送入長為25m的四節(jié)溫度分別為70°C、80°C、IOO0C、IOO0C的烘箱內進行干燥,干燥時間為25秒,干燥后與1.5 μ m PET薄膜芯材32的第二表面在壓力為0.2Mpa的條件下進行覆合,收卷,得到第二工程品。將上述的第二工程品在40°C條件下熟成3天,即得到雙面粘合帶。
      [0039]實施例4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制備雙面粘合帶的方法,其目標產(chǎn)品如圖1所示,一種雙面粘合帶I,包括芯材32、第一粘合劑層31、第一剝離襯墊21、第二粘合劑層33和第二剝離襯墊22,所述芯材32、第一粘合劑層31和第二粘合劑層33構成粘合體3 ;包括如下步驟:
      將粘合劑以網(wǎng)紋輥涂覆的方式轉涂到第一剝離襯墊21上,粘合劑層厚度為3 μ m,以55m/min的速度,送入長為25m的四節(jié)溫度分別為50°C、80°C、110°C、100°C的烘箱內進行干燥,干燥時間為27秒,干燥后與2μηι PET薄膜芯材32的第一表面在壓力為0.25Mpa的條件下進行覆合,收卷,得到第一工程品。再將粘合劑以網(wǎng)紋輥涂覆的方式轉涂到第二剝離襯墊22上,粘合劑層厚度為3 μ m,以55m/min的速度,送入長為25m的四節(jié)溫度分別為50°C、80°C UlO0C、IOO0C的烘箱內進行干燥,干燥時間為27秒,干燥后與2 μ m PET薄膜芯材32的第二表面在壓力為0.25Mpa的條件下進行覆合,收卷,得到第二工程品。將上述的第二工程品在40°C條件下熟成3天,即得到雙面粘合帶。
      [0040]實施例5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制備雙面粘合帶的方法,其目標產(chǎn)品如圖1所示,一種雙面粘合帶I,包括芯材32、第一粘合劑層31、第一剝離襯墊21、第二粘合劑層33和第二剝離襯墊22,所述芯材32、第一粘合劑層31和第二粘合劑層33構成粘合體3 ;包括如下步驟:
      將粘合劑以網(wǎng)紋輥涂覆的方式轉涂到剝第一離襯墊21上,粘合劑層厚度為5 μ m,以60m/min的速度,送入長為25m的四節(jié)溫度分別為60°C、80°C U30°C >100°C的烘箱內進行干燥,干燥時間為25秒,干燥后與2 μ m PET薄膜芯材32的第一表面在壓力為0.2Mpa的條件下進行覆合,收卷,得到第一工程品。再將粘合劑以網(wǎng)紋輥涂覆的方式轉涂到第二剝離襯墊22上,粘合劑層厚度為5 μ m,以60m/min的速度,送入長為25m的四節(jié)溫度分別為60°C、80°C、130°C、IOO0C的烘箱內進行干燥,干燥時間為25秒,干燥后與2 μ m PET薄膜芯材32的第二表面在壓力為0.2Mpa的條件下進行覆合,收卷,得到第二工程品。將上述的第二工程品在40°C條件下熟成3天,即得到雙面粘合帶。
      [0041]對比例I
      本對比例提供一種制備雙面粘合帶的方法,其目標產(chǎn)品如圖1所示,一種雙面粘合帶I,包括芯材32、第一粘合劑層31、第一剝離襯墊21、第二粘合劑層33和第二剝離襯墊22,所述芯材32、第一粘合劑層31和第二粘合劑層33構成粘合體3 ;包括如下步驟:
      將粘合劑以刮涂的方式轉涂到第一剝離襯墊21上,粘合劑層厚度為4 μ m,以30m/min的速度,送入長為25m的四節(jié)溫度分別為60°C、80°C、10(rC、10(rC的烘箱內進行干燥,干燥時間為50秒,干燥后與2 μ m PET薄膜芯材32的第一表面在壓力為0.2Mpa的條件下進行覆合,收卷,得到第一工程品。再將粘合劑以刮涂的方式轉涂到第二剝離襯墊22上,粘合劑層厚度為4 μ m,以30m/min的速度,送入長為25m的四節(jié)溫度分別為60°C、80°C、100°C、100°C的烘箱內進行干燥,干燥時間為50秒,干燥后與2 μ m PET薄膜芯材32的第二表面在壓力為0.2Mpa的條件下進行覆合,收卷,得到第二工程品。將上述的第二工程品在40°C條件下熟成3天,即得到雙面粘合帶。本方法得到的雙面粘合帶外觀較差,缺膠、垃圾槽等問題較多。
      [0042]對比例2
      本對比例提供一種制備雙面粘合帶的方法,其目標產(chǎn)品如圖1所示,一種雙面粘合帶I,包括芯材32、第一粘合劑層31、第一剝離襯墊21、第二粘合劑層33和第二剝離襯墊22,所述芯材32、第一粘合劑層31和第二粘合劑層33構成粘合體3 ;包括如下步驟:
      將粘合劑以網(wǎng)紋輥涂覆的方式直涂到2 μ m PET薄膜芯材32的第一表面上,粘合劑層厚度為4 μ m,以70m/min的速度,送入長為25m的四節(jié)溫度分別為60°C、80°C、100°C、100°C的烘箱內進行干燥,干燥時間為20秒,在壓力為0.2Mpa的條件下進行覆合,收卷,得到第一工程品。但由于芯材較薄,經(jīng)過烘箱產(chǎn)生斷裂問題。
      [0043]對實施例1-5,對比例1、2的方法及所得產(chǎn)品進行評價,結果如表1所示,其中符號外觀標準O ---涂覆表面無缺膠,垃圾槽等問題;符號Λ —涂覆表面無缺膠,但有垃圾槽問題;符號X---涂覆表面有缺膠、垃圾槽等問題。
      [0044]表1
      【權利要求】
      1.一種制備雙面粘合帶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先用網(wǎng)紋輥將第一粘合劑層的粘合劑涂覆到第一剝離襯墊,然后經(jīng)過干燥/固化,再用芯材進行貼合;接著用網(wǎng)紋輥將第二粘合劑層的粘合劑涂覆到第二剝離襯墊,然后經(jīng)過干燥/固化,再用芯材無膠面進行貼合卷取,或者用網(wǎng)紋輥將第二粘合劑層的粘合劑直接涂覆到芯材無膠面,再用第二剝離襯墊進行貼合。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雙面粘合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剝離襯墊和第二剝離襯墊為厚度25 μ m-125 μ m的表面具有非硅油類剝離層的襯墊,所述第一剝離襯墊和第二剝離襯墊的表面張力 ≤25dyne。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備雙面粘合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剝離襯墊的剝離力為3g/50mm-30g/50mm,所述第二剝離襯墊的剝離力為10g/50mm-60g/50mm。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雙面粘合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材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其厚度為I μ m-5 μ m。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雙面粘合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合劑層的粘合劑和第二粘合劑 層的粘合劑的原料組成包括:由碳原子數(shù)在1-14的直鏈或支鏈丙烯酸類單體中的一種或幾種的丙烯酸類單體聚合形成的粘合劑、異氰酸酯類和/或環(huán)氧類的架橋劑和有機溶劑。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雙面粘合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類單體包括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2-羥基乙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乙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組入口 ο
      7.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雙面粘合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合劑層的粘合劑和第二粘合劑層的粘合劑的原料組成還包括增粘樹脂,所述增粘樹脂包括松香樹脂和/或萜烯樹脂。
      8.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雙面粘合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機溶劑包括甲苯、乙酸乙酯、異丙醇、丁酮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組合。
      9.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雙面粘合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合劑層的粘合劑和第二粘合劑層的粘合劑在固定后其粘合力> 600g/20mm。
      10.一種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制備雙面粘合帶的方法得到的雙面粘合帶,其特征在于:所述雙面粘合帶的芯材的厚度為< 5 μ m,第一粘合劑層的厚度為< 7 μ m,第二粘合劑層的厚度為< 7 μ m,所述芯材、第一粘合劑層和第二粘合劑層構成粘合體,其厚度為.5 μ m-15 μ m。
      【文檔編號】B32B37/12GK103911087SQ201410145080
      【公開日】2014年7月9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11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4月11日
      【發(fā)明者】李晶, 王鑫, 孫振超 申請人:新綸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